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299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诸葛亮吊孝 越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11:1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1-3-5 11:21 编辑



上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11:18:31 | 只看该作者


下集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11:28:12 | 只看该作者
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2006年,国家文化部门统计的国有专业豫剧团体数量为167个,是全国拥有专业戏曲团体和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剧种!豫剧〈李清照〉图集(3张)  豫剧旧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由于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曾叫“河南讴”。“豫剧”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剧种,直到1947年秋,开封、兰州、西安三地报界方以此称谓专指河南梆子。新中国成立后,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经过几代老艺术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正式更名为“豫剧”。标志着豫剧艺术产生了质的飞跃,也标志着一门成熟的戏曲艺术开始全面繁荣!   

所以,河南梆子是豫剧的前身,两者的概念不尽相同!   豫剧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台湾等十几个省区,是我国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   在声腔上,豫剧属梆子腔系,音乐划分主要有五大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流行于豫东南的称“沙河调”,又叫本地梆;建国后,在杨兰春等的领导下, 对豫剧四大地域流派唱腔进行了综合吸收和大幅改革,运用科学的发音,融入了歌剧元素,形成了“现代流派”,又称现代戏流派。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起源  豫剧前身河南梆子的起源已经很难考证。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一说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特别是自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
豫剧〈苏武牧羊〉剧照

河南梆子的班社最早始于何时何地,今无可考。据老艺人传说,过去的演员大多出于乾隆年间的蒋门和徐门两家的科班,而开封的“老三班”:义成班、公议班和公兴班,传说都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

  义成班,据1916年2月15日《河声日报》载:“省内义成班,原为开封县署民壮总役于建清所组建,历年以来一般梨园子弟在各处演唱,颇享盛名。”义成班于1926年,在开封相国寺的火神庙内建立了永安舞台。舞台的组织管理分前、后台、前台,主要负责管理剧院内的各种杂务,如售票,接待观众,供应茶水;后台,主要负责演出方面的事务,如确定演出剧目,分配角色以及衣箱、道具等方面的工作。

  天兴班,原是封丘办的科班,历史比较悠久,不少豫剧名演员出自该班。清末民初曾不断到开封演出。知名演员有李剑云(小名壮丑,工旦)、阎彩云(工旦,1982年去世),其他主要演员有时登科、张治林、聂二妮、孔宪玉、李玉仙、张廷华、李法魁等。

  杞县的"六班"、"捕班"(县衙办的)以及马、武、郑、郝、刘、常六姓联办的"六姓家班"等,均为辛亥革命后的著名班社,演员水成、一阵会、田苟、何运、金成等,均为当时名角。
清朝时期  据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成书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杞县志》记载,当时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据当时的碑文资料记载内容,明皇宫是“当年演剧各班祈祷宴会之所,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于道光年间(1821-1850)河工决口,庙宇冲塌,瓦片无存”,可见在道光之前,梆子戏就早已存在。

  这些记述与艺人间的传说相符。据一些老艺人追忆,他们在1912年前后学艺时,曾听师傅说起河南的“内十处”,即祥符(今开封)、杞县、陈留(今开封)、尉氏中牟、通许、仪封、兰封(今并入兰考)、封丘、阳武(今并入原阳)和“外八处”即淮阳、西华、商水、项城、沈丘、太康、扶沟、鹿邑。据艺人相传,河南梆子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徐门两家,蒋门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徐门在开封东面的清河集,都曾办过科班。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河南梆子更多地进入城市演出。当时开封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庆茶社、澄怀茶社、庆茶社、东火神庙茶社、同乐茶社等,均争相邀聘河南梆子班社,义成班、天兴班、公议班、公兴班等因而活跃一时。此后,郑州、洛阳、信阳、商丘等城市相继出现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戏园。在农村,则每逢迎神赛会必演戏,在一些地区,所演多属河南梆子。
陈素真《宇宙锋》剧照

20年代末到30年代,河南梆子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开封相国寺先后建立了永安、永乐、永民、同乐四个河南梆子剧场,许多著名艺人如陈素真、王润枝、马双枝司凤英、李瑞云、常香玉、赵义庭、彭海豹等,云集于开封。

  1935年初,以樊粹庭为首成立了豫声戏剧学社,改永乐舞台为豫声剧院,陈素真所在的杞县戏班和赵义庭所在的山东曹县戏班均参加了该学社。豫声戏剧学社革除了旧戏班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对表演和舞台美术等进行革新,并演出由樊粹庭创作的《凌云志》、《义烈风》、《霄壤恨》、《涤耻血》、《三拂袖》等剧目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采"醒狮怒"之意,改学社为狮吼剧团

  1936年,常香玉周海水班社到开封,演出于醒豫舞台。1937年成立中州戏曲研究社,演出由王镇南编写的《六部西厢》、《哭长城》等古装戏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现代戏《打土地》。《打土地》是豫剧演编现代戏的开始。与此同时,永安舞台的王润枝、马双枝、鼓海豹、杨金玉等也演出了不少传统剧目。名角云集,促进了豫东调、豫西调的合流,促进了河南梆子的发展和提高。

  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开封后,狮吼剧团、周海水的泰乙班,以及常香玉等团体和演员先后到西安,并以西安为中心,在西北城乡演出,扩大了河南梆子的影响和流行地区。从抗日战争开始到建国前,西安也出现了不少河南梆子团体,如樊粹庭领导的狮吼剧团,常香玉为首的香玉剧社毛兰花为首的凤麟剧团,崔兰田为首的兰光剧社。还有孙老七创办的河南灾童戏剧学社(原西藏豫剧团前身)等。
新中国时期  
台湾豫剧团演出剧照

新中国成立后,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经过几代老艺术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正式更名为“豫剧”。标志着豫剧艺术产生了质的飞跃,也标志着一门成熟的戏曲艺术开始全面繁荣!

  1956年成立了河南豫剧院(后来解体为现在的省一、二、三团),1962年举行了豫剧名老艺人座谈会演,1980年举行了“豫剧流派汇报演出”,逐渐形成各大豫剧流派,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1990年后又举行了“93十大名旦”的评选和举办了中国豫剧艺术节,同时豫剧从河南周边向西北、西南、东北等地传播,最盛时北到黑龙江,南到贵州,包括西藏等省、区、市都有专业剧团的分布。据1984年统计,豫剧专业剧团数量达到239个,业余剧团总量则在7千个以上,成为梆子腔大家族最有生命力的一支。

  进入21世纪,豫剧事业在新一代领军人物的努力下,新作品屡次获得国内国际大奖,并且多次出国演出,使豫剧又有了新的发展。

编辑本段乐器与曲牌  豫剧乐队的文场主奏乐器,早期为大弦(八角月琴,演奏员兼吹唢呐)、二弦(竹或木质琴筒蒙桐木面的高音小板胡)和三弦(拨弹乐器)。20世纪30年代,樊粹庭先生节借鉴山东梆子的伴奏乐队,引进了板胡,大弦、二弦逐渐弃置,改用中音板胡为主弦。50年代以后,一般的文场中逐渐增添了二胡、琵琶、竹笛、笙、闷子、大提琴等。有的还增加了坠胡、古筝等。亦有增加小提琴、中提琴及西洋铜管、木管乐器的,组成中西混合乐队。

  豫剧文场中的传统伴奏曲牌有300多个,其中唢呐曲牌130多个,横笛曲牌20多个,丝弦曲牌170多个。

  唢呐曲牌中常用的有:[春来到]、[大汉东山]、[小汉东山]、[大桃红]、[小桃红]、[大开门]、[小开门]、[大风入松]、[小风入松]、[文二凡]、[武二凡]、[水龙吟]、[新水令]、[折桂枝]、[晏驾令]、[山坡羊]、[红绣鞋]、[唢呐皮]、[娃娃]等。

  横笛曲牌常用的有:[朝天子]、[五六五]、[哭皇天]、[云霄歌]、[石榴花]、[花朝元歌]、[百鸟朝凤]、[鸡爬坡]、[小开门]等。

  丝弦曲牌中常用的有:[小花园]、[九连环]、[花错字]、[小红鞋]、[苦中乐]、[浪淘沙]、[油葫芦]、[呓怔]、[算盘子]、[娶嫁]等。

  豫剧乐队武场的主要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手镲、小锣和梆子等。

  豫剧武场的锣鼓点共有三大类:一、开台锣鼓点,主要由[混加官]、[毛边]、[鲍老催]等。二、配合表演动作及烘托舞台气氛的锣鼓点。大多与京剧相同,但有的叫法不同。常用的有各种形式的[一锣]、[两锣]、[三锣]以及[收头]、[四击头]、[紧急风]、[战场]等。三、唱腔中的锣鼓点,剧种特色较突出。较常用的有[迎风]、[到脱靴]、[拐头钉]等。流水板类中有各种[流水头]以及[一滴油]等。散板类中有各种[非板头]、[滚白]等。二八板类锣鼓点最为丰富,又分为单鼓条和双鼓条两类。除两者都有的[串锤]、[长锣]等外,单鼓条类中常用的有[里撇]、[外撇]等,双鼓条中常用的有[五钉锤]、[梆子穗]、[风搅雪]等。加上其他附属板式唱腔中的各种锣鼓点,总共不下百种。另外,河南在节日时都会唱豫剧。

编辑本段角色行当  由“生旦净丑”组成。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戏班组织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脸,四兵四将四丫环;八个场面两箱官,外加四个杂役”。“四生”即老生、大红脸(红生)、二红脸(武生)、小生;“四旦”即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副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丑)。也有五生、五旦、五花脸的说法。演员一般都有自己专工行当,也有一些演员则一专多能,工一行外,兼演他行。
豫剧〈新白蛇传〉剧照

早期豫剧以“外八角”(四生四花脸)戏为主,生行戏占重要地位。生行的大红脸和二红脸的界限很严,大红脸专演关羽;二红脸专演赵匡胤、秦琼、康茂才等类角色,主要是武功戏。小生行一般有文武之分,也有的演员文武兼备,武功戏较出色。大净主要以唱工取胜,三花脸除表演诙谐风趣外,武功戏也有“盘绳”、“吊水桶”、“空中还原”、“探海”、“元宝顶”、“大翻身”等不少绝招。旦行在以“外八角”为主时代,只占次要地位,但随女演员的登台与逐渐增多,在豫剧中取得了主导地位。

  各行当都有自己的表演要诀,如手势要诀是“花脸过项,红脸齐眉,小生齐唇,小旦齐胸”,武打戏的短打要诀是“身如蛇形眼似电,拳如流星,腿似钻;稳如重舟急似箭,猛、勇、急、快、坐、站稳如山”,在枪路上,有“走丝”、“连九枪”、“十三枪”、“九个鼻”、“八杆”、“单倒”等路数。青衣中闺门旦的表演要诀是“上场伸手似撵鹅,回手水袖搭手脖;飘飘下拜如抱子,跪下不能露脚脖”,“说话不看人,走路不踢裙,男女不挽手,坐下看衣襟”。彩旦的表演要诀是“斜眼偷看人,说话咬嘴唇;一扭浑身动,走路摔汗巾”。小旦的出场式是“出门按鬓角,双手掖领窝,弯腰提绣鞋,再整衣裳角”。小生的表演要诀是“清、净、冲”。“清”是清秀,唱词吐字清,神态秀气;“净”是动作干净利落,恰到好处;“冲”是武打勇猛,精神振奋。

编辑本段豫剧剧目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使豫剧事业又有了新发展。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试夫》、《苹果,红了》、《泪洒相思地》等等。
常香玉《花木兰》剧照

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花枪》、《三上轿》、《宇宙锋》、《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春秋配》等。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打金枝》、《三哭殿》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许多剧目。等。其中《花木兰》、《花打朝》、《穆桂英挂帅》、《梵王宫》、《洛阳桥》、《唐知县审诰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等几十部均摄制成影片。

  进入21世纪,豫剧又涌现出了许多新作品,如《铡刀下的红梅》、《常香玉》、《新白蛇传》、《村官李天成》、《程缨救孤》、《清风厅上》、《香婚女》等,能否经得住历史的考验,需要主创人员深思。

编辑本段代表人物  豫剧的代表人物有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豫剧六大名旦”,代表六大风格旦角流派,旦角流派还有“台湾豫剧皇太后”张岫云创立的张派,宋桂玲的宋派,王秀兰的王派,安金凤的安派等;小生赵义庭、王素君王希玲,代表三大风格小生流派,须生唐玉成唐喜成、刘忠河、刘新民李树建,代表五大风格须生流派,黑脸李斯忠的李派,丑角牛得草的牛派也很有特色。建国后的现代戏创作又涌现出高洁马琳魏云王善朴柳兰芳等“豫剧五大主演”。1993年评选出“93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张宝英(河南)、王清芬(河南)、虎美玲(河南)、牛淑贤(河北)、李喜华(湖北)、菅爱梅(河南)、朱巧云(河南)、李金枝(河南)、陈淑敏(河南)、马莉(河南)、胡小凤(河北)、章兰(山东)等。

  豫剧先后有30人32次夺得梅花奖,涉及6省20家院团。 下表为梅花奖获得者名单及其所属院团。

  
1王红丽(二度梅)河南省小皇后豫剧团
2章 兰(二度梅)山东省聊城市豫剧团
3汤玉英 河南省豫剧三团
4王清芬 河南省豫剧二团
5牛淑贤(梅花榜首)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6虎美玲 河南省郑州豫剧院
7胡小凤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8李喜华 湖北省襄樊豫剧团
9李金枝 河南省豫剧一团
10谷秀荣河南省豫剧一团
11陈淑敏 河南省洛阳豫剧团
12小香玉山西省太原豫剧团
13李树建河南省三门峡豫剧团
14朱巧云河南省开封豫剧团
15周 桦 甘肃省兰州豫剧团
16张春玲 湖北省十堰市豫剧团
17朱桂芹 山东省菏泽市豫剧团
18颜永江河南省平煤集团豫剧团
19金不换河南省鹤壁豫剧团
20苗文华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21汪荃珍河南省豫剧三团
22贾文龙河南省豫剧三团
23李新花山东省济宁市豫剧团
24杨红霞河南省豫剧三团
25王 惠 河南省豫剧一团
26刘晓燕河南省平顶山豫剧团
27田 敏河南省豫剧二团
28郭英丽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29陈新琴河南商丘市豫剧院
30徐俊霞河南省豫剧一团
 另外,因豫剧旧称河南梆子,在安徽北部和江苏徐州一带仍俗称淮北梆剧、江苏梆子,广义上,豫剧梅花奖还包括:

  姓名 剧团 届数

  张 虹 江苏省梆子剧团 9

  凌 燕 江苏省梆子剧团 18

  张晓东 安徽省梆剧团 19

编辑本段豫剧流派  豫剧流派可分为因流传地域、语音不同形成的区域性艺术流派,以及艺术家表演、唱腔风格、弟子传承不同形成的风格流派。
音乐和地域流派  豫剧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等因素的影响,在音乐上形成了带有区域性的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即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又称"西府调");形成于豫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其中"祥符调"、"沙河调",从唱腔的板式结构、调式、旋律、节奏、句法组成和语音等方面看,都和"豫东调"比较近似,故统称"豫东调"。建国后,在杨兰春等的领导下, 对豫剧传统唱腔进行了综合吸收和大幅度改革,运用科学的发音,融入了歌剧元素,形成了“现代流派”,又称现代戏流派。
〈朝阳沟〉演出海报

"豫东调"唱腔主音为"5",以中州音韵和商丘、开封的语音为基础,在传统演唱中多用假嗓(二本腔),声音高细,花腔较多,具有激昂、豪放、明朗、花俏的特点。"豫西调"唱腔主音为"1",以中州音韵和洛阳语音为基础,在传统演唱中多用真嗓(大本腔),声大腔圆,寒韵(哭腔)较多,具粗犷、浑厚、悲壮、深沉的特点。这两大腔系30年代开始有了交流,建国后,清除"门户之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融会贯通。

  而“现代唱腔流派”,是杨兰春在传统豫剧唱腔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和创新,以专业的音乐创作方法为依据、以科学的发声方法为准则、以色彩丰富的音响为前提、以表现内容、塑造形象、刻画人物为目标、以完整的舞台艺术为原则、以突出豫剧艺术那种浓郁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朴实的生活气息为宗旨,丰富、发展、健全丁豫剧音乐的表现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音乐和唱腔风格,它打破了豫剧的地域限制,在豫剧的改革和创新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艺术家风格流派  1927年以前的河南梆子没有女演员。出现了女演员后,逐步形成了以陈素真、常香玉、马金凤、阎立品、崔兰田五大名旦为代表的表演流派,陈派古朴典雅、常派激昂奔放,马派刚健明亮,崔派深沉含蓄,阎派细腻委腕。目前,五大流派桃李天下。其他旦角及生、净、丑行的卓越艺术家也开创了不同风格的流派。

  豫剧流派大全

  行当 代表 剧目

  常香玉 常派 青衣、花旦 《拷红》、《白蛇传》、《花木兰》等

  陈素真 陈派 青衣、花旦 《宇宙峰》、《三上轿》、《洛阳桥》、《女贞花》、《春秋配》《三拂袖》等

  崔兰田 崔派 青衣、花旦 《桃花庵》、《三上轿》、《秦香莲》等

  马金凤 马派 帅旦、老旦 《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

  阎立品 阎派 闺门旦、刀马旦 《秦雪梅》、《游龟山》、《西厢记》等

  桑振君 桑派 青衣、花旦 《白莲花》、《桃花庵》、《对绣鞋》等

  张岫云 张派 花旦、老旦 《杨金花夺印》 《平辽东》、《阴阳河》等

  宋桂玲 宋派 花旦 《抬花轿》、《八件衣》、《蝴蝶杯》等

  王秀兰 王派 花旦、青衣 《王金豆借粮》、《风雪配》

  安金凤 安派 青衣 《白莲花》、《铡美案》、《斩岳云》等

  唐玉成 唐派 红脸 《反徐州》、《杨河堂》、《闯幽州》等

  唐喜成 唐派 红脸 《洛阳令》、《三哭殿》、《辕门斩子》等

  李斯忠 李派 黑脸 《下陈州》、《司马矛告状》等

  吴心平 吴派 黑脸 《岳飞》、《包青天》、《屈原》等

  牛得草 牛派 官丑 《十八扯》、《七品芝麻官》、《卷席筒

  高兴旺 高派 文丑 《卷席筒》、《推磨》、《喝面叶》等

  王素君 王派 小生 《必正与妙常》、《小二姐做梦》等

  王敬先 王派 刀马旦 《梁红玉》、《涤耻血》、《三拂袖》等

  赵义庭 赵派 小生 《南阳关》、《八郎探母》、《贩马记》等

  刘法印 刘派 武生 《黄鹤楼》、《提寇》、《八大锤》等

  王希玲 王派 小生 《风流才子》、《情断状元楼》等

  刘忠河 刘派 红脸 《打金枝》、《三打金枝》、《血溅乌纱》

  李树建 李派 须生 《清风厅上》、《程缨救孤》、《苏武牧羊》

编辑本段艺术特点  豫剧一向以唱见长,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早期豫剧(河南梆子)表演的舞台装置极为简单,往往只用芦席、箔子一挡,台上一桌二椅,即可开演。打小锣、敲梆子的人员兼“检场”。进入城市后,有较固定的剧场,舞台装置才有所改进。豫声剧院已采用一些布幕、布景,旦角服饰讲究“老旦清,正旦俊,花旦风流”。此后又受京剧服饰的影响,已基本与京剧服饰相同。

  豫剧传统程具有浓厚的中原地方特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革新,创作由粗到细,粗中有细;由俗到雅,雅俗共赏,表演艺术日臻完美。

编辑本段音乐结构  豫剧的唱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其主要声腔板式有四种,即二八板、慢板、流水板、散板。

  二八板在豫剧的四大板类中表现力最强,变化最丰富。除二八板这个基本板式外,还可分为慢二八板、中二八板、二八连板、快二八板、紧二八板、紧打慢唱等板式。因过去是由两个八板(八小节)组成的一个乐段循环反复使用而得名。随着表现内容的不断丰富,这种固定呆板程式已被突破。今二八板结合了豫东调、豫西调两大流派的唱法而构成,一板一眼2/4拍,可构成上百句的大唱段,主要用于叙事。又可据剧情和人物感情变化的需要有不同变化,既能表现明快、爽朗、喜悦,也能表现急切、紧张和激愤、悲痛的情景。此外二八板还可派生出呱哒嘴、狗撕咬、乱弹、垛板、搬板凳等。

  慢板类有[慢板]、[金钩挂]、[反金钩挂]、 [迎风板]等板式。一般为4/4拍的三眼板,其上下句唱腔起于中眼而落于板上。上句落音较自由,下句落音豫东调和豫西调不同。[慢板]是豫剧唱腔中常用的板式之一。它的前奏过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用的有"六梆"、"四梆"、"导四梆"和"迎风一梆"等。[慢板]的起腔形式又分整板和散板两种。整板起的称为"头句腔",散板起的是将第一句(上句)唱"栽板"或"大板起",从第二句(下句)进入[慢板]。[慢板]中普通上下句的基本结构是将一句唱腔分为两个分句,中间有个小过门;全句唱腔之后,随句尾落音有一个"八梆"跟腔过门(也可以减少为四梆或完全省略)。[慢板]的行腔除上述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外,还有通过局部的变化而产生出来的多种花腔。上句有"头句腔"、"三句腔",下句有"单过板"、"双过板"等。{慢板}的收腔又称"锁板",基本结构与普通的下句相同,只是收腔时速度大多渐慢,并随着收腔尾音有一个简短的过门。[慢板]的速度伸缩性较大,可以随其内容情绪的不同而用快、中、慢的速度。

  流水板亦为豫剧常用的板类之一,可分为流水板、慢流水板、快流水板、流水连板等。唱腔一般都是眼起板落的一板一眼的形式。可根据需要作不同速度的变化。曲调比较自由灵活,旋律流畅,节奏跳荡,既适用于表现欢快活泼的情景,也适用于表现压抑、忧伤的情感。它还派生出垛板、两锣钻子等。它的主要特征是旋律中跨小节的切分节奏特别多,无论是唱腔的起落,还是唱腔旋律中的起伏、转折,大多出现在眼位上。[流水板]的上句落音较自由,下句落"5"或"1"音,在普通的上下句结构中,随着唱腔尾句的落音,一般都有跟腔过门。其前奏过门与[二八板]基本相同,知识起板簧头不同。[流水板]的起腔和收腔形式繁多。流水板类重点附属性板式主要有[流水连板]和[两锣赞子]等。

  飞板也作"非板",无板无眼,节奏自由,是一种朗育式的唱腔,属于散板类。此外,还有滚白、栽板、叫板等。又有"哭韵"、"行韵"、"绝韵"三种格式。"哭韵"表现悲痛、哀怨的情感;"行韵"多用于吐诉叙述,"绝韵"适用于表现果断、激昂的情感。一般用飞板的唱段都较短,四、六、八句即转入其他板式。

  以上四大板类的唱词一般都是用"三、三、四"格律的十字句,或"二、二、三"格律的七字句。有时也用一些字数不等的长短句,如二八板中的呱嗒嘴即以五字句为基础,飞板中的滚白即为有唱有白的散文体句式。

编辑本段豫剧名家  从民国十六年(1927)起,京剧界首先吹起流派风,以表演者姓名当作流派的标记,正象征着个人的表演风格已经成为传统戏曲界的楷模。无论是剧评家、表演家、剧作家、戏迷们,开始以派别来品论表演者的艺术风范,“流派”便成为一种习惯用语,影响所及,豫剧也出现了流派的说法,经常被谈论的有陈(素真)派、常(香玉)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派、桑(振君)派等旦角六大流派。流派的出现对豫剧来说有正面的激励意义, 每一类派别的表演特色都是直接促进豫剧成长的重要因素。兹就上述几派分叙于下:
豫剧名旦六大家  陈素真(1918 -1994),豫剧表演艺术家,陕西富平人。 她本名王若瑜,八岁随义父陈玉亭学戏,改艺名陈素真,同时拜孙延德为师学青衣,唱腔属祥符调。十岁登台,为豫剧第一个女演员。
豫剧六大名旦之陈素真

17岁即被誉为“豫剧皇后”,22岁又获“梆子大王”,“河南梅兰芳”的美称。1937年她去北京学习京剧武功,发展了豫剧的武戏。同年与樊粹庭合办狮吼剧团,并开始在唱腔、表演、化妆、服装等方面进行了革新,从而丰富了豫剧的表演手段,期间演出了樊编的《三拂袖》、《霄壤恨》、《女贞花》、《涤耻血》等新戏。她于1936年病嗓,致力于做功戏。陈素真的唱腔俏丽精巧,表演细致秀美。擅演剧目有《三上轿》、《宇宙锋》、《梵王宫》等。陈素真从艺66年,积一身绝技,文武生旦不挡,唱念做打俱佳。她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开创了豫剧舞蹈化、技巧化、形式美之先河,形成独具一格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陈派”艺术,成为豫剧祥符调卓有影响的代表。

  陈素真还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戏剧教育家,曾培养出吴碧波、关灵凤、牛淑贤、胡小凤等一大批艺术人才。她还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常香玉(1923 -2004),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巩县人。 出身艺人家庭的她,九岁随父张福仙搭班学戏,拜翟燕身、周海水为师并随义父姓改名为常香玉。初学小生、须生、武丑,后专演旦脚。幼功深厚。
豫剧六大名旦之常香玉

十岁登台,十三岁主演6部《西厢》,名满开封。原唱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合豫东、祥符各调,并吸收曲剧、坠子、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剧等一些唱腔,别创新腔。1938年后因病不能再演武戏而潜心钻研青衣、花旦表演和说白的改革。1941年赴陕甘演出。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社,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华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有“爱国艺人”之誉。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同年出国演出。

  “常派”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多彩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她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分会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是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崔兰田(1926 -2003),豫剧表演艺术家,山东曹县人。 她5岁随父母逃荒到河南郑州,11岁人豫西名须生周海水的大乙班并拜其为师学须生,先后演出了《申包胥挂帅》、《斩白士其》、《胡迪罗阎》、《刘全进瓜》等。后又师承豫西名旦贾琐、张庆官为师改演旦角。
豫剧六大名旦之崔兰田

16岁出科,加入洛阳豫声剧社,主演了《凌云志》、《克敌荣归》、《霄壤恨》、《桃花庵》、《秦雪梅》等剧,在豫西一带极受赞誉。崔兰田自组班社后以一出《秦香莲》名振西安。在此期间,崔兰田通过与常香玉、陈素真同台演戏,从多方面学习了两位名家的长处,还广泛吸取了京剧、秦腔、评剧、曲剧等剧种演唱方法和表演技巧,兼容并蓄,融会贯通,使她的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崔兰用的演唱以豫西调为主,兼用豫东调,是豫西流派的代表演员之一,在“豫剧十八兰”当中,其成就和影响为最大。她擅长塑造古代妇女中的悲剧人物形象。久演不辍的《桃花庵》、《秦香莲》、《三上轿》、《卖苗郎》被誉为崔派艺术的四大悲剧。

  崔派唱腔深沉浑厚,含蓄蕴藉,韵味悠长。尤其是特有的鼻腔音和高低腔对比的演唱方法,幽咽低回,生动鲜明,富有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她的表演,庄重大气,做而不过,含而不露,以静显动,朴实无华。崔兰田所扮演的悲剧人物,其唱其表,无不渗透着她对妇女命运的观察和体悟、理解和同情,给人一种凝重的历史苍桑感。

  马金凤(1922 -),豫剧表演艺术家,山东曹县人。 原姓崔,小名金妮。6岁随父学艺唱河北梆子。因她刻苦好学,聪慧过人,与父同台演出了《三义记》、《刘二姐赶会》、崭露头角,被誉为“七岁红”。
豫剧六大名旦之马金凤

14岁正式登台演出,经常上演的剧目有《老征东》、《罗焕跪楼》、《三娘教子》、《对花枪》等。

  解放后,马金凤与剧作家宋词合作,对《老征东》进行整理,易名为《穆桂英挂帅》。1953年到上海演出时,曾得到梅兰芳的具体指教。后对剧本和演出进行了多次认真地锤炼和加工。1956年进京演出《穆桂英挂帅》轰动了首都剧坛,被誉为“真国色”的“洛阳牡丹”。她的嗓音明亮纯净,清脆圆润,音质坚实、柔韧,唱法上以假声为主,真假声结合运用;唱工以大段叙述性“豫东调”“二八板”为其擅长,吸收山东梆子的音调加以融化;唱腔结构严谨,旋律简练、朴实,节奏明快、舒展,技巧娴熟,造诣深厚。其特点刚健豪爽,深入浅出,蕴藉醇化。她演的穆桂英溶融青衣、武旦、刀马旦等表演程式为一炉,独具匠心地创造了适合剧情人物需要的“帅旦”这个新的艺术行当,成功地塑造了气宇轩昂、雍容大度、巾帼英雄穆桂英的艺术形象。

  1958年中央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穆桂英挂帅》。该剧影响全国;至今盛演不衰。尤其那“五十三岁又出征”的成套唱腔,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在60余载的艺术实践中,马金凤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形成了“马派”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代表剧目《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都已拍成戏曲艺术片。

  阎立品(1920 -1996),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封丘人。 她的父亲阎彩云是清末民初著名豫剧男旦。受家父熏染,她自幼爱戏,10岁即人开封义成班,拜师豫剧名演员杨金玉门下,学演了《咬箭头》、《洪月娥背刀》、《烈火旗》、《玉虎坠》等几十出戏。学艺期间,阎立品在前辈艺人身上学到了“学艺先学艺德,立艺先立人品”的道理,这道理成为她一生做人做戏的准则。
豫剧六大名旦之阎立品

1938年日寇入侵中原,为不给鬼子唱戏,正值青春妙龄的阎立品竟狠心削发,女扮男装,到尚未沦陷的扶沟县埋名隐居,显示出高尚的气节和操守。四十年代初,阎立品辗转活跃于豫东南一带,先后和豫剧名旦徐艳琴、常香玉同台演出,并排演了爱国剧目《守湖州》、《克敌荣归》。在高手云集的界首,阎立品吸收了许多不同剧种和名家的表演技法,注重刻画人物,注重精雕细琢,戏越演越有味,越演越红火,在当时与徐艳琴、毛兰花、马金凤并称为界首豫剧“四大名旦”。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阎立品重返开封大舞台,并先后在郑州、蚌埠等地搭班演出。1954年初,阎立品被京剧大师梅兰芳破例收为弟子,确立了主攻闺门旦的方向,逐步形成了“七分神韵,三分造型,重神传神,运神展姿,造姿展美”的艺术风格。在行腔上追求以情带声、字正腔圆,常常为扩展音域,求一新声,苦咏千百遍。代表名剧有《秦雪梅》、《蝴蝶杯》、《玉虎坠》、《碧玉簪》、《盘夫索夫》、《西厢记》等等。

  桑振君(1929-2004),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陈留人。 自幼学习河南坠子,后改学豫剧。 桑振君不仅继承了豫剧不同地域派别的演唱传统,而且擅长从各种表演流派以及多种姊妹艺术中,吸取精华,发展变化,而后融会贯通,最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桑派”演唱艺术。
豫剧六大名旦之桑振君

她在豫剧声腔中,将河南坠子这门艺术吸收到豫剧之中,豫剧的旋律显得丰富多彩,优美耐听。正是由于她把河南坠子的韵律和嘴皮功夫巧妙地融入唱腔,才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演唱风格。她的声腔甜润娟丽,旋律变化有致,尤以“口伶齿俐、韵乖字巧”出名。

  她早期的拿手戏《对绣鞋》、《桃花庵》、《秦雪梅观文》、《投衙》等,多是以唱功为主的传统剧目。几十句或上百句的段式,几个字乃至几十个字的句子,一经她的口唱出,慢时如泣如诉,快时如珠落玉盘,声情并茂,与众不同。因此,在声腔造诣上,她确有“百句不竭”的惊人功力,且表演细腻,善于刻画人物,在20世纪40年代的广大民众中就已经享有很高的声望,在民间流传着“不回门不探亲,也要去看看桑振君”、“断了烟断了茶,省下钱也要听桑振君唱《投衙》”,更有痴迷者说:“搭上二亩地,也得看看桑振君的戏”等等。她主演的《打金枝》、《下陈州》、《八件衣》、《白莲花》、《桃花庵》、《对绣鞋》、《观文》、《投衙》等剧目,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就由中国唱片社录制发行。
其他流派名家  其他旦角流派还有“台湾豫剧皇太后”张岫云创立的张派,宋桂玲的宋派,王秀兰的王派,安金凤的安派等;小生赵义庭、王素君、王希玲,代表三大风格小生流派,须生唐玉成、唐喜成、刘忠河、刘新民和李树建,代表五大风格须生流派;黑脸李斯忠的李派,丑角牛得草的牛派也很有特色。择要介绍如下。

  张岫云(1928-) ,旦行女演员,艺名“万里云”。河南省临颍县人。她8岁时曾受教于豫剧名旦“玻璃脆”,一年后入“万家班”学艺,之后又曾拜豫剧名家杨金玉门下学艺,工青衣、闺门旦。
张岫云和马金凤两位大师

还曾拜师于豫剧名小生“筱火鞭”。因其拜师多,学的行当、剧目多,因此在她16岁后演出于豫东及界首等地时就以能文能武有了较大影响。张岫云于1949年随国民党军队撤往越南,1953年又随军赴台,先后在越南参加了军中康乐组织新生剧团、中州剧团。到台湾后,以其为首成立了海军陆战队飞马豫剧队,开豫剧入台之先河。飞马豫剧队成立后初次公演就轰动了台湾。张岫云也从此在台湾一举成名。1954年,张峭云曾率“飞马”进行了环岛巡演,所到之处好评如潮,被誉为“台湾豫剧皇太后”。

  张岫云之所以在台湾能以精湛的表演技艺红遍全岛,除了她继承了豫剧传统演唱和表演艺术之外,还得益于她大量学习了京剧的表演艺术。自40年代开始,她就十分留意学习京剧的表演艺术,到台湾后,在与许多京剧艺术家的交往中,取长补短,不断创新,使其表演较之40年代的豫剧来说已“雅化”了许多。曾与梅兰芳先生共事多年的齐如山先生看了张岫云的演出后也承认张岫云的表演是出色的,是不输于京剧演员的。在丰富、提高表演技巧的同时,张岫云同其他一些热心豫剧的人士如杨桂发、李淑君等人一起移植了许多其他剧种的剧目,进一步丰富了飞马豫剧队的上演剧目。同时,为了使“飞马”豫剧事业在台湾后继有人,1959年,“飞马”招收了首批学员26名,张岫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她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培养出了王海玲、刘海燕等一批台湾豫剧艺术的中坚力量。 张岫云对豫剧在台湾的发展贡献巨大,她也因此多次获得各种嘉奖。她的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天门阵》、《秦雪梅》、《刀劈杨藩》、《阴阳河》、《洛阳桥》等。

  宋桂玲(1933-1999),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开封人,国家一级演员。10岁进开封快乐戏院学唱豫剧,专攻刀马、花旦。曾师从豫剧老艺人赵清和,后又曾随京剧艺人金丝猴学练武功,12岁便以“文武双全”之誉担任主演。她性情刚烈,学艺刻苦,勤于钻研。从艺57年,积一身绝技。宋桂玲一生演出了近150部戏,不仅以花旦、闺门旦著称,而且能翻能打,是豫剧女演员中少有的“文武全能”。1952年,年仅19岁的宋桂玲参加中南区戏曲观摩会演,以一折《投衙》竟与“豫剧皇后”陈素真获同等奖励。之后,又赴朝鲜前线参加了“抗美援朝”慰问演出,20岁时已闻名遐尔。她的《秦香莲》、《桃花庵》、《穆桂英下山》等在广大观众中享有盛誉。尤其是经她精心修改的传统剧目《香囊记》(修改后名为《抬花轿》),精彩至极,轰动一时。1982年4月在北京演出时,国际剧协英国中心主任米歇尔、朱里安特意拜访宋老师,十分推崇她的表演、演唱。著名导演谢添也非常喜爱此剧,要为宋老师拍电影。时至今日,《抬花轿》的剧名已经代替了以前的《香囊记》、《文武换亲》,每逢欢庆时刻,“府门外三声炮花轿起动”的唱段还都是必唱的曲目。此剧已经成为了豫剧花旦行当的看家戏。

  王秀兰,女,1925年6月21日出生,河南民权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王秀兰开始享誉艺坛,1940年她同常香玉在西安同台演出《西湘记》、《二度梅》、《桃花庵》、《秦雪梅》等剧目,豫西、祥符风格相得益彰,斐声豫陕。王秀兰表演风格端庄大方,温文尔雅,行腔正宫大调,音色甜润,表演稳健洒脱,不枝不蔓,在古城开封艺坛上独领风骚数十年。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她和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敬先、王素君一起联袂演出,珠联璧合,“汴京三王”传为佳话。主要代表剧目有《王金豆借粮》《风雪配》《刘金定下南唐》。

  安金凤,女,1933年8月出生。豫剧旦角,沙河调名家。又名齐小凤。郑州市人。自幼学唱河南坠子,1949年改唱豫剧,在郑州老坟岗拜豫剧名旦阎彩云为师,专工青衣花旦,学会了《毛红跳花墙》、《抱琵琶》等戏。1950年,齐小凤主演的《打春桃》一剧参加郑州市戏曲会演,并获奖。她扮演的秦香莲、窦氏、周凤莲、胡凤莲、白莲花、花木兰、麻风女等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演现代人物江姐、阿庆嫂、李奶奶等也较成功。安金凤嗓音圆润、做戏稳健、扮相干净,其代表剧目主要有《白莲花》、《铡美案》、《香囊记》、《洛阳桥》、《斩岳云》等。

  唐玉成(1895-1973),豫剧须生,河南虞城人。1904年入玩友班,攻花脸、红脸。1906年入夏邑罗家班学艺,师从况凤仙(艺名科马,旦角)。1920年又拜师冯垛,赐名玉成,他虚心学习冯垛的演唱技巧,技艺提高,名声大震。 唐玉成是豫东调最有代表性的须生演员,他不仅扮相壮美,表演细腻洒脱,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情态,而且唱腔不同一般,别具风采。在演唱时,多是真假嗓结合,先低后高(一般由C调升到E降调),刚柔相济,浑厚朴实,耐人寻味。他特别擅长运用偷字、嵌字、闪板及哀颤(寒颤)等巧妙唱法,使人听起来既感到粗犷豪放,又别具风采。他演出的代表剧目还有《反徐州》、《杨河堂》、《白玉杯》、《李渊跑宫》、《闯幽州》、《困南屯》、《刘公案》等。1949年,他参加了虞城县人民剧团,还先后演出过现代戏《小女婿》、《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传枪》等。

  唐喜成(1924—1993),河南尉氏人,是著名的豫剧“二本腔”(假声)演员。他幼年唱男旦,17岁嗓音失润,遂苦练武功,改演武生和花脸,同时悉心钻研假声唱法,终于练出了很好的二本腔,成为唱做俱佳的生角演员,人称“响八县,一拿三”(即生、旦、浄三者皆能)。唐喜成的演唱虽以假声为主,但音域并不窄,而且声音宏亮,高低音衔接自然,控制自如。特别是吐字清晰,唱高腔也能保持音色的柔和悦耳,这在梆子戏二本腔演员中是很难得的。在五十年的舞台艺术实践中,他创造性的以宏亮、委婉的“二本腔”和细腻、真实的表演,塑造了众多正直、廉明、潇洒的生角形象。代表剧目有《南阳关》、《辕门斩子》、《三哭殿》等。

  赵义庭(1915-1992),豫剧生角。山东曹县人。他学戏时师从李建才,擅长“豫东调”。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是河南梆子著名文武小生,井于1935年灌制了豫剧的第一张生行唱片。曾先后与陈素真、常香玉长期合作,同台演出,观众评为“珠联壁合,相得益彰”。代表剧目有《南阳关》(饰伍云召)、《八郎探母》(饰杨八郎)、《提寇》(饰寇准)、《黄鹤楼》(饰周瑜)、《贩马记》(饰赵宠)、《白蛇传》(饰许仙)等。

  王素君(1933一 ),豫剧 文小生表演泰斗。生旦兼工,河南开封人。
王素君〈陈妙常〉剧照

王素君5岁从艺,7岁登台。原工旦行,其扮演的苏三、祝英台、刘兰芝(《孔雀东南飞》)以及小二姐,均属上乘佳品。1953年,自在《陈妙常》一剧中反串小生潘必正,引起轰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遂成生行能手,是豫剧界少有的“生旦两门抱”的全才演员。代表作《王金豆借粮》、《小二姐做梦》、《必正与妙常》等。

  李斯忠(1921~1996),男,豫剧净角。河南宁陵人。7岁时学唱民歌,12岁拜王家玉为师,17岁出科,因嗓音洪亮绰号“八里嗡”。他主演的《司马茅告状》1956年获河南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1958年与崔兰田合作,为周恩来总理演出《见皇姑》一折。先后演出数十个剧目,演出的《唐知县审诰命》获建国30周年献礼一等奖。他的唱腔以豫东调为主,豪迈奔放,嗓音洪亮。

  牛得草(1933—1998),男,著名豫剧丑角。河南省开封市人,原名牛俊国。
牛得草品芝麻官

他10岁学艺专攻文丑,在博采旁收、广取众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自成流派,“官丑”尤称一绝。他技艺精湛,唱、念、做、舞俱佳,既讲究程式规范,又力求贴近生活;洒脱雅致,寓庄于谐;既有大家风范,又有乡土气息。其代表剧目有《卷席筒》、《做文章》、《张古董借妻》、《三不愿意》、《拾女婿》等;后期主要演出《唐知县审诰命》(即《七品芝麻官》)。《唐知县审诰命》由牛得草亲自执笔并主演,在1979年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为电影《七品芝麻官》并获第四届“百花奖”最佳戏曲影片奖,其中的一句台词“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脍炙人口。

  高兴旺,男,豫剧丑角。河南省鄢陵县高庄村人。一说为1917年出生。逝世:1983年,农历癸亥年

  12岁跟班学戏。在漯河、许昌等地流动演出。1949年3月参加开封工人剧团,1953年开封工人剧团改名开封市实验豫剧团,1956年合组为开封市豫剧一团。期间,高兴旺一直是“祥符调”当家丑角演员。1959年调河南豫剧院一团,任主要演员。代表剧目有《卷席筒》(饰张仓)、《推磨》(饰李红信)、《喝面叶》(饰王士驼)、《刘二楞卖烧饼》(饰刘二楞)等。1956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获表演一等奖。生前系河南省剧协理事。《豫剧经典收藏》有高兴旺老师的(一拿三),演的是《春秋配》中“检柴”一折,一人兼唱三个角色:小旦、老旦、小生。演得惟妙惟肖,充分表现了高老师的精彩演技和唱工。

  高兴旺表演细腻,善于体验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把生活中的真切感受融入到舞台表演中,充分体现人物鲜明的个性色彩和复杂多变的心灵世界。他主演的现代戏,贴近现实生活,乡土气息浓郁,时代感强,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的唱腔淳朴自然,憨厚流畅,而且情绪饱满,分寸适度,不温不火,亦庄亦谐,具备一种“平民化”的情怀。他主演的《推磨》,使他的艺术达到了新的境界,而且具有鲜明的美学品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著名剧作家  豫剧发展史出现了一批专业和业余的编剧人才,著名者如樊粹庭、杨兰春等。

  樊粹庭(1905~1966),原名樊郁。河南遂平人。中国豫剧作家。被后人称作“现代豫剧之父”。192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学生时代经常出入戏院和票房,与艺人交往,并粉墨登场。1934年创办豫声剧院,自任团长、编剧和导演,改革豫剧的表演、音乐、服装及化妆。1935年开始编写剧本,在20余年中创作、改编剧本58 部,他的剧作思想内容健康、进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的剧作结构严谨、情节曲折、手法新颖。代表作有《叶含嫣》、《涤耻血》、《红珠女》等。他还是一位勤奋的戏曲导演,一生排戏60多部,以细致、深刻见长。

  樊粹庭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作为剧作家,他一生共创作剧本37个,改编剧本20个,其中最著名的有四大悲剧:《涤耻血》、《三拂袖》、《霄壤恨》、《义烈风》;四大喜剧《洛阳桥》、《凌云志》、《女贞花》、《柳绿云》;四大历史剧《王佐断臂》、《水工郑国》、《宋景诗与武训》、《再生铁》;四大神话剧《红珠女》、《劈山救母》、《金山寺》、《雷峰塔》。作为导演艺术家,他是豫剧的第一位专业导演,既是学者型又是专家型,敢于借鉴,勇于创新,追求大俗大雅,文武双美。“樊戏”的风格,“樊戏”的美,也可以说是“樊派”豫剧特色,从他所导演的数百部戏中就十分鲜明而又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作为戏剧教育家、剧团管理家,也是硕果累累,成就卓著。从1934年的开封豫声剧院,到1941年的西安狮吼儿童剧团,再到解放初期的狮吼剧团新生部,先后办训练班八次,培养出优秀人才数百人。尤其是不惜重金聘请高水平的名家执教,这在当时的一般剧团是很难做到的。从樊先生的戏剧思想和一系列的戏剧实践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他的一个总目标,就是一切为了豫剧改革,他的最有戏曲文化史意义的贡献就在于对豫剧的改革。正是由于改革,使豫剧由艺人豫剧向文人艺人结合型方面转换,为豫剧开创出了一种新的文化模式;由于改革,使豫剧结束了只有表演没有剧本的时代;由于改革,使传统豫剧向现代豫剧转换,为豫剧开创了第二传统;由于改革,使豫剧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地方戏中狮吼而起,独树一帜。没有樊先生的豫剧改革,不知豫剧要落后其他地方戏多少年。总之,樊粹庭、“樊戏”、狮吼剧团,给豫剧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也给河南和陕西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戏曲文化资源,也可以说是一部宝贵的“樊戏学”。

  杨兰春,男,豫剧编剧、导演。直隶(今河北)武安人。1952年到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学习。1953年毕业。在学习期间,和田川、胡沙等合作改编的《小二黑结婚》,成为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保留节目。

  1956年起,先后任河南豫剧院艺术室副主任、后任河南省歌剧团副团长,河南省豫剧院三团团长、中共河南省文化局核心小组成员,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副主席、河南分会副主席。是中共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杨兰春先后改编和创作(有的是与他人合作)了《小二黑结婚》、《人往高处走》、《刘胡兰》、《朝阳沟》、《冬去春来》、《朝阳沟内传》等。同时他还导演了不少现代戏和传统戏。如《血泪仇》、《赤叶河》、 《志愿军的未婚妻》、《秦香莲》、《唐知县审诰命》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