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新闻界》2024年第10期目录
人工智能不平等的社会技术想象——从“元想象”到“不平等的预演” 姬德强 蒋效妹 摘要 随着强人工智能和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AI将逐渐具备与人类同等智能,甚至超越人类的社会能力。与最初技术民主想象相悖的是当下弥散的“人工智能不平等”的论断,这一论断并未对不平等的释放维度和隐匿本质做出清晰的具体解释。作为技术与观念互构的产物,“智能”也是一种“情绪概念”;智者见“智”的技术悲观主义思维只会加剧全球范围内的想象不平等,使“智能”彻底变成有意识“人造”的产物,预演世界政治、经济和认知结构中的既有偏见。洞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自主性力量及其有可能创造的不完全以人类活动为标尺的新智能社会,有助于促使人类中心主义的治理路线与机械自动化计算路线的半途相遇、磨合和协商,使其反过来修复现实世界中的漏洞,构建起促成人工智能平等的共同“语言”和全球标准。 关键词 社会技术想象;人工智能;全球化;图灵测试
可及的平等:残障传播行动研究的协作伦理、反身性视角与赋权行动 章玉萍 摘要 本文以一个聋听协作的传播行动研究为例,从协作伦理、反身性视角和赋权行动三个层面梳理实践经验,深入探讨残障研究的伦理原则如何运用于实践。首先,研究需要超越健全中心主义研究方法,采取可及的研究设计,让容易被调查排除的人进入研究议程。其次,在协作的研究模式中,听人研究者既要保持自身主体性和研究的独立性,也要尊重聋人主体性与局内人视角,借助反身性超越健全中心主义的研究视角。最后,传播行动研究的目标不止于研究数字不平等,还要避免复制既有不平等,创造相互赋权的协作关系,同时开展公共传播,提升公众意识,在社会层面促进集体赋权的可能。 关键词 传播行动主义;协作伦理;反身性;自我赋权;可及性
新闻学研究
“行动者网络”之后:数字新闻研究中的行动者转向与再定位 刘松吟 摘要 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他数字技术正深刻影响数字新闻的生产、消费,甚至人们对数字新闻的本体论认识。相应的,数字新闻研究也开始正视且重视数字技术在新闻业中的革命性角色,将数字技术视为与记者、新闻机构、媒介资本与阅听者等相关方同等重要的行动者。在数字新闻研究的行动者转向中,法国社会学家布鲁诺·拉图尔所提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ANT)以其揭示新闻业与新技术关系的强大解释力,得到数字新闻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和理论资源的调用。本文在总结、评述国内外数字新闻研究中ANT的应用基础上,引入对该理论的相关批判视角,探讨数字新闻研究采纳该理论视角的得失及后ANT为数字新闻研究所开辟的新进路。 关键词 数字新闻;行动者网络理论;人工智能;理论批判
传播学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信息核查的平台类型差异:媒介丰富性的视角 孙梦如 吴飞 摘要 虚假信息在社交媒体的泛滥已成为传媒行业的一大挑战,使得事实核查工作变得日益艰难。本研究基于媒介丰富性理论,探讨了用户在两种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信息核查行为的差异。通过一项全国性的在线调查(N=2000),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研究显示,文图为主类的社交媒体信息接触能够直接影响用户的信息核查行为,而视频为主的平台则通过提高信息可信度间接影响用户的信息核查行为。这表明,文图为主类的社交媒体较低的媒介丰富性可能促使用户更加主动地进行信息核查。相反,视频为主的平台由于其高媒介丰富性,能够增强信息的可信度,使得用户更倾向于认为这些信息是可信的,而后再进一步核查。本研究的发现为提升事实核查、信息核查,以及治理虚假信息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关键词 事实核查;信息核查;社交媒体;媒介丰富性;网络信息可信度
传播与社会
重返帖与诸众记忆:以QQ空间的“那年今日”为例 黄顺铭 陈昭博 摘要 数字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记忆的“连接性转向”,导致人们的记忆活动与各种自动化、算法化、平台化的记忆回溯功能紧密纠缠。本文以QQ空间中一个名叫“那年今日”的功能作为案例,从“连接性转向”和“诸众记忆”的理论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深度访谈、田野观察及文本分析的方法,系统剖析了其对数字记忆的自动化生产,以及用户与这种数字记忆的相遇。研究发现,基于自动推送及“同一时间”的算法逻辑将用户的数字痕迹重构为“重返帖聚类”。这种数字记忆形式在承载特定平台话语和意图的同时,也以独特的内容构造与连接性机制生产出一幅诸众记忆景象。在用户与“那年今日”功能及其重返帖相遇的过程中,该功能的时间逻辑与算法技艺始终影响着用户的接触方式和选择性接触,产生了“比较”记忆效果,也激发了用户的再中介化行为。 关键词 QQ空间;那年今日;连接性转向;诸众记忆;数字记忆
传播法与伦理 人肉搜索已公开个人信息刑法的教义学分析 江海洋 摘要 由于《个人信息保护法》将“已公开个人信息”设定为一项个人信息合法处理事由,一般情况下,人肉搜索已公开个人信息并不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但当人肉搜索已公开的个人信息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已公开个人信息”合法处理事由的例外规定时,也即个人“明确拒绝”“对个人权益有重大影响”,则“人肉搜索”行为可以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个人权益有重大影响”应被界定为对被搜索者的人身、财产权益造成紧迫危险或损害,且行为人对此应具有间接故意。然而,鉴于“人肉搜索”行为所蕴含的基本权利以及存在的不同类型,对“人肉搜索”行为应做类型化区分,将之类型化为去匿名化型、目标锁定型和去合法化型三种。即使“人肉搜索”行为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已公开个人信息”合法处理事由的两种例外情形,《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诸如“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合法处理事由,仍可作为人肉搜索已公开个人信息的违法阻却事由。需注意的是,一般公民也能够进行“新闻报道”,此类违法阻却事由的适用须满足“公共利益”目的以及手段“合理”之限定条件。 关键词 人肉搜索;已公开个人信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个人信息保护法;违法阻却事由
新闻传播史 党报如何指导工作:中共早期党报政治功能的探索及其演变 张朋 摘要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以《向导》《布尔塞维克》《红旗》等为代表的机关报政治功能的探索及其演变,深受列宁关于党报的宣传、鼓动、组织功能思想的影响,也与共产国际的直接指示及政治环境等关系密切。党报的宣传、鼓动、组织功能基本对应党外宣传与党内指导工作的双重政治定位。大革命初期,鉴于“竞争舆论”政治诉求及一定程度上较宽松的舆论环境,《向导》偏向党外宣传意义上的功能定位及实践。随着中共四大“群众性政党”建设目标的提出,对党报教育党员、指导工作的“对内”功能的探索逐步展开。大革命失败后的秘密状态下,《红旗》等逐渐偏向“对内”的工作指导。由此,党报与通告等政治媒介之关联与区分受到共产国际、中共的重视并反复讨论。比较而言,党报指导工作注重具体性,前提是“上下相通”,因此读报、发行、通信构成落实党报指导工作的重要实践机制。从中共党报历史长程看,“党报指导工作”属党报理论及制度建构的核心命题之一,而中共早期对此的探索及实践是有意义的,后来延安整风运动中党报改版及“全党办报”理念提出,正是对这一重大而尚未做出满意回答的问题的新回应和新探求。 关键词 中共党报;政治功能;《向导》;《布尔塞维克》;《红旗》
诵读或默识?中国传统阅读方法的媒介偏向比较——以朱熹和薛瑄为例
摘要 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着两种不同媒介性的读书方法——“诵读”与“默识”。本文以阅读史的视角,分别考察朱熹推崇的诵读法和薛瑄主张的默识法,比较基于声音和视觉不同媒介偏向的读书方法所独具的特征。二者在具体读书法上的分歧源于哲学观念的差异,以及纠时学之弊的历史情境:朱熹提倡诵读是为了裨补当时脱略章句的学风阙漏,薛瑄则是引入视觉偏向、讲求内化存养的默识来平衡当时已经发展僵化的记忆背诵方法。通过对不同读书法在具体历史情境中的选择分析,本文尝试运用历时性变迁的阅读方法史料阐释和丰富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论说的历史性维度:媒介固然能够改变人的感官比率,并为主体行为提供了某种可供性,但是不能忽视处于历史语境中、存在意义上的人感知到的媒介延伸和环境影响,并引入相互补的媒介偏向以平衡感官。在媒介变迁的过程中,媒介与人的交引缠绕应当是存在论和历史性的。回顾两种读书法的历史情境,本文旨在同情地理解中国传统读书方法的语境与特质,开显以媒介考察历史的视角。 关键词 阅读史;诵读;默识;媒介偏向
来源:新闻界(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