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220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国外大学感受师道尊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1 22:4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自9月25日的《中国青年报》,此文在网络版、电子版《中国青年报》上的具体地址是:
作者:马兆远(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有事情找我,我是你老板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三个不同的境界。我所经历的中学和大学教育,多着力于解惑,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老师回答。在一问一答的反复中,力求达到授业的目的。然而传道作为一种更深层次的追求,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在诸多先师的轶事中向往一下子而已。一直到读研究生,才有机会跟老师所谓耳濡目染,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授业和传道,学习做人的道理。我大学毕业以后到英国读书,之后辗转美国,待过一些名校,逐渐积累了一些茶余的谈资,三五朋友闲聊,偶尔也拿出来说道说道。


    在牛津的时候,我的导师老K是一个传统的威尔士人,矿工的儿子,家族里第一个博士,第一个物理学教授。初次见他是在酒吧,他喝得有点高,趴在耳边跟我说:有事情找我,我是你老板。做物理的,碰到困难是家常便饭,百思不得其解,常常发信给他,说我愁啊。他发信过来说:到我办公室来开心一下。于是我跑去,跟他闲聊一阵,听他讲笑话。出来的时候会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好的老板能给学生快乐,这算个例子。老K那个时候开始学中文,每周五下午,他给我讲一个小时物理,我给他讲半个小时中文,然后一起去酒吧。老K总请我喝一杯比利时啤酒,我会买几包猪皮干,全组的人都在,大家东拉西扯,聊个痛快。老K平时很忙,见面要跟秘书预约,但周五的酒吧聚会,他是不会缺席的,这也成为我们交流聊天最多的时候。


    有一次不知怎么说起师生恋,我说这个在中国挺能被接受的。鲁迅和许广平,沈从文和张兆和,中国学术圈里往往把它传为一段佳话。文人辈出的北大,尤其是这样。老K的评论却出乎我的意料,他说在大学里这样的事情是要避免的,因为爱情这件事情两个人在心理层面上应该是对等的,而师生关系有太多不平等在里面,作为老师的一方,完全有可能利用自己的优势,让学生就范。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老K自己身上,即便是流言蜚语,他都要辞职的,至少学术圈子是不用混了。这个大概算是文化差异,师生恋发生在英国,一定是丑闻而非佳话。


    我到美国做了一年多博士后,不是很顺利,看到做物理的一个个都跳上华尔街,自己也想试试。开会的时候见到老K,除了讲述这一年多的辛苦,我问他,如果我放弃物理,去华尔街,他会不会失望。他回答说,他的每个学生开心,他就会开心,不管做什么选择,只要对自己负责就好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守,夫子循循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我那时希望能像先生那样感染一些年轻人。


    学术圈子里面没有绝对的公平,这个在国内国外哪儿都一样。师生之间也有不公平的对待,有跟导师关系好而一帆风顺的,也有关系不好而处处碰壁的。我有个印度师弟,系里另外一位老板的学生。做研究生有时会有一种非常糟糕的情况,就是老板认为你能力有问题应该听从他的建议,然而学生偏要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没问题。结果在错的方向上越走越远,而老板认为这个学生完全听不进去建议,能力实在不行。最后的结果就是不欢而散,学生自己断送了前程。我这个师弟大概如此,他从没有跟我详细说过他跟导师间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只是读博士读到最后一年,他导师要他转成硕士毕业走人。印度师弟为人善良,平时大家相处不错,作为师兄我也不知如何帮他,于是我去问老K。老K那时已经是理学院的院长,很有些办法。听完师弟的遭遇,老K说:“这个事情交给我了,必要的时候我可以修改制度。”


    师弟最后还是没有能留下来,这也许是牛津的游戏规则,一个老板作出的决定,另外一个老板即使权力再大,也没法干涉。然而在老K的指导下,师弟利用在牛津的最后半年,完成了两篇论文,又由老K推荐到加拿大一间学校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三年后也顺利博士毕业。而老K给他指点的那个方向,在这师弟的手里也发扬光大,成了独树一帜的课题。


    我住的学院第一年有宿舍给研究生,第二年要抓阄,第三年基本不可能住在学院里,需要自己找房子住。在享受了两年学院宿舍的方便之后,我要开始自己想办法了。一天路过门房,看到一则招房客的广告,房东是学院里一位老先生。于是我就去看房,老先生告诉我他是mythologist,我第一反应是哈利波特,难道牛津还真有这门学问?后来才明白老先生是研究古印度和西藏神话的,他说他那书房里好几架子的西藏神话书,随便我看。住了几个月,有天早上吃早饭,老先生跟我说,有件事情要请我帮忙。他们夫妇俩要去西班牙跟女儿过圣诞节,离开三个星期,唯一放心不下的是两只猫,要我帮忙早晚各喂一次,作为回报,这个月的房租就免了。举手之劳我倒有点受宠若惊了,圣诞节的时候,我还收到了他们从西班牙寄来的卡片和巧克力。


    牛津第N次拒绝给撒切尔授荣誉博士

    我在牛津的时候碰到了一次选举。老校长去世,要由牛津校友和在校生选举产生新校长。有人说克林顿吧,有人说彭定康。选举那天,大家排着队进入沈东尼亚剧院,每人发小纸一张。我的那张上面写着,某某爵士(Sir),某某女爵(Lady),我既不认识也没听说过,但Mr.ChrisPatten(彭定康先生)我是知道的。投票者按照个人喜好排名上交,虽然我把彭定康排在最后,但结果揭晓了他还是当选。我一直以为牛津的校长是女王或是政府任命的,这个选举,算是开了眼界。


    前几天听说撒切尔夫人又去牛津要荣誉博士的头衔了,这次牛津以738票反对,319票赞成一如既往地否决了给老夫人戴荣誉博士的帽子。虽然谁都清楚以撒切尔夫人在英国的威望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会给牛津带来怎样有形的无形的利益。但20多年来,学者们因为铁娘子在任的政策给学术界带来的损失绝不放过她。老夫人这点心愿看来是难了。


    在伯克利的时候我赶上了加州政府要倒闭。为了渡过难关,州政府对大学经费削减百分之八,州立大学涨学费30%。这无疑激怒了学生,有学生占据教学楼,阻碍上课,有学生游行支援。警察维护治安,用警棍驱散人群。有老师挺身保护学生,被警察按倒在地,铐上手铐。推上警车的时候,老先生大喊,我是生物系的教授,这是伯克利,你们没有权利这样做!那一刻,让我看到了伯克利这个学校的灵魂,看到了这个学校的历史。


    在牛津物理系发论文老板排名在最后

    1995年物理学界有件大事,美国三个小组几乎在同时得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爱因斯坦75年前预言而实验上寻找了几十年的东西。谁都清楚,这是个一定拿诺贝尔奖的工作。其中之一的Randy小组,为了证明他是第一个做成功的,在实验结果上先后作出两次不同的解释,这个做法在学术圈里被认为非常的不专业。这件事情的后果,不仅让他失去了6年以后的诺贝尔奖,而且波及到他在学术圈的声誉。十几年来,虽然Randy兢兢业业的做科研,但每每有新的成果发表,常受到同行的质疑。有一年美国原子分子物理年会,要奖励优秀博士论文,提名三个学生,其中一个是Randy的,我那时在场,就觉得Randy的学生这次肯定要吃亏。果不其然,优秀论文奖由两个学生分享,Randy的学生偏偏没拿到。我跟Randy有几面之缘,面试过他的博士后,申请绿卡的时候请他写过推荐信,后来开会的时候也一起吃过饭。Randy人到中年,十几年前的锋芒毕露已看不出来痕迹。谈起那次失误,他倒是看得开了,但告诫学生们,这是个教训,不要用科学的严谨性来挑战学术的良心。


    想起另外一桩事情,那时候我们一些人写一篇投给《自然》杂志的文章,大家一起在德国开会,老K因为工作繁忙,只派了博士后和我去。文章写完,自然要把老板的名字挂上,拿给老K看。老K看罢说他没有参与太多的实验和讨论,还是不要写他的名字好。但也有不同的例子,在伯克利那会儿,隔壁教授缪勒以前是朱棣文的学生,近两年发表的文章里有位合作者跟我相识。我便问起这位作者的近况。缪勒竟然说他两年前就离开了,到哪里他也不知道,但因为以前这位老兄在实验上花了很多功夫,所以最近这次实验上发的文章,一直还有他的名字。


    牛津物理系有个排名的习惯,即将毕业的博士生最前,辅助者其次,博士后再其次,老板最后。我一直以为这是定则,但这些年听说国内因为导师占据学生的研究成果而署名在前,多多少少让我吃惊了。对待名誉和排名多少从容些,不失是个做老板的样子。


    出国那会儿,我是个改良派,现在算是个保守派。对国内的情况,我们这些新海归不熟悉不了解不知道,东方有东方的风俗,西方有西方的文化。空投回来指指点点的,难免会对不住打拼着的同胞,所以只去讲些故事,既没有批评谁的作风,也没有改变现状的宏图志愿。事情慢慢来做,要想好起来,颇要有点铺路工人的韧性,不矫情,不懈怠,万里之行,由此做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1 22:49:58 | 只看该作者
         哈佛大学校徽的启示

                                          文/赵健伟

                                  (此文已发表于《语文文圃》)

   

    历史悠久的哈佛大学,至今已近四个世纪了。而美国本身的历史也不过二百多年。这个当初为培养神职人员的学院,如今已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学。然而无论时代如何流变,哈佛大学的精神却始终未离其原本之道。其校徽上的三本书,虽历尽沧海桑田但至今仍意味深长:二本书打开着,而另一本却闭合着。前者意指书本传授知识之作用,而后者寓意着高于知识的智慧则需通过神祇抑或觉悟所获。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对此解释道:关闭的书象征着“有一些智慧是永远不可能从知识中得到的。”

    哈佛的智慧在于她所营造的无远弗届的精神空间,打开的书,是让你获取知识,并以此来解读未开之书的奥秘。而后者又是前者的精神动力。牛顿曾一再强调他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证明上帝存在、上帝存在的合理性、上帝创造世界的合法性”。(杜维明语)换句话说,牛顿是在打开的书上用知识和公式来验证未打开书之智慧的。无论启蒙运动如何欲使知识代替智慧成为统领一切的权威,也无论“百科全书”派如何让世俗知识来摧毁神权,但哈佛却不为所动。哈佛神学院的地位一直光芒四射,乃至今天当哈佛商学院成为全世界商界领袖摇篮之际,哈佛也没有也不可能取消“无用”的神学院。因为在哈佛眼里,对上帝的信仰赋以人们精神上的圣洁为一切之首。若无此圣洁,知识就失去了存在之意义。信仰不仅使人灵魂高洁,还赋予人无比真诚,而真诚才能摒弃虚伪和谎言。只有真诚,才能让真理在此前提下成为“真理”存在之可能。作家史铁生说:“科学的要求是真实,信仰的要求的真诚……科学把人当做肉身来剖析它的功能,信仰把人看做灵魂来追寻它的意义。”若无后者意义的追寻,前者存在的意义何在?杜维明曾指出:任何人如果认为启蒙运动促使了人类理性的发展并由此给人类带来的幸福,那么“我只要一个字就可以反对这种肤浅的认识,这个字就‘奥斯维辛’!”杜教授之所以愤怒,是因为他看到了纳粹在理性策划和科学手段之下惨无人道的屠杀行动。

    毋庸置疑,原子弹和化学武器均来自于理性和科学的产物,但它们却给人类带来了悲剧性的灾难。当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不久,他的同胞希特勒便横空出世,从此纳粹在信仰的荒野上以“理性为本”、“科学为用”,展开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大杀戮。

    法国思想家贡斯当在反思法国大革命时说过一句名言:“追求美德的革命比为了犯罪的革命更加危险无数倍。”若以此喻之,我们同样可以说,没有信仰支撑的理性和科学比蒙昧无知更加可怕。换言之,哈佛校徽上若没有那本未打开的书作为智慧意义上的信仰背景,那么前两本打开的书,其意义则黯然失色。

    中国的佛学强调:觉悟者知“道”,知其道者为“悟”,悟者方知天下。而在这“悟道”过程中,智慧的作用要远大于知识。饱学之士沈从文曾面对一池清水渐入悟境:“看了许久水,心中忽然好象彻悟了一些,同时又好象从这条河中得到了许多智慧。的的确确,得到了许多智慧,不是知识。”

    智慧是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并赋予价值,它更多是以超越俗界之信仰形式进行精神皈依。而知识则是对器物层面上的描述和认知。知识有形但智慧无形,但若没有智慧的关照,知识就有可能陷入“邪恶的困境”。因此,曾经的哈佛学子——美国著名学者威廉·詹姆斯才会说:“真正的哈佛是看不见的哈佛,她在她更赋予真理追求的灵魂中……”

    灵魂是看不见的,就像那本未打开的书。她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需要一种超越凡俗的智慧与高贵,而正是有了她,大学才能超越凡俗成为精神的殿堂。1986年,正值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校方计划邀请时任总统里根来校演讲。里根私下暗示哈佛大学能否授予他一个名誉博士称号,但被校董事会拒绝了。里根也为此放弃了演讲。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基辛格,当他1969年从政之后就被哈佛“劝退”了。十年之后,当基辛格退出政坛欲返回哈佛大学任教时,却遭到了时任哈佛校长博克的婉拒。如此高贵和凌然之秉性,在我们眼里无疑甚于天方夜谭。而返观我们之周遭,大学早已不是什么圣洁之地——大学衙门化的结果就是对权贵的跪拜和俯首。原本让精神高贵于凡俗的“圣地”如今已越来越污浊不堪:官吏治校、贪权逐利、学术腐败、为学粗鄙……且不说像里根和基辛格这样的级别,如今各大学授予地方官员博士学位的现象呈泛滥趋势,以至于越来越多人对官员“博士”之称谓于不屑。

    还是回到哈佛吧——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真正的大学。古人云:大学者,乃得之天道。若无以得此道,乃为幼学也。而“大学”与“幼学”之区别,乃在于为学之道。第25任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在其《美国的高等教育》一书中一再强调:美国大学的成就来源于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而早年的北大校长蔡元培一生都在为此目标而奋斗。也因此蔡元培时期的北大似乎成了后人高山仰止的一座丰碑。故此在我眼里,时光的延伸并非是导致事物“进化”的关键,犹如今日的知识并非就一定高于古老的智慧一样。哈佛大学有一句著名的校训:“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让真理与你为友。”

    然而“真理”远非只是物质层面上的是非问题,在更深层面上,真理是一种“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古人在这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智慧,只是今人错把知识视为主宰一切的钥匙却不知智慧之门应如何开启。就像我们只注意到了哈佛校大学徽上那两本开启的书,却忽略了那本未开启的书。我们的迷失或许就在这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40d8d50100lpzc.html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1 23:05:47 | 只看该作者
中科院博士,理论物理副教授的离职报告

声明:本帖来自百度相对论吧,不知真假。

http://tieba.baidu.com/f?kz=915182543

离职报告
尊敬的领导:
       你们好!
2006年8月,我一手拎着席子,一手抱着被子到学校来报到,工作。在办公室地板上睡了3个晚上后,在XXX街XX坊和别人合租了一间房子,每月800元。自己感觉还好。但是,当我的妻子到上海来看我的时候,却大哭了一场。她没有料到这个能写优美散文,中英文俱佳,十年前的月薪就有3千元的男人却如此落魄:房间里没有像样的可以工作的桌子,没有坐的地方,只能坐在床上;办公室也没有她可以坐的地方。是的,到现在,我的办公室也只有一把椅子,一台普通的惠普激光打印机还是妻子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在妻子的坚持下,2007年3月,和别人合租大半年后,我搬到了XX新村X舍X号X室(证明人:上XXXX学院XXX),月租金1600元。

我到学校来的唯一任务是做科研。不上课,也不带学生。我做的专业是理论物理。在我看来,当前理论物理的基本问题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也是三个层次:最前面的,也是最浅层的,是粒子物理里面的质量问题,中微子问题,粒子态混合问题;其次的,更难一些的,是自洽地统一描述引力场和量子场;最后的,最难的,是真正的宇宙学,宇宙的概念是万物都包含在内的,真正的宇宙学应该是TOE(Theory of Everything)。现在人们所谓的宇宙学,应该叫观测宇宙学,从理论的角度,最多只能叫做拟合观测宇宙学。当然三个方面的问题还是相互关联,相互牵扯的。

2006年下半年,我主要精力花在理解统一描述引力场和量子场需要哪些原理和数学工具,在一个任意流形上体现量子特征,可能要的数学工具是调和分析。但是我并不精通任意流形上的调和分析。

一晃时间到了2007年上半年,引力年会上,我考虑到可能用Finsler几何去尝试做引力的量子化,开始自学Finsler几何,同年9月底,我做出用Finsler几何重新表述的广义相对论。但是,用Finsler几何重新表述的广义相对论并没有使我向引力的量子化方向有任何进步,Finsler 几何是非常严格的刚性数学结构,引入任何的量子化特征都会与几何结构本身不相容。当然,可以把暗能量看作是Finsler时空结构的一个必然结果,但是,理论的可计算性,理论与观测比较的能力都不算好。

2007年的7月,我在上海买了一套房子,总价96万,30年贷款66万。之后,我们的经济压力到了极限:我妻子在北京租住的房子,XXX园XX园X号楼X单元X室(证明人:北京XXX公司XX),月租金2500元;我在上海的房子,月租金1600元;还按揭每月接近6000元。我的所有工资:两个账号,一个建行的,2000元多点(已经是涨过一次,我现在一月2669.27元(2010年3月));另一个招商行的,每月1800元。不要说我在北京上海两地跑的交通费,我的工资养活我自己就已经所剩无几了。所以我们2005年结婚以后一直没要孩子。

在巨大开销的压力下爬过07年,2008年上半年,我打算做简单些的问题,研究中微子在观测宇宙学中的应用,或者反过来,根据一些天文学观测结果来讨论对中微子静质量的限制。但是,读了一些文献,深入做一段时间就发现:这件工作不是一个人加上一台PC机器就能完成的,最少是一个组来做才可能做出有些价值的工作。于是,我还是必须回头来做我一个人加上一台PC机就能做的数学物理。这时,出现了两件事情:一,我的妻子怀孕了,应该是喜事,结婚4年,她已经XX岁。二,08年6月之后,我的身体感觉不适,8月底之后开始严重咳嗽,9月底做CT检查,在胸部,心脏之上,两肺之间淋巴有肿瘤,具体CT报告见复印件。

08年我的妻子工作合同到期从北京回到上海。8月30日,我们到达上海,在宾馆住了一个月之后(当然是我妻子的公司出住宿费),我在XXX新村X号X室租房住(证明人XXX),月租金3300元。我们自己的新房在6月30日交房,因为我的身体问题以及妻子怀孕,没有办法装修。只能在08年11月把我们的毛坯新房租给民工(证明人XXXX),月租金1800元。


我的CT报告出来,医生认为的病有三种:最好的结果是结节病,其次就是淋巴癌或者肺癌。市六医院,中山医院以及市胸科医院的医生都认为:要开胸做纵膈镜检查来确诊。但是,我的孩子是在11月2日出生的,这之前的10月份,我不可能做开胸检查。08年10月21日,在我的担保下,胸科医院的XXXX决定按照结节病,开始给我用激素(强的松)治疗。其实我知道,如果是比结节病更坏的结果,我也只有跳楼自杀的选择:我不可能让我的白发母亲在寒风中向别人乞讨:“救救我的儿子。。。”;或者,我的妻子抱着襁褓中的孩子:“救救我的丈夫。。。”

感谢命运的眷顾,我现在还是好好地活着。但是,我的朋友们就没有这么幸运:茅XXXX,2005年在高能所跳楼自杀;冯XXX,我最好的朋友之一,2007年1月在东京大学跳楼自杀。他们的死,和他们选择了理论物理,选择了做科研息息相关。冯XXX,死时不满28岁,8岁丧父,母亲含辛茹苦地养活他和弟弟妹妹。在八宝山,看着冯XXX的母亲,那个肝肠寸断,撕心裂肺的妇人,我除了悲哀还是深深地悲哀。为了冯XXX,我想,我应该把理论物理继续做下去。

2009年开始,我回到质量问题、粒子态混合问题和混合矩阵。一个优雅的理论应该把所有的观测现象一起自然地解释,但是现有的弱电统一理论还做不到。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认为,应该引入静质量算符,把量子场的静质量看做是静质量算符的本征值,这样可以统一解释量子态混合和混合矩阵。做到7月份,发现有难以克服的问题,同时因为身体原因,一度休息。到10月份之后,和XXX,XXX讨论之后又继续做了一段时间。发现我是前进了一点,但是离问题的解决还有根本的距离,需要更加深邃的思想。

2009年,我的身体慢慢好转。做了4次CT, 4月份之后,病情好转很慢。再到上海肺科医院治疗,也是相同的方法。9月2日,去南通XXXX医院用中医治疗,吃药1月,费用3500多元(不能报销,发票不好找了)。到09年10月,我的医疗保险卡早就没有钱了。这时,CT结果显示,肿瘤已经消了一半,结果见复印件。我从此放弃治疗,一方面不愿再花更多的钱,一方面我相信自己还能战胜剩下的一半。

2008年的年终考核,我什么都没写。难道要写我科研努力做了,但是失败了;或者我病了;或者我家里刚添了小宝宝?写上我的困难,让别人同情我不要扣我的钱吗?对于一个四肢还在,身心健康的汉子,这是一种耻辱。

于是,从2009年3月开始,我的招商行卡里,每个月少了900元,只有900元。

终于,我深深地知道,我在的圈子,我的周围,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在做科研。做科研是假,是做文章,发表文章来换钱,来活下去。(上面这段话,不针对任何人或者事,我对认真做科研者发自内心深处的敬意。即使有人就是为钱而写论文,只要没有抄袭,也是无可非议,现在的规则就是这样。我不能做好,只是我的适应能力差。)冯XXX,茅XXXX可能也是,和我一样,都是理想主义者,根本不适合在这个圈子里面做,所以他们死了。

是的,我突然明白了:我根本不适合在现在的科研圈子里面做。不然,我也会和冯XX,茅XXX一样的下场。在09年11月25日作了静质量算符方面的报告之后,我决定离开。11月30日,在中心的会议上,我提出来我已经不适合做科研了。

一切看清楚后,我知道,2009年的年终考核已经没有填写的必要:无论我是做出了什么还是没有做出什么,我自己知道就好了。

于是,我招商行的卡里,从2010年的1月开始,每个月都是0元。我只能开始另外一种活法。

从高一就立志要研究物理的我,从牛顿力学自学到热力学,再到量子力学;从微积分自学到线性代数;从群论学到微分几何,再学到拓扑学。投入了自己的青春,投入了自己二十年的精力,现在不得不放弃,是一种无奈。

昨晚梦见: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我在垂柳下徘徊,想想物理,想想宇宙的美!

我知道,只有离开,我才能活下去。当地球人都忘却了那个为物理奉献的灵魂,我还能在心灵深处牵挂。

要有尊严地活着,我只能离开。在浩瀚的宇宙中,个人的生命短如烟花,能和各位领导相识,是人生的缘分。况且我还得到中心领导的更多帮助和照顾,我当铭记在心,希望能有机会报答。

                                        谢谢!



                                          报告人:



文章为了保护隐私,把真实地名和人名都隐去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