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引人、抓人、留人:新闻标题如何形象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24 19:20: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引人、抓人、留人:新闻标题如何形象化?
在“快阅读”的传媒形势下,形象化的新闻标题因其冲击力强、能让新闻信息快速有力到达受众,越来越受到创作者的青睐。
从新闻实践来看,新闻标题的形象化设计应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做到以视觉效果“引”人,二是以动感效应“抓”人,三是以形象说理“留”人。
◆◆“引”人:采用形象比拟,强化视觉表达◆◆
形象比拟的目的在于通过直观的视觉表达,把抽象的概述作出形象化描述,吸引受众眼球,形成视觉冲击,达到“一眼入心”的效果。
例如稿件《沂南鸭子潇洒“飞”过长江去》,标题就很形象、很“引”人。从常识来说,家鸭是不可能飞过长江的,但通过“飞”这一形象比拟,会使受众产生视觉冲击,眼前立马生成一幅鲜活的画面。
尽管“飞”是加了引号的,仍吸引了大批受众兴趣十足地了解沂南鸭子究竟是如何“飞”过长江去的。这篇稿件在《临沂日报》首发后,被多家网络媒体转载,收获了可观的点击量,稿件荣获2022年度山东新闻奖报纸类一等奖,有评委称,生动形象的标题、新鲜别致的文风是这篇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形象化的标题可以有效规避抽象的概念化表述,产生不错的传播效果,这对于长稿中的小标题也同样适合。上篇稿件的小标题也采用了形象化表现手法,如:“问市场,一只鸭子要杀多少刀”,用“杀”这个形象比拟来阐述肉鸭分割产品的精细化分类,分析论证肉鸭市场的行情和走势,进而对分割鸭产品与整只鸭子的价值作出比较。通过比拟,替代“效益提高多少倍”这种抽象的概念化表述,新闻更显得生动有力。同样,另一个小标题“探产业,一只鸭子56天的行走”,说的是鸭子从孵化到屠宰加工的产业链,标题不直说拉长产业链,而是用一只鸭子的“一生”进行形象化的叙事,像平时说话拉呱讲故事一样,更显亲切自然,从而快速地把受众“拉”到故事中来。
形象比拟还有另一种表现手法就是“解剖麻雀”,即通过分析典型案例,用“这一个”的个性做法来解读普遍性的课题,从而更加深入地切入大主题、反映大主题、深化大主题。
例如,笔者采写的经济观察稿件《一根黄瓜吃干榨净,拢共分几步》,报道的是沂南县黄瓜全产业链条这一大主题,标题选点着眼于“一根黄瓜”,从种植到流通再到深加工,通过一节节“剥甘蔗”来阐述怎样把一根黄瓜的市场价值吃干榨净,从而实现一个产业的价值最大化。
用“一根黄瓜”来指代一个整体,显得更加具体、真切、可感,更具亲和力。以标题的选点之小,成就了新闻看点之大,该报道被2023年2月23日《临沂日报》一版倒头条采用,先后被多家媒体转载。
众所周知,新闻的宏大叙事不等于宏观叙事,而是要用细小而鲜活的典型案例来承载宏观层面的价值判断。在标题制作过程中,新闻落点选取的价值取向也要敢于突破创新。
例如,要想写好乡村振兴这一主题,不能墨守成规,像《××县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加快乡村振兴》之类大而空的题目缺少个性,传达的信息价值量几近于零;而应从小点切入,如写一根黄瓜的市场之旅、一块涝洼地的身价倍增、一根艾草的“变形记”……不仅标题醒目得多,而且见微知著、言近旨远,想要反映的主题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
◆◆“抓”人:多用动词呈现,突出动感传播◆◆
在短视频“霸屏”的传播背景下,文字新闻的标题也需要积极跟进,补齐文字表达的短板。用好动词让画面动起来,实现动画式呈现、动感化传播,可增强文字的动感张力、刺激读者的视觉关注。
例如《兰陵硅谷:“吃”着微米,盯着纳米》,就用“吃着”“盯着”连续两个细腻的动作特写,生动、形象、准确地反映出兰陵硅谷产品升级的节奏,写出了企业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进取势头。
春到河东,一树木瓜绽海棠》的标题则用了一个“绽”字,巧妙地避开了介绍新技术的公文式“官话”“套话”,在标题制作中产生了如播放一段视频的效果,让受众从文字联想到画面,再从画面到动画,呈现出很强的动感。这些包含动词或动词词组的标题,让新闻语言更加生动,也巧妙地转变了话语体系,让新闻语言显得更平易近人、接地气。
种地“管家”来打工:平邑福禄庄159户农民“挂锄”当起“网红掌柜”》,用“挂锄”这个动作来代替当地农民的角色转变,生动地刻画出一幅农民告别种地的动感场景,仅仅一个标题就让这篇稿件鲜活起来,实现了新闻的动画效果。这篇千字消息荣获2021年度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生动形象的标题成为重要的加分项。
◆◆“留”人:引出形象话题,设置故事悬念◆◆
问题是调动受众关注力的“强磁”,提出问题并做出有力解答是留住受众的“黏合剂”。观察类稿件的指向就是回答受众疑问的逻辑推导,形象化的话题设置则是引导受众关注的关键点。
发表在《临沂日报》上的稿件《“物流一件事”套餐啥味道》,标题采用了形象化的提问句式,通过提出“套餐啥味道”这个问题,吊起读者胃口,制造悬念,吸引读者跟着标题的指引往下走,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通过问题“解码”的过程,在稿件与读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双向互动。
形象化的标题不仅能够吸引受众眼球,还能够把抽象的理论作出形象化解读,起到深化稿件主题的效果。例如,笔者采写的深度观察类稿件《看朱村如何带动九村“起舞”》,是一个区域协调发展主题的稿子,具体做法是10个村庄实行片区化联动开发,工作味儿很浓。经过深思熟虑后,把新闻的落点放在“一个村如何带动九村‘起舞’”上,这个切入点很小,但很精准,关键是做了这样的形象化设计后,稿件的主题一下子就鲜明起来,那就是:一强带九弱,群“雁”高飞,结成“雁阵”,为区域化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例证。形象化标题催生的理性思考,为读者提供了更有深度、更加宽广的阅读空间,成为稿件“留”人的强力“黏合剂”。
故事型的标题,能够自动生成作品的内在逻辑,引领着作品主题走深走实。仍以《春到河东,一树木瓜绽海棠》为例。“一树木瓜绽海棠”,光看标题就是一个有故事的设计:木瓜树上如何能绽放海棠花?从解答读者的疑问落笔行文,稿件的逻辑主线自然而然就理顺了。作品通篇讲述了几个生动的故事,从木瓜产业遇冷,到产业转型嫁接海棠,再到海棠产业的蓬勃兴起,全景式呈现出海棠产业的发展变迁。这样的标题不仅让稿件的逻辑更加清晰,对于作者来说,这样写思路更清晰、更顺手。该报道荣获中国地市报好新闻通讯类二等奖。
◆◆把好标题形象化设计的“生命线”◆◆
新闻标题要大胆创意出新,让人耳目一新,做到形象、生动、引人。但在尝试这种标题制作时,千万不能为新而新,要切实把握好一条“生命线”,那就是真实准确。
脱离事实,是稿件标题失真、失准的根本原因。《十面“霾”伏》与《自强不“吸”》两个标题,是某媒体报道雾霾的两则标题,前者利用谐音字,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雾霾的严重程度,形象、生动、准确;后者虽然也比较生动,却有邯郸学步之嫌,因为雾霾与自强不“吸”没有必然联系,搭不上边,而且这样制作标题,罔顾客观事实、生拉硬拽,违背了追求真实客观的新闻规律。由此可见,标题制作一定不能脱离事实、牵强附会,否则制作出来的标题便容易文不对题、偏颇失真。
追求标题的生动形象和先声夺人,尤其要防止出现“标题党”。在新媒体作品中,常见哗众取宠的标题,如《这里出大事了》,纯属恶意夸大、扰乱视听;再如《×月×号,正式进入》,语句不完整,语意不明、让人生厌。
此外,有的标题存在政治术语使用不规范、不准确的问题,导致出现政治差错;有的标题欠缺专业知识、存在常识错误,损害了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有的标题有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之嫌,违反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以上种种,都是标题失真、失准的重要表现。
当然,标题制作过程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新闻失实情况,考验着新闻工作者的政治定力和业务能力,只有拿出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新闻业务水平、严防死守,才能切实守住真实准确这条新闻“生命线”。


来源:NEWS全媒体采访与写作
编辑:程正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