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杨茜丹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6-1-8 22:44:17 | 只看该作者
新媒体收费的“多米诺骨牌”
记者/杨茜丹
10月28日,YouTube开启付费模式,正式上线付费版视频服务。名为“YouTube Red”的新版本会向用户按月收取9.99美元的订阅费。在此前一天,爱奇艺和优酷在各自的营销会上,均讲述了这一年中尝试探索的新型付费模式。与此类似的是,前几年逐渐推行报业数字内容的收费,音乐市场重新洗牌实行有偿音乐下载。不难发现,对当今网络媒介的使用而言,付费机制正当风口。

不一样的服务
会员身份,意味着享受与普通大众不一样的服务。就拿当下将“收费”口号打的火热的视频网站说起,在收费观看的模式下,除了单片单付,最常见的付费形式为会员充值,用户注册成为会员后可自行选择包月或包年等充值方式。
在包年资费上,各大网站收费模式未形成统一但收费价格都大同小异,集中在110元到200元这一区间内。在包月资费上,各视频网站也差距甚微。当相较于包月和包年两种方式来说,在价格方面显然包年的充值方式更划算,但实际上,愿意选择包年的用户并不多。
浙江某高校的张乔接受采访时说道:“我通常都是选择包月会员,具体购买哪一家的会员在于我最感兴趣的新上线电影在哪一家。”类似于张乔这样的电影爱好者更在乎成为会员之后能看到的更加丰富的电影资源,“能够去广告也是一大便利,观影效果更流畅,不至于忍受冗长的广告时间。”张乔的想法其实体现了大多数网民的心声,人们通常会根据网站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观影效果来变更不同视频网站的会员身份。
各大视频网站普遍的会员特权主要体现在去广告,会员影区,高清画质,缓冲加速,独特身份显示等方面,其他较为独特的会有每月赠送观影券,演唱会道具等线下活动的优惠。内容不一的会员特权意在为各个视频网站的收费模式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条件,从而推动会员用户的增长。
与此同时,各大视频网站也逐渐开辟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爱奇艺主打粉丝经济,大IP的自制剧集和综艺节目快速而显著的拉动了会员数量的增长;腾讯视频以赌博综艺和超级大剧见长,会员可提前观看部分演唱会的现场播出;搜狐则在海外剧方面积累了不晓得口碑,对于美剧和韩剧迷吸引力较大……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更为对口的视频网站。
前些年,各视频网站都只是单一的依靠广告收入支撑主要盈利,一度造成广告在视频网站中泛滥的现象,给用户的观影造成极大的不适,这已经与互联网用户体验优先的原则背道而驰了。与此同时,视频业也逐渐意识到单方面依赖广告收入难以维持长久生计,不利于长远发展,于是,纷纷将目光转向数量可观的数亿网民市场,垂涎于这个市场足以产生的巨大的利益空间。
伴随着互联网和终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印刷版报纸读者流向互联网,导致报纸发行量锐减以及广告收入的降低,面对如此强烈的冲击,国外很多报纸开始考虑“付费墙”的运营策略。(“付费墙”是媒体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的方式,需要读者支付一定费用才可以浏览特定网络信息内容。)在国内,《人民日报》也推行“付费墙”模式,对数字版全面实施收费。
在QQ音乐,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几个常用音乐软件中,大部分歌曲仍可以免费下载,只有部分新发行的专辑和歌曲,需要付费下载,除此之外,在一些高品质音乐下载上存在收费,付费用户可以获得媲美CD水平的高品质音乐。

付费之路艰难曲折
实际上,这并不是第一次掀起的视频付费风潮。早在2010年,业内曾掀起一波热潮,以当年腾讯视频,PPTV等七家国内视频网站组建“电影网络院线发行联盟”为标志,但实际效应不了了之。
所以在收费问题上,各家视频网站一直在谨慎小心的试水中,一点一点地试探网民的底线。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网络中心CNNIC的统计,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61亿,较去年年底增加2823万人;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69.1%,比去年年底上升了2.3%。其中,移动端视频用户是强有力的增长推手,现在移动付费习惯也有了一定的培养,支付条件也更加成熟。此外,优质的IP剧吸引了很多年轻用户,各平台上的付费用户在成倍增加。与此同时,会员价格也在上涨,目前爱奇艺与乐视会员收费以198元/年的价格高居榜首,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向华表示:“定价并不是参考同行制定,而是经历了一系列的调试,找到一个用户能够接受的点。”
对于视频网站而言,实行付费的全面推广依然有很大的困难,最难回避的便是盗版问题。据了解,有一部分网友并不愿意选择付费注册会员的原因在于“独享影片”的优势并不明显,如今网络带来的便利之一就有资源的丰富性,免费的BT种子到处都有,只要耐心搜索几分钟就能找到。许多的会员专属内容也会遭遇盗链,恶意破解等现象。
除此之外,中国网民在长期享受免费资源的网络大环境下,尚未形成一种版权有偿消费的观念,对于收费的接受程度不高。不过对此,各视频网站的负责人基本都持乐观态度,爱奇艺CEO龚宇就表示:“之前自己被反复追问,但是选择现在公布,是认为随着在会员付费业务上持续布局和用户消费习惯的培养,视频业务付费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早些年,情况则并不像现在这般乐观。2010年,迅雷看看推出向用户收费的“红宝石影院”业务,一期推广高清下载,二期将推广高清在线观看,一部电影收费大约1元-2元钱,高清在线观看的收费项目将成为现实。由迅雷看看当时的宣传页面可以窥见“红宝石影院”的初衷:“买一张盗版碟至少要花5元钱,而在红宝石上下载一部正版高清电影最低只花2元钱。正版比盗版还便宜。”虽然在业务推出前期,迅雷看看展开声势浩大的宣传,但“红宝石影院”后来也销声匿迹,迅雷看看的营收依然是以传统的广告为主。通过这场前车之鉴,可见在当时并不成熟的网络环境下,“谁第一个收费谁就第一个倒下。”并非危言耸听。
前文提到的国内“付费墙”模式的运作也遇到瓶颈,因为部分读者对于数字内容收费阅读的异议,《人民日报》不得不作出让步,在3月5日发表启事宣布调整期电子版收费阅读服务,新的收费政策为用户无需注册登陆即可阅读当天全部版面及2009年1月1日至今的历史前四版内容。《环球时报》《经济观察报》《新世纪》等都在推行“付费墙”模式,但影响力不大且效果不明显。
相较而言,音乐有偿下载则被看成是一件“狼来了”的故事。从2011年起,数字音乐付费的相关报道迎来了高潮期,虽然话题火热,但每次付费传闻流出后都是没了后续,相关实际措施往往是难以落实。并且,音乐付费比起前面两者有了更加难以遮掩的漏洞,网友有更大的空间见招拆招,另外采取统一模式又可能触犯法律,一不小心则会引起行业垄断,其反对声音更为剧烈。
由此看来,无论是视频,纸媒数字化还是音乐,收费之路都颇为坎坷。

回归传统媒体or支持新媒体?
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平教授认为,互联网的精神应该是开放和共享的,众多草根自愿放弃自己的经济权利,如果唱片构成垄断市场,自有其他法律法规对其监控。在他看来,这种收费不应该是暴力的,违背了市场规律的商业模式。
无论哪种媒介的付费模式,相较中国市场目前的尴尬境地,国外成熟的付费模式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无论是推行哪种媒介的付费制度,都必须有国家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督,并且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健全成熟的大背景是付费之路走的更加平稳安全的重要前提。于此同时,产品内容的质量提高和用户体验也是关键,如果在这些方面没有创新和突破,是很难让用户掏钱付费买单,反而会让用户离开网络视频音乐数字化媒体,返回到电视机和电影院的荧屏上,重新阅读纸媒。
不可置否,新媒体的收费将会引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显而易见的,选择什么养的方式?这是在面对复杂多样的选择中用户对于自身服务的安全感的寻求。


52#
发表于 2016-1-8 22:49:27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传媒圈热点语录
文/杨茜丹 1503
1.姚贝娜走了,记者还未散去,他们如同苏丹的那只秃鹫,盘旋寻找,永不落下。
——“掀起你的头盖骨”《姚贝娜走了,记者还未散去》
她是一个美丽而坚强的“歌坛精灵”。在病魔的打击下,笑对人生,坚持梦想。1月16日,姚贝娜因癌症复发,不幸离世,年仅33岁。遵照生前遗嘱,她的眼角膜捐献给了两位病人,并成功移植。
姚贝娜死前正值事业高峰期,但是却在死后惨遭媒体侮辱。某报社记者被曝乔装医务人员潜入太平间进行偷拍,此事一经曝光引起了不少网友的愤怒和指责,网友怒斥:“节操何在?”“请安静地送她离开!”
一场年轻姑娘的死亡,有人哀叹惋惜,有人痛哭流涕,有人觊觎残存的利益。镜头至下,是否照得出记者的新闻良知?
2.告别一个做了整整二十年的职业,告别一家做了十八年的公司,原本以为自己总要有点心潮起伏,但是结果却是异常平静。
是离开的时候了。
——闾丘露薇《告别一个自己》
5月22日下午,前凤凰卫视记者、主持人闾丘露薇在微博上宣布已离职,她表示离职后会去读书陪孩子。
在其职业生涯中,战地记者成为其赫赫有名的身份标签,曾被人们称为“战地玫瑰”。
不过在这篇《告别另一个自己》——闾丘露薇通过腾讯大家发的离职感想文章中,她并没有对自身职业生涯有太多回顾,而将更多篇幅回应了对她的一些指责。
在她看来,做一个合格的记者,不单单需要敬业、勇敢和专业,还需要思考的能力、独立的精神、面对压力的勇气。于是,秉持着这份独立和勇气,她写下了为自己的“辩护书”。解释但不赘言,正如她做出改变的那份决然:我要去迎接新的生活了,但我一定不会变成你认为或者期待的那个“我”的。
3.偶尔忍不住感叹,新闻是多么神奇的职业,那么远的热情,让我们淡忘了那么近的忧伤。
——邱兵《我们的失败与伟大》
这是澎湃CEO邱兵为一本阿兰·德波顿的新书《新闻的骚动》所作的序文。
在《新闻的骚动》一书中,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试图探究两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那些无所不在却又面目可疑的新闻报道,以及“理想的新闻应该是什么模样”。作者说,查阅新闻就像把一枚海贝贴在耳边,任由全人类的咆哮将自己淹没。借由那些更为沉重和骇人的事件,我们得以将自己从琐事中抽离,让更大的命题盖过我们方寸前的忧虑和疑惑。
“这里有很多我崇拜的新闻人,张建伟、麦天枢、卢跃刚……我每天坐在食堂的角落里,听他们咬着馒头说那些我似懂非懂的宏大叙事,日复一日,痴迷其中。”
有的人走了,有的还会坚守。
4.我通过私下打听这种不正常的渠道获得新闻素材,然后加上自己的判断,主观判断,然后撰写了这篇新闻报道。我不应该在这种敏感的时候发表对市场有重大负面影响的报道,不应该仅仅为了轰动效应,抓取眼球这种目的,给国家和股民带来这么大的损失,我很后悔自己的行为。
——《财经》记者王晓璐在央视镜头前
7月20日,《财经》杂志及财经网发布王晓璐的不实报道《证监会研究维稳资金退出方案》,股市现异常波动。随后,央视的朝闻天下,对财经记者王晓璐进行了报道。镜头前,王晓璐认错并请求从轻处理。
这是央视继陈永州、宁财神、郭美美、柯震东等人之后,再次让嫌疑人面对公众认罪。此次案件引发了人们对于其他方面的关注。
1996年,刑诉法正式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被认为是无罪推定原则的中国式规定。而该记者尚在刑拘阶段,有待检察院审查是否逮捕起诉,法庭审判尚无时日,却要他在公众面前说出“我愿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行为”的话,这是对涉案人员的定性报道,违反了刑诉法关于“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的规定,是典型的媒介审判,未审先判。而“私下打听”“主观判断”“重大影响”等词句也加剧了公众对于罪名判定的质疑。
学者魏永征认为,“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媒介审判”是对法院的审判权和犯罪嫌疑人的公民权利的双重侵犯。
学习和研究这些重要法律规定,自然是媒体应尽之责,媒体都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在审判前就报道嫌疑人认罪的做法,CCTV也不应例外。
5.我要跳出去的鱼缸,不是央视,不是体制,而是我已经在慢慢凝固的思维模式。
——张泉灵微博发文宣布离职
9月9日早间,央视原主播、记者张泉灵发布长微博,记录自己从央视离职的心路历程。年初的一场“咳血”之症,让张泉灵开始转换角度思考人生,《三体》和《大设计》中的独特角度,让张泉灵开始转变思维方式。
她说:“如果好奇心已经在鱼缸外,身体还留在鱼缸内,心会混乱吧。”于是,她决定离开工作了18年的央视,投身“创投界”。这份被她不断提及的“好奇心”,也许是源于记者的职业探究,也许是源于双子座的她独有的性格特性。
“生命的后半段,是否来得及从头来过。”张泉灵没有用一个问号反问自己,是否来得及,答案早已在她心里蛰伏已久,明晰可辨。
6.中央电视台就是用了您的素材,您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央视七套《美丽中国乡村行》栏目“实习生”
9月10日,微博认证为自由摄影师的网友@王源宗Bboy发文称,自己3年前在西藏拍摄的延时摄影素材被央视七套《美丽中国乡村行》栏目盗用,并发布了一段其与央视七套工作人员交涉的电话录音,面对盗用指控,对方竟回答“央视用你素材又怎么了?”
侵权事件一再上演,这与法律的不完善有关,但中国传统文化里缺乏产权观念,也造成了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事实上,对于盗版的看法,除了作者义愤填膺表示愤怒之外,盗用者和很多旁观者的态度其实是不以为然的。
中国的知识产权之路还要走很久,中国的知识产权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改善。央视最为国内最大最有权威的电视,对版权意识的践踏,对原创者的轻蔑态度,让原创者的艰难处境暴露无遗,让整个社会对读原创保护的寒心。
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王源宗。
7.(学界)在一些重要问题的关键时刻却总是保持习惯性的缄默。学界如果总是乐于归训业界,怯于抗斥公权,就着实很难让人尊敬。
——石扉客《在双重沦丧的时代里休戚与共》
9月19日,知名媒体人“石扉客”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举办的一个学术论坛上发言,对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的关系提出尖锐批评,随即引起舆论热议。
这一批评看起来是对学界的吐槽,背后却折射出学界与业界的“不理解”的关系现状。但是不得不承认,石扉客击中了业界和学界关系中“绷的最紧的那根弦“。也就是学界“该出手时未出手”,特别是在涉及舆论监督、新闻工作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对业界的支持不够给力。
学界与业界之间那条深深的沟壑该用什么来填满?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8.鸡举报了鸭,说鸭垄断了湖面。
——天猫回应京东指责
双十一”未到,天猫与京东的“猫狗大战”却已经愈演愈烈,双方大打嘴仗,交锋多个回合。先是京东宣布向国家工商总局实名举报阿里巴巴集团扰乱电子商务市场秩序。京东相关负责人称,阿里的表态,始终在回避它是否强迫商家“二选一”,搞不正当竞争这个核心问题。其实不管试图把话题绕到哪里去,怎样试图混淆视听,都无法回避事实就摆在那里,不会自行消失。
对此,天猫双十一筹备委员会发言人芳娅表示,“市场需要娱乐精神,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娱乐精神上;市场难免有炒作,但不能总是停留在炒作上,更不能把碰瓷和炒茶当作事业。市场不相信眼泪,市场需要公开公正的阳光下的竞争,做企业需要直面现实的担当和勇气。我们尊重实名举报,但今天是,鸡实名举报了鸭,说鸭垄断了湖面。”
9.我的胸太大,这里装不下。
——彭玲玲
11月18日,一名记者的辞职报告中,其简洁封面除了必要内容如时间和抬头外,就一句“我的胸太大,这里装不下”,落款为彭玲玲,显然是一位女性,“我的胸太大,这里装不下”也是寥寥几字,相比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文艺范,这篇记者辞职信可谓逼格满满,逗乐无数网友。
很快,这张照片就在媒体圈刷屏。无疑,有人怀疑这是九派新闻在炒作。
抛去炒作之说,这一场自我调侃式的行为艺术演得精彩绝伦,可谁又看到背后是一个满怀梦想的年轻人对新媒体平台的失望与落寞。制度的转变,未来的迷茫,自我价值的找寻,无数的媒体人,都在一条浓雾弥漫的道路上,踽踽独行。
53#
发表于 2016-1-10 16:43:16 | 只看该作者
我是路人甲
广电1503                     杨茜丹                   5120151345
“一杯好酒,再也不要藏在深巷了。”
这是高考之前,高中的班主任把三四个学生聚集到一起吃了一顿饭,他对我的寄语。我表面上微笑应允与他碰杯,心里却似翻江倒海般。回想这三年来的坦诚相待,让我很了解他作为班主任的所有性格,而他,也算是像父亲一般真的了解我的人。他不止一次私下或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毫不吝啬的赞赏我,虽然我自己知道我并没有他说的那么好,有愧于他的赞赏,不过,被一个你所欣赏的人赏识,是一件幸运的事。
大学过了快一个学期了。回想起来,我还是让他失望了,不确定自己是不是一杯好酒,总之,我还是习惯性的把自己隐匿起来了。不愿怎么去争,去表现,并且对那些目的明显讨好式的“有意为之”嗤之以鼻,我一向以为自己是不屑这些的。
但我不得不承认,在这样一个新的环境里,没人再像他一样了解我,袒护我,知道我是“一杯好酒”。新的环境可以换一个新的面貌从头开始,没人会计较你以前是什么样子,但是同样的,你以前的荣光也统统清零,也没人会记得,在开学之后的一系列活动里,我走过很多弯路。那段时间心里记怀了很久的事是班委竞选,我失败了,算是一种打击吧,很长时间都没有体验到的这样的挫败,很不甘心又无可奈何,无处寻讨一个说法。那时候的怨念很多,现在倒也淡了。
这似乎是一个引子,之后跟专业的集体活动便参与的很少了,一开始是因为心存怨念,想着大概是不需要自己多掺和的,便一直以一个围观者的身份冷眼相看。有时候也不免觉得专业凝聚力不够,人多,分成三个班,便不像学姐学长们一样彼此熟悉且团结。经常会听着班长们抱怨事儿很多很累,但很多时候在我看来他们独自包揽了太多事,其实很多东西可以分配安排下去,一是工作的分摊每个人做的事会少一些,其次大家也有参与感,会对集体的事情更加的上心。另外,有效率的组织和安排可以提高做事的进度。
如果说这方面是因为自己“心胸狭隘”,那么另一方面也因为自己的惰性,对周围的事情对生活少了一份热情,所以渐渐的对什么参与度都很低,我知道这与之前想要在大学改变自己的心愿背道而驰了。面对社团部门的抉择,面对异与以往的学习模式,面对周遭陌生的环境与人,我有些无所适从。现在还能想起,刚开学之后的某天,在被子里一个人无助的哭,止不住的眼泪,一直都情绪激动的身体颤抖着,无处可寻的依赖,无处声援的悲壮。
如果给自己找个理由,步入大学的我们的确需要一个时间去适应环境,那么我的适应期是挺长的,直到这个学期过了一大半,面对中途耽搁学业而堆置起来的课程和作业,我彻底的慌了,我的生活好像硬生生被扣掉一大块,断片了,这才幡然醒悟我该怎么去补上这块空白,还有心里补不上的遗憾。从那时候开始,我振作起来,努力的生活,感恩现在好的不好的一切,我发现我可以认真的听完一节课做好笔记收获满满,我可以很早起床去图书馆泡一整天,我可以节制地使用手机不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我可以静下心来好好看一本书充实自己,我可以好好的生活重视自己的感受……每一天都过的很满,真实的感受到了我是活着的,有生命的。
那时候我才明白,以前有人对我说的,关于念大学的意义:学到什么不重要,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很重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最重要的。那些克制与隐忍,等待与蛰伏都是有用的,那些属于你内在的强大力量,那些你日夜积累起来的点滴能力,那些你从别人故事里拿过来自己重新组建过的价值观,才是让你对抗这种“感觉一切都来不及”的慌张的力量所在。
看吧,连这篇文章最后的旋律也是正面积极的,可是我并不像把它变成一碗心灵鸡汤。
某日凌晨一点多,我跟专业里一位作为学霸存在的女生闲聊了几句。我自嘲一般的说自己在这里一直都是一个默默的路人甲。她回忆了当时看我写的东西和见到我之后对我的印象,说对我印象很深刻,并且很诧异的说到:你在别人心中不一定是路人甲啊。
生活总是不经意就把你感动到,原来我不是路人甲啊。
54#
发表于 2016-1-11 13:54:07 | 只看该作者
我想回家了
文/杨茜丹
从上周四结课以来,之后的每天都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看书到某处,突然产生了很想回家的念头,于是便有些一发不可收拾的样子,看不进去书了,心里一阵酸楚。
一大家子人被分成了三部分,在三个不同的城市。最终的家乡,最深的眷恋,外公、外婆、小姨还有弟弟在那里,守着家的最原本的处所,那个城市有我十八年的记忆,有我魂牵梦萦的家乡的食物,有走过的很多熟悉的路古老的楼,走在大街上满满都是熟悉感,走在哪里都踏实的地方。爸爸、妈妈还有弟弟在成都,我们决定要在要在那里扎根下去了,它有了一切一个省会城市该有的所有样子,繁华与现代,时尚与绚烂,走在这里的每一步都有些不真实,坐在地铁里会有强烈的陌生感,终归有这里不属于我的感觉,这里还没有一个我们的家,走在哪里都像一个外来者。最后一个我,在绵阳念书,算是处于两者的中介,熟悉又陌生,有好朋友在这里复读和读大学,有一个小家408在这里,尽管其他都是陌生的,还没有喜欢的吃得惯的食物,我也在渐渐适应这里。
想念家里的饭菜,想念路边的烤串,想念翻滚的火锅,还有熟悉的味道。
55#
发表于 2016-1-11 18:15:34 | 只看该作者
感知不到的存在
——读《电视人》有感
文/杨茜丹
这是村上春树的一部短篇集,第一次接触他的作品,并不像他的名字那般看起来那么清新而富有诗意,村上文学的主题之一便是——孤独,无奈,疏离,寻找与失落的周而复始。
故事从头至尾都在追问“我”是否存在,展示主体性失落的荒谬过程。一般认为,人自身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是以他者为参照系的。好比一个人照镜子,如果四周所有镜子都照不出自己,那么自己就有可能陷入“我”是否存在的困惑甚至惶恐之中。就此而言,镜子即是电视人,是妻子,是公司同事——电视人进来时我明明歪在房间里最显眼位置的沙发上眼望天花板,然而在电视人看来“仿佛我根本不在此处”,离开时也对“我”不理不睬,仿佛压根儿就没有我这个人。妻子回来时,“我”本来也想就电视人把房间弄的乱七八糟这一异常事态加以解释,不料她什么也没说;公司同事在“我”提起本应有目共睹的电视人时默不作声,看都没看我一眼——电视人漠视“我”的存在,妻子和公司同事漠视“我”拥有的信息。换言之,存在被拒绝,交流被拒绝,愿望被拒绝,所有镜子都找不出自己。这使得“我”对自身是否存在产生疑念,甚至觉得自己成了透明体。惟其“透明”,镜子才照不出自己。“我”之所以以为“我”的根据土崩瓦解,主体性失落殆尽。
这是展示的是始于村上春树创作初期的一贯主题:任何人都会觉得现实恍若梦幻,都会难以相信自身的存在。
56#
发表于 2016-1-11 18:57:0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看见》之外的
身边很多人在读《看见》,我也在看。评价是一片叫好,我认识的人当中,有自讨腰包买了好几本送朋友的,有看书从头哭到尾的。
奇怪的是,很多人都说看完了,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作者柴静本人,而是她所描写的身边的那些人。 有人喜欢陈虻,大约也希望生活中有这样的长者指点一二。跟柴静合作的几位男女摄影和导演更是各有粉丝。
这么火红的第一女主角不被喜欢,反而是配角们纷纷抢镜,让我想到的简直就是《士兵突击》中的那个许三多。
还有人看到的是大事件,是并不那么遥远,跟我们切身相关的大事件——SARS事件,汶川地震,山西煤矿塌陷|、华南虎造假,大事件像舞台上的聚光灯,把主角照的熠熠生辉,这也就是对此书不那么喜欢的人所说的—— 柴静是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不是记者。
不知道为什么,反正跟许三多不一样,我看到的是一个人,一个人的成长。这跟CCAV的宏大背景无关,跟著名记者的光环无关,跟那些传播率极高的新闻节目无关,我能看到的,是一位女性,从年轻气盛,到平淡如水。
她说二十出头的时候,采访黄永玉, 问他的人生哲学是什么。 黄回答“寻常”。 二十多岁的柴静不明白,心想,这也叫哲学吗?。老人家说, “天上那么多高干子弟,七仙女为什么要下凡嫁董永? 因为她什么都有,只缺寻常。”
二十几岁,她听不懂。
在最初的不适应之后,她在SARS的报道中找到了勇往直前的胆气,也找到了记者引以为豪的“正义感”和“道德感”。
但是, 太用力了。
太用力并不是坏事,年轻的时候,自然是应该“跨马提刀入东京”,应该“一日看遍长安花”, 年轻的时候,快意恩仇是对的,热血沸腾是对的。
我想起自己十四五的时候,还拿刀割过手腕,呃- - - - 太痛,结果放弃了。但总觉得死是件诗意浪漫的事,活得窝窝囊囊才糟糕呢。看到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简直引为知己。
当然, 也并没有成名。
还有虚荣心,心里眼里老看着那个谁。 比我漂亮了也不行,比我成绩好了也不行。高中的时候强烈妒忌一个女生,人家长得也不行,成绩也普通,就语文特别强,没事作诗填个词什么的,让我气得牙痒痒,晚上打个手电也看全唐诗什么的,但是没那份文雅,一看就瞌睡,只好换成武侠小说。后来进大学了,还跟装没事地跟老同学打听她的近况。
好像都是这么过来的。
用力,咬着牙地用力,拼着命地用力。看见菜场里穿着睡衣,蓬乱着头发,还有眼屎的大妈就害怕,生怕以后变成她们那样。
太用力了,为赋新词强说愁。
所以我才喜欢这本书,喜欢中间往后的部分,喜欢那种慢慢松下来的活法。 SARS是2002年,柴静26岁。 汶川地震是2008年,柴静32岁。
汶川的报道是平静的,他们跟随普通的叶哥叶嫂回家,从废墟里挖出锅来,挖出土豆和白菜,做饭。镜头里几分钟都没人说话。 她说“我不想提问,也不想劝谁不难过”。 也许,如果是26岁的柴静,她会配上解说词“汶川人民仍然坚强地生活着”。
那不行,32岁的她已经知道,那个,太用力了。
如果是40岁前的每一天,我猜想我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那么用力地生活,但是认真地生活,每一天,每一天。做饭,吃饭,睡觉,起床。 天凉了加床被子,天热了买个新扇子,不需过分强求,但也不一味退让。 用点气力生活,但如果太累了就歇着。
市井人生,就过成那个样子。
57#
发表于 2016-1-11 19:17:13 | 只看该作者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文/杨茜丹
我想说这不是一部文艺到鸡汤的流行畅销书。
先说说蒋方舟。从我第一次在杂志媒体上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她便附上了“天才作家”的标签,从此之后,“新概念”“北大才女”她的标签越来越多,反而,越发的不清楚她这个人是什么样子的。不清楚、不了解,所以不敢妄下定论,也不敢苟同那些肤浅的标签,于是,通过这本书,第一次认识了蒋方舟。
“9种逃离,又回到最初的地方”这算不算是本书的一个剧透?
她谈到这部小说时说:“这本书的写作让我掏空了之前人生所有的体验和经历。”
我很感动,感动这份毫无保留,我也感激她作为一个作者的这份努力。
《台北·自画像》
或许是因为从很早就开始审视或审判童年,蒋方舟对童年的描写格外让人惊心动魄。她十分直白坦诚,对童年的表达甚至会有些残忍坚决。这篇小说中有一段全家人吃鱼的描写,让人看得心惊肉跳。蒋方舟文字中的“母亲”形象,也一直都是值得推敲品味的,苦涩的,具有真实感的展现方式。
仅我个人之见,除去乔意的两个人物里,比起对林满的描写,我更喜欢唐鹏的部分。但蒋方舟对林满的把握是正确的,这种不畏惧展现丑陋部分、揭开疮疤的正确,更多时候,是我们这些对青春优质年轻男子仍抱有幻想的女孩子们拒绝去接受的。而在小说中,方舟却操纵她笔下的女主角接受了这些。这是她的成熟。
小说的女主角姜夕,虽然我未必赞同她的有些选择,也没有她的有些经历、优点、特质,但我喜欢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坦诚,坚强,有决心,有天赋,对身边的一些事情有敏感,但也具备相应的判断力。同时不失女性的柔情。
我喜欢方舟的小说文笔,算得上老练,不矫情,说几句故事,又能不露痕迹地跳脱出来。我喜欢这篇故事的架构,也欣赏方舟在这篇小说中,不费多少笔墨就立起来的东西。但有些不喜欢结尾,结尾太过仓促,仿佛可以要去贴近“逃离”后的“回归”。
《拉萨·绿度母》
看到第二篇意识到蒋方舟或许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在第一篇小说里出现最后无疾而终的“唐鹏”这条线又出现了。这篇小说以唐鹏的视角来写,也许是因为性别不同吧,笔下的这个唐鹏十分具有女性眼里男性的虚无感,和上一篇姜夕比起来不够实。做POV的唐鹏也没有上一篇中那么可爱了,他也老啦,衰老让人气息腐败。
语言还是一如既往地有闪光点。但这次的“城市”概念拉萨相比上一篇的台北,尽管奔赴目的和动机新颖,但安排有些刻意,拉萨现如今也是一个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极易留俗的地方了。
《三亚·手铐》
本篇中的主人公柯宏志是上一篇唐鹏的好友。在上一篇中写的有关于他和南方谈话的部分,非常动人。这种人物的勾连很动人。上一篇小说中你觉得他仿佛是对生活满足的、不知凄苦、置身事外的,不是吗?但读了这篇,说得俗点你懂了什么叫“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得不俗点你简直看见了现代孤离悲苦的众生相。
这篇里有关于樊怡的前半部分格外动人,作为母亲。而她的名字,还让人忍不住地想到繁漪,都是神经质的可怜女人啊。这篇中的朱晓阳,算是我上文中提到的一脉相承的角色。
情节颇有戏剧性。
说白了这不是传统意义是的小说,它就是生活本身。但小说亦是生活本身,所以它又是小说。不惊天动地、没有寻死觅活,但看得让人挺直了脊背,心惊胆战。
《青岛·爸爸》
这篇里的朱晓光是上一篇朱晓阳的妹妹。晓阳这个名字很常见,但晓光这个名字却有味道了不少。也许因为这篇的pov更为年轻,尽管也仍符合方舟“表现中年人生活”的主题,但是多了不少青春气息,少女的心态刻画得也非常细腻。
“娃哈哈”和“海龟”的部分非常感人心酸,看得落下泪来。
。有一个关于酒席上小米粥里的海参仿佛仍活着的那个比方简直太动人了,我爱吃那道菜,我也喜欢那篇比喻。结尾让我想到王小波的“绿毛水怪”。那种空旷感。
我最近在读好几本短篇集子,同时,每天每本读一篇。读托宾的一本集子后,我意识到一点。我觉得方舟的小说文笔太精炼(或太简练)是因为她没有余笔,她的每一句话似乎都在想着要表达什么,每一句话都有目的、都意有所指。
《伊瓜苏·海蓝宝》
主人公是前一篇朱晓光的音乐老师叶莺。让我想到王彩玲,但叶莺又不如王彩玲值得同情。她渴望一些东西,但又没有承受这些东西的觉悟和灵气,让人想到松子。松子“被嫌弃”,尽管最后我为她流泪,但我并无法做到同情她。
在目前看到的故事里,这个故事最超现实吧。
故事的最后说“她想到好多人都曾经对她说,会永远爱她,无论她变成什么样子。”这句话很动人,但也很让人难过。比起从未有人爱过,至少被人爱过本该是好的,不管别人爱的是不是只是你青春欢笑时的容貌,但她却被这些爱害了一辈子。所以女人并不能只是女人,女人要有能力,不能依附,永远不能依附。
《武威·腿》
我之前说过上一篇是最超现实的是吧?好,那现在可以改一改了,还是这篇最超现实。这个设计并不新颖,但不知道为什么却无比动人。田福福这个人物,目前还没看出和前面人物的关联,但真是一个可爱的角色。
作者对田福福的老婆有几段不同的外貌描写,都写得很精彩。
上一辈人的形象(丁吉花的母亲,田福福的祖父和母亲)也都被描写得非常精彩。
终于出现关联了,是前一篇中和叶莺有关系的王帅。
而故事的悬疑程度,有些超出人的料想。
《维也纳·衣柜》
我同时读着两本短篇小说集子。读这篇的前一个晚上我读的刚好是托宾另一本集子里一个相同题材的故事《采珠人》。把托宾的那篇和这篇对照来看。托宾看上去有一种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爱尔兰甚至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从容,让我想到《死亡诗社》中的男校,不,更早,早到《模仿游戏》中那样。而方舟的小说,却时时不忘牵进现实,剖析心理,要把这时代赋予的分秒都刻到骨血里。
这篇小说也很有意思。名为“维也纳风情”的餐馆,是《腿》中丁吉花遇到田福福之前待的餐馆,而老板娘“母亲”唐瑶,在《海蓝宝》里和叶莺也有着一段往事的关联。
“男性同性恋”,蒋方舟在小说总会试图去解释人物的心理,他们对自己的身份充满着困惑、质疑,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探索才能弄清楚。而在托宾看来,这种心理是不用去解释的,他笔下的人物都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两人在处理时的这种区别是两人阅历的差距,是文化形式的差别,也是两人笔下的这个群体在两个不同国家截然不同的生存状态的写照。
这篇小说中除了拯民和科夫的感情外,还有拯民学琴的童年阴影,维也纳梦想,我觉得这部分处理得更好。我一直觉得小提琴是一种蕴藏着复杂情绪的乐器,从小看陈凯歌《和你在一起》,还有后来的一系列励志广告,这种并不经得起推敲,但却油然而生的“多少孩子渴望通过这个乐器改变命运”的感觉。特别是母子去维也纳的那一段,在其中也许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能看出自己母亲的影子吧。
如果要说实话,我对贫穷本该没有多少特别的感同身受,家庭虽然不算富裕,但好歹也是个小康。但也许是想要的太多、梦太大,我无法直面文艺作品中对贫穷(或是不够富裕)的那种真实的描写。每当这时候,内心就深切地浮起“今后不要贫穷、不要事事节省”的愿望。这也是一直激励我隔一段时间就把自己打醒做一会儿现充的原因。
《轻井泽·温泉》
故事进行到现在,一切越来越熟稔。“起承转合”这一切在慢慢合拢。
乔意又出现了,故事最初的乔意。而井上忍就是上一篇《维也纳》中的日本小女孩。
这篇里提到了某个事件。似乎是我看中国的当代小说里唯一提到这件事的一次。没有明说,却用后边的一部《秦俑》上映把这个信息描浓了。有趣的是,在网上查到的《秦俑》上映日期是1990.4.12,刚好位于小说中提到的移民政策截止日期1990.4.11的后一天。不知道是其中有差错,还是整一个营造起了恰如其分的穿越之感?
如果说我越来越能理解一些事情了,燥热的,表象的,关于夏天的,漫长的融化在记忆里又牢牢凝固起来的一些东西,只能说这一切都是情绪、情绪,无数人的无数种情绪。谁又能保证绝对的清醒,谁又能说自己从未被欺骗?
《美国·香气》
最短的一篇,有关气味。一切都合拢了。
最开始的故事每个都要非常工整,要有逃离,要有回归。到最后三四篇的时候,一切都在交汇,结尾的时候也不必特别提出,人们又如何的回归了生活的正轨。这一篇的结尾简直像是一个开放的冒险。
林满最后和姜夕如何了呢,死亡的气息在他的身体上继续扩散还是就此消绝了呢?
(写在最后:我也不太喜欢这个会让人误读的书名。)
58#
发表于 2016-1-11 19:27:4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若是活得诚恳,那他一定是活在遥远的地方了。
    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品格,像果实上的霜粉一样,是只能轻手轻脚,才得以保存的。然而,人与人之间,就是没有能如此温柔地相处。
    人们关心的,并不是真正应该敬重的东西,只是那些受人尊敬的东西。
    文明人和野蛮人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有人给文明人的生活设计了一套制度,无疑是为了我们的好处,这套制度为了保存种族的生活,能使种族的生活更臻完美,却大大地牺牲了个人的生活。
    查普曼:这虚伪的人类社会,为了人间的宏伟,至上的欢乐稀薄得像空气,文明制造了皇宫,但要制造贵族和国王却没那么容易。
    为什么狱吏不把牢狱的门打开,——为什么审判官不把他手上的案件撤销,——为什么布道的人不叫会众离去;这是因为这些人不服从上帝给他们的暗示,也因为他们不愿接受上帝自由地赐给一切人的大赦。
    在一个智慧者的印象中,宇宙万物是普遍无知的。毒药反而不一定是毒的,受伤反而不一定是致命的。恻隐之心是一个很不可靠的基础。它是稍纵即逝的。它的诉诸同情的方法不能一成不变。
  然而我有时经历到,在任何大自然的事物中,都能找出最甜蜜温柔,最天真和鼓舞人的伴侣,即使是对于愤世嫉俗的可怜人和最最忧慢的人也一样。只要生活在大自然之间而还有五官的话,便不可能有很阴郁的忧虑。
    相聚的时间之短促,来不及使彼此获得任何新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在每日三餐的时间里相见,大家重新尝尝我们这种陈腐乳酪的味道。我们都必须同意若干条规则,那就是所谓的礼节和礼貌,使得这种经常的聚首能相安无事,避免公开争吵,以至 面红耳赤。我们相会于邮局,于社交场所,每晚在炉火边;我们生活得太拥挤,互相干扰,彼此牵绊,因此我想,彼此已缺乏敬意了。
    在人类的所谓游戏与消遣底下,甚 至都隐藏着一种凝固的、不知又不觉的绝望。两者中都没有娱乐可言,因为工作之后才能娱乐。可是不做绝望的事,才是智慧的一种表征。
快把你的视线转向内心,你将发现你心中有一千处地区未曾发现。那么去旅行。
  一个比较清醒的人将发现自己“正式违抗”所谓“社会最神圣的法律”的次数是太多了,因为他服从一些更加神圣的法律,他不故意这样做,也已经测验了他自己的决心。
   一只活着的狗总比一头死去的狮子好。难道一个人属于矮子一类便该上吊?为什么他不能做矮子中最长的一人。人人该管他自己的事情,努力于他的职责。
只有真理,永不破蔽。
    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爱找缺点的人就是到天堂里也找得到缺点
无论两条腿如何努力,也无法让两颗心的距离更加接近。
巴黎的猴王要是戴上一顶旅行帽,全美国的猴子都会跟着做。
人们并不去探查湖底,就立刻相信它是无底之湖,这就奇怪极了。
多余的财富只能够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买的。
耗尽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去赚钱,为的竟是在最不宝贵的时间享受一点可疑的自由。
我不愿生活在这个不安的、神经质的、忙乱的。琐细的十九世纪生活中,宁可或立或坐,沉思着,听任这十九世纪过去。
使我们失去视觉的那种光明,对于我们是黑暗。只有我们睁开眼睛醒过来的那一天,天才亮了。天亮的日子多着呢。太阳不过是一个晓星。  
59#
发表于 2016-1-11 19:34:48 | 只看该作者
我爱这痞气十足
——读《活着活着就老了》
文/杨茜丹
最近因为一部冯唐翻译的《飞鸟集》争议颇多最后出版社召回书籍的事件,我对冯唐这个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之前一部电影《万物生长》便是由他的小说改编,暂且不说电影拍的怎么样,细微处感受到的故事的微妙,让我为之震撼。
我想读一读冯唐的书。
《活着活着就老了》是一本随笔,随笔这种东西,虽然好写,但不容易写好。小说可以依靠人物刻画、故事情节出彩,随笔却更要依赖于作者的文字水平,拼的是基本功。冯唐的过人之处在于,读他的随笔,即使文章中没有什么独特的观点或新颖的内容,但仅凭那些肆意、幽默、有气势、无遮拦的文字,就能让你得到一种享受。这就好比一个会聊天儿的人,什么普普通通的事儿从他嘴里说出来,怎么听着就那么有意思呢?
冯唐属于70后作家,这拨儿人和更年轻的一代作者,其实有个共同的遗憾,就是文字功力平平——太白、太嫩、少见大家风范。我觉得,冯唐是个特例。冯唐的文字节奏感好,大气,还有他不是流露出来的痞气。
这本书中到处可见让人过目难忘的冯唐式文字:“千百年后,肉体腐烂,凡心消亡,而某些俗人的事功文学,仍然在后代俗人的凡心里流转,让这些凡心痛如刀绞,影响他们的肉体,让这些肉体激素澎湃。”(——《人活不过手上那块玉》)、“曾国藩牛啊,把自己的肉身当成蜡烛,剁开两节,四个端点,点燃四个火苗燃烧,在通往牛逼的仄仄石板路上发足狂奔。”(——《愤青曾国藩的自我完善之路》)、“香港地仄人稠,你在中环皇后大道中放个屁,几十个人嗅到,七八个人听见,一两个人怀疑是不是有人推了一下他们的腰眼,没有一个人回头看你。”(——《二楼和地下室的风景》)。
如今大多数中文随笔似乎走的都是清淡、婉约、书卷气十足的路子,而冯唐属于一个异数。冯唐写随笔有一种“浑不吝”的态度:文学、姑娘、饭局、城市体验、人生规划——什么都聊,聊的时候嘴边没有遮拦,笑话、狂话、黄话、俏皮话——全都一股脑地喷泄在纸上。如果说大多数好散文像是一杯清茶,那么冯唐的随笔更像一碗浓汤。
翻阅时下的文学刊物,假如我们不看作者姓名,随机拎出一段文字来读,有多少青年作者能保证他的这段随机文字有质量、有趣味、有独特的风格以至于让人一看便知作者是谁呢?我觉得,冯唐几乎可以做到这一点。
我喜欢这样的男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