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发勇编辑点评】
生命的代价当引起社会共同反思与协作 北京地铁5号线惠新西街南口站,一名33岁女性乘客在乘车过程中卡在屏蔽门和车门之间,列车启动后掉下了站台,经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事后,记者探寻北京地铁屏蔽门和车门间为何没有激光探测设备。(《中国广播网》11月15日报道) 曾有媒体报道过,每年中国非正常死亡人数就有320万。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就有6个人意外死亡。车祸、失足坠落、溺水等这些意外死亡都让人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这些代价也都警醒着各方各面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意外死亡的类型多种多样,有些甚至都是我们无法联想到的,比如这次的地铁屏蔽门和车门之间。我们平时可能只留心不要掉入地铁缝隙里面,而很少有人会想到地铁屏蔽门和车门之间也会造成意外死亡。既然悲剧已经发生,那我们就应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 事发后,这件事情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媒体也进行了调查和探访。争议的最大问题就是,为何屏蔽门和车门之间没有探测装置?其实早在07年上海地铁站就发生了这样的一起被屏蔽门和车门夹住致死的事件,至今广州深圳这样的城市一些新的地铁站已经有了这样的探测装置。众所周知,像北上广深这样的发达地区每日的人流量是非常巨大的,地铁是很多人都会选择的一种非常方便和便宜的交通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地铁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问题显得格外重要。 探测仪器到底该不该装?答案是肯定该装的。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保障社会安全,提高生活水平是社会文明的首要目标,也是一切努力的最终目的。”既然这样的安全隐患是存在的,相关部门当竭尽全力为公众的安全考虑,改良设备,增加安全系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谁都不想意外某天突然降临,也没有人想为检测安全隐患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凡是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当竭力消除才对。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面对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的巨大人流量,的确也是存在实际问题的。我们也不能一味指责相关部门没有安装仪器。地铁的正常有序的运行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公众自觉有序的维护公共秩序,共同协调和配合。如果大家都能有意识地一起为公众秩序努力,那么悲剧的发生肯定会相对减少。说到底,自身的生命安全还是得要自己为自己负责,命没了再去追究别人也晚矣。 一边是最大程度地保证车站运行的效率,一边是尽可能地保证每个乘客的安全。如果这个命题要让所有人达成一致的意见,定当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配合和协作。
方发勇编辑点评 王玲灵同学: 你好,来稿已拜读,有如下感受与你交流: 先说稿件优点—— 首先,从选题上看,你选择的是一个有关因地铁事故造成意外死亡的新闻事件。这一选题好在一是关乎大多数读者的切身利益且富有人情味,容易引发大多数读者的关注;二是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在题材驾驭上虽谈不上有多大独特优势,但通过深度思考,还是可以形成相对自己的观点。 其次,从论证上看,你能通过对类似新闻事件的疏理,逻辑地对自己的观点进行相对深入地论证,这至少说明,你具有较强的论证意识,对评论的感觉还是对味的,这一点应该为你点赞。 下面说稿件缺点(不好听哦)——— 一、标题(常常可以看出观点): 你的评论标题,明显是大了,所谓“大”,就是缺乏针对性。至于你为什么会取这个标题,主要是因为你最先在形成观点时作的是价值判断。(下面详谈) 二、论证: 从标题上,你对新闻作的是一个价值判断,但从稿件主体部分(第一个观点)的论证看,主要作的又是一个事实判断。你本可以沿着这样的逻辑,进行深度思考,对“探测仪器到底该不该装”展开充分证论,但你由于掌握论握不充分,对这一问题的论证较为乏力,所以你又迅速地把论证又转移到公众的安全意识上,这一点上,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至少你的评论中并没有充分的新闻事实说明这起事故的原因还有公众安全不强、秩序观念不强等 因素,你完全可以舍弃这一观点,所谓“宁要片面的深刻”。 这样的话,你的评论就可以围绕第一个观点,进行充分、深刻的论证,完全作出一个事实判断。这样的标题(观点)也就变了。说到这,也充分说明,标题好坏,不能脱离稿件内容,凭空点论,必须建立在综观稿件的基础之上,先求准确,其次才是生动等其它元素。 由于工作较多,对你的稿件略谈一点感受,仅供参考。
绵阳日报评论部 方发勇 2014年11月15日,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