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8255|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播心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7 11:42: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   媒体称韩国向朝鲜重启心理战 放飞40万张传单                              
2010年11月27日00:46新华网


        新华网首尔11月26日电 (记者 姬新龙)韩国媒体26日援引政府人士消息报道说,在韩朝西海交火事件发生以后,韩国军方23日晚利用大型气球向朝鲜放飞了40万张传单,重启对朝鲜的心理战。


      据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韩国军方在涟川、金浦、铁原等地利用气球飘撒传单,传单上写有韩方对“天安”号事件的调查结果、批评朝鲜制度、敦促朝鲜改革开放、宣传自由民主主义体制优越性等内容。

      韩国YTN电视台报道称,韩国在“天安”号事件调查结束后,作为对朝军事制裁措施的一环,印刷了120万张对朝心理战传单,但未使用。
      日前刚刚辞去韩国国防部长官职务的金泰荣5月24日曾在就“天安”号事件举行的记者会上宣布,韩国从当天起恢复“对朝心理战”,韩方还在军事分界线附近设置了大功率扬声器。据称,若将音量调到最大,声音最远夜间可传播24公里,白天也可传播到10公里处。
      对此,朝鲜方面不久前曾警告称:“韩国如不终止反朝心理战广播和散发反朝传单,广播工具和传单散布地点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朝鲜军队的武力攻击。”
      YTN、韩联社等韩国媒体当天还援引军方高级人士的话报道说,军方尚未决定恢复对朝宣传广播,“将视朝鲜今后举动再作决定”。
      按照朝韩军方2004年6月达成的协议,朝韩双方从当年8月15日起停止在军事分界线沿线的所有宣传活动,包括高音喇叭广播、广告宣传牌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7 11:43:43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0 23:41: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韩国欲用性感女星组合对朝士兵展开心理战
文章提交者:汪元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2010-06-10 环球网



据韩国《朝鲜日报》6月10日报道,韩国国防部作出决定重新启动“对朝心理战广播”后,韩国当红的少女时代、Wonder Girls、After School、KARA、4Minute等女子偶像组合的歌曲和MV很可能包含在“对朝心理战”的内容里。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负责对朝心理战的一位人士透露说:“现在还没有决定是否把女子偶像组合内容加入到对朝心理战。用于心理战的主要道具——大型屏幕的安装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到时候将通过大屏幕呈现丰富多彩的内容。虽然还不知道内容中是否包括这些女子偶像组合,但是过去展开对朝心理战时,也曾播出过女子偶像组合的歌曲类节目,所以可能性还是有。”
  
这位人士还表示:“女子偶像组合会可能会作为增强效果的内容加入到其他内容里面,但不会单独播放展现女子偶像组合的节目。”

另外,被问及女子偶像组合的MV和歌曲作为对朝心理战广播的内容之一,将会达到怎样的效果时,这位人士谨慎地表示自己“并不十分清楚”。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0 23:46:59 | 只看该作者
自由文明世界冲击野蛮动物世界
纸醉金迷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糖衣炮弹。

精神病对美女不会感兴趣的。

洗脑了的与精神病差不多。这种作用太小。
别人为了保护一个领导的画像,都可以忍受大火的烧伤,这算什么!

最刺激朝鲜的最前方“爱妓峰灯塔”将被点亮

郑墉洙 记者 | 2010.12.15 08:39



在圣诞节和佛诞节即将到来之际,向朝鲜同胞传达自由和平信息的西部战线最前方的爱妓峰灯塔时隔七年将要被再次点亮。

军方当局12月14日表示,为展开对朝心理战,国防部已经批准民间宗教团体点亮位于京畿道金浦市霞城面的爱妓峰灯塔。自2004年6月举行的第二轮韩朝将军级军事会谈中商定停止所有军事分界线(MDL)地区的宣传活动后,爱妓峰灯塔的点灯活动就一直处于中断状态。

军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汝矣岛纯福音教会在本月初表示希望圣诞节能在爱妓峰灯塔举办点灯仪式,设置电灯并制作圣诞树,这一要求得到了批准。”该当局人士表示:“天安舰被击沉后,已经没有理由再拒绝宗教团体希望恢复圣诞灯和圣诞树的申请了”,“就算其他宗教团体申请在灯塔上点灯也会给予批准”。爱妓峰地区是上月遭受朝鲜炮击的海军延坪部队的上级部队——海军陆战队2师团属下的青龙部队管辖下的区域。

军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在2004年韩朝将军级会谈中,朝鲜曾表示‘爱妓峰的铁塔和自由路的车灯对朝鲜的刺激最大’,并要求拆除灯塔”,“重新允许设置爱妓峰的灯塔与天安舰爆炸沉没后军方重启对朝心理战的活动并非没有关联”。爱妓峰灯塔距离朝鲜只有3公里,如果爱妓峰的灯火亮起来,在朝鲜的开城市都能十分清楚地看到。

根据天安舰沉没事故之后的“5·24措施”,国防部正在进行对朝的FM广播放送。而在上月23日延坪岛炮击事件发生之后,国防部更是向朝鲜散布了40万张传单来强化对朝心理战。军方打算在风向合适时继续追加向朝鲜散布传单。作为“5·24措施”的一个环节,停战线附近的20多个扩音器也已设置就绪。

爱妓峰

位于京畿道金浦市霞城面佳金里的海拔155米的山峰,天气晴朗时还能在此看到朝鲜开城的松岳山。这座山峰位于汉江和临津江交界的地方,在6·25战争当时,韩朝双方曾为占领该山峰而展开过激烈的交战。在签订《停战协议》后的第二年即1954年,韩方在该山峰上用松树做成了圣诞树,截至1971年设置了高达30米的灯塔。这就是爱妓峰既是向朝鲜同胞传达自由与和平的基地又是韩国国民安保意识的象征原因所在。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3460894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0 23:47:58 | 只看该作者
朝鲜强烈谴责韩国民间团体向朝散发传单行为

朝鲜网站“我们民族之间”17日表示,南韩傀儡政权向朝鲜散发传单的问题,比历史任何时期都很严峻。通过散发传单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是荒谬的妄想,只会激发朝军和人民的警惕心理和愤怒。




在韩脱北者团体向朝鲜放飞传单和光碟图片

该网站还说,韩国傀儡军部、极右派保守党以及脱北者推动的反共和国策动,只能导致自取灭亡的结果。他们应了解谋略策动可能会带来的后果。此外,该网站还通过题为《煽动侵犯的好战性辱骂》表示,由于韩国策动对决和战争,韩半岛陷入战争危机之中。如果在韩半岛出现战争,必将衍变成核战争,而且不会局限在韩半岛内。


在韩脱北者团体向朝鲜放飞传单仪式上焚烧朝鲜国旗图片

另外,脱北者团体“自由朝鲜运动联合”原计划17日上午在延坪岛向朝方散发20万张传单,但由于风向的问题,决定延期至18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0 23:48:49 | 只看该作者
散发了传单,散发食品各种大型扩音器的宣传,当年大陆台湾都搞过又有何作用?

大国家党议员们,金正恩生日时放飞“对朝传单”

申志镐:“切实需要引导居民变化的统一运动”

记者 金泰弘  

[2010-12-20 10:47 ]     

大国家党国会议员们决定,朝鲜继承人金正恩生日(1月8日)之际亲自动手向朝鲜放飞10万张对朝传单,开展“对朝心理战”。

大国家党议员申志镐17日在电话上表示:“延坪岛挑衅明确表明了朝鲜领导层不会改变思想的事实。”“切实感受到了引导居民变化的统一运动的必要性,为此决定开展‘放飞真相气球’对朝传单运动。”

申志镐、罗城麟、柳一镐、李枓娥、李恩宰、赵全赫等议员决定共同参与。此外朝鲜民主化网络、朝鲜人权青年学生联合等10多个朝鲜人权运动市民团体也参与该活动。

申志镐说:“除了目前已经决定参与的议员以外,欢迎其他议员参与此项活动。”

据悉,传单里将写进“继承人金正恩是高英姬的私生子”、“只有27岁的金正恩没有资格当领导人”等朝鲜当局最敏感的内容。

他们计划金正日生日(2月16日)等必要时随时散发对朝传单,并把此项运动纳入泛国民运动领域,积极促进制定朝鲜人权法以及民间领域的对朝传单散发预算援助等。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3:15: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广播将引领韩半岛和平统一


朝鲜日报/撰稿=安德烈-兰考夫,国民大学教授 (2011.01.08 12:00)
据说去年圣诞节点亮金浦爱妓峰上的圣诞树是为了对北韩展开心理战。但是,能看到亮光的北韩居民能有全部人口的百分之几?即使看到,认为基督教是美国传播过来的迷信活动的北韩居民大概也很难理解其含义。

笔者认为,对北韩民众施加影响并使其改变最为重要。如果东欧民众不了解物资充足、政治自由的西欧及美国,就不会发生东欧革命。无论多么困难,都要向北韩民众传送信息。

当然,北韩领导层非常清楚这一点,因此推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要想让北韩居民了解被北韩执政者们“封闭的真相”,必须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手段。

推广数码资料和散发传单等都不失为好方法。据说,韩国很多电影、音乐、电视剧现在已经进入北韩内部。为了实现韩半岛的和平与统一,这样再好不过。据说对北散发的传单有的就落在金正日办公楼的前面。这无疑也是一个有效手段。

但是,这些手段全部加起来也不及广播的威力。东欧的民主化历史见证了广播的力量。广播的特点是通俗易懂,便于听众了解复杂的信息。广播还可以毫无限制地播放大量信息。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非知识分子、是大城市市民还是农渔村村民、是党干部还是普通百姓,广播可以对所有这些对象产生广泛的影响,这就是广播的威力。

不久前有报道称,大多数脱北者在北韩时都听过韩国的广播。他们说,听到的广播是他们下决心逃离北韩的一个原因。

在单一思想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北韩听众听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本身就会受到冲击。无论是右派消息、左派消息,还是宗教消息,只要介绍思想和世界观,就会让北韩居民产生变化。

笔者认为,广播由民间负责比政府负责更好。如果由脱北者团体负责就更好了。他们可以绘声绘色地向北韩居民讲述外部的辽阔世界,没有人比他们更合适做这件事。

目前,脱北者团体运营的广播电台有四个,分别是开放的北韩广播、自由北韩广播、北韩改革广播和自由朝鲜广播。他们从外国企业租用频率后利用短波向北韩进行广播。短波虽然发送距离远,但音质较差。中波虽然发送距离不太远,但音质好。“美国之音”广播电台使用的就是中波,虽然遭到北韩频率的干扰,但在平壤听得还是很清楚。如果脱北者广播电台也使用中波,相信对北韩居民产生的效果应该会比现在更大。目前韩国政府还没有向脱北者广播电台提供频率租赁。


▲安德列-兰考夫
尽管北韩政权处心积虑地想要冻结北韩社会,但北韩国民不断在变化。如果是为韩半岛未来着想的人,就应该鼓励并帮助北韩居民发生改变。核心手段就是广播。而问题在于韩国政府的政治决心。





朝鲜日报中文网 chn.chosun.com
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11/01/08/20110108000016.html

8#
发表于 2016-3-27 16:12:03 | 只看该作者
心理角度看综艺:嘉宾们好多心理病,得治!
2016-03-26 传媒1号

(图片点击可放大)
作者 | 翠红
来源 | 新京报

1号导读:
真人秀有剧本也有真情,真人秀节目参与者需要心理专家辅导如何最大限度减少参与节目带来的伤害。

粗略评估所有综艺,不仅是亲子节目,包括成年人的节目,都普遍存在因节目设置不合理暴露出嘉宾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节目成为热点后,当事人有时像情绪垃圾桶一样承载了千万人的愤怒、攻击,受到很大的伤害,而观众被调起情绪后往往只收获了肝胆不和,没学到如何面对、调整各种关系,无益身心健康。

从真人秀节目的参与者角度看,他们需要心理专家辅导如何最大限度减少参与节目带来的伤害,处理节目录制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情绪、关系方面的问题。观众也可从节目中获得更多心理成长发展的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改善奠定基础。

他律道德阶段从3岁起
轩轩偷看夏天洗澡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第二站西双版纳拍摄中途,剧组给夏天用四块木板搭起临时澡堂,头、脚露出在外。大家被要求蒙眼睛不看,而轩轩跑了过去。夏天的父亲夏克立在其他节目上用弯腰、侧头的姿势描述当时情形,像是在偷看。

节目播出后有些观众谴责轩轩“不道德”、父母管教不严,另一部分则认为四岁的孩子心是纯洁的,啥也不懂。假如节目组安排了发展心理学专家指导父母和孩子,当事人和观众就能更好地认知轩轩的行为。

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1-3岁时属于前道德阶段,考虑问题以自我为中心,没有道德的观念,他的行为谈不上道德或不道德。3-7岁进入他律道德阶段,仅会简单通过行为的后果、受到的惩罚来判断是否道德。

拍这期节目时邹明轩刚过四岁生日,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初期,就像刚刚学游泳的人技术不够稳定,难免呛几口水,他需要父母、社会多次、反复教育他道德规范,懂得乱亲、乱抱会带给小女孩惊吓、伤害,不受欢迎。同时,3-5岁是幼儿性别意识发展敏感期,要从此开始学习尊重女性、尊重隐私,家长在这个关键阶段有责任加强引导,纠正偷看洗澡等不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

演一场恋爱是未完成伤害
刘雯对着大海真情流露

《我们相爱吧》第二季四对“情侣”真人秀,刘雯、崔始源最受热捧。“表姐”单纯而甜美,在节目里越演越不像“秀”。节目结束的一集,刘雯对着大海喊出了“十块钱,我爱你”,分离的时候流泪不止,在观众眼里都不像作秀,倒像真情流露。拍摄完之后,刘雯在崔始源演唱会现场现身一度令“石榴”粉激动,然而不久后崔始源自称“单身”粉碎了幻想。

节目设计时找了相对成熟的崔始源和没有恋爱经验、缺少演戏经验的刘雯配对,如果他们有保护真人秀参与者的意识并且有亲密关系心理专家指导,那么在刘雯逐渐表现出对崔始源产生感情的时候,专业人士适当介入,提醒刘雯注意区分演戏和现实,在刘雯流泪说出“欧巴就是我要找的人”时给予她相应的辅导,对她今后的婚恋会有很大的帮助。

谈一场恋爱,或者成功结婚(幸福与否不论),或者分手,都是一段过程完整的感情,谈了一场似是而非的恋爱,像是开始又莫名结束,在心理上叫做“未完成”,是一种心理伤害。那些特别希望“石榴夫妇”成真的粉丝,他们同样经历了一次未完成。

希望与现实之间差距过大
郑爽嘱咐父亲“不要乱说话”

郑爽参加《旋风孝子》节目,车上一路嘱咐父亲“不要乱说话”,自己却叨个没完。她背上有伤不能拎箱子,又阻止父亲拎。

郑爽之前参加真人秀反响不佳,被网友批评情商低、不懂事。人心本性向好,希望得到认可,“不要乱说话”这句郑爽更多是对自己说的,但是投射到父亲身上。郑爽自述成长过程中一直不受同学欢迎,母亲谈对她学业、专业要求非常高,带有“成绩不好妈妈不爱”的倾向,所以她用成绩来弥补人际沟通的欠缺。作为演艺人员,在郑爽眼里“是否受欢迎”是衡量成绩的重要标准,一方面对自己要求极高,另一方面人际交流恰是她的短板,希望与现实之间差距过大导致了焦虑。

如果节目请专业人士指导郑爽焦虑的心理,如果节目设计母亲与女儿互动,观众看出她焦虑的源头,看法也许会从“不可思议”转为“原来如此”,聪明的甚至可以借鉴有条件的爱带来的不利之处,试着学习对子女无条件的爱。

反向守护是给孩子焦虑
刘烨父子抱头痛哭

仍然是《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第二站,刘烨被分到坐直升机高空观察野象踪迹,临走时见诺一没有流露出留恋,装哭弄哭了诺一,父子抱头痛哭。分离后诺一在森林里一路不停说话。

网上流传一幅P图,大诺一把小刘烨抱在怀里,真实地画出了儿子照顾爸爸情绪的一面。刘烨的心理比较像小孩,常撩动孩子的情绪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在中国父母中比较常见,他们不懂这种反向守护会给孩子带来伤害,看到刘烨父子痛哭光是感动,对于诺一的“话痨”又觉得好玩。其实“父母看护幼子情绪”的正常状态被打破后,会导致孩子失去安全感,处于焦虑中,诺一不断地对自己说话是在自我抚慰,借此缓解焦虑。

“童年影响人的一生”,年纪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小心呵护。如果在节目中有发展心理学专业人士出来总结,让刘烨了解到孩子长大是一个逐渐脱离家庭、走向世界的过程,他的行为加重了诺一的分离焦虑,妨碍了孩子成长,刘烨一定会对此警醒(他很爱孩子),观众也会反省平时乱逗小孩的行为。节目缺失了这一环,“社长”依然用老方式教育孩子,观众也没有意识到“话痨”并不好玩。

需求不同“哄”非最佳方式
徐璐探班乔任梁遇冷

真人秀节目《我们相爱吧》第七期安排徐璐“惊喜”探班乔任梁,乔任梁忙于拍摄,一再忽略徐璐的存在,“女友”多次提示带了汤,乔任梁最终没喝就又投入拍戏。不少观众表示看了很不舒服,认为乔任梁太过分了。

这一段徐璐委屈,乔任梁也委屈——拍戏时处于工作状态,他不愿意被人打扰。节目刻意安排两个人需求不同产生矛盾,却要男方用“哄”女方的方式去解决冲突。“哄”是普通人恋爱中常见的方式,在这里未必是最佳方式。对于乔任梁来说,他需要在工作、生活间划出界限,明确向“女友”提出工作时不希望被打扰,同时,在对方不了解界限时,接受她的好意,安抚她的情绪探班遇冷昭示了亲密关系中一个要点:恋爱时双方虽然丧失了一些自我边界,仍然是两个独立个体,你认为对我好的事情,我未必觉得好,这是给徐璐上的一课。假如节目安排了亲密关系专业人士辅导双方进行换位思考,也许观众们会学着更加尊重伴侣的自我边界和爱的表达方式,而不是互相指责不懂事和无情。

健康亲密关系最爱应是配偶
黄晓明与母亲独处

《旋风孝子》节目组安排已经结婚的黄晓明单独与母亲相处六天半,并且没收了手机,不允许他与外界联系,包括新婚太太杨颖。

节目的设计为了突出“孝”,对亲密关系的健康互动考虑不周,刻意把母与子安排在一起单独生活,把父亲和儿媳妇排除在外。这种设计正好与健康的亲密、亲子关系背道而驰。正常情况下,最爱母亲的是父亲,母亲最爱的也应该是父亲,儿子第二,排在配偶之后。通过父母的相亲相爱,孩子向同性父母认同,学习如何爱配偶,成熟长大的过程中逐渐将爱指向家庭外部,最终建立自己的美好家庭。

从“孝”的角度来说,安排已成年成家的子女单独与异性父母生活,排斥双方的配偶,残缺式的相聚并不符合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讲究团圆美满,它更推崇新婚的黄晓明带着太太一起向黄晓明的父母尽孝,展示自己成家立业的成果,这样父母才心满意足。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o78qIwZNTsCEC2dv#rd
9#
发表于 2016-12-15 22:58: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希声丨世界上唯一全职做“新闻与创伤”的心理学者说了啥?原创 2016-12-14 何依蔓 李昱崴 布谷岛

巴西空难、新疆地震、武汉洪水、天津8·12大爆炸、凶杀、暴力……98%的新闻都包含创伤性内容。那么,媒体如何避免对受访者造成二次创伤?媒体应该如何帮助受难群体“疗伤”?媒体自身又有哪些“疗伤”的途径?


12月6日,传播与设计学院“海外教授讲习月”现场迎来了达特亚太中心的执行主任Cait McMahon博士。她是目前世界唯一一位全职做“新闻与创伤研究”的心理学者,也是最早关注该领域的心理学者之一。在短短三天的分享中,她为我们揭开了一场双向“疗伤”的学术盛宴。



Cait McMahon博士 摄影/ 魏晞

避免二次创伤:媒体要道德、敏感和准确


心理创伤是指人们经历了自然灾害、性侵犯、暴力等意外或者威胁性事件之后的心理回应,会击碎人们的安全感和自我认知。因此,面对受过心理创伤的受访者,记者要格外敏感。


Vanessa Robinson因故障的燃气加温器失去了两个儿子。然而,她经历的不仅仅是丧子之痛,还有紧随其后的媒介审判。从此,Vanessa再也不愿接受记者的访问。对待像Vanessa Robinson这样经受心理创伤的当事人,全世界记者都在探索同样的问题:记者应该如何避免二次创伤?


新闻学本科生戚展宁与McMahon博士交流 摄/ 魏晞


McMahon博士同时扮演着两种角色——媒体的支持者和心理学家的教育者。“在某种程度上,心理学家和媒体的作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要把人们联系在一起,让心理创伤痊愈。”因此,她经常教育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们和记者合作,帮助记者道德地,准确地,敏感地面对受创伤的采访对象,帮助受访者讲出他们的故事,面对内心的创伤。

对于避免二次创伤,达特亚太中心总结了几点“DOs”和“DON’Ts”:


DOs

DON’Ts

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记者身份

避免人云亦云的心理

知情同意

拒绝陈词滥调、说教

解释限制因素

不要开空头支票

表现同理心,即学会换位思考

不要强迫、哄骗或欺骗

保持敏感

避免责备的暗示,比如询问性侵受害者为什么穿着短裙外出。

保持事实准确,不断核实,尤其是创伤性事件发生24小时内的信息。

不要假装同情

学会倾听

不要说你感同身受

沉默是金

不要因为一句引语去惊扰受伤的人


不要害怕眼泪


采访过程中,幸存者往往成了“被弱势者”。记者需要调整这种权力关系的不平衡,更充分地与受访者沟通,“把权利(控制权)还给受访者”。比如,“你想要在哪里接受采访?”、“如果采访让你觉得不适,可以示意我停下来。”等等。在处理这种权利不对等的问题上,“在正式印制前,给创伤报道的受访者看稿子,也是对他们的馈赠。”

媒体要学会自己“疗伤”


与受害者不同,记者需要持续接触创伤事件。这样的职业选择既增强了记者在创伤事件中的能动性,也大大增加了他们接触创伤性事件的机会。



数据来源:达特中心网站


1988年到1994年,McMahon博士在澳大利亚首都墨尔本的《时代报》担任专业心理咨询顾问,开始观察记者的心理创伤。进入媒体之初,一位记者的故事让她更加坚定了研究的方向。


小镇的农场发生了一次爆炸,编辑让一个刚刚入行的年轻记者去看看发生了什么。记者开车到了农场,看到到处都是炸碎的身体残肢。多年过去了,他无法再开车经过同样的路。他的女朋友住得离那个出事的农场非常近。原本,他直达女朋友家只需两公里的车程。但是,他选择绕20多公里路,避开农场附近的那条路。


为了增进媒体从业者对心理创伤的认知,早在12年前,McMahon博士就创建了达特亚太中心,致力于为媒体从业者和新闻专业的学习者提供关于一个心理创伤的教育平台和一个分析、讨论创伤报道战略的专业论坛;同时,创建和维持新闻专业人员、临床医生和学术研究人员的跨学科合作和沟通。


McMahon博士讲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摄影/ 魏晞


那么,作为心理创伤的易感群体,记者应该如何“疗伤”?


首先,记者要学会解读你自己压力状态下的身体反应,随时牢记记者的职责和使命,专注于手头上的工作,不要让自己沉浸在低落的情绪中。


课堂上,McMahon博士让同学们都站起来,做激烈的运动,练习“333呼吸法”,也就是花3秒把空气吸入腹腔,再把把空气维持在腹腔3秒,最后用3秒把空气呼出。反复几次,气喘吁吁的同学们就能够把心跳和呼吸稳定下来了。而“333呼吸法”正是情绪管理的“良方”。


课堂上,McMahon博士带领同学们跑步,练习“333呼吸法”。 摄影/ 魏晞


在澳大利亚,同辈支持的方法也是被极力推崇的。达特中心研究表明,受到创伤的人,在机构内没有获得或者获得较差支持,会表现出更多的创伤后压力反应。McMahon博士打着数钱的手势,“不正确应对员工的创伤和其他心理问题会让他们失去宝贵的资产。”编辑室及其他主管要让记者知道他们是在一个充满关怀的新闻室工作。编辑室举办新闻与创伤相关的工作坊,可以帮助记者处理在采访创伤事件后的潜在问题。

中国媒体:别忘了给社会“疗伤”


救灾的官兵、医生、视察的领导和痛哭的幸存者,是中国的灾难与创伤报道中常见的元素。


就McMahon博士对中国灾难与创伤报道的了解,中国媒体忽略了自己社区沟通和帮助整个受灾群体疗伤的职能,“了解相似的人的故事,是人们找到归属感的方法。”包括告知和教育大众应该如何从悲剧的恢复、他们可以从哪里获得帮助以及有没有跟他们一样的人一起面对难关。


故事不能仅仅是故事。除了告知和教育,媒体的最终使命还是要为和谐、安全、平等的社会做贡献。在故事过后,媒体需要去了解天灾人祸发生的原因,了解社会各界预防创伤性事件做出的种种努力。“让人们获得安全感的方法之一,就是让人们知道,他们为什么不会再次受到同样的伤害。”


这些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张志安的观点不谋而合。2013年4月20日8时,四川省雅安市发生7级地震,张志安就通过微博提醒媒体:“别拍摄残缺身体等过于惨烈的画面;遵循知情同意、最小伤害等伦理规范;摒弃宣传至上、救人竞赛式条框,关注人!不打断抱头痛哭的夫妻,等待他们平息情绪;关心下校舍质量!”



微博截图


McMahon博士为社会“疗伤”的步伐还在加速。明年,她将跟达特中心的亚太奖学金项目一起走进南太平洋岛国斐济,继续关于“新闻与心理创伤”的教育和研究。她告诉谷河传媒记者:“如何让媒体意识到新闻从业者所面临的创伤性内容影响,如何合乎职业伦理地面对受过创伤的消息源,如何恰当地写创伤报道,是新闻和创伤研究中最难攻克的三个问题。”


2016年1月,McMahon博士刚刚获得了澳大利亚勋章,这是澳大利亚最高的公民荣誉之一,表彰她在“新闻与心理创伤”工作上的突出贡献。链接:布谷岛 中山大学谷河传媒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Q2OTA0MA==&mid=2659838630&idx=1&sn=c59216918353b32426c4d3e1da0e5fbe&chksm=84021179b375986f812845e5af2b4971fa67d07b43d8003694c7ff9f0fd28eb54782edc7e970&mpshare=1&scene=23&srcid=#rd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6-26 11:08: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心理学家在研究些什么?美国心理学会 2018年年会直击报道

原创: 陈鲁  陈鲁一周一点  1周前


我从未去过迪斯尼,也没有欲望去。不过我心中有自己的迪斯尼,那就是心理学大会。

美国的心理学会多不胜数,有综合的,有专注某个领域的。我喜欢去综合的,那样可以快速接触各个分支领域的最新动态,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这次去的,是 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 (APS) 的年会。

周五早上乘7点的航班,六小时后赶到旧金山,因为旧金山比纽约晚三个小时,赶到会场12点多,还能参加半天的会议。

会议在旧金山市中心的希尔顿酒店举行。我正在张望着找酒店大门,迎面走来两个年轻人,边走边说,蹦出来的词有 Introduction (论文的介绍部分) 和 Studies (研究项目)等,我心想,找对地方了。

在二楼领到注册名牌,发现下午场1点开始,有20分钟可以吃饭。赶紧跑到酒店对面的一家泰国餐厅,点了一碗米线。

餐厅里面坐满了参会者,听谈话就知道。这不,身后一桌女孩,听着象研究生。“What were the effects? Driven by a few kids? "(结果如何?是否几个表现特殊的孩子的造成了这个结果?)

我边吃边看会议节目单。好痛苦,因为同一个时间段有很多演讲同时举行,想去的肯定不止一个。挑选的过程就是忍痛割爱的过程。

就这样,周五一点到周日一点,我在这个心理学的迪斯尼世界享受了整整两天。

心理学家在研究些什么呢?心理学的最新动态是什么呢?这不是任何人敢通过参加一个会议、写一小篇文章能回答的问题。

毕竟,来这个会议的只是心理学者的一小部分,会上我去的讲座不过5%。以下的总结,来自我的角度和体验,大家谨慎欣赏便罢。


酒店大厅心理学子办理入住手续前后小憩


动态一:心理学研究的面越来越宽

“住房” 和 “家” 的概念有什么不同?人心理的 “家” 感是如何产生的?“想家” 是一种病吗?

带着好奇,我舍弃了认知、性别差异等重大话题,去听了密苏里大学的 Milla Titova 博士的演讲。

她说,有研究发现,房子 (house) 和家 (family) 在人心理上是两个概念。说起家来,人们的概念中有稳定、隐私、自我表达的成份。

她在研究中让人描述自己的家,并且附上自己家的照片。研究人员创造了一个指标,叫 “家感” (homeniess),是人主观上对自己家的感觉。“家感” 强的人,健康心理 (well-being) 指标就高。结果发现,有些人的家客观上很漂亮(家的照片被陌生人打分),但是主人对它的描述不是很有 “家感” (homeniess)。

也就是说,一个豪华美丽的房子,不见得能给人亲切感归属感,而一个普普通通的房子,却能做到这个。

你也许会说,这有什么?我们早就在生活中观察到了。还用得着你们去用科学手段研究?

很久很久以前,我也是这样想。但是,发现那是自己目光局限。为什么?

让我说完 Titova 博士那天的演讲内容你就知道了。

她说,自己想以后研究共同空间 (shared space),比如大学生宿舍,如何让不同的学生产生共同的家感。听众有人提出,她可以研究旅馆空间如何影响个人的心理。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研究话题都不会止于那个层面。它会导致一个研究体系的出现。研究体系延展出来的实用和理论价值则是不可限量的。

对于我们普通人,这个研究的价值就是提醒我们,不要在光顾着去买房子、装修房子的时候,忽略了家里的 “人气”。

相反方向想,当一个人离开了自己的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是否通过人工改变环境可以提升 ta 的家感?


Mirelle Zamudio University of Nevado, Reno

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的 Mirelle Zamudio  的研究开始给我们带来一些答案。

她的大目标是研究人到一个新的环境下的适应状况和什么因素有关。她研究的因素有想家的程度,喜欢新的地方的程度等等。

想家和不喜欢新的地方都会独立造成人的心情低落。但是,只有不喜欢新的地方才会让人产生孤独感,而孤独感又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

那我们可以把 Titova 博士的研究和这个结合起来想。就是,通过对新的环境进行一些设计和人文操控,让人的家感加强。

我驻足她的 poster 良久,甚至和她聊起私事。这几年萦绕我脑中的一个大问号是中国小留学生在海外的适应。

当我提起这个群体的时候,虽然 Mirelle 一点不了解,但是,我相信,通过她这样的研究人员去继续推动这个领域的研究,我们会有更精确的对海外小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支持和干预手段。

听说我是纽约来的,她很开心,说自己的哥哥刚去那里,准备在纽约的演艺界闯一番。

分割线

一个社会的公众对历史事件的看法会和这个社会的运作、大气候息息相关。而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则会和人们对基本事实的掌握有关。

心理学家研究的人类的集体就和这个相关。

老牌认知心理学家,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 Henry L. Roediger,III 教授报告了他未发表的研究。他先调侃,说在这样的会议上,最理想的是报告未发表的数据。而这些数据是他唯一剩下的未发表的数据。他的幽默在于,他把自己说得 “可怜”,其实侧面显示了他的高产,因为所有过去做的研究都得以发表了。

他这次的研究,是世界不同国家的普通公民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记忆。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项事实的掌握度,俄国人最准确,美国人、日本人最差,中国人居于中间。对于自己国家的贡献,所有国家的人都觉得自己国家的贡献大,高于根据事实达成的指标。

他的研究,让我们产生了无数的问题。我们的社会里,公众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多大程度上是基于事实、基于理性思考?

一个人要混得好,要自尊自爱,自尊自爱来自对自己客观的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混得好,也要自尊自爱,自尊自来自来对自己的历史、全世界的历史的客观理解。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这种思维模式,给我们开启了无限的思考和探索机会。

分割线

弗吉尼亚大学的 Nicholas Buttrick 教授的研究课题是,人口密度是否和人的生命意义感有关系。

他把生命的意义定义为:

重要性 (Significance):
我做的事情对任何人有用吗?
Do what I do matter?

未来感 (Future):
我是否能把握我的未来?
Do I have control over my future?

明白感 (Coherence):
生活中发生的众多琐事,我是否能够串连起来,明白它们为什么?
Do things make sense?

他使用超大型的世界面积的数据进行了复杂科学的分析。结果发现,世界上人口密度大的国家,大家报告的生命的意义感就低。(这是控制了体制、经济等很多变量后的发现。)

他又进一步做控制性研究 (manipulations immersion)。让人在实验室里面,通过看不同的画面,听不同的声音,人工给他们创造出空间拥挤或者宽松的感觉。结果也有同样的发现。

他把生命的重要性,定义为一个人对世界的贡献。我通过提问,提醒他,要考虑文化的不同。有些文化中,人生的意义不见得就是对世界作出贡献,而是对家庭作出贡献。在某些物质和社会环境下,生命的意义就是让一家人活下来,死不了。他表示赞同。

对于别的文化的理解,美国心理学家过去已经跨出了很大一步,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人家在认真努力地通过一个个研究、一次次对话去做了。我这次一个小小的提问,会让这位年轻白人新锐研究人员暂停一下想一想,这是科学指引下的大脑不可避免的反应。


动态二:心理学研究越来越深

深入的一个特点是细化。用人格的研究做例子。

我这次碰到了好几个Alexithymia (述情障碍) 的研究。有这种障碍的人很难辨认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导致社会交往问题。从1970年代,这个概念在心理咨询领域被提出,本世纪初开始,才被心理学家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研究,比如它的大脑神经机制。

而这次会议了解到的研究,表明研究者在积极探索它的社会机制和成因。一个研究显示,控制欲过度强的妈妈容易有这样的孩子。另有研究显示,有这种倾向的孩子,容易沉迷于游戏。

和对 Alexithymia (述情障碍) 研究推进一样,心理学家还从人格中提取出一种细化的人格成份,就是对别人的行为过度敏感。有这种性格成份的孩子,如果家庭环境好,就特别受益。如果家庭环境不好,就特别受罪。


我去了这个研讨会,题目是 --

带有动力的学习和努力是如何发展出来的?
Developmental Emergency of Motivated Learning and Effort

“我的孩子怎么就没有耐心?”常听家长这么说。

学龄前儿童如何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什么样的环境状况会让他们坚持?

麻省理工学院 的新晋博士 Julia Leonard 通过严格的实验研究发现,当孩子看到大人坚持做一件事情,并且最终成功了,孩子就会坚持。如果大人不坚持,或者坚持了没有成功,孩子就不坚持。

这说明,孩子们需要榜样,但是不会盲目跟随榜样。他们会算计自己的投入和产出是否匹配。“They are rational.”(他们是理性的。)Leonard 博士这么评论学龄前儿童。

所以,她给家长的建议是–

以身作则,努力,并且尽量成功。
Practice what you preach, try hard, and succeed.

斯坦福大学的 Hyowon Gweon 教授发现,孩子即使有内在的动力去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有机会向大人展现自己成果,去坚持的愿望会更强烈。

伯克利大学的 Kristen Delevich  教授研究青春期雄性和雌性荷尔蒙的高高低低会如何影响焦虑感、学习的专注力等等。

Katherine Insel 博士则发现,青春期少年,对于物质刺激,能够认识到是物质刺激,也重视,但是,不能转换成行动的动力。大脑扫描发现,是因为大脑前额叶和后部的链接还没有通畅。

这四位平均年龄也就35 岁的女性新锐心理学家,向我们指出,不同年龄的孩子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动力,来自于他们周边人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关注、身体内的激素水平、大脑神经分支系统的连接成熟度。


动态三:心理学家更加关注民生

教育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大点。会议中有关教育的研究不胜枚举,我挑个小小的例子。


从左到右: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 Changrui Li, StefanyMena, Catherine Cook

我从这个 poster 前匆匆走过,急着赶去听一场讲座。没想到,被一位白发老教授拉住,直接把我赛到了一群年轻大学生之间。

我一头雾水,其中一个叫 Catherine Cook 的一个箭步冲到我面前,就开始给我讲了。她很专业地指着团队的 poster,从头开始讲。还没十秒钟,我就把她打住,说 “我时间不多,你就直接说研究方法和结果吧”。

她马上调整解说,一分多钟清楚地把研究说完了。他们把练习足球射门的孩子们,分成两组,每组用一种不同的方法训练。一种就是自己练习射门,一种除了这么练习,还到球门后面去看别人练习射门。之后测评哪组进步大。结果发现,后一组技术提高更快。我和 Catherine 共同分析原因,认为是学员掌握的信息多了,帮助他们形成了更丰富的资料库,加强了他们的判断力。

足球技术是这样,其实别的科目的学习也是这样,比如我目前专注的中文教学领域。离开这群大学生的时候,我很满足,暗暗谢谢那位白发教授把我给抓住了。他肯定是想让自己的学生多一个锻炼的机会。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心理学家多年关注的。这次看到他们对生活质量的研究更加细化、深入。

康州大学的教授 Ann Devlin 研究养老院里的生活质量会如何受家具摆设的影响。

她研究的因素很多,比如是否有窗子,座椅种类和多少,体重超重人的座椅,电视的摆放位置等等。

她这次讲了很多发现,在此只说一个小小的作为例子。她发现,电视机在房间的摆放位置会影响人的控制感。对于行动不变的老年人,如果房间的电视摆放在特别显眼的位置,但是老人不能自如控制它的开关和音量等等,就会产生焦虑感。

解决方案或是帮助老人掌握控制电视的手段。如果老人的身体不允许这方面的提高,就从另外一个角度着手,把电视放在角落不太显眼的地方。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但是,它提供了一个思维角度。它说明,人的心理健康,不管是两岁的孩子,还是八十岁的老人,和一个人对于环境的把握感息息相关。对于老人和孩子的帮助,来自于辨认他们在生活中有什么感觉自己不好控制的东西,帮助他们去增加控制感。

(我们这里来个脑筋急转弯。就是,这种控制,指的是合理的控制,能够满足人的基本要求的控制。不是不合理的控制,比如控制别人的心理和行动。)


很多家长错误地把送孩子上到好大学为目标。为什么错误?因为上大学不是人生的目标,而是孩子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 “领地” 被生活检验。

那当今的新生代大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有些什么警讯?

加州大学的 Jean M. Twenge 教授,通过研究全国性数据,得几个结论。

在2010年左右,大学生中的焦虑、抑郁患者比率突然飙升,只升不降。全美国的大学,在接受前所未有的学生心理健康挑战。

她发现,现代的青少年不如原来的独立。比如,现在18岁的孩子,和六七十年代的12岁的孩子的生活状态一样。因为独立意识差,上大学后焦虑感强。

她发现,手机和它的各项功能过多夺取了青少年 “真人” 互动的机会,让他们丧失了一个心理健康的保护源。

大学不是重点、符合年龄的合理的独立、真人互动的意义,这几点不就是育儿和教育的核心点吗?

如何让一个人更加有创意?更加有道德?心理学家继续寻找答案。

这次,我听了一场新加坡学者的演讲。他们研究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如何让自己更有创意和道德。

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就是,“我是谁?”

笼统来讲,西方人的自我概念更个人化 (independent self),东方人的自我概念更集体化 (inter-dependent self)。

如果一个人具备个人化的自我概念,他会强调自我的感受、想法、成就。如果一个人具备集体化的自我概念,他会强调自己和感受、想法如何融入集体,自己对集体的贡献。

南洋科技大学的 Albert Lee 把美国人(个人化自我概念的代表)和印度人(集体化自我概念代表)被式分成两组。让他们回忆自己做过的不好的事情,或者让他们回忆自己的一个亲戚做过的不好的事情。然后,给他们看一些日常用品,比如肥皂,洗手液,牙膏等等。让他们选择自己自己想要的东西。

你也许不知道,我也是这次才学到的,心理学家已经发现,如果一个人有心理上的羞耻感,他会在这种实验中选择更多的清洁用品。(注意,在此不要冤枉我们生活中那些爱清洁的人。)

结果发现,当回忆自己做错的事情后,相较于回忆自己的亲戚做错事情后,美国人会更加想清洁。而印度人,当回忆自己做错事情和自己的亲戚做错事情后,清洁的欲望相同。

也就是说,美国人自己做错的事情,会更加自责。但是,自己身边的人做错的事情,不会去自责。而印度人,则对于自己身边的人做错的事情,都会赶到自责。

他通过另外一个实验证明,这两种文化的人的自我概念也可以变化,通过听到的、看到的东西,会往对方的方向变。

也就是说,通过让一个人往个体化自我概念方向偏一下,会让他更加重视承担个人责任。让一个人往集体化自我概念方向偏一下,会让他更加重视自己身边的人承担的责任。
个人自我概念中含有自我认同。比如我的自我认同有女性、家长、老师、朋友、女儿等等。

Chi-Ying Cheng 教授来自新加坡管理大学。她研究女性商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一个自我认同是性别(女性),另外一个是专业(商业管理)。

她发现,那些能把这两种认同有效统合的人,也就是不觉得这两者是冲突的,创造力更强。那些把这两种认同认为是对立的,也就是觉得它们有些冲突,创造力就差。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在个人概念里面含有自我认同。比如,我是家长,也是老师,家庭和事业。如果我觉得家庭和事业是冲突的,做事情的时候觉得对不起孩子,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觉得没有工作而失落,我们就会产生纠结。如果有效统合,在两个角色中自由转换,就会因之产生 “正能量”。

她的分析是,每个角色都建立在一个知识体上。如果有效统合,你会在决策解决问题的时候,把两个知识体的东西都调动起来,创造力就会强。

她创造了一个量表,测评一个人在这两方面的统合度。Gender-Professional identity Integration (GPI).

她让被试去为两个产品设计广告词,用精确的手段测评他们的创造力。结果发现,统合度越高的,创造力越强。统合度越低的,创造力越查。

Brandon Koh 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博士生 Brandon Koh说,人的创造力被束缚,是因为他们会受思维定式的影响。但是,当要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人是很难不去使用心理定式的。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要是让人去画一个外星人,大多数人画的,都能在已知的动物身上找到原型。

那如何让人不去使用心理定式呢?他决定用一种新的定式来代替旧的定式。他选择的是思考未来。他让被试去思考未来,然后测评他们的创造力。结果发现,这样能够提升创造力。

开阔的自我概念,就是个人、集体兼具的自我概念,在多个社会角色中自由转换、有机统合的自我概念,知道现在的我、想象未来的我和世界,自我概念跨文化、跨社会角色、跨时间转换,让人更有创造力,也许更加道德。


动态四: 心理学家继续积极自我怀疑

心理学家的自我怀疑精神在会议中随处闪烁。

成长性思维的概念,通过 Dweck 等学者的研究,已经传播全世界。周五我一到,就去听了一场有关成长性思维的演讲。题目是 -

How important are growth mind-sets for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成长性思维对学习和成就有多么重要?

第一个讲的人是密执安州立大学的Alexander P.Burgoyne。很年轻,长得象电影明星。他做实验,让成年人去学习音乐,都是从来没学过音乐的人。测量了他们的各种各样的智力指标,外加成长性思维。同样的学习时间和方法,是否有成长性思维的人会学得更好更快?

他的发现竟然不是。反而,他发现是智力的某些指标和学习效果有关系。

紧接着,英国爱丁堡大学的 Timothy C. Bates 博士做了发言。他竟然研究了 Dweck  的原始数据,发现根据他的重新数据分析,成长性思维对儿童学习效果的影响很小。

这两个发言过后,听众陷入了沉思。

一名听众发言说,“ Some findings appeal to the mass mind. As soon as such a finding comes out, the world is ready to accept it. “ (有些发现,特别符合公众的心理,一出来就会被迅速接受)。  

Timothy C. Bates 表示同意,说  “We need to tell the truth, not what the world wants to believe in.” (我们需要说出的是事实,而不是世界想要相信的东西。)

那一刻,我觉得很 high,  因为这就是吸引我的科学精神。

世界上的各类劣行中,情节最重的就是强给别人灌输自己相信的东西。情节轻一些的,是轻率地把不经验证的东西让别人去相信。

而心理学家,不仅不参与这些行为,还会终其一生,为人类寻找事实。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自我怀疑,自我挑战。“吾将上下而求索”,用屈原的这句话来形容他们一点都不过份。

接下来,上台的是一名带眼镜的壮年男士。他是得克萨斯大学的 Davie Yeager 博士。他介绍了他和 Carol Dweck  做的长期跟踪研究,就是在学校训练学生的成长性思维。

他们发现了在家庭为高收入群体的学校,这种训练没有效果。在低收入群体的学校,在训练得到学校足够大的支持的情况下,就有效果。

他表示,要继续研究,找准成长性思维真正的受益对象。

演讲到最后,他掷下一句,“We’re just starting!” 大大的英文字,写在屏幕上,意思是,我们不会放弃,并且要继续研究下去。

接下来,风头又转回去。

最后发言的是这场研讨会的组织者,凯思西储大学的 Brooke Macnamara 博士。她看上去也就三、四十岁。短发,戴着两只大耳环,姿态非常沉稳。她研究了好几百个专门有关成长性思维培训的研究,把所有研究的发现统合起来 (meta-analysis)。目的是看培训效果是否因年龄、家庭收入、培训方法等不同而不同。

她发现,相比更大的孩子和成年人,对儿童的成长性思维培训有点微弱效果,但是,也是发生在低收入家庭,并且培训的方法要互动性强。

大家不要根据我对这场演讲的描述,来对成长性思维做任何定论。但是,知道心理学家还在深入研究,去谨慎实用这个概念为好。


在大会结束前,我在 poster session 撞上了英国的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的Gavin Nobes 教授。他推翻了英国学者多年前的一个研究发现。当年的发现来自于英国警察局的虐杀儿童数据库,结论是继父比亲生父亲虐杀儿童的机率更高。

他用更严谨的统计学方法,发现相比亲生父亲,数据中的那些继父更加年轻,受教育程度更低,收入更低。当把这些变量控制后,继父虐杀儿童的机率并不比亲生父亲高。

我向他表示感谢,感叹之前的不严谨的研究发现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会有多大。“一位男性,如果当上了继父,心里会多么忐忑。一位女性,给自己的孩子找了个后爸,心里也会多么忐忑。这会给他们的关系增加多少不必要的沉重。”

我们又聊起来他做的另外一块研究,就是早期儿童的道德发展。他研究的是儿童判断一件事情是对是错时,在多大程度上是根据事情的后果 (outcome based),在多大程度上是根据肇事者的意图 (intension based)。他和同事也是修正了皮亚杰的理论,发现幼儿也有根据肇事者意图来判断事情对错的初步能力。

聊到这里的时候,大会就散场了,我们是唯一剩下的几个人。Gavin Nobes 出乎我意料,悠悠地说了一句 “We’re not sure what we contribute to the world. ”(我们这些心理学家真不能确定我们为世界贡献了什么。)

这个问题我每天都带在脑子里,并且已经有了答案。我毫不犹豫地说 “At least, as humans, psychology has made us collectively more self-aware. ” (至少,心理学让我们人类集体性地更加自知。)

他点头表示同意。

你知道回忆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吗?

“I don’t know the answer to that.”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说这话的,往往是一个发言人。他/她无法回答一名听众的问题。

说这话的时候,他/她是陷入沉思状的。

我为什么对心理学家这么着迷?他们总是要去理解,去帮助,去贡献,永不满足。


陈鲁
2018.5. 27于旧金山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p0AyrL_-rkHXW322dQHWg

编辑:陈心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