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101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年春季读书笔记作业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9 20:2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学期每人8篇,请第一次帖过后,下次用编辑模式重新在第一篇后面跟帖自己后续的作业。每双周一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发表于 2014-7-3 10:36:03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笔记 《茶馆》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是王笛先生关于成都茶馆研究的第一卷。王笛先生关于茶馆文化的研究,从第一篇论文到专著出版,期间经历了十年。目前他正在撰写其成都茶馆研究的第二卷。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国家是怎样逐步深入和干涉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本书的观点是国家权力的无限扩张和国家文化的胜利使得现代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步调统一,但比任何时候都缺乏文化的个性和多样性。中国式一个崇尚大一统的国家,很多人对地域文化的衰落以及消亡不会有一丝半点的遗憾。而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是地方文化的强烈表达,在中国城市生活中扮演了一个中心角色,为市民参与社会和政治提供了舞台。作者希望通过对20世纪上半叶成都茶馆的考察,揭示民众与公共空间、街头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关系,探索国家在公共空间的政治话语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茶馆》有一个有趣的开头:1900年1月1日,农历己亥年腊月初一,即20世纪的第一天,这正是一年中最冷和白天最短的时节……这一年是光绪在位的第26年,中国正发生着惊天动地的大事。当这天清晨成都的茶客们起来和早茶的时候,义和团已经像野火一样,烧遍了整个华北平原。一个强烈的对比,让人清晰的感觉到自古以来“一城民居半茶客”成都的缓慢 “性子”。
“茶馆是个小成都,成都是个大茶馆”茶馆生活是成都及其居民生活方式的一个真实写照,因此茶馆实际上是个微观世界,折射出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变化多端。书中以独特的地方文化对现代化的统一模式的抵抗、国家在茶馆生活中日益重要的角色为主线,从三个部分展开了对于茶馆这个街头文化的研究。
第一部分研究的是茶馆的社会文化史,分别讲述了茶馆的日常文化;茶馆中的各种人物;茶馆中的娱乐以及茶馆的社会功能、阶级和性别问题。此部分对于茶馆生活进行综合分析,显示人们怎样利用茶馆作为休闲、会友、娱乐的场所,各种社会集团诸如学生、劳工、社会组织等怎样利用茶馆开展活动。妇女也竭力争取使用这个公共场所的权利。
第二部分将焦点从茶客转移到茶馆本身,着重在茶馆这个经济实体,研究茶馆的经济文化史。揭示茶馆的经营管理,观察茶馆的兴旺发达是怎样与其独特的文化联系在一起,考察茶馆怎样运用各种生存手段以求生存。我们也看到在经济恶化、社会动乱、政治不稳定之时,茶馆所遭遇大的困难。在处理与国家关系的问题上,成都茶社业公会在政府和茶馆行业之间扮演了积极角色,成为政府和个茶馆之间的中介。
第三部分则研究的是茶馆的政治文化史,即考察社会冲突,国家和地方政治怎样影响茶馆、茶馆生活和茶馆文化的,揭示了茶馆怎样成为一个政治舞台,以及茶馆怎样被政府和精英改良者所控制,使其在革命、改良和战争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书中的尾声如同引言一样有趣。1949年12月31日,农历乙丑年十一月十二日,刚刚进入了冬至。在这个时节,茶馆当然是最好的去处了,温暖的茶馆可以说是人们唯一可以坐得住的地方……最后,书中设下了一个很大的悬念:熙熙攘攘的日常生活空间将不复存在,人们到哪里去寻找老成都和老茶馆的旧梦?这让人不得不期待成都茶馆研究的第二卷。



读书笔记 《邻人的花园》
正如本书的题目“邻人的花园——文科学人看科学彼岸”,唐韧老师以一个文科学人的身份写下了这些有关科学的人文随笔和哲学短论。文章中极具个性的融入了作者自己的理解,并使用散文笔墨,富有幽默感和文学色彩。
以下是书中每一篇文章前的一句题记。
你知道的越多,就感到自己知道得越少。——《科学有多大?》
法布尔研究昆虫,不是出于“对人有用”,而是在进行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身靠迷迭香藩篱》
李约瑟先生没料到他的“难题”还有新变种。——《李约瑟难题和“看蚂蚁上树”》(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有杰出的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这让我想起以前看到的一篇文章,大概是讲中国古代是重文轻理的。
虽然人不能两条腿同时迈进,人的思维却应该能办到。——《本能与本质:科学的两个视角》
如果科研的目的只在满足一个“什么也不用做”的生存梦想,它是否在引导人类走向一个“美妙”的句号?——《神话与科学的距离》
不可知、不可为以及不可见将比可知、可为以及可见更加清晰、完整和鲜明地定义我们的宇宙。——约翰•巴罗     “孔子告诉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约翰•巴罗则告诉我们:知不可知为不可知,是知也。”
国人只有在治疗崇皇症的过程中,才能成为真正的现代人。——《源远流长的胡闹》
“另类哥伦布”看好的就是你那颗热爱、任性而又不懂高科技的脑袋——《另类哥伦布》。 “假如我们不学科技,骗子就会骗光我们的财产,还要指着我们说:看,这就是笨蛋!——田间”
一个好东西经常也是“双刃剑”——《想象纳米时代》。 高新科技必须发展,但同时要伴随以高新人性的发展,而且对一新技术的宣传,从一开始就应该是科学的而不是片面的,是人性的而不是唯技术的。
“恒河沙数”的“空白”是填之不尽的。很多“空白”根本没有必要去填补。——《“祖神来归式”科研风》
民族主义是一种幼稚病。它是人类的麻疹。——爱因斯坦
一个穿着“观念开裆裤”的人,一个对探索世界奥秘的伟大事业只会“大话西游”式地讲俏皮话的人,凭什么证明他的心灵“比天空更广阔”呢?——《夸克能吃吗?》
人类的朋友丢了,灾难就会接踵而来。——《丑陋的“两条腿”》
不能呵护,反而压抑损伤人的天性文明,是需要改造的文明。——《文明也须“往里推人”》
看低儿童漫画中的幻想力、想象力的功能,会带来民族科学素养不足的后遗症。——《从“福歌豪•莱歌豪”出发》
人类是我们共同的巨大生命的名字——《“我”有一万亿条生命》
科学得有人文向导。——《“你太学术了!”》
灵魂秘密的科学探索进行的时间并不长,脑科学的秘密还远未揭开。——《你甚至回答不了我6岁是的问题》
人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在显露其拟子库的库存多寡。——《随身携带的拟子库》
虚拟世界的高分,现实世界的低能,这样的知识结构,等于制造一批“聪明的废物”。——《虚拟英雄:高科技娱乐的忧患》
如果没有月亮,就没有今天的地球。——《亲爱的,请做我的月亮吧》
人虽然是唯一有思维能力的动物,但人的存在和行为仍须不由自主地遵循自然界的法则。——《本体相似性》
殊不知追求绝对无灾祸状态就是导致毁灭性灾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放火护林》
对怎么劝也不肯“好好保养”、不做蠢事的主人,大概只有祝其患那一类慢性难治的病了。——《病谏》
人这个复杂适应系统,相知不但不需要百分之百,而且还万万不要百分之百才好。——《完全相知之可怕》
对于感情的生物化学,我们几乎是一无所知。——米库拉姆
生命“听”基因的,而基因又“听”谁的呢?——《基因“说”了也不算》
时间旅行的思维体操展示的是人老永不停止新探求的倔强和人类智慧的迷人光明。——《爱好思考者的UFO》
与人体一样,强有强的难处,人类处于自身和环境的各部协调一致的状态,才是自身安全和幸福的保障。——《强有强的难处》
怀疑能动摇信仰,也能深化信仰。——《新达尔文主义的科研思路》
这里没有记录下所有的题记。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作为一个纯文科生,我是如此的无知,无论是文科类还是科学类。可尽管如此,在此之前,我也未曾想要窥探一下“邻人的花园”。
我想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好奇心,就像我们刚出生时一样,然后去寻觅和探索那些未知。只有这样自己才会有一点不那么无知和愚昧。



读书笔记《英华沉浮录②》
写文章不能理性到底,真性情还是要露一露,不然文章不好看。
故事:宋朝和尚惠洪写了一首题为《上元宿百丈》的七律:“上元独宿寒岩寺,卧看篝灯映薄纱。夜久雪猿啼岳顶,梦回清月在梅花。十分春瘦缘何事,一句归心未到家。却忆少年行乐处,软红香雾喷京华”。王安石的女儿读了骂道“浪子和尚耳!”意思是说,出家人居然还忘不了少年韵事,惦着软红,惦着香雾,不是好东西。和尚的心也是肉做的,古佛青灯生涯寂寥,偶然怀念旧日的温香软玉,说了真话,竟显得不规矩了。
《语言学家写<劝菜>》这篇文章比较有趣。
臧文仲先生说,文字以简洁为上并不是好中文的第一原则:“第一原则,以沟通、以容易明白、以文以载道为先。”“‘简洁’真的是不能以字数多寡为准。句子长而文义清晰,读来不觉其长;句子短而文义艰深,读来莫名其妙。”
陆谷孙先生认为“文不可以‘教’而能”。他的理由是写作远不只是一个章法和技巧的问题,而是“气之所形”,“是皮相之下许多深沉主观因素的综合,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养成过程。”所谓主观因素,他认为“包括独立的人格,善感的情绪,敏感的资质,素心烂读的积累,对清浊巧拙的判断,独特的手眼以及强烈的表达冲动和创作快感。


《目送》读书笔记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印象中的龙应台是一个言辞犀利、雷厉风行、豪情万丈的“女侠”。正如《目送》的介绍语所说,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最难以言尽的时候。整本书而言,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书中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阅读这本书时,内心总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酸楚,脑海里总会回忆自己与父母一起的点点滴滴。读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段文字时,我开始有点后悔了,我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城市上大学呢,我为什么总是想着要去远方,那怕是流浪呢?本来就在渐行渐远,而我还在有意的加快自己的脚步。
我开始害怕离别,尤其是和父母的离别。寒假回家,和母亲话家常,她说漏嘴了我才知道,父亲生病住过院。而在妈妈说之前,我一无所知。有好几次,夜里梦见父母永远的离我而去,梦醒时泣不成声,一夜不敢闭眼。而我,终于不能像以前一样,每一次转身都那么洒脱自在、无所顾忌。
书中第三部分的“满山遍野茶树开花”,每一篇文章之前都有一张照片,照片上配有一段简短的文字,是和父母的对话。我把所有的照片连着看了一遍,看完时,心里无比沉重。那是对岁月无情、父母渐老,而我却无法挽留的无能为力。
文中描述过这样的场景,“我想有个家,家前有土,土上可种植丝瓜,丝瓜沿竿而爬,迎光开出巨朵黄花,花谢结果,累累棚上。我就坐在黄泥土地上,看丝瓜身上一粒粒突起的青色疙瘩,慢看……”读着读着,眼眶就湿了。就和以前读到“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一样。我想有个家,院儿里有个小花园。离开时,我撒下种子,父亲母亲偶尔为它浇浇水、除除草,待我回家,花开满园。
文中有太多太多令人深思的文字。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每个人,来到“花”前,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都得到不一样的“明白”。以上仅是读书时脑袋中闪现的一点片段,许多东西稍纵即逝;稍纵,即逝。
写这篇笔记时,播放器里单曲循环着《时间都去哪儿了》。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多少话,藏进了满头白发,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读书笔记 《完美大学必修课》
张锐,任羽中
大学四年里,你到底错过了什么,而在此后的岁月,你又将如何为自己不完美的大学教育“补课”。
最基础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鉴别力,方向感,眼界
大学不是世外桃源
性格和习惯将决定你的命运
大学绝对是一场短跑
提高外语和写作水平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人
急功近利是成长的大忌,当你得到机会表现自己的时候,请先想想,我已把自己铸造成器了吗?我真的清楚自己的分量了吗?
大学,那怕是北大,也不可能是世外桃源,生活永远是赤裸裸的现实。不必指望象牙塔式的纯净生活,更不因为一些看不惯想不通的事情就觉得一团漆黑,最后自暴自弃。面对现实,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都必须和他们(它们)打交道。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最要紧的的是先找到自己的位置。
兴趣爱好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一个人的心灵是否丰富、孤独是否就必然寂寞、劳累了一天学习或工作后是否必然陷入无聊与疲倦,其实都和这个人是否有兴趣爱好息息相关、无需高雅,只要你喜欢,只要你能够通过享受你的兴趣爱好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灵魂的宁静,那么就去喜欢吧。
想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从古至今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没有一个不是离开家乡而成功的,也没有一个人不思念家乡,这是一个规律。所以说“五更归梦三千里,一日思乡十二时”。  我从来都不是孤立无援的。
大丈夫,应当有非常之志,付出非常之劳,然后才可建非常之功。在非常困难的时候,我想到的总是“胜利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唐代诗人李咸说:“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生活其实总是不公平的,我们没必要抱怨什么,真正的问题是,那些失去了的东西,怎么样努力才能补偿回来。
我们要经得起机会的考验,机会越多越容易出风头的时候,我们越要气沉丹田。
一个人要成功,最大的敌人首先是他自己,是他内心的胆怯和虚弱,他要是自己都不怕了,那什么事情都好办。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更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更强。
这一章我们用“一步一个脚印”做题目,是希望说明,大二可能是进步最快得一年,这一年你已经完全适应了大学的生活方式,而最要警惕的就是人变得虚浮油滑起来。我们还是强调,不管做什么都要踏实,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任何事情都不要急着下结论。
Be yourself
米兰昆德拉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古希腊的雄辩家克雷西多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的充实;当我一开口,我便觉得空虚。
在绝望之前,请再坚持一分钟
各位一定要立定一个可以终身追求的目标。在人的一生中,工作的位置、性质可以因时因地不同,但是,追求的人生目标则应该始终如一。处顺境时,不要忘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处逆境时,更要把逆境作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考验,不要因为困难而放弃对自己的人生终极目标的追求。这样在这个充满机会,也是充满陷阱的时代里,一个人在忙忙碌碌中,才不会迷失方向,也才会不枉此生。
大学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起步阶段,所以除了那些近在眼前的目标以外,你还要有“人生的终极目标”——比如说,做一个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为天地立心,为人民立命——有了这样的目标或者说气魄,你才不至于迷失方向,才能经受得其威力啊狂风暴雨的考验。
我们不相信命运,大学生没有听天由命的资格。
越是胆子大的时候,越要细致谨慎;越是风生水起的时候,越要气沉丹田
出了学校大门,路上的崎岖坎坷可能更多。请你不要害怕逆境,在校园里边碰壁一点都不可怕,这个时候的失败,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你要把自己磨练的无比强韧,哪怕毕业之后不得不像陆步轩一样靠杀猪卖肉为生,你也照样能挺起胸膛,打拼出新的天地。


《谈话的泥沼》读书笔记
本书的作者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百度百科上是这样介绍的: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学者。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70年—1978年辗转赣南、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成为颠覆教化模式,并向欧洲溯源的发轫,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绘画之余,出版文学著作十余部。陈丹青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洋溢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至于他本人,却不一定会赞成这些说法。他会说:不要把我当读书人,书架上这些书顶多看过千分之一,以后也不会看,我的找个时间扔掉。
《谈话的泥沼》是陈丹青最近新出版的三本书之一,书中收拢了关于他的一些访谈,包含了艺术、媒体、社会、影视四个部分。书名“谈话的泥沼”可以看出谈话也是不易的,正如他在开篇的序言中写到的:倾听、接话、展开、反诘、委婉暗示、索性挑明、中道迂回、劈头道破……访谈理应是快乐的,访谈也是陷阱。
在媒体章节“奇崛与华丽”这个部分的访谈中,尤其能感觉到他在谈话中的修辞。这部分中有时记者的问题甚至比他的回答还长很多,莫名的会觉得有些尴尬。比如:
记者问:对于中国的艺术现状,你甚少谈及,“真实的原因是我怕同行,因为我认识他们,他们是我的同学、老师、晚辈,一块儿喝茶、吃饭、开玩笑,很多问题其实不敢说”。——当年人在国外,会因不在现场而焦虑,如今身在现场,却也有失语的焦灼?
陈:焦虑,焦灼,在场,不在场——您真替我操心啊。
像这样的对话在这段采访中出现过很多次,这让我想到老师说的,我们去采访别人时候,不要带着主观的判断。
陈丹青有一种“民国味儿”,说话也不做作,嬉笑怒骂中还带有一种幽默。因为骂得多了,直接或间接,于是被很多人说是“老愤青”。而他则称自己是“傻逼”“流氓”,当然,他所谓的“流氓”的意思是草莽气、野性、泼辣、敢做敢为、藐视陈规。“学校会议桌上处处是荒谬与冷漠,每次我都想:今天别吱声了,说也没用,可是看见大家都闷着,问题含糊过去,忽然我已大怒,还没明白过来就听见自己叫骂了,像条疯狗。但是没有一次‘批评得过瘾’,没有。没有回应,没有辩论,没有结果。什么都没有。大家涵养好极了:等这傻逼说完,咱接着开会。”
无论在艺术、媒体、社会还是影视方面,陈丹青似乎都有很多话说,每个见解都是不一样的声音,被称作“批评专业户”的他也别不少人批评。“到处开骂的社会,就是骂了也没用的社会”他说。


读书笔记 《无知的游历》
这是几篇比较特别的游记。
中国式游记是寄情山水,就是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建筑、风情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有道德属性的。书的编辑叶南说,中国的游记其实是教育篇章,而传世的游记名篇,大多作于宦游文人仕途坎坷之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为旅游而旅游”的徐霞客是个例外,他可能是中国绝无仅有的职业旅行家。
现在很多地理杂志刊载的很多游记,其中会涉及不少地理知识。在我看来,如果陈丹青先生在他的游记里认真讲述相关地理知识,或许就不像是陈丹青了。书中的几篇游记,与其说是游记,倒不如说是陈丹青的旅行随笔。
书中讲到,木心先生上文学课,常会说,今后诸位走访列国,必要熟读该国的人物与史记,有备而去,才是幸福的出游。他自己就能摘取书报刊载的各国掌故,点染铺衍,写成诗作与散文——但从不写游记——又据说,秦晖先生有一癖好,也可谓异能,即平日遍查各国的地图、都城、名胜、史实,随口说出,令异邦客人好惊诧。但是,陈丹青先生总是临时抱佛脚地,在飞机上看看旅游指南。待到飞机落地,抬脚走到马路上,才开始了对这个地方的认知。由此,开始了无知的游历。
这只是陈丹青先生自己的游历,当然讲述的游历的圣境,异国的想象,彼时彼地的那份真情都只是他自己的事儿,就好像我看这本书时的心情,也只是我自己的事儿。然而他要把自己的这些经历写下来,给读者看。而我,原则上也要把我的看这本书的经历写下来,当做读书笔记,给自己看。
三篇游记,三个地方。《航向拜占庭》、《雅斯纳亚•波里亚那》、《从布达佩斯到拜罗伊特》分别是伊斯坦布尔、俄罗斯托尔斯泰的庄园、布达佩斯、拜罗伊特。一路上的美景、宗教、文学、艺术,一切的描述都充满了陈丹青先生自己的情怀和想象,也算是理解一下,画家的旅行是什么样的。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出去玩,还是要有点准备的。不是物质准备,而是知识上的准备,没有一点积淀,旅行似乎会变得有点干。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文章中满满的人文情怀。而陈丹青先生虽说自己没有准备,一无所知,但是从他的文章中从未看出无知的地方。相反的,文章中随处的历史故事、文化典故、艺术视角。是不是真的无知不言而喻。只能说是知道的越多,就会越觉得自己无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句话说的好,身体或者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读书笔记:
                           《活着》读书笔记
第一次读的余华的书是《在细雨中呼喊》,然后知道了《活着》。我想这是一次残忍的阅读,因为这是一个遭遇诸多步行的幸存者的自叙,而作者对于这种生活的艰辛的描述却是用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平缓语调。
主人公福贵的一生是短暂而又漫长的。抗战前,福贵是地主家的败家子,沉迷妓女与赌博,败光所有家产,变成佃农,气死了父亲。抗战时,被国民党抓了壮丁,目睹尸横遍野的惨状亦历尽饥寒。被共军俘虏后念及妻女选择回家。期间母亲过世,女儿因病聋哑。解放初到人民公社时期,因早已败光家产,免遭地主枪毙一劫。三年困难时期,遭受饥饿,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症,儿子有庆给县长夫人献血是被抽血致死。文革时,目睹队长和昔日战友被残酷批斗。文革后,女儿凤霞难产而死,妻子因病去世,女婿二喜做工时意外身亡,之后外孙苦根也因病去世。
我以为故事最后会是福贵在痛苦中孤独的死去,然而故事的结局是老人和牛渐渐远去,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荡,老人唱到——–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叙述者看着福贵和老牛在暮色苍茫中慢慢消失,留下他独自一人:“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福贵这样评价自己: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福贵年轻时虽有种种恶行,但是终究学会了如何生活,如何忍受生活。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用余华自己的话说,福贵的一生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时间的短暂,表达了时间的动荡和时间的宁静。
文中有一段叙述者对福贵的印象:我再也没遇见一个像富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有能如此精彩的讲述自己。他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人,他可以准确的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这样的老人在乡间实在难以遇上,也许是困苦的生活损坏了他们的记忆,面对往事他们通常显得木讷,常常以不知所措的微笑搪塞过去。他们对自己的经历缺乏热情,仿佛是道听途说般地只记得零星几点,即便是这零星几点也都是自身之外的记忆,用一两句话表达了他们所认为的一切。在这里,我常常听到后辈们这样骂他们:
“一大把年纪全活到狗身上去了。”
福贵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似乎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度此生了。
这便是余华在《活着》中讲述的“ 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相互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是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如果说总结一下这本书的主题,那必然是余华在自序中写的,《活着》讲述了眼泪都呃宽广和丰富;讲述绝望的不存在;还讲述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所活着。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