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陈胜芳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6-1-12 09:05:01 | 只看该作者
                                                                          读《变身》
         一个躯体,两种人格。
         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恐怕难以想象。这本书中的主人公成濑纯一就经历过这样的“变身”。他天性善良、懦弱,但却在一次抢劫中为了救了一个小女孩而被子弹射穿了头颅。原本以为只能静静地等待死亡了,此时的唐元教授全力抢救完成了史无前例的脑移植手术,并且手术十分成功。
         很快,纯一醒了过来,脱离了危险期,但他对此充满了疑惑,明明自己已经头部中枪,根本就没有活下来的可能性。这样的好奇促使纯一不断地向唐元教授要解释,最终,唐元教授知道纸始终是包不住火的,就将脑移植的事情告诉了纯一。当时的纯一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记住了唐元教授告诉他的不能联系移植者的家属。
         可是,后来的事情,应该都可以预见了。毕竟,脑袋是别人的,里面的总会有不同的思想。并且一向喜欢画画的纯一居然对画画没有了任何兴趣,这让生性胆小懦弱的纯一很是害怕。最终决定再次进行脑移植手术,想通过此来摆脱现在大脑对自己的控制。最后的结局,让很多人都替纯一感到惋惜、同情。
        现在医学技术还没有发达到可以成功地进行脑移植,如果可以的话,想象一下,这该是怎样的庆幸与痛苦的挣扎啊!
62#
发表于 2016-1-12 09:06:09 | 只看该作者
                                                                        柴静与《看见》
         一部《看见》,让我们透过一双带有显微镜的眼看到了这个真实的毫无虚掩的世界,也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记者——柴静。
         十年的主播生涯,柴静过得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美女主播一样的光鲜亮丽。在屡遭挫折后,她在非典期间转变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贴近人们生活的现场记者。这段经历对她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作为一名现场记者的十年,柴静经历过非典、走过汶川、到过两会、跑过北京奥运······她深入到每一个哪怕是危险的地方,进行着一个作为记者的本职工作。瘦小的身躯在废墟中穿越,在宏伟的鸟巢下穿梭,无论在哪,似乎只要看到柴静就会有新闻。
         她不只是报道新闻,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感动的故事,更多的是你我的故事。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同样也是我们的生活。她不仅仅是一个记者,更多的是一个有心的记录者。她用手中的话筒录下了多少珍贵的话语,又用手中的笔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写成了这本《看见》。她要给我们展现的并不是她十年记者生涯的辉煌成就,而是还大众一个真实可感、有血有肉的世界。
          作为一个记者,柴静是合格的。作为一个新闻人,柴静是高尚的
63#
发表于 2016-1-12 09:06:59 | 只看该作者
                                                                     读《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以极其平凡的故事展现每个人不平凡的一生。虽然其中的人物大多都是饱经磨难、备受煎熬与压迫,但却表现出自尊、自信、与自强,充满奋斗与拼搏。
         很早以前就知道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很值得阅读的书,但由于高中时间关系,只是大概看了一下简介。有幸从朋友那里借得,读后感觉对很多事儿都会有一点不同的看法,更多的是一种对失败的总结、苦难的释怀,以及对人生随时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平凡的世界》里面有很多不平凡的“平凡人”,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读来也有不同的人生感悟。在那么多“平凡人”中,最欣赏的还是要数孙少平了。他的人生也算是曲折了,本与地主出生的郝红梅相恋,却遭她抛弃。后又高考落榜回乡生产,但他却并没有因此而放纵、消沉,与晓霞建立了友谊,并开始关注外部世界。后来又从漂泊的揽工汉转变成了正式的建筑工人,生活渐渐步入了他预想的正轨。但悲剧再次发生在了他的身上,在一次事故中为救徒弟而身受重伤。但他从医院走出来以后,依旧怀着满腔的热血又开始踏上了人生的新的征程。
           里面最喜欢的一句就是:“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上活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64#
发表于 2016-1-12 09:08:07 | 只看该作者
                                                                     读《传媒是什么》
          关于传媒的研究成果的汉译,大多聚集在被诶的美国和加拿大以及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的英国,而对于欧洲大陆的优秀研究成果却鲜有人问津。《传媒是什么》就是对法国著名的新闻界著作的汉译版,也算是对西方新闻和传播学界研究成果在中国的补充吧!
         虽然这本书的书名就叫做《传媒是什么》,但在里面却也没能够对“传媒”给出一个专业的明确的定义。“在当今时代,传媒即‘信息的所有传播手段(包括广播、电视、印刷报刊、书籍、电脑、录像、通讯卫星等),它既是表达的方式,也是向某一群体传送讯息的中介。’”有时,人们将其当作手段或传送渠道,时而将其视作意义的生产者与使用者。
         这里面最有意思的不得不说书的最后部分关于受众是否是被动的接受者的论述了。
         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人会很相信某些不怎么准确的报道,而后在该报道澄清时,却指责报道的记者故意误导舆论,责骂报社或相关机构不负责任。就此事而言,记者和报社确实应该负有责任,但是换一个角度,受众是否也应该要反思一下呢!毕竟报道的最终接受者是受众,报不报道是媒体的权利,而相不相信是受众的自由。
         书里更加专业地谈道:“‘传媒权力’不能因此简化成传媒走向公众的单一关系,而应该是传媒及其产品与公众之间相互依存的复杂而多变的关系,或者说,假如我们愿意的话,是一种状态,其特征为随环境和时局演进的一系列的作用与反作用、一个限制与自由的整体。”
65#
发表于 2016-1-12 09:08: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陈胜芳 于 2016-1-12 09:14 编辑

                                                                                 我与大学初遇
         第一次都是充满神秘的、梦幻的,和着无限期待的。我与西科大的第一次是个美丽的意外!
         最开始填写志愿时,一心就只想把一本的六个志愿都填满,毕竟还是过了线的,不能浪费这个名额啊。当时,对于西科大并不了解,只是听亲戚说起过,感觉名字很高大上。最重要的是,我一直以为西科大是在成都的,所以我义无反顾地填上了。
         后来录取通知出来时,我内心是高兴的也是崩溃的。高兴的是,终于在只超了两分的情况下被一本录取了。但,更多的是伤心,首先得知西科大是绵阳的那个,而不是在成都。另外,居然是广播电视学这个从未听过的专业。
         开校时,以前的高中同学都很高兴地拿着行李去梦寐以求的大学了。而我,对于这个本就不怎么期待的大学并没有很兴奋。在来得一路上,心情还一度低落,和着窗外的雨,更觉抑郁。
         这也都只是之前的看法,但慢慢待久了以后,发觉自己开始爱上了这所大学。在这里,我收获了一群很好的室友和窝心的朋友。
         刚才是来到大学,感觉班级的概念会比以前淡很多,相处最多的应该就是室友了。刚开始,就觉得寝室的室友们的性格都很好,十分容易相处。在被她们默默地推选为室长后,感觉和大家的交流更多了,渐渐地也就对室友们了解更加深入了。她们总是很配合我的工作(虽然室长也并没有很多的事儿要忙),在各个方面对我也很包容。没有吃饭时,她们会问我需不需要带饭。没有完成作业时,她们也会温馨地提醒我该要交作业了。在心情不好时,她们就会很照顾我的情绪,总是嘘寒问暖的,生怕我会抑郁。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儿,但,在我看来,这才是最真实的感情。而且,坚持这么久,我很感动。
        除了室友,最高兴的是加入了治保队办公室。这里面有两位很热心的部长,和一群十分有爱的小伙伴儿们。他们教会了我很多,也给了我很多感动。虽然我们部门人很少,但是大家都很团结,有事儿都会帮忙。我们一起参加部门活动,组织例会,外出做饭等等。在一起大家的感情越来越深,越来越浓了。
       说到这,最感动的还是要数在大学里过得第一个生日了。本来开始没有打算过生日的,可是部长和室友们都说生日一定要过的。后来,就我们整个寝室加上部门的小伙伴儿们和两个部长、两个老部长都拉给我过生日。那天很开心,室友和部长都给我买了蛋糕。这是我生日上第一次吃到蛋糕,而且还是两个,满满的全是感动。这是我过的最好的一次生日,第一次生日和这么多人一起过,第一次接受那么多人的祝福。
       在这所大学里,我真的收获了很多友情,有的友情甚至是一辈子的。
我与西科大初遇,是一个意外,但却很美丽。选择它,我不后悔,可以说是感激。感谢在西科大里遇到的一切,人和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