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453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级2015年寒假读书笔记作业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5-2-6 09:3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根据要求,此次寒假完成一篇读书笔记(学术类著作)。
请在假期结束前跟帖在这里(每个人一次性贴1篇)。与必修课成绩挂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6#
发表于 2015-3-9 21:41:50 | 只看该作者

                                   《聋子的耳朵》
作者:张承志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07年5月第一版

文/赵丹
   

   张承志先生在我眼里一直是一个神秘的人物,高中时接触他的小说《黑骏马》时就被深深震撼。接着课后阅读中又经常拜读到他的大作,对他的敬仰又多了几分。
  一直很喜欢文字朴实中带灵性的作家,或者是很有年代感的作家,譬如残雪,譬如李碧华。而张承志的迷人之处在于他两者均沾。他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穆斯林作家、学者。同时也是“红卫兵”这个名称的创始人。
   这本《聋子的耳朵》是他的散文随笔,他在书中自白:在一个失聪的年代,一切判断的根据,只是“内在的听力”。也就是说,拒绝强制灌输塞入耳朵的喧嚣声响,用人的另一种本能,去听取茫茫沉默中的哑语本音。我暗暗下了决意,从此侧耳倾听,不仅调动体内的内在听觉,而且调动各样的异色语言。从底层到空间,从民众到邻人,按照听到的世界真实的指引,决定一介作家之落笔。文字下面附有他凌乱而不羁的签名,正如他的人生一样,随性而自由。
   此书简单分为三个部分【红与绿】【北与西】【他与我】内容涉及之广:有早年下乡在内蒙古插队的亲身经历,有自身的一些文化名胜游记,有追忆老友的悼念文,有评论文化界书画作品的寥寥数语。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这位老者的睿哲和凌厉,令人心下拜服。譬如《访谈东塬上》这篇访谈记录式文章,探讨了一些关于穆斯林自上个世纪身陷殖民主义侵占压迫和身陷自赤贫绝地以及固有的传统矛盾之中,一直没有清理和改革自身的余裕问题。
   
   问:“所为传统?伊斯兰博大浑厚的那一面东西是什么?
   答:关心他人的痛苦,就是真正的穆斯林;不关心他人苦难的人 不是真正的穆斯林。因为漠视他人苦难,意味着在处境改善以后,手中有了权力和武力时,你就会歧视别人,重复着过去别人对穆斯林的态度。伊斯兰信仰本身就是一种普世的人道主义情怀,仅仅局限于本民族传统和家族血缘纽带是一种狭隘的穆斯林观。

   问:”自我封闭,可能源于文化心理上的不自信?“
   答:确实,应该建立一种理想的者马尔提。它既不是腐朽封建的老传统,也不是倒退僵化,空喊复兴的怪圈。它将如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年轻一代和非穆斯林。它是我们一步步摸索的,一种良性发展道路,或许可以称之为”Tarigat Allgh“,真主的道路。

   又譬如那篇《逝者的合作》中,他提到了两位杰出的人物,一位是西海固的哑巴王耀成,一位是翻译伊斯兰著作的译者马金鹏。世事的违背人心,尤其是神圣领域里的藏污纳垢,常使人怀疑真的信仰。会有人不以为然,讥讽马金鹏和王耀成,认为他们不过是善良的弱者。他们是罕言寡语,惯于吃亏、拙于言辞,不会表白的一类人。所以若没有人说出他们的贵重之处,或许他们真的会湮灭。但是,我想,当他们站在一起,互作解释的时候,他们会变得强大而雄辩。

   臧否现当代作家的《齐人物论》里有个假设:张承志即使拥有韩少功的综合素质,仍是张承志;韩少功一旦具备张承志的孤标胆气,顿会一飞冲天。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唯有思想渴望着同类,大概是说的张承志之类。
--------------------------------------------------------------------------------------------
以下为部分书摘:
1. 看来人都难逃一个惯性,把住久了的异乡,当做了自己的巢穴。人都潜伏在一个未必喜欢的角落,不愿破坏冥冥之中的安排。p31

2. 所谓岳飞的《出师表》如今在书法界已经相当流行,我稍感有些扫兴。往往一旦热闹兴起,就到了我们缄口的时候。p48
3.他去世时,我们合送了一个挽联,写的是”沉默宛似黄土,拍案惊倒英雄“。这本《曼丹叶合》是他给我的遗物。凝视着这些字迹,如触碰着他的行为。字缝之间,墨书表述着但不出声,一如他的伊玛尼。p51
4.因为瞿秋白的文章做人,于散淡慵倦之间,藏着一根遮蔽的骨头。这一条骨头未同小可,它是中国文人常常不得遗传的”大义“。p55
(暂更新到这,看完补充orz)




5#
发表于 2015-3-8 21:00:25 | 只看该作者
北京的红尘旧梦
每一座城市都在寻找精神与之契合的人。数百年来,北京一直是帝王将相熙来攘往,才子佳人趋之若鹜的所在。自明而清再到民国,多少精英涌入北京,在这里做官,应试,教书,游行,研究,革命......
这是这本书的卷首语,《北京的红尘旧梦》,一听名字就被刘老师误解成不太正经的书,顺带调侃道:“怎么不是北京的‘灰尘’旧梦呢?”但是这本书想说的是,就算是“灰尘”也引得“帝王将相熙来攘往,才子佳人趋之若鹜”,这是其他“灰城”所不能企及的,这座城有着一段长长的旧梦,历史赋予它丰富的精神意义,让它如此迷人,充满诱惑。
最开始接触到这本书是在周刊媒界有一期写稿的时候发现的,那一期我报了一个人物选题通过了,写一代报人林白水。这是我第一次写人物,迷茫,不知所措。在搜寻相关资料时发现不少的报道都参照了《北京的红尘旧梦》里面关于林白水的生平描写,诗意的语言虽然不是新闻的主导,但是这本书的作者刘东黎对书中的一些名人逸事、轶闻掌故用散文的形式,哲理的写意点评而又抒情的文字语言娓娓述出。把时事的变迁、过往沧桑的历史融入在跌宕起伏的人生命运之中。让人读了不觉得乏味,也不会绵绵情长的腻歪。也算是一本人物小传集子。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最开始读的就是林白水那一篇:林白水,一支笔胜抵十万军,中国的报业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形成了一种令人赞叹的办报的氛围。他们代表民意,以监督政府为报人天职。林白水饮弹身亡后,很让人有“广陵散绝”之叹。其后的一篇:邵飘萍,我的黑白两界,在风险莫测的时局当中,他放任自己享受追寻、实践自由的快乐,也难能可贵地保持着自己独立的人生选择。在一个充满不安的乱世,他以自己最后的蒙难,完成了作为中国报界先驱的形象,昭示了中国新闻自由的漫漫长路。这两位报界著名的人物也是在我读到这本书时才有所了解的。我想,有些网站上直接刊载这本书里描述林白水的内容也大可说明,虽然这本书充满浓重的文学气息,却也少不了那种新闻的那种真实以及叙事感。
在这里面,有着与早期北京相关的人,有奔向北京在那里功成名就的人,这些人的故事,串起一段关于北京的历史。从宋朝的劲敌辽国那里看早期的北京,萧燕燕与普贤女:两个早期与北京有关的巅峰女人,虽然古代的中国社会一直是“男轻女重”。但是在游牧文化里面,这两个女人的不让须眉,骑得烈马,挽得硬弓。好似武则天一样,握着一个王朝的盛世浮华。
在萧燕燕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游牧文明相比农耕文明更加开放的地方,比如说,太后下嫁臣子,尽管朝中贵族有所不满,却也是公私分明,对国家依旧尽心尽力。而没有那些纲常礼教来约束。并且一个女人懂得如何权衡轻重,专政多年,能驾驭契丹贵族将领,也同样任用汉族的人才。在政治上的才干绝不亚于一位贤君。
除了关于人物的小传,最后几章侧重于从文化来看北京。“八旗子弟的颓废美学”讲述关于八旗的历史、八旗子弟兴趣爱好以及审美等等。接下来的一章来讲“国粹“京剧、旗袍文化以及北大与新青年,进步思想的渊源。
在这本书的代后记里写道的一些话:“每座城市都在寻找精神与之契合的人,但不是任何一座历史悠久富含文化的城都能找到那个人,他们也许彼此寻觅,却交臂失之。”这也是作者刘东黎引用赵园的《北京:城与人》当中的话。对于每一座城市,都以它独具特色的水土培养出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对于这座城市的回报也莫过于在青史上为它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以此来纪念自己的历史,这个城市的历史。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大家都会记住那些伟大的人、那些有着功名利禄的人。而忽略了那些人物身后的社会背景,关于那一个时代的印记。而在历史的眼中,兴盛没落是常有的事,一座城的历史也许也只是蜉蝣一样。
这一切正如作者所言:我们触及到的永远是历经岁月冲刷的那一部分。更多的已成了一笔糊涂账,消散为传说与记忆之外的烟云……闲云野鹤,沧浪浮萍,只载游兴,不载功名。
地板
发表于 2015-3-8 20:26:12 | 只看该作者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美]杰里·施瓦茨 著  曹俊 王蕊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年四月印刷
当我死后站在天堂之门时,我遇到的第一个人将是美联社记者。——莫罕达斯·甘地
凭着以往的经验,安在克开始安排编辑人员进行电话联络。记者米歇尔 德蒙、分社总编芬 克罗思和总编助理乔治 戈瑞思给急救机构打电话;罗格斯向联邦航空总局确认了情况的属实性后,第一条报道5点过2分发出了。(事发4点53)【如何报道飞机失事】
“你需要同时干好几件事,”安在克说。他当时是一边写报道,一边向外传发,同时还要分派任务。【如何报道飞机失事】
第15条报道是这一轮报道的最后一条,但远不是事件的最后结局。为了满足当天午后甚至其后两天报纸的需要,工作人员又对现有内容做了多次更新与修改。撰写这样一次新闻报道不是单单将消息一条接一条地发送出去。【如何报道飞机失事】
新闻报道的级别已与以往大不相同。有些变化的产生是与信息时代的特征相吻合的。【什么是新闻?】
因此,对所报道的内容给出“解释、判断、背景材料”已成为新闻记者的职责。“不久前,对这种要求还存有偏见。旧的报道方式就是直截了当的‘他说’或者‘她说’,美联社当初也是这样做的,”伯第卡说。“如今我们已经摆脱掉这种常规……时代要求我们帮助读者处理这些信息,因为凭借个人的能力任何人都是无法应对的。”【什么是新闻?】
现在对所报道的主题有一定程度的公开化,这是从前没有的。如今,对公众人物、娱乐界名人等的私人报道比从前范围加大了。【什么是新闻?】
新闻消息通过新闻电视联网和因特网瞬间就能传达给大众,记者们就只得使出全力去拼抢。【什么是新闻?】
如果没有精确性,就不能称之为新闻,只能算是虚构。【什么是新闻?】
“你不可能得到太多的细节故事,你也不能在报道中使用太多这样的内容。使用多少要靠自己控制,但在手机这些材料时不要限制自己。很显然地,你不可能收集到每一个细节,但你一旦注意到某件事,就要把它记录下来;只因为它引起了你的注意,就说明其本身具有重要性,否则的话你也不会注意到它,倒不见得它对你有多重要。在任何场合、任何你正在做的事情中,都会有成百上千的细节会被注意到;你已经对其中之一产生注意这一事实就说明这件事已经脱颖而出,本身就有潜在的利用价值。”【新闻报道的灵感】
“每次遇到我感兴趣的人物,就给他建一个带电话号码的地址卡,同时还要加入 八九个关键词,这样当作为一个自由行使的文档进行查询时,这条东西就可以显示出来。”【新闻报道的灵感】
“新闻记者应当随时做的就是注意信息的来源,这和抓住脑袋里的想法差不多。不论在什么地方发现了,你都要有所反应。”【新闻报道的灵感】
“每当你认为你已经写完了一份报道的时候,总还有十分之一的内容可以删去。”【新闻报道的灵感】
“该道歉时候要道歉,但同时也要问一些深入的私人问题。这就是处理好这类问题的另一种途径。”【人物特写】
“年轻的记者会在文章中引用许多原话,大多是用来充当补白。但是等成熟后做真正意义上报道的时候,你会发现只有真正精彩的引语才有用。否则的话,通常可以用其他更好的方式来表达。”【人物特写】
“所写的东西必须真诚与坦率,否则读者会感觉到的。”【人物特写】
采访前的调查研究只是准备工作的一半,另一半是心理上的准备。和艺术家交谈时应有两点机在心里:首先,他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两样;其次,他们和其他任何人都不同。他们也是人,也有缺陷,也有矛盾的时候。如果你把他们当偶像看待,采访就不好进行下去。你做的越轻松,他们也就越放松。【即兴采访的艺术】
“我喜欢用的词就是‘带着权威说话’……就是说对自己所写的事物非常了解的人,不论是谈论奥斯丁洲议会大厦,还是航天方面的只是,还是美国国会,在读者心里都有一定的权威性。这一点要保证在报道中体现出来。”【专家还是杂家】
“干记者这行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你每天来上班,但却不真正清楚会去干什么。你可能会被派去采访一名诗人,可能会被派到一个犯罪现场,可能会被派去报道一家银行的绑架人质的犯罪现场或财政官员所做的为何减税势在必行的报告。这不是想象出来的。我想之所以有人在新闻这一行当中找到了乐趣,原因之一就是对于任何事情他们都能不间断地谈上四分钟,也许这真是一份难得的财富。”【专家还是杂家】
鲍德尔强调要了解自己的信息源,那需要花费一段时间。“你要认识到会有段时间自己什么都不懂,失去许多报道的机会。”【专业领域报道:电视行业】
“电视反映的是生活本身,因而有各种各样的主题可以做。”【专业领域报道:电视行业】
所罗门认为,让人们以署名的方式提供消息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他不允许他的消息提供人将匿名当做挡箭牌。【华盛顿的政治斗争】
新闻与故事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新闻报道是真实的。【新闻报道与讲故事】
首先要有主角;人物的性格刻画也很重要;主角总要面对一些难题,一些让读者都感到头痛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在文章的最后,需要有一个结局。【新闻报道与讲故事】
首先,记者必须对主角有着充分的了解;第二,记者在报道中必须要再现关键地点的场景;最后,“你必须对人们的行为动作进行极为详细的描述。通过你的描写,让堵住产生仿佛亲眼所见的感觉”【新闻报道与讲故事】
调查类新闻包含的三个基本要素:提出可能引起不快问题的胆量;从错综复杂的事件中找到线索的能力;坚忍不拔的毅力【新闻调查的手段】
“在报道中,她会尽力发掘所有消息的来源,不放过任何事件的背景资料。”【调查:漂亮的马儿】
我们经常报道一些过去的罪行、灾难以及重大事件的周年纪念。一些人往往愉快地回顾过去。一些人却提取主要任务,并在当今寻找他们的典型,这是一种“现在他们在哪里?”的方法。【神奇的因特网】
通过因特网搜索资源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你会发现那些从未在大众媒体上露过面的人。你可能会接触到他们一些深层次的看法,这些至少是可以让你明白哪些是有用的资源。【神奇的因特网】
板凳
发表于 2015-3-8 12:41:54 | 只看该作者
《邵飘萍新闻学论集》读书笔记
《邵飘萍新闻学论集》是肖发东、邓少根收集和整理并编排的邵飘萍先生的文章和著作。书中有十几张邵飘萍先生的照片、遗墨、书信以及一些大家给邵飘萍先生的题词。此书一共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实际应用新闻学》;第二部分是《新闻学总论》;第三部分是邵飘萍散见于各报刊的新闻学论文八篇;第四部分是纪念邵飘萍先生的文章。
实话实说,因为文字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用的白话文,所以我看这本书有些吃力。虽然以前学过文言文,但是几乎没有功底,所以还是很难习惯这种说话方式。
《实际应用新闻学》的第一篇讲的是外交记者的地位。认为报纸的第一要务是新闻,报纸上所发表的评论,是依据新闻中的事实来加以批判的,如果新闻不真实,那么评论页就很难做到公平与适当。因此报纸的价值大小,与新闻材料的丰富真实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也提到:(当时)我国新闻事业所以幼稚腐败之原因,固由于政治上、社会上一切设备均尚未能脱离幼稚腐败之可怜境域。而改良报纸的根本先决问题是,改良新闻材料。改良报纸的根本的根本则是外交记者的养成。
外交记者是新闻届战斗的壮士,所以外交记者需要具备很多资格与准备。品性是第一要素;也要有必须的知识和经验,首先要具备的知识是明白新闻的价值,然后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推理力、联想力,也不能缺少了细密与注意、机警与敏捷,还要抛弃个性以及保守新闻来源的秘密等。要求很多,还有一条是,但知事实不要求登载,一个优良的外交记者,当只报告事实,尽其职责,而不问主笔者之登载与否也。同时,作为一名外交记者还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这样方可“供活动而耐勤苦”。关于外交记者,第一部分讲了很多,但也讲了新闻价值的测定标准。
邵飘萍先生认为“最佳之新闻即为贻最大多数人一最大之兴味者”,换句话说,新闻价值测定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是否是最大多数人喜欢看的。第二则是“时机之适当与否”。还有其他的标准,“距离远近之关系”,发生在本地以及附近的事,比发生在远处的价值更大。。最后一个标准是“兴味之集中与变迁”。新闻价值测定的标准大体不外乎赫德教授提出的四中方法:死伤者甚多的事件;与有名人物有关系的事件;稀有之闻;非常可笑或非常可悲的事件。而这些都是足以引起人们关注的事件。
第二部分是《新闻学总论》,邵飘萍先生写这本书的目的,在于介绍新闻学上的一些普通的知识,所以对于新闻学的各个部分,都是以浅显的道理来说明其中的关键。其中介绍了新闻事业的特质:社会公共机关;国民舆论代表;最普遍的教育;多量艺术要素。关于包括外加、编辑者两大类记者,邵飘萍先生认为其地位是“社会之公人”,必须具备健全的精神体格,于虚怀与倔强,站在第三者的高垒之上从事新闻工作。在这部分中还讲到世界的通讯事业、新闻纸的法律问题、我国新闻事业的现状、以及新闻事业的将来。
本书的后面两个部分是邵飘萍先生刊登在不同报刊上的八篇文章以和关于邵飘萍先生的一些记录文章,以及一写大家对邵飘萍先生的题词。我对这本书虽然不能全部理解,但也获益良多。
沙发
发表于 2015-3-8 11:26:58 | 只看该作者
读《多种声音一个世界》有感
建立国际信息新秩序提出的82点建议
                                                   ——《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这篇文章是一个让人有些咋舌的东西,光提出建议的数量就多达82条,而且是在1980年这样一个现在看起来很久远的年代,这份报告是隶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s Problems,又称McBrideCommission)对世界信息基础组织结构和传播资源进行三年调查研究而得出的成果。它在许多方面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平等、公平的传播结构的立场、观点与合理的要求。
这篇报告大体上由七个部分组成,在最开始的简介中,我们能看到作者对传播这一学说做出的自身的理念,表达了传播是一种个人人权的组成方式,同时也是国家的集体拥有的权利;而第二部分开始,主要阐述的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全世界的传播结构的调查;最后的部分,就是对传播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预测,和对未来发展应当注意的方面以及问题进行说明。
这篇文章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也可以说做到了很难得的公平,作者并不偏向于哪一方面或是哪个个人,而是同时肯定了他所看到的所有方面,也确实的提出了传播方面凸显的问题。
麦克布莱德报告指出,个别传播大国对世界信息流通系统的支配是推行文化扩张主义的过程,而发展中国家的牵制和反抗是抵制文化侵略的过程。在这篇报告中,麦克布莱德已经跳出了仅仅着眼于发展中国家的局限,更多的是放眼于全世界的传播架构这一方面,其实即便是今天,我们也不难发现,全世界的信息传播和传媒方式依旧不那么公平公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依旧存在并如此显著,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如果不能够良好的进行发展,要因为“信息主权”的影响而丧失这一基本的权利,那么可以说,文化的不公正发展甚至可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否。
其实,在这种“信息主权”的影响之下,受益者无疑是发达国家,因为无论是在信息传播还是在一些其他的软实力方面,发达国家都是远超于发展中国家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难以避免的在许多方面受到影响甚至是打击。
即使在今天,《麦克布莱德报告》指出的尖锐问题依旧存在,而这篇报告也并没有丧失其存在的意义,这里面提出的82条建议在每十年一次的麦克布莱德圆桌会议上依旧成为重要的论点,只不过,在全球化如此剧烈的浪潮之中,我们不仅仅应该关注发展中国家,更应该将目光着眼在全球层面之上。
楼主
发表于 2015-3-8 09:45:48 | 只看该作者
《社会心理学》
  跟许多自然科学一样,社会心理学至今还是没有一个为所有的心理学家普遍接受的定义。但是首先,我想谈谈我对这个学科的兴趣之源。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人,是人和环境的互动,无论何时何地,人的心态和行为总是受到其他人的存在以及群体和整个社会的影响。学习这门学科,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提高行为的自觉性,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用新的方法去观测人和理解人,从而更加准确的理解人们行为的意义、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这种观测里和理解力对于我们即将踏上社会指路的青年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有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它的主要研究对象为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学。它又属于自己的方法论,主要有:一般方法论和专门方法论和特定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比如说观察法,心理测试很档案研究等等。
  看到这儿,我心里不觉得想起了一些经典的心理电影,《沉默的羔羊》,《美丽心灵》这些名噪一时的电影直到现在也是心理学电影的经典之作。《沉默的羔羊》中的变态心理学家,食人魔汉尼拔通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帮助女警探办案;《美丽心灵》中疯狂的数学家因为不堪忍受别人对自己和学术上的歧视而产生幻觉。
  这些电影的精彩之处,就是运用了一些心理专业知识,充分的将错觉,唤醒,情绪等元素发挥到极致····现在我甚至有那么一点感觉,研究心理学有的时候是透过别人对自己的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
  在这本书中,还出现了“社会人格”一词。在心理学中,人格又被称为个性,但是依旧是没有确切的定义。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物理系统的动态组织,他/她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独特性。而我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陈忠庚对人格进行了这样一个界定:“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它表现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形成的给予人的特色的身心组织”。这些概念读完一遍是真的令人脑袋大了,但是隐隐约约的,我们是真的感受到了人格的一些特性。比如可塑性,自主性和受动性,还有部分的相对独立性。看到这儿,我想起了我现在在做的很多事情似乎都跟这些特性有关。“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这些古典的著作不就跟人格的可塑性,受动性和独立性相关吗?读书学知识就是为了是自己能与众不同,打破人的自然性,从而塑造自己的社会性。同样,“人心不同,如其面焉”,没有相貌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更没有人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现在所说的自我,大概就死所说的人格。坚持自己的人格,才是最真实的自我。
  说到心理活动,不得不说的一点就是态度,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态度不仅决定着人的内心活动的方向与强度,而且也支配着外在行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了解一个人的态度就可以预测他的行动;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就可以改变他的社会行为。这心理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点。现在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的偏见越来越多,所谓的偏见其实也就是社会态度中的一个小部分。比如城市居民对待农民工的偏见,记者在采访时对被访者的偏见,是对人对事的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常常具有刻板性,具有过度化的以偏概全的特性,而且常常是先入为主,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偏见很可怕!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消除刻板印象,消除偏见,建立一种良好的社会态度。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