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8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二届舆论学论坛|当200位大咖聚齐,会有怎样惊人的风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08:58: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6-03-26 @原创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3月26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委员会主办、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舆论学论坛在人民日报社召开。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王润泽,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舆论学研究委员会会长谢耘耕出席论坛并分别致辞。论坛开幕式由人民网副总编辑、舆情监测室副主任、人民在线总经理董盟君主持。

此次舆论学论坛历时两天时间,参与嘉宾200余人。其中3月26日是主论坛,全体与会人员在人民日报社学术报告厅听取嘉宾主题发言。3月27日是分论坛,共设12个主题,分别为:舆论学理论建构与发展、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媒介传播与公共舆论、政治传播与公共舆论、舆论生成机制与演变规律、新媒体与社会动员、突发事件与舆论引导、舆论传播与公共治理、国际舆情监测与分析、国家形象与对外传播、舆情传播与管理体制机制。

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

余清楚在致辞中讲到,2月19日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考察,主持召开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刻阐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严格要求、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彰显着强烈的创新意识、时代精神和实践指向,为我们做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此次舆论学论坛的召开恰逢其时,为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重要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王润泽

王润泽教授追溯了舆论研究的中外起源与历史发展。王润泽教授表示,作为一个学科,舆论学起源于西方,但实际上中国知识分子和统治阶层,对舆论或者说普通民间的意见表达的重视却早已有之,中国历史、政治传统、社会生活中关于舆论的丰富思想是世界舆论学术的有益补充。王润泽希望中国舆论学研究者能借助此次会议,围绕舆论学议题进行深层次的讨论,推动中国舆论学的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舆论学研究委员会会长谢耘耕

面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和舆论研究发展需要的历史契机,谢耘耕教授指出,当下应协同创新,创立和完善我国舆论学学科体系,使之朝着成熟化、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快速发展。谢耘耕教授对中国舆论学科体系的建设提出初步构想,其中包括加强舆论学理论框架的创新、完善舆论学研究方法体系、出版会刊、教材、专著、培养复合型舆论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建立学术规范、行业标准以及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准则、构建舆论支持系统、设立舆论学学会奖等。
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研究中心主任童兵

童兵教授在会上陈述了“潜在舆论场”的重要性与研究意义。童兵教授认为,潜在舆论在当今中国的社会生活当中是非常重要的舆论,认识和把握潜在舆论,是安国定邦、实施社会综合治理的新着力点。童教授还就舆论场的形成及其因素做了解读:“舆论场的形成及其形成舆论的要素与机制是:其一,处于同一空间,且场内各要素相互感染和影响,舆论场内部要素相互作用。其二舆论场与整个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舆论场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 如果往细一点观察,舆论场的各个因素依据主客体的分析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处于场内各种舆论主体,就是参与舆论的各色人等,他们具有相同、相似的利益诉求和情绪表达诉求,又有不同的私利和个人情感,这既是场内舆论运作的基础,又是舆论运作的动力。另一类是场内便于和妨碍舆论运动的实物环境、地理条件和舆论氛围,这些影响舆论生成和流动的场内物质条件和环境,有人称之为舆论场环境的渲染力,这是将客观事态一人化的说法,实际上是因景生情的一种情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

在社会思想多元多变、舆情生态的变化之际,唐绪军所长指出,我们需要“准确把握大势,科学分析舆情”。舆情研究是回应社会关切、疏导社会情绪、实施舆论引导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至于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唐绪军所长认为,重要的是树立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思想方法,防止简单化、片面化,把理论工作和舆论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把理论上的正本清源与舆论上的有效引导结合起来,提升宣传思想工作整体水平。
唐绪军最后对舆论研究提出三点希望:第一,采集数据尽可能完整准确,你的数据来源如果不准确,那么你的分析结果就是可疑的。第二,分析方法要尽可能科学合理,要用一些科学的方法,不能用简单化的手段出来几个百分比就拿出来了,要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变化。第三,呈现的结果尽可能客观公正,这一点可能是要求很高的。因为现在社会上各种做舆情的也很多,我们是高校的、我们是做理论工作的,我们的结果一定是要客观公正的。当然,我们需要为一些客户服务,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但是同时我们也要坚持我们科学研究的结果,不能够人云亦云。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舆情的掌握就会出现偏差,这是我三点希望,跟大家共勉。


人民网副总编辑、舆情监测室副主任、人民在线总经理董盟君

董盟君女士从供给侧改革入手探讨如何改善舆论生态。董盟君女士指出,在移动端成为发酵舆论的背景下,新闻宣传需要一场供给侧的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将宣传资源从纸媒、广电等传统媒体拓展到互联网新媒体。董盟君女士结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实际工作指出,基于互联网平台内容的供给侧改革,要特别重视互联网大数据的开发应用。2016年初,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已经与新浪微博、今日头条、天涯社区、百度、腾讯网、滴滴打车等签订了互联网合作协议,通过对各个层面、领域的数据挖掘来体现各社会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消费能力,而这些群体合起来就是中国社会的全息地图。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

孙有中从美国智库的角度来看舆论研究,指出中国应重视对国际智库的舆论研究,同时要加强中国智库的建设力度,助力中国提升国际舆论中话语权。“我们认为如果要研究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我们特别要重视西方智库的研究,西方智库实际上我们观察它,它有一个舆论的生产线,首先是智库关起门来自己研究,拿出舆论的产品,它的研究的报告或者是著作,或者是建言献策的对策,这些东西然后去交给政府,或者向政府游说在西方很典型的。或者是给媒体发布,或者是在媒体上以言论文章的形式发布,或者是以著作的形式出版,或者是以学术会议的形式发布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西方智库影响舆论、制造舆论、传播舆论的数据,最后到达受众。这些路径当然可能比这个还要复杂,当然我们常识地想应该是这样一个环节。”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

张昆则从网络时代的政治认同入手分析当前的舆论环境,并指出在众声喧哗时代,社会更加需要理性的声音,更加需要专业媒体的权威性。“谈到政治认同的时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纬度,那就是政治认同的强度,不同的政治主体对同样的一个对象认同的强度可能会大不相同”“自有政治以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在不同的社会阶段里,政治认同的表现也大不相同。”“在网络时代,政治认同的变化频度很高,从不认同到认同,从认同到不认同,被压缩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在这么一个时间里国家认同、阶级认同比较稳定”。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

董天策把研究的视角放在了网络群体行为和网络集体行动,通过对近些年网上群体行为事件的量化分析为舆论建设提供理论支持。董天策教授通过几十篇论文的关健词以及词频以及论文的标题做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分析,并把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范式归成了四大类型:第一个是危机管理的研究范式,第二是公共领域的研究范式,第三是科学认识的研究范式,第四是学术反思研究范式这四种。在这四种当中,对社会危机进行危机管理占据了支配的地位。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

沈阳教授也谈到供给侧改革。我去年在腾讯政务峰会上也谈到这个观点,供给侧的改革。我当时的思路是从两个角度来分析的,第一就是对于政府的信息公开,我们要做供给侧的改革,要把大量的对老百姓有用的信息把它投放到整个的舆论市场当中去,作为普通民众、普通的舆论的消费者,他实际上是一种需求侧的适配,需求侧改革是我最早版本,我感觉不太对,应该是需求侧的适配,或者有更加更适合的语言,我们要使得需求侧和供给侧关系得到一个基本的平衡,这样才能够满足我们现有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舆论的空间,它的核心运动的动力来自于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矛盾,以及对这种矛盾的解决。在这个里面需求侧当然我们要提醒网民理性围观。当然同时,我们也要提醒相关的管理部门要强化信息共享的机制、信息开放的意识。这个里面对于网民来说需求侧的适配的话,我们可以做很多工作,包括疏导,包括去适应新的受众结构的变化。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

张志安教授演讲题目微《试论微信舆论场的生态格局:基于关系网络的视角》。张教授认为,现实资源和社会关系网络决定了微信的关系网,使得社会群体的交往边界在微信空间当中得到再现和强化,另外一个方面社会群体的群体互动变得非常难,他们在群体内部可以交往更加平凡,在群体分化的群体垂直结构造成了不同社群之间交往的阻滞。基于这么一点感受,我们知道有互动的频繁的交流,我们多元的观点也在我们内部发生,但是我们难以跟不同阶层展开沟通,存在一个典型的舆论分化现象。另外公开的微博表达和网络表达存在一种限制,不管是表达的和自我都会导致在很多微信群里面精英群的表达,也会呈现出过去微信群里面存在的现象。
另外对草根群体来讲,他们更缺乏有机会跟精英之间形成对话,所以在谣言、信息失控当中更容易在下层进行堆积而且不易排解。我想这个特征是不是也在某种程度回应了上午几位嘉宾所讲在开放舆论场当中的表达不会受到充分的表达和鼓励的话可能就会转移到一个潜在的微信的空间当中,就会发生这样的意见分化。
我的结语概括起来两句话,第一我们不仅要从和平台角度来研究,把微信作为一个舆论场视角的研究,我们要看到这个平台外部的社会权力和尺度关系,所以概括起来,第一个我们的观点就是要研究以微信为新的对象的网络舆论场,是否可以引入这种复杂的关系的视角来聚焦平台内部的结构化特征,对于个体和群体人际传播的区隔研究和信息的流动状况,来建构一个特定平台的关系网络和生态格局,如果没有一个关系网络作为一个基础来研究,想要把微信作为一个对象是极其困难的。


在主论坛期间,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向部分与会学者发放聘书,特聘他们为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的顾问和特约研究员,助力人民网在新媒体领域的研究,共同推进中国舆论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微信公号,独家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与作者。
编辑|吴琦琼 主编|卢上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UsWzLHWXUM8ot4WZ#r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