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5-4-17 20:10 编辑
超级实习生 | 怎么还就不让网民“脑补”了
今日,中国青年报刊发评论员曹林的文章,批判了当下舆论场中“一看到就想到”的“脑补”思维,声称别一看到官员自杀就想到畏罪,一看到女官员就想到权色交易……
说实话,单看这些话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官员自杀也有其他原因,女官员上位未必就是靠色相,但文章凭此就延展去把公众“脑补”的行为胡批一通,却也未必合适,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何谓“脑补”?它是人类以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的正常思维形式,学名叫“联想”。把“脑补”当成了事实,当然是非理性的行为。但热点事件之后的网民“脑补”,真的完全一无是处?在此我倒想做一个假设——假如没有了网民的“脑补”,将会带来何种问题?远的不说,咱就说刚发生的区伯嫖娼事件吧!
区伯嫖娼事件,从进入公众视野至今已有半个多月了,但信息披露之处,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多少正规的消息来源,当地警方没有回应,媒体的报道也没有多少,只是在区伯释放后单方面接受过采访。但在网络上,我们看到的信息却远不止此,比如律师会见的细节、陈老板的身份,进而挖到其所在单位的相关新闻,这一系列在微博上传播的信息,算不算“脑补”?这些“脑补”虽然未必都是事实,但理性的人从中也可以沙中淘金,窥见真相的碎片。
要知道,“脑补”有一个作用,就是形成舆论压力,倒逼真相。一些敏感议题,假如大伙儿都不“脑补”了,坐到海枯石烂或许都等不到真相。
我记得很清楚,当初对于区伯嫖娼事件,曹林也曾写过文章,大意就是事情真相还没出来,评论员别都凑上去。这道理也没错,毕竟做评论肯定要基于客观事实,但问题是事件没有跟进就不能评论了吗?假如评论员也不发声,网民也不“脑补”,很可能这件事情就被“遗忘”了。
回过头来,咱们再说说官员自杀的事儿。近些年来确实不乏官员自杀的案例,但为何网民会“脑补”成“畏罪自杀”?原因就在于该地已有不少官员落马,这样的“脑补”源于当地的政治生态。换言之,这样的“脑补”其实是正常的心理反映,要避免这样的“脑补”,需要官方有充分的信息公开。
官民不信任的死循环,不可能单把原因归咎为公众“脑补”,它还在于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和信息的不透明。就“脑补”这一行为本身来说,并非是一无是处,它是一种舆论压力,倒逼着官方公开信息;它是一种民意反映,凸显着公众对真相的渴求;最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一种人性,并没有原罪。有了充分的公开信息滋养,谁还会成天闲着没事“脑补”?
张松超(华中科技大学)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批判性思维。批评性思维是人从未成年走向成年的必要思维方式。敢于对名家的观点提出质疑,勇气可嘉。浏览曹林那个评论的原文,赞同张松超同学的这个观点。曹文中的“脑补”的说法虽形象但不准确,李普曼的《公共舆论》中,早对舆论的形成机制有了论述,想象(联想)是形成舆论很重要的条件。不许联想,就没有争论;没有争论,就没有倒逼真相的可能性。这篇作品语言活泼,思维清晰,立论较好,应该是一篇成功的作品。不足在于局限在曹文的“脑补”这个概念里。如果跳出这个窠臼,把舆论的形成机制略作说明,批评的力度更大,效果可能更好。】
超级实习生 | 海外游学,先学学海外怎么搞
据报道,近两年,中小学生出国游学热不断升温。如今虽然刚过4月,不少机构推出的暑期游学产品已经开始热销。家长的“钱袋子”面临冲击的同时,整个家庭的生活和教育计划也可能因此改变。
游学,是世界各国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比学堂教育的历史更为悠久,其开阔视野、增长阅历的独特价值不言而喻。但从中国游学市场的现实情况来看,笔者认为,游学产品在教育市场化的今天,并未达到游学的真正目的,其宣扬的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实则乏善可陈。
“顶尖名校探访”、“美国常春藤名校预备游”、“领导力培训营”,这些极富渲染的市场广告常常夺人眼球,让许多之前没有接触过国外中学和高校的国内学生和家长趋之若鹜,价格也是日益水涨船高。尽管许多旅行社、留学机构、培训机构都在极力宣传自己组织的游学活动如何科学,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观光游玩占了游学行程的一半以上。走马观花的行程、蜻蜓点水的体验,寄宿家庭大部分都是接待国际学生的老手,真正锻炼能力的项目难得一见。
笔者自己就参加过类似的海外游学,海外游学的确能够增加阅历,增强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但如果寄太多希望于提高某方面的技艺,恐怕是收效甚微。短期的国外教育很难改变在国内长期形成的的学习和思考模式。即便是受语言环境影响,游学后短期内外语听说水平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回国后不加强学习很快就会回落。想要十几天快速提高某项能力是不现实的。
在国际市场上,游学的规章制度十分严格,在美、法、日等国家,人们普遍将游学当作是对学生性格塑造的一种介入方法,当地的教育部门将游学当作是一种教育的交流项目。中国的游学仍处于起步阶段,不像一些国家已经成为普遍性的公共教育产品。游学的商业化运作与学生、家长的诉求相背离,越炒越热的海外游学除了亟待规范以外,家长也应该理性看待海外游学,莫把海外游学当“提高班”,过分看重它所宣传的培养能力的作用。
笔者倒是认为,人们首先应该弄清楚“何为游学、游学何为”,既然是与实践结合的体验式学习,应当由近及远、先国内后国外。国内的山川湖海尚才走过寥寥,何必急着出国。况且,“用钱堆出来”的海外游学未必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乐玢瑶(南京师范大学)
【这个评论肯定了游学的好处,指出了盲目游学的弊端,有助于读者理性认识游学问题。通读全文,觉得这个文章的立论低了一点。游学是源于家长和学生对国内教育体制的不信任。游学的盲目性,应该检讨的教育部门,引导正确认识游学的可操作性也是个。如果我们的教育质量提高,游学热自然降温,盲目性也就减弱。文章没有深入思考游学盲目性的来源,因而降低了这个评论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