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2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者捂住证件,遵循意外事件的最小伤害原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25 15:4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名电视媒体记者在航空意外事故现场作直播时看到机组人员证件照,马上提醒摄像“这个不用给特写了”。

  记者这个动作的画面,经二次传播后获得较多点赞“尊重”“好暖”“专业”……

  记者捂住证件,避免当事人身份信息泄露,也避免家属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是遵循意外事件的最小伤害原则积极体现。

  从这次航空意外事故发生至今,看到很多参与报道的媒体和记者都遵循了意外事件的最小伤害原则,多家网络社交平台更是积极监控,过滤包括谣言在内的各种不良信息。

  记者捂住证件获得更多点赞,一是所在媒体平台传播面广;二是报道时正处于信息空窗期阶段,公众对关键场景的有关报道关注度高;三是以往类似事件体现媒体人文关怀的报道,公众并不多见。

  重大灾害、突发事故、极端案件等各类意外事件发生后,新闻报道在“时度效”上要求媒体必须要考虑公众知情权与受影响群体权益之间平衡。

  最小伤害原则是判断意外事件中那个阶段、什么内容可以公开传播的依据。借鉴传播学相关理论,可以用一个公式来判断:

  意外事件报道价值=新闻性×知情权/禁忌性

  意外事件中需要禁忌的因素越多,哪怕认为公众对某个环节或内容很感兴趣、觉得很有必要知道,媒体也要掂量是否公开传播,克制行使采访和报道的权利。

  记者捂住证件的动作,看似个人素养,实则是经过媒体职业道德学习和多次专业实战后形成的修养和同理心。

  记者所处于的媒体行业对此早有行为规范可循。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大纲包括《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这个最早在2004年就出现的准则给中国的广播、电视媒体从业者定下了规矩:

  报道意外事件,应顾及受害人及家属的感受,在提问和录音、录像时应避免对其心理造成伤害。

  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妇女、老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报道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和性侵犯的受害者时,录音、图像应经过特殊处理,使之不可辨认;不公布其真实姓名,不描述犯罪过程。
来源:老总签发单(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JkJeTDZo7gvYOqPLsWLog


编辑:张铭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