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2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之外学什么?博士生需要具备的两种技能、三种思维与四个意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24 15:17: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科学的两翼之一,是人类进步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是对人类社会进步与人类自身生存的关注与思考,在科学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英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 Stern)指出的:“无论是对英国的未来还是对世界的未来,人文社会科学永远值得投入。”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生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为高等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传承、创新提供智力资源的历史使命,因此高质量的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生教育关乎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更关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未来。基于此,本文通过对10位“双一流”建设大学人文社科博士生的质性研究,从他们的视角来探究当下我们究竟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文社科博士生。

文献回顾

  国外对于博士生能力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从国家层面对博士生能力素质进行研究。英国在关注博士生学术能力之外,兼顾博士生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欧盟更加关注博士生与社会交流、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美国则更为重视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英国研究委员会和人文艺术研究委员会(AHRB)2014年发表联合声明,指出博士生应具备以下7种技能:研究技能与方法、研究环境、研究管理、个人效能、沟通技能、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职业生涯管理。欧盟高等教育资格框架规定博士生要具备5种能力:知识和理解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判断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2)对博士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探讨,乔治·E.沃克等人认为博士生教育是个“养成”学者的复杂过程,注重培养博士生的教学能力、创造力、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坚持己见”的勇气。(3)在全球博士生培养理念从培养学者到培养精英转变的趋势下,博士生能力素质更凸显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芭芭拉·M.科姆指出博士生往往被看作雇员或受训者,更注重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以及在其专业领域内推进自己的职业生涯。

  国内关于博士生能力素质的研究主要从四个视角展开:(1)实证研究,赵世奎等人基于毕业博士对博士生教育回溯评价的实证分析,我们需要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研究能力的博士生[9]。(2)比较研究,钟周等人对世界排名前20位的一流大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战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生培养既注重学术能力(包括创造力、专精知识与独立研究),又强调博士生的可转移性职业能力(包括独立思维、主动学习、自我规划及有效沟通与合作)[10]。(3)思辨研究,包水梅基于历史溯源和现实考证,认为坚实的知识基础(包括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知识、广博宽厚的跨学科知识),卓越的学术能力(包括独立的探究意识、丰富的想象力和理性批判能力),以学术为志业的品质(包括独立人格、对学术的热情、忠诚于学术及坚强的意志力和敢于冒险的精神)是学术型博士生的基本素质[11]。(4)类比研究,赵蒙成在借鉴基础教育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框架的前提下,认为求真向善和追求独立与自由的品德、自主学习能力、交往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科研问题为线索的完善的知识结构等是研究生(含博士生)的核心素养[12]。

上述关于博士生能力素质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博士生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比如研究对象忽视了在读博士生这一群体,研究方法很少涉及质性研究。而本研究正是以人文社科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的质性研究,从在读博士生的视角探究当下我们究竟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文社科博士生。
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质性研究是对某一个研究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样本一般比较小,采取的是“目的性抽样”原则,即抽取那些能够为本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人或事[13]。按照目的性抽样方法,选取10名人文社科博士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其中女性3人,男性7人。涵盖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7个学科门类。6人为二年级博士生,2人为三年级博士生,1人为四年级博士生,1人为五年级博士生。研究对象均为“双一流”建设大学的博士生,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有6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4人,学校所在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湖北、河南和湖南等省份。


表1 人文社科在读博士生访谈对象信息表


  2. 研究方法

  深度访谈(in-depth interview),即半结构式访谈(semi-structured interview),是社会科学质性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它通过与被调查者深入地交谈来了解某一社会群体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探讨特定社会现象的形成过程,并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汤姆·文格拉夫(Tom Wengraf)提出了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1)“它的问题是事先部分准备的(半结构的),部分访谈提纲要通过访谈员进行改进,整体的访谈是你和你的被访者的共同产物(joint production)”;(2)“要深入事实内部”。鲁宾(Rubin)指出,深度访谈的优点在于它不仅赋予采访者,也给予受访者一定的自由度来共同探讨研究的中心问题。

对10位研究对象的访谈主要是面对面的深度访谈,辅之以电话或微信视频的方式。访谈时间历时两个月,每位访谈对象的访谈时间为30~40分钟,主要围绕两个问题:(1)以您的专业为例,博士生之“博”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您认为当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文社科博士生?访谈结束之后,将访谈资料进行文本转换,然后编码、分析和提炼。


研究结果分析

  1. 核心旨归:博学至精,明德至善

  通过分析提炼10位人文社科博士生对“以您的专业为例,博士生之‘博’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的访谈资料,人文社科博士生的核心旨归可概括为博学至精,明德至善。

  (1)博学至精。博学至精是第一要义,指通过广泛的学习,掌握广博的知识,达到精通专业、臻于完美的境界。关于“博学”,《论语》和《中庸》都有相关论述,《论语》中提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中庸》中提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上述“博学而笃志”“博学于文”“博学之”都是要求广泛地学习,掌握广博的知识。《周易·系辞上》记载:“《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由此可知,至精是博学的归宿和更高层次的境界。

对于人文社科博士生,博学至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夯实专业知识,既包括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也包括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人文社科博士生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其研究犹如无水之源、无本之木。(2)精通研究方法,人文社科博士生应熟练掌握定量研究、质性研究以及混合式研究方法。(3)学好一门外语,有助于人文社科博士生掌握最前沿的研究成果。10位被访者在访谈中都提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最具代表性的是受访者Ⅰ,他认为:“人文社科博士生的博学主要是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专业知识或交叉学科知识。专业书籍要多读、多记、多问和多思,多积累广博的专业知识基础。
  第二层面属于技术性知识主要是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学、情报学等非教育类学科的知识。还需要在大数据背景下,学习或精通一两款统计分析软件,如Citespace、SPSS、SNA、Nvivo、Endnote等。
  第三层面是语言类知识。从民国时期一些著名的学者和大学教授的履历与人生成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规律,很多取得巨大成就的研究者都是语言天才,如季羡林、赵元任、胡适等,他们都是精通几国语言的天才。这一点也值得我们人文社科博士生反思。”受访者B也表示:“人文社科博士生要有渊博的知识。首先是本学科渊博的知识。从历史学本身来说,就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因此,以前的历史教育,很多导师教导学生,四十岁以前不要写文章,就是说要储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行。其次是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储备,历史本身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涵盖人类过往的一切文化。在研究的过程中,往往要涉及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就先秦史而言,若是了解原始文化,必须懂人类学、宗教学、考古学的专业知识;研究商周史,又必须掌握文字学、音韵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对于其他学科知识掌握的深浅,往往影响研究的厚度。”

  (2)明德至善。明德至善指通过品德修养,明确道德责任,达到高尚的境界。明德至善是博学至精的自然结果和延伸。《大学》开篇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正如朱熹在《大学章句集注》中所言:“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深造自得和修身立德是人文社科博士生达到明德至善的途径。受访者A指出:“作为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我喜欢古典教育,经常阅读《论语》《中庸》《大学》《孟子》《诗经》《礼记》等古典著作,读它们可以净化心灵,可以修身养性。读博,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在学习中涵养自己的品性。”C也表示:“我之前在《教育研究》上读过田正平老师的一篇论文,题目是《读书·修身·治家——<曾国藩日记>阅读札记》。曾国藩认为读书贵在立志,重在深造自得,即不把读书求学仅仅看作是与个人荣辱得失有关的事情,既当志存高远,又应脚踏实地、修身务本。慎独、主敬、求仁、习劳是曾国藩一生的修己之道,更是他一生学问、事业成功的基础。曾国藩可以说是我读书和修身的榜样。”受访者J也认为:“当下社会急功近利,尤为浮躁,很多博士生,乃至学术大腕都难以静心做研究,难以潜心做学问。要么找人代写论文,要么剽窃或抄袭他人成果,甚至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这是严重的不道德行为,他们这种行为让人嗤之以鼻。”

  2. 科研技能:善于写作,长于表达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日本等国外博士生需要掌握10种技能:应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工具和技术,批判分析,创新思维,学术道德,问题解决,观点表达和书面呈现,制定工作计划,项目管理,信息交流,学术网络建构[16]。诚然,在访谈中,10位被访者都谈到人文社科博士生需要掌握的多项科研技能,其中善于写作和长于表达是人文社科博士生的两项重要科研技能。

人文社科博士生要习得写作技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之所以凸显人文社科博士生写作和言语的重要性,首先,基于研究的内在要求。人文社科的研究成果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方能为人们所知,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则是最好的方式。其次,基于学术职业的使命。绝大多数人文社科博士生毕业之后从事学术职业,写作和表达就成了工作的基本常态。再者,基于培养质量评价的需要。从博士生入学、上课修学分、课程考核、发表学术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开题、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的质量监控都离不开写作和言语表达这两项技能。受访者A、B、C、E、F、G、I等人一致认为:“作为人文社科博士生,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尤为重要。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较强的博士生在整个读博期间乃至毕业之后的工作期间,必将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拥有‘笔杆子’和‘嘴巴子’,走遍天下都不怕。

  人文社科博士生如何提升写作和表达能力呢?(1)课堂训练。正如受访者A所言:“我们在博一期间,专门开设了论文写作的课程,上学期开设的课有‘科学写作与报告’。老师既从理论上为我们讲解论文写作的核心内容及注意事项,又在实践中训练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感觉受益匪浅。下学期会开设16周的外语课,包括‘学术英语写作’和‘口语’两部分,训练我们英语学术论文的写作技能和提升英语交流的能力。”(2)导师指导。受访者F指出:“我们每周五都有组会,在开组会期间,导师教我们如何做研究,如何写论文。另外,导师将承担的课题分配给我们,锻炼我们的科研能力。同时,导师也会利用学术会议的机会,鼓励我们进行学术交流。”(3)读书、思考和总结。对于一个文科学生来说,首先要去看书,要去思考,逐渐地积累知识,嵌入所在学科,进入一个与本学科的前贤对话的境界[17]。正如受访者E所说:“我导师经常要求我们多读经典和前沿的书籍和文献,通读本专业100本名著之后,学术水平将有脱胎换骨的进步,学术论文语言表达也将更接近学术语言的场域。”文献阅读的意义在于:首先,掌握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其次,在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拓展我们的思维。最后,在研读中孕育学术见解。学术文献似乎有一种特异的“激活酶”,它能在我们身上激活出高于我们常态的精神能,萌生出超常的联想、推理,或者获得对自己记忆库储存信息的新的编码,于是往往会出现禅宗六祖所描绘过的那种玄妙的“顿悟”[18]。(4)研究和实践。要研究优秀论文的选题,分析它是开拓性还是推进性的;看其学术水平是否具有理论性、专业性或创新性;是否文笔流畅、措辞中性、非口语性、叙述精炼;论文结构是否具有层次感、逻辑感以及平衡感;论文的视角、理论、观点、材料、方法是否具有创新性。另外,学术论文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多实践,即多读书、多钻研、多总结、多练习。对此,D有深刻的体会,他说:“我每天会精读5~10篇优秀的论文,钻研作者的题目拟定,摘要的写作,篇幅结构,研究方法,起承转合,语言表达等。我从模仿优秀论文做起,循序渐进,再加上自己的思考,截至目前已经发表了3篇CSSCI论文。

  3. 学术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

  创新一直以来被视为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批判性思维日益被认为是21世纪个体生存力、社会创新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以及个体自由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是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19]。跨学科思维可以打破学科壁垒,规避学科藩篱,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解决实践问题。因此,人文社科博士生应培养三种学术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

  (1)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新结果,达到新的认识水平的思维,敏感性、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精确性、变通性是创新思维具备的基本特征[20]。韦特海默(Wertheimer)认为创新思维过程就是对问题的顿悟,并获得新的前所未有的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创新思维的核心要素就是破旧立新,打破人们常有的思维定式[21]。布拉德·霍坎森(Brad Hokanson)指出,根据普拉克早期的研究表明,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影响个人的成就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智力因素的三倍[22]。因此,人文社科博士生应积极培养创新思维。那么,如何培育创新思维呢?参照学者李润洲的观点,培育创新思维有三种路径:第一,通晓学科历史,学会学术提问;第二,锁定研究问题,发挥人的想象力;第三,绘制概念导图,澄清论证思路[23]。对此,受访者D深有体会,他说:“博士生刚入学时比较困惑,不知道怎么提学术问题,在学术交流中不知道该怎么组织学术语言,在论文写作中不清楚该怎么进行创新。后来在跟导师、任课教师以及同学的交流中发现,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2)批判性思维。最早提出批判性思维概念的是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后经爱德华·格雷瑟(Edward L.Glaeser)、奥舍尔·史密斯(Othanel Smith)、恩尼斯(Ennis)、彼得·范西昂(Peter A.Facione)、亚历克·费舍尔(Alec Fischer)和迈克尔·斯克里芬(Michael Scriffin)等人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批判性思维被广泛接受。批判性思维重在反思或反省,是一种在批判和质疑基础上的认知活动[21]。态度第一、合理质疑和问题驱动、探究和实证、具体性和情景性、反思自我和超越性、创造性、不断发展是批判性思维的精神和特征[24]。美国教育战略家托尼·瓦格纳(Tony Wagner)将批判性思维放在21世纪“七大生存技能”的首要位置[19]。作为人文社科博士生更应具备批判性思维,敢于批判和质疑,经常反思和反省,不迷信权威专家,不人云亦云,努力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真、只唯实”。如何培养人文社科博士生的批判性思维呢?(1)多读书,多积累。这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基础。(2)多思考,强化逻辑思维的训练。戴维·希契柯克(David Hitchcock)指出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和习性的关键,是领悟如何思考,并有意识努力参照一些模式来改善我们的思考[25]。(3)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有助于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学术研究最根本的是交流[26]。因此,培养单位要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组建优秀的学术共同体。

  (3)跨学科思维。“跨学科”自提出以来之所以受到重视,主要是因为:首先,它融合了不同学科的范式,推动了以往被专业学科所忽视的领域的研究,打破了专业化的垄断现象。其次,增加了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形成了许多新的学科。第三,创造了以“问题解决”研究为中心的研究模式,推动了许多重要实践问题的解决[27]。基于此,人文社科博士生应该培养跨学科的思维,运用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或者研究方法解决本学科的实际问题。如何培养人文社科博士生的跨学科思维呢?(1)学习跨学科的理论知识。跨学科知识对于拓宽学术视野,形成非线性和多元整合的思维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受访者I说:“我虽然是教育学专业,平时花了很多时间在学习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的知识,很多时候运用教育学的理论解释不通或者弄不明白的教育问题,使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往往会有出其不意的惊喜。另外,我们学校重视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在博一第一学期选课的时候,必须选修跨学科的课程。”受访者A也颇有体会,他说:“有一段时间我在关注研究生教育制度问题,准备写篇这方面的论文,苦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视角。后来阅读了新制度经济学之后,发现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嬗变,再合适不过,顿时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和激动。”(2)掌握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研究方法,掌握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本学科的研究自然是“如虎添翼”。

  4. 自主意识:高度自律、笃定信念、心理健康和学术共同体

  人文社科博士生要增强四个自主意识,即高度自律、笃定信念、心理健康与学术共同体。

  (1)高度自律。菲利普斯(Estelle M.Phillips)和普夫(D.S.Pugh)在《如何获得博士学位》中开篇就明确指出:“自我管理是博士生教育的关键,你必须为自己的学习研究负责,直到获得博士学位。”[28]一般而言,读博期间的第一年主要是上课修学分,剩余的时间属于自主学习,这就要求博士生有高度的自律性,提前做好学习规划,以免虚度光阴,后悔不已。受访者C和E比较自律,早睡早起,有课的时候去上课,没课的时候听学术讲座,大部分时间在图书馆认真读书和写作,日积月累,收获颇多。而受访者E、F和H的自律性不强,经常出现懒惰和拖延的现象,以致学业进步缓慢

  (2)笃定信念。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关于信念有个著名的比喻:“信念的作用如同扳道工,有助于确定由利益所推动的活动的路线。”[29]对于人文社科博士生,笃定和坚定信念,以学术为业,永葆学术激情,努力在本学科领域做出一点突破性的贡献。受访者A、C、D等人的这种信念尤为强烈。

  (3)心理健康。博士生群体具有年龄跨度大、培养方式多样、所研究的领域专业性强、日常交往空间有限等特点,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发挥,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易被忽视[30]。大多数博士生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心理问题,如厌学、焦虑、抑郁、自杀倾向等等。受访者A指出:“我感觉我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压力比较大,非常焦虑。我们学校博士毕业要求比较高,毕业时要发表5篇CSSCI论文,博士生几乎没有按时毕业的,很多师兄和师姐都延期。”受访者H说:“我是大龄博士生,已婚已育,现在全日制读博,经济压力比较大,在学校学习就不能照顾家庭,毕业也遥遥无期,非常焦虑,又没办法。

(4)学术共同体。人文社科博士生虽没有理工科的实验室,但也要自觉、主动地融入学术共同体。乔治·E·沃克(George E.Walker)等学者指出“学术共同体以知识为中心,同时以关系为基础,其重要性在于创建环境,使得所有合格学生在无尽可能的环境下取得成功,成为本学科、学术界负责任的守护人,为更大社群做出贡献”[7]。正如纽曼(John Henry Newman)在《大学的理想》中所描述的:“当一大批具有青年所有的敏锐、心胸开阔、富有同情心、善于观察等特点的年轻人相聚在一起,自由地互相融合,毫无疑问,即使没有教师教他们,他们也肯定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31]受访者C和D深有感触:“我们有固定的博士生工作室,同学们在一起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大家互帮互助,遇到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或情感上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犹如一个亲密的大家庭。


结论

  相关研究已表明,美国、欧盟、英国等发达国家培养博士生注重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等。相较而言,我国博士生能力的培养与国外虽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国外博士生教育尤为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就业所需能力的培养[4]。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博士生教育改革使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已不是单一地培养学者,而是为博士毕业生进入各行各业成为职场精英和行业领袖做好准备[32]。据相关调查,大学1/3的人文社科博士学位获得者最终无法从事学术工作,需要在学术部门之外寻找就业机会并做好相关的职业准备[33]。这种严峻的形势更加凸显培养人文社科博士生卓越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本文在“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之下,通过对“双一流”建设大学10位人文社科在读博士生进行深度访谈,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于博士研究生的视角探究当下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文社科博士生。首先,人文社科博士生要博学至精,明德至善。博学至精,促使人文社科博士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明德至善,促使人文社科博士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人文社科博士生要擅长写作,长于表达,这是人文社科博士生立足的基础。美国的博士生培养理念对此尤为重视,正如Might所言:“一个优秀的博士生必须有能力清晰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第三,人文社科博士生要培养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这些学术思维的培养有助于人文社科博士生做出原创性或创造性的科研成果。第四,人文社科博士生要高度自律、笃定信念、心理健康、自觉融入学术共同体,进而增强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在以上各能力素质中,博学至精和明德至善是核心,善于写作和长于表达是基础,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是关键支柱和核心竞争力,高度自律、笃定信念、心理健康、自觉融入学术共同体是重要保障,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环环相扣,共同提升人文社科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来源:科研写作研究所


编辑:张铭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