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持证者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10:1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
持证者说

且不说社会隐形损失有多大,眼前这些人,将来恐怕也要成“白头宫女”了



Photo by Damir from Pexels

11月8日是记者节。注意到一个数字:

对比中国记协《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4年版和2022年版:持有记者证人数从25.4万余人减少至19.4万余人。

即:8年来,持证记者人数减少了6万人,23.62%。

从年龄上看,8年来,30岁以下的年轻记者占比,从15.48%降到了7.27%;50岁以上的老记者,则从13.91%上升到20.41%。

人更少了,也更老了。这6万人去哪了?年轻人去哪了?这个数字下,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趋势?

新闻行业人才流失,意味着严肃新闻产出量减少,意味着普通老百姓的注意力更多被垃圾信息所占据。于是,有两个结果:一,缺少有效信息作为参考,人们将不得不花更多时间去获取有效信息,社会决策成本将大幅增加,也将承担更多错误决策的后果;二,沉浸在迎合自己的信息泡沫与信息茧房里,人们的思考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将逐渐下滑,由此导致改革与创新能力下降,进步因此受限。记者无力,社会也会无力。

这6万人,我是其中之一了。我的新闻记者证“持证者”的身份就终止于2014年。这些年来,亲眼看着身边那么多优秀的新闻人不得不放下理想,离开新闻,不再做新闻,实在是我一大痛苦之源。他们是时代骄子,本不应如此黯然退场。

也不全是坏事,大多数小伙伴离开新闻业之后,收入都高多了。他们本来就是精英,人中之盐,之前的工资并不匹配他们的才华。

当然,我们不能说,减少掉的这6万人全都是新闻队伍的流失。

比如,2012年,有人查询发现,茅台董事长袁仁国持有记者证,正式在册,年检年年通过。而根据《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持有者必须是在新闻机构编制内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人员(经营人员不得持有),于是,网上将其称为“最牛记者”。袁董事长的记者证被曝光后被注销。

也是2012年,10月11日,瑞典发来消息,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来自中国的莫言先生。莫言先生为中国赢得了国际荣誉,但与此同时,他长期持有新闻记者证的事情也被曝光了。莫言曾在《检察日报》工作,在2007年已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却依然继续持有记者证,显然违规。于是,诺奖宣布一周之后,10月18日,新闻出版总署注销了莫言的记者证。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归结来看,“记者证持证人群”是一个复杂群体,持有新闻记者证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做新闻的人。

与这个现象有关,2023年8月以来,江西省下辖7家媒体逐一公示“从事舆论监督记者名单”。名单上的人数很少,一共284人。

我很能理解江西省这么做的原因,毕竟,在现实中,“假记者”太多,“真记者”乱来的也不少,偏偏许多干部、企业自己身上也有这一块那一块的敏感区,比较脆弱,经不住他们一惊一乍的。只是,这种名单的公示本身,也存在逻辑硬伤:

第一,名单人数如此之少,那么就有一大批人持有记者证却不在“从事舆论监督记者名单”之列,如此一来,他们手上的记者证是一个什么证?“不从事舆论监督记者证”么?他们是否就此失去了做监督报道的资格?如果不监督,那养着这么一大群人干什么?

第二,从事舆论监督工作,本来是不适合对个人身份大肆张扬的,如今,提前公示了,那么,对接下来监督工作是不是就产生了一些额外影响?一旦他到某个地方去,一入驻酒店,不就暴露了吗?又或者,名单里的人,是不是也可以拿着这个名单作为尚方宝剑去吓一些单位了?

第三,在舆论监督之前,先监督舆论,这个顺序是不是还需要理一理?

说到底,记者证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持证”已经渐渐偏离了本意。
一些持证的人,并不真正做新闻;
一些真正做新闻的人,还没有持证;
一些真正做新闻又持证的人,这些年来又纷纷离去。
有时,这种对比会在一件事里集中体现。
举个例子,2015年,当时我在无界新闻担任主编,我们两位记者写了一篇稿件《卓达新材百亿融资术:30%高息吸引40万人》,之后,我们拒绝了卓达集团的公关,不删稿。当时,有一位曾在央媒工作的“高参”就给卓达老板杨卓舒出了一个点子:到主管部门举报两位记者没有记者证。他钻的是一个什么空子呢?根据当时记者证申领流程,一个员工必须在新闻机构正式工作一年之后才能申领,而他注意到,我们当时整个无界也才刚刚组建不到一年,根本不可能具备这种时间条件(我们一般操作是持介绍信暂替)。
这个举报伎俩比较小器,用在堂堂正正的编辑部上并不会有什么作用。卓达公关不成、举报不成,恼羞成怒,先是派黑恶人士骚扰,然后又直接围攻我们在北京朝阳门的办公室,那一天恰好还是我生日,把我们大门撞破了,找了几十人把我们办公室也占领了。


占领事件一周后的小插曲,两个卓达有关人士到会议室里要表演脱衣撞墙。如今想来,颇为戏剧。图里有一个是我。
有意思的是,在我们被占领并向媒体同行求援之后,在卓达老板杨卓舒发布自己是“万亿企业”“业务超过中国贸易总额”这种逆天言论之后,2015年12月12日,中国媒体界出现一大奇观:15名来自首都各大媒体的记者代表,前往卓达“现场考察”,为卓达站台。在公开的宣传中,这些记者“赞赏卓达为房地产行业发展提供有利方向”。某央媒一位总监说:“卓达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他“将担负起媒体责任进行广泛传播”。

我惊讶于他们的无所顾忌,他们甚至发布了一组图片上网:

更早之前的一批,卓达一次活动就有200名记者为之站台。何苦来哉?
同样有意思的是,一度成为河北首富的杨卓舒,曾经在河北日报发行处工作,他是靠报社广告起家的,他是否曾持有记者证?我还没有考证过,但有关他的宣传说,杨总有近500万字著作问世:《论知识经济》《企业家:现代社会之魂》《在理想主义旗帜下集合》《论英雄》……覆盖民族与历史、思想与文化、制度与国力等众多领域。杨总写作的产量,已经不能用一般记者的标准衡量。
三年后,2019年5月18日,杨卓舒父子投案。他们自首的问题就是无界新闻当时披露的问题。2022年11月,河北12个地方法院对卓达集团及杨卓舒、杨汗青父子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系列案件一审宣判,7名主犯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六个月至四年不等。
我们要说的是这三年。三年时间很长,如果,当时那一大批持证记者不是为卓达站台,而是加入到我们两位并未持证的记者对卓达的监督报道接力中来,那么,卓达的问题是不是早三年得以解决?几十万人的损失是不是可以挽回?
什么是代价?这就是代价。
我知道,今天写出这些话,至少那些曾与卓达往来并有利益关系的几百媒体人,尤其是持证的,心里恐怕是对我暗暗忌恨上了。 忌恨就忌恨吧,反正有些人,总是忌来忌去、恨来恨去,不是忌恨这个,就是忌恨那个。忌恨我,总比忌恨别人好一点。
作品,第一位的永远是作品。没有真正的作品,证件再多、名片再长、文字垃圾堆积得再高,又能如何?读者真诚的肯定千金难买。收那卓达集团那几个红包,却失了精气神,丢了骨头,划得来么?好看么?
记者节之所以定在11月8日,是因为这是范长江1937年在上海发起“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的日期,范长江以《中国的西北角》闻名于世,当他走遍西北时,还没有这个学会,他是靠作品,而不是靠证件立身的。
重要的不是持证,而是持证或不持证的人在说一些什么。真正的新闻人,一定是说真话,说人话的。不报道真正的新闻,持有记者证再久,也是假记者;牌子挂得再大再高,也是假媒体。
今天早上,朋友圈里有各路媒体发表的记者社论,略看了几篇,兴味索然,很为他们感到可惜,大多是无病呻吟隔靴搔痒。该说的不敢说,想说的说不出来,事没干啥,动静却挺大。有一家媒体还写上大标题——“记者节我们不放假”。这种表现努力工作的热情,当然是正确的,但真正的记者怎么可能是用八小时工作制打卡上下班来衡量?我只觉得荒谬。与其天天喊口号画大饼,不如给同事们发一个红包,实实在在。
再进一步,多琢磨琢磨怎么提升记者同事们的工资职称和待遇,多思索思索怎么让大家尽量畅所欲言如何保障安全,多想想如何不虚耗才华不埋没作品……否则,几万人几万人地走,这种趋势继续下去,且不说社会隐形损失有多大,眼前这些人将来恐怕也要成“白头宫女”了。岂不悲哉?
那场景一定会看得心疼吧。

20231108呦呦鹿鸣

来源: 呦呦鹿鸣(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o9_jhyY7awdwOvt05Ew5Q
编辑:秦克峰
迁移:李梦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