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0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潘忠党教授谈博士论文的写作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7 16:1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大新闻重建巴比塔 2017-07-17
这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第二季第12期(总第37期)。此次午餐会邀请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传播艺术系潘忠党教授,潘教授为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了其博士论文《Inequalities in Knowledge Acquisition from Mass Media: Cross Generational Changes and Maintenance》的写作历程。



本次学术午餐会由朱丽丽副教授主持,郑欣教授、徐凯教授、王蕾副教授、王成军助理研究员和近百名来自校内外的硕博研究生们参加了本次学术讲座和讨论。



在学术报告开展之前,朱丽丽副教授先从她以潘教授的“公共知识分子”性格对潘教授进行了介绍,她认为潘教授身上有两点特别值得人们敬重:一是潘教授不拘泥于一个学科,把传媒系统看做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子系统来研究,研究非常具有历史视野;二是潘教授身上体现着怀有人文关怀的知识分子性格,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虽然远在国外,但一直关心着国内的新闻传播实践和教育。会议开始前,潘教授介绍了到场的他的老朋友徐凯老师,潘教授回忆了17年前电话面试招录徐凯老师读硕士的经历,向同学们展示了历久弥新的师生情谊。







在进入主题后,潘教授围绕自己的博士论文开始了今天的主题演讲。在介绍这篇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博士论文内容之前,潘教授回忆了当年写作博士论文时一些“阴差阳错”的经历,其中体现着国家社会的变迁对个体命运的重要影响,潘教授的博士论文其实在89年5月就已经完成了,但由于某些社会原因,到1990年才正式毕业,因而也错过了回国的机会,进而留在了美国执教。



潘教授进一步谈到了博士论文当年的创作语境,他说这篇博士论文在当时的传播学科背景下,是一篇典型的效果研究导向的实证研究,研究的内容就是知识沟问题。而之所以选择知识沟这个问题,潘教授说与他的个人经历和生活感受有着重要关系。潘教授说,自己是从安徽的小山村里走出来的,他非常深刻地感受到了身边同龄人与自己人生发展轨迹的区别,而这背后,他认为与社会不平等和代际之间的不平等有着重要关系。因此,他想通过知识沟这个理论假设,来检验一些自己的想法,由此写作了此篇博士论文。



潘教授分享了他在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首先是如何提问,他认为问好问题是写作博士论文的关键,有了好的问题,博士论文才能顺利进行,而好的问题离不开自己的个人兴趣,他引用了一句话说“一切学术研究都是个人的自传研究”。就此,潘教授谈了他的博士论文的研究问题。他认为,社会不平等是这篇博士论文的一个维度,而代际之间的不平等则是另外一个维度。因此这篇论文就是要研究从大众媒介获取知识的不平等,以及在此过程中,家庭不平等对其的影响。



潘教授又穿插着介绍了他博士论文写作时美国传播学效果研究的状况,他说那正是第一代拥有传播学博士学位的学者开始进行效果研究的时代,与拉扎斯菲尔德时代的效果研究是有所区别的。当时的效果研究主要有三条线:一是做新闻研究出身,主要研究政治新闻在美国政治当中的作用。二是受认知心理学影响,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心理学、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心理学,开始了向认知范式的转向,人们在考察问题时,不仅以行为为对象,还集中考察人们认知的过程。三是社会学的路径,主要是创新扩散理论等研究的类型,这时一批拥有社会学博士学位的研究者进入到了传播学的研究当中,认为社会结构需要作为我们理解传播现象和问题的重点加以考察和关注。





潘教授继续介绍,他的博士论文在当时就是融合了这三条路径。他的博士论文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的结构性不平等对个人的生命历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为了充分解释社会的结构性不平等和我们所说的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潘教授回忆了自己小时候被动参加过的各种各样的政治活动,比如小时候要求跳“忠字舞”等政治活动,他说这种政治参与同美国的民主社会的自发自主的开放性的政治参与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要回答社会结构性不平等,就要关注中国如何才能走向民主,以及如何开展公民参与。他说,一个人的自由程度受制于社会的公正程度,所以要解决结构性的不平等,就要关注社会公正。而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就是把媒介作为一种达到社会公正的资源和工具来考察的。潘教授还交代了两个往往被经济学家、政治学家所忽略的维度:一是媒介接入的不平等;二是有了媒介接入的平等,还有一个有效使用媒介的不平等维度。



潘教授指出,社会不平等不是固化的,它有一个时间上的维度,因此就要考察这种社会不平等在代际间的演变。也就是要研究,被结构所制约的社会不平等,是否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实现某种程度的平等,在多大范围内实现。



因为媒介的使用不是孤立于生活场景的,因此在此研究中,就要对社会的微观层面进行细致考察,而这个微观层面集中在“家庭”中,表现在家庭的社会交往、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等问题上。



潘教授说,有了这些假设、概念和维度,就像《雷雨》话剧,把主要人物提炼出来了,这些就是论文研究中的因变量,而自变量则主要有:1、媒介的使用;2、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形态。由于前面交代了研究的时间维度,因此这项实证研究就必须要有两代人的数据,且这两代人还必须是住在一起的,也就是研究的每一个样本至少包括一个青少年、一对父母。同时,这种研究调查还不能只观察一次,为此数据观察访问了3次,最后回收了366对(七百多人)的有效问卷,每个研究样本前后共访问了3次。



这样一项浩大的实证研究,显然很费时费力,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潘教授介绍了他在获得这些数据时的“窍门”。由于潘教授的博士导师之前恰好做过一个国家项目支持的课题,该课题留下了项目数据,但潘教授的导师对如何分析这些配对的数据并没有把握,因此将数据提供给了潘教授,潘教授就是在这一堆数据中,仔细的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最后发现,项目数据对于其博士论文研究很有价值。潘教授介绍,数据分析的方法主要采取的是线性结构方程模式。



潘教授简单介绍了线性结构方程模式的方法,该方法是一组由线性的方程式组成的因果结构。用这种方法,可以考察多个因变量,可以从其中看到变量间的相关性。同时,这种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时间顺序的,可以依赖时间的先后,把因果关系放进来考察。



然而,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潘教授还是遇到了困难,由于受到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当时一个做统计的程序,分析数据时对计算机电脑的要求很高。为了方便数据分析,潘教授自己花了2000美金购置了一台286电脑,这台电脑的硬盘比今天的体积大的多,却只有20兆的容量。潘教授时常晚上睡觉前把数据录入电脑还是处理,半夜醒来,发现数据还没处理完,于是索性继续睡觉,就这样,用了很久的时间才完成对数据的分析。



讲到此,潘教授基本上介绍完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创作经历,他开玩笑的说,后来有人问他博士论文为什么不出版,他说做完博士论文之后再也不想见到博士论文。潘教授还曾经接到过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知沟研究有关专家的电话,询问其博士论文的出版情况,潘教授也遗憾地告诉对方,自己从博士论文完成之后再也没有直接进行知沟研究。虽然如此,看到今天知沟研究在中国的广泛普及,潘教授认为这个理论命题与今天的现实依然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这项研究继续深发也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除了谈自己的博士论文写作,潘教授还从博士论文的写作和答辩技巧谈了几点体会。首先,他认为博士论文的选题一定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如果是一项自己不感兴趣的选题,每天面对着这样的论文自然很难有好的问题,也很难有写下去的动力。何况在研究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没有预料到的困难。



潘教授进一步说到了博士论文写作的可行性问题。首先是要充分利用相关学术资源,有时候要学会研究中“搭车”,利用一些学术资源、设备和软件,充分为己所用。潘教授说,自己当时研究中需要分析数据,当时的苹果电脑系统Macintosh还不能很好的支持,而画图软件又很依赖苹果电脑,因此他专门去康奈尔大学的电脑机房借用苹果电脑,最终完成了相关的分析和制图。



谈到博士答辩问题,潘教授还强调了要形成与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良好关系。潘教授说,国外的开题答辩委员会和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基本是相同的,除非委员会成员工作变动才会有稍许调整。他建议在博士论文开题答辩前,写出一个十几页的Proposal,这个Proposal就相当于一整篇论文的outline,开题前把这个Proposal拿给相关答辩委员会专家审阅指点,既可以与专家对话学习,又可以了解专家们可能会提出的问题,这样提前进行修改,在答辩时就会心中有底,更有针对性了。



另外,潘教授还介绍了答辩要注意的“策略”。他说,自己博士论文答辩时是5个专家,但最后只问了4个问题,有专家就压根没问问题,原因就是因为自己答辩前做足了功课,专家提问时充分地回答相关问题,以至于时间上不容其他专家提更多问题了。这样自己准备充分,让前面提问的专家对自己的回答满意了,别的专家也就会相对的少很多质疑。



谈到博士论文的写作规范,潘教授强调了“洋八股”论文写作有其必要。他再次以《雷雨》剧本打比方,指出一篇文章要有特定的结构和充分完整的叙事结构,这是一项必要的学术训练要求。具体来说,就是首先要回答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就是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特性、对其意义进行阐述。其次要从理论上回答问题,要解决有哪些核心概念,概念之间何种关系等问题。潘教授说,他接触到很多博士硕士,论文没有理论框架,其实问题的关键是,理论框架不是寻找来的,而是自己在研究中建构出来的。潘教授同时也表示,国内的研究与国外不同,问题不是缺乏理论,恰恰是在理论里兜圈子,“下不来”而不是“上不去”。因此,他认为,要在研究中搭建“云梯”,接地气,让研究操作化。



潘教授还强调论文“洋八股”写作中要注意资料的选择。他指出,论文需要什么样的资料,要从经验层面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潘教授说,他尤其不喜欢有人说自己的论文“发现”了什么问题,而希望用论文和研究“观察”到了什么问题或现象来解释。



最后,潘教授简要的谈到了方法的问题,他认为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结合起来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不推荐在论文中既用量化的方法,又用质化的方法。他说,不要把博士论文看成是一辈子最伟大的作品,它更多是学术生涯的一个中间产品。



在提问环节,我院助理研究员王成军博士提问,希望潘教授简单介绍下美国的政治传播研究的传统。潘教授回答,政治传播研究就在美国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拉扎斯菲尔德等人为代表的阶段,主要是一些其他学科的研究者对大选等政治问题的研究;第二阶段就是认知范式转型的阶段,这个阶段,政治传播研究不再是简单的行为调查,而是上升到认知的测量考察;第三阶段就是现阶段的政治参与研究,这种政治参与研究不同于大选等政治参与,更强调的是民主政治等具体议题的公民参与问题。



接着,我院博士生吴志远问潘教授,中国的学生一方面研究中呈现“在云端”下不来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即陈力丹老师批评的另一种“洋八股”,文章形式上很合规矩,却基本没问题意识,数据资料拼拼凑凑,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潘教授回答道,他很赞同陈力丹老师的观点,事实上这种研究现象在美国也很普遍,他也经常问这类论文一个问题“so what?”,他认为,问题的原因不在于“洋八股”,而是很多做研究的人不读书,没有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或者是从书本到书本,从文本到文本,没有走出去,从生活中发现鲜活的问题。潘教授以cosplay现象具体来说明群体建构问题的研究价值,又举了南京和苏州两座城市的不同,来谈城市的认同问题。他说自己尤其不喜欢的一类命题是“中美某某报纸关于某某事件的比较分析”,中美报纸属性差别很大,选择两家报纸进行一个内容分析对比,比较完了又能说明什么呢?没价值没意义。



我院郑欣教授提问,在本学期418博士之家上,曾经有请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芮必峰教授做客,谈到了与潘教授在复旦博士论文答辩时的“论战”,请问潘教授怎么看那场论战?



潘教授回答,我和芮必峰老师是很要好的朋友,不仅在学术上,在私下都是很好的老朋友。这种博士论文论战的形式只会出现在芮老师的博士论文答辩上,原因有二,一是对于年轻的博士生这样“追问”显得气氛紧张,也很不“人道”。而与芮老师的辩论目的就在于“形式”,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提倡博士论文答辩时要有交了,要有交锋,通过这种有意识的突破,推动博士论文成为一种对话。另外潘教授表示自己很赞赏芮老师渊博的知识储备,不过对于芮老师论文答辩中基于立场难以回答的问题表示完全的理解。







我院马来西亚籍博士生王钶媃提问,自己有很多关于马来西亚的研究问题,但却不知道如何进行本土化研究,并将现象抽象为理论,使研究更加理论化。



潘教授表示,不要有开始就追求本土化这个目标,本土化这种提法本身就是有很多问题的。至于如何从现象上升到理论,潘教授认为“说不清道不明”,更重要的还是要多读书,在读书中抽离思考。谈到读书,潘教授认为,博士期间读书要经历从泛读到有目的有选择的去读,到博士二三年级就要重点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去读书。同时,潘教授还提醒,理论抽象程度不要太高了,不要一上来就指望人人都做出布尔迪厄那样的理论,他提倡不妨多考虑默顿意义上的中层理论。



我院硕士研究生吴欣慰提问,潘教授的博士论文本身,大众媒介在其中对社会不公平的影响在美国与中国有何不同,如何反应?



潘教授回答,作为效果研究的典型,这篇博士论文其实是把大众媒介一笔带过了,这也体现了效果研究的局限性,它立足一个问题,几个变量去考察,的确有其不足之处。潘教授认为,效果研究知识研究的一部分,效果取向的研究需要和其他研究进行互补。



现场有同学追问潘教授,刚刚潘教授表示很不喜欢“中美某某报纸关于某某事件的某某分析”,是不喜欢这种选题本身,认为没有价值,还是反对其中的研究方法存在问题?



潘教授回答,其实比较研究本身是没问题的,自己本人也做过一些比较研究,问题出在两方面:一是很多研究者跟着大家热议的问题人云亦云,这样的论文往往是肤浅仓促的,论文议题本身因而也欠考虑。二是这类研究的方法不规范,机械性的进行模仿研究,有的甚至连抽样的不准确不科学。因而这类研究是值得反思的。



徐凯老师在提问环节现场回忆了潘教授对其人生求学的重要影响,回忆了当年潘教授的各种无微不至的关心。潘教授说,自己对待学生首先要向对待朋友,他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首先是朋友关系,要平等。这也是他和学生友谊常青的原因。



学术午餐会最后,朱丽丽副教授感谢潘忠党教授为我们带来一次充满学术指导意义的学术午餐。她说,我们要记住潘教授所说的一句话:我们靠理想而活着,即使在特别无望的情况下,也不要放弃理想。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第二季第十二期(总第37期)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拉下了帷幕。
链接:http://chuansong.me/n/1981729352815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