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元宇宙案例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3 17:12: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硅谷史无前例10万人大裁员!小扎断腕怒砍显示器、智能手表



  新智元报道  
编辑:David Cris
【新智元导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短短几天时间,已有数万硅谷打工人被「毕业」。匿名吐槽论坛Blind则成了他们宣泄情绪的窗口。

随着Meta「万人温情大裁员」的逐渐落幕,这家社交巨头开始大幅裁撤产品部门,重新规划业务线。
该公司周五表示,将全面停止开发智能显示器Portal和智能手表项目。
原因很简单:卖不出去,不挣钱。
原有团队和资源全部用于AR业务开发。看来还是放不下元宇宙吗?
Meta高管在一次员工大会上说,在裁员后将重组公司的一部分部门和业务,将一个语音和视频通话部门与其他信息团队合并,并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专注于棘手的工程问题。
这家社交媒体公司18年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裁员,影响了每个级别和每个团队的员工,其中也包括那些业绩评价很高的员工。
Meta人力资源主管洛里·戈尔说,总体而言,54%的被裁人员属于业务岗位,其余的是技术岗位。Meta招聘团队几乎被裁了一半。
高管们说,未来预计不会有更多轮的裁员。但其他开支将不得不削减,并正在对承包商、房地产、计算基础设施和各种产品进行审查。
断腕!智能手表、显示器全砍了
说是审查,其实是要砍掉某些业务线,这次的刀落在了智能手表和智能显示器身上。
Meta首席技术官Andrew Bosworth负责以元数据为导向的现实实验室部门,他表示,Meta将结束其在Portal智能显示设备和智能手表上的开发工作。
据悉,这款智能显示器的最大亮点在于便携和视频聊天,在新冠疫情带来的「居家潮」逐渐消退之后,Portal的热度不再,而且,它本来就不具备谷歌或亚马逊智能显示器那样的广泛功能。
而且,就像所有的Facebook旗下产品一样,需要用户信任这家公司,把你的个人数据交给它。
今年早些时候,Meta已决定停止向消费市场推销以视频通话功能著称的Portal设备,转而专注于向企业用户销售。
不过,企业用户也对这个在消费者市场败下阵来的产品兴趣寥寥。Portal不仅没有成为公司的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还引起了潜在用户对隐私的担忧。
随着经济的下滑和裁员后人员的变化,Meta高管们最近决定做出更大的改变。
而目前,Meta还没有推出任何智能手表,关于智能手表的展示基本还处于PPT阶段。
Bosworth说,原智能手表部门和团队将专注于AR眼镜。实际上,现实实验室总投资的一半以上将用于AR业务。
扎克伯格周五再次就裁员13%向员工道歉,并告诉员工,他没有预测到Meta的首次收入下降。
在新冠流行期间,由于被困在家中的消费者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激增,Meta激进地进行招聘,公司今年前9个月的员工数量激增超过万人。
但今年的业务收入却并不景气,广告商和消费者在成本飙升和利率迅速上升的情况下纷纷缩减了支出。
Meta还面临着来自TikTok的竞争加剧,并且在苹果对其操作系统进行隐私导向的修改后,失去了获得宝贵的用户数据的机会,而这些数据为其广告定位系统提供了动力。
「公司收入趋势的增长比我预测的要低很多。我又一次犯了错。这是对公司规划的一个大错。我为此承担责任」。扎克伯格说。
他说,在未来,他不打算大规模增加现实实验室部门的人员规模。
科技企业10万人失业,裁员寒潮席卷美国
放弃盈利潜力不足的业务模块,这是Meta为「求生」做出的努力。
实际上整个2022年,一大波裁员潮跨越各个行业,迅速席卷了整个美国。从网购到数字支付再到电动汽车,都受到了波及。
根据企业裁员跟踪机构fyi的统计:2022年,527家初创公司一共裁掉了71,175名员工。「业务增长放缓」和「劳动力成本增加」则是大企业纷纷选择「降本增效」的罪魁祸首。
如果将大厂小厂全算进去,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10万人。(此处感谢马院士和小扎的「贡献」。)
从下面这些著名企业的裁员力度上,不难感受到今年科技界的寒风凛冽。
苹果
Business Insider报道,今年8月,苹果裁减了约100名外包人员的合同,目前已经暂停了几乎所有的招聘。
这可能表明,财大气粗的苹果也到了需要谨慎控制成本的关头。
据了解,苹果在未来一年对公司职位增加人员是「无预算」的。苹果实际上已经处于「冻结招聘」状态。有内部人士称,公司高层已经初步达成共识,未来苹果将经历一个招聘冻结期。
微软
微软在6月30日财年结束后重新调整了业务部门及其角色,并裁减了一些职位。虽然该公司仍表示,计划继续招聘其他职位,并在本财年结束时增加员工人数。
这家总部位于华盛顿州雷蒙德的公司表示,裁员影响了18万名员工中的不到1%,涉及包括咨询、客户和合作伙伴解决方案在内的多个群体,并分散在各个地区。
亚马逊
为了削减成本,亚马逊今年已经放弃了多个项目,这已至少导致560人被裁员。
4月,「电商巨人」关闭了Amazon 4-star、Amazon Books和一些快闪店等实体店,还在纽约解雇了51名员工;9月,亚马逊宣布关闭其远程医疗部门并解雇了159名员工。
今年,亚马逊还放弃了几家机器人企业、蓝天研究计划和在线教育业务。对于其中一些项目,亚马逊让员工可以选择带着遣散费离开,或在公司内寻找另一个职位。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工人中有多少被解雇。
Twitter
在新老板马斯克接管不久后,Twitter有3,700名员工在11月4日收到电子邮件称他们已被解雇,约占公司员工总数的50%。
在直截了当的电子邮件中,被解雇的员工被告知Twitter「正在进行裁员以帮助改善公司的健康状况」,并提供了遣散费。
马斯克在大规模裁员后发推文称,「当公司每天亏损超过400万美元时,他别无选择。」
特斯拉
根据WARN文件,特斯拉在今年6月下旬裁员229人。
此次裁员主要影响到其自动驾驶部门的员工。据彭博社报道,特斯拉还关闭了位于加州圣马特奥的整个办公室,并将该办公室的一些员工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6月的一次采访中,马斯克说他计划裁减特斯拉3%至3.5%的员工,包括10%的受薪员工。Insider报道说,一些前雇员证实他们已经被裁员,不过总人数不详。
Netflix
Netflix今年已经进行了4轮裁员,总计约有500名员工被「毕业」。
该公司今年夏天裁员约450人——其中一轮裁员在5月影响了150名员工,另一轮裁员在6月影响了300名员工。
在此之前的4月份,Netflix还从其新的粉丝网站Tudum解雇了25名营销人员;最近,他们更是缩编了动画部门——宣布将裁员30人。
不过,Netflix的财务状况可能正在好转:继第一季度失去了20万用户,第二季度失去了近100万用户后,Netflix在10月中旬增加了240万订户,扭转了颓势。
Paypal
根据一份监管文件,PayPal今年4月将悄悄裁掉83名员工。
该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30,000名员工,其中超过三分之一位于美国。
TechCrunch报道,此次裁员似乎与该公司缩减其在旧金山湾区的业务规模有关。
Rivian
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在7月份证实,将裁减约800名员工,约占其员工总数的6%,以此削减成本。
在以去年最大的IPO上市不到一年后,裁员就这样发生了。
格罗方德
格罗方德是美国最大的半导体供应商。不仅开始裁员,还下达了招聘冻结命令。
该公司周五通知员工即将裁员,但没有透露裁员的具体时间,也没有透露哪些部门会受到影响。
这家芯片制造商周二在一次电话财报会议上表示,为使每年的运营费用降低2亿美元,他们正在采取措施。
沃尔玛
沃尔玛宣布裁撤企业部门以及其中一个执行中心。
10月中旬,这家零售巨头在佐治亚州提交了一份工人调整和再培训通知,宣布解雇近1,500名工人。
今年早些时候,《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沃尔玛计划在公司重组过程中裁员约200人。
沃尔玛的销售增长——在大流行最严重的时期呈爆炸式增长——最近则趋于平稳。2022年第二季度,沃尔玛电子商务销售额同比增长12%,而2020年第二季度则暴涨97%。
甲骨文
甲骨文今年裁员的范围仍然不明朗。
今年7月,甲骨文广告部门悄然进行了两轮裁员,总共60人;8月和10月进行了包括公司的营销、客户体验和云部门的两轮裁员,可能会影响全球数千个工作岗位。
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甲骨文还表示预计到2023年8月,「主要与员工遣散有关」的重组成本将达到5.19亿美元。这说明被解雇的员工人数将远高于公司公开披露的人数。
福特
作为重组和将生产重心向电动汽车转移的一部分,福特计划解雇约3,000名全职员工和合同工。他们估计电动汽车所需的劳动力比传统汽车少30%。
Lyft
为了迎接「明年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美国第二大打车应用Lyft在11月初宣布将裁员700人。
公司创始人罗根·格林(Logan Green)和约翰·齐默(John Zimmer)在发给员工的电子邮件中表示,所有团队都将受到影响。
裁员浩浩荡荡,匿名吐槽论坛Blind被挤爆
裁员大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着整个硅谷,很少有公司能从「科技寒冬」中幸免。
在职场论坛Blind中,各家大厂也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差评」。
Blind是一款成立于2013年的职场匿名社交软件,拥有来自300,000多家公司的700万注册用户。
因为用户可以匿名发帖并与业内其他人联系,这款应用程序在Uber、Meta和Twitter等科技巨头的员工中很受欢迎。
在注册Blind时,只有当用户提供公司邮箱进行验证时,才可以获得更多的访问权限和完整体验。
与领英截然相反的运作方式,也使Blind成为了不少员工宣泄情绪的窗口。
几名经网站认证的Twitter员工,发表了对马斯克的差评。
「在埃隆接任之前,一切都很好。」
「(Twitter的裁员使)一种富有同情心、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迅速土崩瓦解,也让我们感觉失去了家人。」
「埃隆的母亲把马斯克的自尊推到了火星大小。Twitter已经很混乱了,但周五的裁员更像一场垃圾箱里的大火——这个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一位自称是Meta高级软件开发者的用户发帖称:「元宇宙使我们缓慢死亡。」
他补充道:「扎克伯格将用他的『元宇宙』,单枪匹马杀死一家科技公司。」

参考资料:https://www.engadget.com/meta-discontinues-portal-smart-displays-165917491.htmlhttps://www.neowin.net/news/meta ... e-about-60-people-2
来源:新智元
编辑:邓秋雨

21.png (786.02 KB, 下载次数: 53)

21.png

20.png (269.36 KB, 下载次数: 58)

20.png

19.png (804.96 KB, 下载次数: 61)

19.png
72#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4 22:40: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3.0版 修订号0.951)正式发布




来源:清博智能(公众号)


编辑:陶鹏辉

73#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5 22:26: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Meta大裁员:1.1万人从元宇宙里“消失”

该来的还是来了。

在裁员的消息已经酝酿了一整个周末之后,马克·扎克伯格终于美国时间在周三11月9日早上,正式宣布了 Meta 裁员的消息:

这是 Meta/Facebook 公司创立历史上的首次大规模裁员,将会影响超过1.1万名员工,约占 Meta 公司员工总数的13%。

“对于裁员的决定,以及对于我们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错误),我个人负责,”扎克伯格在一封致员工全体邮件中写道,“我知道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个艰难的情况。对于受到影响的员工,我深感抱歉。”

扎克伯格表示公司也早已启动了其他降本增效的手段,包括冻结招募直到下财年Q1、削减公司运营和员工工作当中的一些自由开支等。“裁员是最后不得已的下策。”

消息官宣后,Meta 股价再次飙升:昨日收盘价$96.47,周三开盘$101.72,立刻猛涨,日间最高涨幅8%,午后开始回落,最终收于$101.47,涨幅5.2%。

投资人也许把这个大裁员当成Meta提高利润率的好消息,但是在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被影响到的普通人的辛酸和恐慌。

(对于受影响的人,硅星人在文末汇总了互助和还在招聘的公司信息,可以留意查看)。

裁员内幕

总体上,正如扎克伯格在员工全体信里写的那样,本轮Meta裁了1.1万名员工,其中招聘(recruiting)和商务(business)类岗位成为了重灾区。但并不是说这轮没有工程师被裁。事实上一些来自Meta 内部和社交媒体的爆料显示,有的工程部门裁员比例相当高。

首先是 Recruting(招聘)岗位人数显著降低,信中原文写的是“将受到不成比例的影响”。

在 LinkedIn 上搜索相关关键词,搜到的大量裁员信息发布者都是招聘、人才获取岗位的员工。坊间有一种说法是,Meta原本有6000+ recruiter(招聘官),裁了一半。

一位技术招聘官 Kelsea Pullin 表示,自己之前在微软工作了长达9年,去年才做出了艰难的决定,跳槽到 Meta 的 Reality Lab,主要工作是招聘研究人员和学者。却没想到刚加入没多久就被裁掉了。

行业里有人质疑为什么 Meta 有这么多招聘官,难怪要裁——对此 Pullin 的帖文也提供了答案:招聘官也会和很多公司内其他非招聘事务进行合作,比如DEI(多元化、平等、包容性)等。“我真的没有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

一些被裁员工在 LinkedIn 上宣布消息。

同时,Business(商务)岗位的裁员情况也非常可观,扎克伯格在裁员信里指出该团队将进行“深度重组”。同样在职场社交网络上,可以密集看到许多商务类职位,如创作者对接、广告商关系、产品营销等员工,发帖表示被裁。

有“活下来”的员工指出自己发现了规律:

很多被裁掉的都是比较新的员工,比如在最近一年内,特别是前段时间股价暴跌以来入职的。这个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公司给老员工配股的数量已经定下来,给新员工配股的时候因为稀释要发更多股票,会更亏。

至于工程师裁员:消息官宣之后,很多外界人员一度以为这次裁员没有影响到非工程员工。

然而根据硅星人从多个消息渠道了解的情况,实际上 Meta 的工程师本次也没有幸免,而且裁员的人数也不少。

根据 Twitter、Blind 上的爆料以及 Meta 员工圈子传出的消息,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工程师总人数裁10%左右,主要从绩效较差的员工开始裁。

硅星人了解的大致的情况是:在不同的组织里,工程师的裁员比例在5%-10%不等。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工程师岗位的裁员也存在很大的随机性。

坊间传闻大多指出这次主要从绩效较差者身上动手。但在 Blind 上也有前员工表示,上季度评价是 EE(Exceeds expectation 超出预期),照样被裁掉了……

而在论坛一亩三分地论坛上也有人表示,自己(数据科学家)和直接汇报的经理都被裁了,之前的绩效考核当中并没有拿到较差的等级。

综合各方信息,我们发现了一些值得挖矿的关键细节:

1)对于工程师来说,没有绝对安全的业务部门,即便是 Family ofApps(比如 FB、Instagram 等)下面的一些广告部门,甚至是 Reality Labs 内的员工,也会被裁掉。

2)同样也没有绝对安全的级别,主任工程师 (staff) 和高级工程师,也会被裁掉。

3)裁员并不完全和绩效挂钩,有不少高绩效的员工也被裁了

上周盛传 Twitter 看代码行数裁员的方法很脑残,然而本周 Meta 裁员,似乎真的有看代码量。公司里的高级工程师恐怕就在这吃了亏,由于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做规划、写文档等,实际提交的代码量很少,有些甚至是0,结果似乎裁员波及非常明显……

另外,硅星人了解到,这次受打击面最大的是新加入公司的员工,以及准毕业生们。很多此前跳槽到Meta的员工,都不幸被列入到裁员名单之列,一些之前拿到了 Meta offer 的准毕业生也透露,自己的 offer 被撤回了。

最后:在上周末 Meta 本轮裁员泄露之前,华尔街上就有消息传出,Meta 计划通过裁员以及其他固定减耗手段,(在下一财年)实现降本30亿至40亿美元。

假设所有降本都通过裁员的方式实现,并且按照2021年 Meta 员工中位年薪30万美元计算的话,Meta 这一轮需要裁掉的人数将在1万到1.33万人之间,占比11%-15%左右。

现实中,扎克伯格最终选定的数字是1.1万人,占比13%。

而如果按降本40亿美元计算的话,很明显还有继续裁员的空间。

所以坊间又有了新的传闻:Meta 只是趁这两天美国中期选举、Twitter 裁员、币圈大战大热点事件的当下,赶快先裁一拨人。之后再把剩下的人通过各种手段慢慢优化掉,比如自然损耗(退休、辞职、职位取消等)、小规模裁员、PIP(绩效改进计划)等。这些后续的优化安排,最快宣布时间可能在下周到年底前。

“为最坏的可能做足准备,”一位来自另一家硅谷大厂的员工评测 Meta裁员的帖子中写道。

被裁员工:路在何方

上周末,Meta 即将裁员的消息被《华尔街日报》曝光。据一些匿名员工反映,当时只有公司核心高层知道此事。

包括绝大部分总监和下面的经理在内的中层管理人员,到了本周二才开始收到非正式和正式的通知。

“周一可真够有意思的,大家都一股‘心照不宣’的样子,”一位 Meta员工表示,“但其实所有人都百分之百清楚(裁员)一定会发生了,很多人在传小道消息……”

这位员工透露,他注意到周一一整天,自己团队的人都没有做任何有意义的工作,“估计明天也是一样。”

等到周三靴子落地,幸存的员工一边为同事的离开而难过,也一边为自己保住了工作而感到一丝安慰。硅星人的朋友圈里,就有不少Meta的员工称自己“暂时安全”,但是不少人也因为一起开会、一些合作的同事的突然离开而感伤。一位Meta员工告诉硅星人,虽然自己没有受到影响,但是看着不少人离开,受到了“很大的心理冲击”。

而被裁的员工,不少涌上了社交媒体“求救”。他们要么是因为身份问题继续找到下一份工作,要么就是处在产假或者其他特殊时期,急需工作带来的生活保障。

甚至不少人都在TikTok上开始讲述自己被裁员的经历和心情。

特别是正在Visa/移民流程当中的前员工。之前 Meta 因为出过涉嫌滥用Visa的问题,已经被 USCIS(美国政府移民管理部门)盯上了,相关的身份审批流程曾经一度中止,后来也没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和速度。而这次裁员更是让很多人直接坠入深渊。

一位谷歌员工发帖表示,已经收到不少在 Meta 工作的前谷歌同事希望回到谷歌的消息,只为了在Visa/移民流程上能更安全一点——就算工资降低也在所不惜……

还有一位前 Meta 员工发帖诉苦,自己被裁的时候还正在休产假,然而很多同级的,以及团队里新来的同事,甚至绩效比自己差的,都没有被裁……

“现在已经不知道能上哪提意见了。我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比起Twitter,Meta还算体面?

和上周 Twitter “大屠杀”式的混乱裁员相比,这次 Meta 的裁员尽管人数多出了整整两倍,居然反让大家感觉“还算体面”。可能比起马斯克的杀伐无情,扎克伯格的裁员信和补偿,至少带了一点人情味。

先看裁员通知信,扎克伯格在开头一上来就表示:决定是我做的,公司今天走到这一步是我的错,我感觉非常对不起大家。

在补偿措施方面,Meta 本次裁员提供的条件,也至少达到或者超过了业界标准的水平:

遣散补偿:继续按时发放4个月的基本薪资,外加每在职一年多发两周工资(无上限);

RSU分配:所有被裁员工仍将正常收到11月15日的配股;

移民支持:公司移民事务专员继续为被裁员工提供Visa移民方面帮助;

医保:所有受影响员工及其家庭仍可享受六个月医保;

带薪假期:未使用的带薪假期也将折算进入补偿;

求职:公司聘用外部HR供应商并提供三个月的职业支持。

在 Meta 内部,也有员工通过各种手段试图确认自己的朋友有没有被裁。

一亩三分地用户表示,一开始是用系统查询对方的用户名,如果没了就是被裁了;后来到中午下午的时候,公司内部组织名单已经更新,可以看到活下来的人——没看到的就是被裁了。

虽然对被裁员工也是“驳回系统权限”等处理方式,这次 Meta 做的好的一点,就是没有关闭被裁员工的邮箱。他们仍然可以继续使用邮箱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和团队同事朋友告别,并且下载和保存接下来的关键文件。

Twitter 上周毫无情面直接关闭了员工的所有系统、Slack 和邮箱权限,很多员工一边和彼此道别,一边就被“销号”了……

从文字组织、信息传递的角度看,扎克伯格的整封信,还算写得比较诚恳。一位 LinkedIn 员工匿名表示,过去一直以为扎克伯格是个亿万富翁机器人,然而这封信的体面程度令人惊讶:

“裁员的时候,诚恳的内部信肯定没有货真价实的补偿重要,但至少这次扎克伯格两边都做的很好。”

但也有人讽刺道:他这人味儿都是装的,因为后面还要继续面对剩下的7万多人呢……而且他决定在美国中期选举日来进行大裁员,不就是为了转移大家的视线吗?

尽管此次裁员,扎克伯格也提到,公司的所有组织架构,包括 Familyof Apps(也即老 FB)和 Reality Labs(即元宇宙),都将受到裁员影响。然而大多数人都已经有了共识:这一波裁员的内在目的,是在老 FB 那一边尽可能去冗,最终让元宇宙业务可以飞得更高。

通过今天的裁员,他已经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决心。扎克伯格对这次裁员感到抱歉——话虽这么说,但大家都清楚,为了元宇宙,扎克伯格早已决定不惜一切代价。

对于受到大裁员影响的朋友,硅谷不少华人组织已经在开始互助互荐新的工作机会,硅星人也将持续收集类似信息,更新在接下来几天的文章里。

来源:引领外汇网


编辑:陶鹏辉

74#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5 22:56: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史无前例!狂裁 1.1 万人,扎克伯格画的元宇宙大饼还能吃吗?

裁员,各大互联网公司近期的讨论热点。

如果它没来,所有人都默认它早晚要来;如果它来过,员工担心它会不会来第二波;而当它真正到来的时候,公司的股价上去了,招聘市场的求职者变多了,甚至外部的观察者们还想通过每个部门裁员力度的大小推测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而现在,社交帝国 Meta 也要裁员了,一次性还要裁掉 11000 人。

裁员 13%,11000人失业
对比 Twitter 裁员 50%,snapchat 裁员 20%,Meta 裁员的 13% 看上去是一个更温和数字。

但耐不住 Meta 这个拥有了 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等社交软件的公司大,13% 的数字变成具体的人数就是11000 人,快接近 snapchat 和 Twitter 的员工总人数了。

各个业务线都受到了此次裁员风波的影响,但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招聘部门。毕竟 Meta 大裁员的同时还减少了来年的招聘人数,甚至在 2023 年第一季度时都会冻结招聘,所以招聘部门留太多员工其实没有太多作用。

在对内部人员「砍一刀」时,招聘部门也成了被裁人数最多的部门。甚至有传言称原先 Meta 6000 名招聘官裁撤了一半左右,光是招聘部门就占到了此次裁员总数的 30%左右。

员工人数过多,人力成本过高也是 Meta 决定裁员的重要原因。2020 年 3 月疫情刚开始蔓延时,Meta还只有 48268 名。两年过去,Meta 的业务并没有成倍增长,员工数量倒是快翻了一番——今年 9 月,Meta 的员工总数已经有了87000 多名员工。

鉴于业务增长受阻,先缩减员工人数来控制支出是大部分互联网企业都在做的,Meta 在其中裁员的比例甚至是比较低的。英特尔和 snapchat 裁员 20%,Coinbase 和Opendoor 裁员 18%,13% 在互联网裁员队伍中不算高。

只是对比前段时间 Twitter 简单粗暴的裁员方式,Meta 的裁员温和了不少。在扎克伯格发出公开信告知裁员前,公司管理人员已经告诉员工从本周开始取消不必要的旅行,再加上原先的免费干洗服务和免费带餐服务等福利的取消也让员工的心理准备还比较充足。

扎克伯格向员工发布的公开信也较为得体,将公司发展不力的责任也揽在了自己身上,承认自己对局势的判断出现了一定的失误,导致公司增长不如预期。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 Meta 有史以来最艰难的改变。我们的团队规模将缩减 13%,裁掉 11000 多名优秀员工。我们还采取了一些额外的措施,通过削减可自由支配的开支,并将冻结招聘的时间延长到第一季度,使公司变得更精简、更高效。

我应该为这些决定负责,为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负责。

我知道这对每个人来说都很艰难,我对那些受到影响(被裁)的人感到尤为抱歉。

Meta:裁得掉成本,裁不掉疲软
讽刺的是,裁员影响了 11000 多个家庭的生活,但投资者对 Meta 的举措更为欣赏。

裁员公开信发出后,Meta 股价上涨了 5.18%。

只是裁员只能「降本」,摆在 Meta 前面的「增效」问题依旧很难。

全世界互联网公司的财报在最近两个季度都迎来了最低点,要么是首次负增长,要么是首次亏损。Meta 也不例外,连续四个季度的利润下降和收入连续两个季度同比下跌,这想靠裁员来止跌是不现实的。

全世界的经济形势都不稳定,这让广告主投放时将更为谨慎。TikTok 和苹果的外部影响也让 Meta 充满不确定。还有人人吐槽、但扎克伯格依旧坚持的元宇宙。这都是 Meta 面临的现实问题,这些困境可不是裁员就能解决的。

Meta 高管在解读第三季度财报时曾经表示苹果的新政策对 Meta 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只是这部分优势被宏观环境的逆风抵消了。

Meta 也在通过上线不到一年的Reels 视频互动功能来应对 TikTok 的竞争。

只是目前用户在平台上观看 Reels 视频时长不到 TikTok 的十分之一。想要和 TikTok 扳手腕,任重道远。耳刚处于创收早期的 Reels 广告业务的增长也很难抵消大盘广告收入的下滑。

至于元宇宙的大幅亏损——扎克伯格在公开信都说了:「我们已经将更多的资源转移到少数高优先的增长领域,比如工智能发现引擎、广告和商业平台,以及我们对元宇宙的长期愿景。」未来一段时间,Meta 还是多赚点钱来抵消元宇宙发展初期的亏损吧。

对比马斯克,「机器人」也有人情味
虽然 Meta 也加入了裁员队伍,但这次的扎克伯格真的很不「机器人」,裁员的过程很人性化。

扎克伯格在公开信中认错就实属难得。他说新冠疫情后,整个社会的线上化飞速增长,他和很多人都认为线上化将会持续加速,但这个判断出现了偏差。宏观经济的衰退和更剧烈的竞争让 Meta 很难保持以往的增速,所以扎克伯格直接向员工道歉:

我错了,我要为此负责。

和 Twitter 为了防止员工报复公司直接锁住员工的邮箱,让工卡钥匙失效不同,Meta 的裁员只是取消了被裁用户对大部分 Meta 系统的访问权限,但没有锁定他们的电子邮件,员工依旧可以和同事做个告别或下载一些重要文件。

同时给的赔偿金和福利措施也很大方:

无上限的遣散费:4 个月的基础工资+工作年限*2 周工资的额外补偿
带薪休假:没有用完的带薪假期,公司也会折换成钱补偿员工
RSU 分配:被裁员工之前说好的配股也不会取消,他们都会收到 11 月 15 日前的配股
健康保险:所有被裁员工及其家属未来 6 个月的医保费用由 Meta 支付
求职服务:公司将让聘用外部 HR 给被裁员工提供职业支持,可以提前访问很多尚未发布的职位信息
移民支持:对于那些持有工作签证的员工,Meta 将有专员为他们提供移民或签证方面的帮助。

你以为不近人情的老板在所有人面前公开道歉,把公司发展不力的问题揽在了自己身上,还给了面面俱到的补偿和福利。对比 Twitter 简单粗暴的裁员方式,Meta 有人情味的裁员反倒得到了诸多好评。

即将离开我们的同事都才华横溢,充满激情,并对我们的公司和社区产生了重要影响。你们每个人都帮助Meta 取得了成功,我对此表示感谢。我相信你会在其他地方做得很好。

来源:爱范儿(百家号)


编辑:陶鹏辉

75#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0 00:34: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刘永谋:元宇宙不会黄,黄的是神乎其神的元宇宙话术

最近,有关元宇宙的负面消息不少,尤其是“元宇宙热”最重要的始作俑者Meta公司因业绩不好宣布大裁员。因为我批评过去年底今年初的元宇宙炒作,并为此写了本《元宇宙陷阱》,所以颇有几个人挑出元宇宙负面消息的帖子,发给我,表示支持我的观点。

还有人直接问我:元宇宙是不是要黄了?刘老师那时候批评的对,元宇宙就是个“坑”!

其实,很多人误解了我的意思。我批评的是炒作元宇宙的狂热、各种不着边际的胡说八道,可从来没有说“元宇宙”完全是个虚的概念。《元宇宙陷阱》是一本写给大家看的普及书,警示元宇宙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醒元宇宙发展要有利于社会福祉与公众利益。这些风险有可能性,但并不是必然的,我们当然可以预先规避,使元宇宙更健康地发展。

有人说,什么元宇宙,看文章写得天花乱坠,看实际没有什么东西,跟风进了场,一年多还没搞清楚到底啥是元宇宙,建设元宇宙要建设个啥。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为什么要把元宇宙概念搞清楚了,才能采取行动呢?难道我们不能边搞边像吗?元宇宙最后的样貌,与起初的各种设想会不一样,不是很正常吗?当然,建设元宇宙也不能什么都没有,得有个大致的方向和理念,让大家知道往哪里前进。对不对?

元宇宙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吗?

这个问题牵扯到元宇宙的应然与实然张力。所谓应然的元宇宙,是未来愿景中的大家幻想的元宇宙,是各种有关元宇宙夸张想象的集合。所谓实然的元宇宙,是现实中元宇宙的真实状况。可以大胆预测:未来的元宇宙必然是介于应然与实然之间的。也就是说,它不会像某些人吹嘘的神乎其神,也不会一点进展和突破都没有,总是会有一定的进展的。

目前,元宇宙还远未达到成熟形态,还存在很大的想象空间和不确定性。对于元宇宙的基本认识,包括定义、特征和本质,仍然歧义纷呈,令人莫衷一是。这很正常:对于发展中的事物,不可能进行预先的框定。并且,这种框定对于元宇宙发展也有害。所以,元宇宙建设必须边干边想,边想边干,在摸索着前进。

元宇宙是什么,最终还仰赖诸位的创造。

至于最终元宇宙会取得多大的进展,技术发展当然重要,但根本来说还取决于元宇宙发展在多大程度满足社会福祉和公众利益。所以,《元宇宙陷阱》反思元宇宙,不是说别搞了,而是想怎么才能搞得更好。

现在元宇宙狂热过去了,大家更冷静了,这就是一种更健康的状态。各级政府提出不少元宇宙发展规划,正当其时,把目光从炒作拉到真正的建设上来。

元宇宙会不会黄?这个问题就牵涉你怎么理解元宇宙了。

如果你将它理解成什么平行宇宙、虚拟新大陆、人类未来之类——这类说法被我称为元宇宙话术,是资本用来炒作元宇宙的——那它已经黄了,或者说从来就没有被人当真过。按照我的理解——元宇宙本质是赛博空间的一种高级形态——元宇宙不仅没有黄,而且在大踏步地前进。

你想一想,赛博空间出现多少年了,它怎么可能黄呢?赛博空间出现多少年了,它怎么可能停滞不前,不向前进化呢?赛博空间进化不止,元宇宙就不会黄。

作为高级形态的赛博空间,元宇宙高级之处在于它试图提升网络的沉浸性:从浅层沉浸(网页)、深度沉浸(VR)前进到全身沉浸。

因此,各种ICT技术最新进展,在“元宇宙”概念之下,目前主要着力朝着4个方向发展:1)3D环境。未来应该会加入更多的模拟感觉,使遥在感觉更加逼真。2)智能嵌入。让赛博空间具备某种“泛在智能”,能与主体进行一定程度的互动,而不仅仅是传输工具。3)区块链确权。元宇宙中的虚拟实在想要产生价值,第一步就要确权,否则元宇宙就是一块公共草地,人在其中的任何付出都不会有相称的回报。4)游戏与劳动融合。确权之后,元宇宙社交、元宇宙游戏中产生的价值,才可能分到参与者,而不是被平台垄断。此时,边玩边赚钱,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

上述4个方向,对于理解元宇宙概念非常重要。未来元宇宙究竟会走到哪一步?我想,它既不可能完全实现技术目标,也不可能什么进展都没有。目前,我们看到元宇宙热点主要集中于:3D游戏及头盔设备、3D社交平台、智能化虚拟人、数字藏品、虚拟货币。还有人说,元宇宙医疗即VR远程医疗又会再热一波。这个点子提出好多年了,希望这一次在元宇宙的旗号下有大幅度的提升。

更重要的问题是:人民群众到底接受不接受专业人员设想的元宇宙未来。比如,腾讯会议现在挺好用,是不是以后一定要使用3D化身来进行呢?哪个正经会议希望是一群化身聚会呢?如果是和《星球大战》中一样,使用三维全息投影,应该会更好一些。比如,微信社交是典型的熟人社交,需要使用3D化身进行吗?再比如,正如马斯克所说,无法想象每个人头上戴个半斤重的头盔出门。总之,元宇宙技术及其应用,时刻得记住为人民服务,才可能健康地发展。

经过上面的解释,大家明白我为什么并不认为元宇宙会黄的理由了吧?《元宇宙陷阱》并非一本否定元宇宙的书,而是一种对元宇宙更深爱护的书。它符合我们一贯主张的“从辩护、批判到审度”:过于狂热,需要批评,而过于沮丧,则需要鼓励。

就像互联网历史上曾经风靡一时又烟消云散的许多概念一样,“元宇宙”概念也有被新概念取代而被人忘记的一天。但目前看,这一天还没有那么快到来。并且,就算他年“元宇宙”被人忘记,它必定对互联网进化起到过重要的推动作用。

来源:不好为师而人师者(公众号)

编辑:陶鹏辉

7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4 23:45: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拥抱元宇宙!山东广播电视台启动“主持人数字孪生计划”!
近日,山东广播电视台启动“主持人数字孪生计划”,运用先进“仿生级”数智人技术,将部分主持人“数字化”,建立数字主持人数据库,打造全新的数字IP,参与数字文化经济,积累山东广电数字资产。这是山东广电全面拥抱元宇宙迈出的重要一步。
山东广电旗下的山东一千河数字科技公司和行业头部企业合作的主持人数字孪生项目,汇聚了国内顶级视效工程师组成的技术硬件产品团队和一线深度学习公司资深工程师组成的研发团队,拥有多项自主研发的硬件与软件知识产权、服务深度学习的3D数字资产库和元宇宙底层技术。针对山东广电主持人数字孪生项目要求,项目团队采用仿生建模和面部驱动解决方案,通过时域扫描系统完成主持人的面部超写实扫描、表演级面部微表情捕捉记录,通过硬件+算法扫描服装布料等平面PBR材质数据,并构建主持人肌肉仿真系统,最后合成的山东广电数字主持人具有生物级数字外观和学习能力,能在视频、游戏、AR、VR中使用,可以适应实时、离线、VR等不同技术场景,既可以主持节目、生产内容,又能延伸影视演艺、形象代言、教育咨询、直播电商等业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数字文化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五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对数字文化建设作出重要部署。为了积极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省府的工作要求,山东广播电视台上半年和北京金影科技公司合作成立了文化科技企业——山东一千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除已全面开展数字藏品业务外,近期又开发推出了“数字人”“元宇宙空间”等业务,开启一系列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据了解接下来他们将整合全国优质的产、学、研资源,建立健全数字人上下游产业链资源配置机制,同时全力赋能实体经济,构建数字人全链条技术体系,培育标杆应用项目,优化数字人产业生态,形成具有互联网3.0特征的产业发展新范式,打造山东广电数字文化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来源:电台工厂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koVGOMvJO0-_Fc3v-pyGw
编辑:屈妍君

7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9 22:12: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元宇宙世界,未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何展表示,我们的重点会集中在两个方向上,一是数字人,二是数字孪生,它们是我们在中国市场非常笃定的方向。


自2021年以来,“元宇宙”突然间成为热词,引发了全球关注和讨论,相关概念形成很多热点话题。2021年也被称为元宇宙元年。随着扩展现实、数字孪生、3D渲染、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及终端设备的迭代,“元宇宙”建设和演变可能远超人们的预期,多维度、全感官、沉浸式的人机交互新互联网形态,将有望成为现实。

那么人人都在谈论的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元宇宙世界,未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元宇宙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带着这些问题,FT中文网专访了NVIDIA中国区Omniverse Lead 何展先生,他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以下是采访实录整理稿:

FT中文网:自2021年(元宇宙元年)以来,经过一年的快速发展,元宇宙行业发生了很多变化,站在当前时点,再看元宇宙,您是如何理解这一概念的?或者说大家都在谈论的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何展:元宇宙概念其实大家都有不同的理解,每家业内公司包括每个人可能心里面的定义都不一样。我个人觉得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的3D演变。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们的互联网其实不管是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都是在处理或者交互2D的数据,我们觉得下一代的互联网应该或会交互3D的一系列数据,包括内容。

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什么这样的概念或者这样的技术会被人们所关注?

它主要的背景是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了20年之后,很多技术包括不同门类的技术,诸如 AI、计算机图形学、空间计算等等,包括机器人系统这些技术同时爆发,然后融合在一起,真正的让大家看到了我们可以利用、处理3D数据,在数字工业、数字孪生,包括 AI的数字人等方面可以做更多的落地应用。

FT中文网:元宇宙的发展对未来整个互联网行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何展:在之前的谈论过程中,我们一直讨论的是下一代互联网是什么样的形式,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形式的变化,或者说是形式上的填充。我们可能会更多的去让我们的用户、企业和消费者去接触到更多的3D数据处理,及交互模拟仿真的这类实现形式。

另外从技术角度来看,比如从AI的角度来看,我们觉得AI以前处理都是2D的数据,比如训练和推理,该数据集基本围绕在语音、语义、图片、视频等,这些其实都是对2D数据的处理。而我们下一代的AI将会面向诸如自主意识机器人、数字孪生这种3D数据进行落地应用,所以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是应该会有些许变化的。

FT中文网:人工智能(AI)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代人最重要的新通用技术。十月份多家科技巨头(微软、meta、谷歌等)在年度开发者活动上展示了AI技术如何达到更广泛的部署,那么您认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舞台在哪里?或者说,贵公司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何展:人工智能的发展其实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的爆款应用。在过去十年里,大家可以看到很多的APP其实都是和人工智能机器深度学习这些技术深度绑定在一起的,让这些APP能够走入大家日常生活并提供便利。

类似于此,我们下一代人工智能比如大家讨论的机器人,最近也研发出了很多,包括现在在工厂或者在物流仓储仓库中,经常用到的自主式移动机器人(AMR)就是这种自主意识机器人可能未来会是下一代人工智能的一个爆款应用。另外我们也看到数字孪生、自动驾驶这些都可能会是下一代人工智能舞台中的主角。

FT中文网:您刚才提到的自主意识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技术,目前处于什么阶段?是仍停留在愿景上还是已经被更多的大众所应用?

何展:目前看,上述技术发展方向在业内达成了共识,不过其中从技术角度而言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今年下半年很火的AIGC(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内容),很多大型的科技公司在这个领域投入研发并技术迭代。而我们公司也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我觉得核心就是让我们的设计师、艺术家以及工程师们,他们能够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然后花更多的时间去执行他们的创意,如果能交给这样的AI机器人或者其他AI工具,那就会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肯定会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当然,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方向,但是这个过程也是刚刚开始,离真正的产品化、工程化,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不断的探索并成熟下来。

FT中文网:在贵公司技术研发、探索的过程中,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分享?同时,其间会出现哪些新的挑战?

何展:从创业初期到现在,我们一直有危机意识,并将危机意识转化成动力,即不断的技术创新,然后持续迭代我们平台的各类核心技术的优势。至于公司战略,我们公司平台已经定位为全软件对战的AI计算公司,从这点看,我们不单单是芯片或者GPU这种生产公司,而是要做全软件对战的这种计算平台公司,所以我们推出了像Omniverse这样的软性技术平台。这也可能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公司不太一样的地方。

FT中文网:元宇宙世界,未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同时,您能不能介绍一下有中国特色的元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何展:我们在中国市场其实也有类似上述方面的,从用户反馈看,我们的重点就是会集中在两个方向上,一是数字人,二是数字孪生。这两个方面是我们在中国市场非常笃定的方向。

数字人我们更关注的是融入AI技术的数字人,不单单是用传统的方式制作,因为传统方式制作,其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近几年中国市场数字人呈现爆发性的增长。实际上我们在四五年前在中国布局数字人应用。

数字孪生我们也是有别于传统的数字孪生,我们的数字孪生主要针对于工厂,就是制造业的工厂有离散制造、流程制造,同样我们也针对建筑。我们可能会更多的去结合传统的数字孪生,即在3D模型创建完成之后,将这些数字孪生的应用如何跟AI结合起来,而让我们的工厂更加有效率,让我们的工厂生产更加的完善,然后结合我们的AI应用,能够将以前没有做到的事情实现。因此上述两个方向是我们在中国市场上异常关注的。

另外,大家可以关注传媒娱乐行业,影视制作流媒体也是我们传统的用户群。在这方面我们同样也在做和AI的一些融合的应用。其实这个方面在中国的市场还是很大的。

来源:FT中文网
链接:https://www.ftchinese.com/story/001098122

编辑:张铭麟

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8 23:42: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国内首档元宇宙资讯节目《早安元宇宙》开播

元宇宙产业如日方升,国家和各地的相关支持政策正在加快跟进,各个企业也在抢占元宇宙的先发优势。在这个风口下,行业内外对于元宇宙产业的资讯获取和传播都有更大的需求。

“元宇宙里到底有什么?”“元宇宙对我有什么帮助?”这些话题,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普通用户所关注。

“为你捕捉资讯,让你更懂元宇宙。”

1月8日起,由SMG融媒体中心推出的国内首档元宇宙资讯节目《早安元宇宙》在东方卫视周日早间八点档、STV新闻综合频道、看看新闻Knews和全国多个媒体合作平台播出。在这档全新元宇宙资讯垂直赛道的节目中,“元宇宙资讯猎手”——SMG的虚拟新闻主播申䒕雅,以超写实职业版造型出镜,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观众播报和解读元宇宙的最新消息。

每期节目分为三个板块:“元宇宙风向标”解读政府最新政策、“元宇宙热搜榜”展示行业最新应用、“元宇宙研究院”聚焦讨论元宇宙热点。

《早安元宇宙》,节目名亲切易懂——与元宇宙说早安,代表了元宇宙作为新的发展热点,如日方升、欣欣向荣,也象征“元宇宙资讯猎手”申䒕雅与“元宇宙”的深入对话,捕捉元宇宙的最新最优资讯并带给观众,让更多人了解元宇宙。

在节目的背后,有一支由全国高校、专业机构、行业内的专家和领军人物组建而成的“全球元宇宙前沿资讯专家委员会”,每周精心挑选出近期最值得关注的元宇宙资讯和话题展开讨论,输出权威、专业、前沿的元宇宙内容讯息,产出独立、鲜明切权威的观点。

复旦大学教授、元宇宙与虚实交互联合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元宇宙与数智人实验室首席专家赵星表示:“元宇宙是人类数字化生活的深远想象,《早安元宇宙》作为全国首档元宇宙资讯类电视节目,开启了以元宇宙技术进行元宇宙内容叙事的序幕。相信这个节目的诞生会是元宇宙发展中值得记住的事件。”

风语筑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晖也点评说:“元宇宙时代,虚实结合、以虚促实是探索数字经济的重要方向。《早安元宇宙》作为全国首档元宇宙咨讯类节目,我很高兴见证了这个节目的诞生,这档全虚拟制作的资讯节目用技术和创新带给观众非常特别的体验,让我们感觉提前到达了未来,期待它未来分享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社企代表从不同视角分析了元宇宙的发展逻辑和未来趋势。”

《早安元宇宙》旨在成为观众了解元宇宙的第一权威入口。期待伴随着这档全国首个元宇宙资讯节目的播出,观众们能够更加领略元宇宙的魅力,一同为元宇宙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一起推动元宇宙的发展。

来源:传媒见闻


编辑:陶鹏辉

7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15:44: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央媒X元宇宙,新华社抢先布局新赛道!

央媒入局元宇宙,能擦出什么火花?
近日,新华社新立方演播室迎来了一场元宇宙高规格论坛——第十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大会聚焦“新主流、新传播、新生态”主题,创新使用元宇宙技术应用场景,汇聚会场内外的专家、学者、业界同仁于元宇宙虚拟场景之中,共商新时代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大计。
集科技感、体验感、沉浸感于一体,融业界、学界、商业多领域智慧,这次大会究竟为行业带来哪些新思考?

01 “数字分身”参会,元宇宙里共话媒体融合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元宇宙技术正在人类社会带来一场虚实相生的场景革命,不断勾勒未来世界的崭新图景。尤其疫情之下,元宇宙加速渗透到千行百业之中,也为新兴媒体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新路径。
满满的科技感和沉浸感是本次论坛上的最大看点之一。会场内外,嘉宾学者通过元宇宙技术应用场景实现线上线下连通。
元宇宙会场里,大家可以借助自己的“数字分身”云游元宇宙里的新华社,打卡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厅,还可以操纵自己的专属数字人体验,比如在虚拟会场实现走、跑、坐、鼓掌、交流、瞬间位移等活动,与会嘉宾可以自由地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大会中交互沟通。
作为主流媒体第一次探索全真元宇宙形态的高规格行业论坛,论坛为参会嘉宾和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同时有效节约了会议成本,提高了办会效率,拓展了专业级行业峰会的呈现边界。
新华社党组成员、副社长兼国内部主任赵承致辞
在论坛上,新华社党组成员、副社长兼国内部主任赵承指出,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也要靠创新。十年来,新华社以平台建设、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为抓手深度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努力打造自主可控、技术先进、传播力强的新型传播平台,不断扩大主流媒体的受众圈、影响力和话语权。

02央媒首发“元宇宙产业联盟”,探索媒体深度融合新范式

新华社积极抢占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等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聚焦科技创新的新赛道推出“元宇宙产业联盟”,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融合创新,开创了新华社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全新范式
依托新华社新媒体元宇宙联创中心,“元宇宙产业联盟”通过有效的联盟机制,凝聚产业界、传媒界、学术界、科技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共识与合力,为相关媒体、政企的理念孕育和项目孵化提供有效支持,共同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以此强化“元宇宙里的新华社”建设。
目前,元宇宙产业联盟现已开发月球、火星、海上钻井平台、熊猫竹林、VR中国空间站、三星堆数字展馆等多个场景。未来,联盟还将与各地政府合作,在地方成立新华社新媒体元宇宙联创中心基地,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构建数字中国做出实践探索。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俊致辞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俊表示,“元宇宙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推出元宇宙产业联盟,就是要凝聚媒体、学界、企业等各方元宇宙探索的精锐力量,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在元宇宙的开发应用上形成合力、抢占先机。”

03当文旅遇上元宇宙,“云游中国”开拓数字文旅新场景
元宇宙以数字技术映射真实世界,它将全面重塑现有互联网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并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对于文旅产业而言,元宇宙以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应用为其打造了全新的应用场景和文化生态,有助于推动培育产业新消费,促进传统文旅产业向更为广阔的云上空间延伸。
作为本次论坛的亮点之一,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天下秀数字科技集团联合发起的文旅沉浸式数字化云平台——“云游中国”正式发布。
“云游中国”是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云端现实等前沿技术探索开发的文旅数字孪生应用,计划从行、游、娱、购四方面,为中国的文旅景区实现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沉浸式景区游览、虚拟演出、云端文化活动等数字文旅体验,并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丰厚内涵,激活文旅资源多场景应用,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除了打破时空界限,让优秀历史文化走进大众之外,“云游中国”还将解锁消费者在数字经济下的文旅生活新方式。在“云游中国”中,用户不仅可以自定义符合自己喜好的虚拟数字人形象,还可以将购买到的文旅IP数字周边穿戴在数字人身上,完成数字藏品的收藏与场景应用,彰显用户的文旅“个性”,在“云游中国”里体验新文化社交。
04媒体融合十年征程,新华社谋篇定向,再开新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对加快媒体融合转型步伐、巩固壮大主流舆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阶段,我国媒体融合正步入纵深推进、成果不断涌现的高质量发展时期,主流媒体加快探索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场景、新路径。
十年探索,新华社在主流媒体中率先成立新媒体中心,承担起新媒体建设“探路者”、融合发展“试验田”职能,形成覆盖发稿线路、自主终端平台、社交账号集群的“一线、两端、五微、一云”业务体系,覆盖用户超10亿人次;
十年耕耘,新华社从建立新媒体专线,面向移动互联网用户供应新媒体产品,到“现场云”平台以技术创新服务全国近5000家机构用户推进融合发展,不断拓展主流媒体的服务边界;
十年坚守,新华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有关媒体融合重要指示,以创新思路引领融合步伐,在媒体融合、新兴媒体建设等方面深耕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和喜人成绩。
十年奋进,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新华社再度彰显了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的实力与成绩。
从“触网”到“触屏”,再到“触元”,新华社推进新兴媒体建设的目标更加清晰,信心更加坚定,步伐愈加稳健。踏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新华社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要指引,发挥央媒使命担当,不断激发数字技术的要素潜能,踔厉奋发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进程,在融合之路上谋定新篇、笃定前行。

来源:广电业内(公众号)

编辑:马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