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7日 今天在进行毕业论文的访谈,针对社交媒体的平台摇摆动因我寻找了3个社交媒体更新较为频繁的对象,初探用户在不同社交媒体之间来回摇摆的动因。当然用户在不同社交媒体之上行为是极其复杂的,以此我将具体的分析框架框定在用户的“表演”行为之中。所谓“表演”即戈夫曼在《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中提出的印象整饰,用户会在后台提出表演策略并在前台进行表演。而今天的社交媒体为用户提供了巡回式“演出”的舞台,关于巡回式“演出”的动因,有较深的探索价值。 2023年4月18日 今天访谈继续,另外在读一些文学类书籍。最近对日本国民作家夏目漱石较感兴趣,正在读《行人|草枕》作为日本作家与评论家他发表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多有讥讽日本“文明开化”的作品。其风格幽默风趣,流畅明快,值得一读。 2023年4月19日 毕业论文访谈继续,夏目漱石读了五十来页,便开始翻看一些专业类书籍,好为后面论文的主体写作打好基础。选了《心灵自我与社会》以及《亲密关系》两本心理学书籍,其中《心灵、自我与社会》较为熟悉,考研时了解过米德的主客我理论,这是研究自我传播的奠基之作。用户在不同社交媒体之间进行巡回式演出的动机当然涉及心理因素,因此研读此书十分必要。 2023年4月20日 今天毕业论文访谈继续,文学类书籍依然在读。另外在看一些经典改编类电视剧,如最近的《人生之路》,改编自路遥的《人生》,这本书自初中时便已阅读,虽然不如《平凡的世界》那般宏大,但开放式结局也令人回味悠长。其中的主人公高加林高考被人顶替,但依然靠自己的努力先后成为教师、通讯员、《大众晚报》记者、《青年文化》主编、作家。可以看出路遥对记者行业有着很深的情结,当初我选择新传行业也是受到《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的影响。在剧中高加林笔耕不辍,即使在家当农民依然保持写作习惯,这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是极佳的榜样。 2023年4月21日 接着毕业论文访谈。另外正式开始读米德。了解到米德不仅是心理学家,更是一位哲学家,在哲学上属于一位实用主义者,他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笛卡尔、莱布尼茨等人的传统,即科学活动与哲学活动之间并无明显区别。他说:“一个时期的哲学总是解释这一时期最可靠的知识的尝试。”接着读完了导言,其中了解到米德认为心灵与自我是社会的产物,而语言作为一种有声的姿态为它们的出现提供了机制。 2023年4月22日 接着访谈。在今天的访谈中得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有的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更新频率逐渐降低乃至关闭朋友圈等渠道,除了外部对私人领域的干扰,还因为自我效能感的降低。有朋友表示看到别人“过得太好”也会“眼红”。这让我不禁想到自己的朋友圈也有类似现象,放眼看去尽是华美的自拍或个人勋章的展示,这种展示在自我升格的同时却忽视了部分受众的感受,虽然这无可厚非,但过度的镀金也会将个人悬置于悬崖之地,一旦出现漏洞便无法挽回。 2023年4月23日 这个星期迎来了广西三月三,这是广西独有的节日,全省会放假三天,访谈工作进行得有些艰难。原因是大部分朋友已经去游山玩水。我也利用闲暇时间补习了三月三的相关知识,并观看了影片《刘三姐》,看到了那个年代劳动人民敢于抗争的精神。最近同样关注桂林旅游,因为其被不少游客诟病,原因是服务差、乱定价等,三月三之际漓江以及遇龙河漂流工人竟齐齐罢工,原因是旅游公司与工人之间产生矛盾。千里之外来到桂林的游客见此状只能失望而归。桂林文旅成为众矢之的,其消极回应的态度也被网友诟病。突然想起公关大师游昌乔的公关原则,真诚为第一,这是处理负面舆情的头号原则,只可惜桂林文旅并未意识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