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726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心理学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9 19:15: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听听被采访对象的心声

李靖云:巴老师,媒体越多,这种竞争的压力就越大,越是要抢独家,抢报道,记者的生存环境很差,这种疯狂的不计成本的采访就会越厉害。媒体有得罪之处,还望互相体谅。


@巴曙松:全国媒体不止300家吧?-转:@zhh9813张浩 当年做记者时,采访一个企业家,他私下诉苦说:“就算全国三百家媒体,不间断每人一个电话讲2分钟,每天接电话时间是10小时,我还能做什么事啊”以后采访尽量提前提交提纲、预约时间,虽然这都是记者的本份,但能尽量减少占用别人时间,也是珍惜自己生命。



22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38) | 评论(36)




7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 收藏 | 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发表于 2019-10-5 22:21: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心理学家太难了:大众弄混了相关和因果,我得背锅



相关性和因果关系混淆的“疾病”困扰着心理学,而“罪魁祸首”正是科研工作者本身。
APRIL L.BLESKE-RECHEK
封面:Jeff Csatari
PSYCHOLOGY  心理学
2019年7月,克里斯托弗·弗格森(Christopher Ferguson)在Quillette发表了一篇关于心理学实验重复危机的文章。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发展过程中浮现出了许多难题,作为理论心理学家,我很欣赏他对一些难题清晰而简明的讨论,包括学术发表偏见,以及媒体对弱影响因素的大肆渲染。我认为,现今有一种不太为人所知的“疾病”正困扰着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包括保健科学、家系研究、社会学和教育研究):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的混淆。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罪魁祸首”并不是一般民众和媒体,而是科研工作者们本身。
相关性和因果关系
我们可能都听过“相关性不是因果关系”这样的老生常谈。担保一个变量“导致”(causes)另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有三大准则,相关性只是其中第一条。

— Diablo Magazine

为了表明一个变量导致另一个变量发生变化,首先要满足第一准则,即证明两个变量是共变的:其一增长,另一变量亦趋向于增长(此为正相关;举例,在SAT考试中获得高分的学生在大学里也倾向于获得相对较高的GPA) ;其一增长,另一变量趋向于下降(此为负相关;例,更喜欢在工作中和人打交道的学生,不太可能主修计算机科学和物理等无机学科)。
第二大准则为时序优先性:假定原因(The presumed cause)必须先于假定效力出现。例,儿童时期被暴打屁股的人在青少年智商测试中往往得分较低。关于时序优先性的描述往往会引发因果关系的解读。例如,在打屁股和智商的情境中,有人会理所当然地推断出被揍“导致”了低智商。要推断因果关系,时序优先性必要但不充分。正如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在《白板》(The Blank Slate)一书中写道,假如你在睡前定好了两个闹钟,一个闹钟6点响,另一个闹钟6点15分响,随着第一个闹钟在第二个闹钟之前准时叫醒了你,你会明显感受到系统性共变和时序优先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第一个闹钟响“导致”了第二个闹钟响。同理,儿童时期被打屁股早于青少年智商测试,但这并不能证明打屁股“导致”低智商。接种疫苗会导致自闭症是个早已被完全证伪的谣言,这一可怜的信念似乎源于由时序优先性推断出因果关系的倾向:因为接种疫苗要早于自闭症症状的显现,人们随即会错误地假设是疫苗“导致”了自闭症。要是真的按这种逻辑推理,那么在孩子蹒跚学步期间,任何事物都可以是自闭症的诱因。
第三大准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要推断因果关系,研究者们必须处理潜在的混杂变量(confounding variables),即能以另外一种方式解释假定因果联系的假定原因。以打屁股与智商的研究为例,研究者可以考虑到各种各样潜在的(且非互斥的)混杂因素:生活压力大,物质条件贫困可能会导致体罚和认知能力发育迟缓两种情况;父母的低智商可能会导致体罚和孩子低智商得分;儿童时期的低智商得分可能会导致体罚和青春期的低智商得分,诸如此类......要让特定原因(如打屁股)成立,必须将原因隔离,然后通过随机分配施加于其中部分个体(或者说原因的不同层次必须施加于不同群体中的个体)。一般来说,这是通过实验设计来实现的,实验设计包括对假定原因的“操纵”,然后对预测中会受到操纵影响的变量进行测量。
没有伦理研究者会想要随机分配父母对孩子进行不同程度的体罚,以评估其对儿童智商的独立影响。但是另外一些关于人类的难题“有望”通过实验解决。例如,游玩暴力血腥电子游戏会增加玩家攻击性。研究者要验证这个假想,他们会在实验设计中随机安排被试个体玩一段时间暴力电子游戏,另一组被试会被安排玩差不多刺激,但是非暴力的游戏;在施加了操纵后,研究者会测量被试个体的攻击性。

— Kata

在受控实验中——研究者操纵一个具体的原因变量,随机分配被试经历操纵变量的不同层次,将其他因素保持恒定,然后客观地测量操纵的影响——这是文献撰写中探究因果关系的“黄金准则”。要注意,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有因果影响并不意味着它“决定”了另一个变量。在暴力电子游戏和攻击性的例子中,或许有证据表明接触暴力游戏会让人在短期内产生攻击性想法,但是接触暴力游戏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暴力程度;这只是影响攻击性的众多变量之一。
或许你能明确认识到相关性和因果关系之间的区别。那你是幸运的少数。关于逻辑思维和思维偏见的书籍经常探讨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混为一谈的趋势,例如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Stanovich)的《超越智商》(What Intelligence Tests Miss)和迈克尔·舍默(Michael Shermer)的《为什么人们会相信怪事》(Why People Believe Weird Things)。
几年前,我和我的学生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证明了无论人们的教育程度如何,把相关性和因果关系混淆的趋势总是存在的。以其中一项研究为例,我们给社区里的一组成年人阅读了一则虚构的研究简介,描述的是一项学生自尊和学业表现的相关性研究,研究中的两个变量都被测量(观测)并且两者都没有被操纵;对于另一组被试,我们虚构的研究简介描述了一项对学生自尊进行控制的实验性研究(即随机分配一些学生收到促进自尊的讯息,另一些学生则没有),然后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测量。两组被试知悉的研究结论都声称:该研究揭示了自尊心与学习成绩的正相关关系。随后,我们询问被试,可以从研究发现中推断出什么?
自尊会“导致学业的成功”——虽然阅读了相关性研究的被试不应该推断出这样的结论,但是两组被试得出该结论的比例相同。此外,在阅读了相关性研究的被试中,无论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如何,他们做出错误因果推断的可能性相差无几!(顺便提一下,自尊提高学业成绩的推论实际上与最新科学研究相违背,该研究很清楚地表明,即便自尊与学业成功有因果关系,那也是学业成功先于自尊,而不是相反!)
因果关系的语言
在英语语言中,描述因果关系的方式远多于描述非因果关系的方式,这也许正彰显了人类推断因果关系的偏好。我和同事们仔细阅读了数百篇心理学期刊文章,发现了超过100个不同的词汇和短语被用于表示因果关系。如下面的关键词云图所示,大字体表示其中最常用的。

表示因果关系的关键词云图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语言中可能有成百上千种方式来表示因果关系,这很重要,因为人们确实弄不清语言中真正的“因果关系”,人们也不知道(如前文描述)在何种情境下使用因果关系的语言是恰当的。因此,如果没有充足证据,就使用因果语言来描述研究结果,读者很可能无法意识到语言上的细微偏差,从而被误导而不自知。
学者们一再指责媒体,怪罪其使用因果语言不当。2016年,来自Vox的布莱恩·雷斯尼克(Brian Resnick)向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发问:记者在报道科学研究、撰写文章时犯了什么错?在得到的答复中,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的混淆位居榜首。诚然,媒体报道中充斥着不恰当的因果关系推断。几乎在任何新闻网站随便一搜,你都可以看到像这样的标题《学生饮酒如何影响GPA》、《真诚的微笑有助于长寿》还有《网络欺凌导致青少年睡眠质量和抑郁症状恶化》,记者基于这些测定变量的“非因果”(相关性)研究编写的如上标题,都属于因果关系断言。


— Kata

不过,最近有几项研究指出,因果关系语言的滥用始于科研工作者自己。例如,在医学领域,一项大规模的文献调查表明,有半数以上的相关性研究文章包含了对研究成果的因果解读。在教育领域,一篇发表在教学期刊上的文献调查表明,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相关性研究文章包含了因果关系陈述。在心理学领域,我和我的同事进行了两项研究,突出表明了该问题的普遍性。首先,我们审阅了一系列随机的摘要样本,这些摘要的展示海报已被首屈一指的心理学专业组织——心理科学协会(APS)审核通过,并在其年会上展示。我们很失望地发现,超过一半的摘要在没有充足证据的情况下使用了因果语言(即,所涉及的研究是相关性的)。当然,海报展示的严谨程度要比正式演讲或期刊文章低,因此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审阅了心理学11家知名期刊中的660篇文章。我们的研究结果重复证明了:半数以上使用了因果语言描述的研究文献实际上是相关性研究;换句话说,其因果语言的使用是不恰当的。
我把我们的分析报告提交给了心理科学协会旗下的一家杂志,杂志编辑却退回了我们的投稿,并回复说:人类将相关性与因果关系混为一谈的倾向已经众所周知。行呗,也许这确是众所周知的偏见,但如果在心理学最热门的专业会议之一里,这种偏见在其海报展示中泛滥,并且在心理学的知名期刊中同样普遍,那么很显然事情就大条了。(应另一家期刊编辑邀请,我们已将此研究成果发表在了他们的期刊上。)
忽略了混杂因素
我们在应对社会中的问题时,混淆了概念并错误地从相关性数据中推断出因果关系,这阻碍了最有效解决方案的制定。例如,考虑到幼儿在早期语言习得和未来学业成绩方面的巨大差异。哈特和里斯利(Hart & Risley)1995年的追踪研究是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中最常被引用的研究之一,该研究表明,在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父母对他们说的话要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少得多,并且研究预测认为这些早期的语言经验差异,会造成孩子未来在词汇量和学业成绩方面的差异。
“父母给子女提供的言语环境是影响子女言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这一因果关系的解读,催生出许多昂贵的强化课程,这些课程教授并助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言语互动。然而,哈特和里斯利的研究数据是相关性的。即,该研究并没有控制亲子之间言语互动的数量与质量;该研究没有随机分配家长提供一种形式的语言体验,另一些家长提供另一种形式的语言体验,然后再测定由于操纵导致的儿童发展变化。因为一些相关变量会大大增加来自父母的言语互动和儿童言语能力,要指出早期语言体验的差异“会导致”儿童词汇量和学业成绩的差异,就必须要消除混杂因素。
共同的遗传性质也是潜在的混杂因素。社会经济状况好的父母比社会经济状况差的父母有更高的认知能力,社会经济状况和认知能力都是可继承的(heritable)。因此,对于父母提供的语言体验质量和儿童的言语能力,基因可能是造成影响的第三个变量。为了验证这一可能性,行为遗传学家充分利用“自然实验”,一些儿童由其亲生父母抚养(共享基因和环境条件),一些儿童由养父母抚养(仅共享环境条件)。在典型的家庭中(如哈特和里斯利研究中的家庭),孩子和父母的相似程度如何,在哪些方面共享基因和养育环境?在收养家庭中,孩子和父母的相似程度如何,在哪些方面共享养育环境?

— AD Marcy Atarod

事实上,这些问题的答案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研究,并有无数研究人员在多种情境下重复实验:在亲生家庭中,孩子的词汇量和言语能力与父母相似;而在收养家庭中并非如此。
其关键意义在于,在哈特和里斯利的研究中,父母的言语行为与其子女的言语能力之间存在联系,但这并不足以推断出父母的言语行为会“影响”子女的言语能力。
用遗传学来解释此种关联更妥,因为这种关联只有在父母和孩子有亲缘关系的时候才会显现出来。
换一种说法,研究结果表明,为子女提供高质量语言体验的父母类型与提供低质量体验的父母类型存在系统性差异;能从父母那里获取高质量言语反应的子女,与难以获取高质量言语反应的子女也存在系统性差异。由于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继续将哈特和里斯利的相关数据,解读为早期语言经验对言语能力因果影响的证据,因此他们继续推进干预措施;如果不承认并考虑到环境及遗传因素,最终这些干预措施的效果可能会打折扣。
混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可能在另一个领域误导人们,这个领域就是“微冒犯”(microaggression)。在推广该术语的文章中,“微冒犯”被定义为“日常言语、行为或环境中简短和常见的侮辱,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会传达对有色人种的敌意、贬低或负面种族歧视和侮辱。”

— Kata

这个术语最初是在种族和民族语境下使用的,但现在应用得更广泛了。一项关键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如果个体自我报告遭受到“微冒犯”,那么就相对更有可能被心理健康问题侵扰。该研究的数据是“相关性的”,但是却被人们解读为因果关系:即,被“微冒犯”导致心理健康问题。正因为如此,单位要求员工进行用语、用词和行为培训,以规避所谓的“微冒犯”,现今这种情况在学术界和商界很常见。我并不是说受到“微冒犯”不会对个人健康造成实际损害;这种探究因果关系的方式看似是合理的,但是如果没有真正的实验研究对某些个体施加“微冒犯”并另设组对照,随后对预定的结果进行测量,则因果推断是“无法成立”的。不然,无异于信口开河。
斯科特·利林菲尔德(Scott Lilienfeld)在文章中呼吁对“微冒犯”进行更为严谨的研究,并指出消极情绪性(神经质)的人格特质是一个显著的混杂因素:消极情绪性的敏感个体特别容易认为自己遭到“微冒犯”,并且消极情绪性的敏感个体更易遭受心理健康问题的侵袭。由于“微冒犯”没有精确的定义,而是完全根据听者的解读来定义的,那么感到“微冒犯”和心理健康问题都有可能与消极情绪性有关。我认为,“微冒犯”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因果推断会让人做出不当的假设,在这些证据不充分的假设驱动下,杜绝“微冒犯”的研习活动可能会带来事与愿违的结果,让敏感个体变得更加敏感。
事实上,在我和同事们去年开展的一项研究中,我们首先告知大学生被试这样的话语:“人们谈天说地,但有时候他们的无意之言会伤害到你”,相比消极情绪性指数较低的学生,消极情绪性指数较高的学生给诸如“你应该跑跑步了(You should take up running)”这样的含混陈述打上了更高的“有害”评分。正如卢基亚诺夫(Lukianoff)和海德特(Haidt)在《美国人心灵的溺爱》(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一书中所主张,关于“微冒犯”的培训可能无法促进人们恭敬地相互接触(即便其愿景很美好),却给人话里挑刺的机会。
心理学界能做得更好
对于由相关性推断出因果关系的这种倾向,我希望心理学家们能够携手克服,就像心理学家回应心理学实验重复危机那时一样,自己负起责任来,实施更加严谨的研究和数据分析。如何克服这种倾向取决于其出现的起因、方式、时间及对象。心理学家可能和其他人一样,难以区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需要完善我们的科学培训,增加更多针对性训练,以正确表达因果关系、规范证明因果关系。


— Davide Bonazzi

另一种可能性:或许是由于意识形态差异和利己主义偏见,心理学家在审校其他人的研究时可以发觉不当的因果推断,但却会在自己的研究中忽略其存在。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需要鼓励质疑的声音,把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的矛盾摆到台面上来,以便对彼此的研究进行建设性的审阅。也可能是科研工作者们故意使用不当的因果语言,让其研究获得更多关注。还好,最近的研究表明,科研人员大可不必如此“操作”,因为新闻机构在挑选科研新闻稿时,使用非因果语言和使用因果性语言的文章被选中的几率大致相同。
无论如何,这取决于心理学家们是否能把控好彼此,以达到更高标准:(1)及时辨识出因果性陈述;(2)在做出因果性陈述之前,确认研究过程是否满足三大准则。在科学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心理学必须做得更好。

评论如下:
Love,death&robot
实际上由于心理学的大部分有意思的构想涉及的变量过多,实验方为了出成绩很难做出普遍性的成果来,大多不得不就一个p值的情况下勉强靠统计筛一个结论,所以可重复性极差。在目前的科研体制下根本很难取得真正的突破。而那些有名的有架构的理论太多,验证也非常不足。

「康思迪」
当数字只为了佐证观点,
才有了为赋新词强说愁。

Eichenwalde
其实乱用因果最泛滥的是经济学领域还有媒体行业,最后我们社科背锅哈哈……

黑色豆腐
在科学方法的逻辑中,没有操纵变量就不能推出因果关系,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伦理上限制了操纵的空间。人们总是希望研究结论对生活是有指导意义的,这方面比较起来,相关性结论较因果性结论不meaningful很多,这可能是研究者和大众都一厢情愿地把相关当因果的原因吧。其实我更好奇社科领域(经济学)对这个问题怎么看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3C35.tmp.jpg

滔滔
那种感觉到微冒犯的人是不是应该进行“脱敏疗法”啊

原创: BLESKE-RECHEK
来源:神经现实
原文链接:http://1t.click/a3Vn

编辑:宋婷



板凳
发表于 2019-10-6 10:22: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北约士兵在交友软件上被骗约会,不料成了信息试验“小白鼠”
原标题:美人计?!北约士兵在交友软件上被骗约会,不料成了信息试验“小白鼠”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博雅琪】本想要一次浪漫的邂逅,不料却被当做一场信息试验的“小白鼠”——俄罗斯卫星通讯社5日爆料说,近日,几名北约士兵落入了一个由北约卓越战略通讯中心(NATO Strategic Communications Centre of Excellence)设下的“美人计”圈套,被一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女性”通过交友软件Tinder骗去约会。
俄卫星通讯社介绍说,北约定期在包括拉脱维亚在内的波罗的海国家举行大型国际军演,而一些在拉脱维亚参加演习的北约士兵常在空闲时候通过Tinder与女性约会。落入上述“圈套”的士兵被发现在一天晚上冒着违反规定的风险,离开了自己的岗位前去赴约——当然,他们最终并未如愿见到这名虚拟“女性”,与此同时,他们还被当做了一次反虚假信息试验(anti-disinformation test)的“小白鼠”。
俄卫星通讯社透露,组织这次试验的北约卓越战略通讯中心总部位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目前正在对士兵们的弱点及相应的应对之策展开研究。报道称,该中心负责人、拉脱维亚国防部前高级官员贾尼斯•萨茨(Janis Sarts)正在领导一个50人的团队,致力于分析虚假信息,从而制定相关能够赢得心理战的策略。
来源:环球网
链接:http://www.sohu.com/a/345131518_162522?spm=smpc.news-home.top-news4.4.1570321774024h6MBAGL&_f=index_chan08news_13
编辑:晓晴

地板
发表于 2019-10-10 22:07: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实用心理学200,读完你会更强大
111、【心理技巧:感恩让你有份好心情】
心理学家Emmons研究表明:不管你心情好坏,在每晚睡前写下5件让你心存感激的事,能够让你的心理和生理都能够更加健康!这些事可大可小,从一顿饭到好友谈心,从工作到信仰等。
112、【我讨厌这研究结果】
弗吉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一起进行的研究报告称:“别让对方看出你到底有多喜欢她会给你增加印象分,还能激起他们多了解你的欲望。”
研究者表示“很多教人恋爱的书都建议不要太早告诉对方自己的感受,反而应该是若即若离。经过我们的研究,发现这一建议是完全正确的。”
113、【心理科普:越是拥有越是不满足】
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想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这在心理学叫“配套效应”。
114、【生活累的真正原因】
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小半源于攀比。
115、【消费心理学:便利店里的陷阱】
1)销路最好的饮料放在商店的最里面:让你多逛会;
2)相互关联的物品要摆在一起:激发你需要,让你多买一点。
3)收银台前总会有零食:让你买本来自己没有想买的东西。
116、【为他人着想激发创造力】
美国《个性和社会心理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当人们为其他人考虑或工作时,会用一种更加抽象、范围更广的方式进行思考,从而开创了新的创意路径。他们能从为他人提供的好处中获得更多灵感。因此,我们平时多为他人着想一些,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创造力。
117、【心理科普:富勒效应】
研究发现,面对一个模糊的描述,人们往往会将它与自己的情况对号入座。这种倾向被叫做“福勒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富勒效应”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对占星术、塔罗牌、心理测试游戏等等信以为真。
118、【喝酒脸红者更需要控制饮酒】
科学研究证明,有喝酒脸红反应者是因为其参与代谢酒精的酶的基因有缺陷,因而导致有毒的乙醛在体内大量累积,造成血管扩张,引起脸红反应。本来不喝酒的人经过锻炼对酒精耐受了,会喝更多酒积累更多乙醛,而乙醛对许多器官都有毒性并可致癌。
119、【怕鬼是因为看到了内心的恐惧】
一个没有人形,也没有人性的鬼,只会让你感到好奇,而不是恐惧。人们之所以看恐怖片会惊恐万分,是因为你看到了一张惊恐的面孔,换句话说,你看到的是自己内心的恐惧,人类共有的恐惧。
120、【职场心理:如何搞定你的上司】
1)如何应对结果型上司。
1)工作务实
2)注重结果
3)不拘一格
2)如何应对细节型上司。
1)中规中矩
2)关注细节
3)思而后行
3)如何应对机会型上司。
1)灵活机动
2)多维思考
3)多推动,少牵引
4)如何应对整合型上司。
1)准备充分
2)建立关系
3)耐心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uE8qU0eIAQddBCFLstf2g
编辑:陈茗

5#
发表于 2019-10-25 22:40: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记者的心理压力普遍来源于:
1. 职业角色的要求,如模糊的期望、对角色的不确定、过度的期望。
2. 人际关系的要求,如同事关系、竞争、报道中的伦理等问题。
3. 外在环境的要求,如在没有自然光的拥挤的编辑室里工作导致的压力。
4. 工作条件,如低薪酬、长时间工作、深夜的交稿期限等。
5. 与具体工作任务相关的压力,如采访情绪不定的信源,时间紧迫的压力,遭受暴力和恐吓、接触创伤性事件等。
6. 因为工作带来的骨肌肉的不适或相关部位的疼痛。
7. 因收入不稳定、长时间工作、忽视疾病症状而造成的健康威胁。
8. 精疲力竭、抑郁、焦虑、PTSD、酗酒和跳槽。
随着记者报道创伤事件和调查性报道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其PTSD症状的严重程度也随之增加  PTSD和焦虑的症状,这就突显了遭受暴力所内含的创伤性。心理压力过大的新闻记者会出现情绪耗竭,痛苦感重现,焦虑,抑郁,内疚等症状,他们会通过哭泣和依赖其他物质等方式来减缓症状,如一些人会因此而饮酒。
——Chloe Reichel在《记者工作如何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相关研究综述》
编辑:宋婷

6#
发表于 2021-1-3 11:27: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大脑研究表明,我们可能无法用理性战胜标题党
https://www.hu-berlin.de/en/press-portal/nachrichten-en/december-2020/nr-201221编译:文龙柏林洪堡大学(HU)的研究人员进行的神经认知研究表明,即使我们认为某个新闻来源是不可靠的,也会受到其带有情感倾向的标题的影响而对他人的评判产生偏差。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谣言、片面事实和错误的资讯触手可及,并在不断地被人们分享和消费。尽管其真实性值得怀疑,但它们对个人意见和公众话语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然而,直到现在,人们对这种信息在大脑中的处理方式以及神经的处理过程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判断知之甚少。神经认知心理学的新发现表明,即使我们认为新闻来源不可信,带有情感倾向的新闻标题也会对我们处理信息以及对他人判断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来自可靠来源和非可靠来源的新闻标题根据新闻来源的可靠性来判断或分类信息的真实性似乎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做法。但是,这样的分类是否能使我们免受带有情感倾向的新闻标题的影响呢?为了对此进行调查,柏林洪堡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人员让被试者们阅读刊登在德国知名媒体的特定在线版中有关虚构人物的新闻标题,这些标题或带有社会情感倾向或含相对中立的信息。例如,一个人被报道贪污了税收,另一个人被报道表现出了杰出的公民勇气。短暂休息过后,研究人员根据他们的脸部表情去观测他们在评判这些虚构人物时的大脑活动。
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判断,而媒体来源的可信度不会尽管受试者认为媒体来源具有不同的可信度,但这些评分在他们的意见形成过程中并未发挥作用。相反,新闻标题的情感倾向对他们的判断有很大的影响:即使受试者不信任该新闻来源,他们也会对头条报道的负面或正面行为的人做出极端的判断。受试者对被描述为负面的人的评价为不喜欢和负向的,而对因好行为而成为头条新闻的人的评价为非常喜欢和正向的。
大脑活动展示了情绪化标题带来的影响在对个体进行评判时,研究人员使用脑电波图(EEG)来记录受试者的大脑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快速、无意识的脑反应可以与较慢、更受控的脑反应区分开来。研究人员之前假设情感只在早期和非自愿的反应中占主导地位,而后期除了情感之外还应考虑来源的可靠度,因此可以得出可靠度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力的结论。然而,后期和早期大脑反应均表明了人们会受到标题情绪的主导而非可信度。这些新的研究发现表明,即使来源的可信度被认为是低的,引发兴奋或愤怒之类的情绪的新闻内容也不会轻易地改变我们的态度。相反,当情感内容支配我们的判断时,对来源可靠性的原有态度就没有了影响。了解并进一步探索带有感情色彩的新闻标题所带来的影响,是防止谣言,片面事实和错误讯息可能造成破坏性后果的重要第一步。
来源:微信公众号-别闹了机器
编辑:宋婷

7#
发表于 2023-7-7 22:54: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李玟因抑郁症去世!@广播人 如何预防抑郁症?

导读
7月5日,著名歌手李玟因抑郁症去世,再次引起了公众对抑郁症的关注。  实际上,抑郁症、焦虑等心理疾病也困扰着压力较大的媒体从业人员,近几年发生过多起媒体人疑似因抑郁症自杀的事件。      
   
哪些表现是抑郁症症状?广播人如何调节心理健康?作为用人单位,媒体又需要有哪些举措?
1新闻从业者备受心理疾病困扰
“抑郁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全世界超3亿人患抑郁症。”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上海长征医院医学心理学科主任柏涌海在第四届健康科普网络晚会上说道。《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数据显示,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14个人中就有一个抑郁症患者。    实际上,近几年,也发生过多起媒体人疑似因抑郁症自杀的事件。2022年年底,财新《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渡过”平台创始人张进,在对抗抑郁症多年后去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庆东曾向传媒茶话会表示:“长期处于压力下,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出现问题。”广播人的真实感受恰恰印证了上述调查,面临较大压力,焦虑、抑郁情绪也并不鲜见。
有人提到:“收入不足,工作压力、房贷和养家的压力、家庭关系的压力、孩子教育的压力……综合交织起来就会形成一个积压,一旦遇到导火索就会爆发。”“面对压力时经常睡不好、熬夜,整个人处于焦虑状态。”   
也有人说:“长期兼顾写稿、编辑、直播等工作带来了焦虑症、强迫症,黑白颠倒导致精神萎靡,枯坐到清晨无法入睡,心理上总觉得不踏实、不放心,莫名焦虑。”      
一名健康领域资深广播人提醒说:“咱们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如果长期没有得到缓解或释放,最终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一些人不当回事儿,觉得不是病,即使心情低落很长时间没有走出来,也觉得是工作繁忙导致的,实际上问题已经出现了”。
2“三低”“三无”识别抑郁症         

在精神医学的定义中,“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存在自伤、自杀行为、甚至因此死亡”。
“三低”“三无”是抑郁症典型症状。在临床上,抑郁症患者的“三低”症状指: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抑郁症是较长时间的情绪低落,伴有认知(思维)和行为(意志)低的临床特征。“三无”体验指:“无能”,认为自己无能、无用;“无助”,没有人可以帮助到自己;“无望”,认为未来没有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发作期的抑郁症患者可能因为自知力的缺乏或不完整,并不能及时意识到自己的这些改变(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反而会因为这些特征带给自己的不良体验而产生负性的思想。
因此,及时识别抑郁症非常重要。排查抑郁症有这么四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对应抑郁症的核心症状。         

问题1:最近几周是否觉得精力疲乏,生活乐趣减退?
问题2:除了不开心以外,是否比平时更加悲伤、特别想哭?
问题3:是否在不需要早醒的情况下早醒了?
问题4:是否觉得活着没意思,有自杀想法?     
   
如果四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是”,从医学上高度怀疑答题人是潜在抑郁症患者。此外,广播人还可以参考下方视频,利用“90秒4问题询问法”快速筛查抑郁症。         
需要提醒的是,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有情绪的降低就是抑郁症,抑郁情绪≠抑郁症,需要进一步加以识别。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应用心理学硕士导师肖磊曾撰文介绍,普通抑郁情绪之所以不是抑郁症,是因为抑郁症的诊断需要完整表现出“三低”症状和发现内心的 “三无”认知,并持续一定的时间、躯体问题有一定的表现,最后经由精神科临床医生确诊才可确认是得了抑郁症。   
3远离抑郁症,参考这些要点
1. 了解抑郁症相关知识
抑郁症可防可治,应平等对待、关爱抑郁症患者。
从抑郁症防治的重点人群来看,属于“高压职业人群”的广播人位列其中。
对于高压职业人群,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工作方案》提出:用人单位聘用专兼职的精神心理专业人员;为处于特定时期或特殊岗位工作的干部和职工提供心理疏导及心理援助。
从抑郁症发病年龄来看,初入职场的年轻广播人、媒体人,以及媒体中的资深人士也需多加警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方贻儒教授曾表示,抑郁症发病高峰年龄段为20岁左右和40岁左右。在生理上,这是从青年晚期到更年前期的变化;在心理上,需要面对工作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变大等情况,更容易出现抑郁的症状。
除此之外,微笑型抑郁和隐匿性抑郁是两种不易被察觉的特殊类型抑郁症。
微笑型抑郁症患者内心深处感受不到真正的快乐和喜悦,但在社会交往中可能会有礼节性的微笑,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谈笑风生,让人很难把他们与抑郁症联系起来。
隐匿性抑郁症患者往往觉得自己有躯体疾病,反复去综合医院就诊,实际上是存在抑郁症状。     
   
2.预防抑郁四步走         
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贾福军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介绍了预防抑郁症的四个步骤。   
一是作息规律,有相对固定的作息时间;二是保障充足的睡眠,成年人要保障7—8小时,充足睡眠对预防抑郁症非常有益;三是保持适当运动,它不仅可以预防抑郁症,甚至可以改善轻度抑郁症;四是学会识别情绪变化,一旦有问题,要积极就医,及早治疗。         

3.媒体单位积极协助
关爱广播人的心理健康也需要用人单位作出努力,刘庆东给用人单位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邀请名校专家或心理医生做讲座,讲解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同时传授一些方法;二是对于已经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安排团体辅导,一般连续做一段时间,焦虑状况就会得到缓解;三是邀请专家,传授冥想、催眠的方法,通过“正念减压疗程”等缓解焦虑。


来源:电台工厂(公众号)
编辑:覃韵琪

8#
发表于 2023-7-10 12:53:44 | 只看该作者
事实核查:我们为什么会相信假新闻?

(德国之声中文网)无论是有关乌克兰战争新冠病毒还是性别平等的议题,近年来互联网上流传的假新闻越来越多,尤其是当涉及到情感和有争议的话题时。有时真假难辨。而另一些时候,事实和虚假新闻其实很容易辨认。

每人情况不同,一些互联网用户总是更容易相信假消息和假新闻。在这篇德国之声事实核查中,我们将探讨其中的原因。

认知偏差让我们轻信受骗

一个经常出现的术语是“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它描述了存在于我们人类思维中的那些难以摆脱的错误倾向。

当我们轻信假新闻时,我们的已有观点、预先形成的世界观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时在一些专业文章中也将其称为“partisanship”(党派偏见/偏袒性)或“confirmation bias”(确认偏差)。

认知心理学家斯蒂芬·勒万多夫斯基(Stephan Lewandowsky)是该领域著名专业文献的作者,他解释说:“如果我听到一些与自己的政治观点相符的东西,也就是我想听到的东西时,我就会更相信它。”我们总是带着偏见。例如,如果一个人认为德国接纳了太多难民,那么他就更倾向于去相信有关社区负担过重或对于这一群体持负面态度的新闻报道。

我们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认知偏差”是常常过早地相信自己的直觉。我们在内化、评论和转发内容之前不愿再次检查,仿佛再次核查事实是多余且令人厌烦的。很多用户仅仅是阅读文章标题,而不是实际内容。

《科学邮报》和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就通过发布误导性标题来测试了这一点。读者点击链接后就会发现这其实只是一个玩笑性的实验,但大多数人连链接都没有点开。

负面信息最能触发我们

“从众效应”(或“跟风效应”Bandwagon Effect)也会误导我们:人们通常以他人为导向,而不是靠自己形成观点意见。就假新闻而言,这意味着我们更有可能去相信其他很多人都相信的信息。

当一个社交媒体帖子被大量分享和点赞时,我们便倾向于相信所谓“群体智慧”。问题是,其他人在点赞分享时也是这么想的,并且如前面提到的,其中大部分人在没有具体了解内容的情况下就分享和点赞了。

我们的记忆力对于正确记住所看到或所读到的内容也没有太大帮助,这就是所谓的"持续性不准确"(Persistence of Inaccuracy)。我们经常不太记得某件事的真假。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是,人们依然声称某条虚假信息为真——即使后来通过事实核查的方式已被纠正为假。

除了这些偏差外,假新闻传播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我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更多地是让情绪来主导自己。勒万多夫斯基表示,虚假消息比真实信息的传播快六倍,这正是由于情绪所致,“我们知道人们对于引发负面情绪(例如愤怒)的信息反应特别强烈。”这类假新闻最有可能被迅速传播。

信息真假在其次,能为己所用最重要

维尔茨堡大学去年进行了一项研究,令600名参与者评估不同陈述内容的真实性。该研究发现:黑暗型人格特质和所谓的“后真相认识论”使我们更容易受到虚假新闻的影响。

该研究的首席作者、心理学家扬·菲利普·鲁德洛夫(Jan Philipp Rudloff)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解释说:“为了了解受访者对知识和事实的看法,我们问了他们如下问题:遇到信息时,你相信自己的直觉吗?你认为证据有多重要?你是否相信存在独立的事实?”

评估结果显示,那些越相信自己的直觉,越不相信事实存在的人,就越难以区分信息的真假。

“然后我们还研究了‘黑暗人格的因素',也就是所有黑暗人格特质的核心,比如自恋或精神变态,”鲁德洛夫说。“之所以称其为‘黑暗’,是因为这些人格特质与我们社会所不认可的行为相关。”

对于那些具有较强黑暗人格特质的人来说,自身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包括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是事实的东西,都是次要的。

“那么问题就不在于信息是否真实,而在于这些信息是否对他们有益、能为他们所用,或者成为某种行为正当化的理由。”鲁德洛夫说道,黑暗人格特质和对事物知识的不恰当认知往往是并存的,并且通常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现出来。

对关注和认可的渴望

美国加州大学传播学研究员乔·沃尔特(Joe Walther)指出了促进假新闻传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他认为,点赞、评论和转发消息根本而言是一种社交互动:“人们活跃在社交网络,是为了拥有某种参与感,以获得关注和被认可的感觉。”

沃尔特说:“比如我可以转发这样一则新闻给您:研究发现,小个子比大个子的人更容易相信假新闻。我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我相信这是真的,而是因为我认为您会喜欢并且会高兴我给您发了这么个有趣而疯狂的故事。”

这个例子也就清楚地表明:有时网络用户分享假新闻并不是因为他们信以为真。相反,他们只是想逗乐自己或者娱乐他人。甚至,他们会分享转发,就是因为他们不相信那是真的。

展望未来:我们能做些什么?

我们对假新闻信以为真的原因非常复杂。它们与我们的个性和对知识与事实的态度有关。假新闻也可以成为一种充满吸引力的工具,籍此与他人进行交流,并获得认可和关注。此外,还有一些会扭曲我们感知的认知机制。

问题是:我们如何提高甄别假新闻的能力?第一步应该是能意识到我们很容易受到操纵以及主观意识的影响。鲁德洛夫主张向学生传授更多有关事实和科学的元知识。

“在科学中,我们只能找到一种共识,也就是在尽可能多的专家中找到某种共同意见。一旦有新的信息加入,以前被认为是事实或共识的东西就会发生变化。” 鲁德洛夫说。

这非常复杂,一些人因此认为事实似乎是由“精英”任意设定的。就像在新冠大流行期间,一开始说孩子不太可能传播新冠病毒,后来突然又改变了说法。

还有一个方法是所谓的“事前预防”(Prebunking)。通过事先提供有关虚假和错误消息的信息,可以让用户在遇到这些信息前便提高认知和警觉性。例如,在选举前,预计会出现很多虚假消息来操纵选民,可以考虑提前进行相关信息的宣传活动。

来源:德国之声

链接:https://www.dw.com/zh/%E4%BA%8B% ... E9%97%BB/a-66128219

编辑:程博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