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82053|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2011级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20:0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学期两周读一本理论著作,写下简单的读书体会,贴在这里。注明学号。期末纳入某门课程考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陈芮 该用户已被删除
19#
发表于 2012-1-9 14:43:1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赵思鸶1 该用户已被删除
18#
发表于 2012-1-8 17:07:0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赵思鸶1 该用户已被删除
17#
发表于 2012-1-8 16:53:5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潘茜0 该用户已被删除
16#
发表于 2012-1-7 13:20:2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张兴秋 该用户已被删除
15#
发表于 2012-1-3 17:44:0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4#
发表于 2012-1-3 15:39:19 | 只看该作者
                           读《逻辑学》
   这本《逻辑学》是黑格尔著,杨一之译。
   逻辑,是我们在生活学期中必须的一项思维本领。社会生活教会了我们一些逻辑,但这种逻辑对于我来说是不够的。因为常常被批没有逻辑,或逻辑混淆不清。我并不争辩我的逻辑是正确的,但是我想每个人的逻辑应该有所不同。我们只能认为自己的好或坏,但不应该去评价别人的逻辑怎样,因为我们用的不同的大脑子在思考,任何人都看不见别人的思维。
    德国的黑格尔,我熟悉这个名字并不是因为我看过他的多少书,受了他的思想的影响。对于他的熟悉是由于高中政治老师每天嘴巴总挂着这么些个人“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到现在,我还没有分辨清楚到底谁是谁。但,至少这些个名字,我是熟悉了。
   整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客观逻辑,第二部分讲主观逻辑。但整本书,很少用例子来说明,更多的是用抽象的文字来结束抽象的概念。对此,我只能表示无语。他作为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最大带白哦。他在批判康德的不可知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这本书极其晦涩难懂。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我想只有三个字:读不懂。
13#
发表于 2012-1-3 13:30:56 | 只看该作者
            读《金陵十三钗》
    我是先看电影《金陵十三钗》才去看小说的。电影是在网上看的抢先版,小说也是在网上看的扫描版。
    严歌苓的这本小说获得2006年《小说月报》第十二届百花奖原创小说奖、2006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小说奖。尽管之前,我对小说及作者都一无所知,但百度告诉了我许多。
    看这本小说的感受和电影的感受是不一样。电影中,我记得的最深的镜头便是教堂的学生从彩色的窗户看到十三位妓女走出教堂。但文字的感染力是不一样的的。小说以说故事的形式展开。文章的第一段便是“我姨妈书娟是被自己的初潮惊醒的,而不是被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南京城外的炮火声。”交代了主人公的年幼,环境的特殊,渲染了故事的背景。
    作者感知这段的历史的视角很特别,把十三个风尘女子放置特殊的文化和道德背景下。她用笔一层层剥落人性的表皮。
    这本书中,我学到的不是怎样写作。而是怎样思考,怎么感知一段历史,一个故事。
    这便是视角。
12#
发表于 2012-1-2 20:46: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潇雄 于 2012-1-2 20:50 编辑

学号 20114792
李潇雄
                      读《三重门》
    韩寒,一直被我当做偶像来崇拜。
    《三重门》作为韩寒先生的处女座,在文学价值上来算不上一本好书,但是从一个青年的人回忆角度来看,他走过的路的感悟引起了我的共鸣。这便是我读这一本书的原因。
    这本书在字词和行文构思上都算不上好。但它的诱人之处在于它能让我笑,并扣住我的心,让我有兴趣读下去。这边是韩寒先生这本书成功的地方。无奈韩寒是一位天才性的写手,他的成功之路是其他人难以炮制的。
    这本书以他自己的中学经历为背景,有无加工不得而知,但其故事的趣味性十足,调侃性的语言是喜迎读者的关键。但,剧情够狗血。
    韩寒作为80后作者的代表。但他的持续火热是90后的悲哀。90后都二十多了,媒体关注的还是韩寒,郭敬明。青年写手的代表还是他们。90后呢?90后哪儿去了?看着他们的成功,便是我们自己的失败。
    我去看韩寒的第一本小说,用意在于学习他是怎么走出来的,读者是怎样将他拥抱的。他成功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可惜,韩寒在目前来说一直被90后模仿,还未被超越。
11#
发表于 2012-1-2 20:25:41 | 只看该作者
学号:20114792
李潇雄
                          读《新闻评论教程》
    在教研室借阅了马少华著的《新闻评论教程》。这边本书偏重用实例来讲解写新闻评论的一些常识和技巧。
    全书分为“新闻评论的基本规律”“新闻评论中的观点”“新闻评论中的事实”“新闻评论中的论证”等章节。对于我来说,最有用的一章在于“新闻评论中的观点”。这一章讲到什么是新闻评论中的观点。它谈到,很多人写评论,观点过多,导致观点不明。这个问题,正是我当前的瓶颈。这本书十分强调思维的逻辑性。这也是写新闻评论所必需的一种思维能力。
    对于逻辑性而言,我是很有必要去训练的。在文章中的观点过散,说话判断过于绝对。然而,这本书所倡导用平静的文字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这样的境界是我所向往的。向往的境界,自然是我现在所达不到的境界。
    在书的最后一章是——新闻评论的伦理。这章是讲新闻评论者的责任。换言之,就是一个有写作能力的公民的良知。在我看来,一个具有写作能力的公民都应该学会写新闻评论。这个观点,也正是在书的序里所提到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