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学研究综论 柯卓英 一、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研究给予普遍关注与接受
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学界已经普遍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研究,力图探索一条从传播学角度研究中国文化的新思路。郭庆光在其《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谈到研究传播学要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实现传播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近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研究专著已陆续出版,有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沙莲香《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象世界之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三章专论“中国的传统传播方式及特点”。余也鲁、郑学檬主编《从零开始——首届海峡两岸中国传统文化中传播的探索座谈会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孙旭培主编《华夏传播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张昆著《传播观念的历史考察》(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劳孟在1997年第7期《出版参考》中撰文《首部〈中国传播史〉在武汉出版》,他认为武汉大学新闻学院李敬一撰写的《中国传播史》(先秦两汉卷)日前在武汉出版,标志着我国首部传播史专著诞生,这对我国新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周月亮《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从宏观角度阐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概况。2001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华夏传播研究丛书:《传在史中——中国传统社会传播史料选辑》、《说服君王——中国古代的讽谏传播》、《汉字解析与信息传播》。李敬一著有《中国传播史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孙顺华《中华文化与传播》(新华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将自己多年来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学教学与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性的阐释。王醒《中国古代传播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从上古的口语传播到明清时期的邮驿传,将新闻传播与古代社会文明相结合勾勒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概貌。博士论文有2005年山东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杨永军的《先秦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方面有:黄星民《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期1期《礼乐传播初探》, 陈水云《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士”与战国时期的传播艺术》,白航《新闻传播》2002年第1期《论唐代公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闻娱、张翅《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先秦时期传播活动略论》,张翅、闻娱《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春秋战国传播活动初探》等。
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给予普遍关注与接受,同样体现在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学研究领域中。跨学科研究在文学研究领域已取得很大成绩,并且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充分肯定。张炯在《文学遗产》1996年第5期撰文《加强古典文学研究的当代性》指出:“利用符号学、传播学的成果研究我国古代文学传播的途径与历史”。陈伯海《唐诗学史稿》余论《走向更新之路》中谈到:“在现代史学规范的主导下,可以尝试多样化的新鲜视角,如借鉴心理分析的理论以探索诗人的心灵世界,运用意象批评、形式批评、结构主义的法式以观照诗歌意象选择、组合的特点及表达技巧,吸取解释学的观念以解释不同文学文本间的互文关系,参考传播学和接受学的经验以考察唐诗的流传、接受方式以及后世对它的承传与研究,乃至采纳计量史学的方法就有关资料作出统计和应用语言学原理对诗篇文辞句法予以剖析等,都能使我们在领会唐诗意蕴上更进一层。而若能将这些‘新方法’与固有的社会历史学研究视角融为一体,使历史文化精神的演变透过诗人审美心灵的折射而落实于诗歌文本范式及其接受方式的推陈出新上,则一部唐诗史就不仅仅是以文学形态反映时代生活的历史,却同时也是民族审美心理的变迁史和诗歌文体范式的流变史。历史与审美的一体化,这应该是我们的努力方向。”[1]对于唐诗研究是如此,整个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又何尝不是如此!从传播学角度研究古代文学,应该不仅仅只围绕作家、作品,而应该从作家—作品—媒介—受众—反馈这五个层面来进行思考,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学传播学研究体系。只有如此,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才会不断创新,进而逐渐拓展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学研究领域。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学研究现状论析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学研究现状分析,首先应该从古代的新闻与传播来分析,因为新闻学本是传播学的来源之一,古代新闻研究则为传播研究开辟了道路。古代新闻研究在中国大陆与台湾起步较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传播研究则是近几年的事情。专著主要有:黄卓明《中国古代报纸探源》(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版),朱传誉《先秦唐宋明清传播事业论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尹韻公《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李彬《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等。专著中部分论述的有: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27年版),方汉奇等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徐培汀、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等。
论文方面,台湾的新闻史专家朱传誉于1966年发表《唐代报纸研究》,方汉奇在《新闻学论集》(1983年第五辑)发表《从不列颠图书馆藏唐归义军“进奏院状”看中国古代的报纸》。张国刚有两篇论文:1985年7月《学术月刊》《两份敦煌进奏院状文书的研究》、1996年3月25日《天津日报》《邸报并非古代报纸》。姚福申有四篇论文:1981年第4辑《新闻研究资料》中《有关邸报几个问题的探讨》、1982年总第5期《新闻大学》中《唐代新闻传播活动考》、1985年总第九辑《新闻学论集》中《〈开元杂报〉考》、1989年第2期《新闻大学》中《唐代孙处玄使用“新闻”一语的考辨》。另外,张保健在《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有《论杜甫诗的新闻性》,邢建堂《新闻研究》1995年第2期《汉唐时期的诗歌、小说——新闻传播的特殊形式》,沈文凡《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发表《试论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及其新闻传播性》,张平仁《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5期发表《明清时事小说与时事剧的新闻传播价值》,周啸天《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以新闻为诗:杜诗的一大开拓》,均是从新闻传播角度来论述古代文学的。
其次,古代文学传播研究。古代文学的传播学研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加以论析:
宏观研究:秦志希《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发表《论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基本特性》,王醒《中国古代传播史》第一章专论古代文学与新闻传播。张次第、曹萌在张国良、黄芝晓主编的《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有《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赵逵夫在《图书与情报》2004年第6期发表《从敦煌遗书与汉简看口传在古代文学传播中的作用》,林红《现代情报》2004年第10期发表《中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及其影响略论》。张次第《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发表《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与方式》,王运涛《沈阳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5期连续发表《略论创造性模仿和古代文学传播》。
断代文学总论: 1991年6月台湾淡大中文所叶美妏的硕士论文《唐代的文学传播活动研究》,徐枫《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第1期发表《试论宋代文学的编辑与出版》,郭英德《求是学刊》1999年第2期《元明的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王玫在《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发表《建安文学在宋代的接受与传播》,及《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建安文学在唐代的传播与接受》等。
分体文学研究:
1、诗歌研究
唐前诗歌传播研究:张可礼在《文史哲》1994年第2期发表《〈诗经〉在东晋的传播和影响》,陈水云在《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1期有《先秦时期诗歌的传播》,周月亮在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2000年版)一书第五章口传政治——帝国的传播机制之一中谈到采诗献诗与赋诗言志,李正春《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发表《论六朝诗歌的传播与接受》,蒋方、张忠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4期《论楚辞文体在魏晋六朝的传播与接受》,徐明《河北学刊》2002年第5期发表《从〈乐府诗集〉看古代诗的传播与音乐之关系》,梁振杰《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所引〈诗经〉异文看先秦至汉的〈诗经〉传播》,徐习文在《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发表《南朝诗歌的传播方式与特点》,徐习文在《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发表有《传播过程对南朝诗歌创作形态的影响》,曾晓峰、彭卫鸿《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发表《试析汉乐府文事相依的传播特点》,李传军《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发表《魏晋南北朝时期歌谣的传播》,李树军《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1期发表《周代礼仪用乐与〈诗经〉的传播》,刘毓庆、郭万金在《文史哲》2005年第一期发表《战国〈诗〉学传播中心的转移与汉四家〈诗〉的形成》等对唐前诗歌传播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
唐代诗歌传播研究:
唐代名诗人诗歌研究:宣炳善《民间文化》1998年第2期发表《李白〈静夜思〉的民俗学阐释─—兼论乐府传播的民俗机制》,王运熙《铁道师院学报》1998年第6期发表《白居易诗歌的分类与传播》,卫亚浩、唐林轩《中国韵文学刊》2003年第1期《从白居易的诗到柳永的词——白诗与柳词传播现象比较》,胡振龙《云梦学刊》2003年第4期《唐五代人对李白诗歌的传播与接受》,徐明《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杜甫题画诗的传播学观照》,关于杜甫研究的其他几篇是从新闻学角度论述的。
唐诗研究:吴承学《文学遗产》1994年第4期发表《论题壁诗──兼及相关的诗歌制作与传播形式》,马承五在《华中师大学报》1998年第1期撰文《唐诗传播的文字形态与功能》,马承五在《华中师大学报》1999年第6期撰文《唐代艺术与诗歌文化传播》,胡振龙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撰文《唐代的诗歌传播方式与传播特点》, 2000年6月河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李佳的学位论文《盛唐诗歌的传播模式》,杨军、李正春在《霍松林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中有《唐诗在当时的传播》,童岳敏、罗时进在《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撰文《唐诗的传播媒介及其范式》,陈岳芬在2003年第4期《汕头大学学报》发表《唐诗在唐朝的传播方式》;史卫在2004年第6期《唐都学刊》发表《唐诗传播初探》,葛琳在《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发表《论岑参边塞诗的传播意义》,刘磊《东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从历代选本看韩孟诗派之传播与接受》,黄昭寅《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发表《论唐代诗歌的各种传播形式》。从以上论题可以看出唐诗传播研究比较集中于对传播方式的探讨,因而文中难免雷同之处。
诗歌流派传播研究:刘磊《东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发表《从历代选本看韩孟诗派之传播与接受》。
宋代诗歌传播研究:武汉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张远林《陆游诗歌在宋元时期的传播与接受史研究》;邱美琼、胡建次《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发表《黄庭坚诗歌在宋代的传播》。
其他方面:王小盾《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发表《中国韵文的传播方式及其体制变迁》,毛翰《涪陵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从大众传播角度重新审视诗歌的社会功能》中涉及到古代诗歌的社会功能。郭斌斌《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发表《韵律与诗歌的传播效果》。博士论文有河北大学文学院2002年白贵的《中国古代诗话与诗歌传播关系研究》等。
2、小说研究:
关于神话传播研究:张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论神话在汉代传播的文化形态》,郭仁昭《内蒙古电大学刊》1996年第1期发表《神话的传播与演进》,张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论神话在汉代传播的成因》等论文研究神话的传播。
唐代小说研究:周勋初《周勋初文集》第5集有《唐代笔记小说的崛兴与传播》,袁书会《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发表《从传播方式上看唐代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的差异》,邱昌员《南昌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发表《诗歌典故与唐代小说的流传传播》,邱昌员、曾光敏在《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发表《论唐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的传播》等探讨了唐代小说的传播情况。
宋传奇研究:李源《殷都学刊》2003年第1期发表《流叶千古总牵情——宋代传奇〈流红记〉及其在元明时代的传播》,是以宋传奇为研究内容的。
宋代的小说编刻研究:凌郁之《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发表《〈太平广记〉的编刻、传播及小说观念》。
明清小说研究:这方面成果较多,宋莉华致力于明清小说的研究,1999年第4期《明清小说研究》有《方言与明清小说及其传播》,2000年第2期《北方论丛》发表《明清小说评点的广告意识及其传播功能》,2000年第4期《文学遗产》发表《插图与明清小说的阅读及传播》,2001年第2期《学术月刊》发表《近代石印术的普及与通俗小说的传播》等;其博士论文《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传播》以及博士后报告《明清时期文言小说的传播》,于200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为书名出版。博士论文还有武汉大学2004年阎东平的《〈水浒传〉的现代传播》。
王平这方面也有四篇论文:《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发表《从传播角度看〈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蒲松龄研究》2003年第4期《〈聊斋志异〉在清代的传播》,《文史哲》2003年第6期《论明清时期小说传播的基本特征》,《东岳论丛》2004年第3期《〈金瓶梅〉的早期传播及其成书时间与作者问题》。陈大康《文学遗产》2000年第2期《熊大木现象:古代通俗小说传播模式及其意义》,上田望《文学遗产》2000年第4期发表《〈三国志演义〉毛评本的传播》,包礼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发表《近代小说观的产生与传播观念的转变》,潘建国《复旦学报》2001年第1期发表《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与传播方式》,刘永文《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1期发表《晚清报刊小说的传播与发展》,欧阳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发表《〈聊斋志异〉仿作〈益智录〉的传播和接受》,聂付生《复旦学报》》2003年第5期发表《论晚明文人评点本的价值和传播机制》,母进炎〈《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传播与接受——岳飞形象在明清通俗小说中的嬗变》,刘永文、王景龙《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申报〉与晚清小说传播》,曹立波在《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1期发表有《〈增评补图石头记〉的传播盛况述评》,文革红《黑河学刊》2005年第1期发表《从商业化的角度看清初通俗小说的传播渠道》,王丽娟《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发表《〈水浒传〉的早期传播》,姜子龙《理论界》2005年第9期发表《禁毁与传播——关于明清小说的一种另类传播方式》,可见明清小说的传播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3.词研究:
花间词研究:欧明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发表《论花间词在宋金元时的传播》,赵晓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论花间词的传播及南唐词对花间词的接受》,白静《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花间集〉在明代的传播与接受》。
曲子词研究:龙建国1998年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唐代文学研究》(第八辑)中有《论唐代曲子词的传播》。
名家词作研究:曹志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发表《论柳永词的传播及其文化价值》,刘尊明、张春媚在《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发表《传播与温庭筠的词史地位》,张春媚、刘尊明《齐鲁学刊》2003年第1期发表《温庭筠词在晚唐五代的传播与接受》,刘尊明、田智会《文学遗产》2003年第3期《试论周邦彦词的传播及其词史地位》,刘尊明专著《唐宋词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有传播史论一节,是对其近年研究成果的总结性研究;余敏先、米学华在《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发表《试论柳永词在宋代的传播与接受》,福建师范大学杨蓉2004年硕士论文《论东坡词在宋金元的传播与接受》。对张孝祥词的研究有:徐安琪、盛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试论〈于湖词〉在宋朝的传播》,盛莉《孝感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论于湖词在清代的传播》及《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论于湖词在元明两朝的传播》。
传播方式研究:刘光裕、郭术兵在《齐鲁学刊》1997年第1期发表有《论传播方式的改变对唐宋词的影响》,徐辉《荷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发表《宋词传播方式与影响》,杨金梅有两篇:《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论词在宋代的传播形式》、《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2期《音乐与辞章:宋词的两种传播方式》;朱惠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发表《论传播媒介对词学研究的影响》。
词与歌妓传播:这是宋词研究中大家广为关注的话题,蒋晓城《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发表《歌妓:宋词的传播媒介》,徐枫《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第2期《论宋词歌妓传播的特色》,李剑亮的《唐宋词与唐宋歌妓制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七章专论歌妓与词的传播,认为词在从词人到读者的传播过程中,词集是一种静态的传播范式,而词从创作者到听众的传播过程则是以歌妓为媒介的动态传播范式。赵晓、孙国烈《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发表《试述歌妓传播宋词的特点》,曹明升在《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宋代歌妓与宋词之创作及传播》,王兆鹏在《文学遗产》2004年第6期发表《宋词的口头传播方式初探――以歌妓唱词为中心》,陈中林、徐胜利《平原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论歌妓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
其他方面:翦伯象《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发表《论北宋词曲的传播与消费》,钟涛《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发表《宋元市井中的俗曲传播》,黄敏在《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发表有《宋代女性词的传播与接受》,谭新红在2003年11月12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宋词传播中的男声演唱》,2004年张彩霞博士论文《宋代词话与传播》,董希平《南都学刊》2004年第5期发表《宋诗的助力与词作的广泛传播——北宋前期词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吴大顺、王定勇在《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发表《论词的传播与词的文化特性》,王小荣《河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发表《词在北宋传播的历史文化环境》,沈燕《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发表《浅谈宋代文人群体对宋词的传播》。
4.戏剧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李玉莲古代文学博士论文《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戏曲传播论稿》,分上下两编论述,上编传播者研究分别从小说传播者、戏曲传播者、谁是传播者以及传播的控制来论述。下编分别从声音的魅力、不朽的文本、技术与组织来论述;其论文有《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5期发表《元明清小说戏剧传播方式研究》,以及《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发表《追溯原型——元明清小说戏剧的改编传播》等。宋辉《戏曲艺术》1999年第4期发表《猿鸣清远聆回响——论徐渭杂剧〈四声猿〉的传播及对明清文人杂剧的影响》,周月亮在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一书第十六章论“元杂剧及元代科技的传播”。龙建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发表《元代诸宫调的传播与盛衰》。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文艺学博士论文赵春宁《〈西厢记〉传播研究》,从文本传播、演出传播、改编传播、批评传播及其影响等方面来研究《西厢记》的传播。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张静博士论文《元代文人与戏曲传播初探》,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王燕飞博士论文《〈牡丹亭〉的传播研究》。
5.散文研究:
闵惠泉《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发表《从传播的角度看庄子的语言艺术》,丁素红《职大学报》2002年第1期发表《殷商散文与传播活动》,及《职大学报(包头)》2003年第3期发表有《诸子散文的语用变化与传播活动》;李剑锋《周易研究》2003年第3期《〈周易〉在东晋的传播及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马晓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发表《魏晋时期〈庄子〉的传播与接受》。
6.散曲研究:王广超《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发表《元代散曲演唱传播试论》,康保成《文艺研究》2005年第8期发表《酒令与元曲的传播》,散曲的传播研究很冷落。
7.学科建设:沈阳师范大学已经将中国文学传播学作为新拓学科,创建了文学传播学。2004年第4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有沈阳师范大学新拓学科简介——中国文学传播学。曹萌《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发表于2004年第5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专论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以及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学研究。西安石油大学已经开设《文学传播学》课程。
另外,在文艺理论方面,朱桦在《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4期的《论文学接受与文学传播的社会化》是广义的文学传播研究。李郁《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论文学活动中传播的意义》,叶舒宪《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1期《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研究生韩威的论文《神话原型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骆兵在《南都学刊》2004年第3期发表的《李渔戏曲理论在国内的传播》从理论传播角度进行论述。
第三,跨文化传播研究。古代文学的跨文化传播极为广泛,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专著有[韩国]闵宽东的《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之传播》(学林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论文方面,李恒春《东南亚研究》1996年第2期发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唐诗翻译问题》;黄鸣奋两篇,《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中国清代小说在英语世界之传播》、《戏剧艺术》1998年第3期《英语世界中国古代戏曲之传播》。莫嘉丽《暨南学报》1999年第2期发表《种族、环境、时代:中国通俗文学在东南亚土生华人中传播的重要原因》,张玉安《东南亚》1999年第3期发表《中国神话传说在东南亚的传播》,汪榕培《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发表《〈牡丹亭〉的英译及传播》,赵建忠《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发表《〈红楼梦〉在国外传播的跨文化翻译问题》,李玉莲《学术研究》2000年第3期发表《元明清小说戏剧的翻译传播》。高霞在《楚雄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发表《唐朝的对外汉语传播简介》,羽离子《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发表《李渔作品在海外的传播及海外的有关研究》,杨昭全《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5期发表《中国古代小说在朝鲜之传播及影响》,谭帆、郑沃根《常熟高专学报》2002年第5期《中国小说评点本在朝鲜时期的传播与影响》,韩梅《东岳论丛》2004年第3期发表《论金圣叹文学评点在韩国的传播》。张爱民《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发表《〈庄子〉在日本的传播》,高奈延《南开学报》2005年第3期发表《〈西厢记〉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可以看出跨文化传播研究涉及了文学体裁的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的传播学研究范围涉及到诗词曲、小说、散文、戏剧等各个方面,呈现出较为活跃的态势。尽管有的研究只是冠以传播的标题,并没有从传播学相关理论入手深入探索古典文学的传播活动,但是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代文学的传播研究受到普遍关注。在研究中,诗与小说传播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其次是词与戏剧,博士论文的选题以明清小说与戏剧为多,其他则相对很少。从文学体裁研究而论,诗歌传播研究以唐代诗人诗歌为主,小说研究主要集中在明清小说传播研究方面,词主要以宋代著名词人、词与歌妓的传播研究为主,戏剧方面以元明清戏剧传播研究为主,散文、散曲的传播研究相对处于冷落阶段。其研究思路主要可归纳为六种:第一是体裁分类传播研究,第二是名家作品传播研究,第三是传播方式研究,第四是跨文化传播研究,第五是新闻传播研究,第六是版本的传播研究。虽然诗词与小说戏剧等的传播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古代文学研究的盛况和成果相比依然相差悬殊,可开拓的研究领域极为广博,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整理与探索。
三、研究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文学在传播中生存,自从产生了文学,也就开始了文学的传播活动,所以古代文学的传播学研究意义深远。而目前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毕竟传播学是如此年轻的一门舶来学科,可拓展的领域十分广阔。
第一是古代文学传播史研究。中国古代传播史方面已陆续出版了几部专著,而古代文学传播史研究目前仍是空白,通史与断代史的研究有待于大家的共同努力。
第二是传播媒介的研究。研究者大多用传播方式来代指传播媒介,两者之间不只是词语的不同,而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的则对媒介分析及判断不准确,只是论及少数传播媒介忽略其他而不全面,同时也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将文学作品的物质载体作为传播学上的媒介来研究需要创新性的思路,传播媒介研究涉及到版本的流传与考证,但不是版本学研究,而是传播学研究。目前尚没有人专门研究传播媒介对古代文学繁荣的重要作用。
第三是目前已研究的成果有待于理论化、系统化、深入化。虽然古代文学传播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研究方面的文章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而且少数论文也颇有见地,但是普遍存在概念化、浮泛化现象,缺乏全面而又深入系统的研究。
第四是文学作品的接受与反馈研究。接受与反馈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没有读者的接受与认可,何来文学的传播。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对于文学接受的研究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但非传播学角度的研究,真正传播学意义上的接受研究依然屈指可数。文学传播过程中的反馈现象比较常见,但目前尚无人做专门研究。
第五是跨文化传播研究。这方面的成果涉猎范围广泛,相对不集中。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非同寻常。诗词、小说、戏剧等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历程中,跨文化的交流一直没有间断。这方面有待于进一步专题化、系统化地研究。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学研究要求研究者既要有系统的传播学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深厚的古代文学、文献学功底。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学研究领域广泛,大有可为。无论是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研究古代文学的传播历程、从文学体裁的类型来研究一种文学形式的传播,还是从作家作品的接受与反馈以及跨文化传播等角度进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学研究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需要研究者不断地为传播学的本土化研究,为古代文学的跨学科研究进行深入的探索。
希望对研究古代文学传播者稍提便利。
2006年
[1]陈伯海. 余论:走向更新之路[A].唐诗学史稿[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85e0501009zoz.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