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29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产业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0:3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
文化部提出文化产业增加值未来5年将翻一番



  2012年03月02日17:50  半月谈

文化产业增加值五年实现翻番


  2月28日,文化部发布《“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
  规划的制定和出台,将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步伐,使我国朝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持续迈进。面向未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未来五年,文化部将重点发展11个行业,尤其重视推动动漫、网游等数字文化内容的消费,力争到2015年,动漫业产业增加值超过300亿元,网络游戏业市场收入规模达到2000亿元。文化部表示,将制定出台动漫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扶持国产动漫。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在2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统计数据,2010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约有4000亿至4300亿元。
  按照文化部文化产业“十二五”期间实现倍增的目标,也就意味着,到2015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超过8000亿元。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倍增计划》中所涉及的几大重点行业均明确了具体发展目标,其中,到2015年,动漫业增加值超过300亿元;游戏业市场收入规模达到2000亿元;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000亿元;全国工艺美术业增加值超过6000亿元,出口额超过200亿美元。
  事实上,仅这几大行业的数字相加,到2015年末,文化产业增加值就已超过一万亿元,市场前景相当可观。
  “文化产业产值倍增的目标不是"大跃进"”。刘玉珠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说,近年来大家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不断提升,加之各地政府对文化产业非常重视,投入也不断加大,所以,这一目标实现是完全有可能的。
  刘玉珠指出,倍增计划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十二五”期间,文化消费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占城乡居民消费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倍增计划》从资金投入、财税、融资等多方面提出了相应保障措施,强调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增加公共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提高文化产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扩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规模。”
  此外,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扶持文化企业发展、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鼓励技术创新的税收扶持政策。争取将文化产业列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西部文化企业所得税减按15%的税率征收。
  值得注意的是,《倍增计划》强调,要推动优质文化企业利用公开发行股票上市融资,扩大文化产业直接融资规模。加强文化企业上市的培育储备和推荐机制,形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发行一批”的文化企业上市梯次推进格局,培育30家上市文化企业。(上海证券报 记者 梁敏)
  “十二五”文化规划的五大亮点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具体化,提出了九大工程50余个重点项目,描绘了“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成为加快改革、推动发展的行动纲领。
  整部规划创新点繁多,突出呈现了五大亮点:
  1 突出“大文化”
  “十二五”文化规划最显著的特点是突破了以往从行政管理上把文化划分为若干行业的思维定势,不再是文化艺术、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三个文化行业规划的简单汇总、叠加,而是体现了“大文化”的规划新思路。与“十一五”文化规划相比,“十二五”文化规划在谋篇布局上更加突出了改革和发展并举的时代特征、事业和产业并重的发展特性、创作生产和传播消费环环相扣的运行规律,统筹兼顾保护与传承相衔接、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相呼应。
  “十二五”文化规划尊重并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旨在激活文化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建立文化“大创作”体制、创新文化“大生产”方式、构建文化“大传播”体系、打造文化“大消费”格局、开创文化“大贸易”局面。
  2 突出战略布局
  “十二五”时期依然是文化改革发展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文化规划突出抢抓机遇意识,紧紧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布局、文化产业的宏观布局、文化对外贸易的海外布局等重大问题,做好战略布局这篇大文章,致力于扭转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不同步的局面。
  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布局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包括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有公共文化设施的“硬件”,也有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软件”,属于“民生”范畴。
  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十二五”文化规划提出,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一方面要优化文化资源存量布局,依靠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引导文化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另一方面则要加强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的统筹规划,引导各地立足既有资源和条件,形成合理的地区分工,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建设一批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区,引领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各地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突出特色、体现差异,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竞争。
  文化产业的功能布局文化产业被称作“内容产业”,但文化是无形的,其传承和传播需要载体,需要渠道和终端,所以文化产业本质上属于内容生产和传播渠道的集合体、统一体。相对于较为完备的内容生产体系而言,我国文化传播渠道显得不够完整。“十二五”文化规划在文化产业的功能布局上,积极倡导“渠道优先”,把文化传播渠道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传播体系建设”中设专章部署“文化传播渠道建设”。
  文化产业的主体布局在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的主体布局上,“十二五”文化规划一方面提出选择50家实力较强、影响力较大的文化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使其成为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旨在促进文化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另一方面强调大力扶持机制灵活、市场反应快、适应力强的中小企业,不断拓展文化产业的广度和深度,旨在完善文化产业分工协作体系。
  文化对外贸易的海外布局“十二五”文化规划从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实际出发,一方面继续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另一方面提升文化对外贸易的水平和质量,鼓励文化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谋划海外布局和布点。
  3 突出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的主线。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对于调结构、转方式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文化发展自身也面临转变方式的艰巨任务。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十二五”文化规划。
  推动文化和经济融合“十二五”文化规划尊重并遵循文化和经济融合的内在规律,把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作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加快发展文化装备制造业和文化消费终端制造业,支撑文化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推动文化产业渗透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增加物质产品和现代服务业的附加值和文化含量,以在文化和经济融合过程中变革文化生产方式,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
  扩大文化消费与经济发展一样,文化发展也需要消费、出口和投资“三驾马车”拉动。“十二五”文化规划设专门章节部署如何扩大文化消费、出口和投资。
  撬动投资杠杆“十二五”文化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的对接;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股份制改造,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吸引外资进入我国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
  4 突出科技支撑
  文化传承和传播离不开科技进步,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引起文化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文化生产力的空前发展。突出科技支撑是“十二五”文化规划的一大特色。
  专设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十二五”文化规划把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从一般的号召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工程项目,专设了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从文化资源到文化生产再到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提出了文化资源数字化、文化生产数字化、文化传播数字化、文化消费数字化等非常具体的数字化项目。
  科技支撑贯穿始终在“十二五”文化规划中,科技支撑可以说“无处不在”,体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传播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等文化改革发展的各项主要任务之中。
  5 突出政策保障
  与“十一五”文化规划相比,“十二五”文化规划更突出政策保障,无论政策条目还是政策内容,远远超过“十一五”时期。这从一个侧面反映,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政府投入保障政策特别强调要建立健全同国力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财政资金投入突出引导作用,首先通过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等,面向全社会文化机构和个人进行项目资助,引导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支持人才培养;其次扩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支持战略性、先导性、带动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支持文化科技研发应用和提高文化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再次注入财政资金引导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吸引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通过对文化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推动文化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培育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
  文化经济政策突出强调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完善文化市场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提高政策透明度,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落实和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和改善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的对接,推动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把文化科技研发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制定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类别和范围,运用产业政策鼓励文化企业集成应用高新技术;进一步落实鼓励社会组织、机构和个人捐赠以及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及民间对文化的投入明显增加。引人注目的是明确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再延长5年。
  文化贸易促进政策强调加大已有支持对外文化贸易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进一步完善有关财税政策,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此外,支持文化企业市场开拓活动,为文化企业走出去提供通关便利,在账户开立、资金汇兑方面给予政策便利等。
  版权保护政策强调建设涵盖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领域的版权公共服务平台和版权交易平台,扶持版权代理、版权价值评估、版权质押、版权投融资活动,推动版权贸易常态化。明确提出要发展版权相关产业。(光明日报 高书生)
  倍增计划为文化产业立下“四梁八柱”
  近日文化部发布了《“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以下简称《倍增计划》),品读《倍增计划》,感觉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政策措施得当,前瞻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倍增计划》吸取了近些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准确把握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确立了“十二五”时期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是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
  作为指导文化系统“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倍增计划》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为主题,以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基本定位,不仅在发布时间上与国家的文化规划相呼应,而且在内容上也相衔接,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倍增计划》的一大亮点是提出了 “十二五”时期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一番、实现倍增的目标。“倍增”的目标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充分的调研和对文化产业现状深入分析基础上得出的。为确保规划编制的科学性,2009年文化部就以课题的形式,委托10多个部门3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对策建议。这些研究成果为“倍增计划”的提出提供了依据。现在发布的《倍增计划》是凝聚各方智慧的结晶,也是符合产业实际的一个规划。
  在发展思路上,根据我国区域的不同特点,《倍增计划》首次提出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有很强的针对性。规划提出加强分类指导,发挥各自优势,努力形成文化产业“东、中、西”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提出鼓励东部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倡导文化创新,提升文化品质,实现跨越发展;支持中部地区完善产业政策,扩大文化消费,规范市场秩序,加快产业崛起;引导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培育消费市场,带动产业发展。在具体举措上,提出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引导各地深入研究评估当地可供产业开发的特色文化资源,提出资源利用和转化规划,创建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这些措施丰富了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倍增计划》适应我国新兴文化行业不断涌现、不同文化行业相互融合的要求,不仅对文化部分管的文化行业进行了规划,还对与文化部门职能相关的文化产业各行业进行了规划,如文化旅游、艺术品、工艺美术、文化会展、创意设计、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等。上述文化行业是第一次进入政府规划的视野。《倍增计划》对这些文化行业发展目标、思路、任务、政策支持等进行了阐述。可以预见,《倍增计划》的出台必将对这些领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倍增计划》提出了不少很有价值的重大项目并对其进行量化,很有新意。如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10家左右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全国性或跨区域的文艺演出院线。培育100个左右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和一大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在藏羌彝地区实施一批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文化产业项目,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十二五”时期,随着《倍增计划》中重大项目的实施,我国文化产业必将跃上一个新的水平。
  《倍增计划》反映了近些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规律的认识在深化,对政府如何履行好职能的认识在深化。比如,政府部门不能只管“脚下”,更要管“天下”,要为新兴的文化行业提供公共服务……
  《倍增计划》的出台为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但是,再科学再合理的规划也仅仅是个蓝图,而要将其变成美好的现实,还有赖于文化系统的共同努力,还有赖于全社会的广泛支持。我们相信,只要全社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倍增计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光明日报 祁述裕 作者单位为国家行政学院)
  人才是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瓶颈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表示,从中国文化产业这几年发展速度来看,五年内翻番的目标不难实现。即“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文化产业增加值从4000亿至4300亿元,提升到8000亿至9000亿元。
  “倍增计划”强调,要推动优质文化企业利用公开发行股票上市融资,扩大文化产业直接融资规模。从现在起到2015年,将培育30家上市文化企业。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产业与技术组首席研究员邱罡表示,“十二五”规划将文化产业确定为战略先导型国家支柱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目前进入高增长期,市场前景广阔。而文化消费市场空间巨大,2010年中国文化消费总量在1万亿元左右,“十二五”末更将达到1.5万亿元。
  在文化部重点扶持的11个行业中,邱罡最为看好动漫行业,他认为,影视动漫行业将迎来确定性增长阶段。2010年,中国动漫市场的规模达208亿元,较2009年增长22.4%,预计到2012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20亿元。
  文化部表示,除了制定动漫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外,还会有更多财税优惠政策。继续在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进口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等税种实施优惠政策,扶持动漫企业发展。推动出台动漫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认定管理及进口税收优惠政策。
  而对于网游行业,“倍增计划”也明确提出,到2015年,游戏业市场收入规模达到2000亿元。鼓励网游企业到海外投资,形成10家综合实力达到世界水平的骨干游戏企业。
  在此背景下,各地都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北京将统筹政府资金100亿元人民币,支持文化创新和重大文化项目,其中包括加快国家广告产业园、音乐产业基地、新媒体产业园、出版创意产业园、动漫游戏城等重大项目建设,培养文化产业上市企业等。
  上海则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扶持一批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广东开展文化消费补贴计划和国民文化消费卡工程试点。
  从2012年至2015年,广东省财政将在原已安排的文化建设经费基础上,再拿出25亿多元专项资金,支持14项文化改革发展重点工作项目。
  浙江则呼吁“文化立法”,推进文化产业“122”工程, “122”工程指的是浙江将着力培训100家重点文化企业、20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助推20家文化企业上市。
  但也不能否认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刘玉珠认为,我国文化产业企业还存在总量偏少、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缺乏知名、骨干企业的特点,因此,成为国民支柱性行业还需要更长时间。
  邱罡也表示,文化产业专业人员匮乏是限制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以北京为例,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在总的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过千分之一,但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均在10%以上。中国缺少顶尖的领军人物式的创意人才,在会展业、网络游戏业、动画制作业、版权业等文化产业的新兴领域里,专业人才也十分缺乏。(第一财经日报 马可佳 )

http://news.sina.com.cn/c/sd/2012-03-02/175024049230.s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1:27: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斯坦福大学开设少林功夫课 由少林寺和尚执教



  2012年03月03日04:10  大河网-大河报
微博

少林功夫课上,洋学员学得有模有样。 图片来自斯坦福大学官网

  专家:推广中国文化,河南优势得天独厚

  □记者 杜一格

  核心提示

  少林功夫誉满全球,不少外国人对这种不需语言就能超越国界的中国武术深感兴趣。3月1日,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称,从2011年冬季学期开始,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学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开设了一门少林功夫课,由少林寺和尚执教。

  A

  斯坦福开了少林功夫课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斯坦福大学于去年冬季学期开设了这门“少林功夫课”,专程邀请在旧金山工作的少林寺和尚释延然担任老师。该校生于北京、赴美30年的结构生物系职员西泽林关说:“就算是人在中国,也难有这种机会,很幸运可以在加州的阳光下,学到少林和尚教授的少林功夫。”

  据介绍,少林功夫课程的学员报名条件不限,缴纳报名费100美元后,便可在该校医学院办公大楼后的一个庭院中学习少林功夫,每周上课一小时。今春已有22人报名参加功夫课,其中除学生外,还有该校的机械工程师。

  “禅武合一”传递到顶级名校

  昨天下午,释延然的师弟、一位曾在美国教授功夫的少林武僧向记者介绍称,释延然今年30岁,9岁就在少林寺学习功夫,十几年前被少林寺派往美国旧金山的“少林文化中心”执教。他表示,截至目前,在美国成立的“少林文化中心”已有三所,分别是加州费利蒙少林文化中心、旧金山少林文化中心和弗州大华府少林文化中心,这三所少林文化中心都是由河南嵩山少林寺在北美地区组建的正式分支机构。

  “少林文化中心不仅是一个集佛学、禅修和武术学习于一身的综合性场所,也是少林寺与美国各界联系的主要渠道,对于中美两国的宗教及民间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该武僧说。

  “少林功夫虽然没有语言,但仅通过肢体就能超越国界、超越种族,甚至超越宗教。”该武僧称, “释延然将少林功夫‘禅以修心,武以修身,禅武合一’的精神传递到了斯坦福这所世界顶级名校中。”

  C

  推广中国文化

  河南优势得天独厚

  省教育厅汉办主任徐恒振对于斯坦福大学开设“少林功夫”课程的做法表示赞赏。他说,河南在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方面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

  据了解,除了以少林寺为主体的少林文化中心在海外传播武术文化,河南文化部门精心打造的风中少林在美国百场演出也场场爆满。去年,应联合国邀请,河南教育厅武林汉韵交流团将少林、太极等中华武术与传统民乐有机融合,将第二届联合国中文日活动推向高潮。这之前,该交流团在两年时间内,已走访了近30所美国大、中、小学,进行了30场演出,每到一处均引起轰动。今年,该交流团受国家汉办委派已经走进了意大利、瑞典等国多所大中小学。

http://news.sina.com.cn/w/2012-03-03/041024051030.s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