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7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报业正处于“意识形态属性回归并补强”的历史大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19:1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媒老板
来源|媒通研究院


近日,烟台市纪委监委网站发布题为《中共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委员会关于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的文章,在媒体圈引发“办报,真心不容易”的感慨。
办报,从来都不容易。如今环境下,则更是艰难有加。“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情势,从未像今天这般真切而刻骨。
在中国语境下,报社,是捍卫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平台,是在新媒体、自媒体崛起的背景下,固守和传播主流价值观忠诚卫士。在万媒林立、价值观多元、舆论纷纷扰扰的当下,报社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以及它自身的价值,变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和显赫。
问题在于,各级报社在新形势下是否有足够的意识、能力和担当去践行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从近来曝光的各地纪委监委对几家报社的巡察情况看,报社的功能,特别是政治功能距离官方的期待,尚且有一段距离。
在很多人的眼里,报社是文化单位;这种大众认知,既不准确,也有失片面。特别在当今的情势下,这种认知已经不仅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和危险的。报社首先是政治和意识形态机构,强调的是导向第一,旗帜鲜明,服务大局。其文化属性也好,商业属性也罢,都是第二位和第三位的。
面对巡察的常态化和越来越严厉的政治要求,报社面临的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困局,已然不是互联网的冲击,而是其自身的职责定位不能与监管要求相匹配的问题。
这可能是报社作为传统媒体面临的时代性悖论:一方面面临互联网摧枯拉朽的冲击,它要活下去,就必须展现更多的灵活性;而另外一方面,越来越严峻的政治和意识形态使命,要求其必须展现更大的原则性,谨守某些边界,划定某些底线和红线。两个层面未必是不可调和和对立的,但至少从目前来看,各级报社仍然在紧张寻找一种微妙平衡,要苦苦寻觅到一条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路径。而在此之前,必定是深刻的煎熬和各种“不容易”。
从新中国报业史的角度看,目前的中国报业正处于“意识形态属性回归并补强”的历史大时期。这张新闻纸上的每个字,都必须讲政治,讲导向,讲大局,讲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无论采编系统还是经营系统,皆面临理念重建、模式更新的时代课题。
特别是报社经营系统,当“采编与经营两分开”成为不可挑战的红线,当体量庞大政府特刊面临越来越严厉的合法性审视,报社传统经营模式也就面临着被釜底抽薪的危局。正是意识到这种空前的生存危机,很多报社开始更多的面向市场,开展更多的多元经营,但其间的规矩、标准、尺度、创新,都没有现成的制度和法律体系的支撑,以至于很多时候成为“试错”,隐含巨大的风险。
如果畏首畏尾,则属于等死。倘若放胆开拓,则可能是找死。如今的报业,实在是大大的不容易。既要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又要不失体面的活下去,中国报业的创新发展之路,需要立规矩,画红线,也需要足够的包容和善意的呵护。毕竟,只有先活下去,才有资格和底气谈使命与责任。

编辑:付莎莎
https://mp.weixin.qq.com/s/54JnL594Z7vfVpMGqtV8RQ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