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68521|回复: 3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媒体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8:43: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1-9-26 19:36 编辑

【案例】
@北大新媒体:【内容的历史:从洞穴壁画到Flipboard】当纸本阅读受到巨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出版物诉诸电子形式,将来的内容形式会是什么? 原文转发(34)|原文评论(4)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7-10 01:06: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微博与谣言
微博是战场 我们是辟谣控



    微博是他们的战场,谣言是不共戴天的敌人,有这样一群人,最近频频出手,揪出了 6月23日北京暴雨中3张移花接木的照片,查出近期“卖淫女裸体受审照片”其实来自越南,澄清了7月初“某市领导表示该市准备提倡戴毛主席像章”的不实信息。

    他们自称为"辟谣控",因微博而聚集在一起。或以辟谣为职业,任职于各大门户网站微博辟谣组,或以辟谣为兴趣爱好,成立了民间的微博辟谣组织。

    郭美美事件,日本海啸,浙江乐清事件……都活跃着 "辟谣控"的身影。辟谣达人“点子正”如此总结他们与谣言的无硝烟之战:“新媒体时代新要求:不能让谣言飞一会儿,要让辟谣与谣言齐飞,才是对谣言最好的打击!”





微博催生辟谣达人



央视曝光暴雨图片“造假”的幕后



   7月8日,央视报道称,6月23日下午北京遭遇强暴雨天气后,网友通过微博发布各处积水的照片,夸张的表示在北京可以“看海”。央视记者调查后发现,所谓的“北京暴雨七景”中竟有3张是假的。

   在央视调查之前,6月23日23点,辟谣达人“点子正”就在个人博客上发文《北京暴雨照片造假有木有?!截图分析伤不起》,对这七张照片中三张照片的真实性提出了怀疑。

   “我看到这组照片后,就发现有两张图片似曾相识。”今年40多岁的“点子正”从事媒体行业多年,通过图片检索他很快发现了,所谓大望路汽车被淹没的照片《大望垂钓》其实2004年7月10日的老照片,当时北京下大雨莲花桥下大量积水造成这种情况;另一张照片《安华逐浪》也是过去的老照片,“点子正”说:“《机场观澜》那张照片通过常识和经验能感觉出照片上的飞机不是来自首都机场,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出处,后来一名首都机场工作人员通过博客和我联系,才知道是海南某机场被淹照片。”

    央视一主持人因在微博上转发了此组照片,被“点子正”批评后很快道歉。“点子正”可以说是央视报道暴雨图片的幕后功臣。



谣言硬生生把他们恶心成辟谣党



    在网上,“点子正”有一群战友,他们大多从去年年底起关注网上辟谣,并于今年5月成立了民间公益辟谣组织“辟谣联盟”,他们在新浪微博上建立同名微博作为辟谣阵地,这个组织中每个人都喜欢形容自己是“自带干粮的”。

    “我们是被谣言逼得忍无可忍了。”“点子正”从去年年底开始在自己个人微博上发布了多篇辟谣文章,今年5月,原新华网财经评论员窦含章找到了他,商议成立辟谣联盟,再联系当时在微博上的辟谣活跃分子“吴法天”和“蔡小心”等人,原本孤军奋斗的辟谣控们随即一拍即合,纷纷表示赞同。

     2011年5月18日,辟谣联盟成立并发表宣言对谣言“宣战”:“在新浪微博,涌现出许多个人辟谣英雄。他们来自天南海北,有律师、学生、记者、公务员、作家、金融界人士……他们有着各自的圈子和爱好,可是,肆意传播的谣言硬生生把他们恶心成辟谣党”,“这是一场蚂蚁对大象的战争。在参与辟谣的ID中,鲜有粉丝过10万者,而在造谣传谣大军中,粉丝几十万、上百万者比比皆是,谣言的转发评论量通常会是辟谣信息转发评论量的几倍”,“谣言已经成为微博一大公害”。



8位核心成员有一票否决权



     “辟谣联盟"的成员来自国内外各行各业,网友各有分工,成立了分辨信息真伪的审核小组、具体参与管理微博Q群的执行小组、有了协调各种事务的秘书小组还有为联盟提供建议意见的顾问小组。根据辟谣联盟的执行组成员“小九”介绍,“辟谣联盟”定期在微博上发布辟谣信息,经过2个多月的经营、口口相传和媒体报道,如今辟谣联盟的三个QQ群已经将近爆满。记者探访中发现,群里的人员大多数未曾见过面,但都为"辟谣事业"忙得不亦乐乎,找寻线索、搜索证据,探讨对疑似谣言的看法,交流辟谣经验,聊天拉家常,气氛轻松活泼,在这里40多岁的"点子正"被称呼为"点子叔",33岁的"吴法天"则被大家亲切叫做"小天天"。

    记者在他们的宣言里看到:“辟谣联盟并不是一个严密的组织。在标签中加入“辟谣联盟”就算加入,在标签中去掉这四个字,就算退出。它是以公益为目的、以真实为生命的组织;它期望发挥辟谣信息汇总、谣言举报信箱、谣言分析智库、谣言揭露窗口和辟谣者交流平台的功能。”

    但核心团队只有8人,其中有媒体人士、法律人士、历史达人、国家问题"专家"、语言专家。执行小组负责人“月邪”这样解释八名核心成员的价值:“8个人像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一样具有一票否决权,对每一条辟谣信息的最终发出,进行最终的确认,以保证我们每一条信息的严谨,准确和有说服力。只要有一人反对,辟谣信息就不能发布。”



对是否介入“郭美美事件”投了反对票



    “点子正”和“吴法天”最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俩最近在郭美美事件中就投了反对票,使用了否决权。

     6月22日早上,如每一次关注网上热点事件一样,八名核心成员虽身处北京、沈阳和荷兰各地,但同时对当时刚被网友曝出的“郭美美”事件进行投票,以决定是否介入进行辟谣。按照“辟谣联盟”盟规,只要有一个人投出反对票,就不介入此事。“吴法天”回忆说:“郭美美这个事情,我投反对票是因为当时事实不清,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事件中还是有谣言的,比如开始说郭美美是郭长江女儿,郭子豪是他的儿子等等,现在已经有人整理出此事中的近二十个细节系谣传。”“点子正”说:“只要没有确凿的证据,就不能辟谣,我们只用证据说话。辟谣没有立场,信息只论真假。”

     其余六人投票结果,两人至今也不知道,因为按照"盟规",这一结果只有收票义务工作人员才能知晓。



造谣可以无理,辟谣必须有据



    6月28日,点子正再次通过照片作为突破口,点到一则谣言的死穴。当天多位微博用户发布信息称转载深圳媒体报道称“重庆某夫妇婚后八年未育,因唱红歌6个月后喜得贵子”,“经过核实,深圳这家媒体根本没有刊登这则新闻,这个消息最初来源是一个论坛社区。”

    “点子正”顺藤摸瓜继续寻找这条假消息的死穴,发现这则假消息所用孕妇在病房照片是某地财政厅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进行绩效考评的一则新闻中的照片。“造谣可以无理,我们辟谣必须有理有据。”点子正说。

    “有些事件很快就能查出真假。”7月4日,“辟谣联盟”在微博上发表了一条新的辟谣信息,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布了一张女子裸体接受询问的图片,未加任何说明,在网友评论留言中许多网友认为此事发生在中国,某主流网站也给此图配标题称“北京扫黄”,并可链接到一篇近期北京警方扫黄新闻报道。

    “其实这件事情发生在越南,我们只用了20分钟就找到了图片出处。”“点子正”告诉记者,找到图片出处后,上面越南文字自己并不认识,辟谣联盟中的博友就通过翻译软件翻译出文字内容,并发现越南参与这一事件的7名警察已经被处理,“辟谣联盟"发出辟谣信息后不久,辟谣控们发现曾发布图片的网站也发现了错误,并及时做出了更改。



和传谣者沟通 要求删贴被拒



    “有些事件一眼就能看出真假。”今年两件新闻热点事件中都曾传出让“吴法天”哭笑不得的谣言,李刚之子李启铭撞人案件曾传出李启铭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监外执行的谣言,而药加鑫一案也曾传出药家鑫监外执行的谣言,“这些谣言仅凭法律知识就知道肯定是不可能的,两个谣言如出一辙,都是在未判决前传出谣言,如药加鑫案故意杀人案件不可能有这一量刑档。”“吴法天”为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专业方向是证据法学,他说:“我算是专业对口,我辟谣的领域主要是社会事件和与法律相关的事件。”

    昨天记者搜索“李启铭”和“三年”两个关键词,看到直到今年5月份还有人在散发“李启铭被判三年,还是监外执行,天理何在”的帖子。而早在今年1月30日,李启铭已因交通肇事罪判处获刑6年。

“李启铭宣判前,我曾直接和一位传谣者通过微博私信有过沟通,对方是北京的一位教授。”“吴法天”说:"当时我私信和他说,谣言已经被澄清了,我也和代理律师联系了,该教授回复称,很尊重我的专业精神,自己也已经知道这些情况,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事情向自己努力的方向发展。"“吴法天”要求对方删除这条不实信息的要求也被拒绝,他谈起此事非常气愤:"正确的观点不能用虚假的证明来证明,如果真相足够有力,为何用谎言增添力量?用谣言包裹诉求,会严重削弱注主张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甚至害人害己。”



新浪辟谣7人组 24小时连轴转

拥有100%证据才辟谣 需总编辑亲自签字

   新浪微博辟谣组成立于2010年11月份,比起“自带干粮”的民间辟谣组织,他们则是专职人士,7个年轻人每天要面对新浪微博平台上数量庞大的用户群和发布信息。微博并没有下班休息的时候,辟谣组组长谭超告诉记者“晚上10点多还是发微博的高峰。”所以24小时轮班倒就是他们的工作状态。当记者想向谭超要一张辟谣组7人全家福时,谭超面露愧色:“这个还没有呢,因为有人上夜班,凑不齐。”



日本震后谣言倍增  辟谣小组增加到20余人



   新浪辟谣小组成立并没有特定的事件,“原因就是微博上传播的谣言得管管了,不然会影响这个优秀的平台。”谭超说。去年11月,7名有着外语特长或搜索能力强的精兵强将被从各个部门抽调而来。"微博上谣言的流通速度和广度与传统方式肯定不同,微博可以很快地转发,有的人的粉丝数量众多。”谭超告诉记者,现在新浪一条比较吸引人眼球的微博,几分钟内就能转发上千条,“去年有一条,24小时内转发超过几百万条。”而面对这样的海量工作量,谭超坦言,压力很大。

  新浪辟谣小组也曾人丁兴旺,今年日本大地震后,各种有关震后的消息满天飞,其中谣言数量也倍增,辟谣小组也从各个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增加到了20余人。日本大地震后,一则广为流传的谣言是“70%福岛核电站留守人员可能在2周内死亡”,引起网友的质疑和恐慌,“这则消息就是新浪科技频道的同事调查发现,证实是谣言的。”谭超介绍,经过层层寻找,最终找到这则消息来源于一家美国免费信息发布网站,不具有任何权威性,并监控美国和日本主流媒体,也未发现该信息。3月18日,新浪官方辟谣微博发布信息称,“该消息可能是对媒体报道的夸大或误传。”事后证明,这确实是一条假消息。

   “现在各个频道看到自己领域的谣言都会报给我们,也会用本频道的专业知识帮我们核实。”对于民间辟谣网友需要借助翻译软件等工具,新浪微博辟谣小组则要更专业,谭超说:“新浪有翻译中心,他们会负责各种语言的翻译。”



外地同事可亲自前往求证 城管打人原是高空坠物



   今年4月12日,新浪官方辟谣微博,披露了一则谣言,“有用户在微博发布一张老人头部受伤照片,称是被城管殴打所致。”记者看到这张照片中,一位老者坐在地上,头上满是鲜血。发帖网友还借照片发挥:“中国城管,你们真的不能再这么干下去了,老头只是卖了几个自家瓜菜,为了一口饭吃,不想给国家添麻烦,他并非是为了发财啊,你们也下的去手? ”

  “这样的图片和文字很容易激起大家关注,不过据我们之后调查,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谣言。”谭超告诉记者,经多方查证,该图片所反映的事实应为“上海96岁老人沈根夫被高空飞落腐乳瓶砸伤”。

   谭超说,2005年9月22日当地媒体确有报道《高空飞落腐乳瓶 96岁老人出门被砸瘫倒在地》,我们也找到了当事记者,他看到照片后确认便是高空坠物事件中的场景和照片。

    随后,新浪在上海站的工作人员还特意持微博照片赴事发地普陀区邮政石泉大楼小区探访,该小区居民称图片内容确实是2005高空坠物事件,居委会徐姓工作人员也确认照片中伤者为该小区住户,但已过世。谭超说:“在对事实进行求证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和记者很像。辟谣没有立场,信息只论真假,我们只用证据说话。”



一经查实待总编确认后或取消用户ID



   “辟谣信息的发布,每一条都是需要我们总编辑亲自签字的,我也没有决定权。”谭超告诉记者,在辟谣小组成立之初,只有掌握了100%的可靠证据,我们才能辟谣。”

    除了公开辟谣信息以外,新浪微博辟谣小组还会对发谣言的微博帐号进行处罚,昨天上午,一名微博网友因在7月7日发微博称,沈阳一拆迁写字楼突然倒塌,大批拆迁工作人员被活埋的消息不实,而被暂停微博发布功能一个月。据微博辟谣小组引当地媒体报道,该楼为用抓钩机正常拉倒,并非意外倒塌,也没有工作人员被埋。  

    记者看到,在新浪官方微博辟谣内容中,并不是所有造谣传谣者都被开出罚单,而有的则被直接取消用户ID,“这个也是由总编辑来定,他非常重视辟谣这块。”谭超告诉记者,判断是否处罚的标准是否恶意非常关键,而被取消ID的大多有着背后商业利益,如曾发现8名用户在同一时间发布相同内容微博,“称莞深高速公路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路段发生离奇车祸,一辆载满乘客的大巴行驶中发出巨响后乘客全部失踪。”后经查该信息明显失实,其所附的链接都指向某网站广告。8名用户的ID均已被取消。



2011年7月10日《北京青年报》,记者李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c7cd330100wq1f.html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7-10 13:22: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1-9-26 19:36 编辑

【案例】
邵嘉翔:一切不合理的垄断形式最终会被砸碎的。


@郭志明Derek:这期《经济学人》的专题报告,探讨了新闻业的未来。其中一个有趣的观点,是互联网把新闻带回到大众媒体出现前的形式:新闻信息来自四方八面、大家一起积极参与讨论;只不过以前我们爷爷的爷爷只能跟同一条村的人互相讨论,现在我们可以跟不同地方的人互相评论。 原文转发(190)|原文评论(57)






8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 收藏 | 评论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11:22: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浪微博推出“举报身份”功能

2011年07月15日12:03  新闻晨报
  见习记者 查睿

  新浪微博中有一群经过新浪方面认证的实名用户,涉及各个行业领域,俗称“加V用户”。可是就在这周,细心的网友发现,在认证用户“V新浪认证”标志下,新增加了“举报身份”的功能,网友如发现此认证用户所认证的身份为假,可以进行举报。

  记者发现,“举报身份”这个链接并不是一直出现在用户页面上的,而是需要用户将光标移至靠近“V新浪认证”标志附近才会显现。点击时就会跳出“举报身份造假”页面,除了最基本的“举报理由”外,“举报人姓名”和“联系手机”都被列为“必填项目”。在该页面的右下端,还标有“请放心,你的隐私将会得到保护”字样。

  对于这一新增功能,新浪微博公关人员称,是希望以此来维护用户身份真实性,是微博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修补。自从“举报身份”推出以来,新浪微博方面已接受了不少用户的举报,但“本着保护当事人隐私的原则”,新浪方并没有向记者透露更多信息。至于对被举报的用户将如何处理,该公关人员告诉记者,微博方面将与当事人联系协商,但是否会撤销V字认证还有待商讨。“因为这个功能还刚推出,具体的数字统计还没有出来。”他告诉记者。“对新浪而言是规避风险的举措,对用户来说,你有维护身份信息的义务。”网友“鹧鸪溪畔闲读书”认为,除了微博方面需要负起认证真实性的责任外,用户也应该有主动更新身份的义务。不过也有网友发现新浪微博的手机客户端尚没有“举报身份”的功能。

http://news.sina.com.cn/m/2011-07-15/120322819944.shtml
5#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20:00: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发布
      2011年7月12日   

  7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通过专业视角和学者声音,基于事实、数据和深度,解读新媒体大势,纵论新媒体之道,盘点2010年以来的新媒体热点。该书分为总报告、热点篇、网络媒体篇、移动与电子媒体篇、借鉴篇五部分。主要议题有:2010年以来中国新媒体的三大发展特征,三网融合的国内进程和国外经验,美国政府大搞对华网络外交,美国之音“拟停对华广播”的真相及背后西方对华意识形态战的转型,微博“热”的“冷”解析,解密“维基解密”,中国网络舆论重大事件的传播特征,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网络文化的九种形式及其特质,我国网络媒体从业者基本状况调查分析,网络意见领袖媒介素养与传播特征,中外电子书产业发展等。
  该书作为国内惟一的新媒体蓝皮书,以年度报告形式梳理中国新媒体的全面发展状况,并发表最前沿的新媒体深度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主持编撰,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大学文化繁荣与新媒体发展研究基地协编,并由专业的数据公司提供调查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专门发来贺辞祝贺该书出版,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张虎生、人民网副总裁官建文、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明品等出席发布会并讲话,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新媒体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参加了发布会。

作者:赵光霞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1年7月12日

http://www.gapp.gov.cn/cms/cms/w ... d=367&siteId=21
6#
 楼主| 发表于 2011-7-24 19:45: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财经网:【目前找到的首条报告撞车事故微博,时间是昨晚20:38分! 】昨晚媒体报道所指事发时间均为20:34分。但今天官媒统一报道口径为20:27分——昨晚20:27分,一位家住事发地附近的网友拍到动车正缓行照片并发出微博:@Smm_苗:狂风暴雨后的动车这是怎么了??爬的比蜗牛还慢…可别出啥事儿啊…


@记者刘向南:【脱轨事故第一条消息乃由微博发出】第一个报道脱轨事故的不是任何传统媒体,也不是几大门户网站,而是一个叫@袁小芫 的微博网友。她在上海上学,暑假坐动车回福建。昨晚20时38分她发微博:“D301在温州出事了,突然紧急停车了,有很强烈的撞击。还撞了两次!全部停电了…”(@新闻晨报原文转发(805)|原文评论(146)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29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216) | 收藏 | 评论(56)

7#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1:37: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日本正式停止模拟信号电视转播
2011-07-25 05:16:39 来源: 钱江晚报(杭州) 有345人参与

核心提示:7月24日,日本大部分地区正式停止地面模拟信号电视转播,完全转用数字信号,地震重灾区将推迟至明年3月。截至23日,大约10万户家庭没有购买收看数字电视必要的设备。打电话咨询的民众中有30%对停止数字信号转播表达不满。

当地时间24日中午12时,日本大部分地区正式停止地面模拟信号电视转播,完全转用数字信号。
日本1953年开始模拟信号电视转播。2001年,国会通过相关法律,决定逐步实现全数字信号转播。2003年,东京都、大阪府和名古屋市开始同时使用两种方式转播,2006年扩大至全国。

由于3月地震和海啸,在宫城县、岩手县、福岛县三个受灾严重地区,数字信号转播终止时间推迟至明年3月。
日本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会统计,平板电视国内发货量6月为283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74.2%。
共同社报道,广播电视行业估计,截至23日,大约10万户家庭没有购买收看数字电视必要的设备,包括接收器和天线。
日本政府总务省24日说,当天零时至正午,数字电视咨询中心接到众多咨询电话。打电话的民众中,30%不满停止数字信号转播,另一些人不知道应该如何接收数字信号和使用相关设备。


http://news.163.com/11/0725/05/79PKFTO30001121M.html

8#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1:38:2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月君怡然 [网易江苏省连云港市网友]: 2011-07-25 07:19:12 发表 日本又给某国民众上了一课,告诉你们,可以停止模拟信号。顶[126]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网易浙江省温州市手机网友 ip:124.160.*.* [手机上163.com看贴回贴] 2011-07-25 07:53:50 发表 日本人没有死人,塌桥,袭击,拆迁的事情吗?这么大点事也能上国际新闻顶[58]回复收藏复制
网易火星手机网友 ip:unknown 2011-07-25 07:06:41 发表 最后大部分不满意停止数字?网易细致些吧顶[56]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网易辽宁省沈阳市网友 ip:59.46.*.* 2011-07-25 06:59:52 发表 在我这不会有的顶[39]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1088725963 [网易陕西省西安市网友]: 2011-07-25 07:31:31 发表 打电话的民众中,30%不满停止数字信号转播,另一些人不知道应该如何接收数字信号和使用相关设备。
牛头不对马嘴的顶[28]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9#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21:24: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包月阳:回复@王学武: 学武说得好,围脖新闻学。还有围脖评论学,围脖营销学,等等//@王学武:学习。谢谢包总月阳兄推荐。一个新的发展着的学科——微博新闻学正在诞生?//@包月阳:推荐! //@何建晔: //@叶匡政: //@北大新传徐泓:强力推荐!及时,理性、建设性。


@王辰瑶:微博时代的记者们(断想1-8) 原文转发(351)|原文评论(73)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38分钟前 来自iPad客户端
转发(1) | 收藏 | 评论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7-31 21:03: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魏武挥:微博上的记者

众所周知的是,包括社会化媒体在内的数字媒体在改变传媒业。但我想,它对传媒人的改变恐怕是更深远的。这种改变,目前我个人还看不到是好是坏,但改变已经在发生。



在过去,很少有读者会特地关心是谁写的文章(除非这篇东西实在太石破天惊),一般人的注意力只在内容本身。要做一个名记其实很难,因为这需要一个记者持续不断地写出漂亮的文章,才会给人形成那么一点点的印象。而之所以电视台出镜记者/主持人更容易成名(试想一下凤凰台的吴小莉),就因为人们不可能在看电视的时候只听到记者在说什么而完全不留意记者的那张脸。白岩松开玩笑说,把一条狗放他的位置上一段时间,一定是条名狗。玩笑归玩笑,道理是确然的:在电视上,谁(who)比说什么(what)重要。不过,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去做出镜记者的,这个岗位的名额,极其有限。



所以我大致可以这么说,在新闻报道领域,记者其实是幕后工作者。他们把所谓的事实真相推到前台,自己基本上处于一个“隐身人”的位置。成名的文字记者很少,而且一般需要很长时间的职业浸淫。



但随着博客、微博到来以后,记者正在走向前台。特别是微博,每一个文字记者,都有了这样一个机会:成为出镜记者。



在最近举国上下都在关注的动车事故中,一位记者(还不是新浪微博V字认证用户)在现场工作。他不断地用短信发送文字和照片来报告他的所见所闻。后来,他大概终于有了机会上了一下电脑,写了这样一句微博:“回到家里打开电脑,迎接我的是1114条新评论,5075位新粉丝,4463条提到我的微博……”



如果说那1114条评论、4463条转发,还是主要和内容相关的话,那么,5075个新粉丝,就主要和他这个人有关了。说得俗一点,他成名了。而按照他的自述,他所供职的报纸并非名闻遐迩的大报,而他本人,也一再说自己是“新手”,应该不是资深记者。



中国的媒体生态还颇有些大家都知道的规则:有很多话,并不适合由媒体发布。于是,自有了微博以来,在任何一个重大的社会事件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媒体人(主要是记者和编辑)在微博上极其活跃的身影。他们在用自己的账号发布各种他们认为可以和应该发布的消息,说的比自家媒体既多且快,引来的后果之一就是:有些媒体人的粉丝,比他/她所供职的媒体官方微博的,还要多。



一位网友提到了这样一个事实:“BBC的一位政治记者跳槽ITV带来的后果,就是BBC一下损失六万twitter粉丝,而且是白送给竞争对手。”媒体人正在比媒体更有大众传播力,记者,正在成为明星——我这里所谓的明星,指的是文艺圈那种经纪人+艺人的模式。



不可否认的是,微博是一种快餐式信息消费,140个字难以说明一个稍许复杂一点的事实。微博上的信息消费者也是一种“饥渴难耐”的心态。要在微博上做一个“名记”,需要懂得三个要诀:快、飞快、比别人快。



这其实是记者的看家本领:抢新闻。但媒体抢新闻到底还要过一个一个审核关,记者自己的微博,自己审核就够了。于是,微博上记者有时候也会说错话。一位知名媒体的知名女记者(14万粉丝)在这次事故中,就报错了一条消息。虽然事后予以更正,但影响已经由N多的转发传播出去了。这位女记者曾经是V字用户,不过也许想着重表明自家言论不代表所供职媒体的言论,故而自行去了V字——但到底,在事故现场的她,又是文字发布又是照片发布,很难讲究竟是职务行为还是纯属个人行为。



BBC记者跳槽所引发的BBC损失,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在催逼记者。未来的记者要求职时,媒体想看看其人有多少粉丝,应该不算过于荒诞。有时候我甚至会想,一个记者的价值究竟几何,微博粉丝会不会算变量之一?正如艺人是靠“知名”吃饭的一样,记者是不是也要靠“知名”吃饭?而这份知名,却是140个字打造的——这个就有点诡异了,吃文字饭的,结果靠140个字。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不会,特别对于专业媒体来说,还是要考察一下记者的某一行专业素质。但微博上如云的粉丝,成千上万的转发评论,会不会给一名记者带来一种“成名”的幻象?而这种其实殊无底蕴的“成名”,会不会给这个行当的职业心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就是:会。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 ... =7657723&page=1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