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源:传播的观念
编者荐语:
今天向大家推荐一个严肃,但又很有趣的学术公众号“新传研读社”。这是由一群热爱传播研究,但更热爱把传播学的研究成果传播给更多的人的年轻学者发起并运营的公众号。希望你跟着研读社的解读,发现学术研究的美好。
对于传播学专业的学生来讲,如果别人和你提到JCMC这四个字母,即便你一脸懵逼,也千万要故作镇定,并适时露出肯定和向往的眼神。
它指的不是“坚持买菜”,也不是“经常买错”,它的意思是: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计算机辅助传播杂志》)——如今传播学领域全球影响力排名第一的学术期刊。
此处流泪深鞠一躬,但也难免产生一个疑问:这本期刊为什么影响力如此之大?它到底发表了哪些神仙论文呢?
因此,我们想做一次学术“开箱”——基于Google Scholar显示的引用数据,为这本期刊中发表过的论文排个名。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期刊历史上引用量前十位的神仙论文,究竟……长什么样?
Top 10 引用量前十位神仙论文!
10th 《每个人都知道我的(网)名: 作为“第三场所”的线上游戏》 Where Everybody Knows Your (Screen) Name: Online Games as “Third Places” 作者:Constance Steinkuehler & Dmitri Williams 发表年份:2006 Google Scholar引用量:992
简介: 20世纪后半叶,美国社会的“公共性衰落”一直是学者们操心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个困境,上世纪80年代,社会学家奥登伯格提出了“第三场所”概念,意思是在家庭(第一场所)和工作地点(第二场所)之外,人们应该拥有一个非正式的、愉悦的第三场所,例如酒吧、咖啡馆、美发厅等。基于奥登伯格的观点,这篇论文希望把“第三场所”的概念延伸到互联网世界中,探讨线上游戏是否具有类似于“第三场所”的潜力。最终,作者得出了肯定的答案,并认为线上游戏特别适合发展桥接型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进而扩展玩家世界观的多元性。
9th 《公共的私人与私人的公共:YouTube上的社交网络》 Publicly Private and Privately Public: Social Networking on YouTube 作者:Patricia Lange 发表年份:2007 Google Scholar引用量:1011
简介: 这篇研究基于为期一年的民族志调查,分析了YouTube用户如何在上传视频时进行设置,来发展和维系自己的社交网络。它的创意之处在于突破了公共/私人的二分法,创意性地提出了两种用户行为:一种叫做“公共的私人”行为,视频制作者会表明其身份,但通过操纵设置,仅仅让视频内容在很小的圈子里传播;另一种叫“私人的公共”行为,视频制作者不会透露太多自己的身份,让视频可以被很多用户看到。
8th 《虚拟社群的吸引力: 人们为什么网上冲浪》 Virtual Community Attraction: Why People Hang out Online 作者:Constance Steinkuehler & Dmitri Williams 发表年份:2006 Google Scholar引用量:1075
简介: 请原谅我在翻译题目时使用“网上冲浪”这么老土的词,因为这篇论文的确年代比较久远。在15年前,研究者们一谈起虚拟社群的作用,总是会提到信息交换、社会支持、娱乐和交友。这篇论文想要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人们到底为什么加入虚拟社群?研究发现,其中最重要的动机是交友或交换信息,相比之下,社会支持和娱乐似乎并不总是很重要。更进一步讲,人们的参与动机也和虚拟社群的种类有关。比如说,健康类的虚拟社群中,人们比较重视社会支持;兴趣类的虚拟社群中,人们比较重视交友。
7th 《脸书与线上隐私: 态度、行为与意外结果》 Facebook and Online Privacy: Attitudes, Behaviors, 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作者:Bernhard Debatin, Jennette Lovejoy, Ann-Kathrin Horn & Brittany Hughes 发表年份:2009 Google Scholar引用量:1381
简介: 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用这句话来描述网络隐私问题,似乎再合适不过了。这篇论文发现,用户一方面声称自己非常了解Facebook可能给自己带来的隐私泄露,另一方面,却仍旧上传了大量个人信息。作者还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与传播学中的“第三人效果”很类似。用户往往会认为,隐私泄露这种事更多会发生在别人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
6th 《线上印象管理: 线上相亲网站中的自我呈现过程》 Managing Impressions Online: Self-Presentation Processes in the Online Dating Environment 作者:Nicole Ellison, Rebecca Heino & Jennifer Gibbs 发表年份:2006 Google Scholar引用量:1706
简介: 这个研究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精准找到了网上相亲者的内心挣扎,同时也是它的理论贡献——一方面,他们想要呈现一个“理想自我”(ideal self),另一方面,又考虑到自己是寻找终生伴侣,因而希望被理解,想要呈现一个“真实自我”(true self)。这篇论文提出了若干种网上相亲者“撒小谎”的战术,很开脑洞。如果你对于质化研究方法感兴趣,这篇论文特别值得反复阅读、模仿。
5th 《谁的空间?社交网站 使用者与非使用者的差异考察》 Whose Space? Differences among Users and Non-Users of Social Network Sites 作者:Constance Steinkuehler & Dmitri Williams 发表年份:2007 Google Scholar引用量:1712
简介: 数字鸿沟一直是传播学者的一块心头病。在社交网站出现之后,这块心头病又多了一个症状。这篇论文思考的问题是,究竟哪些人会更愿意使用社交媒体?哪些人不愿意呢?它考察了Facebook、MySpace、Xanga和Friendster四个社交网站(其中三个现在都倒闭了…),发现很难总体性的谈论社交媒体使用中的差别;相反,如果具体谈论某一个社交媒体,使用差别会更明显。例如亚洲裔学生更可能使用Friendster,西班牙裔学生更可能使用MySpace。作者呼吁研究者把关注点更为聚焦,而不要泛泛而谈社交媒体的使用差异。
4th 《社交网站中有社会资本吗? 脸书使用与 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信任、参与》 Is There Social Capital in a Social Network Site?: Facebook Use and College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Trust, and Participation 作者:Sebastián Valenzuela, Namsu Park & Kerk F. Kee 发表年份:2009 Google Scholar引用量:2377
简介: 在早期对于Facebook研究和媒体报道中,很多人都悲观的认为,Facebook会毁掉青年一代。实际上,这种反乌托邦式的论调几乎出现在每一种新型传播技术诞生之时(想想抖音和王者荣耀)。这篇论文的意义之一,在于它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证明“事实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实际上,因为脸书使用强度(或脸书某些功能的使用强度)和人们的生活满意度、社会信任、公民参与、政治参与都具有正向相关性。不过,作者提醒我们,也不要走向极度乐观的一面,因为脸书使用似乎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并不大。
3rd 《身处腹地:在场的概念》 At the Heart of It All: The Concept of Presence 作者:Matthew Lombard, Theresa Ditton 发表年份:1999 Google Scholar引用量:3961
简介: 这篇论文发表在1999年,也就是互联网最初腾飞的时期。当时的学者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便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的人们之间,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在场(presence),或者更准确地说,实现一种“缺席的在场”(absent presence)。这篇论文对在场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阐释,提炼出它指称的六种不同的概念化定义,随后又梳理了能够增强/削弱互联网用户在场感的因素。如果你对“在场”这个话题感兴趣,那就从这篇论文读起吧。你会发现,一切都并不像第一眼看上去那样简单。
2nd 《脸书“好友”的收益:社会资本 与大学生的线上社交网站使用》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作者:Nicole Ellison, Charles Steinfield & Cliff Lampe 发表年份:2007 Google Scholar引用量:11055
简介: 这篇论文研究了社交媒体是如何帮助用户维系他们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这个词,可以回到普特南那本著名的《独自打保龄》,在其中,社会资本被分为结合型(bonding)与桥接型(bridging)两种。这篇论文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第三种:维持型(maintained)社会资本,指的是一个人脱离了过去的社会网络之后,如何通过社交网站来克服地理上的分离,与网络中的个体继续维持关系。如果你对社交媒体与社会资本这个话题感兴趣,这篇论文,请精读至少三遍,权当入门仪式。
1st 《社交网站:定义、历史与研究》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作者:danah boyd &Nicole Ellison 发表年份:2006 Google Scholar引用量:17659
评述: 如果有一项研究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把一本学术期刊直接带入顶级行列的话,那么,这篇论文当属其一。其实这并不是一篇实证研究,而是通过文献回顾,梳理了社交网站的历史、定义和学术研究脉络。如果你对社交媒体研究感兴趣的话,这篇论文可能是最好的入门阅读材料。它的引用率将近20000,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后续研究中只要提到社交媒体,要为这个词下个定义时,就八九不离十会回到这篇论文,召唤神龙。
编辑:吴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