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6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沙特凌迟虐杀记者?100年前,慈禧也干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9 17:15: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几天,沙特统治者凌迟虐杀记者激起了全世界的愤怒!

沙特有个著名记者,叫卡舒吉。名字叫舒吉,可是他写的文章既不让沙特王室舒服,又让迷信的王室觉得不吉。他在美国接受教育,是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经常发表文章抨击沙特王朝,被沙特领导认为是“沙奸”。

于是,他们处心积虑,决定除掉卡舒吉。

于是,在卡舒吉为了结婚办证,于10月2日进入沙特驻土耳其大使领馆后不久,就在总领事穆罕默德·奥塔比的办公室内被杀害,并被肢解。

报道称,根据土耳其当局掌握的音频记录,卡舒吉在遇害前并未接受所谓的审讯,但遭到了侮辱和殴打。当时,沙特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奥塔比也在现场。

随后,奥塔比被要求离开办公室,来自沙特的解剖和验尸专家萨拉赫·穆罕默德·塔比吉(Salah Muhammed A Tubaigy)对其进行了肢解。

这一过程持续了7分钟。

整个大使馆都能听到令人寒碜的凄厉尖叫。

随后卡舒吉被注射了不明液体,停止了叫喊,但是仍然清醒。沙特人就在他尚清醒的时候割了他的头颅。


最新的消息是,沙特记者遇害案15名疑凶之一博斯塔尼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的一场“可疑车祸”中死亡。

害人者,终被人害。

无独有偶,100多年前,统治中国的慈禧老太后,也干过一件同样虐杀记者的丑事,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凌迟处死,这是中国古代酷刑。目的就是让死者用最痛苦的方式,慢慢死去。

一位叫沈荩的年轻人,大概是中国最后一位死于凌迟虐杀者,他的职业是:记者。


沈荩,同治十一年(1872年)生人,戊戌变法期间,沈荩与维新人士谭嗣同、唐才常、梁启超等人相交。变法失败后,他追随唐才常东渡日本,次年又随之归国。他们在上海成立正气会(后名自立会),组建“自立军”。沈荩任右军统领,起义失败,唐才常遇害,沈荩逃亡。

1903年,沈荩偶然得知,清政府将与俄国签订一份密约,清政府将在东三省及内蒙古的路政税权与其他主权“送予俄国”。沈荩方设法弄到了《中俄密约》的草稿原文,并将其寄给了天津的英文报纸《新闻报》发表。密约提前曝光,舆论一片哗然,清政府和俄国的签约遂成泡影。

慈禧老羞成怒,立刻下令密捕沈荩。

在狱中,沈荩连续做了《绝命诗》四章,其中一首诗写道:“狱中铁锁出郎当,宣武门前感北堂。菜市故人流血地,五忠六士共翱翔。今年三十有一岁,赢得浮名不值钱。从此兴亡都不管,灵魂归去乐诸天。”

审讯期间,他毫不讳言自己的言行,并大声揭露慈禧企图掩盖中俄密约的卖国行径。慈禧愈发愤怒,发布谕旨:“着即日立毙杖下。”

沈荩下狱那个月正值光绪帝生日,刑部接旨,“万岁月内例不行刑,著即日立毙杖下,钦此。”刑部为此特制了一块大木板,打了二百多下,直打得血肉飞裂,骨头如粉,他都未出一声。行刑者都以为他死了,不料血肉模糊的他发出声音:“何以还不死,速用绳绞我。”最后只能用绳子将他活活勒死。

一年后,戊戌党人王照获罪下狱,恰巧也关在同一牢房,王照的《方杂咏纪事》回忆,“粉墙有黑紫晕迹,高至四五尺,沈血所溅也。”

诗中传达的是他面对死亡的坦然与达观,相比之下,另外几首诗透露的信息要更多一些,第一首中“菜市故人流血地,五忠六士共翱翔”,坦承他与五年前殉难的“戊戌六君子”之间的关系,他是湖南人,和谭嗣同是志趣相投的密友。

《中国日报》对沈荩惨死发表了唁文:“沈君之死,鬼神为之号泣,志士为之饮血,各国公使为之震动,中西报纸为之传扬。是君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同年9月,章太炎先生,以无比义愤的心情在《浙江潮》上,写了一首悼念沈荩的诗《狱中沈禹希见杀》:“不见沈生久,江湖知隐沦。萧萧悲壮士。今在易京门。魑魅羞争焰,文章总断魂。中阴当待我,南北几新坟。”

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中,也引用了章太炎先生的这首诗,以寄托对沈荩的哀思。

据说沈荩死状之惨不久即公诸于世,连西方人也闻之胆寒。《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理循把慈禧叫做“那个该杀的凶恶老妇人”。在沈荩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下:“沈克诚,杖毙,1903年7月31日,星期五”。也幸亏莫理循保存的这张照片,让我们一百多年后能清晰地看到沈荩的面容。

《大公报》的报道说,沈荩杖毙之后,各国公使夫人在觐见慈禧太后时都为沈荩喊冤,慈禧也颇有悔意,表示自己已面谕廷臣,会党要严拿,但千万不可株连良善,以致丧失人心。清廷之所以没有坚持引渡“苏报案”当事人章太炎、邹容,就与沈荩之死大有关联。

记者沈荩殉职时,年仅31岁。

8年后,清朝亡。

编辑:福阿莎
https://mp.weixin.qq.com/s/dGo1JEJTvbNL3RGpSwjuxQ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