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县过年的饮食和庆祝习俗 古蔺县处于贵州和四川交界处,在四川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带上。古蔺县境内地势起伏大,沟谷纵横,山峦耸立,古蔺河和赤水河流经此地。因其复杂的地形,古蔺县交通相对闭塞,却也因此保留了浓厚的地域风情。这方水土,生长着汉、苗、彝、回等十三个民族。古蔺的山,养育了古蔺人热情好客的性格,古蔺的水,滋润了古蔺人淳朴善良的心灵。 春节将至,整个古蔺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息。贴春联,挂灯笼,购年货,偶尔有谁停下脚步,抬头看看山顶慢慢积起的白雪,心里喜悦着“又是一个欢乐年”,然后又开始了新年的准备。 古蔺人过年,许多风俗都和其他地方大同小异。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神。从这天开始,就算是在正式的为过年做准备了。接下来就是,扫扬尘、酿米酒、杀鸡宰羊、磨豆腐。 年三十,古蔺人过年不讲究吃年夜饭,讲究的是吃中午饭。虽然如此,也没有个讲究的叫法,吃了中午饭就算是过年了。年三十那天,从起床开始就在为午饭做准备,洗菜、磨刀、杀鱼、切羊肉、煲鸡汤……这顿午餐越早越好,有的人家十点左右就过年了。在古蔺农村,过年之前都要放一挂鞭炮,声音越响越吉利,象征来年红红火火。 过年的餐桌上必是不会少了美味佳肴,一般也不会少了古蔺麻辣鸡。麻辣鸡选用古蔺当地喂养的山鸡,用特别调制的卤子,精心地卤制过后,肉质细嫩,皮脆脱骨,再蘸上特制的麻辣蘸酱,当饭后特别小吃也可,当做主菜也可。 古蔺农村的过年饭上通常会多一道特殊的菜——石磨黑豆腐。这在以前,石磨豆腐确实是石磨磨制出来的,但现在石磨豆腐大多是机器磨出来的。现在就算是在农村,也不见得能找到多少石磨了。我以前在太平古镇老街找过,只发现了一个完好的石磨,光滑的石面上仿佛能看到当年那个勤劳能干的当家女人的身影。石磨黑豆腐,顾名思义是用黑豆磨制的,老人们说,黑豆腐吃了更长劲儿。如果做得好的话,口感绵劲,感觉很Q。 至于年三十晚上,通常都是一家人在一起边看春晚边打牌,这叫做“杀家大子”。城里的人们还可以到广场上放放灯,然后顺便看看烟火晚会。 古蔺花灯年年都会出现在过年的节目单里,无论是乡里还是镇里,只要有联欢晚会,都不会少了古蔺花灯,过年自然也不会少。尤其是《古蔺花灯——逗幺妹》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后,古蔺花灯更是频频被班上舞台。 过了年,从年初一开始就是走亲访友,送祝福。虽说已经是科学时代了,在古蔺这个偏远的地方还是有不少善男信女的。这些人一般会在年后,初一到十五任选一个日子,买几只鸽子、野鸡,去寺庙还愿放生。 对于古蔺人来说,从那月二十八到正月十五,天天都是过年。不同地方又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其中最出名的是大寨苗族乡的踩山节。 踩山节,又叫作做花山节。在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举行,具体时间每年都有所改变,每次连续举行三天。传统意义上的踩山节,主要目的是祈求上苍赐福,保佑苗家人平安昌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节日期间,苗族人都会身着盛装聚集村寨边宽阔的草坪上,舞狮灯,打秋千,吹竹叶,奏萧筒,跳竹竿舞。青年男女们在这歌舞狂欢中寻找自己的终身伴侣。有人会在在山上竖起一根用颜料染的红蓝相间的12节“花竿”,那是向上苍祈求孩子的仪式。 如今,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踩山节也开始有了商品化倾向。今年的主题为“蝶飞宝佤·踩山迎新福”的踩山节在大寨宝佤山举行,为了吸引游客,祭花杆仪式、对歌、吹芦笙等单纯的庆祝方式变成了一种表演。过年酿的米酒这个时候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苗家的姑娘小伙,穿着节日的盛装,一排排站在寨子的入口,唱起拦路酒歌,来访的客人都得喝下几碗香甜的米酒。(就是冲着那米酒去的) 相较之下,古蔺彝族人家十五晚上的篝火晚会就显得更像自己家的聚会。傍晚五点的时候,小伙子们就开始准备篝火。姑娘们自然需得精心打扮一番,或是彝族的节日盛装,或是时尚的服饰,总之比起平时隆重许多。时间差不多了,就一圈圈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吃羊肉、喝米酒、看烟花。大叔大婶说说笑笑,姑娘小伙儿打打闹闹,没有比这更淳朴的了。 十五晚上过后,年就算是正式过完了。每个人又回归到自己的本分,然后等待下一个节日盛会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