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范长江论言论自由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23:14:49 | 只看该作者
范长江受到残酷迫害,长期被关押,受尽折磨摧残。1970年10月23日,在河南确山的一个井里发现了范长江的遗体

一直以来,这个人给人的印象既是坏蛋又是浓包,却原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23:15:17 | 只看该作者
文革中部分名人自杀死亡名单
  1.邓 拓   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 1966.5.17 服毒致死。
  2.吴 晗   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 1968.10.11 狱中自杀,死前头发被拔光。
  3.范长江   名记者,曾任人民日报社长 1970.10.23 在河南确山跳井身亡。
  4.翦伯赞   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致死。
  5.上官云珠 著名电影演员 1968.11.22 病中跳楼身亡。
  6.容国团   世界乒乓球男单冠军 1968.6.20 北京龙潭湖畔槐树上吊自杀。
  7.姜永宁   乒乓球国手 1968.5.16 在拘留室上吊自杀。
  8.傅其芳   国家乒乓球队教练 1968.4.16. 在北京体育馆自缢而死。
  9.熊十力   国学大师 1968.5.24 绝食身亡。
  10.顾圣婴  著名女钢琴家 1969.1.31 与母亲弟弟开煤气全家自杀。
  11.严凤英  著名黄梅戏演员 1968.4.8 服安眠药死于医院,传死后被解剖,在体内找发报机。
  12.老 舍  著名作家 1966.8.24 跳北京太平湖溺死。
  13.储安平  前光明日报总编,大右派 1966.6.7 传跳海自杀或被红卫兵打死。
  14.李翠贞  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 1966 开煤气自杀。
  15.沈知白  音乐理论家 1968 自杀。
  16.傅 雷  著名翻译家 1966.9.3 与妻子朱梅馥上吊自杀。
  17.金仲华  老报人,上海市副市长 1968.4.3 在书房上吊自杀。
  18.陈梦家  新月派诗人,考古学家 1966.9.3 自杀。
  19.叶以群  文艺理论家,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等 1966.8.2 跳楼身亡。
  20.李立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1967.6.21 服毒身亡。
  21.萧光琰  化学家 1968.12.10 被拷打后服安眠药身亡,其妻女随即同日服药自杀。
  22.杨嘉仁  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 1966.9.6 与妻子程卓如开煤气自杀。
  23.刘盼遂  北师大教授 时间不明 被打死后,尸体浸水缸诬为自杀。
  24.闻 捷  著名诗人 1971.1.13 用煤气自杀。
  25.言慧珠  著名京昆剧表演艺术家,言菊朋之女,梅兰芳之徒,俞振飞之妻,上海市戏曲学校副校长 1966.9.11 在浴室上吊自杀。
  26.田保生  国际法学家 时间不明 不堪凌辱与妻子双双自杀。
  27.高仰云  天津南开大学党委书记 1966 被红卫兵毒打后跳河自杀。
  28.俞大因  北大生物系教授,丈夫曾昭伦 时间不明 不堪凌辱自杀而死。
  29.周瘦鹃  鸳鸯蝴蝶派作家 1968.8.12 在苏州周家花园跳进身亡。
  30.张宗燧  物理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张东荪二子 1969 清队时因对毛的物质无限可分有异议被迫害,北京中关村中科院宿舍中上吊身亡。
  31.顾而已  著名电影导演 1970.6.18 了解蓝苹历史而备受迫害,上海天马电影厂工具棚上吊死。
  32.刘绶松  武汉大学教授 1969.3.16 批斗后与妻子杨嘉仁自杀身亡。
  33.罗广斌  小说《红岩》作者 1967.2 跳楼自杀,另一说是他杀。
  34.冯大海  作家 时间不明 跳楼身亡。
  35.许政扬  文史学者,南开大学教师 1966 不堪凌辱自沉住处旁小溪。
  36.田家英  毛泽东秘书 1966.5.23 在毛泽东书房走廊上吊死亡。
  37.饶毓泰  南开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 1968 上吊身亡。
  38.李广田  云南大学校长,著名作家。 1968 跳河身亡。
  39.李 达  哲学家,中共一大代表 1966.8.24 自杀。
  40.谢家荣  地质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 时间不明 自杀而死。
  41.赵宗复  太原工业大学教师 时间不明 跳楼身亡。
  42.姚 溱  □□部笔杆子 1966.8 康生秘书李鑫恐吓后上吊死。
  43.陈笑雨  文艺评论家,笔名马铁丁 1966.8.24 游街后跳北京龙潭湖自杀,另一说为投永定河。
  44.王重民  史学家,胡适弟子,北大图书馆学系主任 1975.4.16 自杀。
  45.海 默  电影剧作家 1967 在地下室陈尸7天被指自杀。
  46.周予同  文史学者,复旦大学教授 时间不明 自杀。
  47.陈又新  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 1968 跳楼自杀。
  48.小白玉霜 著名平剧演员 时间不明 毒打后吞食安眠药自杀。
  49.李平心  历史学家 1966.6.15 自杀。
  50.周小舟  前湖南省委书记 1966.12.25 在广州被批斗后服安眠药自杀。
  51.雷春国  云南德宏州副州长 1967.1.12 杀死妻子和一儿一女后自戕。
  52.杨 朔  著名散文作家 1968.8.3 服安眠药而死。
  53.郭世英  郭沫若之子,北农大学生 1968.4.22 说毛泽东思想也应该一分为二、八个样板戏未必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等等。一个直接的导因是他跟女朋友打电话时用了英语,当时是为了练习英语口语,结果被同学听见,说他里通外国,把他抓了起来关押在学校里,遭批斗后从关押处跳楼身亡。
  54.郭民英  郭沫若之子,音乐学院学生 1968 郭世英死后不久自杀。
  55.远千里  诗人,河北省宣传部副部长 1968.6.22 关押时用刀片割颈动脉而死。
  56.刘克林  《大公报》名记者 1966.8.6 在□□部堕楼死另说是他杀。
  57.孟秋江  作家,前《大公报》记者 1966 在上海跳楼自杀。
  58.姚启钧  华东师大教授 1966.8.4日 跳楼身亡。
  59.舒绣文  女影星 1968 在监狱中自杀身亡。
  60.黄绍闳  著名民主人士 1966.8 自杀。
  61.徐 冰  中共中央统战部长 1968 自杀。
  62.张琴秋  中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 1968.4.22 被诬蔑为叛徒跳楼自杀。
  63.郭兴福  南京军区步校教员,“郭兴福教学法”创立者 1969.1.30 杀死三个孩子后,与妻子双双自杀,获救后被判死刑。
  64.阎红彦  云南省委第一书记 1969.1.7 服安眠药自杀。
  65.赵九章  物理学家 1967 批斗反动权威后自杀。
  66.孔 厥  《新儿女英雄传》作者 1966 劳改回京跳陶然亭湖自杀。
  67.赵慧深 著名表演艺术家,在《雷雨》中成功饰演繁漪闻名 1967.12.4 含恨自杀。
  68.马连良  京剧表演大师 1966.12.16 在天津全副剧装服毒死。
  69.应云卫  电影艺术家 1967.1.26 自杀(另一说是猝死于游斗的车上)。
  70.陈 琏  陈布雷女,林业部教育司副司长,全国妇联执委,胡耀邦为她题写了“家庭叛逆,女中英豪” 1967.11.19 从十—层楼上跳楼自杀。
  71.黄国璋  陕师大地理系主任,教授 1966.8 与妻子范雪茵双双上吊自杀。
  72.陈昌浩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四方面军总政委,红军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马列学院副教育长,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1967.7.30 服大量安眠药自杀。
  73.张绍昌  著名药理学家,曾执教哈佛,演员陈冲的外祖父 时间不明 自杀。
  74.张宗颖  天津社会学家,张东荪的三儿子 1966 妻子吕乃朴遭到“斗争”后一起自杀。
  75.陈同度  北京大学生物学家 1968.8.28 “清队”中被折磨,服毒自杀了。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受虐)而死者部分名单(既有自杀,又有被虐杀或称“受迫害而死”或死因不明,但他们都是含冤、含恨离开人世的)
   姓 名  职务或职业 死亡日期
  1.刘少奇  国家主席  1969
  2.彭德怀  国防部长、元帅  1974
  3.贺 龙  国家体委主任、元帅  1969
  4.陶 铸  国务院副总理  1969
  5.张霖之  煤炭工业部部长 1967
  6.贾拓夫  原国家计委第一副主任  1967
  7.许光达  国防部副部长、大将  1969
  8.张学思  海军参谋长,张学良之弟 1970
  9.田 汉  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 1968
  10.赵树理 作家 1970
  11.邵荃麟 文学评论家 1971
  12.侯金镜 文学评论家 1971
  13.邹大鹏 中央调查部副部长 1967
  14.刘秀峰 建筑工程部部长 1971
  15.章伯钧 民盟中央副主席 1969
  16.何 伟 教育部部长 1973
  17.南汉宸 中国民主建国会副主委 1967
  18.陈正人 第八机械工业部部长 1972
  19.钱 瑛 监察部部长 1973
  20.廖鲁言 农业部部长
  21.徐子荣 公安部副部长
  22.胡锡奎 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处书记
  23.刘锡五 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
  24.王其梅 西藏军区副政委 1967
  25.刘 仁 北京市委第二书记
  26.谢家荣 中科院地质所 1966
  27.沈知白 音乐学家 1967
  28.李嘉言 古典文学专家 1967
  29.喜铙嘉措 佛学家 1968
  30.胡先(马肃) 文学评论家 1968
  31.陶 然 文学评论家 1966
  32.陈翔鹤 小说家 1969
  33.伊 兵 戏剧评论家 1968
  34.彭柏山 小说家 1968
  35.张宗燧 中科院物理所 1969
  36.杨伟名 陕西户县城关镇七一大队农民党员 1968、5、5
  37.潘天寿 著名画家 1971
  38.盖叫天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江南第一武生 1971
  39.叶渚沛 冶金学家
  40.张家燧 昆虫学家
  41.吕 荧 美学家 1969
  42.周信芳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1975
  43.刘芝明 文艺活动家
  44.蔡楚生 电影导演
  45.杨 朔 诗人作家
  46.孙维世 导演
  47.陈翔鹤 作家
  48.郑君里 导演
  49.巴 人 文艺评论家
  50.孟 超 诗人剧作家
  51.焦菊隐 导演
  52.魏金枝 作家
  53.肖也牧 作家
  54.周洁夫 作家
  55.曹荻秋 上海市长 1976
  56.傅连璋 卫生部副部长 1968
  57.陶 勇 海军副司令员 1967
  58.刘 仁 北京市副市长 1973
  59.张国峰 山东省公安厅厅长 1968
  60.高心泰 淮北市委书记 1967
  61.刘国璋 宜宾地委组织部副部长 1967
  62.吴亚雄 南昌铁路局局长、党委副书记 1968
  63.张国士 市建筑公司经理 1968
  64.刘 健 上海外轮公司副经理(越剧演员傅全香的丈夫) 1968
  65.张志新 辽宁省委宣传部干部批评林彪 1975.4.4割喉枪杀
  66.遇罗克 工人 1970.3.5
  67.毛应星 教师批评文革江青 1970.4.14枪杀
  68.吴晓飞 南昌市第一中学高一学生、抨击林彪江青 1970.2.17枪杀
  69.时传祥 掏粪工,著名劳动模范 1975.5.19
  70.张坤豪 工人、为刘少奇辩护 1970、2、25枪杀
  71.忻元华 技术员、批判文革 1970、5、30
  72.官明华 云南兵团四师女医生, “文字狱”,反林彪 1971、3、12枪杀
http://club.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2559972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23:19:32 | 只看该作者
台儿庄战役守城总指挥王冠五49年被误杀
文章提交者:暗云1.2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王冠五将军一边命令炸断运河桥,破釜沉舟,一边向下传令:"士兵打完了,连、营、团长上,连、营、团长阵亡了,我就填上去,直至全体将士阵亡,决不后退一步!""台儿庄是全体将士的光荣所在,也是我军官兵的坟墓,虽所剩一兵一卒,也誓与阵地共存亡!"

  在现代战争史上,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在正面抗日战场上取得的首次大捷,是寸土寸血推进、逐街逐巷肉搏的激战。战后的台儿庄天空是红的,河流是红的,土地是红的。今天,这场史诗般壮烈英勇的鏖战已经整整过去七十年了,隐匿在瓦砾和硝烟中的忠魂还需要我们世代铭记。在台儿庄战役纪念馆的"战争简介"里唯一提到了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守城的司令王冠五将军。除此之外,我们对其却知之甚少。

  然而在时隔七十年之后的早春,笔者竟然经同事牵线,与王冠五将军的外孙女--在深圳工作的冯睿女士作了一个电话长谈。电话里,冯睿女士深情地敞开了心扉。不久,笔者又与远在黑龙江省宜春市的王冠五的嫡孙王彤取得了联系。2008年4月6日下午,笔者赶赴当年王冠五将军的居所--开封市花井街四十号,在那里见到了王冠五的女儿王荫凤女士和从深圳赶来的冯睿女士。于是,这个充满英雄主义色彩的家族的记忆闸门就这样打开了……

  一份报道引出了七十年前的血战台儿庄的亲人

  冯睿得知姥爷王冠五的消息,是从一份尘封多年的报道开始的:

  赵家欣老人在六十九年之后的2007年看到了自己写的报道--《台儿庄血战记》,这是 1938年当时在厦门《星光日报》工作的他和范长江一起冒着生命危险采写的战地报道,战火纷飞中他把稿子寄给报社,等他再到厦门时报馆时,报馆已遭日军占领后关门了,所以赵家欣并不知道这篇报道的下落。然而2007年重阳节时他收到了一位报纸收藏者寄给他的这张当年的报纸!对赵家欣来说,没有比这再好的节日礼物了!

  那是一张经过岁月的汁液浸泡几十年的旧报纸。"死守台儿庄之旅长王冠五"几个黑体字和一张王冠五的战地戎装照片赫然入目。它又旧又黄,好像经过烟熏后留下了沉重的历史痕迹,默默地告诉人们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与这份近七十年前的报纸谋面,勾起了王家后人对血战台儿庄的亲人恍如隔世般的记忆。面对这张尘封太久的报纸,时光把我们带回到了那炮火轰鸣、腥风血雨的年代--

  一天几次被从炸塌的房屋中扒出来

  1938年3月下旬,日军的坂垣征四郎和矶谷廉介两个精锐师团三万多人两路夹击,企图向战略要地徐州逼近,抗日军队在鲁南重镇台儿庄筑起了"血肉长城"。那时,王冠五将军任第二集团军三十军第三十一师九十二旅旅长兼一八六团团长,在台儿庄战役中任守城总指挥。他们所面临的对手板垣、矶谷两个师团是装备精良的日军王牌精锐。而第二集团军由于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武器装备差,重兵器很少,有的士兵仅有一把钢刀。这是一场武器装备力量悬殊的战争,血肉对钢炮,打得天惊地泣。

  战斗刚开始,日军先以狂风暴雨般的猛烈轰击,把台儿庄的外围阵地工事摧毁,我军一无平射炮,二无坦克,无法反击,只能死守台儿庄城。王冠五将指挥部设在战斗最激烈的距台儿庄北城门不足二百米的清真寺内,而北城门又是日军进攻的主要地点,清真寺争夺战异常激烈。日军认为台儿庄背后为大运河,守军背水作战,一定不敢死守,便先以飞机投弹、大炮轰击,两小时内小小台儿庄城落下近万发炮弹,然后日军又以轻、重机枪作纵深射击,压制守军火力,掩护步兵冲锋。守城总指挥王冠五将军沉着指挥,待日军爬城及半时,机、步枪齐射,手榴弹齐扔。如此反复攻防,连日厮杀,双方伤亡惨重。巷战最激烈的时候,王冠五曾一日两三次被从炸塌的房屋中扒出来。

  日军不断增兵,用炮火作地毯式轰击,猛攻台儿庄。血战至27日,数千日军在坦克掩护下攻入城内。守军在王冠五的指挥下,寸土必争,一寸土地一寸血,一个个犹如血人。29日,为坚定战士们守城信心从而与敌人决一死战,王冠五将军一边命令炸断运河桥,破釜沉舟,一边向下传令:"士兵打完了,连、营、团长上,连、营、团长阵亡了,我就填上去,直至全体将士阵亡,决不后退一步!""台儿庄是全体将士的光荣所在,也是我军官兵的坟墓,虽所剩一兵一卒,也誓与阵地共存亡!"王冠五身先士卒,与全体官兵齐心浴血奋战,双方隔墙相接,临屋而战,一堵墙一间房地争夺,有时敌我仅一墙之隔,互相凿洞射击,就是墙上的一个枪眼,双方都奋力争夺。4月初,一八六团伤亡殆尽,预备队也打光了,台儿庄城已经成了尸山血海,街边尸体叠加,堵塞街巷。王冠五和中国守军顽强抵抗,与敌周旋搏杀,没有退缩一步。日军使用燃烧弹,妄图将台儿庄夷为平地。4月4日,台儿庄城内阵地频频告急,一度失陷四分之三。

  4月5日午夜,守军敢死队官兵扔掉了"重赏勇夫"的现大洋,分组向敌奋勇夜袭,用大刀片、手榴弹反复冲杀。敌军血战数天,已精疲力竭,不料中国军队尚能乘夜出击。日军顿时乱作一团,一面仓皇应战一面后退。我军竟在短短一夜之中,一举夺回四分之三城池。6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听到台儿庄城内守军夜袭成功的喜讯,高兴极了,立即率随员赶到台儿庄郊外,亲自指挥反攻。一时间杀声震天,日军丧魂落魄,狼狈逃窜,各种辎重到处皆是。矶谷本人率残部拼命突围。

  4月7日,台儿庄战役胜利结束,王冠五被提升为少将副师长。捷报传来,一时中外新闻记者云集,赞扬不已。著名记者范长江、赵家欣、陆饴等都先后亲赴军中采访王冠五,并撰写长篇专题报道《台儿庄血战记》,其中范长江和陆饴的专题报道还刊登在当时《大公报》的头版。

  郭沫若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后特辑《血战台儿庄》专刊,歌颂王冠五等为国家、为民族英勇奋战的光辉业绩。

  6月7日前后,李宗仁、李品仙向蒋介石呈报了《徐州会战奖励人员名单》,其中提到王冠五时,是这样写的:

  第三十一师九十一旅旅长王冠五,守备台儿庄内最困苦时犹能沉毅以致全胜,授予华胄荣誉奖章。蒋介石看后,欣然提笔批示:如拟。

  这场战役最终载入了中国抗日战争史册!

  如今,在台儿庄战役胜利七十年后,历史的征尘、战争的硝烟都已经在我们的眼前消散,可台儿庄战役的英雄王冠五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血战台儿庄之后英雄又怎么样了呢?


台儿庄大捷遗址




  小院里的深情回忆

  笔者来到开封市花井街四十号这个幽静的小院的时候,看见北屋门口放着一个已经打好包的旧皮箱,原来,这只皮箱是王冠五生前用过的,应台儿庄纪念馆的要求第二天就即带到那里。作为英雄遗物一同带去的,还有一只旧式的机械手表,这只手表曾经作为王荫凤女士的订婚纪念物而让她格外珍视。如今,王女士的丈夫刚刚去世,这块手表对王女士来说就更具非凡意义。七十二岁的王荫凤老人手抚父亲王冠五用过的皮箱和手表不胜感慨,台儿庄大战已经过去整整七十年了,与父亲的永别也五十多个年头了。五十多年来她对父亲的思念从未间断过,提起父亲对自己的教诲,就更是情不能已,谈话不时被哽咽打断。

  王冠五于1899年农历六月初一出生于河南省汝南县三桥乡殷店村,家境富裕,年幼时入汝南简易师范附小接受启蒙教育,后又改入私塾读书。成年后当兵,是冯玉祥和吉鸿昌将军的老部下。他毕业于国民党黄埔军校高级班和南京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他一直秉承冯将军的思想作风,爱民爱兵,艰苦朴素,抗日救国,常说"兵比将大,官比民小"。他人看上去很威严,但和士兵说话时,态度很和蔼。

  王女士回忆说:"我父亲身材较高,体魄健壮,浓眉大眼,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看上去很威严。他写得一手好书法,喜欢京剧,喜欢下象棋,高兴时会和我母亲一起在棋盘上对弈。他的生活习惯特好,从不睡懒觉,天明即起来练剑。不喜欢舞会、宴席、打麻将,而偏喜好看书、练剑,有很深的古典文化积淀,特别喜欢看《资治通鉴》、《聊斋》等文言书籍。他的烟瘾大,喜欢吸又粗又长的雪茄,记忆中常见他思考问题时叼着雪茄来回地踱步。

  "他对我们兄妹俩要求很严,对学习非常重视,善于发现孩子们的特长,然后加以正确的引导。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哥哥王荫槐后来考上了上海交大,是学校有名的才子。但由于父亲非常威严,哥哥非常怕他,见到他有时连说话都会变得有点儿结巴。而我因年龄小,又是女孩,父亲非常疼爱我。有时他离开家时,看到我还未睡醒,就来床边看看我,只对母亲说让我睡吧,不要叫醒我。他一贯要求孩子正直、诚信,要与人为善,常给我讲《论语》、《资治通鉴》等。还总是说要让我好好上学,将来能够学有所成。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就教我骑马,我不止一次从马背上摔下来。

  "有一次写作文,我写的是《小草》: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墙上的小草若有所思地低下了头。父亲看了觉得不像是我这个年龄能写出来的,回来让我重写。我确实写不出来了。父亲并没有批评我,还耐心地教我如何写。父亲虽然是武将,但是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对勤务兵们也很和善,常让孩子们看《二十四孝》的故事。他对奶奶很孝顺,每天都是等奶奶睡了他才去睡。"

  王女士记忆很深的是跟随父亲戎马的日子里"跑日本"(就是日本人来了百姓就跑),常会把鞋子和衣服跑丢了,小美蕊(王荫凤乳名)骑马跑,妈妈坐上担架跑,小美蕊这才明白父亲教自己骑马是有现实意义的。常常是战事来了,随时上马就跑,然后在某某地方会合,等人来接应。日本人烧杀抢掠的行径在她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痛苦的印迹。

  徐州会战结束后,王冠五又参加武汉会战中的大别山北麓激战。8月中旬,随第二兵团司令孙连仲由鲁南开赴湖北麻城附近。10月上旬率部在河南商城至麻城公路两侧的打船店、沙窝、白雀园一带山区与日军第十三、十六师团反复拼战,形成胶着、对峙状态。

  他一直与共产党新四军的游击总队密切配合,积极抗日。据《汝南县志》记载,民国28年(1939)冬,王冠五率部在豫东驻防待命,结识了豫东抗日游击队主要领导人鲁雨亭。鲁雨亭当时是新四军彭雪枫部游击支队第一总队总队长,率有三个团的兵力。他们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不断袭击日军。在此期间,王冠五曾多次资助物资和武器装备给游击队。为此,彭雪枫将军曾多次会见他,赞扬他的抗日爱国、倾向革命的行动。

  王冠五与鲁雨亭亲如兄弟,王荫凤讲,她和哥哥那时常常在鲁雨亭家和他的孩子们一起看戏,一起上学,彼此不分你我。他们常去鲁雨亭的父母所在的邓县。在此期间,由王、鲁二人做主,将鲁雨亭的女儿鲁如贞许配给王冠五的儿子王荫槐(订的娃娃亲)。 1940年4月1日,鲁雨亭总队长在河南永城山城集地区与日寇作战时不幸牺牲。鲁雨亭牺牲后,王冠五和国民党第二集团军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把鲁雨亭一家七口最多时约二十多口人接到自己家中生活,还资助鲁雨亭的孩子上学,并最终落实了与鲁雨亭生前的约定,让自己的儿子娶了鲁雨亭的女儿。王荫槐与鲁如贞婚后非常幸福,还生了三个男孩,开头提到的王彤便是老大。到现在,鲁雨亭的儿子鲁如海、鲁如聚他们还经常来看望王荫凤。鲁雨亭是河南省永城人,共产党的抗日名将,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节目中《永远的丰碑》中有一集专门介绍了他,现在河南永城市有他的纪念馆和专门的烈士陵园,中央电视台还曾播出描写他事迹的电视连续剧《芒砀忠魂》。

  王冠五虽然是国民党的将领,但他受冯玉祥的影响,家国和民族的意识非常强,脑子里没有那么多的党派之别、番号之争。王冠五看不惯国民党的腐败,不愿打内战,解放战争时,他曾给李先念的部队让路。王冠五的外孙女冯睿说:"上世纪80年代,李先念担任国家主席。我姥姥听到广播后,经常好像是自言自语又好像是对我们说:'李先念现在是国家主席了,当年他派人半夜来我家让你姥爷让路,如果不是你姥爷给他让路,李先念是不容易过去的。'姥姥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雨夜,李先念来找王冠五商议,后来王冠五就让路让李先念的军队过去了,上演了一出'抗战演义'版本的'华容道',王冠五就是这段"演义"里的'关云长',从中可以看出他同情革命的情怀。"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23:20:00 | 只看该作者
  后由于王冠五在进攻解放区行动中消极迟缓,被国民党剥夺了军权,排挤出军界。1947年左右,他回到汝南老家买了五十亩地,准备解甲归田与妻儿过清闲的生活,不再参与政治。这时,国民党当时的河南省主席刘茂恩和当时共产党的河南省负责人吴芝圃 (吴芝圃是新中国建立后河南省第一任共产党的省政府主席)都再三劝说他出山,说赴任也可以为民办事。因此,民国36年(1947),他又被派往兰封(今河南兰考)任第十二行政督察专员,管辖十二个县。

  在开封第一次解放时,王冠五带妻女准备去往台湾,当时已经到了武昌,共产党派人再三劝说,名记者范长江也劝说他,说他与别的国民党官员不一样,与共产党关系密切,多次资助共产党,不要害怕,应该留下来等。在他们的再三劝说下,王冠五选择了留下。后来,好事却酿成了悲剧--据《汝阳县志》记载,王冠五于1949年被误杀.

  "在父亲的最后阶段,他还嘱咐母亲,不希望我们与政治接触,一定要让我好好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许是父亲的教诲真的起了作用,现在家里人很少参与政治。"王荫凤曾考上过中央音乐学院,因为出身不好,家境又特穷,所以就上了不收学费的河南省艺术学校,学修音乐美术专业,后来一直在开封、郑州做老师,专长是钢琴,后来调入开封龙亭区教育局,直至退休。冯睿回忆说:"姥爷去世后,姥姥悲痛欲绝,都气疯了,满街乱跑,见人就给人跪下磕头,还语无伦次地说:还我先生,还我先生……就这样,她一直守寡四十三年,直至1991年去世。"

  王冠五的儿子王荫槐去了黑龙江省宜春市,一直与王荫凤他们没有任何联系。直到1998年王荫槐患癌症去世前才说出他们的家世,王彤这才知道原来在河南还有一个姑姑。也是从2002年起,王彤开始不断地搜集爷爷王冠五的事迹和资料,王冠五家族的一场寻亲记也精彩上演。

  其实王荫槐的大儿子王彤就出生在花井街四十号,2007年11月,王彤到河南寻根,几经辗转,在那里见到了自己从未谋过面的亲姑姑王荫凤一家。今年4月8日,台儿庄纪念馆邀请他们参加开幕式。王彤原本都已经赶赴河南境内了,但突然听说母亲鲁如贞身患癌症,就直接又返程飞回了宜春。王彤从已由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退休的八十多岁的舅舅鲁如坤(鲁雨亭的儿子)的回忆中得知,1947年前后,王冠五还专门请当时在中央大学读书的鲁如坤吃了一顿饭,还送他一支派克笔,鼓励他要像他爸爸鲁雨亭一样正直做人。

  王彤想找爷爷王冠五的墓以了父亲王荫槐的心愿,但王荫槐也许不知道父亲死后很惨,死后连墓碑都不敢立,石碑埋得很深,只是露出来一小截儿。每年扫墓的时候都是偷偷摸摸的。"文革"以前还知道埋在开封的东郊,现在已经平了,连那小半截子的"墓碑"都已经找不到了。

  七十年后游亲人当年血战的清真寺

  2008年4月7日,王荫凤和冯睿母女应邀赴台儿庄,参加次日的台儿庄纪念馆重建后的开幕仪式。刚到村口,她们就深刻而浓烈地感受到了台儿庄人民对抗日英雄的敬仰之情,当得知她们是王冠五的后代的时候,当地人迫不及待地给她们讲述这场战争和战争中的亲人的故事。

  清真古寺作为战地指挥所,是台儿庄大战敌我争夺的最激烈的焦点,王冠五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坚守了七天七夜。王荫凤一行来到了清真古寺后,看门的五六十岁的阿訇立即惊喜且恭敬地躬身,极其热情地请来一位在这里已经工作了十余年的同志带领他们参观。

  寺内当年的指挥室的墙壁上弹痕累累,一巴掌下去就会有不下十个的弹孔,真是无半掌之壁不饮弹,无方寸之土不沃血!在这里,王荫凤老人百感交集,老泪纵横:"爸爸,我们来看你了……"

  4月8日是血战台儿庄的胜利纪念日,是一个每年都会很凄迷地靠近清明节的日子,千千万万的台儿庄将士们倒在了断壁残垣之中,冥冥之中是不是一种天意?地下英魂应有知,每年4月8日,是纪念,更是祭奠!历史送走了人,时代留下了魂。人是历史的客,魂是时代的神!让我们安享太平的后来人能够永远铭记那些曾经铸造灵魂的人!

  

    


来源: 《名流沧桑》

http://club.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2887805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23:20:22 | 只看该作者
美国侨报负责人范东升(知名报人范长江之子)回国主持汕头大学传播学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