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3181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2011级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21:3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学期每人共完成8篇读书笔记,请完成后一次性跟贴出来。截止时间:第17周结束。
说明:不得粘贴复制他人的书评,发现按照抄袭处理。本课程与本学期一门必修课挂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张兴秋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12-12-9 23:31:4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张兴秋 该用户已被删除
板凳
发表于 2012-12-11 22:07:0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张兴秋 该用户已被删除
地板
发表于 2012-12-11 22:22:3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张兴秋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12-12-14 23:15:3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张兴秋 该用户已被删除
6#
发表于 2012-12-17 22:55: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张兴秋 该用户已被删除
7#
发表于 2012-12-19 11:40:2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张兴秋 该用户已被删除
8#
发表于 2012-12-19 11:40: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张兴秋 该用户已被删除
9#
发表于 2012-12-19 15:19:1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
发表于 2012-12-26 22:17:37 | 只看该作者
                     1 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王国维先生怀着一身才学,在人生学术鼎盛之际,自沉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留给世间一个悲伤神秘的背影。
在此之前,往往有人说:季羡林先生是伟大的国学大师。不否认,但也不承认。在我心中,所谓国学大师,王国维必占一席。“国学”之名,始于清末。那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好为“新学”、“西学”,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成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要说人文学术勃兴,在晚清时期,东西文化碰撞,碰出了一批大师的人物。
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由名句。五代北宋至此所以独绝者在此。说到这儿,不得不想到王国维先生评纳兰性德——自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也许是个人对纳兰词的偏好,对这句评语,深深难忘。
关于他所提出的境界一次,其含义究竟何指呢?我个人认为,以“意”与“境”二字来解说。意,座屏中所写的情意;境,作品中的景物,而境界概括两者。
关于造境、写境与有我、无我之不同,。因为有我、无我乃是“物”与“我”之间有无队里之关系而言的,造境、写境乃是就作品取材只或出于虚构或出于自然而言的。至于此处提出的境界纸大小,则酒气所举例来看,是在应当乃是就作品中取景之巨细及广狭而言。与之前的有我、无我及造境、写境二者只区别,有人认为:境界小者多近于写境,境界大者多近于造境。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有待商榷。



2        读《万物简史》
这是一部关于现代科学发展史的书,从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作业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是一大亮点。
作者在讲述科学的奇迹和成就的同时还浸润着浓郁的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作业一次次把目光对准人类那些糟糕的发明,震惊于人类对海洋的危害,对大气的污染,以及对动物的赶尽杀绝等。在扉页上,作者说: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一千度命题作为极为精当的阐释。甚至说,以为美国小读者的父亲说,度过之后,他对死亡不再感到恐惧。
本书从空宇讲到地球,再到新时代,到危险的行星、生命的本身、和通向我们的路。整书最出彩的要数文笔。关于文笔,书中有这么一段经典的描述。
物理学家利奥•西拉德有一次对他的朋友说汉斯•贝特说,他准备写日记:“我不打算发表。我只是想记下事实,供上帝参考。”
“难道上帝不知道那些事实吗?”贝特问。
“知道,”西拉德说,“他知道那些事实,可他不知道这样描述的事实。”
另外,这本书的第一句话就非常有意思:欢迎,欢迎。恭喜,恭喜。我很高兴,你居然成功了。我知道,来到这个世界很不容易。事实上,我认为比你知道的还要难一些。

         

   3   读《文化苦旅》
最早知道这本书,是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上,学到《道士塔》——那是一篇震撼心灵的散文。而这本书是余秋雨第一本文化散文集。
初读此书感觉作业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试图去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其实,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所谓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脚的最后一站。”在书的自序里收录了杨明的这句话。颇喜欢。
这本书有很多句子都很震撼心灵,值得咀嚼的。比如“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向前的小丑。以为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巷子的一对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到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不是第一次读到这句话,但却是每一次读,都有新的收获。往日读它,感觉是对王道士,无言而刻骨的批判。但今天在读到这句,我看到的不是自语行间的情感,我看到的是余秋雨在文字的驾驭上的功夫。
值得我学习的是,在用词遣句上,看是无意实则有心的运用,但我想这个应该是学不来的,需要知识的积淀和梳理。这是岁月下的功夫。



                 4  读《幸福了吗》
在此之前,白岩松是我喜欢的主持人。而现在,他也成为了我喜欢的作家之一。不过,不知道他能否称得上是作家,不知道。不过,读完这本书,感觉和他进行了一次深刻的“交流”——当然,我只能是听者。
讲述了很多他作为一名央视新闻记者的故事,带给我一些有别于“新闻系2”QQ群,更真实,更有轮廓的世界。讲述了一个电视人,一个新闻人的工作和生活。我了解到他喜欢足球,他说自己进央视,没有送过礼,讲述了80年代的大学生活,讲述陈虻对他们的影响。
有一个观点,我受益很深。他说,在央视内,一批人推进着内部的改革,然后成功了,他们成为了今天的利益既得者——阻碍着新的年轻人的进步。央视的进步,在于不断的改革。他们是曾经的改革者,今天的顽固派。一批屁股决定脑袋的人。
另外,说到《岩松看XX》系列节目。看日本,说了靖国神社。看台湾,说了诚品书店。最经典的一段话,是说美国。我只记得个大概,说我们很多人对于美国有一个固有的思维:美国人崇尚物质,不重视家庭,个人主义强,在性方面开放,夜夜歌舞升平,夜生活丰富。但他在美国并没有看到这一切,而上面这段话,用来形容今天的中国,再合适不过了!
说美国人个人主义,不重视家庭。但白岩松在书中所说,很多美国人的办公桌上都放着家庭的照片。从窗户上透出的温暖的光,洒在寂静的城市的街道。

5        读《白银时代》
买这本书是纯属偶然。当时,在重庆火车北站,身上还剩五十块钱。候车厅有一个旅客书店。我等的列车还有一段时间才上车。我前去翻看。本来想买一本莫言的小说。把书翻转到背面。价格显示出莫言今年是真的得了诺贝尔。于是,我买了另外一本便宜十块钱的《白银时代》王小波著。
说不清这本书是否值得一读,但是我还是耐着性子把他看完了。好像花了2周英语课的时间。王小波的思维,不知道用天马行空来形容是否合适,但是,让我这位读者很难受是真的。他在书中常用这样的句子:“故事应该是这样的”“这个故事还可以这样说”“其实,实际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应该重新来写这个故事”。然后,我的耐心,就华丽丽的碎了一地。
不过在王小波看来:“我看到一个无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性的世界,但是性爱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我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讲出来。”
不可否认的是,王小波的书固然荒诞,但真的有趣。讲“砸盐”“派出所”“艺术家舅舅”“看押王二的女人”还有,“我和王二”。让人脑袋犯浑,但,也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6        读《纳兰词•典评》苏缨•著
已经忘记是怎么接触到纳兰词。但是,大有一见钟情之势。
王国维说:纳兰容若以自然只眼观物,以自然之舌宴请。此处如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这个评价是很高的。之前对纳兰词不熟悉,但却知道很多其中的名句,权当佚名了。比如,“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人两处销魂”“人生如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等等。这位颇有才气的清初官二代,直到今天人对我有不少的影响。
纳兰性德的主要成就在于词,现存349首,有《侧帽集》《饮水集》。本书作者评价他的词为:词清新婉丽,直指本心,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后产生过家家真唱的轰动效应。
有时候,喜欢一个人、一幅画、一本书、一首诗真正喜欢的往往不是那人、画、书、诗本身,而是从中看到的我们自己,认识一种自恋的动物,总在其他人身上寻找这是何自己的镜子。我觉得纳兰容若的词就像是这样的一面镜子。也许,是适合很多人的镜子。
纳兰词常用典,但即使不懂典故,读起来也不会觉得晦涩。读起来很顺口,几乎看不出有雕琢的痕迹。营造出一幅幅动人的图景。

           7  读《媒体垄断》
“正像人类有很长的历史却只有很短的自我认识的历史一样,传媒业有很长的商业运作的实践,但其真正意义上的学科研究却只是最近几十年,特别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这本书由本•H•贝戈蒂克安著(吴靖 译)。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媒体在经济体制、经济能力,以及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大众传媒传统的社会文化身份。作者以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和专门研究所得对美国媒体的垄断进程作出了准确的语言,并对现在传媒作为“独立的声音”的日益缺失,以及完整的社会图景如何被主流媒体有意识地遮蔽做了警示性的批评和剖析。目前,国内的传媒业正处于快速扩张时期,在跨媒体联合、大集团组建过程中,面临着如何进行成功合并,如何科学管理运营,如何获利,如何避免垄断造成避免垄断造成的负面影响等等问题。书中做了较为宏观的回答。
书中分为三个部分,从“私有的信息部”“免费广告的高额成本”“没有大众的大众传媒”来分析大众媒体中的很多问题。
这本书强调“媒体权利就是政治权力。政治家们不愿意得罪那些可以决定自己能否为人所知,或以何种形象为人所知的媒体大亨们。媒体的政治影响在美国历史上一直存在,但如今媒体力量与传统商业利益如此静谧直接的合流是前所未有的。”如今,主流媒体中的真挚多元性已经消失了。
            8 读 《平凡的世界》
路遥的这本书获得过矛盾文学奖。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被第一页就吸引住了。花了3个白天加2个熬夜读完这个故事。我仍然不解,为什么路遥要把田晓霞写死了呢,为什么洪水会吞没这位年轻的记者呢?和官员在一起,官员子啊干什么?但是,这一切都是问不出声音来的。因为他毕竟是小说。
在这本书里,剖析了从文革末期,到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生活的改变,以及庄稼人的命运。不得不感叹,在时代的洪流里,个人力量的无力。
在对孙少安、孙少平的人物塑造上,强调了坚忍不拔的农家人的精神,歌颂了劳动。在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到:劳动,是最好的精神解药。
对于这两人的情感经历的塑造,更是苛求了命运的安排,强加了农村人眼中的门第观念。还体现了,农村人渴望出人头地,渴望被人尊重的诉求。这一点,在今天,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仍没有好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对农村和农业的关注不少,但是缺乏,对农村人的关注。如今,不少农村的年轻人走着一条和孙少安差不多的路:在学校认字,然后加入打工之路,用劳力和最美好的年华换取城市的一席之地。这不包括城市人对他们的尊重。农村很多土地有荒废的迹象。农村已经很难留住年轻人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