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2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新报总编:我也被欠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18:4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新报总编辑李克炎。图/受访者提供


7月1日,云南《生活新报》正式进入休刊,暂定休刊至12月26日。而前一天的报纸因电子版未能接收到,实际上也并未印刷。

生活新报的困难已经持续一段时间,员工讨薪也断断续续,未大面积公开化,而这一次点燃这次舆论风潮的,是“寻找总编辑”事件。

6月23日,一位记者率先在微博公开对总编辑李克炎喊话,要其“回来发工资”。《生活新报》事件彻底从线上走到线下、由内部走向公开。

7月3日,长江新闻(微信号:cjrnews)记者在湖北荆州一茶楼,独家专访十方控股昆明地区管委会主任,《生活新报》总编辑,昆明十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克炎。



李克炎:我不是法人老板,何必跑路

长江新闻记者 周至美 发自湖北荆州

①关于“跑路”:我只是职业经理人


长江新闻(微信号:cjrnews ):外面说你“跑路”了?


李克炎:我5月初在办公室晕倒,被员工送到医院,住院九天,后经十方集团领导批准,到湖北找专家诊治,现在还在每天服药(记者查看了李克炎的诊断书、出院小结,无误)。现在居住的地方无法上网,单位的事情,有些在电话中听说了。一来问心无愧,二来我不是法人老板,何必跑路?


长江新闻:为何说问心无愧?

李克炎:从经济指标来说,接手这个平台之后,一是广告份额不降反升,二是整体效益不断减亏。从转型探索来说,努力探索了一些项目,有的基本成型。从工作作风和心态来说,我对整个平台上的人都是充满善意,一视同仁。


长江新闻:你在《对目前局势的几点看法》中说:“到(2015年)5月初,集团派李刚老总接替我的工作,我离职治病,李刚老总在高管班子中也做了传达。”其中,“离职”的说法,是什么意思?

李克炎:我对目前局势的看法,是委托单位的人,发在内部员工群上的,不知道是哪个搞到网络上去。可能我的表述不准确。准确说,应该是“离岗”。五月初因为生病住院,集团派李刚老总接替我的工作,这些都是组织行为。此后,生活新报平台的运行,我就没再负责了。


长江新闻:生活新报平台?

李克炎:你看我的头衔就知道了。这家报社和一般的报社不一样。由于和社会资本有合作,所以里面的关系比较复杂。用工关系有属于报社的,有属于十方的。在日常的管理中,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几方共同合作创立的平台,暂且用生活新报平台来表达。


长江新闻:那我先问个新报员工最关切的问题吧。在你的九点看法之后,首次对你喊话的记者保磊回复了你的看法。总体来说,他提了三个哲学问题:“1)工资该不该发?2)工资该谁发?3)工资什么时候发?”你能否分别予以回应一下?

李克炎:由于我没有上网,所以不知道他有此一问。对于生活新报平台上员工的工资问题,我在内部已发了一个建议,不知道被搞到网上去没?你可以去查一下。主要内容就是弄清法理,谈谈人情,讲讲良心。法理就是该谁负责,谁就要负责,人情就是人之常情,良心就是要帮助员工解决工资问题。


长江新闻:这话怎么理解?

李克炎:我想先谈谈两个前提。

第一,新报到底是谁的?我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现在残联(新报主管单位)和十方集团(自称新报广告代理方)各执一词,都不承认报社是自己的,还发了一些公函,而且这些文件起草者——我得到的信息——是有律师参与的。这份报纸属于残联还是十方,不同律师站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看法,这起码说明一个问题,这份报纸的归属并不是铁板钉钉,是有争议的。我作为职业经理人,没有看到相关文件,不敢乱说。这是第一个前提。

第二个,在我2012年底来之前,新报欠纸张款项6000多万,还有300多万的税款,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新报是个很脆弱的平台,经不起一点折腾。这个报社,唯一的价值,就是能够养活一批人,为社会就业做贡献。


长江新闻:连新报是谁的,你也不清楚吗?你来新报时没有见过合同吗?

李克炎:换位思考一下,一个打工者,哪有有权力查看这些文件,也没必要看。我既不是报社的法人代表,更不是十方的老板,只是个职业经理人。从管委会主任的角度来说,我的前任是生活新报法人代表,执行社长,他清不清楚这个关系,还是个问题。

大致在2012年10月份,我当时在十方集团上班,十方CEO让我去新报,并介绍了新报的情况和财务状况。十方是中途接手的,为了维持这个平台,每年都不断借钱给新报还债,总计达两个多亿。很多董事都不同意往平媒投钱了。我当时来新报,集团的要求就是自给自足,集团不会再拨款借支了。总编辑职务,是通过十方推荐、报社聘任的。

我了解的情况是,起码从人事关系上看,新报这个平台实际上有两块:采编和发行属于报社,经营属于十方。

我刚来的时候是负责内容,2013年4月我接手管委会主任,6月接管经营公司的总经理职位。

这一年,不但是同城媒体,基本上全国媒体的广告都在下滑,生活新报平台也同比减少1000万,集团也没有拨款,那年我们通过各种手段,减少支出,延缓了危机的发生。

2014年,非常艰难的情况下,我们也减亏了100多万。我想这一点不是我们经营管理团队的无能吧。不过现在说这话也没有意义,工资发不起,成绩讲了也没有意义。


▲6月30日,生活新报官方微博发出一张休刊公函。资料图

②关于“休刊”:无形资产正被消耗

长江新闻(微信号:cjrnews):《生活新报》7月1日正式休刊,想必你已经了解。


李克炎:我知道了。


长江新闻:休刊之前,新报6月26日八个版全是广告,这事你事前知道吗?

李克炎:这事我不清楚,我说了,5月初我就离岗治病去了。


长江新闻:休刊之前,新报的状况怎么样?

李克炎:今年以来,全国都市类媒体广告状况应该是腰斩。亏损的媒体就很多了。亏损了无外乎吃老本,找靠山,瘦身节约开支。生活新报平台无老本可吃,应收账款回不来,企业拖欠严重,又没有强有力的靠山,在市场条件比较好的前几年,还要集团借支才能维持,现在市场条件这么差,集团不借支,那怎么活下去?只能瘦身,做到自收自支。

要瘦身,就要做路径设计,很多单位都成功了,为何生活新报不能成功呢?就是没有钱拿出来做补偿。所以我们根据自身的情况,设计了一个路径,离开的拿工资走人,主动放弃赔偿,把希望留给留下的员工。这个需要员工有牺牲精神,需要相互体谅才能成功。

今年3月份开始,我们部署改革,当时觉得,应收账款可以解决离开员工的工资问题,但是也没有钱拿出来做赔偿,这个设计是理想化的。今年4月份发行闯关时候,遇到很大阻力,很多裁下来的员工坚持补偿,那就无法推进下去了;当然,这也是他们的权利。报社就失去了瘦身的机会。


长江新闻:有人批评你“用报纸卖土货,商铺进报社”,你怎么看?

李克炎:从办报纸的角度,我提出新的思路,就是“点燃财富梦想,传递温暖力量”。从社会责任感的角度,办教育公益报,从服务读者的角度,办实用资讯报,从服务经营的角度,办营销策划报。

在内容上,我主张“高上去、低下来”,做原创、深度的新闻“高上去”,做生活资讯服务“低下来”,至于那种不高不低的就放弃。还搞了一些公益活动,凝聚一批人,活动策划主要是为了报社生存发展。

我的认识是,所有的报纸都不能只是单个报纸,依赖广告是没有出路的,报纸是个平台,是项目加传播。

我告诉你,除了土货街以外,新报还有一个“婚恋俱乐部”,还有生活通,还有少儿艺术培训,还有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强大我的心”,还有城乡孩子互帮互助的“手拉手种太阳”,还有读书分享会。

这些项目和改革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都是为了生存;我们依赖广告是不现实的,改革的思路是走“项目加传播”这个模式。


长江新闻:你觉得这些改革有效果吗?

李克炎:应该说已经具备雏形,有的已有社会效益,有的还有一定经济效益。本来准备大力推广的,现在已没有现实基础了。事情闹到网络上,广泛传播,报社的品牌等无形资产,正在被消耗。


长江新闻:现在你对“闹到网络上”的状况怎么看?

李克炎:员工没有干活拿不到钱,肯定要到处想办法,这是无可厚非的。现在的尴尬是,经过这么一折腾,一些我们的应收账款更难收回。


长江新闻:你个人的薪资,有没有拖欠?

李克炎:高层管理人员的工资,包括我,今年一直都没发。前期我们确定的发工资的顺序是,根据到款的情况,先发发行员,印刷厂,记者编辑和广告业务员。然后才是中层干部,最后是高层管理人员。


▲云南省残联发布爱心捐款倡议。图/中新网


③关于“建议”:先考虑欠薪和复刊

长江新闻(微信号:cjrnews  ):在工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上,你有什么个人见解?


李克炎:这事始终要靠残联、十方协商解决。目前的情形是,任何一方都觉得自己委屈,有道理。
员工没有干活没有拿工资,自然委屈。

残联也称觉得委屈,只出了刊号,也没实际参与,平台实际并不属于自己所有,不应该拿钱出来发报社员工的工资。
十方也称觉得委屈,一直在借款给生活新报,已经借了2个多亿,还被逼着拿钱。

目前的管理层也觉得委屈,平台收入的下滑,不是因为管理造成的呀。

这就是这个平台的悲哀,为什么造成这种悲哀?值得研究。


长江新闻:你的建议方案呢?

李克炎:根据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生活经验来看,我认为,员工工资的解决和复刊,这两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没有复刊这样的一个前提,我看不到有任何积极因素会快速解决工资这个事。没有这个平台,十方借钱给报社的理由也不成立,假如残联和十方打官司,不是说不可以,时间问题,执行问题,就更复杂了。

我认为目前最有效最现实的手段,就是保留这个平台,毕竟这个平台目前每年产生一定的价值,从这个平台的未来价值中,让渡一部分作为员工的工资,应该是比较务实的解决之道。


长江新闻:你个人未来有何打算?还会回到新报这个平台上吗?

李克炎:我还没考虑自己的去向,这个事情尘埃落定再考虑吧。


长江新闻:你在《对局势的几点看法》中说:“我不挑事,但也不会怕事。”这句话是否有弦外之音?

李克炎:这是针对在网络上造谣的人说的。一般的反对意见,可以作为镜鉴,个别激愤之语,也可以不必在意。

我过去一直抱着清者自清的态度,不太理会网络上的声音,有些人故意造谣生事,侮辱人格,我也认为不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理会,从来禁止朋友替我在网络上打仗。因此造成了沉默的螺旋现象,有些人好像我软弱可欺。

生活新报的事情发生以后,一些网络上的谣言,被朋友传给我,实在太离谱了,我自然会聘请律师,依法维权。


长江新闻:你对生活新报的员工有什么话要说吗?

李克炎:我也是生活新报平台上的一员,我为这个平台努力过,拼搏过,经得起检验。有几个人把报社的现状归咎于我,只要不造谣,那是他们认识,没有必要去辩解。

其实,这个平台上很多员工还是非常善良的,一些人在这个困难的时候 ,还来关心我,安慰我,使我很感动。

为了他们,我连续写了两篇文章,发在报社内部员工群上,与员工交流,以期凝聚共识,寻找可行的解决路径。今天接受你的采访,也是这个原因。

务实,接受现实有时候是很痛苦的,但是事实就是事实。


长江新闻:最后谈谈纸媒和新媒体吧。你曾在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的多家报纸工作过,经历丰富。不管新报未来如何,新闻总要有人来做。以你个人的经历,你对媒体有什么想说的?或者说,有什么样的建议?

李克炎:目前我认为都市报原有盈利模式已经坍塌了,因为它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受众已经从过去的信息饥渴到信息过剩。都市报转型思考的基点就在这个地方,所以一定要改变。

改变,一个无外乎就是做本土服务性质的,另一个无外乎就是做原创、独家、深度,高的高上去,低的低下来。你的传播介质可以变化,现在很多媒体搞App平台,搞深度新闻,但是如果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你照过去都市报那种用阅读附加广告的形式显然是行不通的。

如果付费阅读的市场不打通,即使再深度的东西,谁愿意长期做?所以,就一定要市场思维。这方面,已经有人探索了。
不管你承不承认,过去的报纸是一个垄断行业,当你从事垄断行业的时候你感到相对容易,但是随着网络和自媒体的出现,媒体和新闻从业者的独特地位也丧失了,大众媒体时代也终结了,现在是一个细分市场的时代。传播不再是特权。
来源|长江新闻(微信号:cjrnews )
http://www.lanmeih.com/index.php/Home/Reporter/detail/id/4087.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发表于 2015-7-6 16:11:28 | 只看该作者
同时转到传媒危机案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