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9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谢奕:再造新闻事业核心资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30 13:2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
      近日, 广州日报副总编辑谢奕先生在中山大学媒体融合研讨培训班进行了一次演讲,全文近2万字。作为新闻界的一名老兵,谢奕兄对我国新闻事业理解之深刻,问题症结之清醒,解决办法之对路,热爱之热烈,都值得业界和学界去借鉴,我们今天就全文推出,以供大家学习。

一、引言

      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再造新闻事业核心资源”,选择这题目有很多原因。正式开始之前,我有一个小小的插曲想跟大家互动一下,大家是否知道,此时此刻,网上正在流传的热点是什么?对了,优衣库视频,这跟我们今天讨论的题目有什么关系?其实就是发生在9小时前的新闻热点,昨晚12点,有一段视频突然被很多社交媒体疯传,优衣库试衣间里一男一女的不雅镜头,到了今天早上,微信朋友圈都在刷这个,不用通过任何主流媒体,一下子大家都知道了这个事件,而且,很多同类型的衣服品牌似乎早有准备,一下子迅速有文案跟上去凑热闹了。
      这个,应该是一次没有底线的有准备有意识的网络营销,非常有效,结合视频特点,结合分享特点,品牌实现了非常低成本的高效社会营销。这次网络营销,告诉我们媒体一个什么道理?我们的广告客户,他们自己现在什么都有了,做内容的能力有,做传播的渠道也有,品牌本身的推广、营销能力更是其本来强项,在这种情况下,对我们原来的媒体、或者说原来的新闻事业,将造成什么影响呢?其实,这个也就是我今天要讲的题目。

      去年中央对传统媒体提出了“媒体融合”要求,从这一年时间看,我们感觉前景并不乐观,这一年,出现了很多对“新闻事业”,对“情怀”,对原来所谓“新闻理想”种种冷嘲热讽,大家在微信上谈的,包括在很多论坛上讲的,全是在谈“难在哪”,“挑战”在哪,真的给出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其实很少,今天,我相信自己也是不能给出解决方案的,但确实有很多围绕这个事业本质的思考。
      对新闻这个职业本身的前景,现在是问号多过感叹号。在座的都是来自全国不同传统媒体的中层骨干,很多人都是三四十岁,本来应该正是从事这项职业的黄金时代,但是,突然社会上很多人都在问我们:你们这个行业的前景在哪?你们以后会失业吗?你们的船会沉吗?你们还希望自己的儿女当新闻记者吗?
      面对这种拷问能不能给出答案?取决于我们对这个职业最本质的认识。
      就世界范围来讲,媒体记者评论员这个职业算是专业人士,他跟教师、医生、律师某种程度很像,但是,为什么现在中国讲起记者,讲起新闻事业,讲起情怀,大家都会“呵呵“两声,没有太多正能量的东西?必须承认的是,是因为我们行业内外各种综合因素,搞得我们这个职业非常不专业。

       我进入这个行业已经28年,经常希望能够总结这个行业的专业因素,找到新闻事业可持续的专业素质,那种以后可以让我们的儿女继续从事这个职业、并引以为豪的因素,只有找到这些因素、而且去发现困难究竟在哪,我们才能破解这个行业的很多难题,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这个行业确实有很多需要改变,需要提升,需要根据新信息社会特点去做更专业的东西,这个行业尤其是在中国,以前非常粗糙然而暴利,我个人形容它,有一点像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制造业。为什么我们叫“新闻民工“,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工作的含金量,跟现在读者对内容的需求相比是不适应的,以前我们很多采编计件考核,每天跑3、4个场跑新闻的方式,是不适应以后读者对我们新闻业需求的,所以我们仅仅是在这一点上,都应该可以找到破解的方式。
       但是,这个破解的方式,又不可能是短期可以完成的,像刚刚讲到的,很多人认为新闻行业的所谓“转型窗口期“只有三五年甚至只有一两年,我觉得这个也太急功近利了,因为现在我们看到,一说到媒体融合,似乎对我们的要求就是:留给你们的时间只有3-5年了,如果在这3-5年内你们不完成你们的转型,那么可能你就要被抛弃了!
       一方面,确实我们应该有紧迫感,我们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去争取,但是从另一方面讲,我们这个行业,恰恰需要一个十年八年甚至是20、30年长期发展的时期,重新让这个行业建立起新的职业标准,一个可持续的专业水准。
      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今天想讲的是,希望通过从管理部门到每个媒体共同的努力,共同奔着一个好的目标,克服困难去创造一个新闻事业好的未来。


      今天早上优衣库这个网络视频营销,绝对不代表媒体的未来,这个事情,在传播与营销上非常有价值,但是,有无数比我们更聪明、更市场化的专业营销人士在干这种事。我一点都没有看不起他们的意思,这个事情做到现在这个份上,我觉得他们非常专业,但是,我们的专业跟他们不同,以前似乎我们和他们是一伙的,报社和广告公司,大家都是做广告传播、营销公关这一行的,但是,现在我们和他们之间的距离应该是越来越远了,只有我们分清这个差别,我们才能清楚认识我们的专业价值在哪,新闻媒体要往哪去?我们以后可持续的生存模式在哪?这是我今天铺垫的,对我们再造新闻事业核心资源的题外解读。

      如果要谈起媒体转型融合的典型,我个人觉得这方面国内做得很好有标杆意义的,像胡舒立老师的财新,它在内容方面的探索,像浙江杭州19楼网站,在生活服务的典型。他们代表了媒体转型里两类有标杆意义的模式。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内容包括广州日报的很多实践,虽然谈不上属于什么模式,但也是很有实效,很有一些体会心得。

      广州日报上世纪90年代很多超前投资、资本运营、报纸运营,都做得非常好。感谢命运眷顾,沾了广州日报的光,我在足球报和广州日报这两家中国最市场化的报纸中工作过,采编、经营、新媒体三方面的工作都做过,属于比较跨界的,我说这个,不是强调自己有什么长处,而是觉得,正因为跨界,才能够更清楚认识自己的不足。媒体工作者非常需要学习的环境,如果长期只做采编或者只做经营,会非常限制我们的眼界跟本领,有了采编与经营的综合经历,而且个人有过跟专业咨询公司工作学习的经历,回过头来觉得,我们这个行业确实有很多做得比别的行业粗糙的地方,我们的新闻行业,跟市场上耕耘得比较细致的行业相比,确实有很多不足,只是因为,前些年我们太容易赚钱了。

三、为什么要提“再造新闻事业核心资源”?

     在媒体转型过程中,大家会发现,虽然大家都在谈执行力,谈务实,但是,我个人觉得,确实还是“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因为,现在是一个行业的转型期,在座很多人都是媒体中层领导,真是一把手能够决定这条船往哪开的人很少,但是我希望大家在这个事情上,多少能保留自己的判断,在推动你们所在媒体所在集团,往正确方向去的路子上,能少走一些弯路。

     总的来讲,媒体新闻单位现在需要正视两个现实,一是普遍缺少企业般的管理与经营能力,这话我可能说重了一些,但确实是媒体自我管理上需要反省的,我们不够企业化;第二,我们究竟需要与什么融合?我个人认为,传统媒体继续发展的瓶颈,主要并不在于技术,而在我们恰恰远远不够“传统”,在本质问题的内容质量上,我们上上下下普遍缺少对新闻事业真正的认识与支持,目前主要就是大家都弄点钱,买点新设备新软件,而在今天“优衣库营销”网络生态下,怎么做新闻事业?无论在管理层面还是操作层面上,都缺少专业认识和自知之明,或者说有难言之隐,冲击传统媒体的,确实主要不是技术而是社会信息生态的巨大变化,是传统媒体其实“不像”传统媒体。

      我希望,从这些方面能够形成一些思考探索。今天,我也不会跟大家讲我们新闻事业以后怎么“赚钱”,怎么继续成为暴利行业,我想,暴利日子不会再有了,但是,把一个城市的主流媒体,做成可持续发展、能够体面养活报社几百人的公共事业机构,我个人相信完全没有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像社会上很多学校,医院、律师事务所一样,活得很体面很有尊严,而不是做“新闻民工”,每个月几千元跑新闻。

      除了要正视自身现实不足之外,我想,还有必要谈一谈,业界对新媒体普遍存在的几个认识误区。

     在媒体单位各个层面中,现在的对话其实很困难,你经常会发现,大家的对话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一个词,说出来大家都知道这四个字是什么字,但是,它里面蕴含的意义概念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者是真的不懂,或者各有各的理解的,这会造成对话的困难,推进新媒体工作的困难。所以,我要强调,大家务必要注意以下这几个特别容易混淆的认识和对话误区,这些东西明晰了,对话和工作才有推进的可能:

      第一、要舍弃新闻媒体继续成为传播渠道和中心平台的观念,媒体一定要适应“去中心化”时代。

      讲到媒体融合,似乎就是要继续成为传播的中心,成为好的平台,成为正能量的主要传播渠道,这些都没错,我觉得我们可以争取,但是,我们要舍弃以后还成为传播中心,还是主要平台和渠道的念头,如果你还抱着这样的观点,我们很多新媒体传播必然是事倍功半。因为,新媒体最大的特点,是所谓失控,开放、分享,免费、碎片、社群等这些概念,单纯点对面传播将不再有效,如果对互联网的失控、开放、分享,免费、碎片、社群这些特点没有透彻认识,却来谈新媒体产品,谈新媒体推广,我会觉得很困难。譬如昨晚的优衣库视频,为什么一开始我就跟大家讲这个呢?它符合我刚刚讲的所有特点,失控开放,分享传播,跟我们以前的大众媒体点对面传播完全不同。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最近有一个讲话,他说得非常好,中国要学会在新媒体生态下,学会跟外国人讲好中国故事,高层都有这样清晰深刻的认识,都意识到传统媒体高高在上的传播中心意识一定要舍弃,如果大家对这一点还没有共同语言的话,很难适应传播的要求了。

       第二、政府、机构、企业、个人,每个机构和人都已经媒体化了,也不需要媒体作为中介,所以我们也要适应“自媒体化”“去中介化”的时代。

      为什么以前我们有广告价值,客户需要通过我们来登广告?其实很简单,我们作为传播渠道中介的价值非常清楚,客户如果不通过报告和电视,他很难到达消费者,很难达到读者眼前,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已经改变了,想靠新闻事业、想靠媒体本身去赚广告钱的模式,确实已经过去了。

      举例来说,像“广东发布”“广州发布”这两个政府发布渠道,它的微博微信已经具备很高的传播价值,政府其实已经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喉舌”,企业也开始建自己的媒体,包括网站,APP,微博、微信,所有的渠道都可以有,通过自产的内容去传播自己品牌,甚至在自己很多渠道上直接实现电商直接吸引客户下单,这也是现在很多企业的特点,我们很快将会发现,他能干的事情,我们不一定能干得比他们更好,因为他们在各自行业中,可能都比我们更专业,那么,我们要做什么事情呢?我们一定要去做跟他们不同的,比他们更专业的东西,那才有我们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第三,新闻不是写来赚钱的,新闻本来就是一项公共事业。

      新闻媒体本来的功能是什么?其实就是帮助人们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为什么前一百年媒体普遍能够赚钱?是由于印刷和电视等工业优势,赋予了它信息传播的垄断地位,社会其它各界需要通过它来传播自己声音,而现在,这个传播壁垒已经被彻底打碎了,某种程度上,你要相信:新闻将成为一项社会公共事业,想再靠做新闻本身来赚钱,基本已经不可能,你要死了这条心。道理很简单,在人人都是哑巴的时候,你如果能够开口说话,你就有人听,就值钱,但是,当人人能够说话时,你说的话还再想有人听,还想赚钱,那首先必须把话说得很漂亮很动听,很有特点,然后,光靠说话肯定赚不了钱,得有其他服务了,道理就这么简单。

       第四,从平台模式到单曲模式的变化。

      报纸和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以前都是靠自己成为独立的传播平台来赚钱,无论是内容的组织还是广告的经营,都是围绕这个逻辑进行,简单来说就是卖整头猪,肥肉和精肉搭着卖,卖整张唱片,主打歌和烂歌混搭着卖,而不是点菜模式,单曲模式,但是,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读者大都是通过分享和搜索,直接获取最重要的信息,只买精肉,只买主打单曲,直接了当,这样,媒体再想做什么“平台”,机会已经微乎其微,以后,我们的内容和广告如果再想售卖,要走的模式只能是所谓“单曲模式”,不可能再走“唱片模式”,但是,现在我们的传统媒体,有几家在内容生产和广告经营上,能够了解并实现这种模式上的转变?

      第五,社群经济的特点,以后的商业模式广告模式,更多的会围绕粉丝经济社群特点去展开。这个逻辑,跟我们以前印报纸、做电视那种“点对面”的大众传播,完全不一样。但是,我们现在很多媒体做自己的APP,做一个城市的新闻客户端,这种似乎其实还停留在我们要去做一个平台,我们要去努力实现某个对几千万人群传播模式,这一点其实也是要警惕的,必须适应新的特点。

       第六、免费模式与收费模式。

       高质量媒体是可以收费订阅的,因为做得很专业,但是每天的日报、大众化传媒有多少内容值得人家付费呢?我们做新媒体产品,前提基本就是免费开放,吸引到足够用户,吸引精准用户后,你才谈得上在免费基础上实现某种叠加的盈利模式。旧的广告模式没有以前那么高的商业价值,一定要开拓小众社群的分众市场,并有服务或者形成刚需价值,才有我们的商业模式。

      第七、以后新闻牌照究竟有没有价值?

      以前,如果我是广州日报广州电视台,我就有新闻采访权发布权和被转载权,但是,现在新闻牌照价值实际上也在丧失了,难道你还觉得现在网络内容只有我们有牌照的报社才可以做吗?不是,腾讯的“大家”频道,集中了中国几百名最优秀写手,都是优秀专业专栏作家,他们是用包年供养形式,独家观点。还有深度报道,我们曾经觉得深度报道是报社、电视台的独门暗器,现在,大家知道腾讯刚刚推出一个什么频道吗?最近推出了“谷雨”,直接向全世界每个行业征稿,如果你是医疗行业的,你能写你可以给我报题,报题后我根据题目给你支持经费,或者你跟我讲,你需要5万块或者是10万块来支持这项采访,你给我写医患关系,一个5万字的故事,腾讯给你提供5万块的资助,当然我会评估考核你的能力和水平,到最后你要交稿,腾讯除了支付你5万采访经费之外,还利用经营渠道帮作者赚钱,再根据点击量根据视频广告点播数,会给你再发稿费。这是什么样的模式?这是真正用互联网特点做新闻的模式。

      按目前规定,这类商业网站是没有新闻内容原创发布资格的,但是,腾讯这样做观点专栏和深度报道,至少,现在我还没有看到管理部门制止它。这个机制其实设计得非常好,任何一个医院里的护士,甚至一个清洁工,只要他能写出很好的故事特稿,你就能够刊登,而传统媒体中,记者原来就是干这活的,但是,记者甚至还没腾讯作者那么好,他还掂量这个题目,说给你多少钱就给你多少钱,我们很多记者写了5千字,到最后见报只有500字,到最后回家只能骂娘骂编辑。所以,你会看出,什么牌照其实没有什么价值了,不要幻想牌照会保护新闻单位,保护传统媒体。

      那么,最后一点,我们要努力的方向,如果我们认清误区之后,我们要明确的方向是,我们还是必须做主流的内容的供应商,但是,这个内容并不是我们以前那种档次的内容,不是记者出去跑一次,把通讯员稿子改一下,甚至改个署名就发出去的这种粗糙内容,我们要做一个能够整合政府资源的社会化内容组织者和生产者,这是媒体以后的定位。因为,其他的你做优衣库营销,他肯定无法整合这种资源,无法整合有公信力的资源,但是广州日报,广州电视台我们可以去整合这些民政局、教育局,体育局,交委等有效的政府资源,我们要升级我们很多信息资源的优势。

四、三个关键词

      下面,我主要围绕这个题目的几个关键词来讲讲,为什么需要再造新闻事业核心资源?为什么是这几个关键词?

      “再造”意味着要无中生有,传统媒体其实现在缺乏很多必要资源。以前为什么报纸电视有名有利,因为我们有印刷优势、发行优势,这是大工业的优势,别的企业他不投资就做不了的,所以,我们以前有强大的传播资源优势,印出来发出去,你的报纸就值钱了,但是,在传播效率上,现在报纸被免费快捷的手机打败,电视频道被视频网站打败。

      其次,“新闻事业”跟原来讲的新闻媒体不一样了,新闻媒体以前作为社会的传播渠道,它有一定商业价值,因为传播因为渠道而产生的商业价值。但是,以后的“新闻事业”,某种程度上,你必须把它理解成类似我刚刚讲的学校,医院,民政福利,律师事务所,这种维持一个社会正常发展,维持公民社会正常发展的公共机构公共事业,你不能仅仅是把它看成资讯传播的商业渠道,如果仅仅从传播这个价值看,你会觉得以后“新闻事业”做不做都罢了,现在大量的政府、企业、个人都有自己的媒体,都有自己的传播渠道,为什么需要你媒体呢?

      还有一个关键词是“资源”,做报社经营这十年,最大心得是“资源”对媒体的重要性,以前,报纸电视的日子过得太好太容易,所以,其实不需要怎么拓展积累社会资源,我们有什么采编资源积累?有什么数据库积累?有什么新闻资料积累?在经营资源上,我们以前其实也就是把广告卖给广告客户,最多跟他谈折扣和增值服务。现在要整合营销,我们有什么东西可以增值打包给广告客户?所以,我们需要拓展我们新的采编、经营、政府和社会资源,这也我所理解的“核心”资源。

五、广州日报的实践

     下面,我会一个个讲我们“资源”的贫乏与困难,以及我个人建议的解决方案,首先简单讲一下广州日报在新媒体方面的实践,这里讲的都是公开公告的内容,没什么商业秘密。

      主要三个特点,第一是上市,提升经营的资本化。这一点需要经历很多审批的难关,可能是很多别的媒体集团难以仿效的,但是也正在努力的。广州日报粤传媒,也就是广州日报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它的整体经营型资产已经在2012年上市了,这是经过广州日报几届领导十几年的努力,通过了中宣部、证监会的审批,最终才实现所有资产的上市,布局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

上市好处在于“手里有钱心里不慌”,为什么我们媒体转型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当媒体连工资都发不出时,当员工队伍都想散伙的时候,媒体融合工作是做不下去的。所以,媒体的转型,最重要是要有资本资金的支撑,要么你自己是大款,要么你傍个大款。广州日报比较幸运的是,它的经营型资产,在报业最值钱的时候变现了,2012年已经成为市值100亿左右的上市公司,可以用上市资产进行业务的并购整合,广州日报上市后并购了户外大屏香榭丽广告公司,买的是它全国一、二线城市中心市区LED大屏幕的广告价值,买的是它每年几千万的利润,用其他利润来支持报纸的转型,同时还参股了悠易互通,这是国内做在线广告平台的公司,也即网络广告DSP系统,他们的业务模式是,去腾讯、百度、淘宝平台购买广告位置,根据用户点击数据去找到匹配的广告客户,让客户迅速竞价下单,瞬间决定哪个广告主中标,然后推送广告。这个过程,基本是毫秒内即时完成的。粤传媒参股了这个公司,我们相信他以后会成为国内有价值的广告服务模式,我们通过它来整合服务我们原来的广告客户,如果我们自己建设一个技术队伍干这个事,那肯定是干不好的。

     传统媒体要完成转型,手上必须有钱,打个比方,如果你是一个有钱的文青,你不怕人说你文青甚至会引以为荣,但是,你如果是一个没钱的文青,在这个现实社会中,你即使才高八斗,心里也可能很不自在,同样,媒体如果有钱,你会很有底气,很从容的做你该做的本分工作,如果你连工资都发不出,你肯定没什么底气谈任何情怀。谈媒体转型,一定要“傍大款”,找好人,找到有情怀的大款来支持新闻事业,而不是强迫新闻事业去迅速去完成指标去赚钱,我相信,中国有这么多优秀民营企业家,这么多优秀的大国企,其中还是可以找到有理想有情怀的大款,支持完成新闻事业的转型升级,即使找不到,大家也会发现,互联网的众筹众包种种方式,会慢慢打开一些大家想象的空间,像腾讯谷雨,其实就是“众筹新闻”,这种形式,会促使每个对社会事务感兴趣的公众,都可以通过微信支付打赏种种方式,支持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报道,这何尝不是资本支持呢?媒体人要有信心,坚持活到那一天。

       第二、广州日报的中央编辑部。这是我们去年12月经过努力整合的一个机构,把报社的夜编中心,全媒体中心跟大洋网的新闻中心合并在一块,把原来20多人的夜编室扩建成40、50人的中央编辑部,使我们报社所有的稿件都是在这个平台里统一收稿,统一发稿。其实外国很多媒体都做到了,但是国内媒体做到这一步还是一个很大的突破,用传统媒体比较强的编辑能力保证我们的内容规范,能够比较慎重的发出。通过中央编辑部的建立,也通过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使我们很多记者建立了发布即时新闻的意识,在很多突发事件中,确实有效的凸现了一个主流媒体的主流作用,不会让很多流言蜚语在网上乱传,最经典的是去年广州大道南公交车爆炸事件及时辟谣。

      第三点,自有资产运营这一块。广州日报集团领导非常有市场眼光,广州市的领导也非常支持广州日报集团发展,广州日报很早就储备了很好的文化建设经营用地,如果论经营结构,集团实际已经成为一个“优质资产管理集团”。资本的支持,有助于媒体走过艰难的转型期,因为,如果你想靠自己这几年内通过活动营销增值服务来支持经营,我个人觉得相当困难。传统媒体在自己所处城市,基本上还是能够有效利用政府资源,找到好的文化地产项目,好的文化创意,展览会展项目之类,这是其他市场化行业找不到的资源,这其实就是传统媒体转型的“靠山”。大家去国外看,无论是卫报还是纽约时报,他们手里都有自己的资产,在以前它的商业价值很值钱的时候,他本身本来就很赚钱,但是,卫报为什么当初建立卫报信托基金?为什么纽约时报分所谓的A、B股?为什么联合早报很大的收入来自他的地产等多元化收入?这其实都是媒体作为社会公共价值的体现。现在这个时期,我觉得确实是要鼓励大家好好借助政府资源,去做多元化经营。

五、如何再造新闻事业的核心资源

以下部分,我会围绕七个话题讲,再造新闻事业的七个“核心资源”:

       第一个资源是“社会资源”。

      这个包括两方面,第一,管理新闻环境,怎么样“管理”我们的新闻大环境?我们无法“管理”上级,但是,我们应该做一些工作,促使新闻工作朝有利于党国的方向发展。第二是明确投资责任,减少集团领导人的投资责任风险。

      很多观念,需要媒体单位与相关的政府新闻管理部门,一块去推动转变。如果大家都着眼社会公共事业的话,管理部门和媒体单位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要讲好中国故事,要使社情民意有效沟通,所以,我们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去跟管理部门沟通,使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清楚意识到:党国新闻事业怎样才有未来?主流媒体以后怎样才能影响年轻用户?这方面,最关键的因素,并不仅仅在于我们是不是用了什么新软件,做了什么新产品,当然,这些要做,但是,更重要是每个环节要适应新的话语体系,年轻人的话语体系,在这种话语体系上,找到有效沟通的方式。这里面,正面的典型是人民日报的微博微信,他非常接地气,对很多新闻的高端解读,有效吸引了年轻读者。

     第二是减少投资责任风险。大家不一定理解,在目前很多媒体集团中,我们对投资责任“三重一大”的追究审计,都是非常严格的,对新媒体的投资,一定要找到好的渠道去解决它的投资责任风险,要不然,我们相关部门相关领导,他会背上一些审计黑锅,你为什么投资一个亏了几千万的项目?这是讲不清楚的。新媒体投资,最好是用外资,用报社之外的资本,不是用自己报社历年积累的钱做,这是最好的。现在有的新闻客户端直接是用社会投融资来发展,相对来讲好一些。此外,新媒体很多项目是有风险的,要明确孵化基金天使投资制度,广州日报也在起草这方面条款,也在组建基金,希望集团里面创造一些创业环境,在媒体集团里做新媒体,大家都知道其实是很烧钱的,所以想好后路很重要。

       第二点是资本资源的争取。

      转型是个特殊的战略时期,只有大的资金投入,才谈得上经营模式的转型。广州日报为什么能够辉煌二十年?当初它就是一个巨资打造的工业产品,如果没有当时18亿的投入,就没有广州日报这20年的利润,但是,广州日报当初18亿的投入,曾经被人冷嘲热讽说是“政绩工程”,当时首期工程花10亿建设印务中心,相当于报社几年广告收入,你想想,现在有谁敢用3年广告收入去投资一个项目?从这个角度讲,上海澎湃的投资,我个人觉得是非常有眼光有腔调的,他的心态非常好,裘新社长说:这个事情我想明白了,即使没有什么盈利模式,砸锅卖铁也要干好,这个是我们主流媒体的任务。恰恰因为有这个心态,他对新媒体的投资是大资本投入,然后又有集团证券资本的支持,所以,能够一门心思支持那一批有新闻专业能力的人,啥也别操心,就是做出好产品。
你看澎湃有很多的新技术吗?当然他们的页面做得非常好,但是,这些技术上的东西,全部都是市场上可以买到的服务,也就是很普通的技术,没有任何所谓“创新”,说到底,无非是因为上海领导重视,在整个媒体融合观念上完全跟中央同步,深刻领会到党中央要你干什么,在管理的力度上开明宽松。他们自己的队伍也很专业,根本不用考虑一年多少盈利的问题,第一年就砸了几千万进去,实际了,解他们也就投资4、5千万,他就已经把影响力做出来,把这个新闻专业队伍养得风生水起。韩正书记又明确支持他们做采编专业资质晋升,培养更多高级编辑首席记者,我觉得这个完全把握住了新闻事业发展的命脉,非常重要。

      为什么我要讲大手笔投入的问题?媒体始终还是先讲影响力再讲利润。个人觉得,中国报纸、电视前二三十年的日子太好过了,因为赚钱,因为利润很好,所以大家对新闻机构的认识很多还都是停留在“盈利”上,而对新闻专业主义的东西确实讲得太少,追求太少,当然也有很多的优秀媒体和记者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总的来说,跟国外专业媒体记者相比,我们的专业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这才是传统媒体最值得担忧的,我们讲媒体转型融合,逻辑就应该是这样,先求影响力再求利润。

       而我们很多媒体领导恰恰没有看到这一点,有时候老是一付专家状问你“什么时候有利润?什么时候有广告”?这个事情的逻辑是错的,一定是先求影响力再谈赚钱,只有用资本作为集团业务金字塔的基础,你的顶端品牌才有辉煌的可能。一个媒体集团,以后支撑你的赚钱业务可能是房地产业务,甚至如果养猪能够赚钱也可以养猪,赚完钱后,你作为媒体集团要支持顶端的、非盈利的新闻业务。关键还在于,你身处集团品牌新闻业务队伍的人要有追求,不能说“老子就天下第一”,你就要养我,我还是要跟以前一样懒散。很多人说新闻队伍里面养懒人,我完全同意这个看法。虽然有很多勤奋的记者,但是总的来说,这个职业是比较轻松的,专业要求比较低的,这方面大家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作为一个集团来讲,确实要有布局,在整个集团里面做好我们支持性的业务,多元化的业务,然后投入到我们媒体业务里面,打造我们自己的品牌业务,通俗点说,对新闻业务队伍,不能简单地要求,我喂你这只鸡,就是让你生蛋的,如果鸡不生蛋了就不喂你,它应该是让这群鸡踏踏实实就是生蛋养家,家里再另外养几只孔雀,专门来开屏养眼,要有这种胸怀去布局,我们媒体集团才会有发展的可能。

       第三个资源是采编资源。

      我刚刚讲了,以前我们国内的媒体,工作考核是算字数算条数,为什么我们叫“新闻民工”?我们的工作性质,跟民工跟流水线上的工人确实很像,有时候觉得挺侮辱人的,但是,这么多年,大家也习惯了这个体制运作下去。我们2003年、2006年就去考察了美国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香港明报南华早报等,考察什么?考察人家的绩效考核,人家觉得莫名其妙,“我们没有绩效考核的”,他们不是按字数好稿数来开工资,就是聘任制固定年薪,但是,十几年下来,我们现在整个都市报日报的考核方式基本没变,在座报社有实行非量化考核机制的吗?有的话请举手?一个也没有,我们其实还是迈不开这一步。

      这种量化考核的工作制度,我觉得确实会使很多记者,甚至整个编辑部无法完成转型,因为,以现在信息的量,完全不需要这种东西填版面了,一张报纸现在还需要填版面的稿件吗?不需要,只要有几个编辑,绝对能编出一张更好看的报纸出来,而且都是权威来源,我反过来去买网站版权都可以。但是,我们现在还是习惯了“我自己记者的原创才是最好的”,这个比较夜郎自大,甚至可以说是鸵鸟政策,不愿意承认社会的智慧。

      这两年微信上流传一篇东西《绩效考核毁了索尼》,索尼为什么落后于后来的三星苹果,据说跟他们严格苛刻的绩效考核有关,整个公司上下专注于一些量化、低风险、没有战略前景的东西,没有人敢去冒险尝试,慢慢的,整体水平就退步了。现在的报社电视台里面,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现行的考核制度,无法支持我们记者成为一个专家型记者,成为一个开放吸取社会智慧的学习型记者。

      有一句话是“大潮退去时,才知道谁没穿底裤”,现在,自媒体时代发展起来,你才发现很多报社的专业记者编辑,个人文字能力和资源积累,其实远远不如很多行业里面的专业人士,社会上很多优秀作者,以前因为没有传播渠道和平台,没人知道,而我们很多记者只是因为以前占有了传播平台,不是因为自己的积累和才能,像白岩松所说的“在中央电视台,一条狗都可能成名”。

      现在,如果我们以后采编队伍还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会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中国新闻业是一个远远未达到专业水准的行业,但是,所有的挑战与机遇,恰恰也因此而集中在这一点。我非常推崇胡舒立老师在我们报社的讲座,她完全专注于新闻产品内容,你问她经营方面的东西,她真是一问三不知,其实,我觉得这纯粹是因为她在新闻专业方面的追求。她是相信采编资源整合得更好,更专业,一定会更值钱。像腾讯浙报等很多有眼光的企业投资她的内容产业,这其实也不是什么理想,不是什么情怀,而是最可靠的商业路径跟盈利模式,这就是传统新闻人以后的身家性命,说实话,要论转型,你去做优衣库视频网络营销,你能比小年轻强吗?你强不过他们,与很多新媒体新技术公司比,你绝对没有他们的市场能力,所以,我们要挖掘我们核心的东西,不要去跟市场化行业、市场化体制的人比,他们也很专业,也创造了社会价值,但是,我们核心的社会价值究竟是什么?我们自己要清楚。

      还有一点,我们现在采编的融合升级,不应该仅仅是媒体传播形式和技术的升级,现在讲媒体融合,一个普遍认识就是我们要做视频,要做全媒体,这没错,我们也在努力地做,也要求记者用手机相机现场拍出视频,但是,如果要求我们原来做文字都往这方面转型,这是不对的,我们的资源,更多要配置充实我们传统媒体以前所缺乏的、真正有用的新闻资料库、新闻数据库和采访资源的争夺上,让记者有更好的条件做调研报道和深度报道。像腾讯的谷雨,我就是给你一个机制,让你半年做一个题目,能做很深刻有料的报道出来,创造你特有的媒体品牌价值,而不是快餐式的新闻,这样的转型才有意义。但是,这确实需要资源的支持,如果你没有报社整体的数据积累,资料积累,资源积累,你让现在的记者在现行考核体制下做,那是很难为记者的。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任何一个中国的大城市,现在都面临一下雨就水浸街的问题,甚至北京和广州都发生过悲剧,就是下雨淹死了立交桥下的司机,现在城市下水道建设面临的,是不适应城市快速扩展的问题,而我们媒体习惯很悲情的报道,去讲这家人怎么惨怎么样哭天喊地,但是,为什么一个城市一下雨就这样,而像巴黎、东京为什么不这样?你说得出道理吗?你是不是只能停留在“我们要加强管理,我们要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这种浅层次报道上?相反,纽约时报在北京水灾一周年推出了一长篇报道,驻北京记者写了,采访了几百人,采访了非常多北京关于市政建设,关于下水道建设的专家,用了很多数据,非常深刻的写出了中国的这种“大城市病”应该如何重视面对,这个,是中国绝大多数传统媒体目前做不到的。

      我们现在的采编队伍为什么大多做不出这种专业的报道?这个问题,就是黎元江先生前年提出的,新闻队伍必须重新建立自己的研究室,资料室、调查室,所谓“三室”,这才是你转型的资源基础,你想想我们现在资料室是什么功能,基本也就是订些杂志报纸,也有点简报,但是,以后一定必须要有数字化的检索积累,利用很多技术方式去做,积累数据资料提供给记者。现在很多记者写这种深度稿,其实也像新闻学院学生一样,百度几下就拿出来了,这样是非常不专业的。

      此外,我们也别要求记者都成为身背摄像机手持话筒的全媒体记者,这不是转型的方向,报社应该是所有媒体里面最有理性色彩、最有知识气质的媒体,这不是什么情怀,而是报社本身文字传播的特点所决定,你应该是最会用文字用图片讲故事的媒体,而不能去跟电视比你的绚丽,我们的智慧与知识,这才是我们最核心的东西。

      也有人反问我,80后,90后,00后都不看文字了,只看视频,这个,我只能说,我们从事的这个行业,还是要努力推进中国的阅读文化。中国近几十年阅读文化的衰退,大家有目共睹,在这个过程中,报社要尽一切能力做好阅读文化的推广,在社会上呈现报纸最有智慧含量、最有理性色彩的媒体品牌。

      所以,要明确这个方向,为采编队伍投资建立一个有份量、有积累的资料库数据库,设立一个更好的考核体制,让每个记者可以抽出半年时间,认真研究问题,写一两篇长稿,其他时间你可还是要求他做“新闻民工”,但是,一个报社一年如果有几十篇,几百篇像样的文章出来,我相信你在这个城市里面就站住脚,人家不会也不敢看不起你。

      在融合问题上,我认为传统媒还应该坚持与新媒体有所不同,作为传统报社电视台,你少讲什么大数据,搜索,读者个性需求个性推送,这些,是今日头条这些技术公司所干的事情,说实话这不是我们能够做好的。我们现在先不说新技术,先把最基本的工作本分做好,就是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讲故事的能力,版面的艺术,图片的艺术,坦率来讲,我觉得国内报纸这些基本功大部分是不过关的,当然也有做得很优秀的。我们以后要做的是,要创造好的机制,让80后、90后中热爱文字的人,热爱讲故事的人,喜欢阅读的人,在传统媒体中继续能找到他的用武之地。他们可能没有太强烈的赚钱欲望,但是他希望有一个体面的有趣的职业,他讲很多的故事,见很多的世面,我相信80后、90后一样有很多这样的年轻人,我们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找到这个空间去做好这个工作,而不是逼着他每天给我写3千字每天写五个新闻,在现在海量信息时代,填报纸的东西,真不必要靠自己记者写了,社会分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完全能够解决资讯数量的问题。反之,如果一个记者一个媒体还靠这种东西过活,我相信不到几年,你很快就会被淘汰。

      刚刚讲到的,是我们报社自己的采编资源,再讲到更深层一点呢?报社500人能写多少东西呢?绝对是有限的,但是,你只有有效动员起这个社会的人,为报社网站提供他们所见所闻,这才是最有效的方式,这才是互联网新闻。在座知道《赫芬顿邮报》模式的请举手?赫芬顿邮报是一个真正互联网的新闻媒体,他不是依托于传统媒体,而是一个美国原来做营销公关的知名女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几十万个博客里精选了8千个他个人认为在这个行业非常有资源有见识的博客,然后免费用他们文章,有一些也会付稿费,就这样,办起了一个流量跟收入都已经超过了纽约时报数字流量跟数字广告的互联网媒体。

      赫芬顿邮报在中国能否做到?做不到,为什么?因为这里面很多的内容风险是我们把控不住的,起码在现行管理办法下做不到,所以我不鼓励大家做网络媒体往这个方向去,但是,传统媒体在内容方面的升级和融合,方向一定应该是加强社会化生产,加强开放式生产,你不能说,我们这500人写的东西就是牛,别人的东西我不用。我们这个行业,其实可以建立我们自己的流程标准,既适用于自己的编辑记者写稿,写得更专业更有质量,同时也建立一个流程标准去管理社会上的作者,社会上的专家,社会上的自媒体,让他成为符合我们规范的,能跟我们互动的作者,那么,我们就有几万个几十万个内容供应商,拥有了几十万个记者,你从这里面能精选最重要的东西。我们有没有本事,真的是用目前全广州各方面都很专业的人来供稿,然后能够管理他们的作品不违规不违反纪律,然后又符合我们要求?如果我们真有本事建立起这个标准流程,我相信这才是真正的内容为王,不要觉得我们的所谓情怀理想是多么高不可攀,其实,只要我们制定了标准、底线、流程,你同样可以邀请社会上很多专业帮我们供稿,甚至他愿意无偿、愿意自己贴钱干这个事情,他喜欢啊。

       第五点,经营资源的拓展。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简单讲一下。这涉及广告客户对我们经营上新的要求,如果是一个汽车广告客户,以前就是在报纸登广告,但现在他们会要求,你要整合营销,除了版面广告,你有什么别的可以拓展增值的东西?说到底,传统报社电视台现在并没有太多精准的读者数据,我的读者里面多少看汽车资讯的?不知道,收入多高?不知道,而以后我们的广告客户,像劳力士、奥迪这些大品牌会继续刊登广告不问具体销售效果,但是,会有大量中小广告客户,像教育行业,客户会希望我们既帮他刊登广告,又希望我们还是目标人群的组织平台,是一个可以向精准目标人群分享我们智慧、评选之类的平台,这就需要我们建立报社的经营资源,包括数据和活动等种种资源,只有这些经营资源积累起来,即使是通过微信公众号,都可以做很多经营行为,像理财、时尚,教育、体育、美食都可以做,在一个大中型城市中,你每一个经营行业养一个小团队,其实是没有问题的。

      第六点,人力资源的开拓。

      人的问题,是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根本难题。现在好的记者有的转行了,去企业里面做宣传公关经理,广州有一个媒体去年以来跑掉了200多人,都是骨干记者,但是,我们这个行业真的是人才过剩了吗?虽然我们本身培养的采编人才很优秀,但是,随着自媒体涌现,如果社会上发现更优秀的采编人才,我们其实应该创造条件去吸引他们,像做视频更专业的人才,我们也要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也需要。但是,以传统报社电视台现行的人力资源体制薪酬等级,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优秀的人进不来,平庸的人出不去,大家一起烂掉。传统媒体人力资源和考核制度要改的东西,确实很多,很难,但是说真的也不难,下决心就不难,关键还是要有钱,有决心,有钱下决心就不难。

      第七是技术资源。

      大家都知道媒体缺优秀的技术人才,这方面,我的主要看法是:我们一方面既要吸取社会上先进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你必须认识到,技术最核心的优势一定不是在我们传统媒体手里,传统媒体在技术方面,基本原则就是跟得上潮流就行,不要企图有什么创新,最有效的方式,是跟社会信得过的互联网大咖合作,跟他们绑在一起,请他们解决技术难题。

      刚才,我跟大家讲了七方面未来再造新闻事业核心资源的认识,最后稍为总结一下。
       这二三十年来,中国传统媒体发展太快,确立了市场领先地位的媒体,其实很暴利,很容易过日子,同时,因为新闻管理的严格,造成我们这个行业缺了某种灵魂,缺了某种追求,缺了所谓情怀,从职业角度讲,就是缺了“专业主义”。日子过得还好,高管年薪不低,如果要有所追求的话,实事求是来说,权衡的结果一定是广州话所说的“做多错多”,很不合算,这种情况下,你要他如何转型?我今天讲的很多东西,相信很多人也明白,想得也都很透彻,其实,最后的关键还是下决心,真下决心的话,什么难题都不是困难。所以,从社会和政府管理层面来说,关键是要创造条件,使传统媒体的一把手能够有担当,愿意有担当,敢于有担当,只有传统媒体决策层愿意冒这个险,愿意整合资源,才能出现对新闻事业负责任,有专业主义,有情怀有灵魂,有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反之,如果大家掂量来掂量去,觉得这个事风险还是太高,做了就会坐牢,那么,每个人肯定都有自己理性选择,所谓融合,可能也就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同时,我们要清晰地知道,自己这个行业未来的形态是什么,我们的缺失在哪里,我们的短处在哪里,我们未来的强项在哪里,这样才有信心整合资源二次创业,才能拓展新闻事业的未来。

      中国新闻事业的未来,应该是政府的谏言者,也应该是政府的合作者,他不可能是跟政府对立的,或者是游离于政府之外的角色,他应该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其次,它应该是社会智慧的整合者,一定要有能力整合社会所有智慧,组织社会中所有有见识的人;第三,它应该是社群的整合者,以后就是社群经济分享经济,你有本事成为一个社群的组织者,你就一定能在这个人群中创造你的经济价值。

      总的来说,新闻事业将越来越像社会公共事业,而不是盈利机构,那么,政府在这中间是什么角色呢?政府有政府的角色,科技进步改变了很多东西,社会进步也会改变很多东西,中国政府的管控能力也在很快进步中,像英国、日本对媒体实行某种公共事业的管理体制,值得我们借鉴。大家都知道BBC,他运营的经费就是来自电视费,每台电视机每年要缴100多镑的收视费,政府把它统一收起来,全部拨给BBC做经费,BBC不进行商业经营和广告经营,那么怎么管理BBC呢?英国是成立了一个董事会,既有政府官员参加,也有社会名流企业家参加,然后由这些董事决定谁做CEO谁当总编辑,这样,BBC做出来的东西,绝对不是一个政府自产自销的东西,但肯定是支持政府的,最大程度保证了对政府的支持和监督,它既不是完全听政府的,也不会受商业机构的利益影响。中国的媒体如果以后进化发展到这种程度,他同样成为一个社会里的公共事业,有一个很好的公益基金去支持他的发展。

      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前景看,大家要有远见,去相信这种社会形态一定会出现,因为,中国以前要么是政府很强的计划经济,要么是近二十年市场经济野蛮生长,这中间,其实恰恰缺少中间形态的NGO公益组织,或者是民间力量,但是,这种来自民间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力量,随着中国经济文化水平提升,相信一定会出现,那么,新闻事业就能够继续在中国整体社会进步过程中,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来源: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传媒研究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g3MDczOA==&mid=207571170&idx=1&sn=126faeba1a0233dd84c64f07ce54ad1f&scene=23&srcid=Rcs9DQQsjooEdOof0ijM#r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