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2321|回复: 1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采访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 11:36: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闻采访案例集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 11:36: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某记者这下在全国出名了


网上有人将古称长安的那个城市称为“仙市”,应该是由读音而来。我觉得这个称呼很有趣,决定照搬这个创意。

话说,仙市日前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其中一个片段视频在网上流传。


视频显示,仙市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居家隔离期间,很多市民长时间在家看电视刷手机,会造成颈肩的疼痛,请问这种情况下市民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被提问的专家首先称赞这个问题问得好,接着介绍,颈肩疼俗称脖子疼肩膀疼……哒哒哒,一大堆。
嗯,我也觉得这个提问有水平。
首先,提问角度、切口小,借助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可以传播相关健康知识,让许多人恍然大悟:哦,原来颈就是脖子,肩就是肩膀。
(不过,需要普及的知识还有很多,比如,在家吃得太多撑住了怎么办?闲得蛋疼怎么办?)
其次,深得化功大法之精妙。你想想,能够进入新闻发布会的问题,都是市民极为关注的问题,这一提问也表明,既然刷手机导致脖子疼肩膀疼成了一个需要进入那种庄重场合的问题,说明仙市的防控卓有成效。一句提问,将许多问题化于无形。
最后,举重若轻,有助于营造欢乐祥和之气氛。想起一个段子,某个会议上,有人很严肃地跟领导说,我要向您提一个意见,您工作太投入,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领导虚心地接受了这样的批评。
仙市某记者的这一提问,有类似功效,可成为新闻发布会提问之另类经典。
当然,从画面上看,这个提问的记者还很年轻,我觉得有必要让他看一看,他的前辈同行是怎么提问的。
一起来重温那个年代的经典。
2003年非典期间,北京市代市长在召开新闻发布会后,接受了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采访。


采访记者是著名主持人王志。

彼时《面对面》的新闻素材有10%来自于《新闻调查》,其余是他们的“独家”。王志认为“独家”除了确实自己发现的新闻之外,还有另外的一层意思:“就是在别人说过的话题上再寻找到自己的角度。如果记者没有这样的本事,那也就不能再干这行了。”
王志首先就问:你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的最害怕被问的问题是什么?
一下子就用排他的方式,将采访内容做了先声夺人的限定:目前最严峻的问题是什么?
市长正面接招:实际上我们现在最害怕的问题正是我们最需要加强的。现在最重要的是污染源的切断,对传染源的控制。
记者:困难在哪?
单刀直入。
市长阐述了切断传染源的必要性和相关困难。
记者:我非常同意你的说法,但现在看来你这个说法几乎是不可能的……
典型的激将法。
市长:不,现在就一定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才能赢得这场“战争”……
记者:我们现在看到一个很镇定很坚定的市长,但另一个方面我们看到被感染的人数在不断上升。
市长:因为传染病有他自己的规律,现在谁去预测这个数字,谁都近乎一种赌博,是危险的。但说实在的,我们并不是完全没有底数的,增长毕竟要有一个抛物线的过程。增长到一定程度时要回落的。
记者:预期是多少?
市长:我现在不想说,我不想做这种赌博式的预测。
采访过程中,王志言辞犀利、思维敏捷,眼神里既有审视也有诚恳;接受采访的市长态度坦率、坚决、有力,这档节目播出后,立刻成为那个时代的爆款。
后来王志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也值得我们重温:
“我认为质疑是揭示真相的捷径。”


来源:里约说




编辑:王奕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1-28 13:02: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新社驻哈记者:“全境断网”时,我如何记录新闻?


2021年12月16日,哈萨克斯坦宣告独立三十周年;2022年1月,哈萨克斯坦经历血腥骚乱后逐渐平复,局势吸引世界关注。此间,中新社驻哈萨克斯坦记者张硕在前方发回多条直击稿件、图片、视频,而这是在面临全境断网的状态下完成的。一起来听听她的讲述。哈萨克斯坦的这个冬天特别冷,首都努尔苏丹去年10月就下了第一场雪,最冷的时候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新冠肺炎病毒也 “嚣张”起来,这个中亚国家的疫情形势陡然严峻。作为一名驻外记者,我也将报道重点放在了疫情防控之上,但一场危机打破了我的常规安排。

全境断网 口述发稿!
就在几天前,哈萨克斯坦全境解除了紧急状态,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集安组织)维和部队顺利完成任务从哈境内全部撤离。
至此,哈国持续半个多月的“国家独立30年来最严重的危机”,逐渐平复。

这场危机,始于1月初发生在西南地区的抗议天然气价格上涨活动。一开始,局部抗议并未引起外界注意,媒体报道不多。
当地时间1月6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市中心及多条城市主干道已部署多辆军用车辆,为当地安防提供支持。张硕 摄
1月5日,抗议演变为骚乱,事态迅速升级,国际瞩目。我随之进入突发事件报道状态,尽可能搜集动态信息,准备稿件编发。

我完全没想到,接下来会面临一场持续多天的大规模断网。1月5日晚,哈全境互联网通信出现中断状态,一些地方的电话通信也大面积被切断,这对新闻工作而言是“致命打击”。
我所在的努尔苏丹,网络无法接通,手机信号时有时无。我将情况向总社反映后,总社迅速成立了应急工作小组。自此,我开始通过电话口述、手机短信等方式将前方信息发给后方整合,这种特殊的报道形式持续了多天。
现场!现场!还是现场!
随着骚乱持续升级,多地政府机构受到冲击,警民冲突不断,造成多人伤亡。这场骚乱也向努尔苏丹蔓延。总统托卡耶夫5日签署总统令,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宵禁措施同日启动。为迅速平息骚乱,哈方向集安组织请求了维和部队增援。
1月6日,我和其他中国记者一起,拿着摄像装备驱车前往总统府官邸所在地。抵达现场后,眼前景象令人震撼——总统府邸已由荷枪实弹的特种部队把守,大型军用车辆围在建筑四周,禁止行人车辆通过的指示牌格外显眼。
当我们在总统府官邸附近支起三脚架准备拍摄时,几个蒙着面、背着枪、身材魁梧的大兵开始向我们走来。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阵仗,多少有些紧张。幸好,他们只是语气平和地劝退。
来不及遗憾错失“绝佳拍摄地”,我们赶紧寻找下一处拍摄点。一路上,满载警卫队的装甲车、列队行进的执勤者、沿街巡逻的警察、随处可见的警车,都显示出这座城市正在执行更加严格的安防措施。
几经辗转,市政府成为我们最终的“取景地”。在反复核对身份和证件后,他们最终同意记者走近这座已被几十名警卫与铁栏杆围护起来的市政府大楼。就这样,站在风雪严寒中,我把实施紧急状态下的首都景象呈现在了镜头里。
过程中,有当地警员好奇地问,这里从来没有外国记者来过,你们是哪里人?也有当地民众开车路过,吹着口哨打着手势,用一种“听不懂但能看懂”的方式向我发来“问候”……虽然手指被冻僵、鼻子快被“冻掉”,但离现场近一点、再近一点还是让我感到兴奋。
小新的Vlog:直击:“紧急状态”下的哈萨克斯坦
支起“远程话筒”!
虽然采访到努尔苏丹的一些情况,但阿拉木图才是本次骚乱的“暴风眼”,由于交通管制、机场关闭及防疫考虑,我无法前往。无法置身核心“风暴地带”多少有些遗憾,我只能采取变通的办法。
几经尝试,最终与一位阿拉木图的友人取得联系,支起“远程话筒”,将他讲述的现场情况与民众状态还原完整,再结合努尔苏丹的情况,发出《直击“紧急状态”下的哈萨克斯坦》的文、图、视稿件。

在官方采取强力措施后,该国局势于1月9日开始缓和。10日是全国哀悼日,以悼念骚乱中的遇难者。我再次走上努尔苏丹街头,对哀悼日及城市恢复状态进行采访,记录了部委大楼及多国驻哈使馆降半旗;同时通过电话采访了解阿拉木图的情况,发出《哈萨克斯坦举行全国哀悼:在缅怀中走向复原》等稿件。

哈萨克斯坦全国哀悼日 骚乱已致逾百人死亡
对该国普通民众而言,这场危机同样带给他们省思。有努尔苏丹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社会正逐步恢复秩序,但发生的一切将改变我们原有的生活轨迹”。也有阿拉木图民众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他们终于能够冷静下来思考该如何度过这段困难时期。据公开报道显示,该国各地骚乱已致超220人死亡,仅阿拉木图就有过百人丧生;几千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美元。
1月11日起,局势更趋稳定,网络等陆续恢复,哈官方的各项改革陆续展开,新政府组成、集安组织维和部队撤离时间确定,我陆续发出《(国际观察)经历“最严重危机”,哈萨克斯坦如何恢复秩序?》《首次“集体”行动、6天完成维和任务,这个组织有何特别之处?》等稿件。
此后,哈官方陆续取消限制措施,各地烟火气陆续回归。我通过中国驻哈使领馆与在阿拉木图工作的中资企业员工取得联系,听他们讲述经历骚乱、互帮互助的故事。这当中,有个名叫阿瑟然的哈萨克斯坦人冒险帮助十几名在机场候机的中国人安全转移的故事让人感动,我以阿瑟然的一句“相信我,我能带你们出去”为题发出特写稿件。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哈萨克斯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一直很安静”,这里盛产油气,却不盛产新闻。今年初的这场危机颠覆了外界认知,也让我的记者生涯有了一场别样感受。
两大锦囊 有备无患
复盘本次报道情况,突发事件以及全境断网给报道工作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如何在“全境断网”时顺利完成采访任务和稿件生产,总结起来,有两大锦囊。

锦囊1:万线穿针,各取所需
除了要及时跟进事态发展,多平台的报道需求也要同时兼顾。如果将此比喻成“万线穿针”,那前方记者就是那根针眼儿。如何把纷繁的需求拧成一股绳,通过记者的整合后传送给各平台加工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新闻产品,是记者在此次报道中不断思考与实践的方向,在新闻现场应尽量做到文图视素材收集,再针对各平台诉求“各供所需”。
锦囊2:涵养资源,百战不殆
本次骚乱“重灾区”集中在西南部多地,距离首都1200多公里。在全境紧急状态、机场关闭以及全国断网的情况下,如何做出“不在新闻第一现场,更胜第一现场”的新闻,是记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驻外记者平时可多涵养采访资源,以确保在紧急关头与当地采访对象取得联系。同时,如何在“第二现场”做出好新闻也是考验记者功底和判断的过程。对此,通过事件时间节点,通过实地走访,透过观察以及与路人聊天等方式,寻找新闻第二落点,也可丰富报道资源。
中新社驻哈萨克斯坦记者张硕
知识卡
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北部与俄罗斯接壤,东部与中国接壤。1991年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获得独立。这个国家人口约有1900万;其石油储量占全球总量3%。
哈萨克斯坦发生骚乱之时,西方正指责俄国大兵压境准备“入侵”乌克兰;美俄双方正就乌克兰局势举行谈判。“集安组织”国家领导纷纷发声谴责西方,而美国否认与哈萨克斯坦骚乱有任何关系。
集安组织:中亚各国从苏联独立后,1992年多个独联体国家首脑签署了集体安全条约,2002年发展成为一个区域军事同盟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ollective Security Treaty Organization),简称集安组织。
该组织现有俄罗斯、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6个成员国。


来源:庖丁解news
编辑:何晓琴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2-6 14:40: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奥运开幕荷兰记者直播中遭安保推搡 画面“火”遍全网

2月4日星期五,北京奥运开幕式进行当晚,荷兰公共电台(NOS)在其推特帐号说,该台记者在北京中国国家体育馆外进行电视连线直播时,被中方保安人员强行驱离镜头,导致连线报道中断。这个被摄像机全程记录的事件瞬间不胫而走,迅速在全网“炸锅”。

这段总长28秒的视频显示,并列的双人画面中,荷兰总部的女主持人坐稳在左边的镜头里,该台驻京记者Sjoerd den Daas在右边的画面。他身后可看见街头灯光以及来来往往的公车大巴。

主持人说:“我们现在前往中国,跟我们的记者Sjoerd den Daas连线。Sjoerd,你在体育馆附近。接下来几个小时,中国将有些什么表演节目?”

记者手举印有NOS字样的浅色话筒,开口说了声“好”,一名右臂戴着红袖章、身着黑衣的中国男子,迅速从记者右前方闯入画面。他背对观众,一边熟练地用右胳膊把记者往后推离镜头,一边大声说:“咱们啊,往前走,哥们儿!”

荷兰记者表情尴尬,但仍然试图在镜头前保持微笑,双眼继续看向镜头,同时用简单的中文向中国安保人员解释:“请等一会儿,我现在在新闻联播。”

中方安保人员并没有停止推搡。记者于是用荷兰语向总部说:“你们已经看到了,我们现在正被赶走。我们刚刚被从另一个地方赶走。恐怕我们只能晚点再连线了。”

此时,记者已经被推走。摄影师推远了镜头,荷兰记者与中国安保两人拉扯在一起的全身画面出现在不远处灯光昏暗的街边。

戴眼镜的黑衣中国安保胳膊上的红袖章写着“……治安志愿者”。

荷兰公共电台说:“不幸的是,这正日渐成为中国记者的日常现实。”

该推文下有跟帖问:“既然中国对新冠和奥运会那么紧张,为什么那名保安人员没有戴口罩?”更多跟帖说:“在中国做生意和做媒体都不安全”;“国际奥委会应该停止给中国撑腰”;“让比赛开始吧”;“这只是冰山一角。外国记者不断遭到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骚扰。中共担心其‘完美’形象被记者破坏”;“不要观看这些奥运比赛” ;“邪恶中国纳粹”(Evil Chinazi),“对不起,新闻报道在中国不受欢迎”;“大家觉得这奇怪吗?世界是如何向这个政权投降的,是一种耻辱”。

也有不同意见者用中文质问:“你为什么不想想为什么只有你被拉走?你XX合法吗?一些记者为了报道新闻真不择手段”;“这个记者很明显清楚他为什么会被清走,中国不是你们为所欲为的地方”。

美国新闻网《野兽日报》(The Daily Beast)称,这段录像“不同寻常”,并说,“星期五的奥运开幕式还没结束,中国当局便再度向国际证明,它不会允许任何新闻自由。”

《野兽日报》分析,不清楚这名荷兰记者怎么得罪了北京当局,“也许因为他在昏暗的街角连线,而不是在流光溢彩的鸟巢里面。”

《野兽日报》还引述荷兰公共电台主编Marcel Gelauff 的话说,这段录像是外国媒体在中国遭遇的“痛苦说明”。

香港大学新闻研究中心的“中国媒体项目”撰文称,“中国宣传部门禁止北京冬奥期间出现任何批评声音,期待把比赛当作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平台”,而且,“中国政府指责国际社会抵制北京冬奥的呼吁是把体育政治化,然而,中国领导人却把这场国际赛事与洗白中国形象的长远政治目标捆绑在一起,这就是习近平号召的‘讲好中国故事’。”

与此同时,国际人权活动人士呼吁抵制北京冬奥的行动还在继续。

几十个人权组织参加的“抵制北京2022”(No Beijing 2022)活动,本星期在全美多地的中国使领馆前举行抗议,谴责中共恶劣的人权纪录。

美国“女权无疆界”(Women’s Right Without Frontiers)组织发起的“种族灭绝比赛特别工作组”(The Genocide Games Task Force)正在呼吁“关掉比赛”,号召民众不要观看本次冬季奥运会。

来源:美国之音

编辑:蒋可心


5#
 楼主| 发表于 2022-3-7 21:02: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8年315新闻主编,谈哪些315新闻易成爆款哪些易被防控


315快来了,有些企业已经开始做防控。作为曾经的法制晚报连续8年的315系列报道负责人,今天想以一位315主编的视角,结合以往经历,和企业公关聊聊315防控的话题。


315新闻,一般会出现在哪儿?


先说报道领域。不是每个领域都容易成为315热点的。




媒体工作期间,我安排下属记者找选题,主要从房地产、汽车、电商、金融、生活消费这些领域找,其次是教育和旅游。TOC企业,用户基数大的,往往更容易“出选题”。记者以此为“线头”认真寻觅,一定能揪出来点东西。


再说线索源头。记者的选题,主要来自他人爆料和网上公开信息。




如今媒体式微,给媒体写信打电话的几乎没了,几乎都是网上公开爆料,然后等着媒体记者联系。而这种线索源,对于企业来说,是很容易提前发现,提前做工作的。


其实最难防控的是独家案件信源。它主要来自公检法人员和律师提供的独家线索,企业公关无法监控获知,更谈不上处置。




当年我带着大家做315选题,都是提前一个月预制,那些独家案件选题都是压上几个月才发,而没有任何“暴露了”之忧。




如果想防控这部分信源,或者需要法务部门高度配合(但法务往往对新闻性没有判断能力),或者建立同等的“情报系统”。


什么样的315新闻报出来了,更容易成为爆款?


首先是暗访类新闻。多年的社会法治新闻经验,我的感觉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者的投入产出完全成正比,采访耗时越长、技术含量越高的选题,往往发了就是爆款。暗访调查是其中的大头。暗访记者以应聘方式入职,调查(在岗工作)数月后成文,扎实度生猛度双高。


再者就是生猛而有深度挖掘空间的案件法治报道,尤其是能够透过现象,从个案写到共性本质的报道。这类选题,政法机关已定性,证据扎实充分,企业没有回旋余地,后期处置难度大。


最后就是网上已经有发酵趋势的公开爆料的追踪跟进。但这种,是容易防控的。


上面是从报道形式上说的。下面从内容本质说。


最可能出爆款的,其实是企业一直存在的本质性问题,但这些问题往往涉及到企业成本、重大经济利益和企业价值观,企业明知有舆情风险也不愿意改变,但一旦在长期积怨下爆发,很快会爆燃。


如某企业男员工被迫小便池撒尿、坠亡事件和员工不许私建多人群等事件,其实是同一个本质,不同角度的反映。


然后是某些涉及人性、企业几乎没法完全控制的死结问题,比如外卖员往外卖盒里吐痰,快递员入室犯罪等。


再就是一些匪夷所思小概率事件。比如小鹏汽车门店请道士做法,太莫名其妙了,编假新闻都编不出来的事儿,就这么发生了。


最后一种情况,谁也无法预料。但前两者,其实是可以多部门根据经验梳理汇总,做出防控预案的。


不知道是不是屁股决定脑袋的缘故,我发现,企业公关看到本公司的负面新闻,基本都会判定为媒体故意抹黑的黑稿。其实,哪儿有那么多黑稿啊!对于一个法治、社会或者315记者来说,这就是人家的本职工作啊。


企业公关的这种敏感,其实也会让媒体人跟着一起敏感,这种感觉很不好。




多年前,我个人双十一期间在某电商平台给自己买笔记本电脑,想着双十一买能便宜所以眼睛一直盯着屏幕,结果,居然看到了价钱在瞬间改价的那一瞬!原本的价格,被改高,再打折。


真是想索赔啊!按照法律和判例是三倍赔偿。但这会不会被当成暗访?故意的?之后会不会有企业公关联系我说这说那?人家会不会因为你没留证所以说你是在故意诋毁?而且你还是自己买,故意找事?


想着就太麻烦了,于是放弃了我作为消费者应有的权利。


一些企业希望能和315报道者进行接触,但这里面有不少可说说的地方。


某年315前夕,忽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一个女声,上来就直接问,付老师您好,我是某某公关公司的,我们公司在做315防控预案,想提前了解一下您这边的315选题,您给说一下吧。


这是一家头部公关公司的人。居然,315舆情防控是这个干法儿……这件事也成为我决定开一家公关公司的初衷之一。


这是报道前。再说报道后。


对某车企作出报道后,车企公关找人给法制晚报领导带话,说付中收了钱啦,一篇汽车负面,一万块钱!


这件事让我出离愤怒,至今愤怒。那怕我当时有几个车企公关朋友,也算没白挨嫌疑,我当时真的没有任何一个车企公关的熟人啊!




这种无端泼脏水作风,让人想到WG。这种“危机公关”,结果是注定了的。


还有一次,有俩陌生律师莫名托人约我吃饭,死活要吃,感觉很诡异,一问,律师倒是实在,说:我俩是某某在线教育公司委托的,没啥,就是想一边吃饭,一边对您取个证,您不是报道了他们一个稿子嘛。


绝了。


其实很简单,如果真失实了,找报社公事公办是可以解决的。如果稿子没问题,内容很扎实,乱扎针不如诚恳认错,真诚沟通,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来源:转型Media人




编辑:王奕

6#
 楼主| 发表于 2022-3-12 19:19: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记者如何向总理提问?中外13家媒体记者分别提了什么问题?
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大会发言人张业遂的邀请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这是李克强担任总理的最后一年。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1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


记者会开始时,李克强说,感谢记者朋友们在中国两会期间为报道所作的努力、付出的辛劳。因为疫情关系,我们继续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开记者会。我愿意回答记者朋友们提出的问题。


记者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主会场设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分会场设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记者会历时约130分钟。


记者必须学会提问,也要善于提问。此次记者会,共有13家媒体的记者获得提问机会,他们都提出了什么问题?


附:中外13家媒体记者提问


01

美联社记者:中国经济正在逐渐从高速增长向着可持续的、公平的以及绿色的增长转型,我们看到去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降低债务水平、监管高技术企业。今年中国政府制定了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是颇具雄心的5.5%的增速目标,这是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继续蔓延以及乌克兰冲突的情况下制定的目标。我想问的是,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政府今年将更加重视增长?把增长摆在结构性改革以及减少碳排放之前?中国政府将如何平衡这些不同的发展目标?关于乌克兰问题,中国与欧洲的重要经贸关系在中国应对此危机中处于什么位置?中国是否担心会因为目前对于危机的处理影响到与欧洲的良好关系,甚至影响中国自身经济的发展?


02

路透社记者: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袭击以来已经造成200万难民,数百名平民死亡,人们对核态势升级前景也感到担忧,但中方一直没有对俄的行为进行谴责,或者将其称之为“入侵”,是否不论怎样中方都不会对俄进行谴责?在俄罗斯面临制裁的情况下,中方是否会进一步对俄罗斯提供经济、金融支持?是否担心这样做会受到来自其他国家制裁的负面影响?


03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有关研究显示,降费对于小企业的帮助是最大的,减税次之。您能否与我们分享关于减税降费影响的具体数据?另外,由于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的放缓,地方政府财政有所减少,对这方面有什么考虑?还有就是涉及消费方面,政府会考虑采取发放消费券等类似的政策措施吗?


04

凤凰卫视记者:去年以来,香港特别行政区先后进行了选举委员会选举以及第七届立法会选举,今年还要举行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一方面是实行新的选举制度,另外一方面现在香港疫情还没有出现好转的迹象,大家非常关注这场选举。请问总理对此如何评价?


05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当前,我们看到了一些企业预期不稳,部分行业岗位缩减,还有的企业出现了裁员。另外一方面,新的需要就业的人口又在不断增加。请问总理,今年我们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实现稳就业的目标?


06

西班牙埃菲社记者:疫情发生已经两年了,在过去两年当中,中国基本是“关闭”。中方现在是否考虑将目前的“动态清零”疫情防控政策变得更加可持续?是否有一个向世界“开放”的路线图?


07

新华社记者:这些年,我国的营商环境虽然有所改善,市场主体大幅增长,企业办事也方便了许多,但各种干扰仍然不少。请问在当前情况下,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方面还会做哪些努力?


08

彭博社记者:50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的访问开启了美国对华接触的时代,去年拜登政府宣布这一时代已经结束,美中两国现在正进入激烈竞争的时期。您是否同意这一评价?禁止在华销售美国的半导体以及禁止中国企业在美上市这样的情形会不会变得越来越常见呢?


09

中国新闻社记者:这两年受疫情冲击,我们发现以前有一些经常去的小吃店、小餐馆关门之后就没再开业,包括餐饮在内,旅游、零售、客运等行业也受到很大影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市场主体保就业。请问总理,在帮助特殊困难行业方面,今年我们将拿出哪些举措?


10

台湾东森新媒体记者:在疫情持续蔓延、两岸关系不确定不稳定性增加的情况下,请问大陆方面将如何应对台海局势,维持并且增进两岸民众的福祉?


11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今年是本届中国政府的收官之年。回顾过去4年多的历程,您认为本届政府取得的成绩有哪些?遇到的最大挑战又是什么?在本届政府的最后一年里,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您将重点实施哪些政策,以更好地稳定社会信心、回应民众的关切?


12

人民日报社记者:近年来,我国居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但还是有不少人仍然感觉到生活不易,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基本民生带来了较大影响。请问总理,今年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会有什么考虑和举措?


13

日本共同社记者:中国政府表明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提出为了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要设置“红绿灯”,特别是加强了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但是外国资本则担心因为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国政府会不会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行为的限制?请问中方看法如何?有方法降低投资者的忧虑吗?

如果是你,你会向总理提什么问题?

来源:长江
编辑:何晓琴

7#
 楼主| 发表于 2022-3-13 17:33: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乌克兰女记者情绪失控质问约翰逊:“你怂了,北约害怕了”

(完整视频请点击下方链接)


来源:中国网直播
编辑:何晓琴

8#
 楼主| 发表于 2022-3-20 19:07: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华每日电讯特稿部主任刘荒:调查报道更彰显新闻价值、媒体责任和记者使命


巴尔扎克说,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遇事问个为什么。话虽简短,分量并不轻,越回味越有嚼头。换而言之,记者的职业天性是质疑,问题便是最好的老师,调研更像做不完的功课。


调查研究是记者的看家本领。新闻界老前辈穆青指出,“离开了调查研究,我们的新闻就会失去光彩,就没有了生命力,指导性、思想性、战斗性也会丧失”。


问题是调研的前提,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以舆论监督、突发性事件和重大社会议题为主要题材的调查性报道,因旨在挖掘新闻事实背后的真相、揭示复杂隐蔽的内在关系,更能彰显新闻价值、媒体责任和记者使命。


在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新形势下,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调研实效,提升专业水准,拓展报道空间,破除调查性报道“选题难”“要求高”“易流产”“不解渴”等困局,对于加强传统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至关重要。


01研究真问题,找出好选题


相较于日常新闻报道,调查性报道更强调问题意识,围绕当前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做文章。如何从纷繁复杂的问题中发掘选题,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正如因报道“水门事件”而名声大噪的调查记者伍德沃德所言,“做新闻的主要困境在于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什么”。


一些年轻记者常为选题所困:有的人天马行空又无从下手,有的人信手拈来但缺乏价值,有的人惊曝猛料却信源存疑,还有的人偶然觅中一个选题,细究却发现已有报道,再写又难有新意。


现实生活中并不缺少选题线索,缺少的是发掘真相的问题意识和调研能力。


调研本身就是面向问题的,既要“带着问题下去”调查,又要“带着问题回来”研究。这个提炼选题的过程犹如剥洋葱,要剥掉层层干碎的表皮,直到露出新鲜光亮的“内核”。


通过学习发现问题,将知识点变成新闻眼。这样既有知识点,避免报道浅尝辄止,问题研究不深不透;又有兴趣点,了解读者关注什么、需要什么,而不仅仅是记者知道什么,想说什么。


另外,根据媒体报道追踪选题线索,提炼富有报道价值的好选题——选择全新的视角,追问更深的问题,提供增量的信息,使调研报道更具厚度与深度。


好问题自然引人入胜,有时甚至比答案还重要。建立问题意识源于独立思考,坚持问题导向需要担当精神。唯有如此,记者才能练就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真功夫”。


记得2013年6月,笔者采访全国唯一的“高考专列”,从这个公益性运输典型案例中,挖掘出铁路政企分开后如何推进改革的真问题。


当年,国务院大部制改革撤销铁道部,铁路客货运输市场化改革提速。这趟已在大兴安岭林区开行11年的高考专列,每年高考期间往返共270公里,运送近千名考生高考。为此,铁路部门已累计亏损40多万元。


此时,深陷经营困境的原哈尔滨铁路局,全年政策性亏损高达百亿元。他们私下里抱怨亏损严重的支线客车屡遭各方抵制“停不起”,表面上仍邀请媒体高光宣传“高考专列”的社会效益,难免有些“赔本赚吆喝”的味道。


一位铁路人士向记者反映,与哈铁当年百亿亏损相比,即使把“高考专列”“插秧专列”的亏损都算到一起,连续十几年还不到1000万元,如此“小题大作”或有逃避行业经营性亏损责任之嫌。


为了追踪公益性运输亏损的真相,笔者针对如何厘清公益性运输的边界、各类公益性运输亏损该由谁来埋单、怎样建立相应的财政补贴机制等问题,采写了《“高考专列”亏损该谁埋单》的调研报道,一时间引起各方热议和思考。


时隔多年,这趟“高考专列”仍在开行,虽然考生逐年减少,但宣传报道阵势依旧。记者偶然看到它的“最新成就”报道时,如同撞上一个巨大的问号:相比每年运送一千名考生及家长,运送一千份考卷是否更加温情而有效率?!


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理由,这又何尝不是一份考卷呢。


02记者也是问题的一部分


调查性报道的深度,取决于记者的思想深度及专业程度。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瞬息万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元宇宙和碳中和等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对记者的知识结构提出挑战,一味追求全知型记者或已无可能。


记者需要长期跟踪一个或几个领域,才能成为厚积薄发的专业性人才。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记者关注问题的类型、层次和维度也会发生变化。


一位名记者说过,“新闻业充满了自我膨胀的人,但你必须花一切代价避免自我膨胀。”这种观点或许有失偏颇,却值得媒体同行警醒,真正领悟自身也是问题的一部分,避免沾染“闻功则喜”、起哄自嗨的陋习。


记者要有“自以为非”的自知之明,多在“专”和“新”上下功夫,避免由于认知模糊不清,生搬硬套概念来解释专业问题,掩盖专业性不足的报道缺陷。


例如在经济调研报道中,有的记者喜欢用诗意化的语言概括复杂的经济现象,譬如描写企业打赢反垄断官司或克服产业升级困难时,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或“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抒怀就给打发了,既说不清贸易规则背后的逻辑冲突、价值冲突和利益冲突,也道不明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依赖”与“低端锁定”之间的逻辑关系,自然也不会被专业人士所认可。


而在舆论监督报道中,容易给个别高价格的产品或服务,贴上“天价”标签后穷追猛打。殊不知,市场竞争发现价格,价格是调节市场的信号。在非特殊管制时期或垄断条件下,只要不存在强行买卖或恶意欺诈,不要随便给人家扣上“天价”之类的大帽子。


如果媒体总是用道德的大棒,抨击形成价格的市场机制,而不是从品牌溢价、供需变化、市场竞争等角度分析问题,就会压缩正常讨论的空间。


有些报道在解决问题的建议导向上,喜欢呼吁行政政策出台,而不是完善法治环境建设,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上,因迷信行政权力往往开错了药方。


还有医保药品谈判的报道中,经常会出现“灵魂砍价”等过度褒奖之词,忽视商业谈判互利互惠的基本原则,这都不是客观平实的报道语言。


新闻报道有时难以抵达真相,还在于无法打开采访对象心扉说真话。比如,由于采访问题过于简单,导致对方没有深入交流欲望;交流缺乏同理心,难以获得对方的信任;喜欢断章取义,歪曲采访对象的真实意图。


经济社会生活的复杂化,要求记者具备一定的法治思维、科技知识和人文素养等,对报道选题形成专业认知和判断。比如,个别地方政府不用法治的思维办事,打着“亩均税收”“有机更新”之类的口号,侵犯企业合法权益。记者在采访中应分辨是非,从法治角度出发,理性分析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有的媒体记者,由于长期不做调查性报道,逐渐丢了看家本领,难免心虚发慌,重新捡起来手生了、笔钝了,只能“为赋新词强说愁”,做些不痛不痒的报道;有的记者则习惯引用专家观点,滥用所谓“借嘴说话”的“技巧”,以掩饰采访不扎实、内容缺乏干货硬料的不足;还有的记者错把幼稚当简单,遇到问题不知所措,索性不碰这类报道了。


03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我们的个别员工做事凭惯性,看到负面消息第一时间就想着去处理掉消息,而不是把事情讨论清楚,这非常不好。”这封网易CEO丁磊的道歉信,终于平息了与自媒体公众号“鱼眼观察”的舆论争议。


日前,丁磊以政协委员身份提交一份关于“统一智能电子设备充电器标准端口”的提案,引起“鱼眼观察”的公开批评质疑。网易方面通过微信平台投诉其侵权,还发出一份措辞强硬的法律函要求删稿和道歉,引发双方争议。


对于这种难容异见的现象,围观的网友早已司空见惯。高管因其言论或行为引发舆情,很多公司的反应大同小异:首先将质疑文章定义为负面消息,不是组织公关灌水删稿,就是发出律师函相威胁。


一些大企业虽对主流媒体有几分忌惮,总是以繁杂的流程为由,对媒体采访设置重重障碍。有位年轻记者采访一家上市公司,对方要求说报道意图,再让记者列出采访提纲,删除几条“敏感”问题后,还再三要求不能超出采访提纲。


记者还没开始采访,先被对方“采访”个底朝天,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相比企业来说,有的地方政府和权力部门,面对质疑或批评时的反应更为激烈。一些地方在突发事件中,一旦发现调查记者进入所辖地区,便先礼后兵,用遍各种招式向记者赠送贵重的礼品,试图留下记者收礼的把柄,被拒绝后又使出各种手段暗中阻挠采访。


记者采访结束后,当地还会疏通层层关系,请求媒体领导把报道摁住,或者稿件播发后,要求删除新媒体版本,降低网络传播力。


笔者曾当面批评一位省级外宣部门负责人,在突发事件现场使用通信技术手段屏蔽记者手机信号,限制记者手机拔打北京的区号。尽管当时手里没有实锤的技术证据,对方亦对“妨碍公民通信自由”“侵害新华社记者耳目喉舌职能”的指控狡辩一番,可现场记者的手机却很快恢复正常了。


令人不解的是,即使客观中性的正常报道,也令一些地方官员犹如惊弓之鸟。记者完成采访工作后,受访部门要求提前审阅稿件,并随意删除稍有些问题导向的语句,大段地补充宣传地方政绩的内容,跟记者反复“打太极”。


有一位县委宣传部门负责人私下说,除了对县委书记的正面报道外,其他报道都属于负面报道。这句话虽然说得极端,可见怕跟媒体打交道惹麻烦的成见之深。


何谓正面报道,何谓负面报道?界定的尺度在哪里,由谁来定义呢?各地纪委网站上,几乎每天都在发布干部被调查的信息,对那些干部来说当然是负面的,但从反腐倡廉和公共利益角度来看,公布这些信息必然有其正面效果。


如前所述,调查报道的逻辑与之完全相通。如果一篇报道触动了某些地方或某些人的利益,但站在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的高度、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角度,推动了实际工作和问题的解决,产生了正面积极的效果,谁又能说这是负面报道呢?因此,报道是正面还是负面,不能简单取决于报道对象的感受和利益,应该用社会效果来界定。传统主流媒体不能甘于陷入这种非黑即白的话语陷阱,更要避免被这种包装成“大帽子”的“伪命题”牵着鼻子走。


“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记者带着问题意识挖掘真相的报道,并不是要跟谁过不去,更不是故意找茬、挑刺和抹黑。对调查性报道尤其舆论监督,随意贴上“负面报道”的标签,动辄处理提出问题的人,甚至发生跨省抓捕记者的违法行为……个别地方和部门领导的错误认知和惯性做法,不仅危害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正常开展,也压缩了媒体的报道空间,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这为做好新时代主流媒体舆论监督报道提供了根本遵循和依据。


04内部要有激励机制


调查性报道一直是主流媒体的核心能力和竞争利器,也是衡量一个记者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志。若因自我身份认知上存有偏差,长期在热点事件或重大事件中失语缺位,就会丧失主流价值,逐渐被边缘化。


当下的舆论场,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显著,浅阅读、碎片化和泛娱乐的阅读习惯渐成主流。网络社交媒体上的热点事件,更容易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当事人或官方一条长微博或公众号文章,就可能引发社会舆论关注。


近年来,在一些热点或重大事件中,主流媒体失语失声的现象时有发生。舆论监督功能蜕化,导致对“房间里的大象”视而不见,甚至不敢触碰相关选题。西安疫情期间,发生孕妇因被医院拒收而流产的悲剧,主流媒体就缺少像样的调查性报道。


现在很多主流媒体,都在推动传播方式和渠道创新,但如果从业者思想依旧老化,即便从纸媒转移到新媒体,内容上也不会有本质的改变,很难吸引年轻受众,难言再有主流影响力。


一些法治报道中调查味道不足,看似情节丰富、过程曲折的报道,细究则发现信源过于单一,记者大量援引公安机关的办案资料或法院的判决书。亦有记者随行各级督察组、督导组明查暗访,报道更像是受权发布而非舆论监督。


调查性报道的主体是媒体记者,通过独立采访调研发现问题,追寻事实背后的真相,最终以独家报道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果只是跟着有关部门后面打打“死老虎”,没有进行扎实的调查,如何称得上是调查报道呢?难怪有同行调侃,如果记者专挑“死老虎”,永远也成不了“真武松”。


一段时间以来,带有“无名氏”特征的调查报道模式流行,即故意隐去人物、地点等核心要素,区域或行业全部以“某”字代替。这种调查报道现象化,虽可缓冲地方政府或部门的干扰,却因新闻要素不完整,只是“找到板子看不见屁股”,也会带来个别记者拼凑报道事实的道德风险。


尽管这样欠专业性的操作实属无奈之举,但也可见调查报道空间之逼仄。相比那些面对假丑恶现象而无动于衷的媒体人,我们仍然要向这样的媒体和记者致敬,毕竟他们一直在坚持和努力。


调查报道有时弄错一个数据,被监督对象就可能找上门来,追究记者报道失实责任。做调查性报道往往费力不讨好,很容易自缚手脚、自我设限。有时发现一个调查线索,却止步于选题策划阶段,调查性报道的习惯性“流产”,难免会带来调查记者的职业倦怠,甚至产生孤独的挫败感。


坚持做调查报道的记者,应该得到支持和激励。近年来,新华社加大舆论监督报道力度,新华每日电讯、经济参考报和半月谈等社办报刊,都坚持做调查性报道,涌现出一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调查记者,推出了一批激浊扬清、匡扶正义的舆论监督报道,如经济参考报首席记者王文志采写的《青海“隐形首富”:祁连山非法采煤获利百亿至今未停》《多年拆违岿然不动 数千栋“坚挺别墅”野蛮侵蚀济南泉域保护区》、新华社福建分社郑良采写的《大建豪华墓活人墓陋习难改——福建墓葬乱象调查》、新华社重庆分社记者韩振、何宗渝、刘博伟采写的《昼伏夜出、派人盯梢、地下交易……长江禁渔数年,“猫鼠游戏”仍上演》等调查性报道,都得到了中央高层重视,推动了问题解决。


来源:传媒特训营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sVXUS-Lq8Cqtd67zs-BOg

编辑:蒋可心


9#
 楼主| 发表于 2022-3-26 21:14: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张铭麟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4-25 17:05: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吴漫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