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757|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1级硕士蒋可心学术日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1 21:4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220日:
1.阅读相关文献与调整论文框架
2.收集访谈资料与整理访谈内容
3.阅读整理其余论文

二、221日:
1.阅读相关硕博论文及调整论文框架
2.阅读整理其余论文
3.文献综述思路整理
4.重新梳理小论文有关数字自我和数字身份的身份

三、222日:
1.论文框架重新整理
2.阅读数字自我及数字自我异化的相关文献
3.阅读整理相关文献

四、223日:
1.检索与筛选文献综述相关论文
2.阅读与整理相关论文
3.准备与撰写实习鉴定表

五、224日:
1.阅读与整理相关论文
2.检索与阅读流量社会与注意力经济的相关论文
3.小论文撰写

六、225日:
1.阅读与整理相关论文
2.小论文之前篇章重新调整
3.小论文素材与内容重新分配

七、226日:
1.阅读整理相关论文
2.小论文之前篇章重新调整
3.小论文素材与内容重新分配
4.撰写小论文

蒋可心

2.27日 周一
阅读《论数字自我》等数字自我文献。论文笔记:那些长时间泡在BBS、聊天室和网络讨论区的网虫‚在屏幕上敲击出一串串滚动的字符‚折射出作者的自我和身份认同。而当一些人在网上以虚拟的身份出现‚从性别、年龄、容貌、背景等方面都隐去了真实的自我‚完全进入另外一个角色去和别人交往‚以致于“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时候‚或许会真把自己当作了一条“狗”‚做些与自己身份完全不相称的事情‚或者做出“不相信是我做的事情”:自我失去控制、失去一种(受理性或自觉意识支配的)真实性而获得了另一种(受潜意识支配的)真实性‚当只有一种真实性显现出来的时候‚另一种就被遮蔽或迷失了。这就是虚拟的自我掩盖了真实的自我‚导致忘记了“我是谁”。

2.28日 周二
阅读《数字自我崛起下的存在焦虑分析》等数字自我文献。论文笔记:数字自我,是自我意识被数字化并在网络空间中存在的一种自我样态,是真实自我的一种数字展现。如果不进行哲学上的探讨,单从字面意思进行理解,数字自我其实就是与现实自我相对而言的一种存在,与前者的虚拟化存在相比,后者更接近于一种物质自我的概念,具有相对固定的被给予性。而数字自我则是更为开放的一种设定,它将自我由我是谁的问题转化为我想成为谁的选择,因而拥有了极大的魅力。

3.1日  周三
阅读《数字身份的异化问题探析》等数字身份异化文献。论文笔记:数字身份异化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 主体将数字身份塑造成与本体脱离的虚拟自我, 以满足虚荣心或获取尊重。第二, 主体为满足自身心理需求以数字身份倾吐隐私、过度宣泄情绪。第三, 主体以数字身份在网络上放纵个人行为, 伤害他人或造成恶劣影响。这些行为包括以数字身份进行的欺诈和恶意攻击行为。

3.2日  周四
阅读《从迷失到重构:互联网50年网民身份机制演变研究》等数字身份建构的论文。论文笔记:身份的破裂、自我和本我的长期背离,人在突然间失去了现实中的社会权利关系时,很容易成为一个被外部抽空和极度孤立的自我,人与自我分离的后果是终极身份(在后文中,这个终极身份是指人在网络中建立的关键性身份)的缺失,意味着个体的权利、关系和尊严的全面丧失。

3.3日  周五
翻译与阅读英文文献Self-Presentation in Social Media: Review and Research Opportunities和Self-disclosure versus self-presentation on social media,了解社交媒体用户自我呈现与自我披露的区别,并且找到有关自我呈现的综述性文献。

3.4日  周六
阅读《流量社会: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形态》等关于流量分配的论文,论文笔记:正如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社会”镜像中刻画出“单向度的人”,这些被流量逻辑操纵的个体,已经显现出“流量人”的属性和特点,即个体成为流量的俘虏,其行动轨迹被注意力争夺所牵引, 他们既创造流量又反过来被流量控制。
小论文自我异化的部分写完

3.5日 周日
检索、整理与阅读虚假信息与信息失序的相关文献,了解虚假信息对信息秩序与人际交往的危害,并结合小论文的思路,考虑伪在场形成的独特危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17#
 楼主| 发表于 2023-7-10 19:23:54 | 只看该作者
星期一
整理之前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整理《自我、他人与道德》中有关康德思想的积累语句和思考。记录:康德认为,人的尊严就在于人能够是自主的和自由的一个人必须自己来选择和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星期二
整理之前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整理《自我、他人与道德》中有关康德思想的积累语句和思考。记录:
既然我们是自主的,我们每个人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社会空间,在那个空间中,我们能够自由地决定我们自己的行动,而且,那个自由不能被限制到某个特定社会阶层的成员,而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自由。

星期三
整理《自我、他人与道德》中有关康德思想的积累语句和思考。记录:我们已经看到,在康德那里人性与理性本质实际上是两个同义词。一个具有理性本质的存在者就是能够设定目的的存在者。正是因为我们具有理性本质,我们才能在我们的各个直接欲望和冲动之间进行选择,按照我们的兴趣和爱好来有选择地追求我们认为对我们自己来说是好的或者是有价值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是被造就来供人利用的,而且,我们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赋予事物以各种各样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人实际上就成为价值的源泉,而且也只有人才能成为价值的源泉,因为只有人才能为自己设定目的。据此,康德认为人必定具有一种绝对的、内在的价值, 并把那种价值称为“尊严”。人具有尊严,因为人是能够设定目的,并把价值赋予事物的理性存在者。与仅仅且有相对价值的事物相比,人具有尊严,因而是不可取代的。——可以用来思考人与技术、老年群体的数字化生存等都有意义

星期四
整理之前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社会契约论,记录:契约论的道德理论则采取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探讨,其认为,道德原则是被制作出来的,而不是被发现出来的。换句话说,道德原则是某些社会群体通过协议构造出来的,其目的是要维护和促进生活每个社会成员的合法利益。

星期五
整理之前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社会契约论,记录:社会契约论一开始是作为一个关于政治权威的合法性的理论而被提出来的。作为一种关于政治权威的合法性的观念,社会契约论认为,政府的合法权威必须得到被管理者的同意,在这里,这种“同意”,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质性的内容上,都必须来自契约或相互协议的观念。

星期六
整理之前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星期日
整理之前看过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复盘一周的学习与生活。
16#
 楼主| 发表于 2023-7-3 13:42:48 | 只看该作者
星期一
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人性作为目的本身。记录:工具合理性原则不是像绝对命令一样,是要求我们必须履行的,工具合理性原则没有那么大的强制性,因为你是否履行工具合理性原则不取决于这个原则本身,而是取决于你是否要去实现那个目的,如果你想去实现,你就需要遵循工具合理性,采取相应的手段,如果你不想去实现那个目标,你就可以放弃,不采取相应的手段了。而绝对命令是要求我们在任一情况下都需要履行的,不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偶然性目的,但绝对命令并不是没有目的的,如上节所述,它基于的是整个社会共同的、长远的利益。

星期二
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人性作为目的本身。记录:在人性公式中,康德所说的是,我们绝不应该只是把人处理为手段,而同时也必须把人作为一个目的本身来对待。康德并不否认,在道德的限制内,人是可以被使用为手段的。例如,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到,既然人可以被看做有用的、讨人喜欢的、可爱的,我们就可以认为人也具有有条件的价值。康德持有这种观点,是因为他认为人是具有依赖性的存在者。因此,在道德的限制内,我们可以合法地关心我们自己的需要,关心我们所惦念的那些人的需要;但为了这样做,我们就必须利用他人。同样,其他人为了实现他们自己的目的,也经常不得不使用我们。人的依赖性使我们成为互惠互利的存在者。然而,即使出于人性的缘故我们必须相互依赖和相互利用,但康德警告说,仅仅按照效用的思想来思考我们设定目的的能力是错误的,因为那意味着我们只是把自己看做是具有外在价值的东西。

星期三
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惩罚理论:功利主义与康德伦理学的对比。记录:作为自主的存在者,每个人都有权决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假设某个人犯了罪,我们确实有权利用惩罚来“报复”他所犯下的罪行,但我们没有权利通过试图操纵他的个性来违背他的个人完整性。

星期四
整理之前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惩罚理论:康德的惩罚理论是立足于两个相关的思想:首先,在公民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具有同样的尊严,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其次,你对另一个人所作的恶也是对你自己作的恶,所以,杀他人就等于杀自己。这两个特点表明,康德的理论是非功利主义的——犯罪应该受到惩罚,不管惩罚或者不惩罚是否会对当事人或者对社会有益。

星期五
整理之前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阅读《底层群体为何拒用智能手机?——基于重庆棒棒的扎根研究》等论文,记录:这种以功能为准绳的理论检验忽略了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这类基础性要素的中介作用。由于缺乏对群体内部差异和地方性差异的考察,既有研究总是将底层群体锚定为被动的数字社会适应者或数字信息弱势者,这不仅导致理论研究难有推进,也在经验层面束缚了诸多社会观念及实际政策。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将研究焦点从功能、效果转移到行为主体上来,一方面推动底层群体的自我表达,另一方面则要对所研究群体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做深入剖析。

星期六
整理之前看过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阅读《为了不忘却的纪念——数字时代网络用户的“被记忆权”研究》等论文,记录:事实上,“被遗忘”与“被记忆”反映出的都是媒介数字化革命的后果,一方面,数字化便利了记忆,相比纸张、石材等介质,互联网对相关内容的记载和存储无疑更加便利。但另一方面,媒介的数字化也使得个体记忆形成了明显的“媒介依赖”,个体对自己过往活动信息的控制权逐渐转移到了媒介手中,自身却无法决定谁可以在何种条件下取舍这些信息。

星期日
整理之前看过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复盘一周的学习与生活。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6-28 11:39:23 | 只看该作者
星期一
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康德伦理学的思想背景,提到了康德的一个核心概念“责任”“自主性”。记录:康德伦理学的中心问题就是:理性如何通过自我立法把道德原则确立起来?对康德来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说明我们何以能够把按照道德法则去行动的必然性施加于我们自己。假若我的道德义务就是通过我自己的意志制定出来的,它们何以可能对我的行动具有真正的约束力?如果道德义务是自我施加的,那么,一且我发现自己不想去履行道德义务,我似乎也可以对自己解除那些义务。

星期二
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善良意志、道德价值与道德责任,记录:一个善良的意志就是这样一个意志:这个意志所作出的任何决定都是完全由道德要求来决定的。因为,按照道德要求去履行的行动本身就具有内在的价值,而且,一个行动是否具有那种价值并不取决于它与任何“非道德的”目标例如幸福的关系。

星期三
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理性、意志与命令,学习假设命令与绝对命令。
记录:人的理性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按照观念进行选择的能力。
整理之前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星期四
整理之前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绝对命令及其应用。记录:某个原则是有效的,并不只是取决于或不取决于它通过了检验程序,而是因为他考虑到了人性的基本特点和人类所处的实际状况。a能推出b,a是b的充分条件;b能推出a,a是b的必要条件;a能推出b,b也能推出a,a与b互为充分必要条件。因此:程序是a,有效原则是b,a为b提供了必要条件,但未提供充分条件,由此可知,某个原则如果是有效原则b,那么一定遵守了程序a,但是遵循了程序a,不应当就意味着这个原则是有效原则b。

星期五
整理之前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看老师在群里发过的重要期刊的目录,找最新的研究文章来看。

星期六
整理之前看过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阅读《“流动社会的智能新媒介、移动连接与个人隐私——雷蒙德·威廉斯“流动的藏私”理论再阐释》等论文,记录:“流动”不仅包含空间的位移,还意味着社会结构网络中的个人借助时空抽离机制,与“不在场”的人们进行互动,将“此在空间”嵌入远距离“彼在空间”场景与社会关系之中。

星期日
整理之前看过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复盘一周的学习与生活。
14#
 楼主| 发表于 2023-6-19 15:26:29 | 只看该作者
星期一
整理之前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开组会,感受到了自己效率的低下,得要抓紧时间写好大小论文,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星期二
整理之前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阅读《以何为“新”?“新媒体”话语中的权力陷阱与研究者的理论自省》等论文,记录:但需要意识到,不同的生命体验通常对应着不同的历史时间点,也对应了不同的媒介技术形态,从这个角度来看,从自己的生命体验出发提出研究问题,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潜在的危险:这样的思维和逻辑本身包含了一种潜在的认知谬误( cognitive fallacy) ,即“历史从我们一代人开始”的局限性。当我们标明某个“新媒体时代”时,我们很可能只是概括了自己的生活体验,认为历史的新阶段就此开始了。

星期三
整理之前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阅读《“媒介化移动”:手机与地铁乘客的移动节奏》等论文,记录:手机等ICTs的广泛普及使得即时通讯得以可能,也就削弱了诸如“在场”“地方”等传统的物理界限对移动的制约:一个在家里通过手机与好友交换周末聚会趣闻的使用者从某种程度上不仅仅处于居所所标示的物理空间中,他还置身于一个借由“中介化交流”构筑而成的虚拟空间之中。更为重要的是,虚拟移动也并非只是物流移动受阻时候的一个补充,它同时也“形塑”了物理移动的生成样态。

星期四
整理之前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目的论和义务论部分,记录:
在目的论中,“好的东西”与“正确的东西”混同。
义务论的理论家必须向我们说明,一个行动何以可能独立于它所产生的任何效应而具有“内在的”的“道德正确性”。

星期五
整理之前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的目的论和义务论部分,记录:义务论的道德理论的起点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到的那些责任和义务。义务论者认为,那些责任和义务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加以严格履行的东西。

星期六
整理之前看过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阅读之前老师分享在群里的论文《“役于物”到“假于物”:算法焦虑背景下短视频用户“再驯化”实践研究》等,算法技术不可避免将会成为智能时代的底色和基础设施,与算法共生是每一个人需要思考和面对的时代命题。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不被技术“奴役”,并且真正让技术“为我所用”,实现从“役于物”向“假于物”的转变,是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的个体需要不断追寻的终极目标。

星期日
整理之前看过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复盘一周的学习与生活。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6-12 11:56:41 | 只看该作者

星期一
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学习对功利主义理论的批评。总结:我们看到,功利主义的内在批评都不是结论性的。功利主义确实采取了一种一元论的价值概念,但我们确实不知道价值多元论是否就是人类生活的一个本质特点。有可能的是,尽管我们持有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但我们都希望自己获得幸福。虽然对“幸福”的理解可能都是不一样的,但不管我们如何理解“幸福”,作为一个有限的存在者,我们确实都希望自己获得幸福。所以,幸福至少在形式上是我们的一个终极目标。此外,功利主义者最好是按照“理性的期望效用”的概念来定义行动的道德正确性,而不是按照实际结果来确定行动的道德正确性。
整理20级答辩经验。

星期二
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学习行为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记录:批评者认为,行为功利主义并不符合我们日常的道德直观。这种功能主义的根本问题在于,它认为由效用原则所确定的道德正确性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决策程序。

星期三
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学习行为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记录:规则功利主义采取了一种间接的策略:一个行动道德正确性是按照该行动是否符合一个规则来定义的,而一套规则是按照它的接受和服从是否有助于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用来辩护的。因此,规则功利主义仍然是一种形式的功利主义,因为根本上来说,它仍然是按照社会效用来定义行动的道德正确性,只不过再采取了一种间接的方式而已。

星期四
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学习密尔对批评的回答。记录:按照密尔的观点,道德研究是一种形式的经验研究。我们日常遵守和服从的道德规则是从人类长期的历史经验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我们决定服从那些规则,乃是因为我们认识到,服从那些规则一般来说有助于促进人类福利;但是,人类环境和人类的生活条件是可以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因此我们对幸福及其构成要素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功利主义者认为,如果那些东西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我们仍然墨守陈规,那么我们就是在对规则采取一种盲目崇拜的态度,那么我们就显得不明智了;同样,对功利主义者来说,道德判断依赖于亚里士多德称为“实践智慧”的那种东西。在反对“规则崇拜”的同时,功利主义者充分认识到了道德判断的复杂性,而正是这个特点使功利主义成为一个“革命性”的道德理论。


星期五
整理之前看过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很多知识感觉消化起来有点难度,就采用了一下思维导图的形式。

星期六
整理之前看过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采用了幕布这个软件,毕竟伦理学的内容还是比较多,需要把具体的内容记下来。

星期日
整理之前看过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复盘一周的学习与生活。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12:53:35 | 只看该作者
星期一
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学习功利主义部分,包含功利主义的首要任务、基本特点等。


星期二
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继续学习功利主义部分,学习密尔的功利主义思想。记录:密尔的精神危机使其认识到,道德不仅关系到调节人的行为,也关系到情感的自我教育。

星期三
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继续学习功利主义部分,阅读“福利、幸福与客观的善”。

星期四
阅读《自我、他人与道德》,继续学习功利主义部分,了解经典功利主义的内在问题。记录:享乐主义误解了幸福的本质——具有某些东西确实使我们感到幸福,但只是因为我们认为那些东西是好的。换句话说,并非因为那些东西使我们感到快乐,我们才认为它们是好的。享乐主义误解了幸福的本质,幸福并不是一种独立存在、本身就被认为是好的和值得我们去寻求的东西。相反,幸福是在我们成功获得我们认为是好的东西时我们自然地产生的一种反应。我们并不是首先把幸福设想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目的,然后才决定把追求优异作为实现那个目的的手段。相反,幸福就是在我们成功地获得我们认为好的东西时我们所具有的一种满足感。


星期五
整理前几天看的《自我、他人与道德》的笔记,内容过多,有点遗忘,得通过整理的过程巩固一下。


星期六
听20级答辩。20级师姐主要遇到的问题:一是伦理理论阐释得不够深入,理论与新闻传播学现象之间的勾连不够紧密,二是之后结合伦理观点提出的对策针对新不强,感觉换成其余的技术物也适用。以后在我们的论文写作中应该规避这些问题。

星期日
听20级答辩,20级师姐遇到的问题:如梦琪师姐在标题中谈到“价值重构”,但是蒲俊杰老师觉得,提到的“客观”“透明”等价值本就是信息流广告中有的价值,不能用“重构”一词,后来梦琪师姐回应说会换为“价值复归”。感觉取标题真的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5-28 21:38:03 | 只看该作者
星期一
翻译阅读英文书籍《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Everyday Life: A Concise Introduction and Research Guide》。
听学院的就业指导会。

星期二
整理《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Everyday Life: A Concise Introduction and Research Guide》读书笔记。

星期三
翻译阅读英文书籍《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Everyday Life: A Concise Introduction and Research Guide》、整理读书笔记。

星期四
阅读《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记录:让媒介从幕后走出是第一步吗,第二步是区分公众与受众的不同。受众是被动的;而公众则富于参与性。我们需要一种从公众角度对媒介的定义。“共有媒体”正是一种从公众角度对媒介的定义。从前所说的“大众”媒介正演变为个人化的多向交流,信息不再被“推给”(push)消费者,相反,人们(或他们的电脑)将把所需要的信息“拽出来”(pull),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活动中。反思:在讨论现在的新媒体时,谨慎使用“受众”一词。

星期五
阅读《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记录:在都市社区中,公共生活日益缩减,私人生活日益光大,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程度,对社会和个人从根本上来说是有害的。反思:一直认为尊重个人生活的私人化是当代文明发展的标志,但没有意识到过过度的私人化也是以公共生活的公共化为代价的。


星期六
阅读《众生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记录:隐私能够对社会空间加以规范。它不仅保护个人免受隐私,而且,通过调节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距离,在我们的公共参与中起到一种根本的文明作用。反思:“道德距离”这个词不错。

星期日
复盘一周的学习与生活,整理之前遗漏的信息内容。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5-21 21:23:56 | 只看该作者
星期一
学习阅读《Digital labour in transnational mobility: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online boundary work in daigou》等论文,笔记:语境崩溃是指社交媒体平台"崩溃多种语境并将通常不同的受众聚集在一起"(第115页)的过程。曾经在面对面环境中进行互动的单一关系背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变得难以维持。然而,代购者的在线实践所体现的是一种特殊的语境崩溃模式--Davis和Jurgenson(2014)称之为"语境串通",这意味着"社会行为者有意崩溃、模糊和扁平化语境的过程,特别是使用各种社交媒体"(第480页)。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是社交媒体技术配置的自然结果,不如说语境坍塌也是社交媒体用户之间的一种自愿行为。【一般说来,我们喜欢说社交媒体带来了语境崩溃,人们需要这样那样的策略去重建语境,维护信任关系,但是实际上,有些用户可能自愿选择语境崩溃,拥护语境崩溃】


星期二
学习与阅读香港中文大学的《传播与社会学刊》“社交媒体与公私界限”专刊论文,记录:关于“公共”、“私人”的理解,有许多角度,比如Weintraub(1997)提出两个标准来辨别“公”和“私”,即可见性(visibility)和集体性(collectivity)。借用这一标准,“私”被界定为“被隐藏的”,“公”则是公开的、透露的和可接近的;“私”是个人的,“公”是集体的(转自Papacharissi,2010,p.27)。公和私又可以在议题的特征上指与“公共利益”有关的事务或者私人事务。
阅读《消失的地域》及整理读书笔记。


星期三
学习与阅读香港中文大学的《传播与社会学刊》“社交媒体与公私界限”专刊论文,记录:公与私的边界在哪?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公与私的边界不停变化,而对个人与社会产生了不同层的影响。社交媒体的结构与形态保持的变化,结合兴起的移动设备和不同的位置提供性,帮助人们拓宽人脉、增加交流、促进信息共享。不过当用户享受社交网络的多元功能时,他们大量的个人数据及其他电子足迹也留在社交媒体及网络中,生产新的传播问题。
阅读《消失的地域》及整理读书笔记。

星期四
翻译阅读英文书籍《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Everyday Life: A Concise Introduction and Research Guide》及整理读书笔记。

星期五
翻译阅读英文书籍《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Everyday Life: A Concise Introduction and Research Guide》及整理读书笔记。

星期六
浏览查询最近的C刊期刊,了解学界最近都有哪些新的研究。记录:发现人大等不少名校的老师和学生都在关注社交媒体监视行为,有一些比较新的研究,如亲密关系中的电子监视等,监视一直是一个与伦理密切相关的领域,有时间准备好好拜读一下这些论文。

星期日
今天对一周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复盘和整理,发现自己最近专注力不够集中,学习时总是爱走神,准备借助一些专注软件调整一下。
9#
 楼主| 发表于 2023-5-15 12:37:09 | 只看该作者
星期一
浏览查询最近的C刊期刊,了解学界最近都有哪些新的研究。记录:chatgpt是学界持续关注的重点内容。还有一些有意思的选题,如小学生up主、网课中的“不务正业”的行为。

星期二
继续学习一些质性研究,有点好奇的是,大部分的研究都进行了主题分析与分类,或借用扎根理论,是所有质性研究都如此吗?
同时阅读《消失的地域》及整理读书笔记。

星期三
阅读下载的一些重要期刊的论文;继续学习研究方法,了解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的研究。
同时阅读《消失的地域》及整理读书笔记。

星期四
写在线互动总会提及匿名效应,精读学者Ponesse陆续发的《Navigating the unknown:Towards a positive conception of anonymity》等匿名论文,了解匿名的本质内涵。记录:Ponesse将匿名中的“掩盖”延展为“分离”,认为匿名分离了特定信息与特定个体间的关联性,继而达致不可识别性。

星期五
继续阅读《The ties that blind:conceptualizing anonymity》,了解了匿名的本质,“匿名从根本上是与不可连接相联系的”。
同时阅读《消失的地域》及整理读书笔记。

星期六
学习《失真的镜像——对优酷视频中“城管vs.商贩”冲突的内容分析》等关注定量分析的论文,看看一些写作上的技巧。
同时阅读《消失的地域》及整理读书笔记。

星期日
今天复盘了一周和之前的学习,发现自己对很重要的学习内容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畏难心理,从而不敢去开始做。同时,不会设定优先和次要事项,总是先做简单的,拖延困难的任务,还是得好好端正学习态度。然后也不知道怎么更好地整理读书笔记,感觉有点低效,还需要继续探寻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阅读《消失的地域》及整理读书笔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