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4级硕士李佳学术日志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15:34:12 | 只看该作者
0415-0418 为同学服务 跑腿 0419-0421 去云南大学参观学习
22#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15:37:41 | 只看该作者
0422-0424
在版纳
以游客的身份体验了当地的民风民情
高兴的实现了在傣族园吹葫芦丝的愿望
遗憾的是在版纳当地公园遇到了素质低的当地人
0425-0428
帮助学院整理学士服
发放学士服
参与毕业合照的安排事宜
以及跟导师沟通论文的修改
23#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15:42:57 | 只看该作者
0429
拍毕业照啦
0501-0505
五一假期
改论文ing
回了一趟老家过生日
吃了好多席
人情or人情债?
好多十多年前的陋习依然保留着。
零散地读了一些书,等看完了再记录吧
最近生活很丰富。

24#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6:19:48 | 只看该作者
0506-0512
根据导师的建议大改毕业论文中
每天都过的有点痛苦
经常对自己写的东西表示怀疑
但是有时候又会觉得心情舒畅
最近杂乱地看了很多文献
快速地吸收了一些观点
但是感觉没有意义

25#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6:20:06 | 只看该作者
0513
今天再次跟老师讨论论文
他给我纠了很多句子的表达
说我“网感太重了”
表达不到位、不专业
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脑子已经有点受不住了
报复性休息
0514
放空
0515-0519
每一天的时间只够改论文
因为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怎么改
以及改了又改
有一点学习倦怠了

2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7 14:49:29 | 只看该作者
0520-0522 改论文遇到了瓶颈,突然就不知道该怎么改了 逐字学习刘导发的程博学长的文章 虽然能看懂 但是还是想不清楚为什么要这么改 又看了答辩评委老师的C刊 老师们格式表述都很专业,但是那个访谈材料也是一看就是编的呀 不过也存在着看不懂的情况 本科生的学习还是偏传播偏社会多一些 0523 学院博士面试,去当助理,错过组会,还好有梦瑶帮我记录组会内容,真是小天使 0524 再改摘要和论文,导师说我老是跳逻辑,语句不通顺,暑假得好好恶补。 0525-0526 再改一遍文献综述,脑子有点转不过来了,立志研究生论文绝对不要卡DDL 但是又觉得论文总是改不完的。
27#
 楼主| 发表于 2024-6-2 12:57:05 | 只看该作者
0527-0530
改论文格式
补相关的材料
毕业答辩
评委老师又提了一些问题
0531
科室团建
0601-0602
最后再改一次毕业论文
要定稿存档了。

2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15:43:51 | 只看该作者
2024年9月9日星期一
研一开学第一天,上了外语课,收获:对英语祛魅,够用就行
英文论文发刊TIPS:新事物/综述类/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新闻。
论文学习:
学习《消融的边界: 新闻实践的泛化表征与主流再塑》刘海明/马源
论文结构:提出问题(泛化现象及表征)-分析问题(实质:平台逻辑vs专业逻辑)-解决问题(主流媒体:内容建设、标准重构及价值回归)
收获:在“解决问题”板块,作者在论述观点的时候增加了事实论据(部分媒体的良好表现),避免了假大空的说辞。
困惑:“内容建设、标准重构及价值回归”是遵循的什么逻辑?
内容建设-媒体以用户思维为主导,在更贴近群众的平台发布更有价值的信息
标准重构-在算法的冲击下,主流媒体如何站稳脚跟并引领算法
价值回归-升华,回归人本主义和专业主义
2024年9月10日星期二
中国新闻史:研究别人没研究过的/要有史料/写作逻辑要严谨,论证有力
2024年9月11日星期三
科学技术哲学?
上公共课,说要闭卷考
Week1 世界上的中国
2024年9月12日星期四
组会:找老师要选题/注意期刊的时间差/专注读一个哲学家/问题意识最为重要/如何让看的书有用-联想业界
程:
一、       AIGC语言生成逻辑
1、         自然语言处理
2、         机器学习
3、         语言模型
4、         变换器模型
5、         生成对抗网络:生成器生产文本,判别器评估文本的真实性,两者相互竞争以提高生产文本的质量
涉及到真VS假的矛盾
①   谁掌握技术?(使用者的立场决定了“真假”的判断标准)
②   技术本身的特点(新闻真实:生成文本是否包含虚假信息,判别器的判断是否真的真实;媒介伦理前沿技术
③   技术如何应用?(信息的推送/表见代理:AI的回答是否能代表某方的观点或者立场,涉及语言伦理及责任归属的问题)
二、       语言哲学和话语理论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论媒介》
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读本》
索绪尔《语言学》
福柯 话语理论(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布尔迪厄 场域理论 文化资本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哲学的核心是自由
人工智能不讲政治,如何让其在政治新闻上发挥作用?
不讲政治的后果:社交机器人的问题(小天才电话手表事件)

29#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16:09:01 | 只看该作者
11.04
上课:
选题学习——研究问题是否明晰,概念界定是否清晰。数据选取是否有说服力,数据分析是否对应研究问题。
选题灵感:AI使用涉及到个人隐私,研究AI劝服使用的话语策略
听讲座:
王天根教授讲新闻史研究。偏思潮研究,言之有理但感觉是升华价值似的有一些空。
更网站
11.05
上了一上午新闻史,被鸟屎攻击,被月经桎梏,躺了一下午
晚上更新传媒教育网,看《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构》
11.06
看《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构》,了解意识形态,但是还是感觉政治和意识形态好复杂,如果再考虑伦理考虑人性的话感觉就没办法理清。
11.07
开组会
听秦克峰学长的选题,“身份钥匙”都被大家认可,
联想到新传论文像极了行业黑话的组合,越黑越牛。(没有抬杠的意思)
听诗扬汇报幽灵劳动、数据标注员,感觉她很擅长REVIEW
老师再强调了论文最好要立足于新闻传媒行业
提出了思考:自己的作品要与自己未来规划相关
11.08
回顾消化质化研究文献,试图理解学术之辨,总是差点意思。
找英语的选题文献,按道理应该我目前想到的东西都有参考文献,但是没找到合适的。本来想研究日本报纸,找同学了解一下他们版权做的很好,收集不到语料库,放弃。
11.09
看英语文献,和Fairclough的CDA贴合的研究,主要学习Methodology和framework部分。
感觉有点抵抗意识形态研究,想不明白,但是又没有其他合适可以方便我操作的理论。
11.10
去A区拍羽毛球比赛,第一次尝试运动摄影,修图,整理传媒教育网素材。

30#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11.11-11.17
● 11.11 周一
今日学习
回顾今日的学习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进行简单的总结
英语:Writing Martixs,如何围绕研究问题展开研究
● 媒介文化批评:媒介即文化,女性主义历史溯源;理解西方文明需要掌握古希腊文明和宗教文化
今日阅读:
列举今日完成的学习或任务
● 《弱者的力量:生命历程视域下留守妇女的社交媒体赋权》
● 概述:留守妇女不同身份的动态切换,社交媒体在这些身份中起何作用
● 摘录
● 媒介话语分配失衡
赋权不仅是赋予弱者权力,更是挖掘和激发个体的潜能。                                                                                                                                                   
● 当研究者只关注这一群体的媒介形象,而不结合社会背景与具体的人生轨迹时,就通过自己的关系网找到第一批符合条件的研究样本后,后期以滚雪球的方式扩大问卷覆盖范围。
“底层”数字化生存的可能及其意义——基于“60后”下岗工人个体生命历程的考察》
● 概述:理论+个体案例,行文很流畅
● 摘录
数字化的生存路径首先打破了现实关系资本何传统生存场域的桎梏,因为“连接”则意味着关系资本的生发何拓展、生存空间和规则的再造。
● 代际文化反哺和代内文化反授是反向社会化的两种重要模式
● 个体的苦难看似是卑微的、主观的,但却往往反映出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性矛盾
● 11.12 周二
今日学习
回顾今日的学习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进行简单的总结
新闻史结课:注意灵活地引用史料,表达流畅;可以借用AI帮忙阐述
今日阅读:
列举今日完成的学习或任务
《底层群体为何拒用智能手机?——基于重庆棒棒的扎根研究》
概述:核心范畴:消费保守主义 、熟人社会、“弱者”身份建构;在研究方法部分介绍比较具体
● 摘录
● 技术影响哪些人以及哪些为人所关注的日常事务
● 数字资本作为一种新的资本形式不仅是旧资本在网络上的简单复制,更是对新资源空间的抢占和相对增值。
● 11.13 周三
今日完成:
列举今日完成的学习或任务
学术讲座表整理:
● 英文文献阅读:找了很多文献,还在广泛阅读中,确定研究对象
今日阅读
● 《基于费尔克拉夫三维框架的美国人工智能决策联盟涉华话语分析》
● 概述:研究方法和框架都比较适宜
● 摘录
● 社会结构不仅决定话语,也是话语的产物。
《网络化城市中视障者的“不/可见性政治”——从残障视角反思媒介技术界面》
● 感觉写的非常具体详实
● “技术的应许(promise)”便是依赖它解决所有的问题
明日计划:
想起老师分享的一万小时定律,如果24小时不睡觉看文献的话也要用417天,虽然感觉有点遥远且夸张,但是还是打算开始用Forest记录一下。
● 上午:收集英文报纸材料,准备文本分析软件
下午:英文提纲/文献阅读
● 11.14 周四
今日学习
回顾今日的学习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进行简单的总结
● 收集材料:
出现了问题,lexis找不到,也不好爬取。花了很长时间来试错,原来是必须要用校园网才行。
● 质化研究:
今日阅读:
列举今日完成的学习或任务
“随浪逐流”:残障人的媒介生活与数字化生计》
● 概述:质化研究,案例和论述结合的很好
● 摘录
● 数字劳工通过对未来不确定的高回报期望与信念来合理化当下时间、资本和劳动的高投入以及面对的高职业风险。
● 回溯性叙事
● ‘What they’re not telling you about ChatGPT’:exploring the discourse of AI in UK news media headlines
● 概述:
在议程设置理论和框架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归纳主题分析法对671篇新闻标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初步展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技术进步是如何向公众传播的。
问题:ChatGPT和AI如何在英国新闻媒体头条上被话语性地呈现
● 摘录:
英国首相Rishi Sunak呼吁在人工智能发展中设置“护栏”(Mason, 2023)
在分析我们的结果时,我们借鉴了议程设置理论和框架理论的相关性。这是基于McCombs和Shaw(1972)工作的前提,该工作指出,在议程设置方面,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和广播人员在社会和政治现实的构建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且媒体问题报道与公众舆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选择归纳主题分析是因为它已被证明是一种灵活的方法(Braun和Clarke, 2006),并且在用于检查各媒体的头条新闻时是有效的(Yoon和Hernández, 2021)。此外,在调查新闻框架效应时经常使用归纳分析(Lecheler和de Vreese, 2018)。
今日思考
我读研的目的其实不是为了提升我的学历or素养,主要是为了gap一下,好在家“反哺”我的父母[旺柴],比如提醒他们吃饭的时候不要玩手机(告诉我妈不要喝太多饮料了),双十一的时候不要冲动消费,不要沉迷于短视频短剧.....仔细一想,好像从小到大我就是如此成长起来的,有时候可能只是想坐在书桌前装装样子,但是我的爸妈会经常性在我旁边3D环绕一些“校花的贴身高手”“修仙少年”“嫡女重生”之类的小说或者短剧(我恨短剧),然后我就会觉得被打扰,“教育”他们不要老是在我学习的时候干扰我,然后他们会配合关掉声音,这个时候我如果真的不学也有点学不过去了[捂脸]。我不是在父母的规训中成长起来的,而是在“规训”父母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 11.15 周五  把自己当作预言家来培养
今日学习
回顾今日的学习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进行简单的总结
● The news framing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critical exploration of how media discourses make sense of automation
● 概述:本研究解决了有关公众对当前技术趋势理解的重要实证问题:新闻媒体如何理解人工智能,它来自哪里,它在哪里产生影响,与之相关的好处是什么,以及哪些风险被认为是最紧迫的。
● 摘录
新闻框架被定义为“强调故事中某些元素高于其他元素的突出性”。就人工智能而言,媒体话语中围绕不同的应用领域(例如,医疗保健、交通运输和商业)、评估、未来情景/预测、收益和风险,流传着不同的叙述。经验部分基于相关语言指标对新闻文章进行聚类,每个聚类中最流行的单词允许对框架进行归纳检测(Burscher et al . 2016)。
新闻媒体不是中立的观察者,而是表达观点并影响对思想、问题和人物的看法。他们通过议程设置和新闻框架塑造对技术的感知、理解和态度(Groves et al . 2015)。
● 关于可接受的和不受欢迎的(甚至是令人厌恶的)技术使用形式的主流文化规范决定了新闻媒体话语的动态以及跨社会的框架。
● 新闻媒体通过将问题纳入公共议程来表明问题具有更广泛的社会相关性,这一点仍然至关重要。
● 人工智能的进步取决于两个更广泛的内在联系的因素。第一是否有足够的数据,第二是算法处理数据以实现特定目标的能力(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
新闻媒体在社会层面上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意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是与该技术相关的感知利益和风险的话语建构中的积极力量(Lupton 2013)。
● 人工智能通常被认为比人类更高效、更准确。虽然确实有人工智能提高人类表现并优化容易出现人为错误的任务的例子,但暗示人工智能优势的框架实践是有问题的。首先,这可能会将人工智能提升到人类之上,这违背了人工智能是人造的这一事实,反映了它们的创造者的偏见。其次,将人工智能拟人化为转移技术背后创造者对责任和责任的质疑开辟了道路(黑箱)。
● While the exploration of A.I. futures can have a quasiphilosophical notion, (semi-)autonomous technologies already have tangible and diverse impacts on the present.
数据素养不仅限于数字专业知识和统计知识,还包括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社会政治影响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技能,特别是在公平、包容、可及性和责任方面(Gray et al . 2018)。
● 它涉及关于权力结构如何受到数据驱动技术影响的概念性知识,以及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对个人和集体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福祉的影响。
● 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新闻报道与关键的数据素养直接相关。
● 人工智能的覆盖范围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多样化。这反映了技术在不同领域引发变革的速度,这反过来也提出了治理和监管的问题。通常,关于政府干预的争论是对使用人工智能带来的感知风险的反应
今日完成:
列举今日完成的学习或任务
上午:完成数据收集part  
● 下午:论文框架搭建
明日计划:
● 上午:看费的原文,进行分析
● 下午:三点听刘海龙老师的讲座
晚上:健身+游泳
● 11.16 周六  海德格尔:人的思维的特征是现身情态
今日学习
回顾今日的学习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进行简单的总结
● Review:Language and Discourse: The Embrace of Uncertainty
概述:诺曼·费尔克拉夫的《话语与社会变革》;帕姆·吉尔伯特的《写作、学校教育与解构:从课堂上的声音到文本》;理查德·哈维·布朗的《制造社会文本:社会科学话语中的诗学与政治》
● 摘录
与任何其他文本一样,政策文件、政府声明、新闻报道等都可以进行“细读”,以揭示用于声称权威和公正性的手段;使读者/听者接受作者/说话者的观点,并谴责反对者;通过边缘化、压制或消除矛盾来巩固知识主张。
● Review: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by Norman Fairclough
● 费尔克劳认为,语言分析需要社会分析(而不仅仅是社会联系),反之亦然。将其中一种简化为另一种可能会造成混淆,因为语言既能反映社会关系,也能构建社会关系。
● "a social theory of discourse"他将话语视为三个分析领域的一个涵盖术语:文本(语言对象)、话语实践(知识的生产、消费和分配)和社会实践(霸权和意识形态、权力和权力关系体系)。每个领域相互决定其他领域;因此,说文本反映了权力关系下的生产要素,或者说权力和支配通过生产和消费在文本中固有,这是有误导性的。这些事情可能是正确的,但不是在每一种情况下都是正确的,它们当然不能被当作分析的公理。文本可以决定霸权关系,而霸权关系反过来又可以影响消费行为。(这就是我们看待当前文学世界的方式,在这里,文本与权力直接相关,从而告诉我们我们想要什么;参见弗劳利(1987)。更大的方法论教训是,意识形态并不完全决定文本;一个真正批判的社会语言学必须反思自己的普遍主义和社会还原主义倾向。
● text (the linguistic object), discursive practice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and social practice (hegemony and ideology, power and  systems of power relations
4章“互文性(intertextuality)”集中于文本与其他文本的联系方式。作者论证了福柯的话语在权力和意识形态的限制下围绕并注入其他话语的路线。他将这种互文联系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并给出了几个简单的分析,说明新闻和广告的文本如何再现了当前公共和私人社会世界之间界限的消失。本章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互文关系的语言信号,以及这些信号影响和反映社会实践的方式。
费尔克劳对词义的分析似乎打破了外延和含意之间的标准区别,因此遗漏了许多微妙之处。社会将排序意义的语用意义转移到单个词汇项下(如对“企业”的分析,1990 - 1991)和完全改变外延(如在关于“堕胎”是指“谋杀”还是“私人选择”的辩论中)是有区别的。总的来说,如果语义分析对语义理论的细节更敏感,那么这种分析就可以为社会变革提供更有用的服务。
● “当代社会的话语和社会变革”的目标是展示话语如何参与英国进步中的三个社会变革:日益增加的民主化、商品化和技术化。例如,作者指出,民主化与减少不对称权力关系的标志(如形式)密切相关。费尔克劳的公正和正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既不是乌托邦主义者,也不是虚无主义者(因此仍然忠于他最初对非同质化话语分析的信念)。民主化、商品化和技术化是一种复杂的平衡,而不是某种目的论的进化。
今日完成:
列举今日完成的学习或任务
● 听刘海龙老师的讲座
antcode 做数据分析。
● 11.17 周天  允许不完美
今日学习
回顾今日的学习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进行简单的总结
● 今天遇到很崩溃的事情,电脑坏了,开不起机,折腾了很久,然后花了两三个小时选新电脑,好不容易选好了,银行卡又限额了,买不了。
● 一下子就觉得很绝望,感觉无端浪费了很多时间,而这些时间一去不复回
心情平静了,正如泰戈尔的诗“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