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481#
发表于 2024-10-9 01:29: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影响力在下降,公信力受影响?不妨把深度报道做成重武器、护城河

如何在变局中守正创新?怎样在短视频盛行的当下保持深度报道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9月28日,时值正观新闻上线4周年、《独家责任》栏目创办20周年之际,郑州报业集团联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知名新闻院校、中央媒体、重点区域新型主流媒体代表30余位嘉宾齐聚郑州,围绕“挑战与韧性:移动互联时代的深度报道”话题,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深度报道的特点和价值进行深入交流,探寻促进深度报道的融合发展与破局图新的路径。




这是一次观点的交流,一次理念的碰撞,是一场新闻业界与学界之间敞开心扉、理解契合的双向奔赴。

一个新闻专栏的二十年

大地流金,万物呼晴。9月28日上午9时,“挑战与韧性:移动互联时代的深度报道”交流活动正式启幕。

“无论业界还是学界,在当下,做好深度报道,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也必须要拥有的韧性。”郑州报业集团党委书记、郑州日报社社长卢士海在致辞中表示,非常感谢在媒体融合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各位学界、业界的大咖来到郑州,共话深度报道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一同见证河南新闻名专栏《独家责任》成立20周年。


郑州报业集团党委书记、郑州日报社社长 卢士海


卢士海说:“在当下想要做好深度报道,我们正普遍面临着‘影响力在下降’‘公信力受到影响’‘投入有所减少’这三重挑战。虽然挑战就在眼前、在当下,如高山沟壑,但我们需要一些韧性,也必须拥有一些韧性,去扛起来,跨过去,我们需要改变。在信息乱云飞渡的时代,读者对真实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专业的深度报道团队既能为读者提供高质量、可信赖的内容,也为自身赢得生存空间。深度报道的专业性和公信力,依然是传媒立足的重要根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正观新闻特聘荣誉CEO张志安评价称,在过去20年间,《独家责任》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做深度报道,不放弃舆论监督,始终以调查的坚韧、理性的思辨、建设性的立场来发表深度报道,这种实践在媒体中已不多见。

“我也始终在思考着《独家责任》栏目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张志安指出,在现今环境下,热点新闻报道、随机新闻行动、解困式新闻等或许能为媒体深度报道提供新的可能。“期待《独家责任》栏目可以在下一个20年的坚定步伐中走出新路。”

移动互联时代的变局与挑战

深度报道作为新闻品类中的“重武器”和“杀手锏”,有别于常规的新闻,是一家媒体专业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志,历来备受业界和学界重视。

在郑州晚报副总编辑、正观新闻总编辑李韬的主持下,与会嘉宾轮番登台展开主旨演讲,探讨当前深度报道领域的新动态、新挑战、新路径、新方向。

“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何处去?”交流会伊始,中国青年报党委常委、副总编辑、第14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吴湘韩,从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出发,以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人民日报的诞生与发展为例,以《深度报道40年回顾与展望》为题进行主旨演讲。


中国青年报党委常委、副总编辑、第14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吴湘韩


围绕韧性发展时期的深度报道,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编委、调查室主任、第17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王文志,就如何更好、更扎实开展深度报道作了主旨分享:《深挖几锹 把监督报道做得更扎实》。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编委、调查室主任、第17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 王文志


王文志说:“调查报道是媒体的护城河,对于加强传统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至关重要!”

张志安在题为《深度报道与舆论监督:变局与坚守》的主旨演讲中指出,面对传播语境的变革,“解困式”深度报道值得尝试,在报道中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他提出了一些适配不同定位媒体的发展思路以及如何适应现代传播体系的方法:“少数央媒主要聚焦基层问题和违规之举,市场化媒体聚焦本地或异地的治理困境和发展之忧,自媒体关注人的情感结构和时代之困。此外,在深度报道的过程中,把微视频、短视频、调查短片、直播式跟踪等多种视觉形态强化起来;以‘平台矩阵适配投放+客户端完整专题+社交媒体专业推介’为手段进行传播推广。”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正观新闻特聘荣誉CEO 张志安


以实际传播发展经验为例,澎湃新闻副总编辑黄芳结合多年深度报道从业经验,作了以《潮水的方向——新语境下深度报道的危机、适应与探路》为题的分享。

“热搜和热榜的议题热点在不停地转化,浅层的情绪在迅速扩散,但我们仍然深刻地感受到,深度内容的供给是非常不足的,更深度地调查、一锤定音式地报道、直击人心的文字,也仍然是不足的。”

黄芳认为,这恰恰就是机构媒体当下仍旧坚持做深度报道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我们应该回到新闻本身,回到现场本身,挖掘更独家的题材,做更扎实的报道和更极致的叙事,重新构建机构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她表示,“这同样是今天我们坐在这里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澎湃新闻副总编辑 黄芳


系列主题发言精彩纷呈,观点碰撞激荡,多位嘉宾分享自己对移动互联时代深度报道业态变化的见解,就深度报道现状及问题做出了深入分析,探讨深度报道在移互时代破局的途径。

圆桌共话:破局图新

此次交流活动在一片热烈的氛围中走向圆桌对话环节。

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勇,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黄建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辰瑶,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董媛媛,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系主任龚彦方,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陈显玲,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陈晓伟,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李晓云为代表的新闻学界嘉宾;以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总编室主任金明大,《中国新闻周刊》主笔刘向南,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副总编辑崔燃,南方周末报社时政新闻部主任钱昊平,红星新闻国内新闻主编蓝婧,新京报深度报道部副主编王煜,上游新闻调查新闻部主任郎清湘,长江日报特稿部负责人朱建华,华商报·大风新闻首席记者张鹏康等为代表的新闻业界嘉宾和深度报道一线新闻记者,围绕“深度报道的变局与挑战”“深度报道的破局与创新”“深度报道的实践与案例”为主题进行交流。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方雪琴、新黄河·济南时报总编辑赵治国、正观新闻特稿中心主任石闯分别担任主持人。





刘勇提出,技术的变迁带来的不仅有新闻文体层面与新闻形态的变化,更对业界与学界的新闻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变革。

黄建友认为,深度报道的篇幅与互联网浪潮下受众“短、平、快”的信息接收逻辑、传统的文字呈现为主和今天视频化的传播方式,以及深度报道展示出的问题复杂性与受众标签化的信息接收习惯之间的冲突,是当下深度报道发展面临最主要的矛盾。

立足于移互时代的社会公共关注度与新闻匹配机制,王辰瑶分享了“Z世代”青年作为新闻传播受众的重要群体,其受众领域的传播特点与未来趋势,以及媒体对此进行的策略调整与传播实践。




随着落日的余晖洒下,当天下午6时,此次学界与业界交流会落下帷幕。

新闻业界与学界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此次交流对话不仅能够促进报道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也将为“移互时代深度报道如何破局图新”这一议题,贡献一些智慧与力量。期待媒体在移互时代同舟共济,携手并行,推出更多优质的深度报道。


来源: 磨稿子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2qkAD2TF77xQN3zcxotGA
编辑:刘诗扬
482#
发表于 2024-10-13 15:44: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重新定义新闻
昨日,前同事、新闻届的前辈鄢烈山老师突然转发了我七月份写的《“新闻已死”的谬论可休矣|新闻实战》一文,引起了部分朋友的关注。

文章里说:新闻不仅仅是指被媒体报道出来的信息,也指所有具备新闻传播价值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有些被媒体报道出来了,有些没有被报道出来。被报道出来的,是新闻,没有被报道出来而具备新闻传播价值的,也是新闻。

我还在文章里说:新闻生产者也是匠人,但与一般生产物品的生产者和匠人又大不同,新闻生产者只是利用自己掌握的采访和写作技巧将已经真实发生的事情精准、立体地呈现出来,一般的匠人则是从无到有制造出一个物件。

财新的杨哲宇兄看后觉得我混淆了新闻与新闻事件的概念,我则把自己坚持的另外一个观点发给了他: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他们从媒体上看到的叫新闻,但在专业的新闻从业者看来,一个事情发生后只要具备新闻传播价值,新闻就已经存在了,后期媒体记者的采访写作刊发都只是把新闻呈现出来,而不是制造了新闻。

他说,你颠覆了所有的新闻教科书和工具书。
他说对了,“衣者褚”这个公号的简介正是“重新定义新闻”。

其实,这篇小文章写出来的当天,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华进就给我简单介绍过学界对于新闻的若干不同定义。华教授没有批评我擅自“重新定义新闻”,但含蓄地表达了我的观点与学界某些传统观点的差异。

传统观念认为,只有记者写作后经过编辑的成品才叫新闻,把新闻写作局限为记者编辑才能做的事情,我之所以想“重新定义新闻”,就是想颠覆这种传统观点,打破新闻只能由记者写、记者写出来的才是新闻等旧框框。

近几年,经常有各类学术文章和关注新闻业界的动态文章引用我七年前的一个论断。2017年,当时还在中山大学任教的张志安教授统计说,中国当时还幸存调查记者175人。我当时则说:这175人中如果有5个真正的调查记者,那今日舆论的局面都不会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试想,一个调查记者一年只写一篇深度调查稿,那一年我们就至少可以看到175篇轰动全国的调查新闻。如果他们一个人一年写两篇,那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个重磅的报道。可是,现实中我们没有看到这么多真正的调查新闻。别说每天一篇了,一个月都很难有一篇。所以,我认为当时中国真正的调查记者已经不足5个。
我称为师兄的向吉贤先生开玩笑说:应该有五个半,褚朝新把自己算漏了,他应该算半个调查记者。

哈哈,我在媒体工作了十七年,至今都不敢自称调查记者,常自谑为“过气的时政记者”。但这几年,敢于厚着脸皮自称调查记者的人越来越多了。

其实,不仅真正的调查记者所剩无几,真正的记者都不多了。很多年前我就说过,很多人在媒体机构工作了二三十年,一辈子自称记者,但其实他们从来不知道真正的记者应该是什么样的,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新闻。很多拿着记者证的人,基本没写过真正的新闻。

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如果我们还不“重新定义新闻”而是固守在传统的概念里,指望那些有记者证却不知新闻为何物的人去写新闻,那新闻真的是就要死了。
按照传统的概念,被记者写出来的才是新闻,可如今真正的记者都快灭绝了,那新闻自然也要跟着灭绝。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听闻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这些事情就是新闻,有没有被记者写出来都是客观存在的新闻。

“重新定义新闻”,就是要倡导一种新的观念:不是被记者编辑写出来的才算新闻,所有关乎公共利益、有传播价值的信息包括过去早已发生但长期不为人知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是新闻,这些新闻一旦发生就客观存在,每个会写作的人都可以去写。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目睹之怪现状写出来,发布到网上,让更多人知晓。就算将来记者这个职业消失了,能写新闻、会写新闻的人还有很多。

比如我,现在不是记者已经快六年了,没有了记者身份,偶尔写一点东西,自认为写的有些事情就是新闻。比如,最近写的《神通广大的女人》一文,还有《“9岁小学毕业”的常务副县长,突击删减了自己的官方简介》一文,等等。这些小文章虽然不是深度调查稿,但我都自认为写的是新闻。

在记者和机构媒体日益丧失应有的职能时,突破传统的新闻学概念,以适应新的形势,这是一种被动的革新。革新之目的,在于将新闻的写作权从那些已经无力承担写新闻的职责的人手里接过去,将新闻的写作与传播延续下去。

大家应该能欣喜地看到了一种积极的变化:这几年,律师写新闻的越来越多了。过去,很多律师明知自己代理的案件中有新闻,但不去写,或者是不会写。这几年,记者能写的新闻越来越少,机构媒体能发布的新闻越来越少,一些媒体人转型进入律师行业,他们开始自己发现新闻写作新闻并发布新闻,慢慢带动了很多过去没当过记者的律师也开始动手尝试写新闻了。

十一年前,我开始在微信公号上写作。虽然是自媒体写作,仍遵守自己当记者的工作规则:接到线索后,核实调查,然后谨慎地写作,发布。近几年稍有变化:接到线索后,让提供线索的当事人自己写,让他们自己去找新闻点,将写好的书面文字材料发给我,我再进行核实调查,重新写,最后发布。

我相信,文章发布出来后,当事的读者肯定会比较他自己写的与我写的有哪些不同,看多了,就能多少看出一些门道,哪怕是毫无写作基础的读者,经过几年的训练,将来肯定也能自己写一点简单的新闻。
曾写过一篇题为《“新闻门槛低”只是一个假象|新闻实战》的文章。文章认为,写新闻是有门槛的,但这个门槛不是身份和职业的门槛,而是技术门槛。

新闻是客观存在的,不仅仅记者可以写,也不仅仅律师可以写,医生、教师、厨师、工人、外卖小哥、公益组织的自愿者等等,大家都可以写,甚至我这种现在没有任何职业身份的闲人也可以写。所不同的是,经过职业训练的人写新闻可能更专业一些,呈现出来的东西更接近事实本身,但这只是技术问题,经过一些训练就能解决。这样的训练,过去必须在机构媒体才能完成,如今我们也完全可以打破这种旧框框,让民间也能进行这种训练,让更多人学会写新闻。我在本公号里写的“新闻实战”专栏,正是试图江湖中进行这种训练。

过去,信息发布的门槛很高,信息发布渠道被媒体垄断,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这种垄断被打破,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才有今日舆论场之局面,让很多普通人有了说话和表达自己的机会,大家不再完全依靠机构媒体才能发声。如果新闻写作也不再被所谓的记者和机构媒体垄断,普通人都可以按照新闻规律写新闻,那又会是什么局面呢?

看到这里,我“重新定义新闻”之苦心大概有些人能懂了。或许有人会觉得有点自不量力,无妨,我会尽量坚持把这件事做下去。

褚朝新
2024年10月13日
来源:衣者褚
编辑:刘诗扬

483#
发表于 2024-10-18 16:00: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丁时照∶ 70%的稿件都是夜里写的

(一)

当过记者的作家
和没有当过记者的作家
有什么不同?

记者是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做记者,文章不写半句空,讲究无一字无来历,要求真实性大过天。

作家是坚持创作并获得成就和具有社会影响的人,具备高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靠想象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作家可以无中生有建造空中楼阁,可以凭空想象生出海市蜃楼,可以异想天开成为镜花水月。

记者和作家,看起来都是写作,其实不是一路人。记者当久了,容易失去虚构的能力,这恰恰是作家需要的天赋异禀。


万事皆有例外。当过记者成为名作家的,中外皆有。马克·吐温、海明威、狄更斯、马尔克斯、刘白羽、萧乾、沈从文、金庸等,都是异想天开的存在。

身边的作家里,黄军也是例外。



(二)
在职场中,
写材料是一个加分项,
总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容易脱颖而出。

有人总结自己的职场生涯是,从一个写材料的,到审材料的,最后到签发材料的。职业的进阶、人生的进步很是形象。

就写“材料”而言,很多人伴随职场生涯的结束而搁笔。但有的人却终身坚守,譬如黄军。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黄军好看的轨迹可以概括为“从文字,到数字,再到文字。”

初入职场当记者,进入金融界搞宣传报道(现在叫品宣),这是文字。

其后到业务一线后,当行长,做管理者,天天、月月、年年都围着数字转。

退出职场后,因为喜欢,重操笔墨,接续文字的书写。

这本《黄金眼》是黄军金融生涯35年的文札。

从进入《特区工人报》成为记者开始,到2024年的一个演讲结束 ,包含了一个金领人士的“职场文字”:新闻报道、工作总结、学术论文等。其风格特点如职业套装,平实、真实、扎实、务实。

这些文字只是黄军的A面。

她还出版《女儿劫》《九重葛》《奔流不息》等长篇小说和散文书籍,这些文字是黄军的B面。

A面B面相互背书,互相成就,是为全貌。




(三)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这点上,记者,包括业余记者(通讯员)最是如此。

检点职业生涯的文字,最让人骄傲的是,作为记者我在场,作为文字不缺席。黄军先当专业记者,后在单位从事宣传报道。很多的大事都是见证者、参与者,笔墨跟随时代。

广深铁路双线电气化工程,是全国第一项由企业自筹资金和贷款建设的铁路工程。

建行牵头,向深圳华能燃机电厂银团贷款1.28亿人民币,这是当时国内最大规模的人民币银团贷款。

金融界在中国民俗文化村的建设和开业中,给予了灌溉式的支持。

建设银行深圳分行在1985年推出了商品房按揭业务,这是全国第一笔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属开天辟地之举。

深圳改革违章处理方式,对交通违章的处罚实行票款分离制度,违章司机不再向交管部门直接交纳罚款,而改由银行代收。

非常巧合的是,我和黄军有过合作。1994年7月20日在深圳商报上刊发了我们合写的《六家银行联手注资机场建设》一稿。再看稿件,回忆起这是由深圳建行牵头、六家银行联合出手的2亿元贷款,是当年最大的一笔银团贷款。这件事,如果不是重阅此新闻,估计就冰封在记忆的深处。看了此新闻,昨日重现,当时的人和事又历历在目。

旧闻再读,如遇故人。文字里,岁月在激情燃烧,顿觉人生有意义。



(四)

文字是个多棱镜,
细节里藏着历史的烟云,
仁者见到仁,
智者看见智。


在1991年的一篇稿件里,黄军写稿宣传深圳建行职工教育做得好,5年培养出大中专生450名。那么,5年前是啥样呢?她写道:“该行大专以上学历干部只有87人,没有一人有高级职称,有中初级职称的人也为数不多。”搁现在,大家都可以到建行上班啦。


有的问题是世界性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都不是问题。做好钞票的防假反假工作,是银行的重点,也是每个人必备的常识。当时为了辨别假钞,办培训班,建立假钞档案,有时还带着假钞样本,教柜台人员提高鉴别能力。如今真钞都少见,假钞自然少多了。所以,很多当时让人苦恼万分的事,现在都可以笑着说出来。

黄军在1993年3月24日的一篇稿件中写道,中英街金价稳中有降。当时金价是每克83.73港元,下降了6.17港元。如果按人民币兑换折算,中英街金价每克为98.8元人民币。(现在你翻一倍给我行不行,有多少要多少。嘿嘿)谁能预知现在金价飙升到如此高位?

银行推广“限时服务” ,推出保管箱业务,重视现金回笼。这些事,有的在延续,有的已终止,有的迭代升级,从中都能看出时代的进步。

1992年8月,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绝对是当时轰动、今后不会再有的大件事。当时有个今古奇观:深圳邮局收到全国各地寄来的一麻袋一麻袋的身份证用于购买新股认购抽签表,原价100元的抽签表被炒至300元至500元。该事件促使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开始考虑探寻更为科学合理的新股发行方式,对中国股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所以,笔下的路,可以闻见深圳的铿锵足音。






(五)

好文章的好,
好在哪里?

应该是改善世道人心,创造新概念,开风气,助教化。"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

从传播的角度和传播的效果来看,生产合而为时的新观念是关键点。“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

新理念新观念,自创最好。或者把共创的广而告之,也很好。



黄军的书中,这样的闪光点不少。

深圳金融业发达,当年半平方公里就有一家银行机构,银行多过米铺、证券机构多过米铺,所以就有了深圳茂密的“金融之林”。

服务市民,为了储户,当年她供职的银行,每笔只有几元钱的业务都认真做,被誉为“大众保姆”。

在银行行政色彩非常浓厚的当时,深圳金融界大胆探索,勇敢闯市场,推出了“金融商品”清单。

深圳人的改革意识浓郁,当时深圳金融业打破专业银行界限、打破资金界限、开辟离岸金融等业务创新,废除了“金融井田”。

还有当年的学电脑、学外语、学业务,很多的新东西,都被定格在字里行间,等待检阅。




(六)
黄军有句话让人非常感动,她说:“70%的稿件都是夜里写的”。

最早的时候是当记者,她说:“我可喜欢这个职业了,到处跑,什么行业都可以接触,特别热爱这个事业。”但后来报社关闭,她只能背个书包到处找工作,后来就进入金融界。

她认为,当你原有的优势不再有,而新的优势又没培养起来的时候,其实你就没有优势了,你的危机感就来了。她亲口说:“每天都像坐在火山口,每天都像走钢丝,担心分分钟就会被淘汰、降职、处分。”

因此,担任行长职务后,她的忙就进入到极致。白天忙,晚上忙。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一年365天,说她工作360天绝对不过分。这一点上,我们深深认同。搞新闻的,特别是做夜班编辑,签发最后的大样,忙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态。我们夜班不叫加班叫正常上班,我们的状态是“早睡早起——早晨睡早晨起。”

她领衔的支行扭亏为盈,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业绩一直稳居深圳分行首位,被总行评为“全国零售业务示范网点”、“全国十佳营业网点”;还被中国银行业协会正式授予“2008年度全国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荣誉称号。这些,看起来不容易,做起来更难。尤其是她领导的支行人均存款近一亿,人均创利300多万的业绩亮瞎人眼,这才是排头兵的风姿。

无论你怎么说“热爱”,写东西绝对是个“苦差事”。

黄军是学中文的,从写新闻,到写材料,到写论文,写理论文章,写散文,写小说。这些文字,每一个都不容易,每一个都该被阅读。

黄军的励志之处在于,当一个人的弱项成了主业,强项成了副业的时候,永不低头、永不气馁、永不躺平。

黄军让人开悟之处在于,当称谓由“行长”改为“作家”,别迷茫、别失落、别苦闷,那是人生另起一行。

来源:丁时照
编辑:程正元


484#
发表于 2024-10-19 19:14: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被抢18年后,孩子找到了


孩子被拐卖过程中的一位重要“中间人”因其他刑事犯罪,在多年前就已被执行死刑——线索中断了,这也意味着这个孩子是如何被拐卖的也许永远都不能查清
尽管时隔二十多年,当对人说起侄子被人持刀从家中抢走的那个午夜,以及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周自展仍会愤愤不平。
2001年3月7日午夜,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时名苍山县,2014年更名)磨山镇南周庄村的周自管家中闯入三个人,周自管被打致重伤,其5个月大的儿子被抢走,随后孩子下落不明。不久,李步尧等五人被抓并以拐卖儿童罪判刑。
2019年,失踪多年的儿子因高考录入DNA并与亲生父母比对成功被找到,周家才知道,他被卖到了60公里外的枣庄。
随着亲人相认,周家原本以为可以“顺藤摸瓜”查清孩子被拐卖的链条,但是,他们得到的消息却是,孩子被拐卖过程中的一位重要“中间人”因其他刑事犯罪,在多年前就已被执行死刑——线索中断了,这也意味着,这个孩子是如何被拐卖的,也许永远都不能查清。
与此同时,无论是在当年的审判中,还是出狱以后,被判定为实施了这宗拐卖儿童犯罪的李步尧等五人一直否认此事是他们所为,另有真凶,现在仍在申诉。
案发
南周庄村在兰陵县城东面,两者相距10分钟车程。兰陵县以出产大蒜闻名,周自展如今开着一家加工蒜皮的工厂。二十多年前案发时,在这个小工厂现址,他经营的是一家预制板厂,弟弟周自管也在预制板厂里做活。
根据周自管的回忆,孩子被抢发生在2001年3月7日夜里12点左右。当时,周自管睡在屋里一张小床上,妻子巩学娟和5个月大的儿子周栋梁睡在同屋另一张大床上。周自管睡得很沉,突然感觉自己被什么东西猛砸了一下,他急忙爬起来,看到有三个人闯进了屋里。其中一个人手拿铁棍,朝他的头又砸了好几下,他晕了过去。
等周自管醒来,已经是在医院里了。他发现自己的头部被砸伤,左胳膊不能动,尤其严重的是,后背被捅了两刀。后经法医鉴定,他的头部和左眼部损伤为轻伤,背部损伤为重伤。时隔二十多年,当《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于2024年9月在南周庄村见到周自管时,他背部长长的疤痕仍清晰可见。


案发那晚,当堂屋门“咣”的一声被人踹开时,巩学娟立刻从床上坐了起来,她看到三个人进了他们住的里屋,其中两人蒙面,一人未蒙面。蒙面的两人,一人持铁棍,另一人持刀子。他们进屋后,就到了周自管床前,那个持铁棍的人砸了周自管。
案发时巩学娟曾与闯入者有过几句对话。她在床上跪求来人不要打她丈夫,没蒙面的人走到她床前,让她下床,不要乱说话,然后对她说:“官司打赢了,很高兴吧?”巩学娟回说:“我不知道。”没蒙面的人又说:“你得罪人,你不知道吗?”巩学娟仍是说:“我不知道。”
然后,没蒙面的人就卡着巩学娟的脖子,抓着她的头发,把她拉到院子西南角的厕所里,让她面对厕所的北墙蹲着。过了三四分钟,巩学娟听到他们走了,外面有摩托车发动的声音。她回到屋里,看到周自管躺在床上,满脸是血,孩子不见了。
巩学娟跑到丈夫哥哥周自展家,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事。周自展立刻打电话报警,并打了120急救电话。周自展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救护车来得快,如果不是救得及时,我家老三的命就没了。”
周家共兄弟三人,周自展是老大,周自管是老三,案发那年,周自展40岁,周自管27岁。周自展是村里的能人,除开了一家预制板厂外,还担任过村主任。案件发生后,因巩学娟说闯入自家的三人她都不认识,警方问他们和谁有仇怨,周自展马上就想到了李步尧。
那年26岁的李步尧是磨山东村人,当时磨山东村是磨山镇政府所在地。自2001年4月起,李步尧开始担任磨山东村支部书记。
周家兄弟与李步尧原本不相识,他们产生交集,缘于一个小矛盾。周自展回忆,1997年9月中旬的一天,他开手扶拖拉机往家中拉玉米,就在他的预制板厂门口,李步尧和未婚妻刘娟骑自行车经过,周自展的拖拉机在拐弯时划到了刘娟的自行车,双方发生争吵。
刘娟是黄山前村人,这个村是南周庄村的邻村,周自展认识刘娟的父亲刘文传,此前关系也不算差。争吵事件发生后,周自展曾到刘文传家坐了坐,他和刘文传一起吸了烟,喝了茶,他以为这件事就过去了。没想到,接下来事情还是逐渐升级。
周自展回忆,第一次争吵后约10天,周自管和巩学娟在一家饭店吃饭时偶遇李步尧和刘娟,李步尧将周自管喝汤的碗摔在地上,并打了周自管。周家兄弟到刘文传家理论,刘文传用铡刀砍伤了周自展的右臂,经法医鉴定,构成轻伤。周自展提起诉讼,刘文传被逮捕,后来刘文传赔偿周自展4500元医疗费,刘文传被判缓刑。
就在孩子被抢一案发生前几天,2001年3月3日,刘文传在山上采石放炮时被炸身亡。周自展回忆,他听说刘文传的妻女都曾哭诉,之前打官司输了受了气,现在又让别人看了热闹。周自展认为,刘文传的死以及其家人的哭诉,都激起了李步尧对他们兄弟的仇恨。
在后来对李步尧等人的审判中,周自展曾担任周自管的诉讼代理人,他在代理词中详细叙述了“李步尧雇凶杀人、抢劫男婴的事实根据”,认为李步尧是“想达到杀人灭口的目的来解他们的心中之恨”。
《中国新闻周刊》得知,孩子被抢一案发生次日,原苍山县公安局将该案立为重大案件。李步尧及妻子等人被询问,李步尧被认为没有作案时间,排除嫌疑。
时隔半年,2001年9月6日,李步尧又被传唤到磨山镇派出所,两天后被刑拘,同年10月11日被逮捕。
供述
李步尧归案后,同案的冯作力、曹永富、张晓东、王强以及张晓丽、孙超等六人也先后归案,其中李步尧、冯作力、曹永富、张晓东、王强等五人经审判被认定“拐卖儿童”。他们五人年龄相仿,家住得不远,早在十六七岁就结拜为“仁兄弟”,经常聚在一起。
2001年9月6日被警方传唤后,李步尧被刑拘,事由无关抢孩子,而是涉嫌寻衅滋事罪:他在2001年7月26日和曾在磨山东村担任过村支书的杨洪玉等人打架,打斗中,他用椅子打到了劝架的人的面部,致对方轻伤。
2001年9月7日,李步尧接受警方讯问,被讯问的是前述寻衅滋事事件。此后的讯问,则问及抢孩子一事。冯作力等几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李步尧供述,他找了冯作力将周家的孩子抢走并卖掉,去抢孩子的有冯作力、张晓东,还有一个东北青年以及一个司机。几天后,李步尧供述,参与抢孩子的张晓东等三人是冯作力找的,对于孩子的下落,冯作力告诉他,给了自己的一个姐姐。
李步尧还曾这样供述:冯作力告诉他,孩子被捂死了,后来他和冯作力一起毁尸灭迹。
冯作力回忆,他的关键供述有两次。第一次是在2001年9月9日,他供述,李步尧找到他和张晓东,让他们帮忙“办”周家兄弟,于是他和张晓东找了在县城居住的东北人刘流。2001年3月7日夜,他和刘流、张晓东三人坐一辆张晓东租来的车,李步尧骑摩托车,到了南周庄村。他和刘流、张晓东闯入周家,刘流拿铁棍、张晓东用刀伤人,他抱走孩子。抢完孩子后第三天,张晓东告诉他,孩子卖给曾教过他和张晓东的代课老师杨亮了。
2001年9月10日,冯作力供述,案发当晚,他和刘流、张晓东闯入周家,他们三人都蒙面,在袜子上烧两个洞露出眼睛。
张晓东回忆,在2001年9月11日第一次接受讯问时,他就说,抢孩子的事不是他干的,当时他不在场。2001年正月,他到了在东营市开饭店的同学孙超处,帮着买菜杀鱼,直到当年农历五月小麦已经收完了才回苍山县。
张晓东之所以会在孙超处,是因为2000年11月15日,他在乘车时与他人发生冲突并用刀子刺伤了人,此后他几乎都在外地躲藏,只有过年时回了姐姐张晓丽家。
因张晓东交代了乘车时与他人发生冲突持刀伤人一事,次日其以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刑拘。张晓东回忆,他在看守所期间,经家人出面,与被他捅伤者达成和解,赔偿对方2.3万元,对方不再追究他的刑事责任。2001年10月12日,张晓东被取保候审。
三个月后,2002年1月15日,张晓东再次被抓,受审十多天。除冯作力外,李步尧、王强等也都被继续审讯。
张晓东这次交代,参与作案的人有他、王强、李步尧、冯作力、曹永富。王强开车载着李步尧、冯作力、曹永富,他骑摩托车,五人到南周庄村,冯作力拿手灯,曹永富拿铁棍,他拿刀子。他刺了周自管两刀,抢了孩子,然后把孩子放到他姐姐张晓丽家,过了几天,他和李步尧又把孩子带到了东营的孙超那里。
几天后,张晓东交代,那晚是他把巩学娟带到了厕所里,冯作力抱着孩子出来。后来,孙超把孩子送给一个名叫刘言的开出租车的朋友。但张晓东称,在这次讯问结尾,自己翻供了。
据曹永富回忆,在接受讯问时,他交代:那天王强开车带着他和冯作力、李步尧,张晓东骑摩托车。闯进周家时,他没蒙面,拿一根铁棍,冯作力和张晓东蒙面,张晓东拿刀。他用铁棍打了周自管,张晓东刺了两刀,冯作力抱走孩子。之后他们五人一起把孩子放到了张晓东姐姐家。
孩子的下落,警方曾根据供述调查,但未能找到。
判决
2002年9月10日,原苍山县检察院向原苍山县法院提起公诉,指控李步尧、冯作力、曹永富、张晓东、王强、孙超、张晓丽等七人涉五宗罪。检察机关查明,2001年3月7日夜,李步尧、冯作力、曹永富、张晓东、王强窜至周自管家中,将周自管打致重伤后,抢走其儿子周栋梁。
在审判过程中,对于拐卖儿童罪的指控,李步尧等五人均辩称自己没有做,五人的辩护人也均辩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指控不能成立。
2002年12月17日,原苍山县法院宣判,李步尧、冯作力、曹永富、张晓东犯拐卖儿童罪及其他罪,均被判刑十年以上;孙超和张晓丽均犯窝藏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王强因在取保期间逃跑,未一起获判。后来,王强在2008年被抓,以拐卖儿童罪获刑六年。
宣判后,李步尧、冯作力、曹永富、张晓东等四名被告提起上诉,原告周自管认为量刑过轻,也提起上诉。2003年6月,临沂市中院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2003年10月31日,原苍山县法院作出判决,判决结果与原判决相同。李步尧、冯作力、曹永富、张晓东四名被告及原告人周自管均再次提起上诉。2003年11月25日,临沂市中院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归来
孩子下落不明,这在周家一直都是一件天大的事。周自展坚信侄子还活着,他散发悬赏传单,一接到线索,就出发查看。因为张晓东等人曾供述孩子被送到了东营,他还乔装成乞丐,到东营调查。周家兄弟每年都会到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2019年1月23日,周自管接到枣庄市市中区孟庄镇派出所的电话,对方说孩子找到了。周自管、周自展夫妇来到了孟庄镇派出所,见到了丢失多年的周栋梁。
现在周栋梁名叫陈某威,是孟庄镇崖头村村民陈跃亮、雷兴云夫妇的儿子。孟庄镇东靠兰陵县,崖头村距离南周庄村只有约60公里。后来周家兄弟得知,这个孩子原本没有户口,要高考了,他的DNA被录入,与之前就已录入DNA的周自管夫妇比对成功。
周自展回忆,找到孩子的次日,周栋梁的养母雷兴云就被传唤到了兰陵县公安局,她坚称是在某个桥底下捡到的孩子。在外地打工的陈跃亮也被传唤,他也坚称是在桥底下捡的。后来陈跃亮夫妇被取保候审。
在李步尧等五人中,第一个得知孩子被找到的是李步尧,他打电话分别告知其他几人。曹永富回忆:“当时我正干活呢,李步尧打电话给我,说孩子回来了,来南周庄村认亲。”
彼时他们五人都已刑满释放多年,一直在申诉。周栋梁被找到,他们认为机会来了。《中国新闻周刊》自兰陵县委了解到,2019年,山东省委政法委曾组成案件复查组。
2019年6月,山东省高院驳回冯作力、曹永富的申诉,2021年3月驳回王强的申诉,2021年8月驳回李步尧、张晓东的申诉。
周家兄弟后来得知,孩子被拐卖的链条已查清,孩子养父母等多名当事人已过追诉时效,警方决定不再起诉。但他们得知,有一名当事人被调查,另一名当事人则在多年前因其他犯罪被执行死刑。
兰陵县检察院于2020年9月作出《不起诉决定书》,其中写道,2001年3月,吴朝玲受本村村民庄文忠的委托,要将一名男婴卖给他人,吴朝玲将该消息告诉了当时在枣庄市市中区一个市场卖瓜子的张玉龙,张玉龙想将该男婴介绍给其表哥李伟收养,将这件事告诉了在枣庄市市中区武装部工作的六姨父付哲刚。
几天后,吴朝玲将该男婴抱到了张玉龙的摊位处,张玉龙叫李伟来看男婴,李伟没有收养。后来付哲刚将吴朝玲和男婴带到家中,又将该消息告诉了同事陈修亮,陈修亮告诉了其哥哥陈跃亮。陈跃亮生了三个女儿,一直想收养一个儿子。后来陈跃亮和他的哥哥陈跃平一起到付哲刚家中,花8000元将男婴买走,取名陈某威,陈跃亮、雷兴云夫妇抚养至今。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庄文忠即是因其他犯罪已被执行死刑的那位当事人。冯作力说,2023年4月12日,兰陵县委政法委书记宋志强、县公安局局长张新玉以及县法院院长、县检察院检察长等人曾一起接见他与张晓东、曹永富、王强。宋志强向他们通报,这个案子已经破完,姓庄的已被执行了死刑。“他没有称姓庄的是‘真凶’,而是‘中间人’。”冯作力说。
也就是说,庄文忠是如何得到这个孩子的,目前仍是未知数。《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庄文忠是兰陵县神山镇小屯村人。小屯村在兰陵县城东约10公里处,距离南周庄村也约10公里。2024年9月12日,该村一名村干部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该村村民多姓吴,庄文忠在该村已经没有亲属了。
《中国新闻周刊》曾联系宋志强、张新玉,他们没有接受采访。9月12日,《中国新闻周刊》自兰陵县委政法委一位副书记处了解到,吴朝玲因该案已被判刑,“也是拐卖儿童罪”。

发于2024.10.21总第1160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杂志标题:一起拐卖儿童案的23年
金明大(瞭望东方):这才是深度报道!这样的内容,这样的体量,这样的讲述,短视频无法替代,长视频也不行。因为,视频再华美丰富,也无法取代文字。视频是画面,文字是符号符号经过眼睛的读取、大脑的理解、情感的渲染,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这个过程不可忽略、妙不可言,这就是阅读的愉悦。就像吃饭,我们享受咀嚼的过程,而非直接喝一碗蔬菜米糊。说远了,向向南老师致敬!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dLVFs0gyTYjJj5w7VlpVQ
编辑:程正元



485#
发表于 2024-10-21 19:34:23 | 只看该作者
每周好稿 |更多的信息增量,是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本周的优秀报道,仍以法治调查新闻为主导。

这个类型的题材基本上是每周优秀稿件的必选之作,但还是推荐“正面连接”的那篇描写阿富汗女人的稿件,这篇内容从时效性来说或许不算“新”闻,但用独特的视角去呈现我们所未知的世界,其“新”意也足够新闻二字。

新闻的内涵本身也不是每天去记录“苦大仇深”,让世人了解未知,才是新闻的本质。



标题:一个阿富汗女人的来信

作者:Khadija Haidary
来源:正面连接
时间:2024-10-15



没有什么能够比一个阿富汗女性的自述更能反映阿富汗近年来的境况的。

本文虽然是一个个体经历的讲述,但呈现的却是2021年塔利班掌权之后阿富汗社会的全面变化。讲述者Khadija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一个鲜活的、几乎令人窒息的现实世界。它的力量源自那些平实、细腻却深刻刺痛读者的日常描述。尤其是当塔利班统治下的压迫感逐渐从外界侵蚀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时,跟随着Khadija的讲述,我们也都感受到了那无形的桎梏在慢慢收紧。

这篇报道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用国际新闻常用的宏大叙事或政治框架,而是通过一个阿富汗女人的信,让人们看到了这个极权统治下“日常生活”的真正含义。对于异国读者来说,这是一个更容易引起共情的报道视角。以及,作为收尾,文末的照片是最戳动人心的一笔。(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东晓)




标题:被抢18年后,孩子找到了

作者:刘向南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时间:2024-10-18


《被抢18年后,孩子找到了》一文所写,不是一起普通的拐卖儿童案,它先有歹徒深夜入室行凶抢夺,后有5人被司法机关判10年以前重刑结案。18年之后,孩子找到了,当年被判重刑的5人也先后刑满获释,但他们坚认自己无罪并持续申诉,案情更为扑朔迷离。

刘向南作为资深的调查记者,用冷静的态度与极其克制的文字,复盘了这起盘根错节事件的前前后后,其背后的乡村困境与司法生态也在围绕此事起起落落的叙述间隐然可见,显示了一个资深调查记者的不凡勇气和专业能力。

当然,如果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此稿当然未臻至境,如果有来自司法机关方面更多的消息来源,文本会有更多的信息增量,这当然是报道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高校新闻学老师王天定)





标题:“今年已卖出20多个孩子!”临沂一中介自称在医院有“内线”可办全套服务 记者报警

作者:杨雨奇
来源:红星新闻
时间:2024-10-18



整篇报道看了没几段,就给人一种深深的寒意。胎儿如同物品一样可以挑选,标价,买卖,而“中介”在向记者介绍这些胎儿和孕妇的信息时又显得如此机械,如同一个贩卖机毫无情感,让人感觉悲凉。


从新闻本体来说,确实是让人感觉匪夷所思。但就整个操作来说,这种调查暗访类的题材,应该提供更为缜密的证据逻辑。虽然看得出来,记者尽力做到了核实义务,但所呈现出来的证据,并没有足够压制住推翻对方否认的力度。所以,最后不得不把警方搬出来收场。从传统意义的调查新闻来说,不够完美。(北京青年报记者张子渊)




标题:父亲被杀,凶手脱罪:儿子将母亲送上被告席

作者:陈怡帆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2024-10-19



本文细节描写很出彩、很“南周”。8000多字的文本,整个架构捋下来,一帧帧糅合了“人物景”的切换画面,如蒙太奇式手法,将17年前发生在河南农村卫生室的这起凶案的起、转、落、又转,一气呵成呈现而来。


从很多细节上,也能看出记者灵活的知识运用能力。比如,“他死的那天是2007年7月12日,再过十来天便是一年中阳光最烈、气温最高的时节。”这样一句话背后其实是,7月22日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进入大暑,“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这种写法,体现出了作者和编辑不仅仅满足于把故事讲清楚,在文本推敲上也下了很大功夫。


通常来说,短稿阅读起来短平快,利于传播,长稿则要求读者更有耐心。这篇稿件,就凸显出了大稿的价值。在我看来,这也是这篇稿件最难能可贵的地方。那就是,虽然记者首先接触到的是当事人或律师提供的一堆法律材料,但记者并未满足于把它写成一篇法治新闻稿,而是通过扎实的采访、细致的刻画,完美呈现了猜忌的夫妻关系、撕裂的母子关系、纷纭的乡村伦理等社会问题,细细品味,发人深省。


据文章介绍,本文女主母亲张美婷,目前面临着入狱的可能。这也让我想起此前的女子监狱采访经历,有相当多的女性犯罪,是由家庭问题而引发。回到本文,若非家庭关系的破碎,也就不会有这起“儿子告母亲”的人间悲剧。这也启示我们,社会普法教育不能只是点对点的单线教育,也应当注重由点对面甚至面对面的家庭单元教育。由此,社会就能多一些温情,家庭会少一些冲突。愿本文涉及的家庭,早日案结事息,“没有负担的活着”,早点“过上几天好日子”。(法制文萃报总编助理彭飞)




标题:绝望的“榜一大嫂”

作者:任晓宁
来源:经济观察报
时间:2024-10-19



美女主播唱歌跳舞激情四射,“榜一大哥”疯狂刷礼心潮澎湃,直播间内粉丝云集热闹非凡……这是我们印象中的网络直播现场。然而,《绝望的“榜一大嫂”》告诉我们,在这种光鲜背后,有巨额的损失、痛苦的家属、破碎的婚姻、漫长的官司等严重问题。

看到“男子为女主播打赏1600多万元”的消息,估计每个人都会骂一句“这男的是不是有病”,否则也不至于发生这么匪夷所思的荒唐事情。显然,他“有病”。可是,仅仅是他病了吗?没有主播的诱导,没有平台的纵容,没有条款的放任,他怎么可能病得如此严重,损失巨额财产,导致妻离子散?最可怕的,是法律也救不了“有病”的丈夫,帮不了绝望的妻子,于是挽回损失遥遥无期,“榜一大嫂”陷入绝望。

《绝望的“榜一大嫂”》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敲响了警钟:希望粉丝更加理性,希望主播更加自律,希望平台加强监管,希望法律更加完善,避免类似悲剧重演,维护网络清朗空间。(资深媒体人金明大)




来源:磨稿子(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ehUZSrlfwoHIi1hQcpgrw
编辑:李梦瑶


486#
发表于 2024-10-29 16:23: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被停发养老金:一个退休群体的罪后余生
20214月开始,南邵安的养老金停了,只因他从事业单位退休后犯了罪。不仅安徽,江苏、四川、湖南、重庆等地有不少人,也遭遇相同困境。
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各地并不统一。发生在南方某省的两起判例,法院最终都支持了养老金被停发的事业单位退休干部。
在全国反腐形势下,如何处理因职务犯罪挨过处罚的退休干部的待遇问题,有关部门拿捏不准。
南方周末记者 杜茂林
责任编辑 | 钱炜
一位老人从青岛一老年公寓旁经过。(视觉中国/图)
谁让你犯过罪呢?
67岁的南邵安从未想过,这句话就像一道箍,套住了他的晚年。
20214月开始,他的养老金被停发了,生活费没了,只因他从事业单位退休后犯了罪。
退休前,南邵安是合肥某高校一个学院的教授。他教过的学生中,不少活跃在不同的岗位上,其中不乏厅官。他自称腆着老脸四处托人帮忙,希望恢复发放养老金。但得到的答复都很直接:政策就这样,他们也没办法。
有多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因受过刑罚而被停发养老金?虽无法给出确切数字,但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人社部门官员、律师和学者,他们的判断颇为一致:这个数字绝不会小,且呈上升趋势。
这源于2012年三部门联合出台的一份文件。
2014年,全国开始了一场以并轨为核心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如今,十年过渡期满,并轨制度已于2024101日正式实施,但这份旧文件仍有效力。他们在守望那个攸关生存的新配套政策,至今还未等到。
突然停发
南邵安是20189月正式退休的。当年5月,他与校内另一名教授发生口角,后动手伤人,致对方轻伤。2020 5 月,南邵安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
20214月,南邵安如往常一样,让老伴代他领取养老金。老伴回去告诉他,账户上没钱。
没有人通知他,也没见到行政文书,养老金突然被停发。南邵安赶忙跑到安徽省社会保险局(省人社厅下属事业单位,下称安徽省社保局)询问,工作人员才告诉他,局里当月已决定暂停发放他的养老金。
不仅如此,安徽省社保局还要追回201810月至20213月其间发放的养老金,计29个月,共25万余元。201810月,正是南邵安被取保候审的时间。
暂停发放的依据,是20129月开始实施的一份文件。由于涉及国家干部,该文件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原监察部联合发布,规定了如何处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遭遇强制措施,及行政、刑事处罚时的工资待遇问题。
这份被简称为人社部发[201269 (下称“69号文)的通知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退休后,一旦遭遇强制措施和刑事处罚,将停发退休费,改为按比例计发生活费。处罚结束后,视情况发放退休费。
照此规定,在南邵安取保候审期间,其退休费应被停发,改为按原基本退休费的75%计发生活费;缓刑考验期间,生活费比例进一步降至60%。在考验期满、重获自由后,南邵安的基本退休费应比犯罪前降低40%,每个月能领取四千元多的养老金。
如果是被判了实刑的退休干部,根据规定,惩罚进一步升级:服刑期间,他们会被取消一切退休待遇。出狱后,其待遇由原单位酌情处理。
之所以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作出特别规定,是因为他们的养老金由财政拨款,被称作退休工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讲师向春华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相较于企业职工,他们的退休工资通常更为优渥。
这也是那时养老金并轨呼声很高的原因。长期以来,中国大多数省份的养老金体系实行双轨制: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个人不缴费,退休后由单位发放退休费,而企业员工则需自己缴付养老金。
这种因身份产生的差异,其后迎来了一场变革。
政策里的缝隙
2014 年,也就是“69号文实施的第三个年头,养老金制度并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2号文件,从201410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也开始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是单位交一部分,个人交一部分,而此前,机关事业单位有编制的人员个人是不用缴纳养老保险的。
改革过渡期设定为十年。
当时数据显示,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南邵安正是这4000万分之一。自2014年起,他每月工资中就有一部分自动划入社保账户,直到2018年退休。
按照过渡期的政策规定,2014101日以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被称作中人。针对这个群体,政策演化出了一套复杂的演算方法,以确定他们退休后的养老金数额。
在南邵安的意识里,个人缴了养老保险,那退休后领的钱不再是双轨制下的退休工资,而属于并轨后的养老金
既然如此,为何退休后却领不到养老金?
组织不可能骗我,那是不是执行政策的人理解错了?南邵安心里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很快,南邵安就发现了政策里的缝隙。
“69号文虽规定了有关部门有权停发退休费的特定情形,但文件中还有一个特别条款:受到刑事处罚的事业单位干部,只要已参加养老保险并按规定计发基本养老金,其待遇处理仍应遵循国家养老保险的相关规定(下称特别条款)。
特别条款就像一根救命稻草,被南邵安紧紧抓在手里。
20215月,他一纸诉状将安徽省社保局告上法庭,请求撤销省社保局对其作出的停发和追回养老金的决定。
庭审中,南邵安自辩称,2014年养老金制度改革后,自己领取的是养老金而非退休费,应按特别条款予以处理。
安徽省社保局则认为南邵安的情形不适用特别条款,因为他领取的退休费和养老金是一回事,如果该文件中退休费已经不再适用,中组部、人社部和监察部应该及时通知作废或修订,但事实上该文件至今有效。
更关键的是,安徽省社保局提供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202011月下发的处理口径。
这份处理口径针对的正是被追究违纪违法责任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口径中有这么一句话:对于应当停发退休费的退休人员,社保机构有权暂停发放其养老保险待遇。
这句话的确将退休费和养老保险待遇视为同一概念。最终,一审法院支持了安徽省社保局的说法,驳回了南邵安的全部诉求。
即便停发退休费,也应发放生活费,为何省社保局要求全款退回?南邵安当庭质疑。
法院审理认为,生活费不属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整范围,因此省社保局对生活费问题未做出处理,并未违法。
南邵安的疑惑更深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养老司的一个内部口径,就能推翻“69 号文里的特别条款?
他随即提出上诉,二审维持原判,理由是,由于安徽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所以对“69 号文特别条款暂不执行。
2020715日,北京,来银行的老人大多数都是查看自己养老金增额及到账情况。(视觉中国/)
折中
南方周末记者随机调查发现,暂不执行特别条款的不仅是安徽,江苏、四川、湖南、重庆等地有不少人,也遭遇相同困境。
71岁的胡秀敏,退休前是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的主管护士,2008 年退休,2017年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入狱39个月。入狱两年后,她的退休费被停发至今。
对照十年过渡期政策,胡秀敏在2014 年前退休,属于政策中的老人。但和南邵安所在高校2014年才开始实行个人缴纳养老金不同,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是机关事业单位中最早探索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那一批。
公开资料显示,从1990年代以来,先后有 28 个省市开展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局部试点,约2100万人参加。2008年,国务院决定在5个省市先行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
在政策部署下,自1995年起,胡秀敏便按规定上缴养老保险直到退休。20213月,出狱后的胡秀敏开始了新的奔波,常和她一起的还有5位同病相怜的人。
信访部门成了老人们常去的地方。我已去了近两百次。胡秀敏的声音中充满着急、委屈和不甘,有信访干部说很同情我们的遭遇,但他们也没办法。
反复信访也并非毫无回音。20233月,徐州市信访联席办召开了一场服刑释放人员待遇信访事项专题研讨会。参会信访代表共4人,除了他们所在单位及其上级单位之外,市人社局、市财政局也派人出席。
这场研讨会的会议纪要披露,事业单位服刑释放人员待遇信访事项近年来已有多批次,亟须引起高度重视。
同时,会议纪要提到,出于人性考虑,酌情给胡秀敏他们发放基本的生活保障待遇。每月能领一千多,但我本应领的退休费是五六千。胡秀敏说。
无法突破现有政策而采取的折中办法,也是一种无奈。向春华说,据他了解,“69号文里虽然有特别条款,但事实上关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怎么办,确实没政策。人社部门的做法难以言错
不断的信访中,胡秀敏也有了经验。有关部门拿政策,她们也可以找政策,用政策打败政策
在故纸堆里,胡秀敏发现了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2001年出具的《关于退休人员被判刑后有关养老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复函中称,服刑期满的退休人员可续发基本养老金。
这句话,她用笔划了一次又一次,念给家人听,念给单位同事听,念给人社部门听。然而,从结果来看,复函内容并未产生任何回响。
当然,也有回复的。合肥市两级法院在对南邵安案的判决中称,该复函成文时间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之前,所以这里的退休人员是指企业而非机关事业单位。
可上世纪90年代,红纸白字写着不少地方已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如果特指企业,文件肯定会写上。南邵安反驳。
卡点
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各地并不统一。
南方周末记者梳理了发生在南方某省的两起判例,法院最终都支持了养老金被停发的事业单位退休干部。
这些判决均适用了“69号文特别条款和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的复函,认为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并未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排除在整个养老保险体系之外,行政部门对其进行限缩解释缺乏法律依据。但更多的省市并未采用类似的做法。老人们在原地。
不像胡秀敏只能依靠反复信访,南邵安走了另一条路。
2021年,他写信向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吴斌反映情况。吴斌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看了信后他判断这个群体数量不会小,又事涉民生,需要尽快明确。
吴斌联系了省人社厅厅长,厅长回复说要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请示。2023年,他再次向人社厅询问此事,仍没有结果,他们也只能等人社部发文
后来,南邵安又托朋友联系上了安徽省人社厅养老保险处处长吕泉。吕泉带队去过南邵安的单位,向其解释政策,并想追回那笔25万元欠款
事实上,25万元并非焦点,而是谈判桌上的筹码。无论是南邵安还是胡秀敏等人,都愿意归还服刑期间领取的养老金,但前提是恢复发放。
南方周末记者就此事向吕泉求证,他以这个群体敏感、涉及的政策性很强婉拒了采访,建议联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再后来,南邵安找到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李修松,希望他在2022 年全国两会召开时提出,建议尽快出台文件,明确退休干部的养老金待遇问题。
李修松也觉得此事关乎社会稳定。当时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在全国推广已8年,这样的情形只会越来越多,李修松提交了提案。
2022年的一天,李修松电话回复南邵安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告诉他政策已在加快研究,有望在当年出台。南邵安为此兴奋了好长时间。
20241018日,南方周末记者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函求证,该部宣传中心新闻处工作人员称:部里一直很关注,目前政策还在研究制定中。
政策到底在哪里?
据南方周末记者从人社系统内部了解,在2014年养老金制度并轨之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注意到了这个群体。有内部人士称他为此多次到监狱调研,但牵扯面太广,政策难出。
所谓牵扯面太广指的是,如果出台新的政策,是否也要考虑2014年以前退休的干部。过去,他们大多数都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他们的养老诉求怎么办?
另一位人社系统内部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69号文的发文单位不仅是人社部,如今要更新政策,需多个部门达成一致。
据向春华回忆,近几年,针对退休干部养老金问题,多个部门已多次开会研讨此事,但始终存在不同声音。
决定事件走向的,往往不是政策本身。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学者、官场人士和律师都提到,在全国反腐形势下,如何处理因职务犯罪挨过处罚的退休干部的待遇问题,有关部门拿捏不准。
如果干部贪污受贿,违反基本职业道德,还能享受这么高的养老待遇,这可能是有问题的。向春华解释。
南邵安也托北京的官场朋友问过,得到了类似的说法。但他想不通,在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行政部门一刀切式地全部停发,合理性何在?何况还有很多退休干部并非职务犯罪。他强调。
空转
但在律师马永杰看来,能否领取养老金和领取人的身份无关。社会保险法已有规定,只要个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退休时满足了缴纳年限,理应领取养老金。
马永杰过去十年处理了近 20 停发养老金案件,发现案情大同小异。他认为,之所以停发养老金,政策阙如只是很小的原因,更关键的是他们的身份遭到排斥。
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马永杰正赶往湖南开庭。开庭所涉案件的原告刘柏林,原是一名正科级干部。20194月,他因受贿罪获刑三年六个月,当月即被停发养老金至今。
刘柏林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他所在的怀化市较早启动了养老金制度改革。自1998年起,他就有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每月参保缴费直至2018年退休,从未间断。
20246月,刘柏林将怀化市鹤城区养老和工保中心告上法庭,要求恢复个人养老的基本权益。在马永杰的建议下,刘柏林请求法院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文件的合法性进行附带审查。
马永杰分析称,这一类文件事实上是一种内部惩戒,因刑罚而启动,不符合宪法保障公民基本养老权利和社会保险法的立法精神,属于刑罚的延伸惩罚,难道犯了罪的退休干部,就不是公民了?
他的观点在前述南方某省的判决书中得到呼应:养老保险是一项关乎生存权的基本保障制度,停发养老金可能导致丧失劳动力的老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进一步失去养老的物质保障,陷入生活困顿,这与养老保险制度的初衷相悖。
然而,20248月,怀化铁路运输法院一审认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于上位法并不冲突,合法有效且合理适当,驳回刘柏林的全部诉求。
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众多人士中,不少人都指出政策阙如的症结:国内许多制度仍围绕身份运转。这里的身份指基于户口身份、单位性质和职业性质等而建构的社会等级身份。中共蚌埠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吴秀才在《从身份本位到公民权利——中国养老保险七十年》中如此评论。
在湖南怀化,刘柏林刚拿到一审判决书,已准备第二次上诉。此前,二审法院曾将案件发回重审。
在直线距离1200公里之外的江苏徐州,胡秀敏等人正筹划下次上访。邻省合肥市的南邵安直言总不能一拖再拖,还得另觅办法
诉讼、信访、行政复议……谁也无法给出明确的时间表。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南邵安为化名)
【转芮必峰教授观点】对多数人的关注是任何一个正常社会都能做到的,而对少数人的关注则是公平正义的更高体现,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已经历十年,一些涉及少数人的养老保险政策,如受刑事处罚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如何处理,千呼万唤不出来,以至不少人多年不能享受应该享受的养老金。现如今,宏大叙事的宣传比比皆是,关注底层百姓,尤其是少数群体疾苦的媒体越来越少,站在公平正义立场为少数底层群众的具体利益鼓与呼的报道更不多见。向《南方周末》致敬,为这篇报道的记者和编辑点赞!
来源:南方周末
编辑:王晨雅

487#
发表于 2024-11-1 16:25: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这75件作品为何能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看看评委给出的理由
根据公示,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出获奖作品378件,其中特别奖4件,一等奖75件。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公示的参评作品1373件(消息146件、评论74件、通讯104件、新闻专题 114件、新闻纪录片47件、系列报道134件、新闻摄影39件、新闻漫画15件、副刊作品16件、新闻访谈36件、新闻直播22件、新闻编排32件、新闻专栏42件、新闻业务研究96件、重大主题报道108件、国际传播136件、典型报道90件、舆论监督报道50件、融合报道48件、应用创新24件),获奖比例27.5%。
75件一等奖中,消息6件、评论6件、通讯5件、新闻专题5件、新闻纪录片2件、系列报道5件、新闻摄影2件、新闻漫画1件、副刊作品1件、新闻访谈2件、新闻直播2件、新闻编排3件、新闻专栏10件、新闻业务研究2件、重大主题报道6件、国际传播6件、典型报道4件、舆论监督报道3件、融合报道3件、应用创新1件。公示阶段,对特别奖、一等奖作品,中国记协还同时以“评委会评委推荐语”的方式,公布了中国新闻奖评委的点评。整理如下,供参考学习:评委点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4件特别奖评委点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6件一等奖消息
评委点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6件一等奖评论
评委点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5件一等奖通讯
评委点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6件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
评委点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6件国际传播一等奖
评委点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10个专栏一等奖
【新闻专题:4件】1.习近平的“艾奥瓦老友记”(电视)
【点评】在中国领导人相关活动的重大题材作品中,这是另辟蹊径之作。作品以特派记者对贝隆、奎因、兰蒂等新闻当事人的独家专访,串联起他们与习近平主席结识、叙旧以及重逢的三段交往经历,生动讲述了中国领导人与美国人民跨越38年的友谊故事,真实展现了中国领导人重情尚义的亲切形象。作品主题鲜明、选材典型、策划严密、细节丰富、文风质朴。(评委: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谷虹)
2. 河南广播电视台:从延安到红旗渠(电视)
【点评】这是一部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讲述领袖故事的创新之作。作品以时间跨越、空间跨越的“双跨越”形式,以亲历者、见证者、传承者的多元视角与真情实感,深刻揭示出延安精神与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震撼人心”的不朽力量。节目重大题材精巧落地,精神谱系故事讲述,集新闻要素、专题特性、纪录真实与艺术审美于一体,打造出一部讲述中国故事的好作品。(评委:四川省记协主席刘成安)
3. 北京广播电视台:四天三夜,被困门头沟列车乘客大救援(广播)
【点评】这篇作品是重大突发事件和应急救援的代表作,充分展现了广播媒体的特有优势。以声传景,以四天三夜为跨度,现场记者采用乘客和救援方两条线索交叉叙事,构建起扣人心弦的大救援全景。以声传情,来自救援一线的20段同期声,忠实再现了各个群体面对突发事件的真情实感,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以声传神,选取铁路、部队、社区和乘客中17个人物,亲口讲述自身经历和感受,客观自然展现了危难时刻的救助互助,描绘出折射当下中国精神的普通人群像。(评委:安徽广播电视台台长吴文胜)
4. 央视频客户端:50部朝鲜战争电影揭露美国意图(新媒体)
【点评】2023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作品构建了深度调查与融合报道的新范式,巧妙地融合了现代数字技术、影像资料分析及多元模态语料等前沿科技元素,依托坚实的数据支撑与严谨的客观分析,直观展现了美国策略背后的复杂逻辑与操作手法,独辟蹊径地解构了美西方战争叙事中的潜在偏见与误导。它不仅挖掘并揭示了这场战争在当代的深远意义,更激发了每一位中国人处于全球格局深刻调整之际的坚定历史自信与无畏底气。(评委:四川省记协主席刘成安)
新闻纪录片 2件:
1.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通向繁荣之路》第一集 大道同行(电视)【点评】这是一部生动描摹“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愿景变为现实宏大进程的纪录片。节目立足历史纵深和全球视野,全面系统梳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外延和发展脉络,总结共建十年的重要进程和重大成果,用宏观广阔的历史架构、生动丰富的细节故事,展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实践平台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纪录片立意深远、结构清晰、事例丰富、说服力较强,特别是通过多位海外人士的讲述,系统性地说明“一带一路”是一条并肩努力的繁荣之路。(评委: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闻传播中心评论部主任尹健)
2. 江西广播电视台:新闻纪录片 (电视)【点评】作品选题较为重大,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出发,以纪实的方式,通过大量珍贵的新闻现场,展现了一幅富有艺术品位、新闻价值和历史内涵的中国生态文明新画卷。作品视角独特,结构巧妙,通过两个“约定”将一系列新闻故事紧密串联,既展现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的紧密联系,也凸显人类对于自然的关爱与责任。作品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生动的纪实画面,展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作品构思巧妙、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故事讲述见人、见物、见思想。(评委: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李卫东)
系列报道5件:
1. 中国青年报:“了不起的青春小店”系列报道(报纸)【点评】这是一组关注大时代浪潮中青年创业创新的系列报道。中国青年报在全国各地探访了60多个城市的数百家青春小店,与上百家小店的创业青年进行深度对话,并用视频同步记录了他们的奋斗故事。这39篇系列报道,既充分展现了这群开小店的年轻人如何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不断探索创新的创业历程,也触及了关于营商环境、创业就业政策、传统行业升级等深层次话题。文章精心策划,题材新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立意高远,材料鲜活,文风清新,传播效果较好。(评委:法制日报社浙江记者站站长陈东升)
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隐形冠军(广播)【点评】在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的宏观背景下,通过记者在生产一线的深访和分析,有声有色地呈现出一批在“高、精、尖、特”赛道专注自主创新并取得顶流业绩的“隐形冠军”企业,让广大受众及时了解这些深耕一隅的中国先进生产力代表,感受我国高端制造业领军者争当“世界第一”的雄心与实力。该作品有力印证了“中国经济光明论”,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信、可敬、可学的正面榜样,提升了“隐形冠军”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为其他企业增强了“在全球夺冠”的信心。(评委:中国青年报社编委马明洁)
3. 河南广播电视台:《总书记的回信》第二季 (电视)【点评】这是一部生动讲述大国领袖与人民群众交流交往故事的优秀作品。该系列报道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和人民群众的书信往来为线索,从“写信”着眼,于“回信”着力,从节目涉及的一带一路、乡村振兴、航天科技、教育事业、民族团结、特区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看到大国领袖对治国理政的深入思考,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殷殷期待,对基层群众的深切关怀,蕴藏着家国情怀。(评委:广西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庞通)
4. 山东广播电视台:提奥的天鹅地图 (广播)【点评】作品从一个法国留学生“沿黄追鸟”的视角,在展示中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效的同时,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作品视角新颖、故事动人、现场感较强,故事娓娓道来,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作品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推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法友谊,是一组接地气、冒热气、有意义的系列报道。(评委:山东省记协主席赵念民)
5. 解放日报:《百姓话思想》第三季(新媒体)【点评】作品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的生动实践,用典型案例深度剖析、典型当事人平实讲述、典型场景真实展示的方式,通过全媒体手段多侧面、多角度勾画上海全面部署建设“五个中心”、强化“四大功能”、深化更高水平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而呈现出来的勃勃生机,映射出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作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选材精到、风格清新、制作精良、短小精悍,是主流媒体创新理论宣传的精品力作。(评委:陕西广播电视融媒体集团总编辑骞军)
新闻摄影2件:
1. 新华社:“您认识这位年轻人吗?”(单幅)
【点评】这是一幅表现大国领袖外交风采的优秀时政新闻摄影作品。2023年11月15日,在美国旧金山郊外的斐洛里庄园,习近平主席出席拜登总统举行的宴会,拜登向习近平展示手机里1985年习近平担任正定县委书记时访问旧金山的一张照片。在场的摄影记者迅速捕捉到这稍纵即逝的瞬间。照片主题鲜明、新闻性强,以简要的表达方式为观众呈现了具有时空纵深的精彩瞬间。(评委: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兰红光)相关阅读:新华社的这件独家佳作,参评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新闻摄影
2. 中国新闻社:(杭州亚运会)男子个人花剑:中国队陈海威晋级决赛(单幅)
【点评】这是一幅难得的优秀体育新闻照片,在杭州亚运会男子个人花剑比赛上,摄影记者凭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抓取了一场比赛中,两名“剑客”几乎同时出剑,其中的一名“剑客”在刀光剑影中以泰山压顶之势跃起反击的精彩瞬间。照片利用运动员舒展的击剑动作,十足的动感和细节,生动展现了击剑运动的魅力。(评委: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兰红光)
新闻漫画1件:
1.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丝路行旅图,带你穿越千年(长图)【点评】作品紧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这一重大主题,以工笔手绘长图形式,通过巧妙的构思,运用东方美学和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以艺术性的画面,描绘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风土人情、人文景观与十年建设成果,还有中老铁路、瓜达尔港等标志性合作成果。作品场面宏大,画面精美、细节丰富,充满想象力同时又兼具新闻性,推出后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评委: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长郑华卫)
副刊作品1件:
1. 人民日报:歌声起太行(报告文学 ,报纸,12366 字)
【点评】作品主题重大,内涵深刻,以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发出脱贫攻坚动员令的阜平县为缩影,通过“初心之歌”“奋斗之歌”“信心之歌”“青春之歌”四个鲜活生动的故事,用十年间的山乡巨变,干部群众自信自强、奋斗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战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运思巧妙,立意新颖。作者采访扎实,笔触自然流畅,描写细致入微,感人至深。(评委: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程丽红)
新闻访谈2件:
1.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鲁健访谈丨对话《流浪地球2》(上下集)(电视)【点评】该节目深入剖析《流浪地球2》这部中国科幻电影为何能打动全球观众,首次独家呈现中国科学家助力科幻电影人的动人故事。群像式访谈立意高远、形式新颖,汇聚了全球观众代表、影评人、电影主创、科学家等群体的解析和评价,生动讲述了中国科幻电影在讲好中国故事和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等方面取得的突破。节目制作精良、场景丰富,以扣人心弦的影像叙事,揭示电影幕后的感人细节。(评委: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台长邢喆)
2.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中国好儿女 (电视)【点评】这是一篇深刻缅怀抗美援朝英雄事迹的力作。节目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为契机,不仅“抢救性”地记录了90岁以上志愿军老战士的珍贵记忆,还邀请了英雄后代和专家深入解读,展现了英雄们的崇高精神和不朽功绩。作品构思巧妙,情感真挚,通过全媒体平台的广泛传播,有效激发了青年一代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为传承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了积极的社会氛围。(评委: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学义)
新闻直播2件:
1.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直播 (电视)【点评】这是一场新风扑面、亮点众多、鲜活精彩的重大体育赛事开幕式直播。直播准备充分、布局周密、协同默契、准确详尽,充分呈现中外嘉宾共同出席盛会的历史时刻,特别是首次在开幕式中应用AR虚拟技术,为新颖奇特、富有创意的点火仪式营造出惊艳震撼的视觉效果。直播不仅生动地向世界展现了独特的东方美学与文化自信,更彰显了新时代的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评委:江西省记协主席郭建晖)
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Liv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Palestinian-Israeli conflict on day eight(第一现场火线直击:关注巴以冲突现场报道)(新媒体)【点评】本直播在巴以冲突不断升级、西方媒体大量报道偏颇失实的情况下,以客观、中立、平衡的视角直击巴以冲突核心,在炮火连天的“第一现场”,以多元内容和丰富角度,传递客观平衡报道的价值观,向世界呈现真实的人道主义危机现场,引发国际社会对和平更深层次的思考,以国际化表达向世界传递中国立场、中国声音,增强了中国媒体在海外舆论场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评委: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传播中心主任弓春伟)
新闻编排3件:
1.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亚洲共此时)2023年9月23日 《浙江新闻联播》 (电视)【点评】在第19届亚运会开幕当天,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精心策划,推出特别编排“亚洲共此时”。整档节目分“此刻大莲花”“此刻浙江”“此刻亚洲”等章节,多路记者分赴不同核心现场,综合运用消息、直播连线、电视述评、人物访谈等报道形态,进行时地呈现杭州亚运会开幕盛况,同时全面回顾杭州亚运会八年的筹备之路,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开放、自信、包容的中国。节目主题宏大、立意高远,充分发挥电视特色,多场景、多视角、多形态展现中国特色、亚洲风采。(评委:陕西记协新媒体专委会副主任张连业)
2. 陕西日报2023年5月20日4-5版
【点评】该版面主题突出、构思精巧、逻辑严密、制作考究,以一列奔驰在铁路桥上的中欧班列为视觉中心,6个桥墩象征6个国家,烘托出“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并肩架‘桥’,联通东西”的主题。提炼内容清晰,简明扼要地对中国-中亚峰会背景进行了全景回顾,对峰会主要成果在延伸的轨道上给予重点呈现,寓意深刻。版面整体结构舒朗明快,脉络连贯,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和思想性,有着先声夺人的视觉冲击力。(评委: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副总编辑郭庆)
3. 解放日报2023年11月30日2版 要闻
【点评】该版面主题厚重、特色鲜明。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召开当天,解放日报梳理呈现自2007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既体现了编辑对重大新闻选题的关注和积累,也体现了编辑部对于重要新闻节点的判断和把控,更体现了新闻人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职业素质。版面布局精巧,从上海出发,放眼沪苏浙皖,以精致的手绘,结合文字表达,展现版面意图。主题聚焦、内容饱满、结构清晰、端庄大气,从选题策划到编排设计,从内容选取到形式呈现,均实现了较好融合。(评委:陕西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连业)
新闻业务研究2件:
1. 新闻战线:“爆款长红”的探索与思考(作者单位:人民日报社)【点评】这是一篇具有实践性、理论性、创新性的新闻业务研讨文章。文章以正能量、高质量、大流量兼备的成功融媒体实践“两会艺览”为案例,从策划思路、操作经验、组织创新、平台赋能等多个层面,解析新闻产品诞生的关键环节和制胜经验。文章还进一步结合信息技术革命和媒体格局变革的时代语境,提出专业新闻部门实现融合转型的新范式,提出体制机制新路径,实现了从个案到全局、从经验到理论的提升。该文具有鲜明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站位高远,思考精深,论述充分,给人启示。(评委: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副总编辑郭庆)
2. 传媒: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 构建媒体深度融合新生态(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
【点评】这是一篇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的调研报告。在媒体深度融合步入“下一个十年”的关键时期,文章以问题为导向,用万份问卷、分层抽样、图表描述、案例剖析得来的扎实数据为基础,分析广电媒体融合实践中的痛点难点,分析问题,总结规律,提出办法,指导实践,视野宏观,前瞻性强。文章指向精准、观点鲜明、论据翔实、论证清晰,兼具调研的客观性、研究的学术性和操作的实用性。(评委: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副总编辑郭庆)
典型报道4件:
1.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四川广播电视台:伊莎白——我的选择是中国(电视)【点评】这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加拿大国际友人伊莎白生平的纪录片,从伊莎白跨越百年的传奇人生中撷取真挚感人的故事和场景,以小见大、用平实质朴的叙事手法再现了中国社会百年间的沧桑巨变,从一个外国友人视角讲述中国故事,题材厚重,现实价值和典型意义突出。创作团队用近十年的时间进行跟踪拍摄、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视觉语言生动自然,制作精良,是一部用心之作。(评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
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新闻纵横》栏目:先生(广播)【点评】这组系列报道,通过采访不同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讲述大师们为祖国鞠躬尽瘁、奉献终身的事迹,以这些各行业代表性人物的个体故事生动诠释了治学报国、坚守理想的情怀和品格。作为一部广播作品,《先生》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其扎实的采访和对广播声音特色的充分发挥。报道团队赶赴全国各地深入采访,抢救性地发掘和记录了很多宝贵的声音和影像,也留存下了一份宝贵的时代记忆。(评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
3. 湖南广播电视台:丝路上的中国医生(电视)【点评】这部作品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向海外派遣援外医疗队60周年为背景,主题重大,时机把握精准。创作团队兵分五路前往塞拉利昂等五个国家的援外医疗一线采访报道,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现场故事展现了中国援外医生的感人事迹,以具体可感的微观视角折射宏大主题,生动自然地反映中国形象、传达中国理念,于无声处浸润人心。作品组织策划有力、制作精良,在同题材报道中表现较为突出。(评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
4. 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云新闻客户端:“候鸟教授”团队:攥牢“红莲稻”种 心怀农业“中国芯”【点评】这是一则聚焦粮食安全问题、反映典型人物的优秀新闻报道作品。通过新媒体传播形式,该报道讲述了先进人物群体——朱英国院士及其团队在杂交水稻领域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经验,充分展示了“红莲稻”的研发过程、应用成果,以及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作用。报道深情讴歌了一线工作的中国农业技术专家以砥砺奋进的精神,坚守着端牢“中国饭碗”的责任担当。报道制作精良、表达生动。(评委:云南大学新学院副教授黎藜)
舆论监督报道 3件:
1. 新华社:“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现象调查”系列报道【点评】这组报道聚焦“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活动受限”这个群众关切的话题,调研区域覆盖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华南,广泛采访了老师、家长和学生等相关群体,收集典型案例,深入剖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报道客观理性,以事实说话,反映多方声音,是一篇监督性和参考性兼备的调查性报道。报道引起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有效推动了相关问题的改善,发挥了舆论监督的建设性作用。(评委: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龚政文)
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填坑?挖坑!(电视)【点评】央视这篇“焦点访谈”通过实地采访,运用航拍等多种手段,揭露了一家企业在长达8年时间里,以“砂坑回填”项目为幌子,行非法盗采矿产之实,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报道针对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力、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开展建设性监督。节目播出后,相关人员受到严肃处理。节目上连“天线”,下接地气,调查严谨细致、层层深入,让人信服。报道选题独家,主题重大,画面生动,监督有力,达到了收视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评委: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龚政文)
相关阅读:央视焦点访谈作品参评中国新闻奖:填坑?挖坑!
3. 人民日报社侠客岛微博账号:一颗老鼠头为何要省级调查组才能查清?(新媒体,379 字 )【点评】这是一篇不到400字的精彩短评。评论直指“鼠头鸭脖”事件,反映出有关部门单位不作为、懒作为,遇到舆情就和稀泥、“堵捂瞒”,把小事拖大、矛盾上交,浪费大量行政资源,更损害了公信力。评论一针见血、行文老辣,把握准确、观点深刻,小微评迸发正能量、带来大流量,舆论引导效果较好。(评委: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龚政文)相关阅读:人民日报社侠客岛微博379字评论拟参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
融合报道3件:
1. 人民日报客户端:风雨落坡岭【点评】2023年7月底,华北地区突降大雨,引发洪涝灾害,K396次列车因此被困在落坡岭。这件作品完整地记录了这趟列车从被困到脱险的105个小时的全过程。它从亲历者提供的2000多个视频等素材中萃取精华,真实可信,直击人心,引发共情。作品以小角度阐述大道理,接地气,动人心,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通过在灾害面前人们众志成城、相互帮助的一个个感人瞬间和故事,颂扬人性的光辉,生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委: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陈品高)
2. 央视新闻客户端:顶级实验室|在地下700米捕捉宇宙中的“幽灵粒子”【点评】这是一篇科普互动融媒体报道的典型作品,采用“体验式”探访的创新方式,利用“新闻+”的节目形式,全景式展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通过模拟实验,让科研人员借助教具展示“捕捉中微子到底有多难”;通过现场访谈,让技术人员面对面讲解示范“大科学装置为什么要建在地下700米?”;通过AR虚拟、特种设备拍摄等技术手段,让观众能够感知科学装置的工作原理。该作品利用直观活泼的手法表现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利用实验与互动的方式回答观众想问的问题,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评委: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郑达威)
3. 新华社客户端:看!《我们亚洲》,雄风更劲!【点评】作品从北京亚运会歌曲《亚洲雄风》切入,运用分屏短片的形式,巧妙拼接多个亚运经典瞬间和发展重要节点,不仅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一届届亚运会举办,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翻天覆地变化;也生动展示了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亚洲各国团结共进的感人过程。作品既有历史纵深,站位高远、视野宏阔;又有新颖创意,画面精美、功底扎实,极具感染、引发共鸣,让人看到了体育如何团结不同文明与多元文化,看到了一个联通世界的中国和一个自信发展的亚洲,看到了各国携手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评委:福建日报社副总编辑兰锋)
应用创新1件:
1.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博TV客户端:“福通五洲”出入境信息服务平台【点评】这是一个具有功能特色、区域特色的服务型新媒体应用创新。“福通五洲”出入境信息服务平台抓住福建作为侨务大省、“海丝”核心区、改革开放前沿地的独特优势,通过大数据抓取和信息交互技术,实现出入境政务服务官方网站、海博TV客户端、“福建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多平台的融合互通,具备涉外资讯、文化分享、网上办事、风险预警、境外求助等五大功能。采用“新闻+政务+服务”模式,能够满足出入境人员的多样化需求,做到以平台载文化,以用户带平台,拥有庞大出入境群体的传播潜力,在国际传播能力和提升传播效能两个方面皆有一定创新性。(评委: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郑达威)
来源:长江朱建华
编辑:王晨雅

488#
发表于 2024-11-4 20:17: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调查新闻记者背后的故事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
最近两周,“长春高空抛物案”和“杨妞花寻亲案(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广受关注。调查新闻部对这两个案件立即介入、跟进采访,在6天时间内先后推出两篇深度报道,共有4个话题冲上全国热搜。这体现出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客户端在热门案件、焦点事件中快速跟进,做到不缺位、不失声、敢担当。
面对网络热门事件,如何利用远程采访直接对话事件当事人,快速反应、创新报道?此次报道中都积累了哪些经验?我们邀请到调查新闻部记者李松林,为大家讲一讲这两个全国热门案件追访背后的故事。
新闻背后
写出有深度、有温度的信息
调查新闻部 李松林
此次报道,有三点经验和大家分享。
报道内容上,反复打磨角度,寻找第二落点。相比现场采访,远程采访的现场感、鲜活度没有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避免“人云亦云”?在操作选题时,我首先做了大量案头工作,摸清案件详情,掌握最新动态。而后,与部门领导、总编辑反复沟通,敲定要写别人还未涉及的角度和内容。
在“长春高空抛物案”报道中,我们最终确定跳出案件写受害者人物经历故事的角度,力求勾勒一个温暖又立体的“人”;而在“杨妞花寻亲案”中,我们也提前确定不再写已经“熟透”的寻亲故事,而是以杨妞花社交号发布帮助别人“打拐”短视频为线索,着重写她从被拐到开始“打拐”的身份转变,以及面临突然而来的流量时,生活和心态上的变化。
融合传播手段上,多部门提前沟通,高效协作,扩大报道声量。这两篇报道为什么产生了较大影响力?除了内容不一样,还有传播手段上的高效联合。在与核心当事人约定采访时间后,我们便第一时间将采访计划、时间、刊发安排等同步给了客户端、微博微信和视频等多部门同事。在整理录音写稿时,录音及整理出的文字、视频剪辑重要信息时间点等,都通过文档标注的形式,同步给了多部门同事。而客户端、“两微”和视频部门,也根据自身关注视角和经验优势,对采访音频一一提前拆条,与文字稿同步发布。
文字稿推出后不久,诸如“长春高空抛物受害女孩梦想当检察官”“杨妞花说网上寻亲孩子九成匿名”“杨妞花回应被品牌方联系带货”等热搜就开始持续发酵。此番多部门通力协作之下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汇聚起了更大的报道声量,也是媒体融合走深走实的生动体现。
与采访对象的沟通上,对核心人物的追踪联系,执着不放弃。不论是长春高空抛物案受害者的姐姐,还是杨妞花本人,我们深知,此类报道只有采访到核心当事人,才能最大限度获得不一样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效果。当初联系这两位当事人时,我分别尝试了社交平台发送私信、媒体同行推荐等手段。在全国媒体都在关注的时间节点上,如何争取让当事人答应采访?一份充满真诚的采访提纲是基础。
而在联系上当事人后,也别轻言放弃。当时,等待答应采访和敲定内容的每一个小时,都无比漫长,生怕错过了对方的任何信息。记得“长春高空抛物案”受害者姐姐回复我确认稿件的信息,是24日早上6点多,我看到信息后噌地就起床跟进沟通回复。而杨妞花的报道,从加上微信到她最终答应采访,也等待了三天。找到核心当事人,执着追踪不放弃,才有可能拿到不一样的东西。
这两个热点事件的采写报道结束,我深刻感觉到,如今的媒体真的太“卷”了。例如,“长春高空抛物案”受害者姐姐,前后几天就接受了约50家媒体的采访。而在杨妞花身边,也有三四十家媒体全天都跟随,有的媒体陪着杨妞花去给她父母上坟,还有媒体在重审宣判后,直接跑到了人贩子余华英的老家去采访……媒体的“卷”,可见一斑。当然,这些“卷”,更多是追求快节奏、快曝光、高流量的“短平快”内容。有同行就表示,此次去贵州只做动态新闻和短视频。
媒体的新闻生产节奏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变了……有时我也稍有怀疑,到处都是“短平快”和短视频,文字性的深度报道是否还有一席之地?
虽然上热搜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但这两篇报道的多个话题冲上全国热搜,给出了一个答案:好内容、好角度的深度报道,同样有人看、有人读。
在“短平快”的“卷”之中,坚持做独家原创的深度报道,是需要的,也是可贵的。对热点新闻不缺位、不失声,不浪费每一次好新闻、好题材,保持清醒与独立,为公众提供有深度、有温度的信息。
编辑:高广涛

来源;北京日报嘚吧嘚(公众号)
编辑:李佳


489#
发表于 2024-11-5 21:45: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周好稿 |它也许不吸引人,但很重要

本周入选的几篇报道,都是通过个体的遭遇来展现法治和政策的问题,这种“以小见大”的方式是我们在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新闻报道不可能涵盖整个社会问题,甚至都不能把单一的问题探究清晰,毕竟有些问题太过复杂。新闻所能呈现的,其实只是某个问题的冰山一角。

好多年轻记者会问,我们的职业成就感来自哪里?在这个行业里干的时间越长会发现答案很简单——之前一直都说,记者是瞭望者,能看到的只是水面上的浮冰。我们改变不了冰山的形成,铲除不了所有的冰山,但要努力让一船人安全的抵达彼岸。

标题:判决书写错时间4年刑期变3年,男子出狱后重新被羁押,家属希望法院道歉

作者:付垚 刘亚洲
来源:红星新闻
时间:2024-10-30



“红星新闻”的这篇报道,让我想起年少时读过的胡适先生的一篇杂文,叫《差不多先生传》,文章虚构了一个叫“差不多先生”的人物,这位先生有句名言:“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如今想想,我们身边仍然会时不时遇到这样的“差不多先生”。假使你遇到的只是一名路人,那还算幸运——你最多可能只是多走上几步冤枉道而已;如果你遇上的是一名可能掌握你健康、自由甚至生杀大权的人,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比如这位“差不多先生”是一名医生、一名警察、一名法官……

这篇报道所讲述的,大概就是这样一名法官。

作为一个对法院系统多少还算有一点了解的媒体人,确实比常人更能理解如今法官这一职业群体在“积案如山”压力下的不容易。但是,这不能成为懈怠乃至渎职的正当理由。

判决书作为人民法院诉讼活动结果的最终载体,不仅是全部司法过程的记录,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唯一凭证,也是衡量一名法官、一地法院办案水平的重要标尺。判决书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反映出的是裁判书经手人职业素养的严重缺失,校验、审核环节的层层失守。这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公信力。

正如一位我十分尊重的媒体同行所评说的:法院判决书没有校对吗?不经审核吗?幸亏没有加个0,否则当事人半辈子没了!记住,你写的不是数字,而是别人的人生……

这两年,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法官宣誓的报道。我想,在每一位法官的誓词中,都一定会有一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而如何才能做到呢?显然,靠的是每一位法官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专业主义。毕竟,法袍加身,兹事体大。法槌在手,岂能儿戏?(资深媒体人余瀛波)

标题:7年两次考核未过,高校副教授亲历“非升即走”

作者:孟凌霄 孙滔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24-10-31



这篇报道聚焦在高校年轻教师“非升即走”机制下的生存现状,这一话题关注了学术圈中普遍存在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年轻教师群体面临的严峻考核问题,选题非常有现实意义。从采写角度来看,作者对个案的描写较为细腻,特别是对马梅经历的呈现,生动地刻画了她在高校中的挣扎和选择,这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的情感共鸣。

然而,由于全文采取了匿名的处理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报道的锐度和冲击力。同时,尽管个案非常具体,但缺乏对整个高校教师考核机制或行业现状的深入调查与剖析。如果能够在个案之外,加入对“非升即走”制度的整体性分析,采访专家或提供更多数据来揭示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和背后深层原因,报道的深度会更上一层楼。

另外,报道在讲述马梅的个人经历时,细节较为充实,情感也展现得很到位,但有些部分稍显冗长。

报道对马梅个人情感的描述占据了较大篇幅,但在理性层面上的分析和观点应该再多一些。如果能对制度设立的初衷、带来的利弊进行更平衡的讨论,对制度变化的政策环境、其他高校的类似做法等背景进行更充分的交代,文章的观点会更加全面,也能更好地引导读者深入思考这一话题的复杂性。(北京青年报副总编辑刘砥砺)

标题:不搞排名,从机制上消除“内卷”:法院如何考核?

作者:韩谦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2024-10-31



这不是一篇吸引人的报道。因为不涉及具体热点事件,专业性和政策性又很强,主要讲司法系统如何科学考核,考核指标如何制定等话题。从报道种类上,属于解释性报道;从报道性质上,属于正面报道,或者更中国特色一点,叫宣传。

但是这类报道又非常重要,因为考核代表导向,导向取决于宗旨。虽然不像某些热点事件的报道那么吸引人,却决定了很多热点事件尤其是司法案件的审判导向和逻辑,也能从根本上影响全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认识。所以,希望这类报道更多一些,有更多人能看到。(原新华社记者、资深评论员丁永勋)

标题:未成年女孩被性侵后,一个县城的“利剑护蕾”行动

作者:咏乐之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4-11-01



这篇报道里写了简单粗暴的警示牌,写了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判决,而最让人欣慰的是还写了“女童保护公益”的温情,记者还提出需要一个可信赖的第三方平台,对遭受侵害的女童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法治新闻,既要从新闻角度迅速提炼核心事实,又要从法律角度作出专业的分析判断,还要有“人文关怀”。尤其报道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时,尽量多一些理性的思考,抱着一颗善良之心,更多地在其中融入我们“人文关怀”,反复斟酌斟酌掂量掂量,多角度筹划,多视角推敲,减少传播中可能出现的“负面的效果”,给受侵害的当事人更多的保护。(首页新闻副总编辑余衍飞)

标题:禁毒大队长被控走私毒品,是否出于工作目的或成构罪关键

作者:刘思维
来源:探针News-新京报
时间:2024-11-01



历史上,毒品的泛滥,与官员或禁毒部门等腐败、知法犯法不无关系。比如在鸦片战争之前的1831年,清政府就破获了一个以皇宫首领太监为首的贩运、吸食鸦片的犯罪案。另外,在烟毒更盛的两广地区,一些地方官员和皂吏也参与其中贩毒牟利。北洋军阀时期,各地军阀更是贩毒种烟以获利养军。到了现代,一些官员或者禁毒工作者私下借毒牟利的事情也不是没有。

当然,在禁毒禁烟中,警方因为工作之需确实也会采取一些特殊办案方法以调查毒品之来源、路径等,尤其是针对跨国贩运。此篇报道就涉及这样一种可能的情况。嫌疑人为禁毒大队领导,有知法犯法的特殊身份便利可能,也有工作之需的正当办案可能。本文也提出了构罪之关键所在。

当然,在有些环节上,比如启动特情人员以及从境外邮寄大麻是否需要向上级汇报并得到批准才能行动,目前嫌疑人和公诉方各执其词,就此点,本文应做进一步采访,从禁毒大队职能设定和工作流程层面做进一步的解释;另外,地方不同禁毒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和状态,以及是否存在比较激烈的竞争关系,也值得有所涉及和挖掘。(资深媒体人王强)

标题:女子被诱骗拘禁近5年遭强奸产女,男子曾称“把你搞来就为要个儿子”

作者:左琳 秦冰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24-11-02



诱骗、拘禁、强奸产女……,这些关键词每一个都让人不寒而栗。看到标题,脑子里同时浮现的还有几年前丰县八孩锁链女的形象。都是女性被诱拐、拘禁、强奸产生子/女,锁链女因被拘禁的时间更长,早已精神失常,变的疯疯癫癫。本文中的主人公张玲被拘禁近五年,心理和精神状态都饱受摧残,面临崩溃,如果时间再长一些,难保不会疯癫,成为第二个锁链女。

读完禁不住要问,为什么都到二十一世纪,中国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了,女性被诱骗拘禁强奸生娃还是时有发生?丰县八孩女被铁链锁颈就堂而皇之的发生在公众的眼皮底下,当地乡邻熟视无睹,当地干部不作为。

本文的主人公张玲虽被单独拘禁,但钟鹏的妻女(已成年成婚)都是知情者,看着一位年轻女性被自己的丈夫/父亲拘禁强奸不成人样,不但不劝阻反而成为帮凶,钟鹏的女婿撞见后也未采取任何行动,这家人都是什么样的心态?

还有张玲的父母,他们如果真关心自己女儿,从她男朋友入手也许早就可以找到了,而不是因为面子,更因为怕女儿加入传销影响家里而放弃寻找和求救。

记者通过受害者张玲的视角将一个年轻女性被一个中年男人囚禁、侵犯,出逃,留在乡下过上跟以往截然不同的人生娓娓道来。

从新闻操作的角度来看,文章有两个让人遗憾的地方:一是没有看到钟鹏的交代,这跟平衡报道无关,而是关乎真相,他为什么诱骗囚禁一位年轻女性,是蓄谋已久还是临时起意(对方轻信,送上门,容易诱骗?);二是没有对案件处理情况的进一步跟进。这起诱骗、囚禁、强奸产子,除了主犯钟鹏,涉及的人至少有张玲的男友(是否知情)、钟鹏的妻女、为张玲接生的接生婆,以及薛丹和她的家人。警方的调查取证和处理是怎样的都没涉及,只笼统提到钟鹏妻女过了追诉期。这些都是令人遗憾的地方。毁了一个女孩的一生,那些帮凶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吗?追诉期过了这个问题对非法律的读者理解也有难度?

还有一些细节读者也很好奇。比如,张玲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怎么跟薛丹大儿子结婚的?薛丹在最初见到张玲时看出张玲对钟鹏的恐惧,张玲的状态以及钟鹏的行为都非常可疑,为什么不报警,反而拿钱给钟鹏,甚至后来又陆续借了几千元交给钟鹏。这种行为怎么界定,算不算买卖人口?(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唐次妹)

来源:磨稿子(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TmbWHjm8eaIifGhEMs-Nw
编辑:李佳


490#
发表于 2024-11-9 22:04: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媒体该怎样报道“把大学生当中学生管”


一、求真,不能人云亦云
论教育领域中的以讹传讹,普职分流是经典的一例。
相信很多人都听到过这一说法:50%的孩子上不了高中,考不了大学。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另一个结论:中考比高考竞争更激烈。可事实是,这些都是谣言。
根据《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普高招生967.8万人;中职招生454.04万人,普职比约为68:32,逼近7:3。而2022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是947.54万和484.78万,普职比是66:34。回望10年,都没有出现过5:5分流的情况,而且明显出现了普高招生占比提升、职高占比下降的趋势。
而在北京、上海,普高占比则更高。2018年,北京中招普高占比92%,职高只有8%。即便今年北京赶上生源高峰,根据招办公布的一分一段表看,海淀区理论上仅有2000人需要读职高,占比约10%,个别区县则可以实现普高率100%。
2021年,相关部门对于中职的定位由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为升学与就业并重。2023年则提出扩大发展综合高中,即在普高、职高之外增加了一种新型高中,让孩子们在高一时再决定是读中职还是普高,进一步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和家长。
综上所述,所谓“中考只有一半孩子能上高中”显然是谣言。第一,职高也是高中。第二,即便我们普通人讲的高中专指普高,也不存在一半孩子上不了大学的情况。
与之相关,中职学生不能参加高考也是谣言。事实上,目前高考报名者中约30%是中职学生。比如,河南今年高考报名人数131万,但普高学生参加的6月传统高考报考人数不足100万,其他主要都是中职学生。目前,高职院校招生计划中近60%是专门定向中职学生的“单招”。根据北京大学2020年的一项调查,全国中职毕业生中有65%升学,其中10%就读本科。
那么,谣言为何会广泛流传呢?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教师和家长倾向于利用这一说法制造焦虑,敦促学生学习。再加上一些课外辅导机构搞焦虑营销,最后三人成虎。
诚然,普职分流政策的确需要检讨其必要性、合理性与科学性,事实上相关部门也一直在调整改变中。但遗憾的是,不仅仅是普通人被误导,一些专家有时也会基于这个谣言批判教育,谈教育改革。而媒体记者在报道这些专家的观点看法时,如果不去追问事实真相,以讹传讹,就会成为谣言间接的传播者。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因此,新闻工作者在报道各类教育问题时,要多求证,多甄别,即使是貌似“大家都这么说”的结论,也不妨多问一句,多看一下:依据是什么?有权威出处吗?这样才不会被误导,才能找到真问题、真答案。
二、了解教育的快速巨变,找到真问题
近期媒体对于高校“驱赶式”学习现象多有报道,即学校通过强制规定,要求大学生上课必须坐在前排等。与之相关,一些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严格的纪律管理,包括建立家长群等等。对此,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批评学校与老师,指责一些大学“把大学生当中学生管”。坦率讲,这一观点是流于表面的,是对中国教育最近20多年的巨变缺乏足够了解的。
1999年的大扩招,彻底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1998年,全国本专科招生总量108万人,1999年增长至160万人,一年增加了52万人,而1990年到1998年总共才增长48万人。2023年高校招生总量超过1042万人,是1998年的约10倍。研究生招生去年已经超过130万人,和1998年相比,增长了约20倍。与此同时,出国留学也快速增长,超过了1998年的30倍。高等教育迅速跨过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去年毛入学率超过60%。2021年高考的录取比例达到了93%。从录取分数上看,本科最低线仅有280分(黑龙江理科),专科线仅有100分左右。
在这种背景下,大量知识储备不足、学习能力不足甚至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大规模进入高校,这和“精英教育”时代的学生素质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带来了一个严重问题:高校如何保障学生培养质量,尤其是如何使不愿意学习的孩子也能毕业?
于是许多高校不得不想方设法加强管理。比如东北某高校上午11点前宿舍上锁,防止学生溜号回宿舍打游戏。高校建家长群也有原因:一是有些家长强烈要求建群;二是一旦有的孩子因为打游戏等原因挂科影响毕业时,家长往往会指责学校管理不力、沟通不够。
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第一次突破100万,2024年,大学毕业生达到了1179万,占城镇新增劳动力的90%。20年来,中国大学教育快速普及,其速度世界罕见,遗憾的是,一些报道仍然停留在“精英教育”时代,以彼时的尺子,丈量当下普及化的高等教育和当下大学生,很容易发生错判、误判。在“驱赶式”学习的报道中,普遍出现了批评高校与老师的声音,但很少注意到大量不愿意学习的孩子进了高校这个现实困境。今年西安科技大学发生的“按闹给成绩”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某老师被要求检讨不及格率超过30%的原因等事件,都是这个问题的反映。
对于类似现象,除了教师的水平问题外,更值得媒体探讨的是对于知识储备不足、学习能力待提高的孩子,高等教育如何去适应?这方面有不少建议,比如说从培养模式上,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考虑从千校一面的研究型大学模式,向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方向转变。在毕业制度的设计上,可以考虑设立荣誉毕业生制度,对毕业生进行区分以保障质量。我们还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孩子们是否必须上大学?虽然多数人都有了上大学的便利与机会,但一些人可能并不适合走这条路。
与之类似,在大学生就业领域出现的“下不了的高台,脱不下的长衫”的现象,本质上也是没有意识到这种快速巨变,仍然在用“精英教育”时代的尺子,丈量当下大学教育普及化后的就业形势:多数家长都是从“精英教育”时代走过来的,在那个时代,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有了体面的工作,但忘记了当下,几乎“人人都是大学生”的时代,怎么可能必然都有体面的工作?
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报道中,不仅应呼吁相关方面给予支持,也需要提醒家长与考生合理定位:在几乎“人人都是大学生”的时代,仍然固守于体面与高端,可能会被困在高台上。
高等教育普及化后,绝大多数适龄人口都进入了大学,导致大学生人群全面社会化,但公众与媒体普遍没有意识到这一变化,不自觉陷入传统的“大学生高端化”的错位判断,动辄就会以“大学生如何”来报道。试想一下,如果主角不是大学生,是否还构成新闻?在几乎“人人都是大学生”的背景下,报道强调大学生的独特性是否合理?这都是我们在报道中需要思考的。
总之,只有认识到高等教育普及化这一快速巨变,我们才能在报道大学出现的一系列现象时有准确、科学、专业的判断。
□ 2023年11月9日,在黄平县示范幼儿园,老师带领小朋友体验手工。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师业务能力,推广“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建设“标准、规范、内涵、特色”的学校品牌,全面深化产教融合等措施,积极探索民族地区育人新路(新华社发 梁文/摄)
三、强化系统思维,做有深度的报道
中高考客观上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也往往成为舆论关注讨论的焦点,近年来有一个说法就是取消中考,以减轻负担与焦虑。实际上,中高考的竞争,本质是社会竞争的前置,升学焦虑是社会人才评价和社会竞争筛选导致的问题,而非教育问题或招生考试制度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还是“精英教育”的时期,大家焦虑的是能否考上大学,中学比拼的主要是升学率,因为专科生也是“天之骄子”,是包分配的。
伴随1999年的大扩招,中国高等教育快速进入普及化阶段,各中学迅速从比拼升学率转向比拼本科率、重点率、“985”率甚至“清北率”。在“人人都是大学生”的背景下,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院校,虽然因此受到不少质疑,但这一现象背后有其现实逻辑,即人才筛选上的大概率事件。目前“985”高校本科招生量大约等于我们扩招前的招生总量,在稀缺程度上几乎一样,这也就解释了很多强势用人单位招人时卡在“985”,而不是“双一流”的原因。
学习竞争的背后,是就业岗位的竞争。
2023年7月,江苏盐城中考出现了罕见一幕。一个中考742分的高分考生在父母的引导下,放弃了当地最好的普高盐城中学,选择了分流到中职项目。而这样的孩子还不是一个,是一批。原因就是当地为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这个中职项目背后连接着教师编制——顺利毕业,即可获得教师编制,于是大家趋之若鹜。
升学负担与焦虑,背后也是文化问题。
对子女的重视,核心是对其教育的重视,这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儒家文化圈普遍存在的现象。韩国与我们有不同的中高考制度,但教育竞争与负担同样严重;华人移居美国后,依然热衷应试培训。
取消中高考显然无法取消竞争。相反,取消各种升学考试,大家甚至可能会以更复杂的形式竞争。
中高考制度需要完善,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绝不是靠中高考改革就能解决教育焦虑与负担的。解决内卷的问题,根本上需要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才的社会评价改革不断推进。而这些都要久久为功。因此,在教育报道中,新闻工作者要有系统思维,不把病症当病因,才能让报道更深刻、更专业。
四、认识中国教育的特殊性,把握差异性
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不同,它与意识形态、文化、国情、社会制度都有着强烈的关联关系,我们在报道中也要重视差异性,稳妥把握。
多年前,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曾效仿美国的绝对就近入学政策,即一个房子对应一所学校,同时对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采取了不同的招生管理办法,私立学校全面放开,公立学校全面管控,严禁筛选生源。这一举措的初衷旨在推动教育公平、缓解入学焦虑,但客观上也带来了学区房价格飞涨等问题,引发不少争议。
同样,10年前启动的高考改革的举措之一,是效仿美国“走班选课”。遗憾的是,因为功利选科与功利学习,导致大量学生放弃了物理,对我国的人才培养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2018年不得不对物理科目进行限制性选择,但随后化学科目被功利性放弃,于是2021年进一步对理工科专业进行物理+化学的限制性选择,有人称之为“小文理”。
改革的螺旋式上升是一项基本规律。在教育的治理上,不同国家的文化与社会制度差异非常大。因此,在相关报道中,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注意认识和把握这种差异,我们可以参考借鉴西方的做法,但决不能照搬照抄,更不能盲目地言必称西方。(作者系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副会长)

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公众号)
编辑:李佳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