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997|回复: 7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元宇宙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5 19:26: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指‌​‌‌‌‌​‌‌​​​‌​‌​‌‌​‌沉浸式的虚拟世界,英文Metaverse。这个虚拟世界由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3D技术和互联网组成。用户可以在元宇宙中感受不一样的人生,或是体验与真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与现有网络游戏不同的是,元宇宙能给玩家带来更真实的感受,让玩家可以仿佛置身于虚拟世界当中,甚至可以做到无法区分真实与虚拟世界。元宇宙也被吹捧成了互联网的终极形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5 19:29: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造访以前的元宇宙:回到过去看未来世界

元宇宙吸引全球科技巨头争相入局,也让我时光倒流,回到从前看互联网的未来。

我的第一次类似元宇宙的体验就是虚拟的网络世界第二人生Second Life),距离现在已经超过10年。

元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1990年代的一本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书中描述元宇宙是互联网的虚拟现实后继者,人们大量时间活在虚拟环境里面。

第二人生在2000年代进入高峰,使用者突破数百万,玩家日以继夜地活在虚拟网络上也吸引许多关注和报道。

近年来第二人生很少在媒体上出现,我以为这个虚拟世界游戏已经销声匿迹,但其实并没有。

经过10多年,这个虚拟世界仍然吸引着自称为居民的忠实玩家,登陆体验未来元宇宙的可能面貌。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也重新回到第二人生。

就视觉而言,第二人生并不特别出色,比较偏向罗布乐思Roblox,机器砖块)那种块状、像素化的构图,没有电脑游戏的沉浸式视觉环境。

但不同的是,就像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对元宇宙的构想一样,第二人生并不是游戏,这里没有游戏任务或挑战,也没有故事情节,就只是一个网络居住空间。

遇见Rei

在第二人生,我遇到了一位居民Rei,我们两人的化身在一个海边世界相遇,这个环境是仿造1960年代苏格兰小渔村而设计的。

他跟我说他来第二人生大概四个月了,当初是因为对元宇宙产生了好奇心,所以到第二人生上面来看看究竟。
Rei并不是很认同扎克伯格对元宇宙的设想。

他说,他们想要控制一切,但我认为应该由使用者作主,而且应该完全开放。

扎克伯格最近将脸书改名“Meta”,他也试图安抚外界的担忧。他表示,这个未来不属于任何一家公司,这将是我们所有人建造的。

其他大型企业,包括微软、美国电子游戏开发公司Epic Games、罗布乐思、甚至是体育用品公司Nike都宣布进军或开发元宇宙的计划。

推出第二人生的林登实验室(Linden Lab)副总裁卡内夫斯基(Anya Kanevsky)也和其他许多人一样,担心元宇宙变成这些大型企业的独占事业。

第二人生从2003年就上线,此后许多大型科技公司都开始谈论虚拟世界的各种可能性。


卡内夫斯基表示,我有点担心现在的讨论似乎朝向反面乌托邦的方向进行。

大型企业入局元宇宙,有点像在对人们宣布,有人要进来设定游戏规则、主办活动,而其他人只是消费者而已。

第二人生有点像罗布乐思,后者就是一个平台,上面有使用者开发并邀请其他使用者加入的游戏,只不过第二人生使用者人数远远不及罗布乐思。

罗布乐思同时间玩家人数估计大约在550万人左右,而第二人生只有九万人而已。

扎克伯格表示,也希望他的元宇宙能有许多使用者,但现在他还没有任何居民,不过他承诺要在欧洲各地聘请一万名员工开发元宇宙。

有些人表示,问题不在于让使用者有更多的控制权,而是应该由使用者自己建造元宇宙。

脸书旗下的Oculus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卡马克(John Carmack)就表示,大张旗鼓要建造元宇宙并不是开发元宇宙的最佳方式

技术新闻网站Ars Technica引述他的话说,我不相信任何单一应用就能接管一切,我不相信任何一家公司能单独建造元宇宙或主导所有决定。

第二人生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镜。

在最高峰的时候,第二人生也遭到许多外界批评,包括通过其游戏货币进行的庞氏骗局,甚至是侵害未成年儿童。

即使是我这星期短暂的造访期间,我也见到第二人生遭遇的内容管理难题,如果元宇宙要走入主流,也必须要解决类似的问题。

如果你在第二人生上搜索色情药物等活动或地点,你找不到任何结果,但是搜索,你可以前往虚拟脱衣舞俱乐部,还可以用虚拟货币观看虚拟脱衣舞。

卡内夫斯基表示,管理虚拟世界的方式很复杂,有一些可以使用自动化管理,但很多都必须由人手操作,在这里不只是选自己的装扮和漂亮的分身而已。

回到第二人生,我问Rei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会一直回来这里?

他说,我喜欢用眼睛做梦。

来源:腾讯网企鹅号
编辑:马皖雪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11:03: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格隆:元宇宙,人类最后的迁徙

1930年,牛津大学一位教授批卷时偶然在答题册中翻到一张白纸。这位昏昏欲睡的语言学大佬灵光一现,信手在纸上写下:


In a hole in the ground there lived ahobbit.

对英语世界来说,这行字几乎刻在每个人的DNA里。若要类比,不比“此开卷第一回也”或者“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中国人心里的位置低。


后来,《霍比特人》和《魔戒》系列小说都在全球卖了超过1亿册,彼得·杰克逊改编的电影也赚了将近60亿美元的总票房。


“在地底的洞府中,住着一个霍比特人”


不过在商界、学界甚至政界眼里,托尔金在现代奇幻文学上的开创还在其次。如今,人们对他提出的“第二世界”空间体系建构概念更感兴趣,因为它意味着:


在尼尔斯蒂芬森于《雪崩》中正式提出元宇宙概念50多年前,《霍比特人》和后来的一系列作品,已经为人类理解和迈进元宇宙之门开拓了一条必经之路。


大家都在说今年是元宇宙的元年。虽然八字还没一撇,但考虑到整个中土世界来自托尔金在空白考卷上的一句涂鸦,我们有理由怀疑:


开启“the big bang”的按钮,说不定就藏在某间写字楼角落一位程序员的脑袋里。


它究竟是潘多拉魔盒、砸到牛顿的苹果还是勾引人类之父走出伊甸园的那条蛇,没人知道。但在最终也是最初的大爆炸到来之前,我们必须先镇定地问上三句:



01 元宇宙是什么?


宇宙是个很科幻的概念,目前没有明确定义。


用排除法来看:托尔金的中土世界就不是元宇宙,中土虽然在时空上与真实世界平行存在,但它是完全架空和独立的,人类无法参与其中。


这样看来罗琳的魔法世界或许更进一步,不过哈利无法在霍格沃兹和女贞路同时存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实际上将两个世界在空间上连为了一体。


大部分的穿越行为也不构成进入元宇宙的手段:人手一台时光机的成本先不提,穿来穿去恐怕会使混乱的时间线难以收束。


这样一来,元宇宙的概念就相对清晰了:它在时间上是真实的,空间上是虚拟的,在时空两个维度都和真实世界处于平行状态。


人类则以某种意识“映射”的方式进入、存在和生活于元宇宙之中

假设我们所在的地球是一个元宇宙,真实世界里的人类,正无知觉地躺在蜂巢一样的培养皿中——这就成了《黑客帝国》的场景。


《黑客帝国》中被AI“种植”的人类胚胎


然而“矩阵”是AI为了奴役人类打造的精神乐园。相比之下,《头号玩家》里的“绿洲”让我们更愿意接受:没有生老病死的顾虑,大不了从头练个号。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元宇宙就是一款游戏。玩家在两个世界之间来去自如,自愿选择待在自己认为更有趣的地方。


事实上,相比于soul、facebook等社交软件,游戏因其丰富的内容和玩法成为更适合元宇宙的存在形式。比如《我的世界》或《动森》,会有人不想去小岛生活吗?


只是,目前并不存在比地球Online更真实丰富的游戏场景——普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完全体验这款服务器万分之一的玩法和地图。


把它上升到哲学高度,元宇宙实际上回答了“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的终极命题:如果人生是一场游戏,只有庄子和尼采才算是以寻找bug为乐的高级玩家。


不过,绿洲、矩阵还是地球online都是终极意义上的元宇宙。我们这代人连块30系显卡都买不到,恐怕很难有机会参与其中。


毕竟,现在的人类就算不是非洲大陆上一只刚产生旅游想法的猴子,也才刚刚开始砍树造船。


不过,思想是人类最珍贵的东西,再伟大的造梦师职业生涯都是从一场梦开始。元宇宙虽然还很遥远,依然有很多理论可以未雨绸缪:


如果这个元宇宙比真实世界更有趣,是否会对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行造成致命打击?如果只维持大脑活动就可以在元宇宙中生存,是否意味着长生不老得以实现?


如果未来真的出现了容纳大部分人类的元宇宙,那其中的生产生活是去中心化,还是依然要接受领导?


这个领导者如果是游戏公司,对元宇宙的探索岂不相当于争夺统治权?如果是政府,那么是联合政府?如果强者为王,人们大概率将听命于土豪或游戏高手。

天才游戏制作人哈利迪成了绿洲之“神”


走远了,连王者还没玩明白的我们与其白日做梦,不如先问问:


02 为什么要有元宇宙?


并非所有人都向往星辰大海,但从自然规律来说,人类别无选择。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万事万物臣服于熵增原则,永无止尽地从低熵有序向高熵无序的状态演化。


小到某个行业,刚开始所有的船在一片蓝海中齐头并进。但随着空间渐渐拥挤,只能有一艘或者两艘从残酷搏杀中活下来的大船才能继续远航。


然而大船也终会失去前进活力,这时除非顺利驶进更广阔的大洋,比如技术革命;否则只能缩小船体或者拆毁重来,比如反垄断。


王朝更替也是如此,帝国初始时总有一段时间百姓安居乐业。但从百废待兴到盛极而衰,后期臃肿的权力机关和贵族阶级带领无数政权走向灭亡。


同样的,现代社会从德法到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度过经济危机的方式只有两种:科技革命和侵略,此外别无反熵增的法门。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世界上最好的投资是什么了:


普通人选择龙头,图一时安稳;华尔街则青睐有翻云覆雨之功的穿云箭,比如苹果和特斯拉;但更高明的投资家是吕不韦:资助国家未来的主人。


然则奇货虽然可居,至多是一国的得失,全球规模的熵减显然是更大的机会——元宇宙诞生的诞生,是对人类社会最大的颠覆。


人类一方面大举扩张,一方面依靠发达的科技躲开了旱涝、地震和台风带来的灭顶之灾,这导致地球不可逆的混乱、衰退和恶化正在加速发生。


低碳、环保、新能源和人工智能只是权宜之计,上帝不会再降下大洪水,人类只能向着更广阔的远方拓展生存边界:


有人向着月球和火星航行,有人则寄希望于在互联网中扩充虚拟世界——元宇宙是人类的未来,毕竟,一键清除缓存比毁灭全人类方便和温柔得多。


如此我们便可以得出结论:元宇宙并不是逃避现实的乌托邦,而是人类社会自救的方舟。


试着回想一下,我们曾错过多少激动人心的时刻:


PC普及到千家万户之前,比尔盖茨已经成了世界首富;大家纷纷换上智能手机时,苹果市值悄然超越微软站上美股第一;当新能源车刚刚吹响革命号角,特斯拉股价立刻一骑绝尘。


改变世界的机会本就不多,并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运气不好也就罢了,但总有人不见兔子不撒鹰,等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才如梦初醒地抱怨:等一下,我还没上车呢?



人类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全方位向元宇宙迁徙,几乎是写在《死海古卷》上的最终预言。这可能是我们此生仅有的机会。


但在试图抢占先机之前,有个问题必须先弄清楚:



03 元宇宙离我们还有多远?


试着畅想:人们在现实世界穿着破洞丝袜,元宇宙里的背包里却放着几百套高定礼服;现实容身之处不足一平米,登录元宇宙,立刻就能飞天遁地。


这就是赛博朋克,真正的绿色经济。我们或许注定成为旧时代的残党,不过总会有人乘上新世界的方舟。


疫情封印了人们的脚步,却点燃了社会各界对元宇宙空前的热情:无论手中拿着锤子还是梯子,只要说是来造船的,就能得到无差别的欢呼。


至于这艘船究竟造到来哪一步,从构成上说:首先来看“游戏”本体。


Roblox是最惹人注目的元宇宙概念股,它的商业模式是为玩家提供创作游戏并交易的平台。目前Roblox上的游戏超过4000万款,并以每天5万多款的速度增加。

Roblox的成功之处是在游戏内提供了生产力。


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3A大作游玩时长也不过几百小时,但当玩家自发生产内容并获得收益时,玩家热情和游戏广度之间就会形成正向循环,就像微信在文字时代做到的那样。


这不免让人想到十几年前,冰蛙在《魔兽争霸III》中用地图编辑器做出《DOTA》。可惜那时暴雪没认识到,这会成为元宇宙的雏形。


深度上的代表则是北美最受欢迎的游戏《堡垒之夜》。玩家在游戏里可以收看TravisScott的虚拟演唱会,还能看到《星球大战》最新片段的全球首映。


想象一下,如果在《堡垒之夜》里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玩家为何还需要安装别的游戏、视频或社交软件?


换句话说,元宇宙是互联网的终极形态。


至于将玩家控制角色变成元宇宙要求的玩家成为角色,就需要硬件方面的努力了:当VR达到16K之后,人眼将察觉不到纱窗效应,实现“完全沉浸感”。


虽然市面上的VR最高只能支持4K,但苹果在硬件领域的地位,使人们对它即将推出的首款VR设备充满期待。


iVR是否会像iPhone一样对行业产生颠覆性效果还是未知数,不过对它的预期已经在苹果产业链相关标的涨幅中有所体现。


扎克伯格也正在大举押注VR,不久前,Facebook通过Horizon 展示的虚拟会议室功能让人振奋。这款虚拟世界平台正在封测,还未正式推出。


微软和英伟达则对“增强现实”技术更感兴趣。老黄在发布会上的以假乱真被粉丝津津乐道,微软则自我定位于通过人工智能和混合现实工具帮助公司开发元宇宙应用。


最后,千万别忘了马斯克。虽然他一心想着去火星,但也没忘了同时推进脑机接口技术——Neuralink的神经链芯片已经能让猴子用意念打乒乓球了。


另外,元宇宙与他情有独钟的虚拟货币和区块链技术实在是天作之合。


全球最顶尖的科技企业都在大展拳脚,国内的巨头们当然不会缺席。


腾讯依然稳扎稳打,上半年投了40多家游戏公司。这还不包括对Roblox和Epic的押注——后者开发的虚幻5引擎正在为游戏创作电影精度模型提供底层工具。


字节更有的放矢,软件上1亿投资的元宇宙游戏《重启世界》已经上线,硬件上则花了90亿收购VR公司PICO。


2021年,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都在争相抢购通往元宇宙的船票,用万亿赛道来形容它是不准确的:


就像量子力学一样,芯片、新能源、5G、云计算、AI、VR、AR这些独立的未来技术和产业,正在元宇宙的引力作用下逐渐实现统一。



结语


“我目睹过人类绝对无法置信的情景:战舰在猎户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烧,C射线在幽暗的宇宙中划过‘唐怀瑟之门’,但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消逝于时间,一如泪水湮没在雨中。”


即便生命短暂,穷极一生也见识不了更多的风景,但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从不乏浪漫的冒险精神:从第一只猩猩踏上陆地开始,人类的进化之路从未停止过。


从麦哲伦到加加林,人类从不畏惧对未知领域和空间的开拓。如今再次面对新纪元的挑战,就让我们高唱着“Goodbye everybody, I've got to go”.


然后在另一个世界重新相遇吧。



来源:区块链资讯

编辑:古凤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11:09: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元宇宙”究竟有何魅力 吸引科技巨头争相入局
社交媒体脸书宣布将要在欧洲雇用一万人来发展“元宇宙”。

“元宇宙”的概念被许多科技公司、科技专业分析和市场人士誉为是互联网的未来,但它究竟是什么?


一、元宇宙究竟是什么?

元宇宙(metaverse)有点像加强版的虚拟现实(VR),但有些人认为元宇宙将成为互联网的未来,就好像智能手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1980年代笨重的移动电话,现在人们所理解的互联网,未来也会进化成为元宇宙。

与其坐在电脑前面上网,人们可以使用穿戴式装置进入元宇宙,连接着各式各样的数字环境的一个虚拟世界。

现在的虚拟现实大多数应用在游戏上面,但元宇宙的虚拟世界能应用在任何实际的方面,例如在元宇宙里面可以工作、和朋友相聚、看演唱会、看电影、或者只是在里面逛逛看看也可以。

大部分人在元宇宙里面会有一个代表自己的3D化身,你通过这个化身在元宇宙里面从事各种活动。

但是元宇宙目前还只是一个仍在发展的概念,因此没有一个普遍同意的定义。



二、为什么突然变成热词?

关于虚拟世界和增强现实,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些新的热门概念,但大部分最终都会逐渐消失。

但是财力雄厚的投资者和大型科技企业对元宇宙这个概念展现了强烈的兴趣,如果最终元宇宙成为互联网的未来,没有任何人愿意落在最后面。

而且随着虚拟现实游戏的技术进步和互联网联线的速度加快,许多人相信元宇宙的技术终于成熟了,终于有可能实现。

为什么脸书也要加入?
脸书已经将建造元宇宙列为最重要的优先项目之一。

脸书通过旗下的Oculus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公司,已经大笔投资开发虚拟现实装置,使其比竞争对手更便宜,一些分析人士表示,脸书为此甚至不惜亏本。

脸书也为社交网络和工作用途推出虚拟现实小程序,其中一个小程序可以和真实世界互动。

脸书过去曾经用大笔投资并购竞争者,但现在脸书表示,元宇宙“不会由一家公司在一夕之间建成”,并承诺愿意合作。

脸书表示已经注资5000万美元在非营利团体,协助“负责任的开发和建造元宇宙”,但真正的元宇宙还要需要10到15年的时间。

推出堡垒之夜(Fortnite,要塞英雄)游戏的美国电子游戏开发公司Epic Games也积极开发元宇宙,其公司负责人斯韦尼(Tim Sweeney)多次谈论对元宇宙的热切远景。

早在几十年前,一些多名玩家参与的在线游戏就已经分享能互动的虚拟世界,那虽然并不是元宇宙,但和元宇宙有部分共同概念。

近年来,堡垒之夜游戏扩大内容,在虚拟世界里举办演唱会,品牌活动和其他活动,让人们对虚拟世界的各种可能性感到印象深刻,也将斯韦尼对元宇宙的远景推到了人们的眼前。

其他的游戏公司也在开发元宇宙概念,一款名为“罗布乐思”(Roblox,机器砖块)的游戏就是一个平台,上面有成千上万种开发者创建的游戏,玩家进入这个生态系统就能和其他人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互动。

另外,一个名为“Unity”的3D开发平台也在投资开发数字版本的真实世界“数字双胞胎”,英伟达(Nvidia,辉达 )也在建立自己的“Omniverse”,一个连接3D虚拟世界的平台。

不是的,虽然关于元宇宙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但大部分人认为人与人的社交互动是其概念核心。

例如,脸书就在测试一个名为“Workplace”的虚拟现实会议程序,以及一个名为“Horizons”的社交空间,两者都使用他们的虚拟化身系统。

另一个虚拟现实程序“VRChat”,完全专注于在线聚会和聊天,让使用者进入虚拟世界探索环境、和其他人互动,而没有任何在线游戏的成份。

EpicGames的斯韦尼最近对美国《华盛顿邮报》表示,他可以预见未来汽车制造商在推出新款汽车的时候,“会在虚拟世界同时推出让使用者试驾”。

也许你以后上网购物,也可以先试穿虚拟的衣服,付款后再送货到真实世界的地址。


三、这种技术现在存在吗?

近年来虚拟现实有了很多进步,高端的头戴式装置让佩戴者看到自己走在3D的虚拟世界里面,虚拟现实也更加走入主流,Oculus Quest 2虚拟现实游戏头戴设备就是2020年很受欢迎的圣诞节礼物。

能够可靠证明数字产品拥有权的“非同质化代币”(NFT)所引发的兴趣大增,更可以说明虚拟经济如何运作。

更先进的虚拟世界需要更好、更可靠的移动连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逐渐开展,将能够实现这样的技术要求。

目前,元宇宙还在早期阶段,如果未来能成真的话,大型科技公司将在未来10年或甚至更久的时间决定其发展和演变。




来源:BBC中文

编辑:古凤

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11:13: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元宇宙到底是个啥,会催生一个怎样的“平行世界”?


  近来,元宇宙成为科技圈和资本圈大热的话题。腾讯、字节跳动等纷纷进入相关领域,国外脸书、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公司也均已布局。多名受访人士认为,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蕴含社交、内容、游戏、办公等场景变革的巨大机遇。

  元宇宙到底是啥?对互联网来说意味着什么?它会催生一个怎样的“平行世界”?




设备、应用、游戏……科技公司纷纷布局元宇宙

  今年3月,腾讯投资的元宇宙概念股罗布乐思(Roblox)上市首日即大涨,其多人在线创作游戏《Roblox》兼容了虚拟世界、休闲游戏和自建内容。早在去年年底,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腾讯的内部刊物上发文称:“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正在到来,移动互联网十年发展,即将迎来下一波升级,我们称之为全真互联网。”

  今年8月,字节跳动收购了中国虚拟现实设备公司Pico(小鸟看看)。4月,字节跳动投资了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码乾坤”。此外,网易、莉莉丝、米哈游等公司也都有跟元宇宙相关的布局。

  除了互联网巨头和游戏公司外,一些初创公司也已早有布局。

  两年前,当宸境科技创始人胡闻和他两位同学一起在广州南沙创办公司时,没有料到短短两年,一个全球性科技风口已经来到眼前——元宇宙。现在,他们正在打造元宇宙的“数字底座”,将真实世界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叠加各种虚拟应用。

  举个例子:站在广州市南沙区内已经建好的明珠开发大厦上俯瞰,眼前的明珠湾灵山岛尖还处在开发阶段。但通过虚拟现实设备或者平板电脑,人们可以清楚看到,已经规划但尚未建成的建筑以1:1比例叠加在现有实景上面——这是宸境科技为当地政府打造的一个“镜像世界”。

  “通过元宇宙的构建,真实世界的信息将得到虚拟世界的极大补充,人类与虚拟世界的互动方式将得到全新提升,在此基础上将诞生充满想象空间的商业模式,游戏、社交、娱乐、消费等都会发生质变。”胡闻说。

  在国际上,脸书、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公司纷纷布局。当地时间10月28日,美国脸书公司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宣布公司改名为Meta以专注元宇宙业务。脸书近年来大手笔投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开发虚拟现实耳机、增强现实眼镜和腕表等硬件产品。

  今年5月,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表示公司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企业元宇宙”。8月,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芯片生产商英伟达宣布,推出全球首个为元宇宙建立提供基础的模拟和协作平台。




底层技术日渐成熟,现实与虚拟密切融合

  那么,到底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概念最早出现在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小说描绘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元界”。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元界”中都有一个虚拟分身,人们通过控制这个虚拟分身来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事实上,当前科技界对元宇宙并无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认为,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以及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

  扎克伯格在解释公司为何改名时,用一段视频直观展示了元宇宙的未来:可以创造一个虚拟的“家”,邀请熟悉的人开展社交,戴上设备就可以进入一个虚拟的工作空间与同事一起工作,甚至可以创造一个虚拟世界……

  胡闻认为,元宇宙概念在今年大热不是偶然,经过多年酝酿,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5G通讯、可穿戴设备等底层技术的应用日渐成熟,这些技术的结合运用使打造元宇宙成为可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左鹏飞认为,元宇宙热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移动互联网红利已经到顶并开始消退,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蕴含着社交、内容、游戏、办公等场景变革的巨大机遇,传统数字科技企业和新兴初创企业都想抓住未来赛道机遇。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2020-2021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认为,2020年是人类社会虚拟化的临界点,为2021年成为元宇宙元年做了铺垫。一方面疫情加速了社会虚拟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下,全社会上网时长大幅增长,“宅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线上生活由原先短时期的例外状态成为常态,由现实世界的补充变成了与现实世界的平行世界,人类现实生活开始大规模向虚拟世界迁移,人类成为现实与数字的“两栖物种”。




元宇宙离我们还有多远?

  不少国际知名咨询企业看好元宇宙的未来,如彭博行业研究报告预计元宇宙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市场规模,普华永道预计元宇宙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

  虽然前景诱人,但多数受访人士认为,当前元宇宙产业整体上还处于早期阶段,从算力条件、网络技术、扩展现实等现状来看,产业还需要10至20年的发展时间。

  沈阳认为,当前元宇宙产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具有新兴产业不成熟、不稳定的特征。元宇宙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产业和市场都亟需回归理性。

  左鹏飞认为,在技术升级与需求升级的合力作用下,元宇宙的场景实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也代表着未来的大方向,建议我国从技术、标准、应用、法律等层面支持元宇宙产业发展。

  “从技术方面来看,技术局限性是当前我国元宇宙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尤其是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底层架构性信息技术亟需提升。我国应加大基础信息技术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技术成熟度。”左鹏飞说。

业内人士建议,在法律层面,总结提炼在网络平台发展过程中的治理经验,加强元宇宙前瞻性立法研究,关注监管审查、数据安全等问题。




来源:新华社

编辑:古凤

6#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11:19: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元宇宙:在平行的虚拟空间中拥有自己的分身


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一词最早出自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雪崩》:“只要带上耳机和目镜,找到一个终端,就可以通过连接进入由计算机模拟的另一个三维现实。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中拥有自己的分身。”

 元宇宙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个经典概念的重生,是在扩展现实(XR)、区块链、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下的概念具化。

  “元宇宙”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元宇宙”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是映射现实世界的在线虚拟世界,是越来越真实的数字虚拟世界。

  “维基百科”对“元宇宙”的描述更符合“元宇宙”的新特征:通过虚拟增强的物理现实,呈现收敛性和物理持久性特征的,基于未来互联网的,具有连接感知和共享特征的3D虚拟空间。


元宇宙概念相关投资

    2021年3月,游戏公司Roblox找到一本29年前出版的科幻小说里的概念“Metaverse”,并写到了自家招股书里,成为了“元宇宙第一股”。上市当日,市值就达到了383亿美元,相比一年之前,暴涨了十倍。

      2021年5月,Facebook表示将在5年内转型成一家元宇宙公司;

      2021年8月,字节跳动斥巨资收购VR创业公司Pico。


元宇宙的三个基本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以文学、艺术、宗教为载体的古典形态的“元宇宙”

  在这个历史阶段,西方世界的《圣经》、但丁的《神曲》,甚至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巴赫的宗教音乐,都属于“元宇宙”。其中,但丁的《神曲》包含了对人类历经坎坷的“灵魂寓所”——一个闭环式的至善宇宙的想象。在中国,《易经》《河洛图》《西游记》则是具有东方特色的“元宇宙”代表。

第二阶段:以科幻和电子游戏形态为载体的新古典“元宇宙”

  其中,最经典的作品是200年前雪莱夫人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和J. K.罗琳的《哈利·波特》(HarryPotter)。1996年,通过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构建的Cybertown,是新古典“元宇宙”重要的里程碑。最有代表性和震撼性的莫过于1999年全球上映的影片《黑客帝国》(The Matrix),一个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可能被名为“矩阵”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所控制。

第三阶段:以“非中心化”游戏为载体的高度智能化形态的“元宇宙”

   2003 年,美国互联网公司LindenLab推出基于Open3D的“第二人生”(Second Life),是标志性事件。之后,2006年Roblox公司发布同时兼容了虚拟世界、休闲游戏和用户自建内容的游戏Roblox;2009年瑞典MojangStudios开发《我的世界》(Minecraft)这款游戏;2019年Facebook公司宣布Facebook Horizon成为社交VR世界;2020年借以太坊为平台,支持用户拥有和运营虚拟资产的Decentraland,都构成了“元宇宙”第三历史阶段的主要的历史节点。


  “元宇宙”源于游戏,超越游戏,正在进入第三阶段的中后期:一方面,游戏为主体的“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和框架趋于成熟;另一方面,游戏与现实边界开始走向消融,创建者仅仅是最早的玩家,而不是所有者,规则由社区群众自主决定。

Roblox的CEO David Baszucki提出了“元宇宙”的八个基本特征:身份(Identity)、朋友(Friends)、沉浸感(Immersive)、低延迟(Low Friction)、多元化(Variety)、随地(Anywhere)、经济系统(Economy)和文明(Civility)。基于Baszucki的标准,“元宇宙”=创造+娱乐+展示+社交+交易,人们在“元宇宙”中可以实现深度体验。

  “元宇宙”正在形成其特定的构造。Beamable公司创始人Jon Radoff也提出“元宇宙”构造的七个层面:体验(Experience)、发现(Discovery)、创作者经济(Creator Economy)、空间计算(Spatial Computing)、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人机互动(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


     2020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以下典型事件触发了人们对“元宇宙”的期待。

  其一,虚拟演唱会:美国著名流行歌手Travis Scott在游戏《堡垒之夜》(Fortnite)中举办了一场虚拟演唱会,全球1230万游戏玩家成为虚拟演唱会观众。
  其二,虚拟教育:家长们在沙盘游戏《我的世界》和Roblox上为孩子们举办生日派对。
  其三,虚拟金融:CNBC报道“元宇宙”的地产浪潮,投资“元宇宙”资产基金的设立,全方位虚拟化“元宇宙”资产和财富模式正在形成。
  其四,学术活动虚拟化:全球顶级AI学术会议ACAI在《动物森友会》(AnimalCrossing Society)上举行研讨会。
  其五,虚拟创作:Roblox影响了整个游戏生态,吸引的月活跃玩家超1亿人,创造了超过1800万个游戏体验。

  如此下去,人们很快可以随时随地切换身份,穿梭于真实和虚拟世界,任意进入一个虚拟空间和时间节点所构成的“元宇宙”,在其中学习、工作、交友、购物、旅游。对于这样的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社会生态,人们目前的想象力显然是不够的。




元宇宙的技术基础

  在技术视角下,技术意义的“元宇宙”包括了内容系统、区块链系统、显示系统、操作系统,最终展现为超越屏幕限制的 3D 界面,所代表的是继PC时代、移动时代之后的全息平台时代。支持“元宇宙”的技术集群包括5个板块:

  其一,网络和算力技术:包括空间定位算法、虚拟场景拟合、实时网络传输、GPU 服务器、边缘计算,降低成本和网络拥堵;
  其二,人工智能
  其三,电子游戏技术:如支持游戏的程序代码和资源(图像、声音、动画)的游戏引擎;
  其四,显示技术:VR、AR、MR,特别是 XR,持续迭代升级,虚拟沉浸现实体验阶梯,不断深化的感知交互;
  其五,区块链技术:通过智能合约,去中心化的清结算平台和价值传递机制,保障价值归属与流转,实现经济系统运行的稳定、高效,透明和确定性。
元宇宙以“硬技术”为基础,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集成电路、通信组件、新型显示系统、混合现实设备、精密自由曲面光学系统、高像素高清晰摄像头。
元宇宙形成的产业链包括微纳加工、高端制造、高精度地图、光学制造等,例如衍射波导镜片、微显示和芯片制造以及相关的软件产业。最终,元宇宙的运行需要物理形态的能源。



来源:成林思语

编辑:古凤

7#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11:26: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罗永浩清晨发微博:下一个创业项目是“元宇宙”


11 月 5 日消息,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此前在微博表示,明年春天将重返科技行业,还完债的当天就会回归。今天早些时候,罗永浩在微博表示,“我们的下一个创业项目是一家所谓的‘元宇宙公司’”。


不过,罗永浩所说的“元宇宙公司”可能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元宇宙公司”。罗永浩引用了推特博主 Shaan Puri 对于元宇宙的理解。Shaan Puri 认为,人类对于元宇宙的理解存在误区,大部分人认为元宇宙是一个虚拟世界,但是真正的元宇宙其实并不是某个空间,而是某个奇点时刻,比如人工智能比人类聪明的那一刻、人们的数字生活价值大于物理生活的那一刻。


IT之家了解到,Shaan Puri 称,转向元宇宙不是一夜间发生的事,而是需要 20 年的发展,生活中重要的事情都会数字化,例如工作从工厂转到电脑,朋友从邻居变成订阅者,游戏从篮球、足球变成《堡垒之夜》等。


罗永浩表示,Shaan Puri 对于元宇宙的理解比扎克伯格靠谱多了。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未来在科技行业要做的很多事,都会不可避免地引领我们走向这个元宇宙,甚至不管我们是否愿意。


因此,根据罗永浩的微博来看,还难才到其所谓的下一个创业项目是哪个科技领域,因为根据他所转发的 Twitter 博主的说法,大多数跟数字生活有关的也都跟元宇宙有关,或者说所有科技相关的项目都跟元宇宙相关。




来源:腾讯新闻

编辑:古凤

8#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19:12: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元宇宙基建龙头养成史:英伟达的赌性、蛰伏和坚持
财联社(上海,编辑 史正丞)讯,2021年末,随着电影《头号玩家》的热映和扎克伯格宣布将公司名字改为元宇宙平台Meta Platform),这项有关创建仿真虚拟世界的元宇宙概念再度引燃了投资市场。与此同时,许多投资人也为此感到愕然: 这件事情,英伟达不是已经干了快25年了?
正因如此,相较于改名后的Meta不温不火的股价表现,英伟达股价近日一度暴涨40%,激增的2300亿美元市值已经超过了半导体老对手英特尔的全部身家。
事实上,英伟达在虚拟现实领域的技术造诣早已超过了炒概念的范畴。



(技术实际应用案例,来源:英伟达2021开发者大会)
直接引发公司与元宇宙概念关联的关键性事件,正是在今年春季开发者大会上,英伟达秀了一把构建元宇宙的实力。 在发布会途中,创始人黄仁勋(Jensen Huang)在厨房中突然被元素解构,随后与真人完全一致的虚拟老黄短暂露脸。
这一创举甚至被传为整场发布会的老黄都是假的,虽然随后官方出来辟谣称只有当中这一段用了假老黄,足以见得市场对英伟达技术能力的信心。从公司角度来说,这个别出心裁的桥段旨在推广自家的虚拟现实创作工具Omniverse。自去年年底开始公测以来,这项工具已经被用来建设孪生数字城市(爱立信,模拟5G信号覆盖)、宝马虚拟汽车工厂等。
11月的开发者会议上,英伟达进一步推出了Omniverse Avatar,将建模与AI技术相结合,帮助元宇宙创作者轻松建立 能够理解自然语义、甚至能实时转换语言的虚拟人物形象。公司也再次拿自己的老板做实验,推出了上知天文、下懂地理的玩具老黄
对于目前的元宇宙概念来说,眼下的英伟达已经接近提供搭建宇宙所需的全套服务: 不仅设计各类芯片提供算力,同时也开发软件,降低创造者构建世界难度的同时,帮助训练AI使得虚拟世界的人更像活人
站在今天的角度,英伟达的案例不仅是科技突破引发爆炸式增长的典型案例,同样也反映了前沿科技概念投资的曲折:在英伟达推出奠定今日地位的基础性技术后,公司股价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一直不温不火,甚至还创出上市后的历史新低。
一、热门赛道亦是红海,活下来最难
如同现在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元宇宙,以及早几年的电动车赛道一样,在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苹果公司的麦金塔电脑(1984年)和微软在19871988年先后推出两代Windows 2.X系统,具有图形界面的个人电脑革命从此拉开了改变现代工业文明的序幕。


(上世纪80年代末的最先进电脑界面,来源:Computer World
从历史的后视镜来看,图形硬件算力的提升不仅给专业人士提供了数字化媒介,更加平民化的价格也开创了电子游戏这个行业。包括硅谷图形、SUNIBM、英特尔等数百家大大小小的公司都看到了同样的愿景,即3D构图能力等价于在虚拟世界里模拟现实。能把这个复杂问题搞定的,一定会是下个时代最重要的科技公司之一,当时年仅30岁的英伟达创始人们也毫不例外地这么认为。
黄仁勋在二十年后曾回忆初创公司的那段日子: 三个创始人1993年初在加州弗里蒙特市的一间小房子里创办了这间公司,虽然地理上就在硅谷巨头身边,但根本就没有人知道这间公司存在。那段日子创始团队经常能吃上两、三个小时的午饭,畅谈梦想之余顺便去游戏房打打街机、打个盹,然后心满意足得下班回家。
好在恰逢行业处于风口期,有着LSI LogicSun等大厂背景的这群年轻工程师还是想办法拿到了红杉资本、Sierra Ventures、世嘉接近千万美元融资和合作经费,并先后推出NV1NV2两款图形处理芯片。虽然公司野心很大,除了3D图形加速卡外还同时集成了声卡和手柄控制器等功能,但由于两款产品本身并不支持主流接口(API),未获得游戏开发商的青睐。同时英伟达对于技术路线的执拗也气走了世嘉,创业初期的两款产品接连失败使得英伟达走到了破产边缘。
然而,行业巨头们针对API的争斗,却给了英伟达一次赌命的机会。
90年代最初领跑市场的正是大名鼎鼎的硅谷图形(SGI),在1992年提出了业界开放标准OpenGL,随着1996年经典FPS游戏《雷神之锤》发布,使其压制竞争对手3dfx成为行业无可争议的标准。但这一局面也引起了微软的担忧:个人电脑系统中极为重要的图形编程接口,怎能由外人掌握?
早在19952月,微软就已经收购Render Morphics并将其技术发展成Direct 3D标准,并融入1995年发布的Windows 95系统。需要说明的是,直到19969月发布的Direct 3.0,才被认为是第一套比较完整的框架。 那个时间节点,对于头两款产品颇有创意但市场反应不佳的英伟达而言,公司账上的钱连一个正常的开发流程都坚持不下来了。
破釜沉舟的英伟达做了一个改写公司历史的决定:就在比尔·盖茨和id Software创始人卡马克仍在大打口水仗的时刻(后者直到2011年才认输),公司拿出最后一次机会押在Direct 3D上,并推出了革命性的RIVA 128芯片。
押宝微软的标准并不是唯一的赌博。在决定开发第三代芯片时,英伟达账上的资金仅够维持9个月的时间,但根据当时的开发流程,一块芯片的诞生需要经过反复的生产和测试,通常要花两年时间。面对等等下一轮融资的建议,黄仁勋最终拍板从一家即将倒闭的创业公司手中买一台能够模拟芯片的设备(IKOS Emulator),花了整整三个月的现金流,只为了尽力确保送厂生产的设计能够把握住唯一的一次机会
数十年过后,坐在公司楼梯上分享创业经验的黄仁勋坦诚,1997年那款产品其实只能支持微软三十多种渲染模式中的八种,所以公司高层只能跑遍全世界的游戏开发商,拜托他们只用这八种模式来制作游戏的图形效果,好在大家都很喜欢这款芯片。
由于RIVA 128是第一款同时支持3D2D图形加速能力的芯片,且价格要比当红的Voodoo系列更低(后者仅提供3D加速),上市同年就获得了百万级别的出货量。这次的成功不仅确保公司成功活下来,同时伴随着竞品昏招频出,英伟达加深了与微软和合作,在获得台积电、主流主板厂商、大型OEM和游戏开发商的鼎力支持后,顺势打通了整个上下游。
至此,行业局面演化为我们现在熟悉的英伟达、AMDATI)、英特尔三足鼎立。考虑到后两家的创始人都属于定义硅谷的仙童八叛徒,早在60年代末就已经入行, 英伟达可以说是90年代图形加速卡百团大战中唯一活下来且保持独立的创业公司。
随着1999年英伟达正式发布人类历史上第一颗GPU Geforce256,不仅确立显卡为高端PC不可或缺的独立配件,也彻底结束了近10年的混战。这一年,公司也完成了纳斯达克IPO,正式进入了资本市场的视野。
二、CUDA:科技的先驱、股价的魔鬼
事实上,英伟达创始人们创立公司的初衷并非只是抓住图形加速卡的时代红利。黄仁勋曾总结道, 英伟达的主要营生是创造电脑设备,来完成普通电脑无法完成的工作,帮助这个时代的达芬奇、爱因斯坦展开工作。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探索前人未能达到的高度。
在突破人类技术的边界的漫长过程中,通常包含着大量的挫折,意味着 浪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仍不得要领、无功而返。
锁定人类GPU缔造者、业界龙头的位置后,本世纪的头几年时间里,英伟达的高层达成了一个共识: 为了实现模拟真实世界的梦想,需要超大算力解决模拟真实物理法则的问题,这样就能在实际图像生成前,完成对真实场景的模拟。这个问题进一步简化成了:如何将一台超级计算机缩小到个人PC的尺寸?
十多年后,老黄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表示,这个项目的研发周期达到3-4年,在我们意识到这事儿能成的同时,也认识到了一个重大的坏消息: 这项技术将会使得公司所有的产品成本几乎翻番。更重要的是,由于这项技术没有落地的应用,公司不可能为未来的功能向客户收取翻倍的售价。所以,公司只能维持原价,并自己承担翻倍的生产成本。
问题在于,英伟达早在1999年就已经是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成本的暴增毫无疑问会体现在财报中。黄仁勋和英伟达对于自身理想的坚持,换来的是股价的节节败退。结合CUDA技术不成熟引发的显卡质量事件和次贷危机引发的股市崩盘,英伟达股价在此期间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最低值5.75美元。
在此期间,黄仁勋曾被多次问过同一个问题:你凭什么相信会有科学家用这个技术来做事情?。对此,他也只能说如果我们不去把这个东西做出来,科学家们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机会
对于这样一项走到计算机科学最前沿的技术,英伟达最开始收到的更多是质疑,事情的转机要到五年后,坚守梦想的英伟达等来了一票改变公司历史进程的大单。
2011年夏天,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正式对外推介包含英伟达Tesla图像处理单元的超级计算机泰坦,并在年内晚些时候正式下单。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曾是二战期间曼哈顿计划的最重要一环,目前归属美国能源部,也是该国最重要的大型多学科研究实验室。
成功被世界顶级实验室采纳后,来自全球的科学家开始接纳并将英伟达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分子运动、计算机物理都将这种算力的突破视为推动科学研究前进的方式。
在英伟达技术的帮助下,后续几年里, 国际科学家团队“LIGO 科学合作证实了爱因斯坦百年前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及的引力波,欧洲的科学家也通过算法赋能的冷冻电镜轻松获得原子级分辨率的生物分子三维结构,这些科学突破也分别获得诺贝尔奖殊荣。
写到这里,英伟达呈现了一个科技改变世界的故事,但讽刺的是, 资本市场对此并没有给予太大的关心。公司股价在2009年回到10美元以上后,直到2015年秋天大致都在10-20美元之间徘徊。
后面的故事多少有一些黑色幽默。 CUDA技术释放的大量算力不仅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模拟复杂的虚拟现实场景,同时也是另一个野蛮发展的行业不可或缺的工具。在2015-20172020年初以后的两轮比特币大涨行情中,英伟达的营收增长斜率也呈现显著拉升。
更重要的是,成为市场核心热点后,英伟达的股价也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飙涨。2015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公司报收32.96美元,2016年底达到106美元,2017年底为193美元,2018年再创292美元的新高。在最近一轮的比特币狂潮中,英伟达股价今年七月一度涨至835美元,随后因为股价涨太高,公司宣布了十余年来的首次拆股。
值得一提的是,挖矿潮引发了显卡零售价格的暴涨,但对于只面向B端的英伟达来说,充其量只是多卖点芯片罢了,营收和利润的增长连一倍都不到。同时,由于供货不力和限制显卡挖矿的操作出现乌龙事件,公司还成了消费者指责的对象。
三、写在最后
在释放了显卡的算力后,英伟达从2012年开始切入深度学习领域,使得这项古老的想法进入了新的黄金时代。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工业制造、5G、自动驾驶、军工、数据中心等新老行业都已经离不开算法驱动的生产模式,英伟达也顺理成章地搭建了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可以预见,在未来十年里任何与科技突破有关的消息,多多少少都会与这家追求梦想的公司产生联系。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英伟达在科技突破方面作出的努力和资本市场的奇妙回应,也彰显出了科技前沿投资的难点: 有效的科技创新能够为上市公司赢得立足之地,但股价的回报往往会远远滞后于技术的发展,甚至还需要一些意想不到的运气和风口
酷爱投资前沿技术公司的方舟基金创始人凯瑟琳·伍德今年曾因为科技股大幅回撤遭受市场质疑跌落神坛。对此木头姐曾回应称,这些 自诩价值投资者根本理解不了创新领域个股基本面变化创造的爆发性增长和投资机会,方舟资本对于科技股的押注有长达五年的考察周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个月出席米尔肯研究院2021峰会活动时,木头姐也被问及下一个苹果、特斯拉会是谁。对此她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名字,但清晰地表示人工智能软件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前沿阵地,跨越基因学、机器人、区块链和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人工智能将成为每个行业的一部分,没有对创新进行足够投资的公司将受到负面影响。
来源:财联社
编辑:马皖雪



9#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1 22:08: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对话慧科讯业黄震华:元宇宙前夜的品牌、算法与人
在未来数字时代,深入理解消费者对品牌决策至关重要,而仅依靠传统分析调研的老地图,抵达不了元宇宙的新大陆

发布于2021111900:00 FT中文网 朱振
日前,慧科讯业携手FT中文网共同发布了“2021品牌数字媒体影响力指数——30+姐姐钟爱品牌和专题白皮书。品牌数字媒体影响力指数DISDigital Impact ScoreAI技术为基础,旨在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品牌更精准理解30+女性消费者群体对品牌的喜爱程度、消费偏好以及决策行为,并为品牌营销决策提供科学指导。
在发布会的现场,慧科讯业高级市场副总裁黄震华表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个类型的数字社交媒体已经广泛融入日常生活,对品牌决策和营销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被频繁讨论的以元宇宙为形态的未来数字时代,也将随着今天人们与数字技术的互动和应用逐渐走向现实。但正所谓老地图去不了新大陆,企业和品牌若想在元宇宙的开创过程中抓住更多机会,需要在数字环境下进一步加深对消费者的理解,这就包括学会如何从海量、庞大的社媒大数据中找到及时且具有前瞻性的商业洞察。
来源:FT中文网
编辑:马皖雪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2 18:50: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元宇宙不是下一代互联网,而是人类群体思维空间或梦境世界的具现


前言:本文是根据6G俱乐部举办的6G与元宇宙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形成

作者:刘锋

目前,业内有一种声音提出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之前WEB2.0、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区块链爆发的时候也曾经这样表达过,如果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看,元宇宙并不是下一代互联网,而是1969年互联网诞生后,不断发展产生的阶段性技术概念。

21世纪种种迹象表明,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世界科技生态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脑特征。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6G、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元宇宙都是这个互联网大脑架构各神经系统发育的产物,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大的类脑复杂智能巨系统。


元宇宙本质上是基于互联网大脑架构,人类群体思维空间或梦境世界的实体化,这个人类共同的思维空间和梦境世界,具体实现是以社交网络为核心的数字空间,从二维到沉浸式三维的演化。相对应,对于人脑的思维空间或思想空间也往往会被描述为是一个思维的宇宙,因此元宇宙的中文起名还是非常的形象和贴切。

但是要支撑这个人类群体思想或梦境宇宙的形成,其实还是需要各种硬件和软件的支撑,对人脑如此,对于这个人类构造的这个世界性数字大脑也如此。不能认定元宇宙是全部

但是过去20年,很多新的科技概念,往往出现的时候会概念泛化,把原本其它技术和概念的特征也纳入进来。一统江湖。但互联网是一个总的系统,在不断演化,局部的架构发展有快有慢,发展快的部分因为要吸引资本,消费者,政府政策的支持,往往会夸大其意义,扩大其概念覆盖领域,甚至要取代互联网母体,成为下一代互联网。这是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对于一个新概念或新技术,我们有必有抓住其核心特征,并重点对这个核心特征进行提升,这样对此概念涉及的技术,企业和产业生态才会有更大的推动作用。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it0Zz8oRnoVr-Cds2IIUg



编辑:李佳怿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