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40387|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年春季2011级新闻+评论写作任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6 18:0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3-2-27 09:57 编辑

本学期每人写50篇新闻评论。鼓励向外投稿,发表的期末成绩适当加分。
写20篇新闻稿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张兴秋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13-6-11 10:50: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板凳
发表于 2013-7-7 10:31:24 | 只看该作者
                      “废物利用”为何成了一件烦心事?
新闻源:河北省石家庄新乐市距离北京二百多公里,位于京珠高速公路附近。然而,就在新乐市和定州市交界的杜固镇,焚烧塑料和小炼铝厂已经成为全镇经济的重要来源,户户黑烟滚滚,刺鼻气味常年飘荡。环保部门形同虚设,有人在其门口公然焚烧塑料。(中央电视台 2013年6月20日)
根据官方的宣传口径,杜固镇是一个“光环绕身”的地方。拥有约三万人的小镇,工农业总产值已超过三亿,早在1997年就已被命名为“小康镇”。为何这样一个富饶的小镇,如今却落得个“富人逃离,穷人抱怨”的光景?为何“废物利用”这种高效环保的好事,在这儿却变成了十足的坏事呢?
毋庸置疑,首要责任定是造成污染的企业,其次是政府的监管失位。事发地区在农村,虽然经济并不落后,但老百姓的文化程度不高,对环境污染这种“时髦”的问题敏感度不高。面对废物焚烧的空气污染,富人选择了“抛弃”家乡,而穷人就只能抱怨,用自己的身体来“净化”空气。
杜固镇的工业总产值(23000万元)差不多比农业总产值(12160万元)多出一倍,算是工业型小镇,该镇的发展也曾被誉为典范,可忽视了老百姓的文化素质提高,致使老百姓对“生存权”、“健康权”的漠视,对侵权的行径一再退让、容忍。对比下“PX”项目引起的多地市民抗议,为什么我们杜固镇的村民们,多年来如此平静呢?企业将污染工程替换成了一个个“废物换钱”的机会。家乡的秀丽和家乡人的健康被量化、金钱化,最终换来了今天的黑烟滚滚。
时下全国正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农村的工业化进程将会对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内需等多方面产生积极的进步。可我们更应该注重城镇化的质量,尤其是农民文化程度的提高、思想意识的教化。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将世代耕种的农田变成机器轰鸣的工厂,不是将农民祖祖辈辈的宅基地变成70年产权的楼房,而是要将备受歧视的“乡下人”变成“城里人”。如果杜固镇的人们敏感地意识到,金钱换不来健康。也许他们会勇敢地对企业说“不”,也许会更早让政府意识到自己的监管失位,也许一切都不会像今天这么糟糕。
“废物再利用”对环境而言本是一件好事,但在杜固镇的村民眼里,“废物利用”变成了简单的焚烧换钱,城镇化的进程不该是这般的简单,在企业引进“变废为宝”的工业项目时,应该教会村民怎样合乎规范地操作,怎样高效环保地废物利用。如何把这件烦心的“好事”重新变成一件真正利好的事情,需要政府更严格的监管,企业更用心地投入,更重要地是,提高村民的文化意识,让他们明白生存权、健康权所受到的侵犯,远远超过比他们所得到的利益。

新闻源链接:http://finance.chinanews.com/ny/2013/06-20/4947753.shtml
(正文共901字)
笔者信息
姓名:李潇雄   
证件号码:513023199210110012
(如采用,请赐样报与稿费)
联系地址: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东4宿舍
邮编:621010     
联系方式: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 18281604774(绵阳)

地板
发表于 2013-7-7 10:31:38 | 只看该作者
                         政府要踏实治理,别诉苦
今年一季度十大污染城市中,河北占了七个。在全国74个以新的空气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的城市里,石家庄1月和3月排名全国倒数第二,2月和4月倒数第一,而且,截至5月29日,优良天数仅有12天,占比仅8.1%。(《人民日报》2013年6月17日)

环境到了怎样的地步,已无需赘述。但在经济发展的面前,环境治理工作仍在步步退却。面对河北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地方政府仍在诉苦环境治理难:一是淘汰落后产能,职工下岗问题怎么解决;二是能源替代困难,冬季供暖无法保障;三是资金缺乏,环境治理的投入太大……难处多多,于是环境治理乏力。
环境破坏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痛,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是共识。优化产业结构,完成产业升级是政府的“必修课”。把握住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需要更多的施政智慧。需要提醒的是:诉苦,对环境、经济都没有好处。治理环境问题需要更多的决心、手段,若犹豫不决只能眼睁睁看着天空一天比一天阴霾,空气一天比一天浑浊。
前怕狼后怕虎,这样的环境治理,我们如何奢望唤回蓝天?试想,当人们在这个城市都无法生活下去了,你提供这里的工作岗位还有用吗?当我们是用“毒气”来换取暖气时,暖气带给我们的还只是温暖吗?据中国经营网报道,2012年中国的“三公”消费超过了9000亿。拥有如此消费力的政府,在面对环境治理问题时,怎么能拿“资金缺乏”当困难呢?
民乃国之根本,人民的生存问题自然是政府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环境治理工作必然会有诸多困难,但我们需要有担当、不畏难、不诉苦、敢作为的政府队伍,这样才能带领我们打赢这场“环境保卫战”!
伦敦曾经也是“举世闻名”的雾都,可如今它已经完成了华丽的转身,成为了世界上有名的生态城市。英国的惨痛经历值得我们警惕,英国政府为环境所做的努力也值得我们去效仿。为了环境治理,伦敦关掉了英国最大的巴特西发电站;政府投资建设,使人均绿化面积达到24平方米;出台两部专门保护环境的法律:《清洁空气法案》和《控制公害法》。
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相适应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淘汰落后产能不只是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更是环境保护的哀求。政府在治理环境的工作上,要踏实治理,别诉苦,得“多拍脑袋,少擦汗”,靠智慧,靠方法寻找我们遗失的蓝天。
新闻源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 ... b_20130617_2-02.htm
(正文共904字)
笔者信息
姓名:李潇雄   
证件号码:513023199210110012
(如采用,请赐样报与稿费)
联系地址: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东4宿舍
邮编:621010     
联系方式: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 18281604774(绵阳)

5#
发表于 2013-7-7 10:31:50 | 只看该作者
                       父母是保护孩子的最后一道防线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记者在邢台市眼科医院采访了解到,每天都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配眼镜,由新潮电子触屏设备(智能触控手机或平板电脑)伴随着成长起来的“触屏一代”,小小年纪就架上框架眼镜的儿童比比皆是。(新华网石家庄6月6日电)
事情是新鲜事儿,问题却已是老生常谈。科技产品的普及总伴随着类似的不愉快:从电视到MP3,再到如今的平板电脑,孩子似乎拥有了更多的欢乐,却也受到了更多的潜在伤害。科技浪潮并不能处处让人拍手称好,我们在享受技术更新所带来方便的同时,问题接踵而来。
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受众市场在向儿童群体延伸时,也将幼小的他们推向了另外一个市场——眼镜一族。近视治疗困难,且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这对孩童而言,实属严重伤害。而能够伤害孩子的,远不止新兴的电子产品,不久前才曝出“小孩模仿灰太狼烤羊烧同伴”的事件说明,孩子会对一切事情不加分辨的好奇、模仿。成长如果缺乏了父母的引导,危险无处不在。
对于尚不知事的孩子来说,一切都是单纯、新鲜的。在我国缺乏影视分级制度,法律对孩子的保护又不够细致的背景下,父母应当成为保护孩子的最后一道防线,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让他们正确合理地、有限度地使用电子产品,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选择合适的影视作品、游戏类型,确保他们的心理健康。
孩子的智力、自控力、判断力均不成熟,易受到新潮事物的诱惑。在他们面前,父母的心总是软的,但如果父母一味地满足孩子的欲望,有时反倒是一种伤害。不少家长受不了孩子娇嗔式、哭闹式的请求,轻易向孩子妥协。要知道,刚出生的幼马需要靠自己的能力站起来,老马绝不会帮它。父母有时候心硬,才是对孩子的保护;有时候说“不准”,才是对孩子的疼爱。
不少家长为了省事儿,拿手机、平板电脑当早教工具。更甚者,为了不让孩子哭闹,不加节制地满足孩子对游戏的要求。教育,从来都是言传身教的形式,绝不是一款电子产品所能替代的,也没有任何捷径可循。父母要筑起孩子成长的防火墙,告诉他,并教会他:除了“切水果”和“愤怒的小鸟”,还有我们小时候玩的跳房子和玩弹珠;除了喜洋洋和灰太狼,和同伴玩过家家也很有趣;除了平板和手机,弹弓和积木也是玩具……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改变孩子的天性,需要改变的是游戏的方式。父母需要为此付出努力,为了孩子游戏的欢笑声和闪亮清晰的眼眸一个都不缺少。

新闻源链接:http://www.he.xinhuanet.com/news/2013-06/06/c_116055881.htm
(正文 846字)
笔者信息
姓名:李潇雄   
证件号码:513023199210110012
(如采用,请赐样刊与稿费)
联系地址: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东4宿舍
邮编:621010     
联系方式: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 18281604774(绵阳)

6#
发表于 2013-7-7 10:31:58 | 只看该作者
                     六月飞“雪”,他们在表达什么?
记者微访:疯狂的纸屑像雪花一样,从整栋教学楼倾泻而下,而楼下的学弟学妹们高声呼喊:“高三加油!”昨天,在福建南平八中发生的这一幕,迅速在微博上被转发,不少网友直呼“过瘾”。然而也有网友表示,“做卫生的阿姨好惨烈。”(武汉晚报 2013 6 6)
又到了高考的日子,许多地方爆出了高三学子“考前抛书”的事件。近年来,此类事件愈演愈烈。大多数人将这解读为考前的压力释放,或批评,或理解,却少有人关心他们在表达什么。那漫天飘洒的纸屑,都印着青春记忆,将它们洒向空中,绝不只是压力宣泄这么简单。
那些作业本、试卷、书籍,代表他们过去的、即将结束的生活,撕毁它们,抛!那是一种破坏的快感,是学生对十年寒窗的尖锐回应,是破茧成蝶的最后挣扎,是告别青涩的信封,是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奏响的青春乐章,是青春期的叛逆外露的尾巴……那更是对中国功利性教育的严厉控诉。
试想一下,如果那载满青春符号的试卷真的那么重要,他们还会抛吗?当高考的铃声即将响起,这一切的束缚定要冲破——哪能一辈子都当温顺的小绵羊呢?反抗过去的压抑,这些书本就成了出气筒。那洋洋洒洒的“雪”,不仅是告别中学的句号,还有一种反抗的美感。
十余年的寒窗苦读,尤其是高三,孩子们远离了青山绿水的出游,远离了激情碰撞的球场,远离了朋友相聚的欢笑,也远离了偶像剧和动漫……听听MP3,已属奢侈享受。与他们亲密的,只有都做不完的试题、背不完的笔记和看不完的书。说高三学子如机器人一般,毫不为过。如今已走到高三的终点,这些试卷、笔记、书本已经完成使命。毁坏它们,有一种“脱笼之鹄”的激动。六月飞“雪”,也是这种激情的表达。
当砖头已经敲开了门,还有人把这砖当宝贝吗?我们希望前边不再有相同的门,即使有也会用不同的敲门砖。这掠夺了我们宝贵年华的试卷书本,垃圾箱是它最好的归属。因为我们追求的不是永恒的知识,而是偶然的分数。我们追求的不是美好的人生历练,而是名校带来的光荣。当下的教育似乎告诉我们,踏进名校就成功了一半。可它并没有如实地说,人生是场苦旅,在名校也不见得能轻松几分。
一场高考让多少朝气蓬勃的面孔变得暮气横秋,一场六月飞“雪”表达着多少不能言说的痛苦与委屈。
高考的钟声已经敲响,祝他们好运。不知为何,高考竟让我联想到蛮荒时期,愚昧的人们用童男童女祭河神。文明时代,我们把多少青春的欢乐、浪漫的梦想祭献给高考,换来一张印着“功利”的通知书。
7#
发表于 2013-7-7 10:32:40 | 只看该作者
请用良心来对待环境治理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贵重?不是珠宝,亦不是钞票。最贵重的东西往往是免费的:阳光、空气、水……而我们常常拿最贵重的东西去换珠宝、钞票。多愚昧。
河北省政府与河北省环境保护厅6月4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2年该省环境质量状况,2012年该省河流水质为中度污染,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中新社石家庄6月4日电)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没有认识到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问题,不惜以环境污染、破坏为代价,全力追求经济发展目标。犹如摩登女郎不惜以割肉来达到减肥的效果,只为穿上漂亮的衣服。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掩盖了环境破坏的“隐隐作痛”。可如今,痛楚已扩散成绞心之痛,令人不得不直视:我们的环境已如此脆弱不堪。
如何治理环境往往是政府工作的难题。谓之“难”,是全方位的“难”:环境治理手段缺乏;环境治理工作费时费力费资源;环境治理起效慢……更难的是,如何让政府真正重视环境治理工作。环境工作起效慢,地方官员换届快。致力于环境治理工作,政绩增长慢,但相反,破坏环境搞经济,政绩反倒能坐上“火箭”。在经济增长为主导的政绩评估下,政府官员要重视环境治理工作,更多地需要良心驱使。
对于百姓而言,环境治理工作影响着我们的基本生活,一旦政府没有重视环境,官民矛盾就会激化。PX项目引发的多次地方性群体性事件就是例证。经济发展,是百姓对幸福的追求;环境良好,是百姓基本生存的要求。如果颠倒,当“环境良好”成了百姓的一种奢求,那必然是一场悲剧。而悲剧的是,现实恰恰如此。
虽然悲剧已经发生,但幸运的是,环境已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地步,情况正在慢慢变好。正如此次新闻发布会的通报所言:2012年,河北污染减排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和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均完成了当年初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辐射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声环境质量总体与上年基本持平。但环境治理工作的考核除了各项指标的衡量,还应该有良心的衡量,并且更加重要。
环境治理,是一项为将来造福、为过往赎罪的工作,这只能用良心来衡量,而不是指标。我们明白,环境治理的任务指标完成,并不代表环境就美好了。但是,当管理者的良心受到严厉拷问时,他一定会用心对待这项“赎罪与造福”的工作。对我们而言,环境治理的数据、指标、任务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政府正在为环境一天天努力,而环境也“识趣”地一天天变好。
我猜想,我们都有一个相同的中国梦:将来的天空像过去一样蔚蓝,将来的河流像过去一样清澈,将来的阳光依然灿烂。请用良心对待环境治理,这比用指标对待环境治理更加实在。

新闻源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06-04/4893833.shtml
笔者信息:
姓名:李潇雄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学生)
证件号码:513023199210110012
联系地址: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东4宿舍(如果稿件有幸被采用,样刊及稿费请邮至此)
邮编:621010     
联系方式: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 18281604774



8#
发表于 2013-7-7 10:32:50 | 只看该作者
                       紧闭的门,脆弱的安全意识
记者从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火灾现场救援指挥部获悉,在火灾现场一水池内又发现一具遇难者遗体。截止目前,事故遇难人数共120人,受伤77人。(新华网长春6月5日电)
多遗憾,这120位工人再也感受不到这个世界的美妙。火灾发生,“门”原本意味着逃生的希望,但紧闭的门却将求生的希望推向了极致的反面。是什么堵塞了安全通道,是什么紧锁了逃生之门,是什么漠视了劳动者的生存环境,甚至关上了他们的生命之门?
我们常说,人不是死于灾难,而是死于无知与愚昧。在此时事故中,关于“门”有几种说法。一说是起火时,门被堵死,人们只能向一扇门逃跑;一说是车间仅仅只有一个侧门,其他出口均被反锁;另一说是,该公司规定,在上班时间会将大部分车间门关闭,以防止随意走动扰乱工作秩序……说法繁多,真相还有待调查,但所有的说法都指向一个事实:求生之门未能畅通。
大火在吉林燃起,隐患却在全国普遍存在。我们已不止一次地听闻,某次火灾发生,安全通道堵塞,或是消防栓没水。当警钟一敲再敲,我们却置若罔闻。
近年来,我生活在高校,地处地震活跃地带。虽然宿舍楼修建了完善的安全通道,而且我就住在安全出口附近。但是,当地震来临,我却无法从安全通道逃生,需要绕一个大圈子从正门逃出。为了方便管理,安全通道的门常年由“铁将军”把关,整栋楼只开放正门。我唯一一次见到安全通道真正畅通,是在逃生演习之时。当灾难真正来临,根本来不及开锁。在教学楼配置了“常闭式防火门”——摸上去质地不错,但常闭式的门,却是长期敞开,方便师生出入。所谓的“防火门”形同虚设而已。高校的安全意识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无法估量,我们为了“方便”、“省事儿”,关上了多少逃生之门。想想吧,当灾难来临,伤害是来自灾难本身,还是来自“图方便”、“省事儿”所带来的隐患?灾难只是一根引线,真正的火药桶是我们自身的麻痹大意。
灾难一次次地来临,我们一次次付出惨痛的代价。可是,我们却浑然不知“伤”在何处。那一扇扇关闭的求生之门、一次次对安全隐患的马虎,就是我们的“命门”。一味追求方便、高效,可要牢记:安全是底线。
我国有法律规定,要求安全通道畅通、消防设施完善。待法律落实,却变成了只要配备安全通道和消防设施即可。对安全的法律规定缩水成了一张“消防证”,至于日常期间,安全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施是否能正常使用等问题成了管理漏洞。
我们必须承认,我国公民在安全意识、求生技能等方面不如许多发达国家。在这种背景下,政府一面应该着力提高公民安全意识,强化公民应急能力,另一方面更应该行使公共管理职能,严格落实安全规定,不能让公共安全隐患如此普遍地存在。
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的无知与愚昧。可别再让警钟又成为一次空响。应该畅通的安全通道就让它畅通吧,应该常闭的防火门就让它关上吧,应该敞开的逃生之门就别再上锁了……做到这些,并不困难啊。


新闻源链接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6/05/c_124811776.htm
笔者信息:
姓名:李潇雄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学生)
证件号码:513023199210110012
联系地址: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东4宿舍
邮编:621010     
联系方式: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 18281604774
(注:恳请编辑老师提出批评、建议。学生先感谢!)

9#
发表于 2013-7-7 10:33:11 | 只看该作者
                      就业难、起薪低,不代表读书无用

新闻源:据团市委下属的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调查,今年大学生期望月薪平均为3683.6元,比去年降低近1000元。此外,今年的就业压力出现强势反弹,成为近4年来压力最大的一年。(《新京报》2013/5/30)
新闻链接: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 ... t_436207.htm?div=-1

面对“最难就业季”,不少毕业大学生选择了降低期望薪金。有人感叹,如今一个大学生的起薪还赶不上职业技校毕业生。在大学生就业难、起薪低的环境下,“读书无用论”似乎得到了验证。大学生毕业“包分配”的时代早以远去,而“天之骄子”的光环也在高校扩招后褪去。在很多人的眼中,如今的大学生不过是一抓一大把的“廉价工”而已。

大学生起薪低是因为劳动强度和技术含量低。大学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不同,前者更重视人格的塑造、认识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后者在于业务能力的培养。所以大学生隐形的潜力更强,而职校生显性的操作能力更强,上手更快。大学生的优势在于发展潜力更大。这才是对整个职业生涯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能力。起薪,说明不了什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而不在于指导就业。所以,拿就业率去衡量大学成功与否,可笑。读书,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拿薪水高低去判定读书的价值,也是同样可笑。就业难、起薪低,不代表读书无用。

那么读书的意义何在?史蒂芬•霍金曾说:畅游在粒子、生命和星体的处境中,感受智慧的光泽,犹如攀登高山一样,瞬间眼前呈现出仿佛九叠画屏般的开阔视野。读书在于修身养性,去浮躁;在于丰富见识,去无知;在于明断是非,去愚昧……如莎士比亚所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价值,无法用薪水去衡量。读书,使人豁达,心境如水,让社会多一丝书香气,少一些铜臭味。岂能说,读书无用?

“最难就业年”也正是90后就业“元年”。就业难、起薪低也有部分原因是毕业生自己眼高手低造成的。与其苦苦追逐一份不着边际的高薪工作,不如找准定位,多读书,完善自我。我们的问题在于,书读得不多,但想得太多。朋友,多读书吧。追求卓越,成功自然会找上门来。

就业难、起薪低,都不重要,坚信读书有用,随着在工作中的磨砺和学习,书籍最终会变成能力,顺便带来你所追求的薪金。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

笔者信息:
姓名:李潇雄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学生)
证件号码:513023199210110012
联系地址: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东4宿舍
    邮编:621010     
      联系方式: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 18281604774
新闻链接: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 ... t_436207.htm?div=-1


10#
发表于 2013-7-7 10:33:25 | 只看该作者
谁都别打着“文明”的旗号
新闻源:中国人“到此一游”的印记刻到了埃及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卢克索神庙。日前,一则关于“丁锦昊到此一游”的微博被网友大量转载,并“人肉”出这位丁锦昊是一位中学生。(2013年5月26日,《北京晨报》)
   
未成年人丁某在埃及文物上刻字的行为可恶,可我们在指责、批评、漫骂他人的不文明行径时,站在文明、道德一方的我们又有几分文明程度可言呢?
首先,事件曝出后,我们没有冷静地思考:为什么我们的民族文化会塑造出这样的人?也没有反思我们自己是否有着程度不尽相似的不文明行为。而是第一时间,“人肉搜索”出“元凶”,定要问个究竟:是谁干的?
找出是谁干的重要吗?我们清楚,是中国人干的。那我们为何要找到具体个人呢?因为我们要把责任推卸到个人身上——是他干的,与我们无关。我们为什么定要他站出来道歉,而不是咱们——中国人民,向埃及人民道歉?我们毫不脸红地站在文明和道德的一方,将一个未成年人当作“民族败类”来批评,倒将自己的罪责推卸得一干二净。
我们太习惯于推脱责任了,以至于意识不到推脱责任是不文明的;我们太习惯于不文明了,以至于意识不到我们有义务向埃及道歉;我们太习惯于不道歉,以至于我们意识不到我们在推脱责任……但,孩子的行为是在模仿。我们在“讨伐”孩子的不文明行为时,别忘是谁充当了“榜样”!
其次,暂且不论“人肉搜索”本身就是一种极不文明的暴力行径。在网友“人肉搜索”出丁某具体信息时,应该发现了这是一位不满十六岁的未成年人,他的个人信息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允许公开。就算这位网友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媒体作为社会公器,也应该意识到“丁某”个人隐私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也应该知道报道或转载未成年人的姓名、年龄、就学经历等信息是不符合职业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可我们无视职业道德,无视法律,大肆报道:“据网友人肉搜索……”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才是最严重的不文明。
媒体是幸运的,在引用如此不准确的信息源时,恰好准确了。不过,虽然媒体规避了报道失实,却逃不了新闻伦理的“指控”。丁某犯错的事实应该让他及其监护人反思和道歉。但他现今才十五岁,铺天盖地的舆论“讨伐”会给这个尚且年幼的孩子造成怎样的人生阴影和摧残?是的,他毁坏了珍贵的文物,丢尽了民族的脸面。但他的人生又何尝不珍贵呢?舆论的“讨伐”丝毫不顾及“丁某”未成年人的身份。这场舆论“讨伐”的本身就不是一种文明的姿态,难道我们又要拿另外一种不文明去谴责、纠正别人的不文明吗?
不论是丁某本人、他的父母亲友,还是谴责他的网友、媒体,还有那些有过,或没有过不文明行为的同胞们,置于这样的舆论事件中,谁也别打着文明的旗号。这是一场“不文明”的闹剧,谁都没有优雅的“舞姿”。
别呼吁让孩子站出道歉了。我们想想自己吧,他不过是我们文明程度的一个缩影而已。谁都别打着“文明”的旗号讨伐谁。

笔者信息:
姓名:李潇雄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学生)
证件号码:513023199210110012
联系地址: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东4宿舍
    邮编:621010     
      联系方式: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 18281604774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