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831|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4级硕士徐思凡学术日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3 11:2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9 19:09:16 | 只看该作者
10.23
   今天主要阅读了《康德》第一章,简略地了解了康德的一生。在作者看来:“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只被义务所驱动,他的生活也因此平淡无奇。在康德看来,道德高尚的人都是情感的主人,也就鲜为情感所驱使。”感激和反感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早期教育的印象,十六岁之后的他在柯尼斯堡大学深造并任教,求真理和担责任在这里得到了并行。“他不在只是耽于冥想的哲学家,同时还成为了一名情绪激昂的演说家”,字里行间里仿佛能感受到年轻的康德在大学讲台上意气风发的模样。但是在另一方面,康德的平时生活被戏称为像上了发条的钟表一样准时,自律极严,带着古板的学究气,以自我为中心。对康德生平的简单了解更有利于我们去理解他的思想。

10.24
    今天主要阅读了《康德》第二章,简略地了解了康德哲学思想的产生背景——主要是中和了莱布尼兹的“唯理论”派和休谟的“唯经验论”派的思想,认为客观性与因果必然性问题存在着终极的联系。莱布尼茨主张世界的真正本质可以不采取任何主观的视角就能认识,实在本身只有通过理性才是可及的,因为只有理性才可以超越个体的视角,看到终极必然性,同时也是上帝的必然性。而休谟的“唯经验论”则主张否认通过理性来获得知识的可能性,因为离开观念理性就不能起作用,并且观念只能通过感觉来获得。归根结底,每个思想的内容必须来源于证实它的经验;只有借助于为其提供保证的感觉“印象”,信念才能被确立为真。康德在辩证中认为:经验和理性都不能独立地提供知识。前者提供没有形式的内容,后者则提供没有内容的形式。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使获得知识成为可能;所以,不同时带有理性印记和经验印记的知识是没有的。这对我认识哲学世界有了很大的启发。

10.25
    昨天晚上聆听了刘门的组会,蔡舒敏师姐对《现实的社会建构,知识社会学论纲》一书的解读让我对“社会建构”这一研究范式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社会建构是一个由外化、客体化和内化三个步骤所组成的辩证过程。因此,人类在面对社会现实时,不能忘记它本来的人造特性,就不易陷入“物化”的陷阱中。同时,刘海明老师在会议中的指点也启发我尽可能多得从新闻传播学的视角去阅读哲学书籍,思考相关问题。今天主要阅读了《康德》第三章内容,从这里开始就有些晦涩难懂了,于是我开始将哲学的思辨理论类比较为熟悉的新传理论和身边的案例,也有了一些思路和启发,比如原则理论和范畴理论等等。

10.26
    今天阅读了《康德》第四章,主要是关于幻相与理性的讨论。正如维根斯坦所说,“不可言说的就不要说”,这让我联想到了最近上映的一部电影《河边的错误》,里面也涉及到一些哲学的思考——有关理性主义的探讨。人类因为理性思维能力而成为万物灵长,而理性思维在不确定性边界面前的陷入 “不可知” 的困局,由此展开的思考也成为人类文明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宗教、哲学、科学、数学在数千年里都围绕这个命题在周而复始地旋转。大部分的人会探索 “善养我浩然正气”、或是 “格物致知”、“通情达理” 的自我成长做法,而不能融会贯通各种思维模型的人,才会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就陷入了不可知论,放任自流的 “历史虚无主义”。

10.27
    今天阅读了《康德》第五章——绝对律令,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探讨了道德与法制的生成逻辑。首先论证了道德行为是自由的,推导善、道德等概念。普遍的行为法则分为假设律令和绝对律令,其中绝对律令是符合理性的,它不来源于欲望、权威等目的。除了律令的他律还有意志的自律,康德认为服从绝对命令的人类自身就是道德规律的立法者。此外,“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这个观点我很认同,只有将我们吱声和他人看做目的本身时,即符合绝对律令,我们才获得自由。

10.28
    今天主要阅读了《康德》第六章——美与设计。关于对美的感受,一方面,我们在对象身上获得了愉悦,这种愉悦是直接的,并非建立在对这个对象进行概念化或对原因、目的和要素进行探究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我们以判断的形式表达他们的愉悦,说“”美似乎是对象的一种性状”,以此表明他们的愉悦客观有效。康德认为对美的判断并非依据概念,二是依据一种愉悦的感觉,而这种愉悦是普遍有效的,甚至是必然的。比如说我们会认为中国的大好河山是美的,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感受。但是,我认为随着现实社会现象的越来越复杂,对象经验的任何改变都会导致其审美意义的改变,每个人的先验经验不同导致对美的主观感受也不同。比如现在的一些小众文化(二次元、汉服等)是基于不用的主观感受所带来的审美体验。

10.29
    今天主要阅读了《康德》的第七章和第八章。在第七章“启蒙与律法”中,康德的道德哲学从自我立法中发展出一套关于义务体系,将启蒙定义为人类摆脱自我强加的不成熟状态。权威来源于理性,人皆有理性,所以每个人都平等的承担政治秩序的利益和负担。由此,进一步衍生到对人权、共和理想、私有财产、市民社会、永久和平等概念和理论的分析和阐述。在最后一章中,有提到后世很多被康德哲学思想影响的大家,包括费西特、叔本华等等。在当今社会康德的“元哲学”依然有很多借鉴意义,尤其是对于新闻伦理方面,还需要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不断挖掘、不断融会贯通。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3-11-6 18:02:25 | 只看该作者
10.30
上周主要对纯哲学书籍《康德》进行了初读,刚开始接触哲学理论不免会有些难以理解,同时也没有做到融会贯通,无法将哲学理论与新闻传播学的前沿问题很好地联系起来,所以我本周计划阅读一些“传媒教育网”上师门推荐的前沿学术论文,培养一些融合思考的逻辑思维能力。
今天主要阅读了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邓晓芒的论文《人工智能的本质》。由人工智能的本质追溯到技术的本质,紧接着追溯到劳动的本质,最终探究到人的本质,即“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来理解。人在自己的创造和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发生异化现象,其恶劣的后果在如今的人工智能时代更是愈发充分的显现出来,如果“容器人”现象、“圆形数字监狱”现象、“信息茧房”现象等等,因此人类要进一步认识自己“意志与行动相统一”的本质,去“解蔽”技术,在现代高科技无所不能的假象中,坚守住人类的人文底蕴。

10.31
    今天主要阅读了《专业社会化视角下新闻学子实习行为发生与满意度评价研究》。首先,这篇论文的研究问题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近年来新传专业学生在媒体“刷”实习的现象越来越频繁,但是对于这类媒体实习现象的专项研究缺少之又少,因此这项研究以“专业社会化”为视角,重点考察新传学生首次媒体实习行为发生及其满意度评价。这项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这一定量社会研究方法,运用了首次媒体实习时间模型和媒体实习满意度模型进行整理。最终通过回归性(相关性)等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得出了如下结论:新闻学子首次媒体实习时间两极分化明显,“低龄化”和“拒绝型”并存;组织环境、关系网络与专业承诺是影响新闻学子专业社会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媒体实习的作用在于“增进了解”而非“从业促进”,专业社会化的意义有限;实习工作强度、工作自主性与时间因素在影响媒体实习满意度上发挥着显著作用。
我最近也正在上海的澎湃新闻进行实习,相关的论文内容也让我联想到了刘海明老师曾提过的“三位一体”:一边在媒体实习,一边看新闻传播学论文,再读哲学的经典著作,三者缺一不可。最近刚刚开始体悟练习,还有很多无法协调之处,比如时间的分配,思考的深度,叙述方式的转换等方面都没有做得很完善,还需进一步反思并纠正。

11.1
今天阅读了郭小安教授的《反态度信息与平衡信息接触对舆论极化的影响——一项在线实验的实证检验》。这项研究也运用了严谨细致的定量研究方法,运用大量的数据充分对结果进行了论证,是十分具有说服力的,其中模拟新浪微博争议话题的真实情境,在原帖上进行改编这个实验材料设计方法,给我的本科毕业论文的推进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其次,信息质量和卷入度会影响反态度接触和平衡信息接触,同时存在先前立场时卷入度因素会产出矛盾效果。因此,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增加偶遇信息的供给,缓解或避免信息窄化与舆论极化现象,这些创新结论都能为我国的新闻舆论引导宣传工作提供不少学术研究支持。

11.2
今天阅读了西安外国语大学张秀丽老师的文章《口述史展现新媒体传播研究进路》。首先,口述史作为一种定量的研究方法,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由于口述史研究的事件发生在过去,但口述发生在当下,而且靠的是口述者的个体记忆,个体记忆所具有的某些特征就使得部分学者特别是客观历史学家对口述史方法及其所获信息的可靠性产生了多方面的质疑。
但是,这篇论文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口述史将中国新媒体传播学术史考察的焦点从代表性的文献文本引向研究者的记忆,又从研究者记忆激活其对学术史的重新理解。尽管不同的口述者的记忆会有差异,但是通过其微观描述的相互补充甚至相互碰撞,可以使其学术史书写更丰富生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口述史书写助力中国新媒体传播30年学术史书写创新的同时,也将其知识生产的阐释权、话语权强有力地推向了研究者的视域。这对我理解口述史这个研究方法又提供了更加深刻的思路。

11.3
今天阅读了《传媒教育网》上“学术经纬”板块推荐的《引领媒体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艺术》,主要探讨了新闻媒体如何在新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是需要完成新闻媒体的财务指标,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其次,坚持“用户至上”的原则,在高度个性化的互联网时代,定制化的内容,精准化的推送,及时性的反馈都是极为重要的,但这篇论文中也提到,在服务用户需求的同时,不能丢失关键价值——新闻事业的真实性、客观性、即时性等等,做好个性化匹配和大众化报道之间的平衡;最后文章提道,要在社会层面上实现新闻媒体的可持续性,需要在不同的世代中进行重塑和持久,这需要彻底的自我评估,并忠于媒体组织的核心使命,即向社区交付资源丰富的内容和信息。这对我们关于传媒经营与管理的思考提供了新的思路。

11.4
   今天阅读了澎湃新闻2021年8月15日在“思想市场”板块刊发的报道《德国“转型新闻学”:气候报道应以“行为改变”为首要目标吗》。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人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参与新闻讨论的方式越来越便捷,关于环境气候的新闻报道也对受众的相关认知和行为产生了影响。例如报道开头提到,根据瑞士《新苏黎世报》所做的一项统计,在德国电视一台每天制作的黄金档新闻栏目《今日新闻》(Tagesschau)中,气候已经成为了最频繁被提及的话题。该项统计显示,在2019年,气候话题占据了节目的56%。在随后的几年中,除了疫情最为严重的2020年,气候话题稳定地占据了节目内容的50%左右。即便如此,在气候活动家们看来,全世界对气候的关注依然不够。而认为媒体在报道气候问题上没有尽责的不仅仅是气候活动家,一些欧美世界最顶尖的新闻传播学教授也认为,现在的气候报道已经“过时”了,气候报道应该在气候运动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
这个报道让我不禁联想起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经典理论——框架理论。框架理论最早源于人类学家贝特森,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到新闻传播领域,诞生了媒介框架和新闻框架两个学术概念。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众媒体和受众更需要通过框架理论处理来自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因此,新媒体环境中的新闻框架理论与时俱进,应用广泛。具体而言,大众媒体在新闻框架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事件主体进行定位;二是对事件进行定性;三是对事件贴标签,归类打包,方便以后进行报道。这些经典理论和演变都能为我们思考现实问题提供不少帮助。

11.5
   本周上海巨鹿路的万圣节狂坏不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引发了一系列讨论。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强调:“狂欢节最重要的价值在于:颠覆等级制,主张平等的对话精神,坚持开放性,强调未完成性、易变性、双重性,崇尚交替与变更的精神、摧毁一切与变更一切的精神、死亡与新生的精神。”
作为围观者和参与者,我认为上海巨鹿路是一个难得的场域,在相对复杂的大环境中,人们可以选择流行文化符号来暂时地脱离肉身,寻求另一种角色,来作为自己的精神宣言或纯粹的展演。在这场当代的“庙会”和“社火”上,年轻的生命引领着充满个性的自由,自豪的扭起秧歌。当我们看到中国的神仙、名流和著名影视人物在路上如此引人瞩目时,又何尝不是一种文化自信呢?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3 14:44:41 | 只看该作者
11.6
今天主要阅读了论文《循迹网络:深度造假与新闻真实体制》。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近年来围绕深度伪造产生较大影响的典型案例,包括包括对奥巴马、佩洛西、扎克伯格和伊丽莎白的深度伪造视频,同时抓取视频平台上奥巴马深度伪造视频下的相关评论。此外,研究者也选取了在应对深度伪造时取得显著成效的相关案例,包括深度伪造检测(F3-Net等)、“开放核证”(“法证建筑”和“贝灵猫”)以及区块链(“新闻出处溯源”项目和Civil平台)等,分析其确证实践过程。
这些典型的案例分析不仅使我们对这篇论文的研究框架和创新观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还启发我们从“新闻真实网络”的视角出发,将新闻真实的实践过程看作是开放的、动态的网络化过程,网络中的节点为抵达真实贡献自己的力量,充分发挥求真网络中技术物发挥能动作用。

11.7
   今天主要阅读了论文《数字人格·数字智能时代的人格研究》。首先论文指出,当前对数字人格的争议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人的数字化”问题,数字化过程是否能够准确记录个人行为;二是“数字化的社会”与人的交互影响,为我们理清“数字人格”的相关文献提出了较为清晰的思路。其次,论文使用了Elsevier系统中的Scopus和Scival在线工具,进行文献检索与分析,探讨近十年间(2012—2021年)与近五年内(2019—2023年)的数字人格研究趋势。这两个检索工具是我在本科阶段未曾接触过的,需要在接下来多加探索和学习。接着,这项研究总结了三种启发性的数字人格的理论模型:社交媒体人格特征、数字记忆与虚拟化身,分别从个体—环境交互作用、认知功能基础以及虚拟现实技术三个方面的应用对数字人格的机制进行了探讨,例如微信朋友圈的“表演”功能、利用网站和社交媒体的“收藏”功能辅助记忆、网络游戏甚至是元宇宙世界的数字孪生等等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正如凯文·凯利所言:“要用进化的观点看待技术,将技术视为一个有生命周期的、活的系统(Kelly,1994)。相比机械逻辑,生物逻辑更加接近技术发展的本质规律,而最终会形成一个人类和电子设备连接在一起的进化体。”因此需要协调好“数字”与“人格”的关系,包括数字人格心理障碍等内在机制与隐患,数字人格的影响因素,数字人格的研究体系等等,这一新兴的发展方向更需要探索和研究。

11.8
   今天是第24个中国记者节,是记者这份职业的荣耀时刻,更是一年一度对记者自身责任的确认——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技术变革形塑了全新的媒介生态,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在算法逻辑、流量拜物、娱乐至死的冲击之下,“新黄色新闻”大行其道——虚假摆拍、策划的“新闻”让人防不胜防;“标题刺客”一次次愚弄受众,消耗着宝贵的社会公信;每天被顶上热搜的信息,很多不过是鸡毛蒜皮的明星八卦。
   当舆论场呈现高度碎片化与冲突性的时候,恰恰需要公共的整合力量出场,打破算法编织的信息茧房,逼近真相,构建严肃讨论的广场,继而重建共识。新闻应该和“人”站在一起,而不是和“流量”站在一起,一位迎合流量,追逐热点,往往生产的只是“信息甜点”和“三无新闻”。
  传播环境复杂化正在挑战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让更多新的行动者接入新闻场域,赛博空间里发声很便捷,情绪很激昂,口水很廉价,媒体和记者不再是唯一真相的断言者,二是信息传播的多元行动者之一。
   因此,记者回归,媒体回归,要回归为信息传播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提供有竞争力的新闻产品和服务,参与有价值的时代议程设置。记者坚守理想也要寻求改变,摆脱本领恐慌,提升自身调查研究的能力。当公众陷入“信息倦怠”,记者更需要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以此抚平公众的不安;当互联网孕育了“拇指阅读”,记者更需要输出丰厚的知识,以此消解公众的焦躁;当舆论场撕裂、站队,记者更需要涵养“人同此心”的共情。

11.9
今天阅读了《中国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的演进脉络(1998―2022年)》,这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廖圣清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付饶、钟美丽、周源及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程俊超在《传媒观察》2023年第8期刊文。本研究以知识管理过程为理论框架,以1998―2022年9种新闻传播类CSSCI期刊发表的47593篇文章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挖掘、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近25年间中国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并考察其发展脉络和研究轨迹。
这篇文章主体上从知识创造、知识存储、知识转移三个知识管理的流程细致分析了中国新闻传播学二十多年来的发展特征,也给我们选择并优化论文制作提供了很多帮助。例如,目前新闻传播学科的“融合性”正不断提高,但学科自主性有待加强。我们在刘老师的带领下阅读经典哲学著作的过程中,要时刻记住思考现实中的新闻伦理等问题,不能偏离核心,借鉴而不失本色,这才是”融合“的应有之义。再比如研究结论中提到,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理论知识转移不足,需加强规范的理论研究与方法研究。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发展较西方晚,体系也相对欠缺,如何结合中国自身的新闻传播学特性去研究具有本土意义的议题,得出作用于中国特色传播体系建设的理论,是我们每个攻读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11.10
今天阅读了何道宽教授的《媒介环境选宣言书:走向文理融合的新文科》。在大三下学期进行本科新传理论复习的过程中,就曾接触过传播学三大经典学派:经验学派埋头实用问题和短期效应,注重定量研究方法的使用;批判学派固守意识形态批判,对定性的研究方法使用较多;媒介环境学着重媒介的长效影响,偏重宏观的分析、描绘和批评,缺少微观的务实和个案研究。
何道宽老师指出:媒介环境学主张泛技术论、泛媒介论、泛环境论、泛文化论。换言之,一切技术都是媒介、环境和文化。它有强烈的人文关怀、道德关怀、社会关怀,具有明显的批判倾向,真正摆脱服务现存体制、解放传播学。体现在这篇译丛中最明显的就是:文理交叉,不画地为牢,不断探索新闻传播学新的边界,这也是媒介环境学派的奠基者——麦克卢汉的独特个性,需要我们每个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研究者学习。

11.11
今天阅读了《媒体税收优惠政策:现状、问题与对策》,是新华社研究院主任编辑、《中国记者》编辑室副主任陈国权在《传媒观察》2023年第7期刊发的文章。这篇文章首先梳理了当前我国对于媒体税收优惠的扶持举措,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房产税、进项税额抵扣、政府性资金等,填补了本人此处的知识盲区。其次,作者结合案例、相关条例和数据分析了目前媒体行业税收减负存在的诸多问题:媒体的税收优惠政策不成体系,缺乏持续性;对媒体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力度不够;为媒体提供经济支持的企业税负较重等等。我认为这些具有实质性问题的提出,对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有很强的建设性意义。

11.12
  今天阅读了《内容范式的革命:生成式AI浪潮下内容生产的生态级演进》。这篇论文在生成式AI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探讨了内容生产和传播的生态演变,并在这个过程中具体论述了”微内容“以及”内容范式“的迭代,与此同时,提出了媒介内容生产和传播生态协同演进的操作路径。



                             灰箱化:AIGC”涌现行为”的可知与不可知


微内容                    伊莉莎效应:“chat”式类人际交流产生的过度解读与自我消解
互联网内容生产的关键要素
                           
                            微内容:模糊人类要素与非人类要素的边界

                                      
                                      内容扩容:资讯宽度的延展与工作重心的转向

                                   
内容范式:智能要素注入下的内容扩容、  权力转型:内容范式下的关系赋权成为传播生态
权力转型与价值逻辑                    领域的新权力机制

                                      价值逻辑:基于场景要素构建“人-内容-物”的
价值链接


                              多样与随机:内容作为适应性主体的主动与适应

操作路径:媒介内容生产
与传播生态的协同演进          刺激与应对:内容与传播生态的演进与整合

                           
                              接受与评价:“适应度”指标与“他人“概念的延伸
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0 15:39:12 | 只看该作者
11.13
今天开始阅读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新闻传播学院徐明华教授的学术作品《情感传播:理论溯源与中国实践》。首先,情感虽具有私密性,但实际上由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建构,同时能反作用于社会结构、文化生成以及政治认同,因此,对人类情感的研究,不仅在微观上有利于人们加深对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的理解,而且在宏观上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社会结构的特征和社会变迁的趋势。其他学科与心理学的借鉴融合,也有利于开拓其他思维的学术发展方向,情感社会学孕育而生,在国内近年来情感也越来越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相对新颖的主体并得到普遍关注。这本书也试图用一种具有理论体系的情感逻辑去解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探寻情感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  

11.14.
今天主要阅读了本书的第一章“何为情感”。在情感的概念辨析方面,作为文化事实的情感是将情感放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下进行具体的探讨,认为情感与特定的文化模式密切相关,并对西方社会的精神气质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试图从更宏观的角度对情感进行跨文化的研究;作为社会事实的情感,主要是以涂尔干为代表学者提出的,将情感进行“集体情感”和“个体情感”进行二元划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情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话语的情感,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情感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反思了原有社会结构的不合理。

11.15
在情感的相关概念方面,包括情感与情绪,情感与认知,情感与理性,在这三对概念的分析中,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情感研究的学科融合交叉趋势越来越明显,学者也越来越重视对情感的研究。比如在进行情感传播时,需要正确的认知语境,理性地采用情感策略,将情感、认知和理性放在统一的整体中进行研究。
在情感的层次分析方面,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情感本身就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概念,虽然建立在不同学科视角上的分析方法有所不同,但是一致的是,情感层次无高低之分,我们更需要把情感理论更好地运用到具体实践领域。

11.16
   今天主要阅读了本书的第二章《情感社会学视角下的情感理论机制》。关于情感仪式理论,涂尔干的宗教研究使得集体情感、仪式互动等机制被引入到情感社会学的研究领域,而戈夫曼、柯林斯等人的互动仪式研究则进一步拓展了情感仪式理论,从更加微观的角度解释互动仪式的机制。关于情感交换理论,即把人们之间的互动看做一个各自获利的过程,并根据获利的期望程度来体验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同时在交换的过程中由于资源值分布的不平等,交换关系也会变得不平衡而愈发复杂,做出陈诺、减少依赖等应运而生。
关于社会结构理论, 社会结构中的情感生成源自个体的期望,进而演化出群体地位的分化,逐步关注到地位流动或奖惩对于个人期望的影响。关于情感进化理论,书中主要解释了威廉姆·温特沃斯的深层社会分析、乔纳森·特纳的进化理论、迈克尔·哈蒙德的情绪最大化理论,从社会形成过程开始解释情绪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促进社会关系的复杂,而社会进步又对情感进化产生了何种影响。

11.17
   今天主要阅读了本书的第三章《传播心理学视角下的情感理论机制》。关于符号心理互动理论,主要关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互动过程和符号意义的创造,认为意义的社会结构是由社会互动实现和维持的,人类的互动以符号为基础,其中符号特指对发出者和接收者具有共同意义的能够表意的姿势。米德的《心理、自我与社会》很熟悉,主要探索的是个体的心灵与自我如何在其社会互动中产生的问题,即通过对个体生活经历和互动活动的分析探究如何形成个体的社会化,同时研究互动活动中的个体如何构成了社会。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也很熟悉,较早的关注到了互动过程具有的社会控制意义,人们在互动过程中获得对“镜中我”的认知,这种评价倾向进行感知将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进一步影响其做出的反应和行为,以维持或调解他人积极的评价或消除消极评价。舍夫的“羞耻理论”则是在“镜中我”的基础上提出的,特纳的情感动力机制也是基于此,并添加了更多心理分析的成分。并发现了微观层面的情感体验、社会宏观水平的群体互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11.18
关于传播心理分析理论,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分析路径,传播学者对媒介活动与受众认知过程的关系进行了探析。随着传播技术的变革和媒介形式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情感更多地被纳入传播研究的视域,无论是媒介活动中的情感对受众认知过程所起到的效用,还是受众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媒介效果带来影响的分析,都为情感和传播心理学研究建立起了勾连,包括注意力的广度和稳定性、受众的认同和移情、悬念和幽默的设置、个体理解信息的感觉、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广告中的唤醒模型、情感潜移模型、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网络事件中的情感心理动员等等。在过去受到理性主义范式的影响,情感往往被认作干扰或扭曲认知过程的因素而被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但随着神经科学研究技术的突破,情感的加入对传播学认知路径夏的研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19
  关于媒介心理效果理论,在以往的研究中不仅是理论还是实际运用都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包括在受众态度和行为层的劝服理论,受众认知层面的议程设置理论和涵化理论,受众主动选择或接受层面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和第三人效果理论,以及情感在广告和新闻报道中的使用。
在梳理了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成果之后发现,虽然研究者们一直关注情感因素,但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在传播效果研究中对情感的关注主要是把情感作为一中可观察的现象进行测量,用实证方法研究情感与受众行为的关系,而未从个体内在心理层面关注情感。随着心理学等领域对认知层面研究的深入,情感更多的功能以及受众本身的主动性逐渐受到了关注。媒介想要利用情感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就需要善于发现受众真正的情感需求,并据此采用合理化的情感手法来调动受众自身的情感体验,使受众产生情感共鸣进一步满足情感需求,以此使受众认可和接受媒介内容。
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7 15:04:56 | 只看该作者
11.20     
今天主要阅读了第四章《文化批判学视角下的情感理论机制》中的文化哲学理论。从本质上而言,人类文化世界的建构是一个从人类心灵处罚、借助人类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而走向人类理想愿景的外化构建过程。在批判哲学领域,人的心灵按照不同划分方式被归为两个维度。一是平行划分的“情、知、意”,对应于哲学、科学、宗教三大文化领域;二是被纵向划分的“感性、知性、志性”,其中,感性又分为感性直观和感性体验两个方面,都属于人类对外部形式的直观感受;知性可以被理解成一种将人们头脑中感性材料筛选、加工、组织,并使他们形成条理性知识的思维能力;志性则指向人所应有的生活状态,具有全人类性的特征——世界大同或共产主义,三者交织融合,形成人类的心灵结构图示,对此类问题的细致分析也更加有利于了解人类进行文化世界建构的自觉性与自发性。

11.21.
    今天的主要阅读了第四章第二节《文艺美学理论》,艺术思维的自觉实践产生审美经验,审美经验的升华结晶构成审美理想,对审美理想的判断法则包含诸多审美情绪的参与,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人类情感在思维层、经验层、理想层以及判断时都始终保持在场状态。表象、情感与理想是艺术思维的基元,缺一不可;同时,它们的分别组合,也构成了艺术思维的三个层面——形象思维(表象与情感的结合)、酒神精神(情感与理想的结合)、日神精神(表象与理想的结合)。对于审美和艺术的研究,本质上仍然是对于人的研究,最终实现对人的本质的充分理解。

11.22.
    今天主要阅读了第四章的第三节《现代性文化批判理论》。在马尔库塞等批判学派看来,古希腊的理性是一种生存的理性,蕴藏着积极而超越的成分。然而自启蒙运动以来,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生产方式和占有制度的转变使得理性自身产生了极端的分裂危机。在技术理性与经济理性的现代社会背景下,人的本性受到了极大的压制,感性遭遇偏离爱欲本能和劳动存在的理解困境,理性也失去了自身的革命意义以致断裂。基于此,马尔库塞批判的理性与新感性理论的核心就是要把社会危机与对人类现存问题的忧虑置于生存的现实状态中,把那些不符合现存秩序却是生命本然的情感与欲望,从意识的海底解救出来,致力于构建新的理性与感性秩序,积极寻找感性与理性的协同之地,并最终在艺术领域通过想象力获得可能。

11.23
    今天主要阅读了第五章《符号叙事学视角下的情感理论机制》中的语言符号理论,其中提到符号学凭借理性宇感性相结合的特点,帮助人们把很多难以描述清楚的感情,特别是非常容易消逝的情感与感觉,不仅通过条理化、书面化的思维表现出来,而且将先前的经验以及对未来的期盼渗透于操作中。在语言符号理论的视角下,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情感理论机制。二元对立能够激活情感,优先解读能够引发情感共鸣。支配性代码、协商性代码与对立代码三种基本的意义系统反映或者解释了我们对于自身社会地位的认识,同样三种系统也指导着人们对于文本意义的解码方式。隐含的价值和为文化成员所共有的迷思能够加强观众对同一事物的情感认同。

11.24
    今天主要阅读了第五章第二节《语言学概论》,在索绪尔看来,一个能够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就是语言。他注重语言中的“结构”,区分了“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历时”与“共时”。言语时承载情感、表达情感的介质,而语言是表达情感的符号系统;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看,情感具有可变性和不可变性。从能指和所指的角度看,符号为能指与所指的结合,而符号可以是一个带有情感意义的物体。

11.25
    今天主要阅读了第五届第三章《拟剧理论》,在戈夫曼的研究里,他着重于人际交往中面对面的符号互动,研究人们在平常的社会生活中如何利用符号进行相关表演,从而取得不错的表演效果,以此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理想形象或者达到其他的目的。在拟剧理论视角下的情感互动就不得不提到表演框架,其中包括了剧本期望、剧情、剧班、、表演区域、印象管理,而表演模式中的情感意义也分成了理想化表演、误解表演、神秘化表演、补救表演。这一章的阅读是我都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

11.26
    今天主要阅读了第六章《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情感传播》中关于面向共同体想象的情感传播。在如今双向性和开放性的新媒介空间中,人们越来越积极地寻求各种形态共同体额聚合,建构各式各样地虚拟共同体形态,而情感传播成为当下塑造共同体意识和保持共同体团结的有效途径。再比如,当下中国所提倡和践行地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一种超越了具体地民族国家与差异化意识形态的全球观。从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科技、文化实力的不断发展,中国文化的传播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以前的文化传播被批评官方、没有人情味,现在更加能找到不同国家民族的情感共通点,为增强国家软实力和获得国际认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4 15:11:01 | 只看该作者
11.27
今天阅读的是第六章第二节《基于社会多元化诉求的情感传播》。在以往的西方社会中,情感被界定为理性的对立面,被排斥在公共生活和社会治理之外。但近年来,西方社会已逐步认识到“情治”的作用。在“后真相”时代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诉求,媒体和社会管理者要借助情感对此予以满足或者疏解,关注消极负面情感并进行情感疏解,利用正面积极情感建构治理策略,维持当前社会秩序的团结稳定。

11.28
    今天阅读的是第六章第三节《寻求现代性认同的情感传播》。当今中国社会处于不断发展的转型期,面向现代性的社会撰写带来了身份认知的改变,同时引发了诸多认同困境,例如认同断裂化、价值理性物化、认知碎片化、虚假认同等。其中,新媒介的使用带来了身份认同机制的变革,原子化的个体之间往往缺乏深层的交流和关联,个体越来越感到发自内心的孤独、空虚、寂寞等,短暂的情感认同成为最直接的需求,情感在互联网空间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经验和需求来理解媒体叙述的情感话语,从而生成与媒体情感话语的情感共鸣,获得媒体情感话语背后所传达的深层意义,激发个体对于媒体情感传播的认同,又通过情感的感染来深化这种认同。

11.29.
    今天阅读的是第七章《新时期中国对外传播的情感动力机制》。由于历史原因,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制定建立了大多数的国际社会规则,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在仍然承受着现行国际社会规则中的不公平待遇,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尤为重要。中国在指定符合国际社会规则的情感传播策略时,既要尊重国际社会规则、融通中外,又要把握好国际社会规则情感传播的着力点,突出中国特色,建构起自身的话语体系。

11.30
    今天阅读的是第七章第二节《满足受众共同心理额情感动力机制》。新时期中国对外传播的受众存在诸多特点,包括网络受众群体作用日益凸显,年轻受众在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受众观念态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新时期中国对外传播常常忽视受众共同心理研究,宣传方式具有说教式、官方化的特点。本章提出了从单面宣传向平衡传播转变和以情感打动人、满足受众的共同情感都是新时期中国对外传播满足受众共同心理的途径,尽量做到“去政治化”“软化”以及注重人际传播的作用。

12.1
    今天阅读的是第七章第三节《传播好中国文化的情感动力机制》。当前中国文化对外交往面临诸多困境:中国媒体的传播力弱于西方,主要体现为传播方式相对单一、传播方法滞后、传播效果不足;中国的文化传播制度相对于经济制度较为滞后,体现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强,一旦面对突发性集体事件,部分地区的媒体甚至失语,导致谣言四起,造成公众恐慌和焦虑;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给中国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困难。在最后一部分,文章和探究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新途径,包括激发华侨华人的爱国热情,进一步构建民族集体记忆;针对目标受众的审美标准,向外界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传播语言的本土化,创造民族文化符号等。

12.2
今天阅读的是第七章第四节《中国符号国际化的情感动力机制》,这一节以情感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理论为基础,探讨在国际交往的背景下,中国应该如何选出具有象征性的符号来加强国际化进程中的自身影响力。中国符号国际化面临着不少困境,主要包括不同地区价值取向存在差异,符号解读有所不同。对此,在文化层面中国可以以普遍价值进行情绪唤醒,例如中国儒学中包含的忠恕思想,在物质层面中国可以以产品输出促进情感认同,从过去的中国制造到如今的中国智造,中国符号正在以新的姿态为国际社会广为人知。

12.3
    今天主要阅读了第八章《大数据时代情感的计算科学研究》。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关于人类情感的研究持续深入,并影响扩散到各个学科领域。本节关于介绍了情感数据,以及情感量化和情感数据处理的各种方法。情感数据可以通过记录人们在日常生活忠的情感、实验对象自然流露出的情感、演艺人员表演出的情感以及被刺激而唤起的情感四种方法获取,而情感数据的处理也必须通过收集、存储、检索、处理、转换和传输等紧密的步骤实现。
8#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1 20:05:49 | 只看该作者
12.4.
    今天主要阅读了第八章第二节《情感内容分析与特征提取》。一般来说,对情感内容的分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分析整体情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即情感的极性分析;另一方面是分析具体反映了六种基本情感中的哪一种,即情感类别分析,而文本情感内容分析也分为基于情感词典的方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两种。网络舆情分析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对这些短文本的情感内容进行分析,了解网民用户对于热点事件的看法以及情感表达,快速高效地挖掘情感倾向性,对于支持政府决策和预警网络舆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时代的视频情感内容分析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但是情感特征十分复杂多变,提取不同形式情感特征的方法和策略各不相同,所应用的场景和表达的内涵也不尽相同。

12.5.
今天主要阅读了第八章第三节《情感计算和情感规律探析》。情感计算就是赋予计算机像人一样观察、理解和表达各种情感的能力来建立和谐的人机环境。随着传统人机交互设计的革新,情感计算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健康医疗、专项教育、交通驾驶等多领域。而情感计算中一个最核心的步骤就是情感识别,目前主要分为单模态识别和多模态识别,通过鉴别文本、图像、音视频等话语内容的情感极性,判断和追踪个体或群体的情感态度和心理状态。

12.6.
今天主要阅读第八章第四节《情感动员和建模效果评估》,情感动员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媒介获取信息后,根据吱声的感知系统接收信息,并由此产生情绪的过程。在互联网时代,在不同的情感逻辑引导下,每个参与公共事件讨论的网民都是情感动员主体和客体的统一,通过情感鲜明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从而让更多民意汇聚成强大的舆论力量,促使公共事件向着群体情感预期的方向倾斜。但是,网络时代的情感动员虽然解决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却有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此,情感建模就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其中以维度情感模型和离散情感模型两种表示方式为主要应用,更加直观和清晰地描述和理解情感的内涵和变化。

12.7.
    今天主要阅读第九章《情感的多元视域研究展望》,社会在演进的过程中,始终会受到特定历史环境下理论范式的影响。当某一理论范式占据主流地位的时候,其社会共同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都带有该理论范式的特点。在当今社会,我们正处于由理论主义走向情感主义的理论范式变迁的关键节点上,社会生活在这种变化的影响下悄然发生着巨大变革。互联网原住民是推动情感主义流行的中坚力量,一方面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另一方面对于真相的追寻往往排在感官刺激和新鲜事物的追求之后,媒体领域的舆情反转事件更是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后真相时代”已经到来。

12.8
    今天的主要阅读了第九章第二节《情感视野下的对外传播内涵与战略创新》。在复杂历史因素的交织下,在多样化情感诉求的指导下,不可忽视后真相话题的流行反映出当下历史节点的不确定性。从文化情感的视角出发,把握当下的跨文化传播环境,立足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单一的对外文化传播形式和排斥性突出的意识形态是对外传播无法躲避的困境,需要进一步分析受众的情感需求,调整对外传播的受众定位和思路,倡导文化多样性,整合民间资源,转换传播主体,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情感视野下的立体传播体系,形成复调传播的多元格局。
12.9
    今天主要阅读了第三节《跨学科视野下的情感力测量、生产与转化研究》。情感测量就是关于情感种类与强度的测量。按照由浅入深的逻辑关系,情感测量可以分为情感主管反应测量、情感行为反映测量以及情感生理反应测量,随着大数据时代、智能信息时代的到来,进行多设备、多方法参与的情感测量也将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有关情感测量的方向也主要聚焦于以下几点:一是聚焦公共情感的测量,把握冲突;二是通过个人情感的测量,洞悉幸福;三是立足共有情感的测量,实现交流。需要注意的是,从跨学科的视角来看,在进行情感测量的实际操作中,要以自身学科为中心,利用情感测量的方法解决学科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情感研究,避免本末倒置。

12.10.
    今天阅读的是《信息时代的情感与社会治理研究》。信息时代面领着诸多网络社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三:网络行为主体责任缺失;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网络公共生活秩序紊乱。就社会心态而言,情感治理要考虑人民的心理感受,关注民生,倾听百姓的情感表达,洞察百姓的情感状态,积极回应百姓的情感诉求,重点加强与百姓的情感联结等。在大数据时代,可以通过搭建大数据平台进行网络舆情治理,利用大数据来扩大舆情的传播范围和提升舆论的邪恶影响力,为大众提供正确的舆论引导,协同国家各宣传管理部门共同发挥作用,积极化解社会现实矛盾,对维持社会稳定大有裨益。  
9#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0:22:19 | 只看该作者
12.11.
    今天新开了一本文献进行阅读《传播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对180篇文章的观察》(著:邓树明)。在现代学术研究中,研究方法是居于核心地位的,而研究方法是指在学术研究中用来搜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专门手段。这里的“数据”并非只“数字”,而是指搜集到的可用于研究的各种原始资料,比如数字、文字、图片、视频、实物等等,这可以被视为一种狭义的研究方法,该书就是以此为分析目标的,它不但支持知识的生产,而且本身也成为了一种知识。
    通过历史的回顾,作者认为迄今为止同时存在有实证主义、解释主义、逻辑主义三种研究范式,这三种研究范式代表着不同的方法论,主要依据从100篇已刊论文中梳理出来的19种研究方法,都可归结到这三种方法论之中,于是试图建立一个传播研究方法的知识体系。

12.12
    今天主要阅读了第一章第一节《学术与非学术》。首先,学术论文是关于知识的文章。知识是对客观事物属性或关系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符号(有一定意义的标识物)、概念(对某一类事物特征的描述)、命题(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描述)、理论(由诸多命题有机构成的一个体系)。
二是学术论文是关于理性知识的文章。理性知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实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依赖于人的抽象思维,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业务类、工作类、行业类、随想类或议论评论类问题并非不可以做学术研究,但绝大多数的这类文章都不具备学术性。
三是学术论文是关于理性知识创新的文章,从狭义上来说,就是在提出了新问题、采用了新方法、获得了新材料、得出了新结论等方面有一个或多个贡献的文章。   重复性的、虎头蛇尾的、教科书式的、综述式的虽然是关于理性知识的,但并不具有创新意义。将论文与之前的文献进行比较,看看自己的问题是否已经有人研究过,自己是否得出了与之前研究相同或类似的结论,如果都是,那么文章的创新价值就值得怀疑了。   

12.13
    今天主要阅读的是第二节《方法论与方法》。理解方法论可以借用范式的概念,范式是科学实践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等,能够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提供模型,我们可以把不同的方法论称为不同的概念。人类最早的方法论是逻辑思辨式,就是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二是实证主义狭义上包含感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个流派,前者推崇“感觉经验+归纳推理”,后者推崇“自明原则+演绎推理”;三是解释主义,解释主义一些典型方法,如民族志发、深度访谈法、焦点小组访谈法等,都要从社会经验出发启动研究。从现代学术共同体的意义而言,研究方法是知识的积累和交流;从微观层面上看,它也是现象与结果之间的“加工”作用,研究过程的组织作用,提供检测其科学性的依据。总之,三种范式中不论是哪种范式,作为科学的研究方法,都应该支持知识的客观性。

12.14
今天主要阅读的是第三节《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按照研究目的来划分,可以将学术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学术研究,前者是探索规律的研究,目的在于发现或改进理论;后者是探究如何运用规律的研究,目的在于改进实践。由此可见,初涉研究者一定要问自己:我通过这个研究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是要进行什么样的理论创新,还是要为业务时间提供一定的参考?
理论研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理论-理论”模型和“实践-理论”模型,前者是通过思辨研究获得理论成果(倾向于生成宏大理论),后者则是通过获得经验材料的研究型活动,比如:实验、民族志调查、深度访谈等生成“中层理论”。应用研究也有两种模型,一是“理论-实践”模型,这种模型的关键在于,现象或事件要被置于理论框架下进行分析,但是最后不会生成理论性的观点,而是的出针对实践的结论;二是“实践-理论-实践”模型,与“理论-实践”模型相比需要首先对现象或事件进行分析。
学术研究还有其他分类,包括行政研究与批判研究,探索性、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

12.15
    今天阅读的是第四节《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目前在我国的传播学研究中,实证主义与质性研究占主流,人文科学的研究范式不但很少,而且其合法性也一直饱受质疑,因为人文研究的路径一般是思辨范式的,而思辨研究的“科学性”一直被人诟病,这不仅是导致了传播研究方法我的窄化,更有甚者导致新闻学忽视其社会理想与道义责任。近年来,互联网对传统的传播业也产生了技术崇拜,若过分陷入技术迷思,则新闻业将面临双重工具化的威胁,新闻业的人文属性也将面临着进一步被压迫的风险。因此,传播学并非完全是社会科学,研究传播学当然也不能仅仅采用社会科学的路径,还需要人文科学的路径,赋予传播学以理想的价值观内涵。

12.16
今天阅读的是本书的第二部分《如何规范地设计方法:100篇已刊稿观察》。国内外对于传播研究方法分类的说法差异甚大,加上多种网络研究方法的迅速出现,更导致了不同研究者对方法分类有着不同说法。根据《新闻界》的抽样调查的100篇学术论文,我们可以发现第一类为实证主义范式,包含实验法、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第二类为解释主义范式,包含扎根理论分析法、框架理论分析法、民族志法、深度访谈法、焦点小组访谈法、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话语分析法、历史研究(领域)和法律研究(领域);第三类为逻辑思辨范式,包含文化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思辨研究;第四类为计算机研究方法,包含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文本情感分析法。

12.17
    作者还根据对100篇论文的观察,并结合学术研究的内在要求,为方法设计提出了四个原则:客观性、系统性、控制性、显在性。研究方法的客观性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研究起点的经验性、数据搜集的客观性、数据分析的客观性。系统性是指研究方法应该有整体性,而非零散地组合,一个维度是针对研究方法的不同阶段,即方法设计尽可能涵盖到数据搜集阶段和数据分析阶段,另一个维度是针对研究方法所包含的不同内容,即研究方法应当在研究流程、测量工具、实施措施、控制标准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设计。控制性是指学术研究需要有一定的控制措施和标准来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可以通过信度和效度两个方面来验证。显在性,是指在论文中要专门对研究方法进行介绍。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5 20:44:32 | 只看该作者
12.18
    今天主要阅读第三章《实证主义范式》第一节概论。实证主义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范式,实证主义方法在数据收集阶段一般要运用严谨的统计模型,在数据分析一般要运用精准的数学模型,因此具有很鲜明的量化特征。从认识论的历史传统分析,实证主义有两个含义:第一是反形而上学的,认为无法被经验验证的就不是知识,第二是直接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具有自然科学方法的鲜明特点:经验性、量化技术、假设检验、结构化(研究的程序、要求、结论、检验等都有明确的标准)。

12.19
实证主义的论文结构一般有五个基本部分:引言、文献梳理、研究方法、研究发现、结论与讨论。引言部分首先需要引出问题,并不是提出研究的具体问题,一是从社会背景的角度,勾勒社会实践对某方面学术研究提出的要求,二是从学术动态的角度,勾勒出学术研究的大背景,表明某方面研究的不足和重要意义。其次,需要展现出理论视角,即论文将会运用什么理论或概念来开展研究,但并非所有的论文都需要理论视角。比如有时候,“实践-理论”模式不一定需要提出理论视角,比如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法时,是从原始资料中一步步提炼出理论来。不少论文存在运用理论视角不当的问题,例如套用宏大而空泛的理论“传播政治经济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角下”等;还有一些把研究的环境、北京、前提等信息混同于理论,为文章冠以“新媒体视域下”“文化自信视域下”等也是不合理的。

12.20
论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献梳理,指对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进行搜集、分析和评述,通过分析研究文献中存在的不足来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等。文献梳理在论文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应具备以下特征:针对性、分析性(夹叙夹议)、高质量、目标性。
而文献梳理的主要任务就包括:提出研究问题、进行概念化操作、提出研究假设。通过文献梳理来提出研究问题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文献梳理来表明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或者空白。所谓概念操作化,即把所提出的研究问题转化成实际可以研究的问题的过程,一是可以把较大的概念转化成较小的概念,二是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概念,这些概念的转化都是要有理论依据的。最后一步是提出研究假设,是指研究者在进行研究之前,根据研究问题提出假设性的理论判断(与现有的理论体系有关),然后运用从经验中获得的研究数据来对这个判断进行验证,这是实证研究的一个鲜明特征。衡量好的假设有五个指标:以陈述句而不是疑问句的方式表达;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某个理论为基础或以一系列的研究文献为基础;简短精炼;可检验。

12.21
    论文的第三部分是“研究方法”。任何研究都要先获取研究对象,是指通过什么样的对象来获取研究数据,一般会选择读者或受众、文本等作为研究对象,如何从大量的受众或文本中选择一部分来作为最终对象,这就需要使用到抽样技术。随机抽样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法、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整群抽样法、多阶段抽样法;非随机抽样主要有方便抽样法、目标抽样法、滚雪球抽样法、配额抽样法。样本容量的计算也与置信度水平、误差水平和标准差三个因素有关。
    接下来是研究数据的获取,是指运用一定的途径或手段从样本中获得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据,以便下一步进行量化模型的分析工作。实验法采取模拟实验的方式,调查研究法采取向受众收集问卷的方式,内容分析法采取对内容进行编码的方式。在信度和效度检验方面,信度的概念包含多个未对,即稳定性、内在一致性和等价性,效度也是多维度的,包括了内容效度、标准关联效度和结构效度三方面,效度在本质上反映的是研究者概念操作化质量的优劣,量表的信效度和编码的信效度都是需要注意的。最后一步就是研究数据分析,一种是对数据进行特征描述性的分析,另一种是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12.22
论文的第四部分是研究发现,有的研究者称其为“数据分析”,实验法中一般称为“实验结果”,主要是对研究数据的解读和讨论。此前作者在研究中构建了数学模型,而且测量了变量并将变量代入模型,那么无论是进行相关性分析还是回归分析等,都会得到模型的运算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回答结果时并非只是简单的、干巴巴地报告出运算后的数学值,而是要针对研究假设逐个回答,并解释证实或证伪研究假设背后的意义。

12.23
论文的第五部分是“结论与讨论”。该部分的核心任务是阐释理论,一般分为两个方面,或是通过对现象的研究改进结论,或是运用理论来解释现象,总之是与理论密切相关的,否则就失去了学术研究的特征。对此,作者提出的四点建议还是非常受用的:一是避免与前面的内容重复,研究发现主要是数据陈述视角的、微观的、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结论与讨论主要是理论阐释视角的、宏观的、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二是避免与前面的内容脱节;三是避免现象层面的“理论;四是避免现象层面的分析”。

12.24
    今天开始阅读第三章第二节实验法。实验法是指系统地操纵一至数个假定有关的自变量,并在客观的状态下,以及在固定其他自变量的可能干涉影响条件下,观测其对某些因变量的独立效应和交互效应的研究方法,是一种人工模拟场景的方式。实验法的设计最核心的就是变量控制,总的原则就是将干扰变量的影响控制在最小或者固化下来,只让作为自变量的考察变量对因变量发生作用,由此可见,实验法全部采用的是对比研究。
    实验法设计一要考虑研究被试的获得,在为被试分组的时候,应该运用控制变量一致前提下的随机分配原则,即研究者在确保各被试组控制变量(如文化、性别、年龄等)一致的前提下,运用随机概率原则分配到每个小组成员。二要考虑研究数据的获得,在实验法中,一般由研究者向被试组提供刺激材料,并通过被试获得数据。三是要考虑变量控制技术,包括变量控制、统计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控制、抽样控制。四是对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应当贯穿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