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731|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2级硕士马源学术日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1 21:3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3.2.20
道德是个体对社会人际关系在行为上的(它必须履行、执行,即是实践性的,是会产生现实后果的)承诺和规范(它对个体行为时自觉意识到的活动是由认识-理解-判断等知性因素起作用,甚至起主要和支配作用的活动——即“理性”主宰的活动,它在个体心理上展现为有意志或意志力量的活动)。
2023.2.21
道德是个体内在的强制,使行为自觉或不自觉地符合规范。理性对感性的这种自觉地、有意识地主宰、支配,构成了道德行为的个体心理特征,我曾称之为“理性的凝聚”。道德在心理上是人类所特有的理性凝聚的成果,这种“理性凝聚”对个体感性承诺在所起主宰、支配力量之强大,使康德称之为“绝对律令”,中国宋明理学则冠之“天理(朱熹)”、“良知(王阳明)”。可见,道德并非幸福!
2023.2.22
道德超出和超越感性生命,道德的本性特征当然便与任何经验无干,所以康德说它是超验或先验的,有经验的幸福无关。道德或伦理是研究人的行为准则及其“理性”依据,对个体来说,它不管人的经验(苦乐、利害等)如何。
2023.2.23
康德和一切宗教,竭力论证正是一种不仅超越人类个体而且也超越人类总体的天意制定了人类所必须服从的道德律令或伦理规则。这种绝对律令对人内心从而人的行为具有不能抗拒、无可争议的规定性和规范作用。它是超验或先验的理性的命令。人们以之为个体的自觉行为准则和信息规范,来实现人的存在价值。
2023.2.24
宗教性道德本是一种社会性道德。由于当时的环境和主客观条件,这种社会性道德必须必也必然以一种超社会超人世的现象出现。这种宗教性道德不仅以某种超有限人世的对象或理论为依据,而且常常伴随着各种仪式性的活动、举止和组织,并重复进行,以传布、加强、巩固内心和情感。
2023.2.25
世间的习俗、经验、法规披戴上神秘光环,成了神圣教义。神圣性使它获有了普遍必然性的语言权力。而非个体甚至非人群集体所能比拟所能抵御的巨大力量,而成为服从、信仰、敬畏、崇拜的对象。“宗教性道德”本来源于一定时空内的某种社会性道德,被提升为“普遍必然性” 的信仰、情感的最终依托,成为敬畏崇拜的神圣对象。
2023.2.26
“宗教性道德”本源于“社会性道德”,在中国“礼源于俗”的历史学的考察中显露出来。eg:孝、天人感应都是将“社会性道德”的经验内容塞入“宗教性道德”的超验形式,以成为普遍必然、神圣崇高的绝对律令。


2.27
阅读chatGPT最新的研究和报道,为小论文积累和补充素材。chatGPT本质还可以回归到人工智能相关问题的探讨,只不过机器的智能程度更近一步。
2.28
由chatGPT引发的思考:人仍然是衡量机器的尺度。智能化浪潮中,人类必须保持主动进化的能力,在人机场域中占据主体地位、坚守主体价值。
3.1
阅读《伦理学纲要》第二部分第一节:宗教性道德不仅以某种超有限人世的对象或理论为依据,而且常常伴随着各种仪式性的活动、举止和组织,并重复进行,以传布、加强、巩固内心和情感。
阅读人工智能伦理论文,整理资料,为小论文第二部分撰写做准备。
3.2
阅读《伦理学纲要》第二部分第二节:主要探讨现代性社会道德,基于个体利益之上的人际之间的社会契约,是一切现代社会性道德从而是现代法律、政治的根本基础。履行社会契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个体利益。
阅读博士论文《智能媒体责任伦理建构研究》,了解责任伦理相关知识。
3.3
阅读《伦理学纲要》第二部分第三节:西方因为由圣爱和理性而来,从“耶教”到康德,“敬畏”成了道德的主要情感。中国因为由亲子、乡土自然感情的提升而来,合理性的人间情爱,如“仁义”“合情合理”变成了中国传统的道德感情。这种传统的“仁义”感情和“天地国亲师”的信仰,对今日现代生活仍然可以有引导、示范但非规定、建构的作用。
开始撰写小论文第二部分的内容,但成果甚微。
3.4
阅读《伦理学纲要》第三部分第一节:
作者认为,作为人类伦理行为的主要形式的“自由意志”,其基本特征在于:人意识到自己个体性的感性生存与群体社会性的理性要求处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个体最终自觉牺牲一己的利益、权力、幸福以至生存和生命,以服从某种群体的要求、义务、指令或利益。
继续撰写小论文第二部分,同时阅读人工智能伦理外文文献,拓宽思路。
3.5
阅读《伦理学纲要》第三部分第二节:
西方情爱非来自世间,它来自实乃理性的“圣爱”,从而它远远高出于任何世间人际的关系、律令、规则,所以才能无远弗届【理性主义“情理结构”】。与此相反,儒家所倡导的伦常道德和人际感情却都与群居动物的自然本能有关,可以说是由动物本能情欲即自然情感所提升(社会化)的理性情感【以理性融化在感性中为特色】。
小论文第二部分收尾,但感觉还不够深入,后续可能会继续补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3-3-13 19:44:30 | 只看该作者
马源第三周学术日志
3.6
阅读《伦理学纲要》第三部分第三节:康德谈论的实际上是伦理行为的心理形式(理主宰欲)的特征,康德把这一特征当做伦理行为的普遍性的“立法原则”。康德的“自由意志”、“绝对律令(实践理性)”只要具体化,便很难作为自古至今普遍适用的立法原则,以规范人们的行为。【绝对伦理主义】
一切道德、伦理都是相对的,都是特定时空条件下即历史的产物。伦理从属于历史,只有历史主义,不可能有独立的伦理主义。【相对伦理主义】
学习学姐们的研究日志,很受启发。未来需要开拓视野,阅读一些论文研究方法的书和论文,以及经典名著等。
3.7
阅读《伦理学纲要》第四部分第一节:康德哲学证明人的认识、实践都无须依存于神,极大限度地从哲学上空前高扬了人的旗帜,宣告人从中世纪的政治、思想的神权统治下的解放。可见,人的旗帜有这两个方面,一是具有社会时代特征的实质性的外在伦理方面,即“人是目的”不是工具,人有“自由意志”可“普遍立法”而行事。它从哲学上确立了个体的人的自由、独立、平等。另方面则是我所强调的,康德所高扬的同时也是人性能力、心理形式、文化心理结构的内在道德方面。
阅读了20级学姐们的学术日志,深刻体会到就业的艰难与不易,希望自己多多努力,充实自己,为未来的就业做准备。
3.8
阅读《伦理学纲要》第四部分第二节:康德的“理性”是人所具有的超人类的普遍必然性,它不可能来自经验,所以是先验的。所谓“普遍必然性”只是人类的客观社会性或社会客观性,它仍然来自经验和历史(积累),理性是人类漫长历史实践中所建立、所发现、所创造的行为规范(伦理)、事物规则(知识)以及社会制度(如国家)等。这种外在规范长期积累沉淀而成为人类内在的心理形式和情理结构,这就是人类的知识(逻辑、数学和辩证观念)、道德(自由意志)和审美。
阅读人工智能伦理相关论文,开始小论文第三部分的写作。
3.9
阅读《伦理学纲要》第四部分第三节:人的行为是在许许多多复杂变易却又延续不断的各种具体的善恶教义、观念和各种肯定否定的人性情感推动下,由人性能力所做出的活动抉择。所以,我以为人的伦理道德不能归结为动物本能,也不能归结为先验的“人性善”,而是人类历史(就社会说)和教育(就个体说)将社会性的善恶理知观念经由大脑的认识思维通向情感领域,并与动物性的爱憎情欲相联结所构成用来支配、主宰、控制感性行为的意志活动。
阅读人工智能伦理相关论文,继续进行小论文第三部分的写作。
3.10
阅读《伦理学纲要》第四部分第四节:善恶本是一种观念,这种观念虽与个体苦乐有密切联系,但它们主要是一定时代社会群体所规范、制定、形成的观念体系、意识形态的一个部分。它们不是心理形式,而是具有特定社会意识的认知,并成为人性能力所执行的“理性命令”“自由意志”的具体内容,同时它也渗透融化在人的情感之中而左右着情感。
寻找下一阶段月阅读的书籍,发现自己对于伦理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历史流派还是不明晰,打算阅读老师课堂上推荐的《伦理学的当代建构》。
3.11
今天教资考试~
3.12
正式阅读完《伦理学纲要》,整理并回顾阅读笔记。
阅读了一篇关于ChatGPT的文章,文章认为好新闻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和期望,并且以自己独特的生产方式区别于其他出版物,大型语言模型无法计算出新闻组织的独特产品应该是什么。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新闻组织改善工作流程,但它不能独自生产新闻。感觉可以补充进自己的小论文中去。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3-3-20 17:17:26 | 只看该作者
马源第四周学术日志
3.13
阅读论文《作为“政治腹语”的社交机器人:角色的两面性及其超越》:社交机器人在本质上是人类、机器人和共在的环境之间相互转化和互动的产物,其行为方式依赖于人的意图,以人的需求和目的为导向。社交机器人究竟产生何种影响,不由技术本身决定,而是受到社会环境和技术水平、民族国家的制度结构及特定的政治背景、操控和使用社交机器人的行为动机、所要达到的行动目标等诸多因素共同制约。【借鉴:智能机器人/chatGPT的本质及其在新闻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3.14
浏览博士论文《逻辑视域下的人工智能道德研究》《人工智能的哲学审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多维审视》,学习论文的语言运用、理论切入点。
摘录:智能机器具有与人类道德规范一致的行动和决策功能,同时又属于道德客体的范畴,如果把人类社会中的人称为“完全的道德主体”,那么可以把智能机器称为“有限的道德主体”,这也是研究人工智能道德的基本出发点。
3.15
阅读邓晓芒《德性论导论(第3册)》第一节:克服经验主义的局限性,不是到各种外在理由中去为德行义务寻求那些不充分的根据,而是要深入到人自己内心的纯粹实践理性的充分根据,也就是要走理性主义向内深入的道路,为每一个义务找到自身在内心中的唯一的最终根据。
完善小论文第二部分的内容。
3.16
阅读邓晓芒《德性论导论(第3册)》第二节:借助于普遍法则规定意志自身这样一种训练而成的熟练和习惯,就是康德所能接受的,它不是什么固有的“品德”或“第二天性”,而是每次都要自由意志作出选择的,唯一能够支持它的是对普遍法则的敬重感。这种敬重感经过多次调动而驾轻就熟,培养起了主体对于道德法则的易感性,这是有利于人向德行义务的终极目的前进的,但决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时刻面临着与它的敌人作斗争。
3.17
阅读邓晓芒《德性论导论(第3册)》第三节:建立在内在自由基础上的德行对人提出了正反两方面的命令,一方面是肯定的,就是命令人把一切能力和爱好都控制在理性手中,也就是按照理性提出的目的来发展它们;另一方面是否定性的,也就是一条禁令,禁止自己受到情感和爱好的统治,这就是所谓“不动心的义务”。
3.18
阅读人工智能把关相关的论文,为小论文第三部分积累素材和思路。
阅读邓晓芒《德性论导论(第3册)》第四节:只有对法则的敬重这种道德情感占据着人的整个内心,并显示着它超越一切有限的个别感动之上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才显得对其他那些激情亳不在意了。康德主张在“不动心”上加一个修饰语“道德上的”,即不是对外界完全没有反应能力,而是在行动中坚决不让任何情感激动干扰德行的法则。
3.19
阅读邓晓芒《德性论导论(第3册)》至结束。德行义务是内在立法的义务,不存在外在立法,后者属于法权义务;德行义务不是对行动的义务,而是对行动的准则的义务,就是说它考虑的不是外在的行动,而是行动中的内在动机或准则;伦理义务“必须被思考为广义的义务”,法权义务则局限于狭义的义务。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4-5 20:58:03 | 只看该作者
马源第六周学术日志

3.27
阅读《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八章前言部分:契约主义是一种道德哲学、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其特点就在于将道德规范的本源、社会秩序的基础和政治统治的依据,归溯为自由与平等的行为主体在一种虚拟初始状态下所签订的契约,这种契约体现的是行为主体在维护自身基本利益与需求上的自主意志,因而能够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可,并且构成了人类行为的规则、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以及政治权威的合法性的一种客观标准。
3.28
阅读《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八章第一节:契约对霍布斯而言是一种对统治的论证的契约。而非对统治的限制的契约。霍布斯赋予了国家统治者一种绝对的权力,既无法通过自由的基本权利、人权,也无法借助于理性权利或自然权利的宪法收到限制。
3.29
阅读《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八章第二节:无知之幕体现的就是一种普遍主义所要求的不偏不倚的观察问题的视角。罗尔斯的契约主义就是建立在这种客观的、可普遍化的理性视角的基础之上的。
3.30
阅读《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八章第二节:道德是维护利益契约,这是契约伦理主义的基本命题。契约主义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任何道德原则、道德要求、道德内容,都必须经历基于一种不偏不倚的视角的理性契约的验证,才能获得普遍有效适用的资格。
3.31
阅读论文《从“人机协同”看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伦理构建》:人机协同首先要明确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明确人在新闻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人机协同要求必须充分发挥智能算法的优势,引导良性社会舆论,构建社会共同价值。
4.1
阅读论文《智能时代媒介伦理原则的嬗变与不变》:技术对真实、公正和尊严的遮蔽——现代信息技术在解蔽的同时,又形成了新的遮蔽,导致了人类追求真相的难度加大;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中介横亘于人与人之间,遮蔽了人们的价值判断;现代技术正在遮蔽人的主体性,有可能将人异化为对象化、工具化的存在,让人丧失自主性、自决性。
4.2
总结契约论相关概念及核心理念,修改契约论相关课堂内容。
5#
 楼主| 发表于 2023-4-17 21:28:45 | 只看该作者
马源第9周学术日志
4.10
阅读论文《人工智能: 道德进化的新引擎及其风险应对》:要使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实现“我们制造工具,而工具让我们走得更远”的愿望,必须要转变思维,从对机器道德的要求回归到对人类自我道德的要求,在善待自己的同时也善待机器。唯其如此,才能创造一个人机和谐共处的美好时代。
4.11
读《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一章:康德将哲学思想探究集中浓缩为三大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期待什么?最终汇聚为:人是什么?
4.12
读《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一章:在伦理学看来,人是具有精神性的动物,人的本质在于其精神性,人因其作为精神性存在而有别于其他动物。而精神性又体现为两个层面。一方面,人是能够自由选择的主体(第一层级)。另一方面,人又是能够道德行动的主体(第二层级)。自由与道德所体现的人的这种精神性,使人赢得了超越于其他动物的独特的尊严。
4.13
读《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二章:何为伦理学?自然的或特殊的道德与道德相对主义;普遍的或人工的道德与普世道德观。
4.14
读《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三章:道德规范的起源,伦理学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厘清和确证道德规范的内容及其约束力的理性根据。伦理学家要从学理上论证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缘由,说明人之所以需要守德,既是由理性驱动,也是由情感引导的;进而从理性合作和情感驱动两个方面来厘清人类服从道德要求的动力机制。
4.15
读《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四章:论道德义务的人权基础,义务来自于人的权利;现代社会义务的样态。
4.16
补充chatGPT相关论文,完善小论文。
4.17
小论文字数不够,寻找材料进行补充。

6#
 楼主| 发表于 2023-4-24 14:18:05 | 只看该作者
马源第九周学术日志

4.17
阅读彭兰老师论文《智能时代的媒体与人——2022年智能传播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学习结论及语言运用:打破人的尺度,绝不意味着放弃人的自主性。相反,清醒地认识人类当前的生存境况,并据此调整人与世界的关系,正是人之独特智慧的创造性体现。在当下日益繁盛的机器文化中,“在不断追随技术发展步伐的同时,我们仍然需要时时回望‘人’这一起点。各种繁杂的技术交织的迷雾层层散去后,最终我们的核心关怀,仍是每一个具体的人及其生命体验”。
4.18
王伯鲁《马克思技术思想纲要》:在长期的技术形态创建与应用过程中,人作为技术单元被纳入多种技术系统之中,按照技术系统的模式与节奏运行,从而在人的思维、心理、生理、器官、肢体等方面都打上了技术的烙印。
4.19
人的主体性:海德格尔“技术是时代的座驾,然而能够驾驭技术从而影响时代进程的,永远是具有主体性意识的人。”
4.20
读论文《论人工智能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人的主体性发挥无法摆脱智能技术的技术边界,人的行动模式、思维模式和感觉模式受到它的规定,人则逐渐沦为被“摆置”的“物化”存在,仅仅发挥单纯的物质和对象化的功能。结果是智能技术“窃取了人类在生存世界中的主体地位,真正意义上具有主体性的人却被降为一个实体的、物性的事件载体”。
4.21
詹姆斯·摩尔(James Moor)将人工道德智能体划分为四类,依次是伦理效果智能体、隐含式伦理智能体、显现式伦理智能体和完备伦理智能体。
4.22
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的结构也同时从两个方面影响着人,它使人变得更加自立、自治并具活力,同时它又使人变得更加孤独、彷徨和胆小怕事。
4.23
参加活动,休息一天。

7#
 楼主| 发表于 2023-5-15 12:14:12 | 只看该作者
马源第十二周学术日志

5.8
读论文《人机关系与信息传播变革》:人机关系中的主客体身份定位的物理恒定性,人始终在人机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无论媒介技术发展到怎样的水平,工具的使用都不可能逾越人的主体功能,是在人主导下的功能迭代与形态变革。这种基底结构始终潜在规制着人机关系的基本作用逻辑及运动轨迹,成为媒介迭代中的稳定性生产关系架构。
5.9
读论文《人工智能传播规制基础:伦理依据与伦理主体的确立》:从标准智能模型的构造和生命的进化看,人工智能虽然分担了人类的部分知识和智慧功能,但它还不能被看作是与人类同权的生命体。即使人工智能技术进阶到强人工智能阶段,但人工智能在最重要的创造性和评审创造性价值方面还无法替代有生命体和正常思维的人。
5.10
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德 性一样”,“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整个社会的福利之名也不能逾越。”“仅当一种公平正义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增进幸福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增进普遍幸福。以不公平的方式增进幸福,会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得不到他们应当得到的幸福或幸福资源。”
5.11
“责任”在康德伦理学中非常重要。康德认为负责任的行为才具备道德价值。在道义论模型中,责任是出发点,可以转化为规则,分为规则和元规则。
5.12
技术不过是人作为主体的产物,是人的各种属性、能力、潜能的延伸物,它们确 实能够体现人的主体性,但它们本身并不就是主体,而是人作为主体,为自己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生活活动创造的工具和手段。人机合作正充分说明了机器在这一过程中是无法取代人的主体性地位的。
5.13
教资面试
5.14
读论文《智媒趋势下内容生产中的人机关系》:要把握技术的发展方向,就需要时时将技术置于人文精神的坐标上进行审视与反思,要始终保持“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智媒时代的人-机关系中,人是获得更多的自由与主动权,还是被机 器奴役,这取决于人在技术应用中的理性。

8#
 楼主| 发表于 2023-5-30 11:56:23 | 只看该作者
马源第十三周学术日志



5.15
康德认为人有欲求能力,基于理性和道德自律,人会按照自身生存的需要去行动,为自然界立法。
5.16
人与技术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主客体二元对立或工具与目的关系,而是融为一体的共同存在。技术与人具有同构性,成为内在于人的主体性之中的存在方式。基于 “人-机”协同的新技术人文才是符合智能传播时代的价值旨归。
5.17
在当下日益繁盛的机器文化中,“在不断追随技术发展步伐的同时,我们仍然需要时时回望‘人’这一起点。各种繁杂的技术交织的迷雾层层散去后,最终我们的核心关怀,仍是每一个具体的人及其生命体验”(安孟瑶,彭兰,2022)。
5.18
我们要明白机器不可能有智慧、使命、价值观和文化体系,人类最大的优势在于对文化的把握、对愿景的思考,以及巨大的想象力。未来,不是机器换人,而是机器扩人、机器升人、机器化人。【科技与伦理走向融合———论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文化 陈 静】
5.19
人类赋予人工智能体道德能力的过程是渐进性的,将人类的教育道德观嵌入智能技术体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最终所追求的完备伦理智能体是让技术通过遵循“道义逻辑”拥有和人类一样的道德意识,建立起设身处地为人类着想的道德教育观。
5.20
康德伦理学对这场辩论做出了两个不同的贡献。首先,它们提供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伦理框架,在这个框架中,人类的存在和能力是一种创造规范的道德哲学的中心,指导我们理解道德行为。第二,康德伦理学的终极目标是实践哲学,实践哲学与实现道德行为是相关和适用的。
5.21
康德的理性能动性有四个定义特征1)理解和理性的能力;(ii)制定并服从普遍道德规则的能力;(三)实践推理;(四)自我反思和思考能力。理性的人有理解和推理的能力,所以他们可以设定“目的”;
9#
 楼主| 发表于 2023-5-30 12:00:58 | 只看该作者
马源第十四周学术日志

5.22
人机关系呈现出高度智能化、价值耦合、融合互嵌、链式蝶变反应等特征,在智能媒体的人格化破解新闻传播生产力深度桎梏,全域传播深层变革传播关系,新闻传播舆论结构与板块力量重组等方面,并由此带动了社会体系与结构的有机更新,加速了媒介化社会的形成。【人工智能主播历史沿革、应用现状及行业影响_吴锋有人工智能主播发展历程介绍】
5.23
技术哲学家唐·伊德(Don Ihde)则进一步指出,人与技术的关系有三种,即具身关系、诠释关系与它异关系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是“它异关系”,在此意义上,写稿机器人、机器主播等正在变成“它者”或“准它者”。这意味着,新闻从业者与人工智能之间是“伙伴关系”,而不是“主仆关系”,也不是改良的、实用主义的“体用关系”。【新闻从业者与人工智能“共生...制探究——基于关系主义视角_吴世文】
5.24
认知、治理、关注虚拟数字人的未来,需要注意它们存在、成长和发展的“双重场域”。 一是虚拟数字人生活在元宇宙中。 元宇宙是虚拟数字人的“生活地带”或生活场域;二是虚拟数字人要受到自然宇宙中的人的制约,毕竟它们是 “人造物”。【虚拟数字人的进化历程及成长...以“双重宇宙”为场域的分析_谢新水】
5.25
人类制造工具是为了模拟或延伸其自身功能,身体的功能逐渐被附加到智能化技术上,看似整个新闻场域呈现媒介化,但实则为身体化,因为技术最终也要
回归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这是人本质特征的体现。【智媒时代新闻场域身体“在场...—基于智能化新闻实践的考察_高慧敏】
5.26
作为“人造物”的人工智能甚至日益接近突破“图灵奇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接近成为像人一样的“主体”,从而前所未有地取代人的工作,将人从各种繁重、单调的强迫劳动中解放出来。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在生活实践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日益接近突破“图灵奇点”,日益接近成为“主体”,不可避免地给人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全方位的变化。【论人工智能发展的伦理原则_孙伟平】
5.27
在这种新型的社会分工体系中,“知识劳动者”以其自身掌握的信息和知识,特别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成为社会生产、服务、管理的主体;各种智能系统“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承担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的劳动任务和工作职责;一种人机协作、人机一体化的新型分工体系正在形成。【论人工智能发展的伦理原则_孙伟平】
5.28
【巨机器!】当智能技术发展到足够“聪明”阶段,即机器人新闻生产的价值标准已经能够自我设定时,机器将主宰新闻生产的整个流程,从而构建一种“巨机器”系统,无形中吞噬人的主体性。在“巨机器”的威力之下,人类背离了原来的生活目标,逐渐成为巨型机器的一部分,人类本身被机器化了。显然,这种主体与客体或者说人与物的关系发生了倒转。【技术哲学视角下机器人新闻生产的伦理审视_许加彪】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18:24:50 | 只看该作者
马源第十五周学术日志

5.29【组会记录】
标题换说法:伦理考虑/伦理争议/隐私期待
发C刊:至少要改六七稿 文字功底
伦理风险不用
伦理原则拿出来
伦理风险谈不上深浅的问题,深刻一下。
人是媒介的尺度 其中之一原则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
成功出圈/横空出世 非学术性语言
自然段之间的勾连
背景需要提出几个问题:什么深刻的道德危机?谁的?什么样的?描述道德危机(一两句话描述)针对道德危机提问题,再说聚焦于……
图灵 关于机器能否思维的思想做一个简要的梳理 轨迹性的东西
慢慢过渡
20c50年代,这句话是否有文献支撑?如何具体实践的?
下一句话过渡太快,需要渐进式的文献梳理。
媒体什么时候开始使用计算机 基本功。
机器替人  
案例太陈旧 素材要新
大放异彩
全文概念不统一 一篇论文的概念必须统一 改用「媒体业者」
尽量少用转折词 然而
注释是辅助说明的,前面需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此后引用观点说明。埃删除。
智力/智慧?
人才能自主自为  机器是自动化
媒体大脑案例太旧
尽量不用第一人称
主奴辩证 需要进一步阐释 黑格尔在分析人物关系时 加引号 34min
人与机器 主次关系
把人类换为人
新闻人()
追问:把身份困惑概括为两三个点 哪三重 再分别展开论述
伦理失范
责任归属模糊 找三条责任 清晰做出来
媒体机构及业者 顺序才是对的
受众监督
道德代理是提炼的吗?代理是行动者
提出困境 要做分析
边缘化 一二三点 概括出特点
chatgpt案例多一点 首字母大写
大潮 逼仄 唾手可得
贬抑 概括几个点
创造灵韵 标题要体现新闻传播的东西
5.30
整理老师修改意见,完善论文
5.31
整理老师修改意见,完善论
6.1
布鲁诺·拉图尔( Bruno Latour) 认为社会因素、科学实践两者之间并非毫无关联,而是同一进程的一体两面,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建构。在新闻伦理的重构上,我们需要采用后人类主义的立场,将技术也视为新闻伦理建构的主体,予以平等对待。对技术、设备等非人类主体来说,它们无法言说但是可以通过代言者如算法工程师、科学家等主体来实现其利益的诉求,参与新闻伦理的建构。【技术与伦理的冲突与融合——...新闻时代新闻伦理重构及对策_刘斌】
6.2
“从哈贝马斯的‘交流伦理’到罗尔斯‘正义论’,从尤纳斯的‘责任原理’到贝亚茨以技术对人的生育的干涉为例而提出的‘共识模式’,从毕恩巴赫的‘做还是不做’到伦克对责任类型的详细分析,我们在西方学术界看到的是各种模型与理论的竞争”。【李文潮:技术伦理面临的困境】
6.3
尼葛洛庞帝曾说:“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
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实际上一直处于动态的相互建构过程中,人机协同智能是人类灵活的意向性与机器高效的执行力的结合,人机协同,各司其职,能够更好地发挥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各自的优势,完成人类智能或人工智能无法单独做到的事情。
6.4
鲍尔斯从康德义务论思想的合理性出发,提出构建一种康德式机器的可能性。康德作为义务论者,他提出存在一种绝对命令,它以一种纯粹形式的方式产生行为规则,基于规则的义务论符合机器伦理的实践理性,在智能系统中很容易得到实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