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506|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3级硕士郑程程学术日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5 21:0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3月6 周一
根据前期撰写的开题报告,整理毕业论文思路,分别从“算法推荐”和“广告伦理”中提炼出“数据和消费者权利”,并以“数据和权利”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撰写论文提纲。
3月7 周二
重新阅读开题报告中的《聪明技术如何更聪明—算法推荐的伦理与治理》、《数字经济时代算法推荐技术的应用风险与规范进路》等论文,补充与完善毕业论文提纲。
38日 周三
与老师交流毕业论文的行文框架及大致思路,明确了论文的基本架构。
根据交流内容对论文思路进行调整与修改。
3月9 周四
以算法、算法推荐、算法推荐与数据、数据权利为关键词,查找资料。
根据今日的资料,明晰了可将算法推荐的运作逻辑大致分为数据的“采集、分类与分发”三大环节。
3月10 周五
以算法推荐广告、广告伦理、广告规范、消费者权利为关键词,查找资料。
将算法推荐在使用数据的过程中可能对消费者造成的主要危害提炼归类为对其隐私权、平等权、自主权等合法权利的侵犯。
3月11 周六
根据前期查找的论文资料,进行毕业论文初稿的撰写工作。
3月12 周日
撰写毕业论文初稿
阅读《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第144页。
交流(communication)这个问题呈现出一体两面:一方面是瞬间交流的“美梦”,另一方面是个体意识相互隔绝,难以穿越的“噩梦”;communication除了交流还具有多义性,如链接、迁移、交换与符号互动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42#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11月11 周一
读《新华社批AI污染”乱象》的文章。文中指出,去年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波接一波的热潮,其颠覆性应用让许多行业和网民受益。然而,一块硬币有两面,伴随生成式人工智能而来的也有一些负面问题,由'信息垃圾'导致的'AI污染'越来越突出。主要包括AI在新闻领域的入侵、版权归属问题复杂等问题。以其在新闻领域的入侵为例,具体来看,人工智能可能会复制或放大现有数据中的错误,生成虚假信息和宣传,新闻机构在使用AI时,也面临保持真实性和公信力的重大挑战。
11月12 周二
分别以“媒体责任、公信力、人工智能”等词语为关键词在知网检索并阅读相关论文,积累内容。
11月13 周三
在传媒教育网中看到了一篇名为美国人不相信新闻媒体的文章,是《华盛顿邮报》的老板贝佐斯为今后不再为总统候选人背书这一决定所做的辩护。其中指出:在关于信任和信誉的年度公众调查中,记者和媒体的排名经常接近垫底,通常仅高于国会。但今年的盖洛普民调显示,我们的排名不及国会,沦为倒数第一。我们的职业现在尤其不为人信任。我们做的一些事显然没有奏效。这给了我一些启发,使我想到了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即媒体公信力)或许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1月14 周四
根据前段时间看的资料,整合自己的想法,并梳理成一篇文档。
11月15 周五
梳理前期阅读的资料,整理了两个大致的选题方向,分别是“数智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媒体应用的责任伦理研究”和“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新闻生产的公众信任问题研究”。但目前这两个方向都较为初步,并无完善的框架,且多为由现实引发的关于媒体业的思考,即现实意义较多,但缺少适当的理论切口,希望后续能找到更加具有学理性的内容来搭构框架。
11月16 周六
与老师沟通开题想法,初步拟选择“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新闻生产的公众信任问题研究”为选题方向,并经过思考与讨论,将其调整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媒体公信力研究”。这样一来,既简化了题目,使整体要研究的问题更加清晰明了,又能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之前的媒体公信力进行对比,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研究面,可能会带来新的启发。
11月17 周日
今天主要在想如何为论文找到一个合适的理论切口,但是目前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然后思考了本篇论文在现实中是否值得探究或者说其现实意义何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闻业的发展,使得新闻内容在生产(制作)、分发、传播等环节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并且也给传媒业的整体业态和传播结构带来了新的升级。然而,据有关调查显示,公众对于媒体公信力却连年呈现下降趋势,为何人工智能技术在赋能新闻业发展时,未能对媒体公信力产生正向影响?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公众对于媒体公信力看法的深度访谈,探究媒体公信力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关联,希望能借此找出其下降的原因,使媒体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闻生产的同时,也能重获公众信任,提升自身的公信力。

41#
 楼主| 发表于 2024-6-24 16:56:31 | 只看该作者
617日 周一
讨论舆情分析与危机管理的小组作业,选择《高校师生关系冲突语境中的敌意媒体效果研究》为研究主题。近年来,关于高校师生关系的讨论越来越多。作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师生关系在过往几十年中受到来自不同领域学者的持续关注,包括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一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师生相处和谐与否与学生的培养质量息息相关;而另一方面,我国的师生矛盾、冲突现象也曾引发多起舆情事件、媒体事件。比如,不久前华中农业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联名举报导师等事件,再次将高校师生冲突问题推进大众视野,因此我们组以此为研究主题,并引入了敌意媒体效应这一概念。
618日 周二
读论文《The hostile media phenomenon: biased perception and perceptions of media bias in coverage of the Beirut massacre》(《敌意媒体现象:贝鲁特大屠杀报道中的偏见认知与媒体偏见认知》)。
这篇论文是敌意媒体效应的经典开山之作,作者瓦勒观察到不同党派人士对于同一则新闻报道会产生敌意或抗拒心理,认为这篇报道不利于己方观点而偏向于另一方,这不同于传统的知觉选择,因此他与团队成员通过实验法,为这一现象的存在提供了实证类证据。然而瓦勒等人在定义这一现象时使用了“党派人士”,尽管在最后指出了该研究仍适用于其他领域,但党派人士在定义中的出现仍局限了其研究发现的扩展性,这也启发我们在研究时应考虑研究结果的延伸性与扩展性。
619日 周三
读论文《转基因论战中的偏见同化与敌意感知:意见领袖对派别成员的影响》。
这是一篇做的非常规范的量化研究论文,作者认为,偏见同化和敌意媒体效应为我们考察在各种网络论战中意见领袖对不同意见群体的影响提供了一种富有预见力和解释力的理论框架。紧接着,他提出了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即在尖锐对抗的网络论战中,意见领袖对派别成员会产生哪些影响?以何种方式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派别成员对意见领袖会产生怎样的认知反应?为了解答上述问题,作者采用析因实验法,实验采用3(信源:崔永元、方舟子、白岩松)×2(派别:反转派、挺转派)的被试间设计来验证前期假设。此外,在问卷、量表设计的各个阶段,作者都使用了Cronbachs α(克隆巴赫系数)对于其进行了信度检测,此举可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使研究结果更加准确与可靠;且有助于及早发现与纠正研究问题,如果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信度不达标,可以及时进行纠正与调整,避免无谓的投入。
620日 周四
今天组会上珂静学姐分享了《从硬件到平台:乡村治理的平台化如何发生》的写作思路与修改、投稿经历,其中有很多小技巧我觉得值得学习。比如说学姐提到了有个专家的反馈意见是批判性不够,学姐又觉得直接批判不太合适,因此她选择引入一些国外相似案例,随后写共性的批判性的东西,这样既不显得突兀,又能够降低批评的尖锐性或敏感性;再比如说如何能把大量的访谈或者素材为己所用、融合进自己的论文中,学姐建议我们多读文献、从文献中找到真正与论文主题契合的点,不断深挖,以输入带动输出。
621日 周五
读论文《“记者是偶然的,写作是必然的”——中国新闻记者向非虚构作家的职业转型与类型工作》。“后工业化”的新闻业中,劳动关系与资本越来越个体化、网络化与不确定化。新闻业稳定的职业化历史被打破,传统媒体的大船沉没之际,非虚构写作成了水面上的“桅杆”,拓展了媒体内容从业者的职业生命线。越来越多资深记者离开媒体,成为非虚构自由撰稿人或职业非虚构作家。本文对17位转型为非虚构作家的前媒体人进行深入访谈,将现代类型理论与职业社会学分析相结合,探究其职业转型历程与类型工作策略。研究发现,转型主体通过边界后撤、反向边界工作与边界校准实现“非虚构作家”这一专门职业身份的边界生产,从记者到非虚构作家的职业转型,是中国一代媒体人积极能动地在新闻职业历史断裂处重建连贯性的努力。
622日 周六
休息一天。
623日 周日
制作舆情分析与危机管理课程PPT

40#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17:47:28 | 只看该作者
527日 周一
读论文《“她/他这个身材很难练出来!”:谁更在乎社交媒体上身体图片的评论》
因为近期需要做一个量化的小组作业,而之前自己对于量化的研究方法一直较为陌生,因此找了顶刊上的量化文章来学习思路。本研究聚焦小红书平台,基于性别差异理论与社会比较理论,探讨社交媒体上的身体图片、评论内容与评论者性别如何影响社会比较、激励与负面情绪,采用2(参与者性别:男/女)×2(评论者性别:男/女)×2(评论内容:可实现/不可实现)组间因子在线实验(N=292),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后发现:在控制社会比较倾向与身体质量指数之后,女性比男性感受到了更多的负面情绪;与不可实现评论相比,可实现评论带来了更多的激励与更少的负面情绪;对于两个性别的参与者来说,同性评论比异性评论引发了更多的社会比较,这一结论对性别差异以及社会比较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528日 周二
上课的时候听到一位同学分享南京老太水源手冲雀巢咖啡爆火出圈。如果从新传视角来看,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中,品味被视为一种文化资本,是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区隔则是指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区别和界限。品味与区隔理论认为,消费行为是社会阶层划分的一种表现。在年轻人的消费体验中,一杯咖啡可以形成高低各异的品味,而其中速溶咖啡仿佛已默认被按在了鄙视链的低端,然而,南京老太当着顾客的面冲调速溶咖啡,她并未将自己代入品味低或区隔的一类,一点都不觉得需要遮掩。她冲调的是咖啡,售卖的是真诚,也因此在网络上走红。
529日 周三
读论文《作为“异托邦”的数字附近:基于三款数字地图的考察》
“现实附近”正日益深度地向“数字附近”发生转换,这种转换以数字地图为技术支撑。本文针对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腾讯地图三款地图应用中的“附近”功能,主要运用走查法和黑盒测试法,系统勾勒其建构的异托邦式数字附近面貌。藉由特定的技术架构、数据格式、界面系统、平台规则,乃至平台间互操作等技艺,数字制图技术将“附近”由区分远近的抽象分类话语建构为一个可视化与信息化的复合空间。其中走查法(鼓励研究者进入应用/软件界面中去细描,通过注册、登录、使用、离开等漫游阶段去勾勒其结构、功能、内容、符号等,以揭示其整体生态)和黑盒测试法(不关注软件内部的代码细节,而关注特定输入得到何种输出,它要求测试者根据软件的功能、架构等定义相应“测试用例”)这两种研究方法我之前没有了解过,因此这篇文章主要是积累了这两种研究方法。
530日 周四
讨论与撰写媒介经营与管理开题报告,主要负责文献综述部分。
我们组做的主题是NetflixSVOD模式对用户粘性的影响研究”,因此文献综述主要围绕SVOD模式、NetflixSVOD模式研究和SVOD模式下的拥护忠诚度研究三大板块展开。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我们总结出学界对SVOD模式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其与用户忠诚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仍需进一步探索。现有研究集中于微观问题研究,缺少对于SVOD模式各个环节综合考量的系统性研究,且目前学界有关Netflix SVOD模式的研究中,研究者大多将“提高用户忠诚度”视为某项具体策略的策略目的与策略预期效果,却很少通过实证研究来对以上表述进行检验。因此我们选择从SVOD模式的整体系统性入手,通过半结构访谈、扎根等方法,调研其对于用户忠诚度的影响,以期找到关键影响因素,为我国爱优腾等流媒体平台提供借鉴。
531日 周五
上课,给室友过生日,休息一天。
61日——2日 周六—周日
讨论法规课程小组作业,查找与整合资料并制作PPT
我们小组想做的主题是AIGC媒介侵权的特殊性、责任及规制措施”,然而在查找资料时,我发现罗斌老师提出可以以传播侵权取代媒体/媒介侵权,他认为学界使用了“新闻侵权”、“媒体()侵权”、“新闻官司”、“新闻纠纷”、“新闻诉讼”、“新闻诽谤”、“报道侵权”、“新闻报道侵权”、“新闻采访侵权”、“新闻名誉侵权”等十余个概念界定此类侵权。这些内涵与外延并不一致的概念在研究范围上有共同点:聚焦于使用媒体、面向大众的传播行为侵权,而排除了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中的侵权行为。然而,传播侵权则能涵盖传播的各个主体及传播的整个过程,因此他认为使用传播侵权的概念更为合适。

39#
 楼主| 发表于 2024-5-20 16:18:14 | 只看该作者
513日 周一
准备英语小组展示内容。
514日 周二
今天上课时老师提到了数字化时代隐私保护的新观念与制度创新,我有点感兴趣,所以课后去看了顾理平老师的论文《作为财产的隐私:数字化社会中隐私商品化的双向机制与风险审视》、《私密感的剥夺:智能传播时代隐私困境之时空视角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这方面内容。在第二篇论文中,顾老师对智媒时代隐私精神层面的产物——私密感进行研究,智能媒介与私人空间的互嵌,导致私密感日益成为边缘化的情感构造。借由媒介功能和媒介物所重建的私密感似乎也得到了某些精神安慰,但这种媒介化的私密感是否符合个体的合理隐私期待?在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界限日益模糊之时,追求私人生活是否就等同于消极的公共生活?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再思考。
515日 周三
读论文《情感共同体与协同行动:香港“修例风波”中虚假信息的动员机制》。
虚假信息与假新闻、谣言等概念相互联系,但又有所区别。虚假信息一般是指故意制造以欺骗、误导他人的信息。在界定了概念之后,作者使用相关爬虫软件收集数据集,并采用内容分析、情感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研究数据,研究发现:虚假信息所蕴含的情感一方面通过树立敌人强化情感边界,另一方面又通过建构集体记忆产生群体的归属感,加强身份认同。身份与情感取代了事实与真相,成为了后真相政治时代维系和主导群体行动的因素,认同则成为了超越一切的群体凝聚动力。整篇论文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所得结论均有理有据,但是由于我对于量化方法较为陌生,因此在看爬虫及数据分析部分有些吃力。在舆情分析的课堂上,老师鼓励我们多了解一些量化方法,因此我认为自己有必要补充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多看一些相关书籍和论文。
516日 周四
读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第九章论理性与自由和第十章论政治的内容。
米尔斯认为,社会科学家对于人生的关注的极致体现,就是他如何把握基本人性。在第九章中他认为随着社会合理性的加剧,理性与自由之间的关系面临崩溃。并且他提出了“快活的机器人”来表述自由与理性的异化,个体的求适以及对于他所处情境和自我的效应,不仅导致他丧失了获取理性的机会,甚至更会丧失获取理性的能力和意志,从而影响他成为一名自由人行事的机会和能力,进而无从知晓“自由的价值”或是“理性的价值”。那么,在如今快节奏、碎片化的流动性液态社会中,个体不停地在被时间、事件推着前进,从而很少有机会或有能力停下来去思考为何如此,这样是否会使他们变成“麻木的机器人”,是否也会使他们丧失了思考的价值。
517日 周五
读论文《热搜代表民意?大众媒体对热点算法的合法性话语建构》。
以往,大众媒体主要通过民意调查来量化民意;如今,微博热搜日益被视为民意的风向标。该论文聚焦于“热搜如何定义和测量民意?相较于以往的民调,具有什么新特点?”“大众媒体如何传播热搜生成的量化民意?在热搜代表民意的合法性话语建构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两大问题,采用文本分析、访谈和内容分析法,考察热搜定义和测量民意的方式,以及大众媒体如何看待和阐释热搜。此外,在论文中看到了一段话,觉得挺好的:过去30年间,人类日益将文化工作——“对人、地、物及想法所进行的排序、分类和等级划分”——委托给计算过程。人类不再是文化的独家生产者、仲裁者、策展者或阐释者,这一转变极大地改变了长期以来文化范畴得以被实践、经验与理解的方式。
518日 周六
休息一天
519日 周日
今天在各类社交媒体上看到了关于胖猫事件的警情通报,说实话看到那么长的文章,起初有点震惊,后来看完之后觉得这好像才是正常的通报应该向公众交代的东西,把事情讲的很清楚很明白。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之前朋友圈、微博、抖音中随处可见的同情胖猫、要求严惩谭竹的帖子,当时大家好像都被强烈的情绪煽动着,有点像是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当然我自己也不例外。之前学习传播理论的时候,我对于魔弹论等强传播作用其实一直持怀疑态度,但近期随着秦朗丢作业、胖猫等各类事件的反转,我也逐渐有些动摇了。最后,在如今网络舆情真假难辨的时代,在几乎所有事情都拼速度拼流量的时代,我们如何抵御网络上的假消息?当假消息铺天盖地涌来时,我们又该如何在舆情洪流中找寻真相与正义呢。

38#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15:26:12 | 只看该作者
56日 周一
读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第一章最后三节,即美国自由主义、伯林与《联邦论》。
作者在提及伯林时,让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他用刺猬和狐狸为象征描写两种思想家的形态:狐狸多所知晓,而刺猬只识得一件重要大事。换言之,他认为刺猬代表的是理性、一元的世界观,而狐狸型的人物,则呈现出另一种思考眼界:在道德、文化以及生活形态等方面,人类所面对的,其实是杂多而且无法调和的目的、价值与认知。作者虽然敬佩伯林在思想史方面的成就,但对于他在自由主义方面所做的思考,作者确认为他将其简化为个人层次,无足以构成一套政治或社会理论,因此算是失败的。
57日 周二
今天课程比较多。在上杨秀老师的传播法规课时,他给我们推荐了几个国外的法规法条,课后我找了其中一篇,即《数字单一市场版权指令》进行了解。与新闻或论文相比,法规的内容读起来更显条例与规范性。《数字单一市场版权指令》是国际上应对互联网技术发展对内容产业及版权保护之影响的首个重大成果,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循之径。其中与新闻机构联系较为紧密的主要有:第15条新闻出版物的在线使用保护以及第17条在线内容分享服务提供者对受保护内容的使用。然而,关于未取得授权的在线内容分享服务提供者传播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或其他内容应承担责任的例外情况时,该指令对于规模不同的平台规定的程度也不同,此举或许是出于鼓励小平台或视其传播影响力大小而定。此外,或许是由于比例原则,该版权指令也用了较大篇幅去描述例外或限制情况,即对于基本权利的限制越少、越小越好。
58日 周三
读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第一章承诺与第二章宏大理论的内容。
在序言中,译者关于研究者价值无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样的学术研究,不仅回避了学者应有的社会担当,更抽离了学术灵感的重要来源。上学期在学习质化研究方法时,不同的学派对于研究者是否要带有自身经验价值来进行研究,大多数持否定态度,然而译者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对于中国的社会学者来说,我们最缺乏的并非事实,我们的普查和抽样数据已经不少;我们缺乏的是由小见大、大中见小的社会学想象力。至于何为社会学想象力,作者认为它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想象力不仅对于社会学家是需要的,对于其他学科的学者、记者、乃至于大众,都是值得期待去拥有的,关于这种想象力,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有能力从一种视角转换到另一种视角。此外,作者在第一章对于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宏大理论进行评论时,对于帕森斯的原文采用了转译的方式,抛去了句子中晦涩难懂的冗余之处,转而以简短但饱含信息量的文字代替,我觉得这一点对于我们阅读论文或书籍时,特别是一些难以理解的西哲类书籍,也很有帮助。
59日 周四
听讲座《整体性:当今国际传播的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指的是一个系统或事物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结构。由于全球化以及泛媒介化的双重作用,国际传播从专业机构的专业行为变成了所有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日常活动,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整体性特征。在传统媒体时代,内外有别(国际传播与国内传播在主体、对象、目的、内容、表达和语言等方面均有不同,因此两者被区别对待)是国际传播的底层逻辑。然而内外有别的传播逻辑难以应对国际传播面临的新变化、新格局和新挑战,因此,整体性取代了传统的内外有别,成为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的底层逻辑。
510日 周五
读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第三章抽象经验主义与第四章各种实用取向的内容。
这两章是作者对于如今社会学研究中的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取向的评论。作者认为,如果说宏大理论靠的是讲究形式但云山雾罩的隐晦艰涩,那么经验主义靠的则是讲究形式但空洞无物的天真精巧。虽然作者于此书中批判的是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但是这些批判是否也能被迁移到如今的新闻学中,比如说新闻学领域中的量化与质化的倾向,某些学者为了快速出成果或者出于敷衍心理,倾向于选择较为成体系或更易上手的量化方法,在这里并非是要批判量化,而是想表明某些不以研究问题而以其他目的为导向来选择研究方法的现象,特别是在如今处处都充斥着数据的时代,这种倾向又是否会进一步加剧;此外,倾向于以数据为评判标准的学科,是否能做到自我突破与革新,有待考量。
511日 周六
读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第五章科层制气质与第六章各种科学哲学的内容。
关于方法和理论,米尔斯认为“方法”首先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关,并且相信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有一定效力的“理论”首先与一个人所使用的词汇有关,尤其是词汇的概括程度和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二者的主要目的是澄清观念、简化程序。此外,关于方法与研究的关系,米尔斯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要学会暂停研究,反思理论和方法论。在个人实践中,必须让方法和研究工作保持密切的联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论,切勿因为他人的方法论而放弃自身的尝试。
512日 周日
读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第七章人的多样性与第八章历史的运用的内容。
从第七章开始,作者结束了对社会科学中几股潮流趋势的批判,打算谈回社会科学的一些想法。他先从人的多样性谈起,并于第八章提到了应注重历史的维度,不能不谈历史或者只把历史当做一个宏观背景,而是要立足于本时代,探寻过往时代与如今的关联、与所研究问题的联系。作者认为,人生、历史与社会这三者就是有关人的恰当研究的坐标点。此外,他还提到了关于学科边界的问题:从学院角度上来说,今天的核心事实就在于边界的流动性越来越高,观念越来越容易从一门学科转移到另一门学科。这句话放在当下似乎也同样适用,作者对于这一观念持乐观态度,然而,随着学科边界的流动与模糊,如果一个学科缺乏自己“硬核”的专业内容,那么是否会陷入无学、无届之地,值得思考。

37#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17:34:52 | 只看该作者
429日 周一
读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第一章韦伯与卢卡奇、奥威尔与新马克思主义的部分。
在韦伯部分,韦伯写到:善的行动产生的结果竟然往往是非理性的,“善”的行为竟有不好的后果;这类事实使它怀疑人应该选择善行,也就是说它是根据结果,而不是根据行动本身的价值,来评估道德行动。这与《理想国》中格劳孔将正义和不正义之人推到极致,即好事做尽,身败名裂;坏事做尽,流芳百世。并由此向苏格拉底提出的疑问十分相似:那么如何证明正义不仅本身就好,而且也能带来好的结果,正义本身赐福于所有者,不正义本身祸害其所有者。
430日 周二
完成实习任务。剪辑N视频内容,主要是关于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参加2024中国科幻大会的发言。
51日——3
休息
54日 周六
读论文《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学研究与教育新问题及欧洲经验——对话欧洲传播研究与教育学会主席约翰·唐尼教授》。
与研究论文相比,这篇文章就像是公号推文中的对话访谈,不过通过两位学者的对话,我们也能够了解到国外学者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看法。其中,唐尼教授提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态度,与技术内在本质的关系并不大,更相关的是人们通过怎样的文化框架来看待这些技术。而且,唐尼教授还提到:人文与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通常将技术视为黑箱,并且倾向于不去查看这个黑箱的内部。对于这种现象,他认为与其一头埋进名为人工智能的沙子里,去想象其可能造成的后果,不如抬起头来,去深入了解人工智能,这种观点有种迎难而上的感觉。
55日 周日
读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第一章 韦伯与伯林部分。
作者提到,韦伯称那种相信善因得善果,恶因有恶报的人在政治上是个“幼童”,他认为既然没有一套客观的道德秩序来保证意图与后果之间的一致,追求理想的动机与最后获得的结果往往相去甚远。他也据此区分了两种伦理,一种是心志伦理,它只注重意图、动机、用心的良善高贵与否,只着重理想是否符合某种道德标准;另一种是责任伦理,它则相信行动的后果更为重要,行动者应承担的责任不在于目标或者用心多么高贵,而是后果是否有价值、与原初目的又相去多远。至于伯林,他思想的核心议题在于拒绝一元论、坚持多元论。或许他的思想观点在如今看来并不那么令人震撼,但其思想内核,即一元与多元的争执,其实正表现了人类生命处境中的两级对立:某种对于“秩序”的形而上欲望,总是会与现实的凌乱多样、生命的丰富多变冲突,永远无法消解。比如传媒业要求新闻真实,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这种“秩序”却无法确保任何一个个体都遵循。

36#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16:19:11 | 只看该作者
422日 周一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四部分 对话-3.霍拉修与克列奥门尼斯的对话。
礼节信条教导人们对一切美德说好话,但在任何时代和任何国家,对美德的要求却都仅仅是流行美德的外在表现而已。作者此言似乎指向了人的“伪善”,这也再次印证了其关于美德的看法。那么,如果人们通过自我克制实现了行为上的善,即不以善为目的而导致了善的行为与结果,那么此举是否能被称为是善举,如果能,那这个人又是否能被称为拥有道德善呢。此外,作者在本节结尾还说到:大多数关于我们人类自己的知识的书籍,要么就充满缺陷,要么就假话连篇,似乎也是在提醒我们,要辩证且谨慎地看待他人的观点、接收新知识时应有所思考而非全盘接受。
423日 周二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四部分 对话-4.霍拉修与克列奥门尼斯的对话。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既没有思想意念,也没有任何知识。作者的看法与大陆理性主义者笛卡尔的看法完全相反,笛卡尔认为:人生来就具备基本的观念,如善恶之分、完美的概念等,这些人类特有的先天观念被称为天赋观念;康德则认为知识是通过经验获得的,人之间能互相理解彼此是由于先验,即人类共通的经验方式和理解方式早已被预先设定好了,在经验之前成立的状况,称为先验。那么康德此处的先验,好像又与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有所相似,因此也有人说康德将大陆理性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结合了起来。
424日 周三
读论文《观看的无奈与正义:数据社会液态监视的弥散性与能动性》
鲍曼曾断言:权利正在从民族国家转移到由电子促进的“流动空间”。因此,随着现代性由固态属性到流动性的转变,监视亦由原来的全景敞视转向弥散到社会各领域的液态监视。液态监视并不是一种系统和明确的监控方式,而是一种定位,是将监视技术置于当今动荡不安的现代性中的方式。曾经的监视被认为是控制与规训,这或许是一种片面的污名化说法,如今的液态监视或许也可以被视作积极的社会工程,扭转公众对监视的负面刻板印象。
425日 周四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四部分 对话-5.霍拉修与克列奥门尼斯的对话。
本节主要讨论了人类如何走向社会的内容,其中作者借克列奥门尼斯之口说:我找不到任何原因或动机,能像来自野兽的危险那样易于使人们结合在一起,去维护共同的利益。这与契约论代表人物之一霍布斯的观点社会契约的目的是为了安全不谋而合;此外,本节还提到作者认为:偶然、碰巧这些字眼显然没有其他含义,而仅仅表示由于我们缺乏知识、预见性和洞察力而无法把握的现象。这句话可能也在启示我们,不要轻易给一件事情做判断、也不要草率地去看待未知事物。
426日 周五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四部分 对话-6.霍拉修与克列奥门尼斯的对话。
该节作为全书的结尾,克列奥门尼斯终于说服了霍拉修,使其相信《蜜蜂的寓言》中关于人类天性的描述,诸如人性本恶、美德与恶德相互依存等等。这本书开篇点明“道德美德皆为逢迎骄傲的政治产物”,初看使人迷惑,但通篇读下来,却不得不敬佩作者的论证能力。
427日 周六
读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序言及第一章黑格尔与刘大任的部分。
起初看到这本书,其实是被它的名字吸引。读了之后,才发现作者将价值的抉择仍企图从实质性的价值自身导出理据、企图基于信念而开脱责任问题称为纵欲;将若是由于抉择这个概念遭到窄化,成为率性的投入、主观的偏好,而拒绝提供理据,拒绝过问责任,则是虚无。书名“纵欲与虚无之上”其实指代了一个由平等的个人进行公共论述远景的方向。前两篇文章主要是对黑格尔和刘大任的思想做了简要的阐述与思考,在“走出神话国”的最后,作者以韦伯的一段话作为对追寻不动的东西的小陶的回应,“谁有自信,能够面对这个从本身角度来看愚蠢、庸俗到了不值得自己献身的地步的世界而仍屹立不溃,谁能面对这个局面而说,‘即便如此,没关系’谁才有以政治为业的使命与召唤”。这段话对今天新闻无用的质疑或许也是一种回应。
428日 周日
读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第一章马尔库塞与韦伯的部分。
在谈论韦伯在道德方面的气质时,作者提及了钱宁的制欲精神:这和康德的道德自主概念十分接近:最高的价值、至高至善,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这种自由的本质,在于抗拒一切感性、物质、命运、恐惧、习惯、权威,用心守护一己灵魂的自由与独立,由对神的希望和信仰中导出义务,而后为了履行这义务,产生了行动和承受苦难的力量。

35#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9:29:38 | 只看该作者
415日 周一
读论文《生成性公众观:平台社会的来临与“李杜之争”的终结》
本文以杜威和李普曼关于民主的设想之争为开端,以平台社会对其的终结而结束。李普曼认为公众就像坐在剧院后排的“聋哑观众”一样名存实亡,而杜威则认为公众的生成是人类彼此联合的必然结果,只有公众参与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李普曼所主张的民主现实主义在最近英国脱欧、特朗普煽动美国国会骚乱等事件的验证下,似乎已经失灵;而杜威的民治主义也像其本人所承认的那样需要及其苛刻的条件,因此也无法为当下的社会治理提供可行的方案。这篇论文通过比较不同学者关于某一问题的争议,提醒我们写论文的另一思路;此外,文中所提到的《平台社会》这本书我也有些兴趣,准备之后读一下。
416日 周二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二部分 评论[P]-[R]
世界上具备美德者如此少,而享有真正荣誉者却如此多,其原因是:对人合乎美德行为的全部报偿是做出这些行为时的快乐,大多数人都盼望着这种快乐,但其所获的报偿却微乎其微。然而,看重荣誉者的自我克制却服从于一种愿望,即借助他人的赞许而获得直接回报;而他克制自己的贪婪或任何其他激情,其代价也要加倍地返还给他的骄傲。此外,荣誉能给人以大量的特许权,美德却不是如此。
417日 周三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二部分 评论[S]-[Y]
在其中的某节中,作者谈到了勤勉的对立面并非是懒惰而是满足。尽管满足与懒惰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但在具体考究了其含义时,我们还是应当辨明勤勉与满足相对,勤劳与懒惰相对。这让我想到了之前课上关于一切虚假的新闻都是低俗的讨论,一开始,大家在尚未辨明这句话中每个词语对应的意思时,可能会倾向于分情况讨论或者就某一方意见展开辩驳,然而,仔细考究词意,却会发现,这个问题在逻辑上是不严谨的,因为虚代表有虚有实,假则是无中生有,而低指的是质量低下,俗则代表着满足大众的价值。当将这些词意拆分之后,便能清晰的解读这一问题。
418日 周四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三部分 社会本质之探究
作者认为:私人的恶德若经过老练政治家的妥善管理,可能被转变为公众的利益。人的那些美好的、善良的品质,并不能使人比其他动物更具有社会性;不仅如此,没有我们所说的“恶德”的帮助,要将任何群体提高为一个人口兴旺、富裕繁荣的民族,亦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做到了,也绝不可能维持下去。此外,作者在举例阐述美丽或道德美的真正本质时,提到人对事物的好恶主要取决于时尚及风俗,取决于社会地位高于我们者、被我们看做优越于我们者的言论及先例。在这里,人们多是追随意见领袖或随大流而行事,似乎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大多如此。
419日 周五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语言》第四部分 对话-1.霍拉修、克列奥门尼斯与芙尔薇娅的对话。这种对话体的形式让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理想国》,均是使用讨论、反驳等方式来传递作者思想。本篇以坚信荣誉不可被诋毁的霍拉修与认为人的天性是恶的克列奥门尼斯的对话展开,克以退为进,揭露了与自己见解对立的意见的荒谬之处,从而维护了自己的观点,并使一个原本很抵触其想法的人有了让步。但是克这种竭力想将自己的观点传递给他人的做法,如果把握不好度,很容易陷入诡辩的泥沼。
420日 周六
休息一天。
421日 周日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四部分 对话-2.霍拉修与克列奥门尼斯的对话。
最美丽的上层建筑也可能建立在腐朽恶劣的基础上,然而,无论一个人如何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弱点和天生的缺憾,他都具备获得常识及良好风度的能力,并且即使没有其他任何帮助,他也足以能让自己的弱点和缺憾不为人所知。本节中还有一句话:良好礼貌的准则给我们灌输了上千条戒训,要我们避免骄傲的种种外在表现,但是,没有一条规矩是反对骄傲这种激情本身的。过骄则无礼,我们一直将这两者视为对立方,这是一种想当然式的做法。那么生活中、媒体中的流量为王是否也是如此。

34#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9:19:54 | 只看该作者
48日 周一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二部分 评论[F]-[H]
作者在这几小节中则表明了美德与恶德的关系,他认为:美德与恶德已经结为了朋友,善正在从恶中萌发生长,贞洁可以通过放荡而得到维护,最佳的美德亦离不开最劣的恶德的帮助。这与事物的双面性有些相似,美德与恶德就像是一枚硬币上相反的两面,它们彼此对立却又相依相存。
49日 周二
上课;完成实习任务,查找资料,写稿件《山东基层公务员 招聘年龄放宽并非新举措,且只针对特定人员》。
410日 周三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二部分 评论[I]-[L]
贪婪与挥霍是无可辩白的恶德:贪婪者对自身毫无益处,除了其继承人之外,只会有害于其他一切人;而挥霍者却是对整个社会的赐福,除了挥霍者自己,不会伤害其他任何人。作者将社会中的贪婪和挥霍看做医学中两种相克的毒药,倘若它们的相克矫正了它们各自的毒性,它们便能够互为帮助,并且常常可以混合成为良药。虽然不太像,但读完之后有点让我想到了普利策:他是普利策新闻奖的创办人,但他同时也是黄色新闻的鼻祖,黄色新闻固然是不良的,这是在贪婪的驱动下所导致的后果,而创办新闻奖可以视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挥霍”,两者相结合,意外地达到了还不错的结果。此外,作者还提到: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切事物均可以被称作奢侈,而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世上根本不存在奢侈。
411日 周四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二部分 评论[M]-[O]
作者在这几节中分别论述了骄傲、嫉妒与快乐。作者在文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去表明:从人们的实际行为判断,所有人天生喜爱的真正快乐,乃是那些世俗的和感官的快乐。人们喜爱这种快乐但又鲜少有人乐于承认。人性中的这个矛盾造成了一种现象,即美德的理论虽然为人们透彻理解,但美德的实践却难得与理论相符。这好像也与康德道德世界中的义务观念有所相似:积极义务是一部分人承担的义务,它塑造高尚人格,但是许多人做不到。
412日 周五
读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第二部分 评论[P]-[R]
世界上具备美德者如此少,而享有真正荣誉者却如此多,其原因是:对人合乎美德行为的全部报偿是做出这些行为时的快乐,大多数人都盼望着这种快乐,但其所获的报偿却微乎其微。然而,看重荣誉者的自我克制却服从于一种愿望,即借助他人的赞许而获得直接回报;而他克制自己的贪婪或任何其他激情,其代价也要加倍地返还给他的骄傲。此外,荣誉能给人以大量的特许权,美德却不是如此。
41314日 周六日
今天看见了一本哲学类百科小书,名为《惊呆了!哲学这么好》,准备在上课之余用三两天时间读一下。这本书其实所讲的东西可以说是杂而浅,但是其脉络清晰,对于厘清从古希腊开始直到近代一直不断发展的哲学思想来说也能提供一定的参考。本书重点介绍了著名的哲学家及哲学思想,虽篇幅简短,但也可引起思考:例如诡辩家普罗泰戈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世界上不存在可以共通于所有人的绝对真理,这种相对主义我们可以说它是狭隘的,但近代以来,随着对西欧殖民主义的反省,现代文化从相对主义中汲取养分,产生了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之间并无优劣之分。若将其运用到新闻行业,新闻产品的好与坏也不应该以外在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国籍、种族等为评判的标准,只要它遵循了新闻的准则,做到了真实、客观、公正等,那么这就是一份好的新闻作品。再比如苏格拉底所讲的无知之知,这与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西方的先贤们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等各不相同,却能得出相似的结论,可能这也是对存在普遍真理的一种佐证。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