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56471|回复: 1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2009级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20:0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学期两周读一本理论著作,写下简单的读书体会,贴在这里。注明学号。期末纳入某门课程考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124#
发表于 2012-1-9 17:24:5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电视的文化责任
孔令顺  著
Cultural   Responsibility of China Television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年2月第一版

    施拉姆一句名言:电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但人类能否享受到它的好处,主要取决于我们运用它的只会是否能与发明它的智慧并驾齐驱。
    其实研究的缘起是作者特别在书中写作的一个技巧,他要提出这个问题同时要带着读者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就举出了几个非常实际和现实而且具有巨大社会意义的例子。例如我们经常拿来举例证的北京电视台的《透明度》栏目中制作播出的《纸做的包子》是一则虚假新闻。然后提到了2007年这个特别的年份,可以称之为是国家广电总局的“禁令年”的这一年,对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电视节目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制。现今这些禁令也已然越演越烈,就连选秀节目被限制也已经无法在登上舞台和进入大众的视线,还有一些业界与学界的领军人物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们认为中国电视经历了一个“从有尊严到很傲慢再到需要维护尊严”的过程。其实对一个课题的研究和一个问题的探讨关键是要知道和洞悉研究它的价值还有就是为什么要研究它的宗旨和目标意义,对电视文化责任要有研究的突破就要知道有这四个维度:理论的维度,实践的维度,历史的维度,现实的维度。这本书的几个章节在你阅读完以后就可以看得出来,从理论再到实践可以算是这本书的主要线索,第一章就提出了社会责任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什么事电视文化的责任,同时从电视的本质属性出发论述了为什么要承担电视文化责任的问题,阐明并且不断强调了对文化责任的担负是中国电视的神圣使命。
    同时第二章就详细阐述了电视文化一体两面的复杂存在,电视既不是完美的天使,也不是恶毒的魔鬼,而是一个利弊兼具、善恶杂糅的复合体,需要理性地进行审视和科学的把握,从而更好地来担负电视文化责任。
    第三张是对整个电视行业的管理者、从业者研究者进行了一个文化体检。第四章,对本土文化的爬梳剔抉,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吸收和电视文化走出去战略等分析,具体论述了的中国电视担当文化责任的渠道与路径。第五章是最重要的一张,而且成了这本书对于文化责任应当如何担当给的解决方式,论述了更好存进中国电视对文化责任的但当,要如何从国家层面进行规划,如何执行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最后一张就论述了中国电视文化责任担负的最终就是实现电视文化生态的和谐,要实现多元文化的均衡发展,同时实现文化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最重要的就是前演中也说明了在这本书的探究过程中,作者或者是读者可能会遇到的难度,阐明了现状,同时提出了研究的方法给众人,这样在读书理解的过程中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到这些个议题。
    对于文化责任的概念自然再翻开这本书的扉页中就可以详细知道,文化责任,顾名思义,就是要对文化所要担负的责任。同时对于一个最简单的“文化”这一个词也给出了非常详细的简介和历史阐述,这个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细节,因为总是认为自己懂,对于一个很简明的概念容易太高估自己从而不禁疏忽。文化来自于西方,是通过日文从西方转译过来的,这个词的意义已经逐渐延伸到对人类心灵、知识、情操、风尚的化育。同时,我们更可以理解到文化的几个层面,精神文化和文化,同时对于责任的阐释,这里特别提到我们要一直探讨的问题是中国的电视文化责任,包括了传播主流的意识形态,用一段话明确指示出来要承担的责任有哪些,应该要怎么做或者是做到一个怎样的程度。
    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理论是一种主张新闻自由需要受到一定限制、承认政府可以对新闻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新闻观念。其实一直以来西方的书籍和体系就有知名,自由主义在西方报界、媒体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是要知道的是,自有责任论认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新闻界应当对社会承担责任,这个就是说明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电视首先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但又不仅仅是一种媒介,它同时还是一个文化创造的主题和一种美学的意识形态。
    同时有很多关于电视的历史,想必很多学习这个专业或者是对这个领域很感兴趣的人都不曾了解。例如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以北5的亚利山大宫第一次播出电视节目,这一天被视为世界电视事业的开端。那么我们国家的电视历史又是一种怎样的开端呢?1985年,似乎的确是要比世界上的发展磨难得多,中国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很白电视节目,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电视不仅仅是一个传播信息的场所,它更是一个生产意义的文化长做,即电视本身就是文化现象。电视是一个文化的创造者和生成者,且不论其物质和制度层面上的文化意义,当时在精神文化层面,电视就创造了许多迥异于传统的文化样式和艺术形态。同时还要明白电视是一种美学意识形态,以前从来不知道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意义,所谓Ideology来解析词组来破析就可以看得出来就是观念的学科,也就是一种“观念学”。电视的各种图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甚至与出现了社会文化的电视化倾向。电视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电视。
    在这一章,作者有一个很重要的例子就是电视如何去用审美方式去契合培养普通民众心目中的平民意识形态,就犹如日常生活中,种种不如意让很多年轻人愤懑又无奈,面对社会上的强势群体,他们常常有着莫名的匮乏感和自卑感。正因为这样他们就要想去寻找同类,寻找一些曾经跟自己差不多的人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而成功的榜样,获得精神上的激励或者是替代性的满足。
这个概念是本书最重视的也最需要讲清楚的概念,究竟什么才是中国电视的文化责任,它有哪几条要义?
一是要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一种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二是进行审美教育,满族文化需求
浅薄的娱乐满则的知识表面的感官刺激,而真正的艺术愉悦的是人们的精神和心灵。
三是促进文化交流,消除文化隔阂。
中国已经从政治汇中国走向了经济中国
第二章主要分析的是电视的双刃剑作用,题目很有意味,天使还是恶魔,电视文化的一体两面
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有客观现实,象征性现实,主观现实。同时还从人的社会化还从几个方面分析起来,还有社会化阶段这些方面分析,这个目的是凸显电视和人的社会化融合进程。同时在社会化进程上分析了电视给人造成的伤害,电视还有很多不好的地方,限制了手中选择文化享受的自由,长期的电视收视会使受众的思维机制僵化,同时,长期对着影像空间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依赖心理,对文字日益陌生甚至是去了想看的感觉,这样大大削弱了文化的功能。文化责任更重要的一部分是在于其对国家形象的一个塑造。外部公众的评价和认定大多就是我们所说的国际形象,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国家形象的形成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塑造的过程,既有本国对自身的塑造,又有他国对该国的塑造。电视媒体只是我们禁闭国门而洞察其他国家的一个“门镜”而已,既然是门镜,就难免视野不够开阔,角度受到制约,甚至还会在形象上发生某些变化。就例如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电视更可以成为一种战斗的武器,通过国际报道和时政评析可以直接影响公众对于某一国家的认识和看法,进而通过引导和制造舆论,影响该国的国家形象。
    我们最熟悉的可以说是日韩来的电视电影作品吧,日韩剧的发展产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余载雄认为韩剧目前对提升韩国的国家形象起着积极的作用。中国是“韩流”的发源地,是“带动韩货热销的重要因素”韩国通过影视局等大众传播媒介,成功地向世界塑造了本国的国家形象,营造了有利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和平崛起,国际上的中国形象很大成俗是受西方主流媒体影响的。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这些都不禁歪曲、诋毁了中国的形象,损害了国际声誉,给中国开展和平外交、争取稳定健康的国际环境带来了艰难和阻力,而且也制约了这些国家政府的对华政策,这种不实的报道最终会损害到该国的利益。外国的受众很容易形成对于中国的某种思维定势,就是我们所说的“刻板现象”。电视的每一种制作题材都有着它不可估量的责任和使命,在电视媒体的各类信息传播中,及时、公正、公开、全面、准确既是一个基本的准则,也是一个最高的追求。纪录片、影视剧、新闻专题都是,良好的国家形象在历史上曾使得中国身为万乘之国而怀柔直棒,这种无形的力量在今天也必将会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造出不可估量的亲善资本。边界的交错与游移,国家的电视文化安全,这里不得不提一本书《世界是平的》,作者是三度获得普利策将的托马斯•弗里德曼。把人类全球化的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这本书对世界的影响很大,风靡了全球,其实在读书的同时这些书籍会平行地给你推荐很多有价值的书,这个同时,你可以了解这些书,你还可以得到这方面专业研究的一些无价之宝。同时还有分析文化霸权和文化多样性,试图用文化全球化替代文化西方中心主义的说法实际上更隐蔽地维护了西方中心论的文化霸权。
    汤林森是有媒介中性轮的主张的,认为媒介平等地扩散了外来的文化,但它并没有强加这种文化意识形态于传播国家。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创造的源泉,对人类来说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关于这些话语权的分析以及文化霸权的解读,作者提出应当注意电视业界文化精神的迷失问题,更加修饰电视文化系统的健全,要多加发展优秀的电视文化产品和艺术作品。电视文化责任的担当对于媒体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应当去重视的问题,我们应当进一步地了解各方面的历史和要义,用这些来为我们的电视文化做更好的服务。
123#
发表于 2012-1-9 16:11:30 | 只看该作者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读书笔记
Interpretation of Psychological Effects
Psychological Effects and Communication


书目:《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作者:刘京林等
中国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9年5月第一版

    心灵重建是人的一生最应该重视的东西,心理效应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一门学科和我们应该去研究分析的一门学科。

    这本书其实就相当于一本传播心理学的效应词典。我有幸邂逅了这样一本具有无限专业知识同时又有很多意味和经典传播学案例的书籍,这些年来,也有读过很多关于受众的书籍,有些专业书籍的写法似乎不怎么接近学生的理解和切身感受,仅凭很多专业高深术语很难让学生直接懂得其中要表达的要义,而这本《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用最生动贴切同时又有意味的语言文字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传播中心理效应的乐趣和理义所在。

    卷首作者就有提到,在诸多因素下,我国的心理学科才逐渐从伪科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中断了十年的教学、科研之后才得以重获新生。我们可以看到,传播学这门从西方被引进到中国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传播心理方向的研究者们多年来对这门学科不懈探索和追求,已经阅读过曹茹写的《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研究》。关于这方面的心理学书籍有很多,就像我们专门学过的专业课新闻心理学,其实这本书有很多事例和心理学这门学科的知识有很多都是重复的,著名的心理效应我们也学过,但是有更多的方法在于要去总结很多人类心理虚的现象和效应。其实不用担心也不用觉得它纷繁复杂,只要用心分析一下各种心理现象,就可以知道的是,学点心理学很会注意在生活中经历心理现象,这总是没有坏处的。

    关于心理效应的概念我们也应当非常清楚地把握。心理效应大多是心理学家通过心理实验得到的有关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心理效应往往能体现出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其实这些本来就是抽象的问题就需要我们用更多细致的和比较能够将它形象化的叙述和描述去理解,心理效应的内涵研究是什么并不清楚,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其实有很多概念都看似平常,但是我们不能够忽略简单和不明确的概念,这些反而是我们做一门学科研究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根据心理和效应两个词构成的词组,没有办法查到两个收录入词典的词组。朱智贤的解释认为心里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性格、意识倾向等心理现象的总称”。而效应又是什么呢?物理的或者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如光电效应、热效应等。泛指某个人物的言行或某种事物的发生、发展在社会上所引起的反应和效果:明星效应等。其实有很多东西都是非常平常的,但是我们必须要看到平常后面蕴含的大道理。

    效应这个东西理解起来也比较微妙,其实这本书的很多定义阐释都非常精辟,就像这个效应。“对于效应的这三种解释联系到心理活动特别是传播心理活动又可以找到三类对应的关系:
其一,效应的第一种解释:把一个失误作用与另一个事物上产生的变化。引申为传者的言行对手中和采访对象所产生的影响。
其二,理解为因某种信息的刺激,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其三,就相当于名人效应、偶像效应;”
心理效应在传播活动中应用的范围很广。从研究领域看,主要包括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影视传播;从传播渠道看,主要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心理效应在传播活动中的应用也要有三种角度:一是在原来意义中的应用。近因效应在传播中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传播学史中,拉斯维尔、勒温、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视为传播学产生的四个奠基人,似乎已被人们所认同。E.M.罗杰斯却怀疑这一公认的传播学史。他指出四个奠基人的神话是对传播学史的一种严重的简单化的做法。这四个人在时间上占了最近的优势,而是在引申意义上的使用,即在注明某个心理效应愿意的基础上,在其引发出的新的意义上进行使用。
三是在类比意义上的使用类比是指一种推理方法,根据两种事物在某种特征上的相似,做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场龙卷风。
四是在应用心理学意义上的使用。应用心理学如传播心理学或者宣传心理学范围。
   
    其实我最喜欢的是这本书的很多结构,它就像词典一样,有很多方式给我们去查询每一种心理效应是怎么回事,而且有很多事例和发面来源都给我们很好地展现了出来,而且有很多对心理的分析,而且也让人很有近似的感觉。就像有这些个效应,才能让人给多的进行心理分析。

     黯淡效应,只在光线比较暗淡的场所,交往双方因为彼此看不清楚对方的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的心理现象,实质上是属于人们的自我保护心理,更多见于面对于面的人际传播活动。交往双方也会根据对方的表情、语言来判断其真实的意图。在演播现场可以给受访者戴上墨镜,或者给起侧影镜头,减少紧张的情绪是他达到情绪上的缓和。下面就是几种我觉得特别精致而且很有效力的传播中的心理效应。
   
     暗示效应是传播过程中为了达到一种宣传的目的,与曾经大张旗鼓、明明白白地进行宣传策略,这样可以把自己的倾向性暗含在传播的内容之中,不露声色地影响受众,避免生硬的说教和宣传引起受众的逆反心理。暗示手法虽然不可或缺,但是常常也有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安慰剂效应 也可以用于医学,对于病人进行一种处理以后,病人就报告病情有所好转,但这种其实并不能够医治病人的病情,自我的一种心理暗示。

    巴纳姆效应很普遍,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解释了自己的特点。就例如是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说得很准,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心理依赖程度很大。

    包装效应最早见于广告消费市场,属于市场营销的手段,而包装在市场菱悦对商品来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商品包装物是对消费者的心理及购买行为具有刺激和影响。注重心理功能,包装物的设计的心理需求,包装物的适应性。香港凤凰卫视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华语卫星电视台之一。提供了高品质包装功能的电视节目。

    标签效应影响到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别人对彼此的评价标准。贴上标签的个人被造成了不良后果或者是影响。媒体工作者也要善于对自己“贴标签”,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学会放大自己对成功的感受,从而建立其自信心,发挥出自己的特色。标签效应是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的。

    出其不意效应:在人们无论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往往很容易接受他人的要求,美国前白宫记者团团长海伦•托马斯局势一个例子。每次总统看到她都会瑟瑟发抖,被称之为是新闻界的第一夫人。女孩经常给人出其不意的采访方式和感觉,从来不给美国领导人仍喝的喘息机会,保持一贯的风格,到了86岁的时候也一来就问小布什“我上次的问题是,你为什么想看站?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因为是有还是其他?”之后有礼有节的回答和提问,高的人是不知所措,就这样被载入了史册。还有就是词频效应:高频词汇使用程度比较高的,就像热点新闻,一句广告词就可以打天下这种传奇故事。

    比较普遍还有从众效应、激将效应,激怒效应,就像美女美感效应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一种比较平常的现象,每个人都有一点视觉效应的因素,审美情感是指审美主体对美的主观感受、体验,理解、评价和所获得的精神愉悦。生活中总有一种这样的情形,一些很熟悉的事情,就是一时想不起来, 有一种话到口边说说不出来的感觉,心理学也将它称之为是舌尖效应。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之重要性,人际知觉过程中最初形成的印象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即是先入为主,虽然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的,最牢固的,并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上百种的效应我不能一一阐释完看,还有就像是异性效应,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异性之间的心理接触需要得到了满足,会使人有不同的愉悦感,并且激发出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招牌效应,商店招牌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例如各个电视台的台标。过度效应也会使人生腻,过度的谦虚会给人非常虚伪的感觉,过度也会造成很多敏感。感化相应,有感而化,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相信人,粗法人的向上之心,开发人的潜能。以情动人往往是最有效的也是最能够打动人的传播方法。

    一共有130中心理效应,虽然不能够一一阐述完,但这本书真的非常有意思。如果我们能够把所有关于传播的现象找不到途径的时候就可以进行这种研究和用预防心理现象出现漏洞和偏差的情况。这也是我们进行受众分析的一个非常重要条件,这对我们来说以后一定会很有用处,要知道传播研究从心开始会更加贴近受众,更加能够得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吧。
122#
发表于 2012-1-9 14:29:59 | 只看该作者
《网络至死》读书笔记

书目:《网络至死》

作者:【德】弗兰克•施尔马赫
       邱袁炜【译】
龙门书局出版
2011年8月第一版

    “电脑永远不会投降——纳森•梅尔沃德”,写在书前面的这一句话似乎是揭示了这本书要阐述电脑和人类的战争,网络至死的意思就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被网络的生活淹没了一切,就同于之前的娱乐至死,人究竟在这个变化多端的多媒体生活中应当怎么保证自己不被其控制不触礁,其实这一点书籍并不是特别明显的强调,要人省悟关键是要发现问题,作品用大部分的文字来告诉我们网络已经控制了人类,已经开始全方位攻占人的生活,他想要的,就是人们发现这个实在是巨大到让发展出现危险的层面。作者不断笃信,“人永远不会死机”,只要我们稍加控制和发展,这一点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什么我们要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第二部分:我们该如何重新控制自己的思想。第一篇文章:我的大脑已经落伍了,这种肯定句最能够植入人的内心,同时我们也知道了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种现状让大家都不能不深思。

     大家都已经无法适应这个时代的脑力需求了。在这个逐渐被电子信息融化的世界李米娜,马尔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再是几年前就曾经戏谑道:“大脑不过是一种肉做的机器。”那我们要不要做阿米什人呢?阿米什人是美国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群基督教再洗礼派门诺会信徒,以拒绝汽车及电力等现代设施、过着简朴的生活而闻名。在现在有很多人提出一个非常悬疑而且疑惑的答案,有很多人都不断反映出自己现在的困难就是大脑已经被网络控制了,我的大脑和信息洪流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永久性的毫无尊严的降格。我很容易走神,思维常常被外界干扰。我甚至不知道是否我记住的是没用的东西,而我以往的却是有用的信息。

    信息的同时性就一个孪生兄弟:多任务处理。这种多任务处理的问题的确是给人带来了非常有效率的生活环境,但这种究竟对我们来说是不是过度劳累和堆积了很多烦恼,多任务处理究竟是不是可以把很多事情都处理好,这也成了现今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我周围的人说话越来越快,根本不留给听者回味和吸收的时间,我想,这是一种信息焦虑症的表现,人际关系交往中越来越严重也有“信息竞争”。信息太多对于人类来说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这一点还能不能够得到大家的众望所归?其实我们要相信一切都是人发明出来的,所以要更多地去看到背后隐性的第八废墟,互联网有很多愚蠢之处,但是它也有更多的是出众的智能——它的背后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几个脑袋。所以对于电脑很多人其实一直以来都不畏惧,因为始终觉得是人定胜天,人能够发明一切,就像ipod是多么伟大的发明,其实这些都是无所谓的,因为人们已经把这一切的功劳归功于乔布斯的伟大。

    对于一些原理来说我们也一定要知道的很清楚才行,这本书也给我们解释了很多不一样的和我们不曾触碰的道理。马尔萨斯在其代表作《人口原则》和《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马尔萨斯人口论”,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否则,贫穷是人类不可改变的命运。他还提出了让渡利润论和第三者理论。即由于存在着由地主、官僚和牧师等组成的“第三者”,他们只买不卖,才支付了资本家的利润,才避免了社会消费不足而导致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我们允许自己被机器驱使,我们就会惨败无疑,错过信息的恐惧和消费每一条信息的压力会将我们吞噬。我们会忘记独立思考,因为我们不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现存系统的完美只有我们允许自己不完美的情况下才能帮助我们。我们拥有电脑前却并羡慕的特质:创造力、宽容和沉着。

    除此以外,有很多尝常识是你根本就不知道的,但其实也很基础。我们现在接受的信息很多了,能不能够把每一信息都记住,这是一个非常考验每个人的事情,说句实话,人要记住一切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世界上第一台电脑的发明完全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第一台电脑1946年ENIAC。GOOGLE的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j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是乐高玩具的爱好者。他们两个人一同制造了GOOGLE的第一个计算机存储设备。斯特凡•尼格迈尔的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假如没有GOOGLE》就直接提出了如果现世有一部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它的结局大概可以这么写就:GOOGLE完了,在这篇文章中就可以体会到人对失去信息的恐惧。竟然把google的没有等于于地球的毁灭,这种对于信息的重要性已经是无法代替得了的,就像一个人现在做论文的话没有收索引擎就根本找不到方向。
   
    有一段话非常有感觉,“如今年纪在18岁左右的这一代人,已经无从知晓没有电脑的世界时什么样子的了。但是又有另外一种思考,他们能否理解我们被信息洪流裹挟的无力感?他们能否体会我们的感受?他们是不是有一种与我们截然不同的自我认知?”这是作者内心的无比担心。对于年轻的这一代说,已经不能够想象没有电脑的时候了,现在网络和科技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人应该要获得更加自我,更加独立的能力,能够更好地操作生存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工具。

    现今,阅读的人越来越少了,尼尔森研究给出了三个理由:阅读能力不足,搜索策略不够明智,耐性不够。我们这个星球上唯一的革命者就是小孩,而且稍大一点的孩子也不希望整个家庭,这是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地方——被电脑占据和分化。不住事阅读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够远离网络,就像大学一年级其实学校是并不鼓励带电脑来的, 因为这样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阅读素质。在大一如果有电脑占据了你的视线,如果没有电脑的话,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读书了。的确现在我们更加不重视阅读了。大学毕业生中,连“有阅读准备”的人数都出现了大规模的下降,更别提“正在阅读”的人了。我们的注意力正在丧失,我们对于复杂文本的理解力在慢慢荒废和退化。

    在这个层面上,其实网路上的信息纷繁复杂,我们究竟能不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特别想要的信息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么多信息这么多诱惑到底能不能够让我们真正的有效率地做事是一个非常需要去考究的问题。特别喜欢的当我们在上网的时候,欲望似乎很难得到满足,我只是不停地搜索,却不管我是不是真正理解了我搜索到的内容,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正了解我到底要搜索什么。一个合格的阅读者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文字背后的东西,而不仅仅是接受更多的文字信息,我们恰恰就生活在一个“越多越好”的时代,而正在到来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不再拥有那段可贵的延迟的时间。为什么凡事都没有个尽头,不管是文本还是信息。其实生活在这个现实生活中,能够保持自己不触礁,然后利用好每一方面的资源和该有的优势,其实是很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应该做的和应该有的目标的。不要走入网络至死,希望我们把握好网络工具和对人脑的控制,这样其实能够一方面利用好科学给我们服务,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用人发明的东西为人发明更多先进的东西,用人发明出来的东西为人类更好地服务。”
121#
发表于 2012-1-9 02:33:24 | 只看该作者
《广播的创新与发展》读书笔记
胡正荣 曹璐 雷跃捷/主编
北京广播学院 出版社
2004年1月第一版

    打开这本书的同时,你肯定会文问什么要分析这些形式和创新。其实对于广播现今出的形式,相信每一个人都觉得这是一个不容小视的问题。当今社会更重媒体多元化,我们如何保持传统媒体的地位和形式就是很多人关心和应当去探究的问题,再说,中国广播正处于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关键时刻,一方面,媒介的格局愈来愈走向多元化,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广播受到电视、网路等其他媒体的强烈冲击,在市场占有率、受众影响力整体竞争力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然而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广播业也正萌生新的变化,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都有一种这样的说法,广播曾经是老大的时代过去了。电视是老大的时代也过去了,今天的时代,没有一家敢说自己是老大,媒介的多元化竞争开始了,而且在这三四年内必定还会加剧。这本书收录了很多名家,传播专家的专业论文,从“宏观视野”“理论探索”“实践创新”“频率专业化”“新时期对台广播”“理论新视角”几个专题进行了探讨。这是广播创新发展研讨会的结晶,专家学者的全面细致的理性思考,业界同仁生动具体的经验之谈。这是一部论文集,能够从中对广播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动向和助益。由于这本书探讨的议题比较专业化,同时也有很多元的话题,由于篇幅有限,就选取其中的几篇,把讨论笔记归纳在对台广播这一广播上,以下就是着重讨论探讨的几篇论文:
其中有海声写的《顺应信息时代发展变化•不断改进对台广播宣传》
还有一片白石沈永峰写的关于加强对台广播新闻策划的一点思考——读《CHBC三峡不了情》为例。这两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案例分析了对台广播的形式。

(一)        内地对台广播发展现状

        广播其实越发趋向于专业化和地域化的发展,意思就是现在的类型化电台发展的策略。现今电台很多特点是针对地域性来做,就正如成都都市交通广播,很是受成都司机的欢迎,因为在这里面可以收听到自己及时所需的消息。在很多人的解析中认为,广播的发展空间其实很大,如今内地的广播发展的趋势并未减少,电台的数量也越发地增多,不仅是专业化的广播电台,还有很多电台也在不断地出现和形成,现在就意味着所有的传媒媒介都在急切地抢占市场,但期间要看老百姓在消费利用媒介的时间是多少,这也直接影响了广播的发展空间。

    在对对台广播的发展研究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自然是对台广播的定义和概念。对台宣传是国家统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台广播应对现在的媒体革命形式、两岸社会文化差异、传媒发展状态有一个全面的全新的了解,两岸日益相融的发展趋势对对台广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对策,这毕竟是代表大陆对台湾同胞进行的一种宣传和导向,在国际地位中体现了中国宣传的策略以及重要的政府形象。

     对台宣传是国家统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台广播也是对台宣传事业中历史最悠久,也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我们可以从《广播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上看到一直以来对台广播的任务是宣传我党和正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为核心的基本方针。如今的社会形势,要求对台广播必须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体制改革,紧跟当今传媒发展的潮流趋势,进行一系列创新的、行之有效的大胆改革。

    专家海声在《顺应信息时代发展变化,不断改进对台广播宣传的文献中指出,人类社会还处在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的过渡阶段,真正的信息社会还是未来的社会形态的社会现实。指出对台广播对媒体革命的应对上,要努力探索对台广播的新对策,同时他特别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必须要突破的地方:1.服务第一,听众至上;新型受众在不是以前以为接受媒体灌输,这样一个富有特殊政治功能的媒介要想赢得一系列受众就需要确立自己的基本固定受众,合力调配播放内容和资源才能够受群众欢迎引起受众共鸣。具体来说就是要尊重习惯性、突出贴近性、加强互动性;2.准中求快、先声夺人,要确保广播在时代竞争的潮流中抢占制高点;3.打造品牌,做大做强;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任何没想要赢得受众的喜爱都必须要准备具有自己特色和独一无二的品牌节目,同时更是要在自己有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此来做大做强。4.培养人才、面对未来。事业要发展的关键手段就是培养很多人才来面对以后的各种挑战,这就要求人才水平有一个新的准备,这样才可以为两岸文化交流和和平做出最突出的贡献。

    在以上几点策略的分析和对策的提出上,可以比较一下目前我国对台广播发展的现状,下面以中国华艺广播公司(China HUAYI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为例,一起来探讨一下对台广播目前发展的形式和状况。
一、        广播历史及受众定位
定位首先要包括值得思考的几个地方的问题,一是首先要确定有哪些人可以成为这个公司广播面对的对象,同时要知道怎么在这些人心中建立起一个共同的比较普遍的媒体形象。有人可以比较浮浅地认为,对台广播的受众是否就是只是面向台湾同胞?其实在新的形式下,台湾的广播本来就有很多,要一个对台广播占有长久发展的机遇和机会,必须将受众眼光扩大,国内的民众、台胞对这个媒体的发展有太大的作用。华艺广播公司是成立于1991年11月1日的专业对台广播媒体,以中国冠名,以公司的民间身份出现的对台广播机构。【1】由于它在发展过程中看到的不仅是国内,更加注重的对外的宣传,所以它的节目设计和播报方式都是要兼顾内外的。在沈海峰的文献资料中对这家公司的受众做了几个方面的明显规定:“第一,作为一家专业的对台广播电台,台湾听众是华广地主要受众,但不是唯一受众;第二,随着两岸民间交往的日益频繁,来大陆定局或者频繁往返于两岸的台湾同胞是受众的一大主题。”【2】同时,他还指出了如果对台广播在内地的知名度越高,反过来对台湾的受众也更加有吸引力,播出的内容无疑具有无法媲美的说服力和威信力。
这几点的分析可以看到,华艺广播的定位非常明显,也意识到了由内到外扩散的一个重大指示方针,面对一个文化制度各种情况不同于内地的陌生地区,如果一开始便把全部目标投向外,很有可能并不了解细致权威的全面情况。这样一种宣传的定外和平台,可以在进行策划和内容制定的基础上,视野更加开阔,同时受到的限制和内容范围就要自由得多,在盈利方面的机会也就多得多,并不会形成一种“在一棵树上吊死”的狭隘局限范围。同时笔者非常赞同立足当下,立足国内进行对外宣传的一个根本点,只有把自身在自己的圈子里就做好才能够更进一步地扩大对外宣传,这样不仅可以加强自身的效应,更多的名声、威望、传播效果自然也不请自来。
二、        节目策划与内容形式
        在华艺广播公司选题的定性内容中有两个标准,这是选题进行的基础,也是最根本性的考量标准:新闻性和对台性。这两点也正好应运概括了对台媒体传播的特色和性能,在选题的基础上,首先要切合受众想要知道的东西,同时要占有广泛的高度和全局性。广播自身具有一些缺点,但在时效性和新闻性传播方面有的功能又比电视、报刊要强烈,它有即时播报传递的环节就少了很多程序,在新闻性的发扬上有着不可小视的优势。同时作为大陆传播的对台广播,也就是说明对台性这个根本的东西根本不能够小视。有固定的特色受众群体,在选题过程中就要选择那些台湾同胞也真正关心的话题和内容优势。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实现对台广播承担的宣传责任与义务,更是可以将这样的独特优势发挥到极致。

     对台广播的内容形式和基本广播电台类似,还是有很多板块的综合性电台节目,但是在各个节目中走得路线又是我们熟悉的类型化形式,华广分设的很多链接都具有自身的特色,例如“海峡之声新闻广播”、“海峡之声汽车生活广播”、“海峡之声方言广播”、“海峡之声巴士广播”、“海峡之声综合广播”……这些分设的电台节目可以给听众朋友们一个随心所欲的自由选择方式,也可以听到自己想听的节目,华广的特色还在于设置了华广网这个网络交流平台,不仅通过调频fm107.1来进行收听,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在线的传送收听。不仅如此,华艺也制作了很多带有对台特色同时又符合现代发展潮流的节目来进行对台宣传,这些也确立了华艺在我国多个广播公司的竞争发展下具有的优势。节目在综合基础上类型化,在类型化的基础上来体现综合,这样给了台湾同胞和内地听众很多多姿多彩的选择,在策划中间更是照顾台湾地区文化特色,充分体现出新闻和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公正性,这样取信于台湾同胞的可靠度也大大增加。
三、以一期专题节目策划分析现状
在2002年10月29日至11月18日期间,华广推出了《CHBC三峡不了情》的大型一地直播报道,这是一个全世界都很关注的新闻话题,主要是锁定即将举行的三峡工程二次截留的重大新闻事件。在基于各方面的考虑下确定了这个新闻选题,但是面临的问题和报道方式又比较特别。华广制作人确立了几个方面的具体话题,希望用高姿态的新闻官方报道来给民众关心的问题一个权威的回答,不仅有对现实情况的实况转播,记者的充分调研描述,百姓心声的传达,对老城和新城比较的多种未来瞻仰,这一切的一切多姿的、饱满的话题给人解决了不少困惑,这样的策划和内容涉及也说明了这档节目的专业可靠性。同时,节目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报道方式,不仅有异地直播,几个节目联动,观众电话热线,专家访问等多种形式,把各种姿态展现地淋漓尽致,这是给人不断的新鲜感和想听欲望的源泉。

    从策划和报道收到的效果可以看到,目前的发展模式是有目共睹的,取得了一定专业性、权威性、可听性的基本广播传播效果,但还需要在创新和策划完善等多个方面作出努力。
四、        存在不足与未来发展模式创新
       根据目前的发展和听众回馈、社会反响等各个方面可以看到对台广播目前取得的公正好评和社会效应,但仍然还有很多的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这样的节目和电台证明了它节目实行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但是仍然没有避免广播自身有的比较劣势,这无疑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媒体事业,明显反映出了几点不足:新闻策划还需要进一步全面,有些咨询要有手法及时地一网打尽,这样的策划和选题、宣传报道各个环节要做到全面和具有自身特色,华广的三峡截流专题报道还存在着自身优势不明显,这样可能和其他广播电台的内容比较相近,很难用自己的特色来遥遥领先。同时,它没有过对的建立起来一个针对台湾听众的有效的收听评估机制,也没有一档完全符合台湾听众要求的独特的全面性的节目,这样不能够达到办理这个广播的根本目的和最初初衷。还有一个不可避免的不足就是对台广播的创新并不够,还没有达到一期属于自身特色的节目,在报道方式中还是处于中规中矩的状态,不能结合新式传播方式的发展,这一点,还需要在自身以后的发展中来不断探索。
五、如何扩大已有优势及未来发展方向
       对台广播的特别性决定了华广不用去普遍撒网的广泛传播效应,如果针对固定的特色听众,结合内地的一般听众,这样的有点有面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最明显和最有特色的优势。但这一点一定要有很精致的手段去把握好,否则也会造成反效果。从节目和发展情况看来还学要进行进一步的创新,未来的发展更是要把特色作为一个深入浅出的理念,用对台的特色来抓住受众。如何找到一个端口,最合适地去打开对台广播业的视角,也是一个最值得探讨的问题。利用现在具有的选题特殊性、节目针对性、报道多元性的特色,走一条属于对台广播的特色路子,一定会让这个朝阳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从这书籍和先进的媒介发展中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应当更加重视每一方面不同特色的广播发展趋势,这样才可以得到保全传统媒体优势的一条有效途径。对台广播肩负着的不仅是对台湾地区的广播内容和信息联系渠道,更加重要的是他还肩负着对大陆形象和传媒效应的一个塑造和打造,这一点,我们应该进一步地更加深入地分析下去。
120#
发表于 2012-1-9 01:54:17 | 只看该作者
《花花公子》掌门人讲诉新闻媒体的从业经历
《天生媒体人》La Presse dangs Le sang读书笔记


【法】热拉尔•德罗克莫雷尔
毛燕燕 谢强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9月第一版

华榭菲力柏契集团,旗下拥有《Elle》、《巴黎竞赛画报》、《每周电视》、《星期日报》、《女界》等260种刊物,年发行量10亿份,覆盖了41个国家。

     对这本书的第一映像就是教会大家到底应该怎么看待一个媒体事业人的传记,处于对杂志《ELLE》的喜爱,同时又是《花花公子》的掌门人,凭这两项扬名世界的刊物就有想让人去了解这个人故事的冲动。打开这本书的扉页,就可以认识这本书的主人翁,也就是这位作者——热拉尔•德罗克莫雷尔
  
    热拉尔•德罗克莫雷尔,1946年3月27日生于巴黎。1972年从国家行政学院毕业后,作为桦榭家族成员,他并没有直接进入父亲领导的桦榭集团,而是出任了《花花公子》法国版杂志社社长。35年后(1997年),他成为世界最大的杂志媒体集团——桦榭菲力柏契的董事长,任职到2006年。2007年,进入HR银行。
   
    他不仅亲历了20世纪后半期法国媒体界的风云变幻,而且直接参与了菲力柏契集团对桦榭集团的收购。在达尼埃尔菲力柏契和热拉尔德罗克奠雷尔等人的领导下,桦榭菲力柏契集团迅速扩张,旗下拥有260种刊物,年发行量10亿份,覆盖41个国家。其中《Elle》、《巴黎竞赛画报》、《每周电视》、《星期日报》、《女界》等十几个刊物大为畅销,集团也成功打造了事誉全球的国际化品牌。

    书中前页的图片介绍很多对于整个集团还有这本书的主人翁最关键最重要的时刻,从这些个图片就可以了解到这个热拉尔•德罗克莫雷尔走过的路程和他经历的事情,他的际遇和整个生活工作的状况。真不愧为是“天生媒体人”,他的经历和周围的人似乎都是如此的传奇。

    “跑吧,同学,旧世界就在你的生活。”其实这本书的每一章题目都是精致有趣的,就像第一篇好像就在催促你应当去追求了,作者也就是用这种不断奔跑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情景和业绩。

     初步看这些个题目,你不会理解到他要写的内容,但是深入看完整个书以后你就发现,这些内容和事件经过正好说明这些你不怎么理解的专业名词都是他生活经历的里程碑和对整个集团、对法国媒介、对作者的事业都是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和重要事件。

     这本书一直都是作者写作的一个梦想,在前言就已经提到了在自己职业生涯中需要感谢的很多人,到了第二段就有一段我非常赞同而且很信服的一段话:友情在一个团队中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只有那些从未感受过这宗情感的人才会对这个团队毫无感情。

     作者身处的环境和时代和很多媒体业著名的为人都一样,他们有特殊时代背景和从业经历,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的他,父母都有非同寻常的经历,不管家族的人是信仰什么主义,对政治有什么观点,都令人惊叹。,这个家族就有一项很重要的品质:不因盾守旧。他也明确地提到了这种态度成就了了自己的人生,主要得益于的是他的父母一直以来都很尊重自己的决定和愿望,无论是就学,还是后来的择业。

    他的发展和成熟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每个人都不可忽视的“环境”,例如一个高校对于一个媒体人的成长来说也有很重要的氛围熏陶作用,巴黎政治学院作者也提到了很重要的一个思想观点就是思想争论,这也可以看得出来最重要的是一个学校的学术氛围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还有之后的事业经历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在作者的家庭有关于时事政治的讨论也总是非常热烈,在家庭因素和学校环境熏陶下养成了对客观事物还有周围形势讨论分析的习惯,这也是他不喜欢投身其中,学会观察第一位的未来生活处世态度,这一点是之所以成就了这个伟人理智客观洞悉全局的伟大特点。

    同时家庭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种种客观复杂的家庭关系,作者也因为很多命运的巧合得到了很多不一样的选择,包括求学路上,他并没有因为家族势力庞大就走截进。在对于命运和职业选择的情况下,他也能够对每一条路进行明智正确的分析和观察,面对命运的安排和巧合,也会同一般人一样努力学习,用刻苦学习来弥补自己的缺失。之后他解释了自己的集团的发展经历和前身历史迹象。在这同时给我们进行了很多关于法国政治关于媒体业界的一些情况和介绍,政治家们对媒体集团的控制几乎没有改变,唯一的差别是他们在30年后会接受人们对他们的议论,在父亲的经历上看得见媒体与政治权利之间的“乱伦关系”,同时,命运的巧合有一次发生到了这两父子的升上,当时父亲从花谢集团董事长位置上下来,让他自己的身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重新执掌这个媒体位置,年少时候就对父亲的经历深感不公平,同时就这样铸成了他的经历和这段历史密不可分,热拉尔•德罗克莫雷尔就这样将自己的历程分成了两段,一段是复仇阶段,通过菲力柏契基团夺回华榭集团的控制权;一个是历史重演阶段,他同自己父亲一样被迫离开了自己的职位。命运和经历的很多巧合,这些巧合也说不透整个家族的命运,但是他们的经历也算是传奇,还有就是身上背负着一种关于整个家族的命运承担的历程。其实在热拉尔身上就可以看出,家庭对于以个人成长寄予了怎样的期待价值,正是他开完笑也其实是一种说法就是要未报仇恨,但是这的确成为了她不断前行的动力和目标。

     作者在很多文章中还讲了很多关于学习和创作以及集团媒体经历的出世道理。“自学者大所有这种特殊的敬请,凡是他们感兴趣的领域,他都能积累十分深厚的知识”这是他对达尼埃尔•菲力柏契这位也是出身于书香门第的,这些同作者一同打拼媒体业的人身上都有很多不得不提的特点还有哲理,“文化修养是靠爱好而不是靠教学灌输得来的。”达尼埃尔是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对这本书包括作者奋斗的路程都至关重要,这个关键人物也有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创造第一,管理第二。作者在被菲力柏契出版集团录用的时候,也尝试着用商业的办法进行了媒体的管理,包括很多与传统方式背道而驰的方式,例如严格管理编辑支出,人们如何能够管理本质上不可控制和非理性的时事新闻报道,在预算基础上如何找到既可以发展整个杂志社出版的创作力和创新力,又如何防止过多的成本消耗。热拉尔•德罗克莫雷尔建立了企业健康状况的警报。建立的预算制度在减少这个集团混论运转上开始发挥了,而且作者巧妙地解决了期间相抵触的一些情况,也让这个方式方针没有使企业的创造性受到束缚。

    在达尼埃尔身上也可以看到很多难得的思考方式和职业素养,例如他经常作者去旅行,他告诉作者,旅行使用来开拓思路的,顺便也可以寻找一些可以创办刊物的灵感。如同在此期间,作者遇到了《花花公子》的姐妹刊物《花花公主》杂志的负责人,这些插曲也让作者有了很多机会明白杂志媒体的关键所在。同时也为读者比较了不同媒体的区别:杂志媒体不必追求时效性,但是它也必须被它的时代所接受,日报靠时事,日复一日地报道,也不必去关注社会变迁,它的任务只是报道一件事实,而不是破解它。作者很清楚地分清了自己的媒介刊物和很多其他刊物的区别,没创办一个刊物,都要向自己提出社会群体关心及期待的问题。这也是作者建立的媒体创作观念。之后,作者经历了很多事业转变的经历,并且了解了《巴黎竞赛画报》历史发展,也看到了在这一门这一个行业打拼的行道,就像一些至理的定性:无论设计什么事件,都要小心,永远不要给他贴上某个派别、某种政治诉求的标签,因为在读者眼中,这种政治中立是新闻诚实的保证。不仅对于这些刊物的定性,更多地还是在于经营一个团队,在这些方面作者有很多独特的见解和处事方式,他提出了掩盖企业内存在的人与人的冲突,或集团内企业与企业的冲突,实际上会降低工作质量。有很多见解其实都在当下特别受用,而且是独树一帜,例如热拉尔•德罗克莫雷尔认为一位企业领导者的真正能力在于利用冲突,而不是消除冲突。我也别赞成的是作者提出的良性竞争的观点,消除冲突,会使人们形成某种整体惰性,而良性竞争可以使每个人达到巅峰状态。

    不得不提的是我比较青睐作者的行文风格,他在讲述过时的同时不忘用比较幽默又不失去道理的文字为读者提供自己想讲述的道理。例如提醒我们要对做的特别精美漂亮的账目要格外小心。作者不仅是个很多报纸的不断参与者,其实更多的是代表整个集团运作或者是谈判专家的角色,在他的身上同时也见证了路易•华榭集团和法国各大媒体企业之间发展斗争成长的过程。在他的身上,我们更多的可以学到的是媒体运作的方式方法,例如在谈判和运筹权谁把我这个问题上就可以看出来,一个通讯集团成为一个思维方式不同、兴趣不同的集团的子公司,就会失去对自己命运的把握,最终结果会是致命的。

     在美国、德国、英国、西班牙,政客们很少试图敢于媒体界,因为对手是一些极其强大的团体。这是言论自由的最好保证。相反,如果媒体集团弱小或从属于自身以来国家订单的集团,当他们收到政客操纵时,这是危险的。正如这一段话就非常静要地阐释了不同国家的政治因素给各个国家的媒介影响各是不同,执政者每每都喜欢把资产分配给拥护自己的人买尽可能地把这个东西分散,因此不会让一个大媒体包揽多种媒体业务,任其做大。而在法国就是有这么一个例子,位居恐惧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是由来已久,很多大垄断集体最终还是被政府解体了。在我们国家似乎还要特殊一点,但毕竟不同与西方国家的媒介引导方式,我国属于党直接管理媒体,在这方面似乎却是要求全部统一战线,充当党和政府的喉舌。

    作者其实也经历过很多失败的经历,就像之前在美国市场里办杂志就遇到了瓶颈,但是他从来不放弃自己的梦想,他说过要报仇就一定会在日后为自己出一口气,《ELLE》就是他带去美国市场的一面政府旗帜。《ELLE》主要针对有国际化消费习惯的一代父女,将一个非常独特和强势的概念与不容否认的民族性相结合。他们重视了这本杂志的标准和宗旨,另外对海外市场开拓的场地和城市的选择合适地恰如其分,重视女人是这个社会市场的一个推动力,仅凭这个群体就可以打开很多的销路。在周刊和月刊的何去何从上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个集团的明智和英明,哪种适合,哪种有优势也是一个必要的选择。特别是他带领整个集团一同来洞悉当今处于的市场是一个怎样的形式,在传媒发展历史上,每一个新媒介总能在不压垮其他媒介的情况下分得一杯羹,广播没有消灭报刊,电视没有消灭广播,互联网也没有消灭电视……因此,人们很难相信互联网革命会导致报纸的消亡。他还提出了刊物的独立行使不会存在的,永远不要忘记的应该是读者是刊物独立性的最好捍卫者。

     最终,快接近本书尾作者也用了一个鲜明的题目揭示了这个集团还有作者自身职业生涯的一个端点——一个时代的结束。集团的更新和换代,作者和他集团新上任的企业接班人的方式不合也造成了一些隔阂,他也渐渐从关键职位中退居二线,但对于如何庞大或者是怎么继续发展一个媒体的研究和经验见解并没有结束,在未来一个篇章中我告别了作者的述说,的确啊,从他的身上多多少少其实这设了一个传媒集团,一个国家的媒体业的发展和变化,我特别喜欢作者最后一个篇章中的一段话,相信这段话对我们都很有借鉴意义。同时,我也想把作者这位天生媒体人信奉的一句座右铭推荐给大家:采纳的是萨利纳亲王的座右铭,以万变守不变。一个人的故事一定会给你很多不一样的感受,特别是这种一直在这一行做到独树一帜,让人非常羡慕又崇拜的天生媒体人,我们或许很多人的命运和他差距很大,你可以说我没有他那样的好命,我没有他那么强大的后台。的确,有这些条件多多少少是给这位天生媒体人很多别人没有的先天优势,但更多它能够为我们揭示的媒体价值和道理理义是这位媒体人不断奋斗奔波的出来的财富,这也就是成就了这位媒体人桂冠的保证和材质。让我们用自己的志向和梦想向他靠近,不断完善自身,向最好的去做。适应媒体王朝的我们也一定会成为一位优秀的媒体人,不管是天生,或者是后天努力。
119#
发表于 2012-1-9 00:52:26 | 只看该作者
《兰花贼》读后感
Adaptation


作者:查理•考夫曼 (改编剧本)
国家/地区:美国
版权所有:© 2002 Columbia Pictures Industries, Inc.


       “以善为念,以恶为戒;管它什么花开花落,每个人都可以像查理一样──我梦想自己将会重生。”这是我看了这部电影小说后的最大感触和自我诠释的电影要传达的意义和道理。“我梦想自己将会重生。”查理为了写兰花贼的剧本,他开始梦想,同时也坚持他的理想,写出不落好莱坞商业电影公式的剧本。尼古拉斯凯奇是我们熟悉不过的演员,这一部《兰花贼》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名小说为什么为名小说,名片何为名片,影帝何为影帝。

    《兰花贼》告诉了我很多很多的道理。甚至让我对人格分裂、双胞胎等深奥的问题都引发了很多奇思。其实,结合电影可以有更深刻的感触,《兰花贼》里尼古拉斯凯奇一个人扮演了两个孪生兄弟,两个人都是编剧,同样的职业,但性格表现却大不同。查理谨小慎微,自卑感很强,似乎对自己的外貌总没有信心,因为头发甚少。虽然有才华,可还是克服不了那种胆怯和无自信,写剧本的时候也是对自己要求极高;唐纳和他一个模样,懒惰,勇敢,外向,有趣,虽有秃顶的危机却从不自卑,和女人交往如鱼得水,而且他比查理能适应社会,可以写好莱坞式的商业剧本。这俩人完全不同,就像分裂的两极。最后哥俩因剧情发展逃避追杀的人,躲藏的时候有过一些交心的对话简单却表达了最深刻的意思,这一段话给我了很多思考和感触。

    从表面看来,这朵号称稀世珍品的“幽灵兰花”直接造成了三个人的丧生,间接还不晓得有多少人为它而死,甚至引出了一些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和命运纠结。之前,我甚至还有和其他人一样的想法觉得这是一部非常有野心的,脉络交错但非常清晰的文艺电影,在浏览剧本事前介绍和影片介绍中可以清晰了解到这部片子由三条主线和一条副线所构成。

    1.是所谓的“兰花窃贼”约翰•拉罗歇和另外三个西米诺印第安人计划偷盗,然后克隆一种稀有的兰花,牟取暴利的故事;2.著名的纽约客专栏作家苏珊•奥尔琳采访约翰•拉罗歇,并把他的经历写成一本《兰花贼》的书的故事;3.就是好莱坞编剧查理•考夫曼被要求将这本《兰花贼》改编成电影剧本的故事。副线就是查理的孪生弟弟唐纳德搬来查理的家,准备按照最好莱坞式的样式,创作一部截然不同于查理的烂俗恐怖片。这样四个具有象征性的故事线索,导演用巧妙的手法传达出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情感,约翰代表了一种现代人缺乏的热情和执着,敢爱敢恨,拿的起放的下的大丈夫气概。其实可以读的到这样一个想法:“兰花在他看来是一种新陈代谢的过程,生命的意义就是一种过程。”苏珊•奥尔琳似乎却代表着一种迷茫的人生观,她采访约翰•拉罗歇是为了弄清楚他盗取兰花的目的,兰花就是她的全部动机,可是在她的书中并没有找到这种神奇的兰花,我不知道是不是在苏珊•奥尔琳的身上,传达代表的是一种现代人常见的功利心态,结果便是一切的价值。查理•考夫曼则代表着“沉默的大多数”,一种后知后觉的人生处世态度。这些明白是非,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和感悟能力,但是却因为属于“大多数”的那种性格,而陷入某种自暴自弃的境地。而查理•考夫曼改编《兰花贼》遇到瓶颈的细节和唐纳德•考夫曼炮制俗滥恐怖片剧本并大受好评相比较,这样的影片剧情还大大觊觎了好莱坞的类型创作一把。

  剧本情节在之后峰回路转,也就是唐纳德冒充查理去拜访苏珊•奥尔琳之后,后面的剧情完全变成了粗俗的动作类型片,苏珊•奥尔琳和约翰•拉罗歇变成了合伙利用稀世兰花来炼制毒品的坏蛋,被考夫曼兄弟发现后要杀他们灭口,借着挛生兄弟的生活介入、争执、对话与行为互动,我们得以窥视查理私密的、无明的心灵世界。讽刺的是,多年的挣扎与迷乱,却在仿如商业影片的桥段——飞车、撞车、枪击、血腥、猎杀、死亡的现实生活中获得救赎。最后查理•考夫曼则完成了剧本,并鼓起勇气向心爱的姑娘表白。看到这里其实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暖流和感动。寻求突破一般电影叙述结构和叙述手法的倾向,借剧来说,不希望把这部作品变成一部通俗的类型剧,结尾不是变成毒品贩,没有知情的无辜者和警察的追逐战,更不要像往常一样主人公不要在最后说一些似是而非,大彻大悟的感想,有性格的巨大转变等等以往的通俗惯用的,在剧中查理•考夫曼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痛苦不已,几近精神分裂,剧外的查理•考夫曼也通过类似多段平行剧情发展等的手法在努力实践自己的目标。意义何在?《兰花贼》本身是一部具有多重趣味与解读意义的电影剧本小说,甚至包括观众追寻电影编剧,而每一个深入沼泽的追寻者,其实都还是需要一个日晷来指引方向;不论追寻或者被追寻,即使人人各自怀抱着不同的目的及热情,如果不是追寻的过程有着更加迷人的风景,生命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实在和真实的意义?这部剧本查理如何坚持理想的梦想历程,内心的想望、焦虑、挫败、无助、破灭、无力、没有意义、空白、混乱、努力、尝试、试探、犹豫,行为上的软弱、强迫与躲避,统统都用意识流的手法表现在镜头里。我们似乎可以用放大镜,然后加以内心独白等意识流手法来解读,细腻地偷窥了查理隐藏在脑袋里、自己房间里,那一块不为人知的念头与行为领域。他困惑于兰花贼,我们困惑于他,有幸的是我们能够和约翰一起经历空白、无意义、片段与错落的意识内容,以及充满意外的人生。  
                                                     

刘娟 该用户已被删除
118#
发表于 2012-1-9 00:39:3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17#
发表于 2012-1-9 00:29:46 | 只看该作者
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读后感

作品:《墙上的斑点》
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
作者简介: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的影响在文学上经久不衰。但是,40年代到60年代,在英国对伍尔夫的评价一直偏低。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突发了对她重新研究的兴趣,甚至对她的“发疯”、相貌、癖性、爱好、私生活等等都有人进行专题研究。弗吉尼亚•伍尔夫已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正文:   
    最近徜徉在意识流小说的海洋里,读了很多意识流小说相关的作品,意识流小说读起来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总是很难理解到剧情和清晰的情节发展问题。本来鼓起勇气去尝试一下《追忆似水年华》,可是由于篇幅是在长,而且似乎讲述了很深奥的故事。很快就停滞不前。给我留下了经典印象的,让我对意识流小说有了进一步清晰定义的还是来自于两篇小说,一篇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出租公寓》,另一篇就是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

    老实说,我觉得意识流小说的作者都非常传奇,甚至有一点可怕。就拿弗吉尼亚•伍尔夫来说,她自幼精神比较脆弱,精神分裂症曾多次发作。进入30年代之后,病情日益恶化,但她仍奋力写作,经常在一本书写完之前就开始酝酿新作,但每写成一部作品总是感到不满意,情绪时常处于困惑和消沉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会产生很大的疑问,是不是意识流小说的作家都会时常陷入自己意识的困顿里,有的时候甚至纠结地不能自拔。特别是这位伟大作家的结局,竟然在1941年,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书,感谢丈夫多年对她的关怀和照顾,随后就投河自尽。 所以会让我觉得意识流之所以难以理解,是因为作者的、个性本来就很特殊。因此看完以后还来不及谈感受,我首先觉得是从心理得到了释然。读意识流小说最痛苦的是没有故事情节,所有的文字都是作者根据思想写下来的,有时会觉得枯燥无味,很多时候都会有读不下去的感觉,而且会觉得作者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其实渐渐回忆起来,然后试着去分析作者的内心独白,这个时候就会感受到很多深刻的哲理和玄奥的心思,这个时候才会感受到“这才是小说,这才是真实的人的内心世界,这才是现代小说。”
   
    《墙上的斑点》发表于1919年,为伍尔夫的第一部意识流小说。这第一步意识流小说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效果。小说描写主人公在一个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间,抬头看见墙上的斑点,由此引发意识的飘逸流动,产生一系列幻觉和遐想。主人公一会由斑点联想到钉痕、挂肖像的前任房客;一会从对斑点的疑惑联想到生命的神秘、思想的不准确性和人类的无知;一会从猜测斑点是一个凸出的圆形联想到一座古象,进而想到忧伤、白骨和考古……最后发现墙上的斑点不过是一只蜗牛。小说打破传统既定俗套,通过人物头脑中的瞬间印象和冥想、内心活动和情绪变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反映生活本质,揭示永恒真理。

    小说最精辟的地方,让我最感触深刻的地方莫过于作者突破了传统的小说人物塑造方法,传统的小说为了刻画主角,会选择非常鲜明和有特色甚至能够说明凸现人物性格的内心活动和行为方式,这样会给人很不真实的感受,就像不是写实主义的一种矫揉造作。我非常佩服这位伟大的英国作家伍尔夫,她开创了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的小说传统。从网络上有看到她的观点,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正如她的描述,我们在生活中的印象是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或许才是是真实的生活。有时候我会想一个作家的本来面目应该是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这样自然就会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很多俗套的作品也就自然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有很多作家,如贝纳特、韦尔斯等,这些也正是伍尔夫所指责的,她认为他们的作品花很大心血去描写无关宏旨的物质生活背景和人物环境,然后却不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即使结构再严谨,技巧再精妙,也不可能再现生活的真实,只能得其形而失其神,令人失望,这类作家只能称为“物质主义者”。所以她选择“拯救英国小说的灵魂”,就要尽早“转过身来背对”这些物质主义作家。她呼吁:“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的(不管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的痕迹吧。”

    我自己总结了一下伍尔夫小说的特点,她对于意识流的描写已经到了非常经典的地步,首先她选择的人物角色不会很多,却能够用连续不断的意识特色去表达主角的内心特色,能够让人跟随角色的内心世界转移。她善于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去反映人物心灵世界的微妙变化,表现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另外说到她的文法和写作语言,能够描写得富有诗意,文笔流畅委婉。最后是精辟地意识的流转方式多姿多彩,虽然这篇小说限定于同一个人物的“单独型”,可是能够时刻让人感受到人体意识的真实性和复杂感。不断地猜测和意识流转,能够让人体会到我们真实生活中的想法,也的确是这么凌乱,然后是想起什么就是什么,自然也会觉得混乱,不知所云。

     意识流小说是典型的心理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小说的绝对主体。《墙上的斑点》突破传统小说的套路,没有情节,没有环境,也没有结局,作者只抓住人物瞬间的没有行动的印象感觉和沉思冥想,将我们引入人物的精神世界。相较于传统小说中也有心理描写,但那些心理描写都是局部的,是依附于人物、情节或环境并为之服务的。意识流小说则将人物心理的意识流动作为独立的事件,置于作品的主体位置,表现出对传统小说的反叛性。 这个或许也是我们能够从意识流小说中学到的最重要的旨要和意义。另外《墙上的斑点》就是这样一篇内容与形式难以区分,内容即形式,形式也就是内容的作品。就如小说中给我非常深刻的一句话:“这棵树还有一百万条坚毅而清醒的生命分散在世界上,有的在卧室里,有的在船上,有的在人行道上……”人也一样,虽然死了,但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着。这时候我深深感受到生命是神秘的,可是有很多时候却反衬了人类的无知,就像墙上的斑点一样,我们竟然会为了这样一个斑点停止不了自己的思绪,却最后才发现真实的情况是:无论你怎么想它只是一只蜗牛罢了。

    这部伟大的小说其实给我很深的感悟,甚至从一个我从未知道的角度明确了小说家的任务和使命,能够把人内心这种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景观这个精神和内心世界有多么反常和复杂,但能够用文字表达出来,能够给自己的读者一些共鸣,并且尽可能少羼入一些外部的杂质,让读者体会到:我的内心世界其实也是这样的,这就是小说最重要的目的和最不可代替的意义。

    这就是我读完这篇小说的感想和一些见解,或许还有很多肤浅的地方。我没有深刻地理解到作者的最高思想境界和感悟,但是也是我的一些肤浅的直接感受。


116#
发表于 2012-1-9 00:19: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慧晓婉 于 2012-1-9 00:23 编辑

周慧晓婉 20095256   

在媒介融合大趋势中准备“背囊”
——《媒介融合的轨迹》读书笔记
Media convergence


许颖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2月第一版

        分析起现在国内和世界的媒介传播形式,应该可以看到很多传播工具多多少少都一起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而且再不是单独单一的媒体每一天为人们服务,一天之中,我们会用很多很多的工具,有一段话很适合描述现今生活的状况,也可以看到我们现在和媒体的关系已经到了多种融合和密不可分的情况了。“有一个例证很恰当地形容了我们现在的形式,人的一天有几个时段,上班途中是报纸、杂志、广播三分天下的时候,上班的时候,网络又是工作之余获取新闻的最佳接触点,午餐的时候,可以使用的是手机和网络,下午下班的时候又和上午上班的时候一样,现在真的不愧为是一个多种媒体并存,多种媒体在一个社会时代竞争的时代,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互联网作为信息的集中载体,准见改变自己的媒体形态,从以前的割裂、分离状态,逐渐走向互动、整合甚至是融合。”

        对于现在很复杂的媒介形式可以说是非常多元化的,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如何确立媒体自身的发展和未来整合的规划取向,如何了解和分析清楚现在的形式对于一个集体的发展至关重要,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书籍还不是很多,在新旧媒体的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让两方既不排斥又可以相互发挥自己优势互补也已经成为了现今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其实在看了这些书籍以后,甚至在选择书籍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有眼光,这本书在阅读完之后深刻感受得到整本书的内涵,在媒介互动、媒介整合、媒介大融合等层面下新闻信息采集与报道。综合了国内外媒实践的案例,这些都可以看到本书的笔调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这样的书籍可以给人更多的收益。

         选择这本书的前提条件很值得一提,这本书明确地说明了适合自己的受众,这一点似乎恰巧和其后的要重视媒介融合受众分析相互呼应。“高等院校新闻专业在校学生,热爱新闻事业的人,媒体在职人员是这门书的适合读者。”这就是本书适合的,同时这些群体也应当读一读这本书,这本书其实并没有“媒介评论”等大学科的书厚,但是短小精悍其实意味很足,一个适合发展的媒体如果没有弄清楚现阶段的立场和发展形势的话要在这个环境下继续成长是很危险而且很困难的。在总序的时候作者就提出了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随着互联网为突破口的迅速普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手共进,以及亿万国人参与大众传播能动性的不断强化。中国的新闻传媒是也有了全方位的跳跃式的发展。

        回忆我们专业课上老师也说过,先在多个学校也在商讨和开设新闻学课程,中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有了长足的进展,从1994年的66个猛增到2011年的232个,最近看了几本“新闻传播学文库”的书,这些书籍的确对这个学科的建设有着突破性的作用,就如笔者探讨的,“探讨学科新体系,论证学术新观点,寻找研究新方法,摸索论文新写法。”刚刚说的定是本文的宗旨,也是对作者和读者的企盼。其实这或许也是建立一个新学科或者是进行这一类研究的意义所在。
  
        在任何一个问题探讨的前要条件就是如何进行对概念的阐释和对意义的充分认识,Media convergence传到中国来的时候就翻译为“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信息的再认识。既然作者要将我们带进一个关于媒介融合时代的领域研究,那么其中必不可少的是对这个时代的新闻信息的一个再认识。首先它给我们讲述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其实在新闻系中有很多新的名词和概念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在中西方不断合作或者是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更多新的了解,同时也应该不断地更新自己新闻知识库。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极大冲击,媒体开始调整自己提供信息的方式。现在出现了很多种媒介汇聚在一个传播平台上进行信息传播的情况。这汇总媒介间边界的模糊和消失就是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和媒介经营层面上。

        就如书中提到,密苏里大学新闻学开办了媒介融合专业,但其副院长布鲁克斯教授谈演说目前媒介融合专业的课程是分别开始的,报纸的开报纸,广播电视开广播电视的,网络开网络的,缺乏融合性。就例如我们大陆学校里把理论和实分得非常清楚,至于这个分方向有利于培养出来专才,可是对于如今融合性媒体的需求究竟能不能适应也成了一个非常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国内外的媒介融合研究刚刚起步,主要集中与对媒介融合概念的辨析、对其有缺点的梳理和对国内外媒体融合状态的介绍方面。融合一词最初用于传播和通信领域,根据不同的传播语境2有六种含义,梅捷科技融合,媒介所有权融合,媒体战术性融合,媒体组合结构形容、新闻才放技能融合、新闻叙事形式融合。这六种,分别在绪论中意义阐述了他们界定的范围。

        融合如果用简单一点的概念来怎么解释呢,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理解,就是说将报纸,电视台,电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再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媒介融合实际上是相对于媒介产业分立而言的,就是说媒介之间的距离不要那么远,分配的任务相对孤立,这样就刚好是融合的相反一面。可以说,人类发展的脚步已经快到一种我们不能想象的地步了,媒介融合正好就是这种日新月异下的产物,是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极速发生的现象,媒介融合的最终目的是在于使受众通过简便的方式接收到多样化的信息内容。

        媒介融合的内涵并不是一句话就可以解释概况的,作者对其也进行了分批的介绍,关于传播技术、平台、产品、企业、市场等等的融合,同时,在这本书上找清楚了“多媒体”和“多种媒体”的区别。笔者自己说明了多种媒体她人为的是指媒介融合发生的背景和条件,而多媒体则是媒介融合时代的信息形态。而且提醒大家不能够把多种媒体简化为多媒体,从而引起了误会和混乱。有一些就可以从这些小细节里看出,多媒体和多种媒体的区别并不是我们平时想象的就单单是字数不同的问题,这一个问题作者甚至用了几篇文字来讲述,因为涉及多媒体概念众多,在融合的过程中对媒体的划分正好要从细小之处清晰再扩大到整体概念的。现在这个时代的传播都想达到的一种共同目标就是“人机共生合作”,同时也是人类最理想的传播图景。

        美国的罗杰•费德勒曾经说过,“传播媒体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的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媒介融合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是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的。作者给我们阐释清楚了第一层次媒介互动,这一层面的媒介融合一般指的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内容和营销领域的互动与合作。第二层是媒介整合,即媒体组合结构性融合。这一层面的融合构成了崭新的新闻传播模式——“融合新闻学”(convergence journalism),也称为“多样化新闻学”(multi-journalism)。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将多种媒介的新闻传播活动进行整合,采用多媒体的方式传播新闻。第三个层次是媒介大融合,即不同媒介形态集中到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各类型媒体通过新戒指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介融合的分层次推进——你是你,我是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这种融合层次最后想达到的一种境界。

        之后,作者带领读者一同分析并且阐释了很多互动的形势,不仅有传统媒体之间的,也有新媒体之间的,并不是之前概念阐述的专有名词那么深奥。传统媒体间的互动的方式有,报纸经常从电视、广播中获得新闻资料,截取新闻图片,从而丰富报纸的内容。另外还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间的互动,很简单就是例如新浪网的新闻几乎都来自于报纸、广播、电视和杂志,自己原创的内容非常有限,但许多年轻的受众都
习惯以上新浪浏览全国的报纸新闻。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的惯用方式。

        我很喜欢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其中夹杂了很多关于新闻学科的尝试或者说是历史,正如我国最先进行电子化尝试的是一家地方报纸《杭州日报》,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基本上规模较大的报纸,广播台和电视台都有了自己的网站。传统媒体其实更看中的是利用新媒体与受众加强互动。另外作为媒介整合的先锋——坦帕新闻中心,这个为什么会称之为是媒介整合的“先锋”,就是由于它其中有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就是由同一名记者进行采访,将新闻的内容加工为文字、音像、视频等多种方式整合起来。“我们旗下的媒体和内容会不会得到优先的选择”另外还有一个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他们推出的“广告套餐”,让广告主可以以优惠的价格任选自己旗下的媒介进行广告投放的媒体组合,对广告主而言非常有吸引力的。

         新媒体之间的互动就正如收集和传统媒体联系的中介,传统媒体的内容往往通过互联网下载进行收集中供受众阅读。这个就可以体会得到新旧媒体之间的金密不可分,在现在这个时代,新媒体的很多情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越来越不能够忽视新媒介在传播宣传倡导之中起到的作用。媒体互动的模式,美国鲍尔州立大学的学者提出的四类媒介互动的层面很重要,例如互交推广,克隆,合作竞争,内容分享以及我们这本书常提及的融合。另外,现今的人对媒介互动的初衷和结果大家都有目共睹,媒介互动的初衷是不同媒体为了更好地销售自己的产品,实现双赢。为了更多的利益,各个媒体都在想纷纷互相利用对方的优势和好处,其实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却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态势,例如2005年来,一面是中国的报业广告全面滑坡,电视广告增速减缓,一面是新浪、搜狐等互联网企业广告营收的强势增长。有些人甚至说的是报纸这样的传统媒体已经沦为金字塔下的奴隶。在日本,多种媒体经营成为很多媒体的选择,就像是朝日新闻社传媒系中也有报纸,电视台,新闻网站,朝日手机信息和众多杂志……他们都是其目标受众,必须围绕他们进行新闻资源的配置和开发,才能取得最佳的收益。这样方方面面打入受众的眼球,让受众不仅可以将生活同媒体联系紧密,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新旧媒体一体化对媒体市场的占有。其中可以发现每个媒体有自己的局限,所以在这个同时每个媒介形式都有自己想要去打破的瓶颈。传统媒体希望多媒体经营,新媒体希望获得采访报道权。

        但其实这本书揭示的更多情况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存在了哪些问题,要发现这些我们才能够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有关措施的补救。这本书特别说明了我国现在媒介整合仍然面临的很多困难,例如面临了很多政治壁垒,跨地区,跨媒体的运作仍然有很多政策的限制。网络媒体没有采访报道权,更加不允许兴办电视台,报刊杂志。另外管理壁垒也是,其实现在很多大媒体都具备了媒介整合的基本框架,融合程度远远不够,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停留在媒介互动的层面上。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在于人才壁垒,媒介整合需要能进行跨媒体采访报道的人才,然而目前能胜任多媒体采访,能够用多媒体报道的记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其实一直以来,就觉得我国的媒体报道都比较分立,例如一个稍微重大的新闻,就像说是娱乐大事件,娱乐新闻每个台都在播放同样的事件回顾,像跨年演唱会和很多新闻报道,很多很多的记者都在报道同样一件事情。试想如果融合的程度已经足够,或者记者真的都可以各方面有了很多技巧的话,我们会看到更多更多的新闻,甚至是更加专业的报道。当然我们不能够轻看多家媒体报道同一新闻事件看到哪家媒体写得更加完美吸引眼球的良性竞争的巨大作用。但是,未来不断融合的趋势再也没有只能够适合一种人才的单一媒体的存在,方向是的确是有以什么为重点,但是要适应发展的大潮流,每个记者就更应该为去适应融合做好准备。书中明确提出的一个“背囊记者”的概念就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的重要性。“背囊记者”这个概念其实应该作为先进新闻工作者要达到的理想和志向所在。网络新闻学评论网站有一个记者在这本书中也逐渐走入了我的视线,他就是普勒斯顿•门登霍尔,这个人被称之为是MSNBC的典型“背囊记者”,这个人就是我们所说的“通才”,新闻事件的同步连续,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采集报道。要求的是全时记者和全程记者,面对这样的转折,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尽早做好准备。
   
        其实在看书的过程中我也有些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讲述那么多特征和观点,要发现了问题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把握好新闻信息的基本特征后才能够为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共享、挖掘更高的新闻价值、提高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创造条件。对信息介绍的情况下,有很多模型和专业名词都非常深奥。另外结合很多例子开始进行了对新闻资源以及互动层面提出了许多假设思考,新闻夜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报纸虽然不会在数码时代成为牺牲品,但新闻生产者必须不断学习如何在日新月异的竞争环境中逢凶化吉,继续发展。例如《纽约时报》在报社平面媒体那层楼开办了一个电视台,这是该报让平面媒体记者尝试跨媒体运作的一系列事件中的最新举措。
        
        这本数据了几个非常生动又有说服力的例子,就如《华盛顿邮报》它就是一个媒体整合的例子,它是针对不同的媒体特点将新闻信息分层呈现的一种在媒体整合层面上有效利用新闻资源的一种方式,像他的版式就比较新颖而且值得借鉴,第一层是快讯,第二层是详讯,在简要的基础上深入,第三层是深度报道,第四层就是整合报道。相比起来,我国这方面就要弱很多,首先存在的是多媒体信息无效化、无序化,可以看出我们很多网站和电视上的新闻的重复机率都比较高,媒体之间的信息就缺乏我们想要的配合,常常就是无序的一种堆放。我国新闻报道的一个薄弱环节还在于视频,视频不足会让多媒体信息“单腿走路,同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国很多的视频资源对深度编辑的掌握不到位,文字图片很难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不难看到我国的多媒体新闻传播在很多层面上就存在很多很杂当不精辟的画面,同时,对很多网站报道都缺乏包装意识。对于媒体整合层面下的新闻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优秀事例借鉴是一个重要经典的内容,有两个很大的主题来说明,第一个是连横,还有一个是合纵,可以看得出来两个例子贯穿了国内外,《华尔街日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最重要和最大的创新就是在于它注重几个媒体的对接和创新,利用网络和报纸,也就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结合利用,用网络来带领读者去进行对报纸的导读。同时,它的多媒体信息展示也是很到位的多媒体信息。就像访谈、报道性新闻、记者自述这些我们熟悉的题材都显而易见。在国内最有名的发展的比较完善的也就要数凤凰卫视以及凤凰新媒体了,但是它的开发方式不同于《华盛顿邮报》,它的方式是合纵,凤凰卫视的受众分析用了很多经济学上的道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帕累托分布”,凤凰卫视打着“影响有影响的人”的口号,锁定高端人群,以“80/20原则”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实这些并不在于受众要多少。关键是要从20%里面扩大媒体的影响力。目前凤凰新媒体的主打内容仍然是以凤凰卫视的节目为主,由于品牌强大、版权清晰。监管容易,这部分视频内容容易得到广告主和广告代理商的早期认同。
     对于这两个媒体的介绍和各种专业的或者是做得比较好的地方的明晰和阐述很能够让人有借鉴的方向。不论是报纸还是杂志或者是电视台都给其他传媒的融合做出了伟大的范例。这样的发展就不会一直摸着石头过河,一个媒体不论是合纵还是连横,找到自己能够发展下去而且不断完善在竞争中立足的道路至关重要。这本书的最后一章题目的名字就是“未来会怎样”,作者在一次把媒介大融合和现今科学发展程度结合,再一次指明了现在媒介融合的很多特性,讲明了媒介大融合的实现途径,再一次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在这个趋势中,更多的可以让人懂得的是无论是那一种媒体,都应该多多关心自己的生存问题,关心受众需求,争取在这一个媒介融合的潮流中生生不息地运动。看完整本书的感受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更加明确了自己身上的职责,要争取作为一个全职而且各种都很优秀的记者才能够适应这个世界的媒介形式发展。“背囊记者”在前进,“媒介融合”在进行,这本书的警示和提示,对关于更多专业知识的诠释就或许是他的要义所在,我们不仅是要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将自己融入趋势之中。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