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读 李欢 徐偲啸 为了不忘却的纪念——数字时代网络用户的“被记忆权”研究。作者首先指出,理论界普遍认为, 媒介技术的革新大幅扩展了个体的记忆边界。在“记忆成为常态、遗忘成为例外”的背景下,立法需要引入“被遗忘权”(删除权)来矫正这种失衡。但是作者认为,主流理论往往忽视了媒介技术变革所引发的“记忆失控”现象。数字时代的记忆存在“媒介依赖”的特点,以各式平台为代表的数字媒介很大程度上获得了控制用户信息的能力,进而导致个体对相关记录的掌控力度不断降低。面临平台方主导的删帖、终止服务等情形时,用户也时常无法决定何种信息可以被保留,其数字记忆显得非常脆弱。除了删除之外,用户与之对应的、被记忆的诉求也应受到重视。因此,作者认为有必要在法律层面确立用户的“被记忆权”,并且这与“被遗忘权”所倡导的信息自决也是一体两面的。
7.4
读 胡泳 刘纯懿 现实之镜:饭圈文化背后的社会症候。媒介技术的变迁改变着文化的发展样态,作者认为同样的,一种文化的兴起、演变及其运行规则,也折射着媒介技术的特征和机制。饭圈文化是粉丝文化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和互联网产业模式的转变所衍生饭圈文化出的新样态,是粉丝群体以网络社交平台为主要空间、围绕偶像所展开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它有特定的圈层的定义传播模式和群体内部的运作机制。在此背景下,作者认为,数字媒介背景下的饭圈文化已然成为一种重要的症候性文化,它化身为一座时代“镜城”,媒介、技术、资本、主体、社会都在其中得以显影。文章梳理了有关中国当代饭圈文化的论文概要三种常见研究方向。与此同时,文章重点聚焦饭圈文化在中国的在地化经验、特色和所彰显的社会背景,最后对饭圈文化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以期饭圈文化在不断“破圈” 的同时,发挥更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整合作用。
7.5
在戴建勇被曝光曾多次性骚扰女性之后,其几年前拍摄的系列作品《朱凤娟》再次收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我们惊觉照片中立体的、富有生命力的,且以极强的情绪张力打动着观赏者的女性,实际上是身处在饱含着凝视、剥削的镜头与闪光灯下的。摄影机等带有屏幕的媒介工具为我们塑造了一种新的媒介距离:空有并不全面的视觉感知,其他感官上的感受是弱化甚至缺席的。这种单一的、仅仅延伸了视觉的人体延伸,让人进一步脱离了全感官感受的自然感知,也进一步推远了屏幕前后两个主体之间的距离。而当屏幕两面双方的权力不平等时,比如镜头之下,摄影者是观看者、被摄者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的观看,这种脱离了自然感知的状态使得拥有权力的人越来越容易将屏幕对面的事物视为他者、视作工具。
这其中还存在一个概念——凝视。“凝视”并非简单的注视,哲学家萨特认为“凝视”创造了一种主体性的权力差异,凝视与被凝视的这段关系中,被凝视者是被物化的,而不是作为“人”平等地出现的。在《朱凤娟》这一系列作品中,我们或许会感觉到一张张照片中散发出的“被凝视感”更加令人不适、甚至毛骨悚然,这是因为照片中体现的并非是单一的凝视与被凝视,还有来自凝视者的“凝视邀请”。作为拍摄工具的摄像机,在凝视之中成为了凝视者眼睛的延伸,如果日常中人们感受到的凝视来自无形的视线,而这种摄影过程中的凝视则来自具体的摄像机、来自拍摄中不断伸缩的镜头,以及拍摄时的闪光灯和突如其来的快门声。与此同时,摄像机将时空快速压缩,将凝视的整个场景定格下来,而在这些“作品”被收集成册,甚至被放置在一个实体空间进行策展时,“凝视”的瞬间被凝视者分享了出来,他邀请着其他人,穿过时间与空间的桎梏,一同站在权力高位注视着、赏鉴着镜头对面的被凝视者。
7.6
作为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延伸,算法以数据程序的形式实现对目标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如今,几乎所有的互联网社交平台都在利用算法技术对用户进行个性化推送,在这种运行机制下,“刷到这个我这号算是练成了”成为许多人对推送内容表达满意的反映。算法技术也由于这种广泛而频繁的应用由一个冷技术术语成为一个热文化的高频词,重塑了信息运行与信息传播的样态,成为智能社会急剧发展的源泉。但是,社交平台的算法推送机制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被用户所驯化的同时,人也在逐渐陷入被异化的窠臼。
费尔巴哈曾赋予异化一种哲学含义: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会反客为主,反转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从本质上讲,异化的过程也就是人的主体性逐渐丧失的过程。根据这种定义,算法异化可以理解为算法作为人类产生的对象物,反转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人类的一种现象。算法推荐的核心逻辑是通过操控用户依赖的信息流对用户进行画像,在用户终端完成因人而异的信息适配,在一次次迎合其喜好的内容推荐中建构了一幅绚丽的幻境。这种一次次的内容过滤让算法在完成降熵的同时,由同语境、同价值观、同主题汇聚而成的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流组建而成的信息茧房也将用户桎梏其中,凡与用户画像存在出入的信息都被排斥在茧房外,用户画像被算法绘制得越清晰,茧房内的信息环境越单一,用户自身既有的刻板成见与认知偏差就愈牢固。
7.7
读 张昱辰 重构“恋地情结”:城市徒步中的传播与文化政治。作者认为,城市徒步不仅是当代中国的重要休闲娱乐方式,也构成移动网络时代的城市传播实践。城市徒步不断传播与大众化旅游不同的理念,构成了对文化工业的反叛;城市徒步通过个性化路线选择与独特城市意象的塑造,构成了对主流城市叙事的反叛;城市徒步使得参与者以线上线下往返穿梭的方式交流与移动,建构起短暂的审美共同体,构成对城市“陌生人社会”的反叛。城市徒步在多层面演绎着复杂的文化政治,它让越来越多都市人通过“对家园的朝圣”来对抗“无地方性”,寻求重塑“恋地情结”的可能性。
本文作者认为,行走不仅仅构成身体移动,更是在实体空间中表达意义、塑造认同。线下地缘性活动的展开,有了更多的社交意义和自我价值,这一点可以在CityWalk、剧本杀、b站up主发起的城市捉迷藏活动中多有体现。同时,作者提到参与者无非是用身体在场的经验来验证和补充既有印象与想象。在任何活动开始前,参与者一定是会对接下来发生的场景、事件等有一个大致的想象,活动参与过程无非是对想象的修正和补充。
7.8
读 王琛 “内卷化”及其文化心理机制分析。作者指出“内卷化”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特殊形态,有其重要的社会历史形成机制。它是一个专制封闭社会不断自我复制的结果。不仅保守的小农经济可能存在农业“内卷化”问题,本性开放的市场经济也可能“内卷化”并形成“过密化”的市场空间。当今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内卷化"现象则需要反思我们深层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内卷化人格”具有的特点为,缺乏原创品质与激情,惯于模仿与跟风,缺乏主体性和主体意识,零和思维,悖论人格,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群体内部社会信任的崩溃。而克服“内卷化人格“,则需要真正尊重个体性和以人为本的文化与教育环境。”悖论是内卷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悖论的产生盖源于文化本身的有限性与时空(现实)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内卷化的社会无疑是一个熵增的社会。悖论现象,就是一种社会之“熵”,无序、耗散、低效或无效。
7.9
“直到今天,宛瑜的飞机才真正落地。”最近,有许多网友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长大后才真正理解了十年以前电视剧中林宛瑜的选择和结局——放弃爱情,转而追寻自由与梦想,同时也不让别人为了自己而改变其原有的人生规划,让自己和他人都忠于自己的前路。渴望独立、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不想让自己被束缚,也不想让别人为了自己而妥协。在宛瑜身上,人们看到的是作为人的主体性和价值。
自古希腊哲学以来,“认识你自己”成为古今中外思想家至今都在找寻答案的经典命题,“人的问题”居于哲学思考的中心位置。与此同时,“价值”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在马克思早期政治经济学作品中,“人的价值”范畴表现为基于个体视角下人的主体性觉醒;在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代表的成熟时期,“人的价值”是人与人之间社会经济关系视角下人的全面性本质的复归,是解释历史和社会的重要范畴。在黑格尔看来,人的主体性同绝对精神高度一致,实体本身具有能动性特征,“实体即主体”。静止而固化的主体不具有任何意义,如果仅仅将自己困住,而不获得更多与之相反的内容,主体本身就是僵死的。“也许这才是我喜欢的事业,它能让我找到自己新的价值”,“ 在我安定下来,找到一个适合的终生伴侣之前,我得先找到我自己”,宛瑜不止一次表达过对自身价值的追寻,她永远都处于自由的旅途中,不断寻求着自己的人生意义。如今许多人也已经意识到自己作为主体的存在,关注自己的人生选择与需求,这种主体性包含了对自身力量和能力的肯定和对自由的渴求,挖掘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