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最火的热点,无疑是《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这篇文章发布后,便有媒体人质疑其中一些细节的真实性,随后诸多媒体开始深入核实发现,文中个别细节与事实有出入。 由此,一场媒体圈的讨论展开了:非虚构写作算新闻吗?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何为“非虚构写作”? 非虚构写作是源于西方的一个新闻概念,指的是用文学性的手法来叙述真实的事件。在我国新闻领域,它被冠以“特稿”的形式出现。 2003年发布的《举重冠军之死》被视为特稿的代表性作品,此后,“非虚构写作”“特稿”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读者面前。 与传统新闻报道有所不同的是,非虚构写作的表达侧重于文学性,注重场景、对话、心理等细节,但这种方式也带来新的问题,那就是新闻能有文学性吗,非虚构写作算新闻吗? “磨稿子”请几位入行时间不同的媒体人聊一聊,听听他们对此的看法。 金明大 从业20年+ 不少人以为,只有未使用文学手法的严肃新闻才算“非虚构写作”,这其实是种误解。“非虚构写作”的概念源自美国,它主张把文学的写作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这类作品被称为“新新闻报道”。在中国,符合这个特点的报道是通讯、特稿等。正如现在很多报道注重“讲故事”,事实上,除了报告文学,很多新闻报道很难完全拒绝文学手法,特别是人物类、事件类报道,通过某种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把人物故事、事件经过更生动形象地呈现给读者。必须指出,这种文学手法的使用,是为了把事实呈现得更加生动真切,而非肆意篡改、过度修饰。 回到引发巨大争议的“贞观”作品《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我认为,作为非机构媒体的自媒体平台,“贞观”此篇作品并未违背“非虚构写作”的原则,它率先披露了“女子死在出租屋”事件,引发了公众和舆论的广泛关注,值得致敬。同时,对于媒体指出的女子非211名校、没有借钱、骨灰没丢、考公非第一名等“失实”问题(“贞观”尚未承认失实),我认为“贞观”应当反思并改进。虽然它不是机构媒体,但涉及真实事件的呈现,应该更加严谨、克制,不仅做到整体真实,更要追求细节真实。 我必须指出,我不太相信“贞观”会通过故意虚构、恶意编造来博取眼球、吸引流量。作为媒体人打理的地方知名自媒体,“贞观”这篇由民警房东投稿的文章涉及人命、就业、考公、警方,他们应该知道造假的严重后果,他们没有必要为了流量涉嫌违法。并且,我认为这些“失实”并未推翻“女子死在出租屋”事件的整体真实性,不宜上纲上线、无限指责。相反,通读整篇文章可以发现,作者对去世女子怀有深深的怜惜和浓浓的善意。 为此,我希望大家的焦点不要仅仅停留于“贞观”文章细节之上,更应该透视悲剧背后的深刻原因和相关问题。即便女子不是名校毕业、家庭也不贫困、也没受到歧视、考公亦不突出,难道她就应该以“死在出租屋”这样的惨烈方式早早结束自己的一生?不论是环境的问题还是她个人的原因,如果一切没有改变,悲剧很难避免重演。毕竟像她这样的西海固女子、大学毕业生、考公失败者为数不少,如何帮助他们,才是重中之重。 张三丰(化名)从业20年+ “非虚构写作到底算不算新闻写作”,我觉得核心意思是非虚构写作到底应否像新闻写作那样把真实放在第一位。 非虚构写作要真实,这一点当无疑问,否则就不能叫“非虚构”了。事实上,“非虚构写作”与小说等虚构作品相比,最大的特点或者说卖点,恰恰在于所写内容是真实的。但是,在追求真实的同时,非虚构写作还追求好看。 当然,理论上,一个稿子,不管是新闻作品还是非虚构作品,在满足某些特定条件(比如作者既有小说写作的天赋,又受过严格的新闻写作训练)的情况下,是可以做到既真实又好看的。但是多数情况下,真实与好看很难兼顾,在不能兼顾的时候,非虚构写作如果把好看放在第一位,真实放在第二位,就容易出问题。而新闻写作通常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新闻规范明确把真实放在第一位,至于好看与否,只有在做到真实以及准确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李亦非(化名)从业3年+ 我觉得非虚构应该算作新闻的一种,之所以称它为“非虚构”,不就因为它是描述真实世界的作品吗?如果掺杂虚构的成分,就是小说,而不是非虚构作品了。 但非虚构中也有很多不同的区分,像引起讨论的“贞观”那篇文章,其实是一篇自述,不是严谨的报告文学。 打个比方,如果严谨的报告文学是一个完整的电视新闻节目,那“贞观”发的这种自述就像是这个节目其中的一段同期声,是新闻报料人的一方说法,它是新闻的一部分,但它不是完整的新闻。 新闻学课堂指导我们一个信息至少要有三方信源证实,但实践中有的机构媒体也做不到。我觉得以自述形式发布的任何内容,大家都应该保持“这只是一方角度”的警惕性,毕竟即使我们自己亲身经历,看到的也只是事件的其中一面。 我愿意相信文中一些后来被证伪的细节,并不是作者故意虚构,而且作者也在文中说明了信息来源,用机构新闻核实信息的要求去责备一个业余创作者,确实是强人所难。 但我想如果“贞观”对自己的定位是“发布事实”,而不是单纯的文学创作,就算不能一一核实细节,至少在文前给出一段编辑前言,向读者提示这是一篇房东的自述,并不代表完整的事实,也会更好一些。 龚龙飞 从业9年+ 名家董乐山翻译的最后一部书稿是《巴黎烧了吗》,他在“译序”中说:《巴黎烧了吗》是新闻史上的一部杰作。论史料翔实,不输《第三帝国的兴亡》;论新闻美感,不让《光荣与梦想》。上述作品的作者都是欧美报馆记者,内文充满秘闻与细节,出版时轰动一时,至今,它们通常还是新闻学院老师力荐的经典。广义的新闻是指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非虚构作品自然符合这一定义。 《巴黎烧了吗》记录巴黎二战解放的全过程,两位记者来自美国与法国。采访历时三年,查阅了美德法三国军事档案,采访对象从艾森豪威尔、戴高乐高级助手、巴黎城防司令肖尔铁茨,到士兵、市民达800多人,采用了其中536人的亲身经历,调查缜密,多信源交叉验证,做到事事有数据,人人有下落,句句有出处。出版以来,几乎没有面临“挑战"“非议”,但它展现出的人性、历史深度是狭义新闻无法达成的,说出了巴黎没有被毁灭的种种事因,是对宏大叙事的一种平衡。让如此重大的事件不陷入扁平化、碎片化的泥沼,让人们看到闪光的细节。市面上,这类作品选题广泛,涉及方方面面,也良莠不齐,需要读者用脚投票。 回到问题,我举的例子略显极端,其实是想说,这个问题在半个世纪前已有结论,而当下的问题其实是,这些号称“非虚构”的作品是否能够达到新闻写作的标准,达到半个多世纪前的“非虚构”标准。如叙述客观平实,调查缜密,多信源交叉验证等等,这就需要拿出文本,一事一议。可以说,中国也产生过一批达到相当水准的非虚构作品,那是在过去的某个阶段。 庄重(化名)从业10年+ 首先我们可能要明确一下非虚构的定义,在我的理解里,非虚构来源于英文non-fiction,指的是虚构作品(小说、寓言等)相对应的真实性文学作品。以前我们中国也有纪实文学、实录等称谓,现在我们普遍理解的非虚构,指代的是所描述的事件、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一种文学作品。 现在有很多平台都会发表一些非虚构作品,平台团队成员有一些经过新闻专业素养的训练,他们会去核实作品的真实性,一般来说我接触的一些非虚构平台,他们会基于常识去判断,这个事情是否是真实的,这人说的话是否是真实的。但并没有非常严格,这就要提到非虚构和新闻的区别了。 自从我开始进入机构媒体,接触一些调查性质的报道以来,我发现对于真实核查会变得非常严格,比如多方信源的交叉印证,佐证对方陈述的证据(如果没有证据宁愿不写)等。由于我之前所写的非虚构作品没有涉及到调查,所以很少有编辑会对这样细致的问题进行深究,大部分的非虚构平台也没有做新闻的资质,自然也不便展开这样的调查。 但行业里的共识依然是作者必须保证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否则可能永远被踢出这个圈子。可是真实本身又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采访对象是这么告诉你的,你相不相信。这绝不是你拿出录音,告诉编辑他确实说了那么一句话那么简单。如果他欺骗你呢?我研究生的时候学的是纪录片理论。在这个领域,有另一套评价体系来界定真实。比如,对方说了什么你都可以拍下来,至于他骗人不骗人,观众可以自己去判断,你如实呈现就好。但现在也变得严格了,因为这样会很危险,观众可能会把采访对象说的话,当作是拍摄者的立场之类的,最后变得百口莫辩。 回到非虚构写作,又有不一样的地方。你最好能判断出来采访对象跟你说的这句话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一次,我采访一个法拍房的房产中介,他告诉我一年卖出了几套房子,我让他展开说说,他无法展开更多的细节,最后在我的问题面前败下阵来,告诉我他一套房子也没卖出去。我当时就决定撤了,但同时我也脊背发凉。因为我联系上这个中介,是通过另一个非虚构平台的报道,那位作者把他的“谎言”都写了下来,至少看起来是真实的,也成功欺骗了读者。这是犯了大忌。 另外一个我认为非虚构和新闻比较大的区别是,非虚构不必要具有新闻的及时性,虽然踩热点会更有阅读量,但如果不去踩也完全是可以的,只要作品本身能反映时代特点就行了。我认识的一个非虚构主编甚至倡导不刻意追求热点,他希望做一篇报道要扎扎实实地做,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有的时候发出来的文章指向的可能是半年前的热点。但是大部分的新闻就不能这样操作了,往往三四天过去再发,就不能称之为新闻了。 还有一个是客观性,新闻非常忌讳记者本人出现,几乎没有机构媒体的新闻会出现“我”,记者本人是需要尽量隐藏起来的。但现在很多非虚构平台会使用第一人称,以强调作者的在场感,这样更具有代入感,也更好读,听说这叫“体验式采访”。不仅如此,也还可以加上个人的观点看法,写作上比较自由。 最后我想补充一点,非虚构对事实的核查,基于不同平台有不同的标准,这完全取决于编辑和团队的专业水准。面对将我写的内容完全照单全收,一点也不“质疑”的编辑,一方面我会感激对我的信任,另一方面我也会觉得ta可能没有事实核查的意识,我反而还会更加小心地自查一下,去和采访对象确认一下,或者再多找几个人对一对。我听说有一个非虚构媒体平台的前辈,会对采访对象提到的天气也去核查当天的天气预报,这样认真的态度,我是很敬佩的,希望同行们都有这样的意识,只要是有“非虚构”三个字,都珍惜读者的信任,做好核查工作。
来源:磨稿子(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