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还是学生时,曾看到戴着厚厚眼镜的重体力劳动者在烈日下辛苦的搬运。(有必要声明一下,我并不歧视重体力劳动者,从来都不。)那时我就想,教育给这些人带来了什么?给了他们想要的么? 也许教育资源总会有一定浪费吧。等我工作之后,我发觉学校教育并不能给大多数的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指导。
实际生活中,绝大部分人用到的数学知识仅限于小学课本的“加、减、乘、除”。除了像财务这样需要大量接触数字的工作,我们甚至连“乘、除”也不需要用。不需要懂得“语法”“修辞”,不需要学习“诗歌”“文学”,人们可以用最简单的语言进行很好的交流。学校教育的语文大多是美学,如果它让你感受到美,而不是负担的话。我有一位初中同学,现在在做房屋的电力布线工作,在我的印象中,他的物理很少及格过。“这不需要多复杂专业的电力知识,凭经验就足够了。”他如是说。对于化学,我的亲戚拥有化工原料研发生产贸易方面的生意多年,大部分的工作过程中并不需要多少化学知识,所有的原料用法在出厂时已经有详细的说明,任何一个懂得称重的人都可以使用。就算那些实验室研究员这样的高级职业,一个拥有初中学历的普通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也可以很好的胜任研发工作。我的亲戚告诉我:有的时候这些学历不高的人表现出惊人的创造力,因为他们没有学校教育的影子,在研发思路上他们没有局限。所有那些在学校教育的知识,在我们大部分人以后的生活中难以用到,也许你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问一下你的周边朋友类似这样的问题:椭圆的面积是多少,诗经中的雅是什么意思,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是什么,氧化铁的分子式是什么?这些都是中学学过的最基本的课本知识,但我敢打保票,你的朋友99%回答不上来。让一个人去学习那些在几年后就会彻底忘掉的知识的意义有多少?是的,这些知识很重要,它改变了世界,它充满了美,无数的数学家、文学家、科学家改变了这个世界。全世界的基础教育在设计上也是培养数学家、文学家、科学家这样可以改变世界的高端人才。但是我们需要反思,这样的人才在人群中连百分之一都不到,让其他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学生,花费十几年的时间去学习他们今后也许永远也用不到的知识,真的有这样的必要么? 这样的教育课程体系是合理的么?如果是不合理的,那么理想的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怎样的?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抽丝剥茧,看看世界流行的这种教育体系的是如何形成的,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1科学取代宗教,成为一种新信仰
恐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最大化生存”的想象是人类意识进化的产物。远古时代人类通过宗教来消除恐惧以及满足“最大化生存”的想象。人们习惯去膜拜“伟大”的东西,以求得到保护,获得生存。崇拜是伴随恐惧以及“最大化生存”的想象而演化来的一种心理现象。自现代社会以来,人类目睹科学创造的各种奇迹以后,本能的对科学产生崇拜。正如古犹太民族,惊讶于这个世界的神奇之后,对创造这一切的上帝产生“崇拜”一样,科学成为了新时代的上帝。学习这些科学对于普通人是否有用,并不成为基础教育内容的参考标准,关键是它可以给人们带来安全感,满足人们的想象力。即便制定基础教育内容的精英们可以理智的认识到,高深的科学教育对大多数人并无用处,人性的本能,依然会将对科学的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宗教仪式,普及到全民基础教育中。几百年之前,那些从小就把孩子送到寺庙里接受教育的国家人民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如今,人们把孩子送到接受高深科学教育的学校,他们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是一百年后,人们会如今天看待过去一样来看待今天。
2语言类是国家精英偏爱的学科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础,它确实对每个人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但这不足以解释当今世界的教育体系把古文,诗歌,修辞等高难度内容引入基础教育的动机。人们把对自然、生活中美好的观察与想象用语言或者文字的方式表达、记载下来。给人们带来愉悦感的并非语言文字本身,而是对自然生活之美的观察以及人类自身的想象力。相同的文字给不同的人带来的愉悦感是完全不同的。愉悦感取决于个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当一个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境有深刻体验的人在接受到语言文字信息时会激发起他大脑中业已存在的相似美好体验,唤起他的愉悦感。当观察力和想象力相对丰富的决策精英,从语言文字中体验到巨大的快感,他们的潜意识会把语言文字当成愉悦的来源。语言文字类便成为其极力推崇的学科。但是舞蹈,绘画就不能引起决策精英的快感么?当然也可以,但没有那种形式可以像文学这样引起决策精英的共识而不引起争议。 在中国历史上,文学水平一直是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理由很简单,统治者喜欢文学。 就政治才能而言,文人往往只会纸上谈兵,空有政治理想和热情,却没有实实在在的执政能力,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和定力。 为什么还要用文学才华来选拔官员了?仅仅因为统治者的个人喜好为标准,而把一群不适合人的选拔出来治理国家是多么荒唐啊!
3引发民族自豪感的学科
当一个国家某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他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民族自豪感,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倾向于接受这方面的人才进入“精英决策圈”。进入“精英决策圈”的精英决策者本能会提高其成就的学科的权重——人有获取更多关注的本能,让更多的人学习决策精英成就的学科,会提高决策精英的关注度,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他们势必发挥影响力以加大政策对该领域的支持度。
以生物科目为例,中国解放后的生物学成就始于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并在70年代80年代初达到一个巅峰。(70年代末固氮基因方面的研究;1981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1981年袁隆平成功育种“中国籼型杂交三系水稻。”)与之相对应的是1981年,生物学部增加了53名学部委员。1982年,生物便被列入高考科目。
而此后,中国的生物学研究陷入一个低谷期,对应的,中国在1993年取消了生物高考。直到1997年,袁隆平再次发起研究超级杂交水稻并于2000年实现亩700公斤第一期目标,2001年获得中国政府最高科技将。与之对应的是,教育部于2001年恢复了生物高考。
当这些学科成为基础教育的内容时,它同时也成为社会人才选拔的考试学科。这样,这些学科便成为了普通大众进入决策精英圈的必然路线。而一旦通过这些学科考试进入“决策圈”的新决策精英,又会倾向于维持或者扩大这些学科的教育地位,从而形成新一轮的强化循环。
世界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是人们的崇拜、本能、快感、成就感角力的结果,其决策过程本身缺乏科学性,假如你认真一点,去寻找关于基础教育应该采用那些课程的科学论文,你会惊奇的发现此类论文为零。同为美学教育,为什么语言类要比绘画,音乐更受重视了?有什么证据表明接收语言美学教育就比接收绘画,音乐更利于受教育者么?计算机编程是美国中小学的热门课程,它也是科学技术的热点与前沿,但是中国中小学为什么没有编程课?3D打印技术也是世界现代工业的前沿,可不可以把它引入基础教育之中?基础教育的课程都是决策精英认为是“重要的学科”,受教育者应该接收什么样的教育是“不重要的”。那怕被教育者对这些“重要的学科”毫无天赋与兴趣,也要被挟裹进这样一场标准化运动中去,因为这些“重要的学科”是社会向上流动的路径,99%人的浪费了数十年的时间和金钱来陪“太子”读书。没有人怀疑决策精英提倡的理想的义务教育是公平的,它似乎给予所有人平等的免费教育权利。事实上,标准化教育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公,只有少数人——那些对“重要的学科”有天赋和兴趣的人,才能从中获益。公平的对兔子和乌龟训练它们跑步的能力,是公平的么?真正的公平是源自对每个生命个体不同的尊重,而不公是源自于对生命个体的不同的漠视。有些人或许会说,是的,它确实不公,但这是为了社会发展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它提升了这些“重点学科”的整体水平。那么这场全世界范围的标准化教育运动是否提高了这些“重要的学科”?是不是真的因为群众基数大,它们得到更好发展了?很遗憾,这种想法只是一厢情愿,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种全民运动可以提高这些“重要的学科”的整体水平。就如同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对一大群乌龟经常长期的训练之后,可以让其中部分乌龟奔跑速度达到一只兔子水平一样。
相反,虽然全世界的教育体系都有标准化的倾向,但是所有的后发优势国家比先发国家更加热衷于这种标准化的教育,这些后发优势国家的“重点的学科”的整体水平普遍弱于先发国家。(我想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在于那些即便在这些“重点的学科”领域有兴趣有天赋的人依然受到那些虽然对这些“重点的学科”没兴趣没天赋,但是善于考试的人的侵扰,而不得不浪费大量时间与其竞争有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将在下一篇提到)。所以标准化教育既不公平也无效率,它是社会功利化的一种表现,他反映出教育课程制定者急切的想在“重点的学科”做出巨大进步的一种功利心态。这种做法如同将一片原始森林全部砍伐掉,只保留那些可以“长的高”的树种一样荒谬。现行的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标准化运动只是一个巨大的泡沫,它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债务包袱的同时,换来的只是大部分受教育者一段没有任何价值甚至是痛苦的回忆,以及那些本不该浪费的宝贵青春。
作者:蒋劲松 来源:微信公众号学术中国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zQxMTAwNA==&mid=400212622&idx=1&sn=55ea9ef583665bf5cb053d0f42389c3b&scene=5&srcid=1102Evji5H1MkH3eOseBZoRh#wechat_redire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