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学、办网站、离开母校南下、成为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走过一段又一段不同寻常的旅程。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他扮演的总是“变革者”的角色。 自称“大学教书匠”“新闻研究者”。他是张志安,传播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最年轻的新闻学院院长。 融合传播时代新闻教育的“变革者” ——张志安访谈录 张天培
争做推动发展的“变革者” ——一个年轻的、专注于新媒体精英人才培养的学院,努力地扮演“变革者”的角色,紧扣新媒体技术和行业前沿来培养新媒体公共传播人才。记者: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将教育理念浓缩在“人文新媒体、融创传播学”十个字之中。你们的新媒体教育是如何开展的? 张志安:学院2003年才成立,是一所年轻的、专注于新媒体精英人才培养的学院。所谓“人文新媒体”,就是要注重新媒体技术和能力基础上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格局意识、超越意识,在行稳致远、持中守正的专业实践中贯彻和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价值、精神和原则;所谓“融创传播学”,就是要鼓励学科交叉、文理交融,以新闻传播学为枢纽,综合掌握信息科学、设计艺术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强调实证方法、拓展学科视野。总之,希望我们的毕业生既是融合传播的行动者,更是专业精神的践行者。 传媒业正在发生巨大变革。我们认为,新闻传播学教育亟须在新的行业生态和社会需求背景下再定位,从过去面向机构培养职业新闻人才,向面向社会培养公共传播业的行动者、参与和服务公共传播业构建的良好公民转变。 我们希望在新媒体教育中扮演“变革者”的角色,真正紧扣新媒体技术和行业前沿来培养新媒体公共传播人才。为此,我们做了一些改革: 首先,减少专业设置,打破介质壁垒。打破了原先按照媒体介质和类型来划分的专业,整合新闻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数字媒体、视觉传播方向),形成具有数据、视觉和设计等课程模块的“新闻学”,这个专业强调面向所有介质和平台培养专业的新闻人才;整合公共关系学专业和传播学(政务传播方向),形成既具有扎实的传播学理论基础、又具有公共传播实务技能的“传播学”,这个专业强调面向公共传播业培养研究和实践人才。这样一来,学院在本科教育层面不再分成四个专业、五个方向,只保留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专业,更加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学科根基与融合传播。 其次,鼓励文理交叉,探索实验教学。我们把学院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规划成“内容采集”“用户洞察”“视觉设计”等三个模块,分别建成融合采编实验室、新闻摄影和VR实验室、数字视频和音频实验室、大数据传播实验室、用户心理和行为实验室、交互设计实验室等实验室集群,开设一系列融合报道、大数据挖掘、新媒体设计等相关课程。 再次,注重学科根基,打造实践平台。学院在学校开设的“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和“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等通识课模块基础上,重点利用学院跨学科师资的优势,开设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等跨专业课程和《人文经典导读》课,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夯实跨学科知识体系。为给学生提供不出校门、真正实训的实践平台,打造了“谷河传媒”、青年空间和公共传播工作室,分别对接传媒、公益组织、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资源,让学生在公共传播实践和课题研究过程中深化对复杂中国的理解、对社会责任的坚守。 记者:学院在新媒体教学方面有哪些优势、创新与特色,在理论研究和新闻实务两者的教学上有没有偏向性?如何确保教学不脱离业界发展实际? 张志安:学院在新媒体教学尤其是课程设置方面,有不少前沿探索。比如,我们的《数字媒体导论》《数字媒体技术》课有8个学分,贯穿第一学年,由两位计算机专业博士来讲授,给全院学生打下比较好的数字媒体基础知识;《数据新闻与信息可视化》《大数据传播实践》课程,由有设计学、传播学、计算机学科背景的教师讲授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可视化能力;《媒体设计基础》《设计心理学》《设计策略与方法》《视觉传播学》等课程构成新媒体视觉设计课程模块;开设《公益协同设计》《媒体协同设计》等课程,由软件学院和传播学院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教学,直接面向公益机构的现实需求进行课堂教学和项目设计。 在我看来,新闻教学、科研和传媒业界的最佳关系是“不即不离、若即若离”,既要保持无缝对接,又要保持适当距离。比如,我们大数据传播实验室与腾讯微信、今日头条等保持数据合作和行业研究;VR实验室采购了最先进的设备,带学生进行拍摄实训,掌握前沿技术、提升视觉素养;但我们也组织“新闻业研究圆桌论坛”,并连续3年出版《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对媒体融合实践中的过度商业主义、BAT收购传媒的公共性风险保持批判思考。教学不脱离实际,就是既要解决现实问题,又对现实问题保持独立思考。
特殊的时代语境下,努力培养三种人才 ——面对新技术的挑战,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媒体传播人才;面对新的传播格局,立足新闻传播业、服务公共传播业,培养具有“领袖气质”的卓越传播人才;面对改革正进入纵深期的时代语境,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精英传播人才。记者:大学教育不仅是学习知识,也需要帮助年轻人获得书本之外的处世智慧和人生力量。罗俊校长曾用“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寄语毕业生。新闻人才应该如何培养? 张志安:12字方针,具有高起点、战略性、精英型的人才培养内涵,与当前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期待也高度契合。我们在探索新媒体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面对新技术的挑战,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媒体传播人才。“才”关键靠教育和培养,“德”关键靠熏陶和内省。回到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德”与“才”,其“德”在于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探求真相的勇气、公共传播的意识和服务社会的精神,其“才”在于培养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洞察的水平、社会学习的能力和信息获取、判断、生成的能力。从新媒体尤其互联网营造的“网络化社会”语境看,新媒体采编和传播技能的培养,不应该只满足过去的实践教学、实训教学,而应该引入更多的实验教学,尤其要注重培养行动中的批判思维、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 二是,面对新的传媒格局,立足新闻传播业、服务公共传播业,培养具有“领袖气质”的卓越传播人才。当前,互联网已催生传媒业的深刻变革,媒介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开始重构。大学的传播学院是继续为传统媒体培养职业新闻记者,还是为正在兴起的大传播业输送公共传播者?新闻教育者是将互联网当成一种强化专业精神的超越力量,还是将网络视为对原有规范性新闻教育进行结构性再造的机会?新闻院校是采取改良姿态、在已有经典课程之外增设互联网课程,还是采取全面渗透的革新方式、以互联网为核心来改造现有的课程体系?这些问题都已摆在新闻传播教育者的面前。 立足新闻传播业、服务公共传播业来培养人才是必由之路。立足新闻传播业,强调的是对事实、信息、真相的不变追求,对公开、透明、服务的精神坚守。服务公共传播业,倡导的是不再囿于为专业媒体培养人才,而鼓励为正在兴起的、更加广泛的、多元主体的公共传播业培养人才。变化的是人才培养所面向的行业边界和社会需求,不变的是人才培养中的公共服务精神,而这种精神恰恰就是超越普通、追求卓越的“领袖气质”。“领袖气质”,既需要靠技能、知识和才华来做支撑,更需要靠胸怀、眼界和格局来做引领。 三是,面对改革正进入纵深期的时代语境,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感、理解复杂性、激发责任感,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精英传播人才。传统新闻教育中,塑造核心价值观、激发社会责任感的主要途径是经典教育和榜样教育。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在继续坚持经典教育和榜样教育的基础上,新闻传播教育要通过帮助学生“知过去、看当下、望未来”,在培养其反思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基础上建立“家国情怀”。 来源:新闻战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