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760|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2级硕士屈妍君学术日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1 21:3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3.2.21
阅读chatGPT的相关文章与帖子,对相关文章中指出:其面对人类提出的一些不怀好意的提问和请求说“不”,用户给出的文字提示里面含有恶意、暴力、歧视、犯罪等意图都会拒绝提供有效答案。考虑从聊天机器人的道德法则如何设定及相关问题进行学术探讨。

2.22
阅读康德“德行论导读”句读二第七部分,法权义务与伦理义务。酸辛的功劳更能体现道德情感的本质,在不指望被理解的情况下依然努力为他人谋求幸福以求完成自己的义务;而甜蜜的辛劳有时是带有某种享乐或为自己的报偿意图在其中的,更多时候是大家同喜同乐。

2.23
阅读康德伦理学中的道德法则相关论文。在三条道德法则中,最终都集中于“自由”这一概念,这三条道德法则都以意志的自由为前提和基础。自由是人的本体存在的特质,聊天机器人是否具有这种特质呢?道德法则在它那里能否成立?

2.24
阅读康德的道德自由观相关论文。康德的自由观与道德法则之间是如何联系的?(问题)“自由是道德法则的存在理由,道德法则却是自由的认识理由。”

2.25
阅读“德行论导读”句读二第八部分,对德行义务进一步的阐释。对自己的完善包括自然的完善与道德的完善,自然的完善强调责任:对行动本身来说是没有什么理性的法则的,对于行动的准则才有理性的法则。道德的完善强调义务:不仅按照义务的规则去做,而且还要把义务当做自己行动的动机,作为自己的唯一或首要的目的,出于义务而去做。

2.26
阅读康德的自我完善相关论文。至善的概念被重视,从“德性”与“幸福”的关系解读,忽略了“他人”这一维度,应当重视自我完善。自我完善暗指人性的实现,人性则被定义为“将自身设为目的的能力”,目的的涵义是什么,对目的的不同解读会重新定义自我完善的内涵。



2.27
了解舆论学的相关概念。舆论场的八个关键词:弱传播、后真相、圈层化、新闻反转、蝴蝶效应、谣言泛滥、娱乐至死。
2.28
旁听了开题答辩。一些值得学习的优点:选题上要有新意,包括但不限于关注当前信息时代的种种困境:留守家庭、网络成瘾等;一定要明确研究问题,始终围绕核心问题展开研究和论述。
3.1
阅读《技术伦理学手册》1-15页。探讨技术伦理学产生的原因,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非主观意愿的重大问题,引起了对于人、技术与自然三者之间关系的探讨。人类不断增长的行为能力、对自然和社会不断地加深干预导致了伦理反思的责任。
3.2
阅读《情感与法则-康德道德哲学研究》1-25页。道德法则的提出从前康德时代就在探索,主要可以分为理性主义派和情感主义派两大派别。对康德道德哲学进行概述,对“道德感”
的阐述等。
3.3
阅读《连线力 中国网民在行动》1-10页。网络空间中的创造性、社区感、抗争与控制之间彼此联系,抗争挑战控制,同时也适应控制。
阅读外文论文《the battle for search》,讨论chatGPT所存在的险及对资本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3.4
阅读《连线力 中国网民在行动》10-28页。从技术、权力、抗争文化、经济、公民社会、跨国化几个角度具体分析了与网络行动的互动。另外讲解了本书的方法论,参与观察、访谈和内容分析的定性方法使用颇多,尤其是对过去十年间(以作者写这本书的日期计算)网络中的社会议题、进行抗争的议题进行了梳理和深度了解。
3.5
阅读《连线力 中国网民在行动》28-38页。梳理从1990年以来抗争时代的网络行动,这些民众抗争的特点包括频率高、议题广泛、社会基础扩展、新型公民社团兴起、更温和的目标与方式、非扰乱式的行动等。波兰尼所指的反向运动最终并非由经济利益推动而主要由社会利益推动,这种自发运动主要源于深刻的道德意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2-4 15:43:55 | 只看该作者
11.27
阅读文献,写文献综述。
收获:文献综述应该怎么样分解,从哪几个部分写?
11.28
阅读文献,梳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伦理问题方面的文献。
收获:应该参考哪一类文献?(分类和排序问题,缺乏专著,学位论文是否要作为参考?)
11.29
阅读文献,写文献综述。
收获:对于伦理问题的梳理太过简单,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一逻辑应该发生变化。
11.30
医院输液。
12.1
听刘俊老师的讲座,学习论文写作规范。
收获:期刊等级的分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期刊。现代传播的栏目设置,其侧重点。凸显问题意识,用问句表达出来,提出来,在明显的地方做出标记。避免描述,高度的思辨性和理论性的概括。小标题很重要,实用性、视觉停顿处、观点的呈现。
12.2
听刘海龙老师、叶娟丽老师讲座,旁听开题答辩。
收获:最大的问题是要有突出的问题意识,到底在研究什么,最后也可以突出强调一下研究问题是什么;其次是要在研究内容上体现出层层递进的逻辑;研究方法上的丰富。
12.3
休息。
2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7 15:03:42 | 只看该作者
11.20
写论文框架。
收获:选定一个理论,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要前沿,和小论文选题一致,依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媒介+伦理的结合。
11.21
开组会听取论文提纲修改意见;读完《生而为女》并写了书评。
收获:伦理学中强调人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不应存在外部治理,修改;按照必要性-可能性-何以可能的逻辑顺序建构论文大框架。书评:
11.22
修改论文提纲;修改关于人社就业方面的稿件。
收获:对可能性这一逻辑深入了解,从理论依据、行为依据与实践依据三方面展开论述,该逻辑侧重强调条件、能力的问题。稿件方面,标题写作上要更具创新性和独特性,避免千篇一律。
11.23
修改论文提纲;读《规则的悖论》。
收获:作者提出了一种“自由主义铁律”。自由主义铁律表明,任何市场改革、任何旨在削减繁文缛节和促进市场力量的政府举措,最终都会增加规章制度总量、文书工作总量和政府官僚总量。这也是一种规则的悖论:于是“民主”开始染上市场的意味;而“官僚”与之相反,意味着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这般含义可以说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11.24
看“负责任创新”相关的期刊和学位论文,整理相关概念内涵;梳理文献综述的写作思路。
收获:负责任创新方面从概念内涵、进路架构、具体实践和现实反思四方面展开;文献综述从负责任创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伦理研究、媒体应用研究三方面展开。
11.25
阅读负责任创新相关期刊文献和学位论文,进路架构中新加入本土化思考方面的内容。
收获:张春美指出在中国实施负责任创新需要关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语境与中国问题;二是在制度建构和政策设计中,嵌入责任伦理;三是要以大众化的话语方式向中国公众进行解读,将负责任创新的伦理融入人的现实能力之中。
11.26
休息

24#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0 15:42:18 | 只看该作者
11.13
阅读梳理历届硕士论文新闻伦理方面的选题。
收获:研究视角比较分散,但是论文整体的架构和研究思路比较一致。多是从概念阐释—现象描述—原因分析—解决路径这一思路展开,整篇文章围绕A和B两种对象,A多基于实际(访谈、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描述问题和现状,B多用于解决路径的展开。
11.14
修改小论文。
收获:语言表述上要注意精简,减少倒序的表达、“进行”等过于笼统的词汇。参考文献上要尽可能丰富,扩大注释量与参考量。使用的例子要新,优势是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要更加前沿。注意写作的规范性,尤其是要标明引用。(后期写论文也要注意写作过程中参考文献的记录和规范)
11.15
检索并阅读梳理历届硕士论文选题,找毕业论文选题。
收获:要有一个伦理学的概念或者内容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础;遵循的思路逻辑:具体概念阐释、通过研究(深度访谈、调研)分析出来a的问题(矛盾、困境)是什么、结合b(一般是另一方或者使用的理论)分析问题(或者矛盾)、分析原因、解决路径或者途径。
11.16
阅读与“负责任创新”理论相关的论文。
收获:思路①:伦理困境、伦理困境的成因、用负责任创新框架建构解决路径
伦理维度可包括:个人伦理、社会伦理、公共利益等;②解决路径:内部技术、外部监管。
11.17
阅读《负责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廖苗著。
收获:基本厘清该理论的内涵,与“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概念辨析及该理论应用的四个框架。概念辨析:类似概念如负责任研究与创新(RRI)、负责任发展、负责任研发等。辨析:负责任研究与创新是欧盟委员会和欧盟议会在博弈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本质上与“负责任创新”这一概念内涵差别不大。提倡既要包含经济角度的“创新”,也要包括社会角度的“研究”。
11.18
梳理新华网服务电网公司重庆电力方面的稿件。关注“新华丝路”平台发送的英文稿件。
11.19
休息。

23#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3 14:45:53 | 只看该作者
11.6
阅读《“去中心化—再中心化”传播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双重困境及建构路径》等论文。
收获:对传统认为新媒体对主流话语传播所造成的去中心化的进一步探讨,其实在这之后又经历了一个再中心化的过程。这一辩证的过程伴随着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始终,一举打破了传统意识形态相对封闭、可控的传播环境,带来了一个开放的、相互竞争的意识形态新场域。
11.7
和博士同学交流关于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在引用格式上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收获:期刊论文因不同期刊要求不同,故不做统一要求,一般情况下尾注和脚注选择其一使用,无需单列参考文献列表。学位论文一定有参考文献列表,尾注和脚注的选择参考学校要求。关于引用的符号标记,整句全部引用(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标在句号之外;直接引用某句话或者某一观点,标记在引号前;直接或间接引用某一观点,不是完整的一句话,标在逗号后面。
11.8
阅读论文《作为“人”的算法:智能时代人机关系的技术哲学省思》等
收获:从技术哲学诞生的角度论述人机关系,由于人在自然环境中面临着生存的必要需求,因此需要创造工具和技术去化解危机以帮人类能够生存,所以技术问题是伴随着人的出生而来的,人类的发展史与技术哲学思想史是相对应的:经历了一个认识技术、变革技术、创新技术的过程。
11.9
修改小论文内容。
11.10
实习调研区县关于矿山开采保护、纪律教育、廉洁文化建设等内容。
收获:①稿件写作:案例始终是让文章鲜活的核心;数据是说服力;概述不能过多;当事人的直接表达要做记录。
②采访中:对接政府的采访也要做好采访的准备,有必要的要进行录音记录;数据的真实性核对当场需要查证;需要梳理清思路。
③调研:录音,照片记录;嗅觉、视觉、触觉多方位多角度的感知。
11.11
阅读张纯如《南京大屠杀》第一部分。
收获:这本书很重要的一个创新在于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这一历史事件,包括日本、美国与欧洲国家、中国等;此外还改变了西方英语国家没有关于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的状况。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关于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深入阐述,对于遭受迫害的人而言,他们如同光明的灯塔。
11.12.
阅读《人工智能的未来》03关于思维模式识别理论。
收获:处理信息的模式是大脑新皮质层以分层方式的处理;皮质柱相互交织紧密相连,这些大脑新皮质中的模块复杂的连通性不是由遗传密码预先设定的,而是为反映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学到的模式而创造的。
2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6 18:03:37 | 只看该作者
10.30
阅读人机关系相关的论文《智能传播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重构》等,写论文人机关系共生部分相关内容。
收获:提出智能传播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野,即工具理性带来的一些问题,包括算法思维下的僭越;情感沟通的缺失;主流价值观的弱化等,其中情感沟通的缺失可以对论文有所借鉴。
10.31
写论文人机关系不部分内容,对韦伯所提出的“理性的牢笼”进行深入学习了解,并应用于论文写作。面对这两者权力关系的博弈,究竟要遵循怎样一个逻辑去零和博弈,是最后一部分的核心问题。
11.1
阅读《人工智能的未来》推荐及1.2部分。
收获:对“奇点”做出的阐释:库兹韦尔只是把“奇点”当作一个绝佳的“隐喻”。这个隐喻就是,当智能机器的能力跨越这一临界点之后,人类的知识单元、联结数目、思考能力,将旋即步入令人晕眩的加速喷发状态——一切传统的和习以为常的认识、理念、常识,将统统不复存在,所有的智能装置、新的人机复合体将进入“苏醒”状态。
11.2
写小论文。
11.3
参考意见,寻找论文进一步完善修改的方向;其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为了紧扣题目,主体消解这一身份困境谈及太重复了,反复提及,语言表述变化也不明显。此外关于有些部分的论证,有一些论据和论点的论证逻辑不完善的问题。
11.4
休息
11.5
阅读论文《生成与衍射 :数字媒介的“技术自主性”》等。
收获:其中对于人类如何驯服媒介进行了阐释分析,其实媒介的每一次使用都在他律性和自主性的张力之中,人类社会也已经陆续兴起了一些反抗和抵制媒介霸权的运动,希望能够以此方式平衡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21#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9 22:38:16 | 只看该作者
10.23
读《超越身体边界》第二部分,5.6节;写小论文关于技术增强的部分内容。
收获:这两节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阐释女性主义,对于整容、代孕等发表观点。其中,我们在与自己身体的关系中(改造或者毁灭),无一不受到权力与商业利益的控制和影响。作者倡导我们应当去学习和借鉴曾经有的“行动起来”经验,理解改造我们身体的知识,争取集体权力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
10.24
读《超越身体边界》第三部分,7.8节;写小论文。
收获:对女性主义与哲学的关系、与心理学和恐怖主义的关联进行了阐述。其中,作者表达妇女不仅用生育来填补劳动力队伍,还要提供身体、情感和性服务来保证劳动者的日常再生产,这些服务对恢复他们的工作能力来说是必要的。其实女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受到的压迫和剥削是双重的:来自工厂中作为劳动力的压迫;来自家庭中家务劳动、生儿育女“责任”的压迫。
10.25
阅读了解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三周年发展报告,重点关注口岸通关服务效能;通道经济发展与枢纽经济建设。
核心:最新数据、概括性描述、具体案例(重庆地方)、引用各方当事人的观点。
10.26
阅读《超越身体边界》第三部分9节;第四部分10节;继续写小论文人机关系部分相关内容。
收获:“在妇女运动中经常遇到的琐碎、嫉妒和过度脆弱,往往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活所造成的扭曲的一部分。学会识别它们而不是被其摧毁,是我们政治成长的一个环节。”读完后记,深感这场保护女性和女性觉醒的路还有很漫长的时间要走,不仅漫长,亦有诸多坎坷与艰辛,但在这一过程中,女性主义者依然要保持应有的松弛感,带着欢乐(joy)参与斗争与改变世界,即使也会面临和体验那些让人痛苦与失望的关系,但依然要从中爬起,而不是被其摧毁。
10.27
读完《超越身体边界》,并写读书总结;阅读《道德原则研究》第九章,并写读书总结。
收获:作者在最后一章中对身体的连续性不厌其烦的发出赞美,我们与世界发生关系,与其他身体发生关系,改变我们自己和周围空间。我们的身体之中有我们需要领会、重新发现、重新发明的理性。这种重新发明的理性,面对的是另一种具有恒久影响力的理性。在看起来坚不可摧的科学神话面前,费代里奇问道,是否弥散、熵增和跨越界面,就是无序和混乱;而反过来,反熵就意味着秩序和理性?我们要摆脱科学和宗教随理性的唯一定义与固有概念,去摆脱,然后倾听来自自己身体的声音。
10.28
休息
10.29
阅读人机关系相关论文4篇,《作为“人”的算法: 智能时代人机关系的技术哲学省思》《情感与主体性:算法社会中人机关系构成及其共生进路》等。
收获:从人与算法关系历程开始阐述,二元对立到人机合一;但其中包括对人本主义的阐释,对“人类主体性”的绝对化进行了批判。同时论证了元宇宙中的人-算法关系的主体结构和互动的辩证关系,包括主体结构、互动类型与辩证关系三个方面,在互动类型中,划分为技术可以作为主体的存在和作为环境的存在,对其是否能够作为主体进行探讨有待商榷。
2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2 19:53:18 | 只看该作者
10.16
读《道德原则研究》第四章:论政治社会。
收获:·本章在上篇论正义的基础上表达和论证另一观点:即在各个政治社会之中,规则都是存在的。接下来进行了具体的论证:在单个人与单个人之间的联结;人们对于友谊、依恋和亲昵的规则,即保持忠贞;甚至在最不道德的社会也存在一定规则;在娱乐社会亦是。
10.17
阅读《道德原则研究》第五章:效用为什么使人快乐。
收获:效用为何使我们快乐?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这种有用性在情感上带给我我们的价值,带来尊重、热情、获得更广泛的影响力。在这一章中,作者竭力论证,社会性的德性的有用趋向不是通过对自我利益的某些尊重来打动我们的,而是具有一种更普遍和更广泛得多的影响力。
10.18
阅读《道德原则研究》第六章:论对我们自己有用的品质。
收获:首先是审慎这一品质的论述,作者依然是反复提到了“效用”的价值,所谓的“对日常生活来说是必需的品质”,接着也进行了一些其他品质的举例与论证:省俭、贪婪与挥霍;所谓女人的贞洁;对当前快乐的享受与长远幸福的追求;自满,“傻瓜”......现实生活中盛行卖弄公共精神、卖弄仁爱等等,以至于人们有时候带有怀疑与厌恶;所谓“壮丽的宣言”与“纤弱的表现”,也是引起了人们的厌恶。
10.19
阅读人工智能自主生成新闻稿件对新闻真实性带来冲击的论文,对应写论文中真实性危机的内容。阅读《道德原则研究》第七章和第八章:论直接令我们自己愉快的品质;论直接令他人愉快的品质。
收获:作者想要表达,有一些品质之所以能够受到珍视,是因为能够带给人们快乐,令人愉快,与在前面几章中所提到的效用的观点并不是一样的。但人们对于这些品质的情感和前面我们对效用所提出的令人们产生的情感是同样一种类型。这两种情感都产生于同一种社会性的同情,即对人类的幸福或苦难的同胞感。
10.20
阅读《道德原则研究》第九章,并写读书总结。
收获:道德这一概念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才能够属于我们这里所坚持的人道的情感,一是蕴含着某种为全人类所共通的情感,二是还蕴含着某种情感,这种情感如此普遍具有综括力,以至于可以扩展至全人类。人道这种感情是人人共通的,同一个对象会触动所有人的这种激情,这也正是道德的起源。在这里,作者提出了“人道”德概念,这种感情为人类所共通。
10.21
休息
10.22
阅读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新闻生产具体环节的相关论文3篇,对应写论文中介入新闻实践的部分。阅读费代里奇的《超越身体边界》导言和<身体、资本主义与劳动力的再生产>部分。
收获:女性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双重机器化是指:一方面在种植园、工厂和家庭中等的工作中接受规训,被剥夺身体;另一方面,在繁育后代的意义上也成为机器;这种生产力生产的意义大于她们在农场中产生的利益。
19#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5 17:25:05 | 只看该作者
10.9
读《第三次浪潮》20.21.22章。
启发:·其中第22章思想的变动中提到了“整体主义与半体主义”,第三次浪潮文明注重:结构、关系和整体。除了在知识层面要求如合并各学科之外;在其他文化上野有所彰显,比如对印度文化产生兴趣、心理健康中的形态治疗学?医学界等。“整体主义”这个词成为流行词汇之一。
10.10
阅读《第三次浪潮》23.24.25.26章
启发:主要从能源利用,产销合一的新消费形态等方面对先进浪潮进行了描绘:工业革命时期,道路是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今天,电子通信系统变成了要件。同时出现新的矛盾,也意味着新的平衡,是什么?卡普尔认为,这种混合的实现需要社会“彻头彻尾的改变,包括心态、价值观、教育制度、奖励方式、能源流程、科学和工业研究,以及其他许多机构一起改变”。
10.11
阅读《第三次浪潮》第27.28章,写读书总结。
启示:(读书总结部分摘抄)对第二次浪潮在社会各方面历经的变化与冲击做以细致的描述和复盘,对工业社会的特征进行种种细数的呈现:核心家庭、大众教育、大公司、不可再生能源...紧接着对处于两个时代交汇但并未踏入的第三次浪潮程中呈现的变化又进行了大篇幅的描绘,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多样化、信息的流通(即物理连接,同样也在逐渐取代情感连接的过程)、家庭重要性的凸显、政治多样化(分权化)的趋势、能源形态的变化等。
10.12
阅读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学论文,修改小论文提纲。着重修改的点:论文题目中体现出研究问题所在(即具体的身份伦理问题是什么);第二部分中不能面面俱到每一个新闻从业者的身份,否则过于笼统,要有具体的点去写;在语言表达上更加精准,新闻工作与媒体实践的涵义是重复的。
10.13
写北碚区民营经济相关的新闻稿件。一些收获,使用的案例要具有时效性;超过1300字左右长度的尽量可以通过小标题作区分更有条理;最好有相关负责人或者多方的发言,使说服更有力、印证更有效。
10.14
休息
10.15
阅读论文,“艺术和科学的结合”:AIGC技术下新闻编辑的机遇、困境与优化;人工智能新闻著作权保护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
启发:第一篇论文对新闻生产中的具体环节—编辑,其优势、困境与今后优化的路径进行了叙述,其中第二部分“机遇与挑战”章节中语言表达很有特点。后一篇论文关于人工智能新闻著作权的讨论主要从法律属性、著作权归属两方面进行了分别讨论:法律属性的核心争议点在于作品独创性的问题,著作权归属的核心争议是人工智能是否是法律主体的问题。

18#
 楼主| 发表于 2023-9-24 22:58:05 | 只看该作者
9.18
阅读论文《新闻专业主义的“道德困境”》《新闻学领域的道德困境及其解读》。
了解包括客观报道与人文关怀、隐性采访与社会正义、舆论自由与独立审判等在内的价值选择冲突问题;灾难报道中从业者面临职业价值观与社会道德观选择的难题,新闻专业主义同样面临困境。
9.19
走访调研,开组会。
提纲问题汇总:缺乏前沿性和创新性,记者群体不够明确,到底是哪一类别的记者;具体的道德困境并没有在题目中表明是什么,“自我”与“他者”的指向过于模糊,并不能说明困境的内涵是什么。
9.20
修改调研稿件。
写新闻通稿,调研中要注意收集可用性素材和领导讲话内容,关键会议要做好记录存档;注意讲话顺序、座位排序等等。这次发现了一个可以挖掘的素材,但是不知道人物专访是否适合刊发,下次可以跟老师进一步沟通。
9.21
阅读论文《提示工程师:未来新闻工作者的身份转变与逻辑重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对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影响》。
了解到了一个新的词汇或者职业:提示工程师。认为提示工程师是运用自然语言并将其固化为提示词进而挖掘 AI 模型最大潜力的职业,其职责为与大语言模型对话,引导挖掘生成式 AI 的潜能;此外还存在着一种趋势,即新闻从业者向这一身份逐渐转变。
9.22
生病休息。
9.23
阅读论文《人机共生与价值共创:智媒时代新闻从业者与人工智能的关系重塑》《新闻从业者与人工智能“共生共长”机制探究 ——基于关系主义视角》。
主要从新闻从业者(作为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探讨,探讨人机关系。人机关系的探讨从不同视角展开,包括关系主义视角、制度主义视角等等,但大多都是遵从先从相互竞争入手,到相互依存,最后实现共生共长的途径。
9.24.
阅读《第三次浪潮》前言和第一章。
从宏观的角度厘清在第三次浪潮到临之际面临的主要竞争,以第二次浪潮到临作为主要的借鉴进行阐述。只有了解这种变化的前沿,才能对身边各种政治和社会冲突有更好的了解,第三次浪潮的文明着手弥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长久存在的裂痕。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