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4级博士吴贵学术日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11:1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4 周一
阅读何雨博士的论文专著——《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一个知识共同体的学科贡献》,着重看了导论、第六章《城市化》和《社会化》。书中主要谈到,芝加哥学派的学者们将城市视为实验室,进行了密集的城市研究。他们提出了社会生态学视角,对城市中的社会问题如卖淫、酗酒、流浪汉和少年团伙进行了研究,并创造了个人生活史等研究方法。同时关注城市问题,如Walter Reckless研究欺诈、卖淫和有组织犯罪,FredericThrasher对芝加哥的一千多个帮派进行了系统研究。芝加哥学派的启发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一是将社区作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探索城市中的小社区,例如Ernest Burgess与美国人口普查局合作创建了人口普查区域。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引入了生命史作为研究工具,通过访谈或自传体账户来创建生命史,也即是后来的口述史。
书中谈及费孝通先生对创始人帕克的推崇,以至于生活晚期仍将帕克的论著作为补习的重点书目。联想到近些年大家谈论的作为知识的新闻的认识论创新,重返帕克时代的新闻研究和芝加哥学派的知识贡献似乎有些必要。
115 周二
围绕口述史作相关阅读。简单罗列一下该理论方法:口述史的方法是一种收集和记录个人或群体记忆与经历的历史研究方法。以下是口述史研究的一些关键步骤和方法:1. 题材的确定:确定研究的题材和历史时期。2. 对象的选择:选择口述人非常讲究,可以是通过寻找亲历者或通过媒体广告征集见证人。选择时要考虑代表性和记忆的中性。3. 问题准备:访谈者应准备中性、开放式的问题,避免以主流历史观设定问题,并且要研究口述者背景、经历,确定哪些词不能用。4.采集场地:选择适合的采录场地,如采访对象家中、文献馆等,尊重口述者的意愿,以取得最佳访谈效果。5. 口述资料整理与分析:口述资料需要被整理和分析,这包括从口述到文本的转换、资料的整理方式、与文献史料的互证等。6. 保管利用:口述文献的使用涉及被采访人、采访人、出资人三方利益,需要签署合同,明确对口述材料的拥有权和著作权。7. 访谈方法:包括结构式访谈、非结构式访谈、半结构式访谈、深度访谈、叙事访谈法、事件访谈法、田野访谈法、焦点(团体)访谈法等。8.资料的保存与整理:每完成一份口述文献,其保存有三种形式:原始录音、录像刻成光碟;对外传播录制成MP3格式;永久收藏则用音像合成的DVD技术。9. 访谈资料的分析:包括基本分析方法、话语分析、叙事分析、阅读形式等。
明天阅读使用口述史的相关专著。
116 周三
找了一本入门书籍《口述史读本》看看。其中“成败得失寸心知——读《口述史读本》”。这篇文章指出,鉴于目前内地口述史入行门槛较低,《读本》对于提升有关实践者的专业水准定能发挥积极作用。也就是说,口述史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它需要从搜集口述资料转向基于口述资料的意义探寻,即在口述资料的基础上探寻个体、群体和社会的“心态”。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消解对口述史客观性的质疑,也有助于提升口述史研究的层次。
117 周四
思考了一下之前写的跟灾难传播相关的选题,看口述史能否作为研究方法从而做一些新东西。看了一下美国主流史学杂志《美国历史杂志》和《口述历史评论》都刊登相关研究成果,显示了学术界对口述史在灾难传播中应用的关注。他们认为口述史被用作记录、理解与反思灾难事件与灾难记忆的重要手段。在重大灾难发生后,相关部门通常会开展口述历史计划,以收集和保存幸存者的记忆和经历。其中选择口述史的研究对象非常讲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某一阶段、某一课题寻找亲历者,对能找到的、有表达愿望的进行口述调查记录;二是通过当地媒体或发布广告来征集口述人。在口述采访中,往往会不断发现新的人选确定为口述对象,这些人选的记忆往往更中性,其价值更大。
118 周五
在散步的时候不断回想导师那句话:如何尽量地思考媒体行业的问题。想到目前上课探讨两个东西,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新修订通过;二是都市报的大面积停刊。在突发事件中媒体应当干什么、能干什么,需要思考;另一方面,都市报跟城市之间的关系一向密切,停刊能否从口述史来进行一些研究?
119 周六
今天又看了一下《以德为体:关于道德和自由的人类学》这本书。不得不说,前面一部分文献梳理的功力太强啦,以及后面作者的一些观点也引人深思。真是一本想做满笔记的书籍。看到豆瓣该书袁长庚老师的评论:具有开启人类学新的游戏规则的潜力。如何将“美德”、“性格”、“自由”和“责任”等道德概念纳入人类学分析的论证,为我们思考这些概念如何纳入新闻传播问题提供具体方式。
1110日周日
从社交媒体平台收集关于灾难新闻的数据,对原先文献综述进行一些逻辑上的调整。看到一篇社交机器人参与灾难传播过程的论文,可惜是量化的,不太看得懂,也学习不了。相关论文也比较多,怎么突破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11.11 周一
根据上周讲座关注到了林语堂的《中国新闻舆论史》书中主要阐述了舆论自由的权力是构筑民主社会基础这一观点。
11.12 周二
整体地浏览了近期的学术研究成果,包括四大刊和《新闻记者》的相关文章。发现一些文章题目都读不懂,新传研究的边界越来越泛化。或许在追逐热点的同时需要反思一下这些真的是热点吗?军用无人机是什么东西。
11.13 周三
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中国传播学30年(1978-2008)》,是中国传播学三十年发展历程、研究成果、研究人员的大型集合。在学者的个人学术道路回顾这部分,记载他们与大陆传播学发展的相互联系、独特贡献和重要的学术观点,对于初学者来说也具有借鉴意义吧,迷茫的时候就看看大佬们是怎么学的。
11.14 周四
阅读下周上课需要研讨的论文包,关于媒介研究。孙玮:《微信:中国人的在世存有
核心观点1. 存在现象学的技术论:微信不仅仅是个体间连结的工具,也不仅是达成共识的交流平台。它作为随身携带的移动场景,通过日常生活的惯习性使用,建构了全球化时代的实践的地方感,实现了人们的在世存有2. 微信的社会影响:微信呈现了群体的共同在场,创造了人类社会一种崭新的共在感。在当前中国社会状况中,微信构成了人们的在世存有3. 移动场景:微信打破了传统媒介研究中线上线下、虚拟实在的截然两分,创造了一种公域与私域、现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混杂互嵌的移动场景。4. 实践的地方:微信使用全面贯穿于使用者的日常生活,成为新型地方感的来源。它通过日常实践建构了全球化时代的地方感,人们通过微信实现了在世存有。5. 节点主体:微信使得个体成为多个网络中的节点,实现了自我的多面性与碎片化。个体在不同微信群中以不同身份出现,微信成为人们的一种存有方式。6. 微信的中介化存在:微信作为中介,使得个体在网络中的节点主体持续不断地实践编织起流动的空间,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从而成为建构主体的力量。7.微信的社会功能:微信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而是编织关系网络的中介化实践。它使得接近中国大陆人口半数的人以自我或者群的直接参与方式被编织进整个社会的网络中。8. 微信与现代性:微信挑战了现代性范畴的技术工具论和主体观,通过微信的使用,人们实现了在同一时刻置身于实体、虚拟的多个场景中的新型存在状态。
11.15 周五
整理媒介研究的论文对媒介研究的特点和方法进行整理:根据上述论文,媒介研究的核心观点和方法可以总结如下:
核心观点:1. 媒介的物质性:媒介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它们的物质特性和社会使用方式对社会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2. 媒介作为隐喻:媒介应被视为一种隐喻,它们在不同的意义框架中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和本质。3.媒介的社会建构能力:媒介技术和社会形式(媒介的物质性和形式)共同影响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的构建。4. 媒介与社会的组织:媒介作为社会的组织者,其变化会重新构建社会关系和人的感官比例。5. 媒介化理论:媒介化理论关注媒介在当代文化和社会中的结构变迁,强调媒介对社会各领域的制度性影响7. 新物质主义:媒介研究也与新物质主义相关,强调物的能动性和物质性在社会文化中的中心地位。
研究方法:1. 思想史视角:采用思想史的视角,概述媒介与传播物质性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论路径、学术渊源及互动关系。2. 批判性反思:批判性地反思现有的媒介研究,特别是对功能主义和实证主义传播学的批判。3. 跨学科研究: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现象学、形而上学、实践主义等多个理论资源。4. 案例研究:通过具体案例(如微信)来分析媒介如何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影响人们的“在世存有”。5. 物质性研究:关注媒介的物质性如何影响社会互动和个体实践,以及如何在物质层面上建构社会现实。
11.16周六
如何使用媒介研究的方法去对新媒体现象进行发问?一些思考。一方面是理论框架构建,即媒介物质性:研究新媒体的物质基础,如硬件设备、软件架构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社交行为。作为方法论而言,需要对媒介演变的历史脉络进行分析,理解其演变过程,以及它们是如何受到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于传媒行业而言,既不能忽视传统的内容研究,包括文本、图像、视频等,以了解其传播的信息类型、风格和影响力,但又需要在新的层面探讨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分析新媒体对社会结构、文化传递和社会机制的影响,如微信如何改变沟通方式、社交网络和信息传播模式。
11.17周日
散读一下《媒介研究批评术语集》,结合黄旦的论文看看如何理解媒介生态。有关媒介生态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理解媒介作为一种社会和文化力量的重要性,认为媒介的原意是“居中”,具有调和、组织、转化和生成的作用。媒介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它还具有共有的媒介性——调节或交转的功能。在媒介与历史的关系中,媒介不应仅被视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更重要的是考察历史的视角。媒介的变迁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媒介是构成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由于不同媒介的物质特性不同,它们调节社会关系的方式也有所区别。新媒介的诞生会生成新的社会关系和文化形态,因此媒介史也成为人类史的一部分。媒介生态可以被理解为媒介如何在社会中形成一种生态系统,影响和塑造社会结构和文化。在这个系统中,媒介不仅是信息传递的渠道,还是社会互动和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