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2418|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58期《龙新周刊》“学界 业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3:2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主题“学界 业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3:32:10 | 只看该作者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3:29:06 | 只看该作者
舆论,请收回伸向私人空间的手
记者/翁江林
“我在此宣布:郝相赫从现在起,已经不是我的弟子”,9月21日,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家洲的一封绝交信成为引爆网络舆论的热门话题。
郝相赫系人大历史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此前,他在微信朋友圈中用攻击性语言批评人大、北大的两位教授和人大历史学院,孙家洲的绝交信公诸于众后,郝相赫连夜用实名微博发表道歉信。
这起师生关系事件中关于言论自由、尊师重教和学术伦理的部分或许可以一议,但大众舆论对事件人物的私人空间未免管得太宽了。推动这个事件发展的,并不只有师徒二人的表态,以媒体和网民为主的大众舆论力量在这起事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仔细观察一下,便能发现大众舆论在这事件中留下的痕迹。孙家洲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络上之前热炒的这封公开信,并不是我提供给网络的。这封公开信本来是在我们私人的微信朋友圈,是一封告学界和弟子信,我们公开是有一个范围的。”本是发布在朋友圈这样一个相对私密的环境下的信件,却迅速地出现在大众视线中,并像病毒传播那样蔓延开来。此后,郝相赫在道歉信中更是提到媒体朋友在教室和寝室堵着他,要他接受采访,他恳请各位媒体朋友放过自己,以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可见,大众舆论的介入,让一件私人事件上升到了公众事件的层次,对两位当事人的私生活造成了困扰。
人大教授与其研究生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应该是在他们的意料之外的,因为此事,网友们出于不同的观点分成各派,在网上互相“攻伐”。大众在探求事件真相时,不免会把注意力投注到当事人本身,当事人的私生活和私人空间就暴露在了公众的视线内。特别是一些媒体,为了最快获得事件的最新信息,对郝相赫进行频繁地采访,深入到了郝相赫的宿舍内。连宿舍这种外人免进的地方,媒体记者们都能进入,不免让人感叹其业务能力的强大。但为获取第一手消息,弄得当事人连宿舍都回不了了,这已经严重扰乱了他的私人生活。
社会学家戈夫曼曾提出“戏剧理论”,认为人们的生活可以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人们遵循各种社会规则所扮演的角色,是展现在大众视线内的。“后台”则是放松自我,展现本性的私人生活。但每当出现冲突性事件时,当事人的“后台”生活总会被挖出来,放在聚光灯下。就如今年五月份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一开始舆论是倒向女司机的,行车录像视频公布后,舆论又倒向了那位男司机。此后,大众舆论的力量再一次用歪了,把手伸向了女司机的“后台”生活,挖出了这位女司机以前的“路霸”劣迹,名下两辆车的违章次数也十分详细。违规记录被查本是无可厚非的事,但让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位女司机82次的开房纪录也被挖了出来,强大的网友们更是根据这些开房纪录推测出女司机的经期,颇有一种大片变黄片的趋势。
关注事件进展没有错,但抛开事件本身,过度刺探当事人的“后台”生活,就是一种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一场私人领域的师生关系冲突,经过大众舆论的手不断升级。没有人喜欢自己的“后台”生活事无巨细的被曝光在聚光灯下,在关注追踪进展时,别把围观变为窥探,把手伸入当事人的“后台”生活深处。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3:28:55 | 只看该作者
师当尽责,莫让传道授业变了味
文/宋潇
9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家洲发布公开信,申明要断绝与新招硕士生郝相赫的师生关系,原因是学生郝相赫在朋友圈发布的微信“对北大阎步克教授、人大韩树峰教授无端嘲讽”。随后该学生发表“情况说明”进行反驳,又收回“情况说明”,并进行道歉。
现代正常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的,而人大教授的“断绝师生关系”实质上是以“清理门户”的宗法准则对待自己视为异己、另类的学生。将自己教授的地位搬到一个世人可望不可即的高度,想要在一种制高点上将学生的言论压制下去,这不是一个教授应该有的风度,之所以很多舆论会一边倒的支持学生,原因就在于孙家洲的封建观念太浓厚,暂且不说他的观念还停留在学生应该唯师命是从这个层面,单是他单方面想用断绝关系来打断学生的求学路这一点上已经违背了最基本的师生礼仪关系。
孙家洲与郝相赫的师生关系,即当代的研究生和其导师之间的师生关系,与古时大为不同,其间多了学校这道中介,也是多了一道程序和框架。古时的师生之间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一句“断绝关系”倒是能真的将师徒关系就此断裂。而到了当代,法律上规定,老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参与民主管理等权利,但没有规定老师有权断单方面断绝与学生的师生关系,这是不合理也是不合法的。
为学生解惑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非要用近乎“置于死地”的方式让学生无路可走,在中国的礼仪廉耻方面,这显然是违背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美德的,过于把权利扩大化的方式不会带来好结局,孙教授大可以再给年轻人一次改过的机会。一个教授,与自己的弟子“死磕”,真的没必要。
作为教授,应该理性平和地予以批评教育,并从促进学生学术思想深化的角度加以正面引导。孙教授公开与学生的行为,不仅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权益和未来发展,而且客观上将此事激化升级为公共事件。是对此次事件的过度宣传,对学生的精神打击是毋庸置疑的,很多人说是学生太狂妄,笔者却不这么认为,孙教授过于激烈的处理方式既不能缓和事情的发展态势,也不能显出一个教授应有的风度,从某种方面来说,在民众看来,孙教授不是在维护学术道义,而是在维护自身尊严被侵犯的私人利益。
传道,传递的是正确的道理,而不是师即权威的思想;授业,授的是学业和技艺,不是固执意见;解惑,解决的是学生的疑惑,而不是师生间的矛盾,教授和学生之间谁是谁非的争论恐怕还会持续,但是,请教授还是保持应该有的大度与包容,不要让传道授业在中道崩殂,在新时代变了味道。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3:28:46 | 只看该作者
学术讨论,要“狂”得有底气
文/陈虹宇
人大教授发公开信断绝与“狂徒”弟子师生关系一事,人大回应会为师徒二人重新寻找弟子和导师,此事便告一段落。但笔者对这件事还有一个思考,学生该怎样质疑教授、前辈?
按照孙教授的说法,郝同学的行为是口出狂言,妄议师长,违背了学界的规矩,冒犯了学界的尊严。对于师长,晚辈晚学在公开言论上要表示尊敬,即使认为对方的著述属于“垃圾”,也不能公开表达,至少不能用这样不恭的词语。不少网友对这名敢骂教授的学生,还挺欣赏的,并且在反思大学缺乏包容精神,不允许批评、质疑,为那些年少轻狂的少年受到打击而不满。
学术讨论允许骄傲,接受张狂,但首先,骄傲者要“狂”得有底气。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修学期间进行论文答辩时,其答辩委员会成员由罗素、摩尔、魏斯曼三个国际学术大师组成。三个人在答辩前,一直漫无边际地讨论着维特根斯坦博士论文里的问题,但没有哪个开口问维特根斯坦一个问题。终于,罗素开口了,他却转向摩尔说:“摩尔,你必须问他几个问题,你是教授。”摩尔表示,还没弄懂维特根斯坦的问题。接着,维特根斯坦走到三人面前,拍拍他们的肩膀,笑着说:“不要担心,你们永远都弄不懂这些问题的。”
这是一个学术范畴的“狂人”故事,但他“狂”得令人羡慕。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许多“学术狂人”,而这些发“狂语”的人,多有真才实学。而且周围的人认可其学识,于是接受其“目空一切”。把这些“狂人”的故事,用在人大这位研一的学生身上,却显得有些牛头不对马嘴,部分看客这种把敢骂塑造为有质疑精神的做法,反而对构建健康的学术环境不利。且不说这位学生有没有什么学术成就,人言口说无凭,他想要批评教授和学院,得拿出点干货,不能“说你垃圾,就是垃圾”。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现在一些后生小子读书不多、见识有限,语出不逊,口出狂言,确实已经成为一种网络现象。如果熟悉网络言论特征的话,对于那些极端言论是不会大惊小怪的。不过在教授介入的情况下,不显颓势,继续发布激烈言辞,这就不是孤勇,而是年少冲动了。别忘了,自身没有底子,牛犊子也很容易被老虎反扑在地。
倡导质疑和批判精神,不是鼓励学生“骂”权威、“骂”教授,逞一时英雄义气,而是要倡导说理,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学术氛围。身有学识,就算小声说话,也能振聋发聩,如果经历这起事件,人大这名学生和其他大学生,能明白怎样进行正常的学术质疑和批评,学会理性思考,也不失为一种收获。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3:28:34 | 只看该作者
话场: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3:28:28 | 只看该作者
月崇拜:人类远古遗留的信仰
文/吴瑞馨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提起中秋,提到月亮,让人们不得不想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所作的经典诗句。中国古时候的文人们都喜欢以月为题作诗作词,不仅是因为中秋的缘故,更是因为有一种对月独有的情怀。这种情怀中,更多的又是包含了从远古时期就流传下来的自然崇拜。然而这种情怀,这种崇拜并不是中国人独有的。
从神话中窥见人类对月的崇拜
早期的人类都信仰月亮,他们认为月亮充满神秘,有着神奇的力量:让植物生长,让动物繁殖,甚至还有长生不老的力量。神话和习俗中大都隐藏着人类对月的崇拜。
在汉族的神话中,关于月亮的神话有很多且杂乱无章。首先是月亮的来历方面,现在基本是以《三五历纪》中盘古开天地力竭死后右眼化作月亮的说法为主,但是关于月神的说法却有好几种。在《山海经》中记载着最早的月亮神话——常羲浴月的故事,常羲就是中国记载的最早的月神,后世的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玉兔捣药、蟾蜍蚀月、吴刚伐桂等月亮神话都是基于此丰富发展而来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替,也影响了神话,嫦娥原本为“姮娥”,为了避刘恒的讳,便取常羲名字中的“常”替代了“姮”,便成了“常娥”。自东汉以后,流传最广的月神就成了嫦娥了。嫦娥之前,人们祭拜的月神却不是常羲,而是同样存在于“嫦娥奔月”故事中的西王母还有人类始祖的女娲。
中国神话中,月神是月亮上的居住者或者有着月亮力量的人,而在希腊神话中,月神更像是一种职位。众所周知,希腊神话谱系十分复杂,就像是一个大家族族谱一样,众神之间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血缘关系,而神位就成了职位,不同的神王领导下有不同的月神。
希腊神话中,月亮的升落是有月神驾驶着放着月亮的神车造成的,并没有关于月亮圆缺的描述。中国神话中,对于圆缺的描述倒是有说明:月亮上的蟾蜍在吃月亮,造成了月亮圆缺。
印度神话中关于月亮圆缺的说法又是另一回事。传说,月神除了原配妻子外还娶了另一个神的27个女儿,代表着月亮27天的环绕周期,月神宠爱原配妻子让这27个妻子十分嫉妒,便向他们父亲抱怨,他们的父亲就诅咒月神使他染上重病,之后27个妻子又觉得丈夫可怜,又求父亲救他,但是诅咒无法消除,只能缓解,所以月亮逐渐由银白色变成灰色,继而消失,随后又会恢复银白色,形成阴晴圆缺。
生活中的月的习俗
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对月的崇拜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相信月亮象征着繁殖,生长。
在古埃及,女人为了怀孕,会把水放在月光下喝掉,会把食物放在屋顶上晒月光,然后把食物吃掉,还会在月光下有着月亮倒影的池塘沐浴,为了获得生殖能力,他们甚至会在映照有月光的地面上躺上几个小时。
西伯利亚东北部楚克其族的巫医就会在月光下脱去所有衣服,让月光洒在他们的身上,以获得施咒的力量。
中国也有着在中秋“拜月求子”的习俗,中秋节虽然最早开始于唐代初年,但是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拜祭月亮的意思。当时的“拜月”仅仅是帝王为了祈福,后来逐渐成为士大夫一种风气,最终走向民间,成为民俗。而祭拜的活动也变得丰富起来,到了明清时期,赏月活动盛行,通常的习俗就达到十一个之多,有赏月,“踏月”(滨江采月),赏桂,女子拜月,拜兔爷,焚桂花香,吃团圆饭和祭祖,带月宫符,拜新月,互赠铜镜等。
中秋节不只有中国人过,这个节日也传播到日本,韩国甚至泰国。韩国人将中秋节称为“秋夕”,是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日,在韩国,这一天也是他们的“感恩节”,许多韩国人在这一天都会互赠礼物。泰国的中秋被称为“祁月节”,泰国人在拜月的时候还会拜祭观音和八仙,祭拜的时候出了基本的寿桃还会把彩纸制成的服装和家电烧赠给观音和八仙。
同样是东南亚国家的柬埔寨在佛历十二月十五日会举办传统的“拜月节”。在拜完月亮后,老人会把米团塞进孩子嘴里,直到塞满不能咀嚼时为止,在他们看来,这象征着“圆圆满满”、“和和美美”。
人类崇拜月亮的真相
人类崇拜月亮也许要比崇拜太阳还要早。在先人们看来,月亮最强大的的能力就是生长了,月亮从无到有,从缺到满,再从满变缺最后消失,如此循环往复,这样的特性使人们认为月亮就是生长繁殖的集大成者。
在中国神话中月亮上的动物,像兔子,蟾蜍等,也是因为他们的繁殖力超强而被人们与月亮联系到一起,认为是月亮赐予他们这超强的繁殖力。从后来的拜月求子中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月亮的繁殖能力的崇拜。
古时候人类重视繁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然环境。生命的意义在于繁衍,上古时期,自然环境恶劣,生存艰辛,人类的死亡率极高,为了部族繁荣强大,自有靠不断繁衍壮大部族。繁衍只能依靠女性,因此,母系氏族就此诞生,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神话中月神是以女性形象出现的原因。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性欲冲动和死亡冲动都是人的本能。人类崇拜月亮也不仅是生殖崇拜,还有对死亡的畏惧。月亮的阴晴圆缺,循环往复,在先民们看来是生命死而复生,永恒不灭的象征。因此,人们崇拜月亮还有着对长生不死、永恒生命的追求。
但是这些大都是蒙昧时期的人们的一种渴望,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逐渐走出蒙昧时期,知道了月亮只是地球的一颗卫星,也认识到月亮和生殖并没有什么关系,永生也是不存在的。许多有关月的习俗也消失了,现存的有关月亮的习俗也不一样了,仅仅是个习俗或者有了新的含义,不再是为了生育和永生的愿望了。
中国的中秋节就是典型的含义转变,由最开始的月亮崇拜转变为“团圆节”,如今又成了“月饼节”。最开始的转变还是好的,可到了后来就越来越变味了,甚至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
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说过,文化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它是历史长期积淀遗留下来的财富。传承民族传统节日,关键是挖掘其文化内涵。倡导对传统节日的发展创新,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过得更时尚更具吸引力。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3:28:14 | 只看该作者
再行“拜师礼”:变化中的师徒关系
文/钟兴茂

9月10日,正值教师节,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的18名学生身着汉服,按照古代传统礼仪,向孔子行拜师礼,他们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来对所有的老师们道一声教师节快乐。同一天,在江苏省南通市北城小学举行的入学仪式上,532名新生和家长一起参加拜师礼、开笔礼和感恩礼等独具特色的新生入学礼。
古人讲究的“师道尊严”
拜师礼在我国历史悠久,按《礼记•内则》规定,儿童十岁时出门拜师求学,不论是进私塾,还是人库序等学府,都要行拜师礼。先秦时期,初次拜见老师是以“束修”作为礼物,并举行相应的拜见礼节,以表达敬意。
所谓“束修”就是十条捆在一起干腊肉。在《论语•述而》中讲的“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孔子说:“只要自行送上腊肉拜师的人,我就会全心全意地教导他。”自此,“束修”就成为人们拜师学艺的一大传统礼节延续下来。
当然,“束修”只是拜师的第一步,古人是相当看重拜师学艺的。正式的拜师礼非常讲究,一般分为三个流程,首先是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这是要学徒表达对这个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其次要行拜师礼。一般情况下是师父、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最后一个环节是师父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古时候老师的地位是仅次于父母的,传统的师徒关系也是仅次于父子关系的。学生对师父必须恭敬从命,不可反问质疑、违抗师命。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就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汉代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更加强调了“师为上,学为下,师为主,学为从,师为尊,学为卑”的观念。明清时期,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服从教师,不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授提出不同的意见,师生关系完全建立在严格的权威原则上。  
华夏民族是重视“礼”的民族,文德教化的秩序和“师道尊严”天然地联系在一起,传统文化注重学生人格培养胜于知识技巧的传授,所谓的“闻道解惑”中的“道”是为人之道,“惑”也是为人之惑。这些都在潜意识里强化了师生等级秩序。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制度中,师生关系的表现就是“师道尊严”。封建社会是由层次极为分明的等级堆垒而成,强调的是人天生的不平等。古代教育受到封建等级制的制约,并且得服从封建统治阶级的教育目的,这就造成师生之间的等级秩序。在中世纪的欧洲也是这样的,学生对教师则必须绝对服从,只能听而不问、信而不疑,稍有违犯,就会受到教师的责打。
变化中生出的“奇葩”
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西学东渐,西方教育理论也随之传入我国。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说”与我国的传统教育相结合,这就更加坚定了师生关系中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
五四运动时期,受民主思想的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重视,杜威的“儿童中心说”很快在中国传播开来,1922的新学制甚至规定“学校应以儿童为本位”,1923、1929年的中小学课程标准也做了类似规定。到了20世纪50年代,凯洛夫强调教师的教育作用的理论得到国人的认可,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角地位重新奠定下来,学生在教学中又回到充当配角或者听众的位置。
时代到了今天,师生之间的关系经过不断地变化,在社会现实的影响下,也生出了一些“奇葩”。
2014年10日晚,有网友发布三张照片,指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王小箭在吃饭时“性骚扰”两名年轻女性。此事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但是这只是师生关系中生出的众多奇葩的一朵。近考研出题中的权色交易;研究生招生中的权钱交易、权势交易,一些导师为了获得课题、经费,乐于招收官员弟子和老板弟子,研究生培养管理中的雇佣关系,学生被导师作为廉价劳动力,为导师出书、开发产品等打工,导师普遍被称为“老板”。
河南工程学院外语系教师赵健宇认为,高校老师失德现象出现的的原因,首先是教师本身失却了对自己职业的信守,丧失了自我约束的意愿。其次,高校大环境忽略了对师德的教育,相比中小学,高校更强调科研和教学,而忽略了师德教育。最后,整治高校教师失德行为的不力,我国目前还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定惩治教师失德行为,相关的管理制度也不健全。
除了,频发高校教师失德行为,在中小的的师生关系之间也长出了一些奇葩。2014年9月10日,教师节,依兰县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十七班的学生,被班主任老师责骂了一堂课,学生们挨骂的原因是“忘了”给科任老师买礼物。教师节,这个原本为了尊师重教而设立的节日,因为送礼问题,成了家长们的“教师劫”,也成了老师们的“教师结”。
一些家长为了孩子得到老师更多的重视,每到教师节就会考虑要不要给老师送礼,已有部分家长出手数千元为老师置办教师节礼品。成都南一环经营一家螃蟹专营店的老板说,前两天就有位顾客来买了5张螃蟹券,总共花了5000多元,“说是要送给小孩班主任和其他几科老师的。”
同样,在面对如此价值不菲的礼物,老师们也头痛。张博是合肥某中学教师,据她回忆,前些年有一年教师节,下班后她在传达室里收到家长送来的厚礼——一瓶价值不菲的高档香水,“我反复说让家长拿回去,家长始终不肯,后来我干脆给她送到了家。”但过了两天,这瓶香水又被快递到了张博手里,就这样折腾了好几趟。后来这名家长终于收回了礼物,但从此家长只要遇到她就要跟她唠叨一次,还总在家长群里传话说张博偏心。“遇上这样的家长,我们也很难办。”

一日为师,终生为友
从古人讲究的师生关系里的“师道尊严”,到后来西方传来的“儿童中心说”,再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先后提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关系一直在变化,变化中又生产出教师失德、教师节送豪礼、师生关系紧张、大摆谢师宴这样一朵有一朵的奇葩。
2001年6月,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颁布,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正式开始。新课改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无论是教学方式、教育目标还是教程设置方面都做了极大的改革,那么新课改这个大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师生关系才是大家认同的呢?
在广东顺德一中老师卢杰看来,在新课标下,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而不对等的关系。他认为,师生关系首先应该是充满人性的平等关系。师生双方作为社会的人,在人格和知识上是平等的,无论在学习生活还是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学生都有和教师一样的自尊、自主见解和成就愿望。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平等的沟通和交流,促使双方由交流而理解,由理解而赏识,由赏识而和谐。同时,他也认为,平等并不等于对等。让老师从高高的神坛走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再尊敬老师。老师闻道在先,老师将自身的知识传授于学生本就值得感恩于尊敬。
西南科技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老师谢静认为,在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之相处最多的首先是父母、其次就是同窗和老师,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师生之间存在着比简单的教学活动更加复杂而美好的情感,这种情感不是古人强调的“终生为父”,而是师生之间相互欣赏而产生的“终生为友”的友谊。学生和老师之间经过长时间的认知和相处,彼此相互了解,这为师生之间友谊的萌芽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3:28:01 | 只看该作者
冰冻生命:期待死亡之后的世界
文/宋西
“妈妈,我们未来见。”
5月30日下午,张思瑶在朋友圈里写上这么一句话。她是中国首例冷冻遗体者杜虹的女儿。自去年十月以来,杜虹一直饱受胰腺癌的折磨。在女儿的支持下,她做出了令所有人都吃惊的“后事”安排——冷冻遗体。科学家预测,通过冷冻头部、身体再造的方式,杜虹的遗体可能在50年后复活。如今,她的遗体头部已经被冷冻在美国洛杉矶的Alcor总部。
科学复活生命?
杜虹去世后,来自美国的两位外科医生在第一时间向其体内注射抗凝剂、抗菌药物、抗血栓药物,以防止血液凝固,并用特制设备按压心脏,保证血液继续循环。
杜虹遗体在完成“保鲜”之后一个小时,进入灌流环节,这个环节超过四个小时。在这个环节中,必须保持遗体处于低温状态。据Alcor负责人Ben Best在网站上介绍,当病人体温在10℃以下时,就可以注入防冻液替换人体细胞外液,因为此时人体新陈代谢较慢,不需要消耗太多的氧气,而当温度更低时,血液将难以流动而阻碍血液循环。
由于人体细胞中含有大量水分,冷冻后的冰晶很有可能刺破细胞。所以冰冻技术要求将体内液体替换成冰点更低、不容易结晶的保护液,达到脱水的效果。
之后,杜虹的遗体在0摄氏度的环境下被运往美国,她的遗体头部被分离并保存在-196℃的液氮环境特殊容器中。工作人员将为杜虹的遗体头部按期添加液氧,使杜虹头部长期保存。
Alcor在说明书中表示,他们不能保证50年后一定能实现复活,这也是他们的一种期待。Best在网站上也没有提及如何升温解冻的问题。
神经外科专家、北京空军总医院副院长顾建文认为:低温冷冻状态下的头部,复苏时会发生膨胀,膨胀后使得表面已经非常脆弱,复苏的时候就会内部结构破碎。对于这个问题,Alcor希望借助于纳米技术来解决。
在冷冻之前,遗体可能受到的最大伤害在于置换防冻液环节对于血管的伤害。所以,Best称血液置换的过程必须在18个小时之内完成。有人称冷冻时的迅速降温所产生的温差可能导致大脑的裂纹,Best回应道迅速降温是为了使冷冻液不经过结晶的过程,直接形成玻璃形态的固体。
对于用户所提出的潜在意外,Alcor回应道:基金会的贮存地点建在远离地震带又远离大海的内陆地区,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事故,甚至是恐怖袭击、战争等。低温贮藏时遇到停电的情况,他们的答复是液氮蒸发维持低温时,并不需要时刻保持供电状态。
《三体》作者刘慈欣接受《华西都市报》采访的时候表示:“虽然我不是生物学家或者医学家,但是以我的知识,我认为,这个冷冻手术未来能将人‘复活’,存在着巨大的技术障碍。但是不管怎样,我对杜虹女士敢于这样选择,我是充满敬意的。”同时,刘慈欣提醒其他绝症患者不要盲从,要明白‘复活’的风险性。”
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李本义博士表示:目前美国医学界和民众对冷冻复活技术的关注甚少,因为没有价值。

宗教给予生死的答案
科学的发展诠释了另一种生死,给生死问题注入了另一股想象的活力。而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时代,宗教是解释生死问题的绝对权威。在今天,宗教对生死的解释权也依然处于不可撼动的地位。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就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强调长生不老,幻化成仙。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将佛教的无生无死说混合,更有甚者将长生说抛弃,彻底接受佛教的无生无死说。宋元明清时期,道教由肉体不死变为追求精神不死。明朝嘉靖皇帝崇山道教,一心求长生不老。在他在位的45年间,有20年不理朝政,到处搜罗方士、秘术,希望能修炼成仙。
在东方文化里极有影响力的佛教认为:人死后进入六道轮回,根据此人的“业”(行为、意志等身心活动),或者转生为人,或者转生为畜类,或者进入地狱。佛教基本理论四谛的第一谛是苦谛,指人生皆苦。于是他们用一种超然的态度来看待人生,正如六祖慧能所做的著名的禅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耶鲁大学教授在他的公开课《死亡》里谈到:我们认为失去生命是件坏事,但只有你认为它很可怕的时候,才是件坏事。死亡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剥夺了我们本来应该有的东西。而从佛家的角度来看,死亡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事,因为本来就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
而在西方,基督教认为人死后灵魂存在,等待上帝的末日审判。《圣经》《诗篇》103:4里写道:“上帝救赎你的命脱离死亡。”基督教从来不避讳死亡的话题,正如《希伯来书》中写道:“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还有审判”。

个人对生死的思考
在宗教之外,个人对生死的思考也有着不同的个体差异。
波兰著名画家、摄影师济斯瓦夫•贝克辛斯基的所有作品都没有名字,只有一个作品编号:死后的世界。他的绘画作品描述了一种末世的恐惧与黑暗,他油画的主题主要描绘了地狱。
德国古典浪漫派诗歌先驱荷尔德林认为,人要实现永生可以依靠另一种形式,即让自己的作品替代自己活下去。他在《致命运三女神》中写道:“……深藏在我心中的诗歌得以完成/那么/冥府的沉寂/欢迎你来吧……如果有一天让我像神一样活着/我就别无他求。”
Shelly  Kagan认为荷尔德林之所以期待他所认为的最好的生活,是因为他的诗作产生的持久影响。当他们完成有极具影响力的工作时,他们可能获得某种意义上的永生。他们靠他们的作品活着,这样的永生或许能给人一种心理安慰。但是也有人把这种行为成为“准永生”或者“伪永生”。美国电影导演、喜剧演员伍迪•艾伦就曾说过:“我不想通过我的作品活着,我想通过不死活着。”
叔本华认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下去,会让人感到安慰。例如男性的某些基因会通过生育一直传承下去。这是另外一种“准永生”。叔本华说道:“看似不起眼的尘土、灰尘,溶于水就会结晶,它将像金属般闪耀,发射出电子火花,它会自己选择成为植物或者动物,在它神秘的子宫中,孕育出新的生命。”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3:27:46 | 只看该作者
万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