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044|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3级硕士潘洁学术日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24 14:5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月17日 周一
收到新书许知远作《新闻业的怀乡病》,略知许知远的访谈节目《十三邀》,先读了作者自序与目录,此书主要内容是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新闻业历史上的赫赫往事,有些惊喜,备考时只浮光掠影了解了些皮毛,对于具体史实不甚清楚,读此书刚好可以弥补。
4月18日 周二
查找毕业论文所分析案例up主的视频数据,进一步填充分析依据。阅读老师发送到的第六章媒体道德哲学的实践论
4月19日 周三
陪妈妈去医院检查肩周炎、甲状腺。晚上回宿舍继续读第六章内容。
4月20日 周四
身体不适,前往医院检查。继续读第六章内容。
4月21日 周五
进一步整理参考文献,导师对文章结构又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在传统的4i理论之外,尝试加入一些情感劳动的理解层次。读第六章内容。
4月22日 周六
和妈妈一起去上海博物馆参观,上博与英国国家美术馆合办了“从波提切利到梵高”主题珍藏展,参观了从文字复兴到印象派的著名画作,近距离观赏真迹感叹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美术技法。
4月23日 周日
读“一个时代的终结——凯瑟琳·格雷厄姆与《华盛顿邮报》”凯瑟琳女士从一个害羞、自卑依附于丈夫的女士意外成为了《华盛顿邮报》的掌舵人,经历了五角大楼文件时间并让她隐藏的正直与勇气为世人所知,这一切不可谓不传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3-5-15 12:40:19 | 只看该作者
5月8日 星期一
读论文“日常生活的数字展演:短视频的生命情感和生活意蕴”。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生活类短视频,这个视频细分类目虽然当下十分火爆,但相较于美食类、科普类、社交类等等短视频,似乎“没有意义”,就像之前老师打趣说不明白大家为什么喜欢看欧阳娜娜的vlog,这不是流水账吗?这篇文章的作者给到了一个理由“非功利性精神愉悦”,就像诗人把自身情感投射到某些意向上,这种情感寄寓就是意义所在。
5月9日 星期二
读“美国精神的觉醒:《大西洋月刊》的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在意识形态、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学习欧洲、依赖欧洲,这激起了美国本土思想家打破局面的意识,《大西洋月刊》应运而生,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小说并逐渐成名,美国文化走向世界。正如杂志的创办者所追求的,政治无偏私、思想独立成为起座右铭,但随着美国的崛起,这种帮助美国自成一派的意识形态又成为一种霸权束缚着西方。
5月10日 星期三
配妈妈去一附院做手术,切除甲状腺结节。术前都有一定恐惧感,但一日数十单手术,医护人员成熟的操作护理流程让人心安不少。身边的亲人刚好都没空,我一个人陪床照顾妈妈,突然感觉自己长大了。同病房的老人几个子女轮流照看,才第一次体会到独生子女的压力。
5月11日 星期四
读“与公众保持距离”作者认为《时代》杂志正由“精英式的长远偏见”让位于“公众的短视偏见”这不仅是一本杂志的转向更是一种时代风向。大众掌握了接入、参与、发布等诸多权利,因此而要求媒体为平民大众而发声也是情理之中。但是媒体却不能完全成为公众的传声筒,这也是一种公共利益性责任。
5月12日 星期五
读“新闻判断力比勇敢更重要”,作者认为市场的诱惑比政府的压力更可怕。诚然,与新闻的品质最相关的,始终是新闻人本身,制度的束缚固然存在,但不能成为一种万金油似的接口,无论在何种社会制度中,所要面对的环境都是复杂多变的,新闻人需正视自身的能力缺陷。
5月13日 星期六
在医院陪床照顾妈妈
5月14日 星期日
根据论文指导老师的意见,完善数据支撑。对毕业论文调查问卷中的数据进一步回归分析,以得出系数建立模型并确定假设是否成立。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3-5-21 15:44:50 | 只看该作者
5.15
读程思琪、喻国明等人所作《虚拟数字人——一种体验性媒介》。作者提出虚拟数字人是一种体验性媒介,他凭借扮演各种角色身份的能力,承担起连接个体与场景和提供各类场景体验反馈的功能和服务。而虚拟数字人的在场起到的是社会抑制效应。
5.16读郭建伟 王文卓作《如何规避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问题》。作者提出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是否人类应给予一定人权,人工智能在决策生产中造成的过错应当如何解决两个问题。而。带来这些伦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3.1是法律保障不足,二是技术不成熟,三是人类认知的片面性。作者由此提出三个解决方向即立法、技术管理和媒介素养的加强。
5.17
读林凡 林爱珺《打开算法黑箱:建构“人-机协同”的新闻伦理机制》。作者采用控制论从新闻生产流程的视角分析技术黑箱的运作逻辑和带来的风险:机器学习失控、算法身份带来的社会偏见、分发中的信息茧房。而后从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出发,阐释了由监控机制、预警机制、奖惩机制构成的伦理机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建议。
5.18
读喻国明等人所作《chatGPT浪潮下媒介生态系统演化的再认知》。作者认为深度智能化与分布式社会所带来的权力弥散非常匹配,而这种结构性变革将从传播权力下沉、情感要素深化、传播信任重塑几个层面展开。chatGPT有望打破能力沟加速社会权力变化。
5.19
整理毕业生党员档案,填写各类表格。下午接妈妈出院,安置一晚后回家。
5.20
读郭小安 赵海明《观看的无奈与正义:数据社会液态监视的弥散性与能动性》。作者提出监视技术为个体争夺可见性提供了权力场域,个体通过自我量化制造围观的视觉政治,公众作为监视者推动构建数字公共空间的社群共同体。总而言之,作者认为监视并不必然带来奴役和控制,它只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本和治理资源。
5.21
毕业论文最终格式修改、内容补充和结构微调,等待定稿。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5-28 20:53:04 | 只看该作者
5.22
读曲春景 张天一《网络时代文化的断裂性和延续性:B站传统题材作品的“爆款”现象研究》。这是一篇2018年发表于《现代传播》的文章,作者指出,此前研究者对二次元群体所贴的“断裂性”标签是在“非连续性哲学”影响下对低龄网民的一次误读,是对文化断裂性与连续性之复杂纠葛的片面理解。尽管目前的新技术使得了处于互联网场域和现实生活环境下的人表现出不同的特质但断裂不是主宰二次元文化的唯一特征。作者认为b站传统文化作品的“爆款”现象是差异性表现下的文化认同,也是民族文化连续性的症后再现。
5.23
读周裕琼 张梦圆所作《数字公墓作为一种情动媒介》。已有的传播学研究大多将哀悼视作一种记忆实践,强调媒介的认知属性,但是本篇文章将哀悼视为一种情动体验,强调媒介的情动属性。作者通过对“豆瓣公墓”与“网络公墓”这两个豆瓣小组的内容分析及线上田野调查,从技术,身体,集体这三个维度考察数字公墓的情动生成与调节机制。有意思的是,作者指出数字公墓作为一种情动媒介,不再划定时间,而是绵延时间,情动在其中体现出细水长流的特征,哀悼成为一种日常。
5.24
读黎学军《艺术就是复制:关于人工智能艺术的思考》。作者认为从长远的历史角度来看,先民复制大自然,后人复制前人,计算机深度学习复制先人,艺术史就是一部复制史,而人工智能正如画笔画纸一样,是一种新的复制工具。由于人工智能艺术可以大量被复制,而不是自我复制,它由人类给定的算法控制机器制造出来,而不具备自主思考的能力,因此作者认为人工智能艺术的终极目的是艺术的大众化。但。但AI艺术仍无法替代人类的原创艺术,首先因为AI不具有人类的情感而艺术的创作与人类的喜爱,愤怒,狂躁等情绪息息相关。其次,AI破坏了艺术的原真性即本雅明所说的及时及地性,艺术品的即时及地性即它的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唯有基于这种独一无二性才构成了历史艺术品的存在过程,就受制于历史。
5.25
论文最终定稿,相关表格填写
5.26
向论文导师递交所有文件。看了综艺《乘风2023》,其中越南女明星芝芙让我有了一些小思考。节目在介绍芝芙时放映了一段芝芙从少女时出道到目前在越南成为一线女艺人的历程影片。让我感到有趣的是,芝芙的十几岁时的长相并不似现在美艳,那时的她长相更加具有南亚人特点。这让我联想到了泰国女演员平采娜,她和芝芙一样也是年少时五官亚洲化,后期逐渐调整欧化。我突然惊觉,我们所认知的所谓“东南亚美人”,他们欧化的五官特点或许并不是一种现在的审美特点,而是欧洲审美对其的训化。越南的传统服饰是旗袍、斗笠,这是依附于中国时的审美,因此文化的西化影响在越南提现地更明显。而东亚三国中日韩的五官审美虽然近年来幅度增加,但主流审美仍是亚洲化的五官特点,那些寻求面部欧化的求美者返会被人排斥,我认为这其中有汉文化圈固有的文化积淀深厚的缘故,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度自信,人民对让放弃亚洲面孔的求美者产生了“非我族类”的心理。
5.27
读董晨宇 段采慧《反向自我呈现:分手者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消除行为研究》。过往的研究大多基于用户的网络自我呈现,而作者则另辟蹊径基于对25位分手者的深度访谈,探究反向自我呈现即自我消除的意义。不仅新闻发布者将信息作为策展信息呈现于用户眼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恋爱信息的用户同样策展了其私人生活。社交媒体让恋爱关系变成了一件可供他a观看的事件情侣在社交媒体中通过呈现感情状况发布合影的方式,向观众展现他们的亲密关系,成为一种新时代的恋爱仪式。作者认为人们在自我消除的过程中实际完成了对自己的反身性审视,这有可能影响人们今后在社交媒体中呈现时的自我审查。
5.28
读戴颖洁 吕梓剑《都市青年女性的晚婚潮:女性主义与大众媒介的联姻》。作者基于格伯纳的韩话理论视角,通过对20位都市青年女性和四位晚婚女性父母的半结构式访谈,探讨女性主义的媒介实践及其对都市青年女性晚婚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主义会通过负面婚姻新闻的报道,婚后焦虑的媒介渲染,独立女性形象的媒介建构,女性意见领袖的示范,开放化的网络话题讨论等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都市青年女性的婚姻观念青年女性在不知不觉中接纳晚婚,晚婚成为常态。这种晚婚潮成为女性主义不断修正传统社会性别制度,以反抗“父权制霸权”的阶段性成果。
5#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13:06:39 | 只看该作者
5.29
读杨乐怡《景观日常化与日常景观化:从短视频看网络媒介时代景观的转向与建构》。作者认为随着短视频等新型网络景观的发展,景观进一步完成了对日常生活的全面嵌入、融合和建构。一方面,景观持续将自已刻画到生活中去,广泛描绘无数个体的日常生活和情感意蕴,承载当代人的生活图谱和心路历程,呈现“景观日常化”的现象;另一方面,在景观的触角延伸和价值转化过程中,网络景观的社会地位日益突出,影响着现实和自我的建构,甚至成为整个社会的基础系统,走向“日常景观化”的深层次社会建构。这与近些天网络上流行的“多巴胺穿搭”很像,用户在短视频、网络社区浏览到大量相关穿搭分享,并形成自我的建构,整个社会将网络景观投射到日常景观中,似乎夸张的表现成为习以为常的景象。
5.30
王源演唱会大量女性粉丝身着婚纱观看引起了网络舆论的轩然大波。在这件事中,婚纱的符号象征意义是舆论产生的关键。婚纱的传统象征意义,与其说是“神圣的爱情”,不如说是“婚姻”。在古代欧洲,人们结婚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师的祈祷与祝福,这样才能算是正式的合法婚姻,所以新娘要穿.上白色的典礼服向神表示真诚与纯洁。由于之前文化观念中传达出的女性必须依附于婚姻,以及女性必须“贞洁”的观点,“婚纱”更是被赋予了“一生仅一次”的神圣价值。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注意到自己的个体价值,开始用解构“婚纱”的方式挣脱“婚姻”的束缚,独身女性穿着婚纱为自己拍写真早已屡见不鲜。“婚纱”的象征意义也在这种背景下发生变化,它固然依然象征着婚姻、爱情,但更多表达的是一-种“纪念”、“仪式”,毕业季的女生会拍婚纱写真为自己的青春划句号,结束了婚姻的女性也会用婚纱来表示新的开始。

而粉丝身上穿着的婚纱,指向的正是现代观念下更加开放、自由的婚纱符号意义,是对偶像热烈的情感表达,是对青春美好时光的纪念,是对理想中的亲密关系的呼唤,也潜藏着对传统婚姻束缚的抗争。
5.31
毕业论文答辩,进行顺利,老师对我的调查问卷设问有一定疑问,最终对问卷问题做出了一点改动。
6.1
最近,“学术妲己”一词引起了网友广泛的讨论,起源于华南理工大学一名博士生的答辩视频。视频中,一位女博士生在答辩时被评委点出不足,未予通过。但是,该评委之后又对她说道:“没事,顾成老师一定会给你安排在高校工作,以后的人生会往上走。”网友反映,这名女博士生手握19篇SCI和一篇发表在Nature的一作论文,而这些履历主要是靠她和导师顾成的不正当男女关系而获得的。因此,这位女博士生被人称为“学术妲己”,数次占据热搜,引发人们的讨论。但是,没有“学术纣王”何来“学术妲己”?在一个个热搜词条背后,只有这位女博士生被人拿来讨论,而事件的始作俑者却隐身于幕后。这次学术不端事件其本身是人情关系对学术规范的挑衅,而其报道则是话语权力对女性身份的霸凌。
6.2
前段时间,几位在北京海淀一所公立学校国际部上学的高中生发帖,寻找在职高上学的女孩子进行一次coffee chat。在其发出的帖子中,明确提出了这次聊天的目的只是交朋友、分享学校生活、交流对一些事情的思考,或者单纯地纾解情绪,然后根据聊天内容编成口述历史。但是后来有人指出,这些国际生举办这次聊天局的真实目的其实是为自己的课余作业收集素材,拿职高女生的故事写成社会调研,用于申请海外大学学位。在整个活动策划中,无论是调研目的还是伦理,都充斥着社会阶层中上位者对下位者的俯视与冒犯。他们用冠冕堂皇的话语,美其名日“交朋友”,但实际上却是在工具理性支配下,利用社会阶层差异实施的一场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施舍”与“救赎”。
马克思.韦伯在社会行为层面把握“理性”概念,其中,他提出了一种“工具理性”或日“目的合理性的”。工具理性即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简而言之,即做事情是目的导向的,将其他人或事作为自己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在北京国际生举办的coffee chat中, 他们并不是真的想要“交朋友”,而是利用这个幌子来实现自己申请国外大学的目的。在其中,职高生无疑是被他们当做了完成作品的工具和手段。有人评论说“他们已经在利用与他们父辈相同的手段来剥削他人”,花费一杯咖啡的成本,罔顾他人的隐私与情绪,在利己主义的驱使下将.别人对象化与工具化,将别人当做实现自己目的的跳板。
6.3
郑州市博物馆与意大利都灵博物馆合办了“大河文明”特展,展陈文物有猫木乃伊、木乃伊棺等文物,古巴比伦文明、古中国文明、古印度文明四大文明通过大河起源串联起来。埃及的诸神信仰在与希腊文明的战争和征服后逐渐衰落。参办单位、文物单位竟没有一个埃及的,令人唏嘘
6.4
继续毕业生党员档案整理,已进入尾声
6#
 楼主| 发表于 2023-6-12 11:58:40 | 只看该作者
6.5
最近,“宝宝辅食”tag成为了小红书的热门话题,无论是分享日常穿搭、妆容教学,还是简单地记录生活,大家总会在一长串tag的最末尾再添上一个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宝宝辅食#。这是因为小红书的算法机制在进行个性化分发时,不会将男性用户列为“宝宝辅食”内容的关注者,因此不会将此tag中的内容推送给男性用户。这类反向利用算法来控制内容分发范围的行为在其他平台也出现过。在微博中,用户也发现了“镇魂”隐身术,即在个性签名中加上“镇魂”,自己的账号就不会被人通过ID搜索出来。而这一系列的行为从本质上讲,其实是人们为应对网络环境中内容撒播造成的误读、曲解寻得的无奈之举。
彼得斯在《对空言说》中提到了来自基督教的撒播观念“凡有耳者皆可听”,这种撒播观念提出传播不是心连心,而是手拉手,不要使受众双方处于一方说、一方听的不平等状态,让受众拥有自由解读的权利。事实上,不论我们是否认同撒播、是否愿意将自己创作的文本进行撒播,在社交媒体平台中,我们的内容都不可避免地以撒播的形式,被算法推送到不同的受众的信息流当中。正如罗兰·巴尔特提出的惊人论断,“作者已死”,这些内容一经发布就有了被任意解读的可能,作者不再有权力控制意义的自由发展。
由于传播者和接受者不同的身份、阶层、教育水平、文化背景,内容在被受众进行任意解读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无意的误解或有意的曲解,导致发布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出现传播隔阂,陷入一种无法沟通的无奈之中。而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中,男性与女性的经历、观念的差异使得不同性别之间的交流成为传播隔阂问题的重灾区,女性的穿搭分享、日常生活分享在男性的凝视之下存在着极大的被曲解的可能。在这种交流的无奈下,人们干脆去寻找控制内容撒播范围的方法,用减少“意外的听众”来降低交流的难度。
6.6
读《道德心理的舆论张力:网络谣言向网络暴力的演化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作者针对当下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之间频繁融合演化,加剧破坏舆论生态的现实,采取传播效果研究的视角,从个体层面上,探索网络谣言向网络暴力演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定量的作用关系。通过对821位网民心理和行为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发现:契合网民道德焦虑,并能激发网民多元、复合道德情绪的网络谣言,能够使网民形成对相关主体的消极道德判断,进而使网民实施网络暴力行为。这些网络谣言也由此演化为网络暴力。其中,对网络谣言相关主体的消极道德判断是演化过程的关键中介。四类道德情绪线索和三类道德推理依据是促使演化的信息因素。在两个递进的演化阶段里,道德标准、道德情绪、道德推理低理性和道德推脱等网民的道德心理因素也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和协同影响。由此,作者揭示了网民在消极舆论活动中具有道德审判和道德伪善的倾向,作者认为整合了多种社会焦虑的道德焦虑,以及表现为道德推脱的自我道德优越感,是演化活动的心理根源。作者还通过证明网络谣言的原生属性与演化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指明了网络谣言向网络暴力演化的自然性和必然性。
6.7
读王润作《“记忆的微光”:“恢复高考”的自传式书写与新媒介记忆研究》。 作者以新媒体APP“一点资讯”凤凰历史“纪念高考恢复四十周年”专题视频的评论留言为经验材料,考察新媒体空间的自传式记忆书写和新媒介记忆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新媒介空间使不同世代的考生自发地汇聚,多种记忆话语的交汇与争鸣形成1977“恢复高考”事件的多元记忆书写;自传式书写呈现的“记忆的微光"将处于记忆与遗忘之间的社会记忆浮现,弥合了“恢复高考”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断裂;新技术、社会变迁与生命历程的交织构建出多元话语的记忆阐释社群,成为不同世代的记忆主体唤起自我认同与强化集体记忆的重要纽带。作者引入了社会记忆学家刘亚秋提出的概念:“记忆的微光”,这个概念是介于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之间的中间地带。
6.8
近期的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彩票销售创近五年来同期新高。而在这些销售额中,年轻人占比颇多。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前往彩票站、寺庙、许愿池等地方,“在上班和上学之间选择了上香”,将自己的命运交给玄学,对这个现象我颇有感触回想起自己由从嗤其为“封建迷信”到当做心理安慰,偶尔买彩票、去寺庙里逛一逛已经成了我的一个小习惯。而当我思考这其中原因,当今社会是乌尔里希口中的“风险社会”,而钞票则成为年轻人立足于社会的安全感所在。身处风险社会中的年轻人或是深觉一夜暴富并无可能,所以寄希望于运气,或是单纯想要进行一种消遣娱乐的体验。基于各种原因,买彩票已然成为一种社会景观。与“封建迷信我嗤之以鼻,财神殿里我长跪不起”引起众多共鸣相同,买彩票拜财神既是风险变动中年轻人对未来命运的希冀,也是单纯的游戏性的情绪消费。史蒂芬森在继承赫伊津哈、米德、戈夫曼等人关于游戏的思想基础上,强调传播活动本身就是交流的目的,因为它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传播本身就是一种高度自主性和主观性的“游戏”,传播主体在利用传播进行自己的游戏,感受生命的活力和价值,体验生命存在的快感。在这种游戏的心态下,年轻人买彩票的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在其中主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快乐感受。彩票除了与财神具有相同的金钱导向的现实属性,它也与盲盒相同,都具有能够给人以期待感和惊喜感情绪消费属性,可以让人在购买过程中感受到消费本身的乐趣。
哲学家伽达默尔利用游戏的概念说明了人的诠释过程,在他的论述中,人们沉浸在艺术作品之中,既是对作品的体验,也是个人的内心表现。在这种诠释过程中,人与艺术作品的主客体划分消失了。借用伽达默尔的论述,年轻人热衷于买彩票既是对购买过程中惊喜感和期待感的享受、是消遣娱乐的手段,也是借买彩票这一行为进行自我表达一一表现其对美好事物的 期盼和信仰。
6.9
最近“白人饭”概念火了。一包生菜、一板火腿,再淋上一点酱料,一顿午饭就这么被“糊弄”过去了。这就是网络上最近频繁调侃的“白人饭”:原材料极其简单,做法极其随便,味道不一定好吃,但是足以维持生命体征。除了“中国胃”们皱着眉头的吐槽,也有不少人开始尝试这种“白人餐”,一开始是低热量的食材与烹饪方式让它们获得了减脂群体的青睐,后来,简单省事的做法让它们成为了都市打工人们的福音。低阶一点,就是需要加热的面包、三明治配上一杯美式;再进阶一点,就是法棍配上一点蔬果,直接省去加热的环节。在日渐缩减的个人生活时间和越发内卷的工作下,哪怕是“以食为天”的中国人也开始无奈放弃对饮食的重视,转向了“能活着就行”。这种现象或许可以用罗萨的“加速社会”理论来理解。罗萨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前辈的社会批判路径,形容当下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发展变迁、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在加速社会之下,作为社会加速引擎的技术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缩短时空距离的手段,传输速率更快的移动通讯技术、时速不断提升的交通.工具,都不断地驱赶着社会节奏“快一点、再快一点”。而这样的社会加速落于个体身上,体现在日渐严重的时间匮乏感知、焦虑,以及不断加速的生活步调上。“快节奏”生活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主题,严峻的竞争形势让人们只能投入内卷来维持自己的竞争力,“自律”“高效”成为评价个体生活状态的标准,“荒废时间”的负罪感、焦虑感成为了每个现代人深嵌的囹圄。“白人餐”正是人们用以提升效率、节省时间的又一手段:简单省事、可以维持生命体征,同时低碳水的饮食也可以避免食困,方便人们在下午再次高效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我自己对于所谓“白人饭”还是持肯定态度的,本身对面包类食品就比较喜欢加上制作简单对于我这种厨艺不精的人是一种福音。况且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日常,这种与之匹配的饮食又有何不可呢?
6.10
来到青岛啤酒博物馆参观。对于青岛这个城市我此前并不熟悉,只是知道青岛啤酒有名,青岛作为一个海滨城市风景不错海鲜好吃。真正来到这座城市,主动去了解它,才发现它并不简单。青岛的很多老城建筑颇有欧式风情,整体竟有一些上海感。在啤酒博物馆,这个城市借助它最著名的品牌、产业讲述了它的历史。在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中,青岛成为了德国的殖民地,德国也带来了它的啤酒产业。一战后日本夺走了青岛的殖民权,青岛啤酒工厂由日本的株式会社接手。在之后的战争中,青岛啤酒几经易手,在建国后才真正成为了我们自己的产业。如今的青岛啤酒在延续经典产品的同时也开拓新系列,并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已然是世界500强之一。青岛啤酒的演变正是青岛历史的缩影,一幢幢小洋楼、教堂如今已是打卡圣地,但了解美丽背后青岛的道道旧伤,仍让人不免战栗。
6.11
读《容积捕获:数字新闻的立体景观、六度自由与索麻困境》作者介绍了一下容积捕获这个概念。容积捕获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摄影术,主要依托摄影测量法动态捕捉3D影像,基于这一新技术生成的容积视频可超越以往360度全景视频的三个自由度进而达到六度自由。以容积捕获技术为基础的“容积新闻”被认为是一类全新的数字新闻样态,藉由数字建模构筑立体化新闻场景,用户可“步入”新闻现场“触摸”被摄对象。不同于既往虚拟现实新闻的“沉浸式"指征,容积新闻转向以空间叙事和用户主导为核心逻辑的数字新闻创新范式,具备成为独立的、成熟的数字新闻样态的实践可能。与此同时,作者认为容积新闻的适用题材、消费场景及其自身可能存在的信息过载、“索麻”体验以及对人类用户生理带宽的冲击等问题值得反思。“索麻”是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提出的“飘飘欲仙、麻醉性的、欢愉的幻觉”。作者认为过于逼真或许放大记者的负面心理体验,另一方面深度造假也更容易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23-6-19 15:35:14 | 只看该作者
6.12
6月7日,广东广州地铁8号线上,一女子看到一大叔蹲着玩手机,怀疑对方偷拍自己,要求检查相册。在大叔同意让她检查相册并自证清白后,该女子仍在网络上曝光大叔视频,并将其称为“猥琐男”,认为他手法娴熟不是第一次作案,并表示既然没有偷拍,那他为什么不为自己发声。之后地铁工作人员回应称,当时警方已介入处理,因为是误会,双方当时已经和解。事情发生之后引起了网络的热议,各类观点、评论在舆论场上相互碰撞,其中也不乏情绪性冲突。但纵然观点各异,我们也应当达成这样的共识:女性在面对可能的伤害、侵犯时做出合理维权的举措并无不可,但此类造谣式网络维权也实实在在地正在对女性维权带来污名化危机。
“他者”思维时刻存在于人类的话语当中,自然也存在于互联网的互动交流当中,通过给相应个体设置一个“他者标签”,将对方打成马克思笔下“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化作昆德拉口中“构想成恶的信徒”。无论是女生发出的“猥琐男”,还是之后网友对女生“川大新传研究生”身份的强调,实际上都是对其设定“他者”的标签,强调其身份的异质性,放大事件之中存在的身份对立。这种身份对立更容易激起公众的情绪性表达,甚至从观点输出逐渐演变成身份对立之下的情绪宣泄。而在这一过程中,舆论讨论的焦点偏移,原本推动公共事件发展的目的被消解,与其说是“正义发声”, 不如说是参与了一场退化仪式的狂欢:从群众中选出一名成员,将其塑造为一个“另类”、“ 他者”,然后大家一同对其进行谴责,降低其社会地位或将他从集体中驱逐出去。
“铺垫效果”又被称为“底色作用”、“预示效应”,指的是一个先快速呈现的刺激对紧接着出现的第二个刺激的加工产生的或正、或负的影响。这种效果会影响人的认知、态度和刻板印象。铺垫效果的产生,主要通过“可接近性”的信息,包括最频繁接触的信息和较近接触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个体头脑中提供了“预示”,为对之后类似信息的认知进行了铺垫。而在网络舆论当中,铺垫效果表现为同类事件的既往舆论为之后的舆论进行某种铺垫,为公众提供一种无意识的内隐记忆,最终的结果时同类议题前后的网络舆论呈现出相似的倾向。
近年来,关于“偷拍”的公共事件屡屡发生,从此前部分高校被爆出有男同学偷拍女厕所等新闻,到近期BBC曝光一中国男性开设网站贩卖偷拍、性侵视频,这些事件一方面增强了女性日常生活中的风险感知,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的“偷拍”事件进行了认知和情绪上的双重铺垫。因此人们会更加关注女性发布的关于“被偷拍”经历的内容,并在舆论态度中偏向维权者,积极地对其进行声援。
6.13
读孙志鹏 徐锦秀 帐篷里的远方:青年“精致露营”现象兴起的文化透视。文章立足青年文化视角,对近年来兴起的“精致露营”现象背后的现实图景、社会成因以及文化功能进行系统分析。通过研究发现,青年“精致露营”现象呈现出大众化、品质化、精细化的现实图景。“精致露营”的社会成因主要包括后疫情时代促使青年回归身体在场的具身体验、社交媒体倦怠唤醒青年真实社交需求、精致化符号消费助推青年建构象征价值等三方面。青年“精致露营”意义的文化功能体现在空间场景重塑实现青年休闲解压、互动仪式构成赋能青年情感能量、自我策展搭建助力青年身份认同。
6.14
读付怡 后疫情时代治愈系综艺节目研究。作者认为,后疫情时代加重了人本身的存在焦虑、自我怀疑和倦怠情绪,重新催生了对治愈系文化的诉求。治愈系综艺一方面积极回应社会诉求,通过个体化、审美化、孩童化、怀旧向的治愈元素进行文化抚慰与心理治愈。同时不断发展变化,打破形式区分,从治愈系综艺转向综艺的治愈功能,从主题到元素、从形式到内容都呈现出新的面貌。这种综艺节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疏解个人情绪、弥合人际关系、缓解压力的作用,但是仍存在值得警惕的地方,即短暂的精神安慰可能使观众后续感受到更大的空虚和失落。当治愈商品化,治愈系本身的对抗和反思会被资本收编。
6.15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讨论高考话题不仅是人们对于教育发展的关注,也是人们对已经逝去的高考记忆的怀念。今年全国甲卷的语文作文题目“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诚然,对媒介技术的关注是近几年传播学发展的重心之一。媒介技术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其最大的影响之一即对人的时间感受和时间观念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技术提升了生产效率,人们通过各种媒介手段更好地控制和利用时间;同时,人类也逐渐活在了媒介技术对时间的操控中而不自知。
胡塞尔指出,主体基于“原生回忆”(人脑中突然出现的主观意识活动)和“次生回忆”(人脑中保存的记忆)之间的深刻关系形成了对于时间客体的意识体验,以及对于时间流的把握。斯蒂格勒将前者称为“第一持存”,将后者称为“第二持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三持存的概念,即在记忆机制中,对记忆持存的体外物质性记录,是一种数字义肢。
当前的网络技术就是典型的第三持存,数字作为一种新型的第三持存扩展人的记忆的内涵和外延,人们利用网络这种第三持存更好地掌控了时间和记忆。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借助第三持存,平台媒介建构了直接影响人的个体和群体意识活动的发生和体验,人们首先面对的就是失去对自己时间和记忆的控制权。
斯蒂格勒将传媒称为时间工业,认为它生产着大量的“时间客体”,即由网络信息技术生产出来的可以拟真时间在场的义肢性客体。个体变成时间客体之后,其意识结构就具有了电影特质,在对过去的回忆中,存在着蒙太奇的过程一一对回忆的剪辑和拼贴,如慢镜头、快速剪切、定格等。媒介技术的任务就是谋划、占据时间,使得个体生命时间与媒介时间高度重合。由此,人们对记忆和时间的体验就被纳入了媒介的呈现逻辑之中。
6.16
2023年6月15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牟林翰涉嫌虐待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案依法公开宣判,以虐待罪判处被告人牟林翰有期徒刑三年两个月,同时判决被告人牟林翰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蔡某某(被告人母亲) 73万余元。2018年,牟林翰与被害人陈某某确立恋爱关系。此后,牟林翰因纠结被害人以往性经历一事心生不满,与被害人发生争吵,并在之后高频次、长时间、持续性辱骂被害人。牟林翰对被害人的言语侮辱已经构成了虐待行为,且达到了情节恶劣的程度,被害人精神状态不断恶化最终自杀身亡。此事一出,“PUA”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长达三年的案件终于宣判,提起PUA,这个词在网络中似乎也带有了一种娱乐性的戏谑意味,逐渐失去了原本的严肃性。
人际交往的心理本质是芝加哥学派早期学者的研究重点之一,他们以情境和框架为基础,从个人的社会角色出发,探讨传播在个体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认为所有的社会交往都是被建构的。在库利看来,社会的本质是一种交流和互动,社会关系存在于人的观念交流之中。在“镜中我”理论中,库利以镜为喻,来形容人的社会自我,并指出这种对于自我的认识决定了主体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库利认为,自我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形成的,他人对自我的评价、态度和期待会成为个体的‘ 镜中我”,通过这面镜子,个体不断形成对自我的认知和把握。
牟林翰利用言语侮辱和人身攻击,让被害人对自我的认知产生失调,不断否定自我、怀疑自我,从而不断贬低自己、依赖他人。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认知决定了人必然会受到他人的影响,这也就为牟林翰PUA被害人埋下了一颗种子。
PUA (Pick-Up Artist) 一词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当时正处于性解放和道德变革的自由浪潮中,夜店里的年轻人相应地流行起了新的性文化。1977年,埃里克,韦伯出版了《如何搭讪女孩》一书,被封为PUA的鼻祖。但是后来,PUA从快速搭讪女孩的技巧逐渐演变成为打压对方、使其产生心理问题从而依赖自己的情绪操控术。直到牟林翰PUA被害人致死,PUA进入人们的视野以来,它都是以被人厌恶的严肃态度被看待。
但从去年开始,PUA开始被加上了一层娱乐化的戏谑意味:许多人因“PUA”三个字母容易混淆,而衍生出用“KTV"“KFC”等同为三个字母组成的词语来代替PUA的娱乐性话语一-“少KTV我”“小心他KFC你”等,从而削弱了词语本身的严肃性。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写道:“娱乐至死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人们日渐失去对社会事务进行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在于被轻化的文化环境养成了既无知且无畏的理性文盲而不自知。”时至今日,PUA已经成为茶余饭后人们谈笑间随意提起的话题,这无疑会淡化人们对其本身危害的认知,而对于本来就对PUA的概念不熟悉的人来说,这种娱乐化也是在培养波兹曼口中的那种“无知且无畏的理性文盲”。
6.17
读黄旦 新闻传播学科化历程:媒介史角度。文章内容提要论文从媒介史的角度, 考察分析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学科化历史,认为19世纪通讯、交通,尤其是印刷技术的基础上,专业新闻业开始崛起,新闻学的产生,就是与此紧密相关。新闻学是以报纸职业为导向,以报纸职业及其业务操作为研究和教学的主要内容,以伦理规范为要旨的学科。大众传播范式及其研究,则是由广播范式所引发。大众传播学是以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以研究生培养和经验研究为目标的,以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及其效果为重点的社会学科。在美国,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在建制上常常属于一个学院,实际上二者是拢而不合各做各事。论文最后指出,当前数字技术使得传播进入“互联网星系”,完全不同于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产生的背景。因此,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紧紧扣住媒介技术、传播形态和学科的关系,以新的基点、新的思路来筹划新闻传播学科的未来,已属当务之急。
6.18
读石磊 周卫萍 盲盒消费:基于情感联结的仪式化体验。作者认为2019年盲盒的走红遵循着特定的消费逻辑。盲盒以不确定性打开人们的消费欲望,将艺术、设计、雕塑和潮流文化等多种元素融入玩具载体,释放IP消费活力,构建消费情境,建立网络社群,促进情感共享与共振,这些共同带来盲盒消费的仪式化体验。不过,对盲盒消费狂欢背后的盲目消费、虚假宣传、资本操控、消费泡沫、缺乏规范等问题,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8#
 楼主| 发表于 2023-6-26 10:42:50 | 只看该作者
6月19日
读彭兰 AIGC与智能时代的新生存特征。作者认为AICC领域技术的发展, 将带来人机共存的新生存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机交流将逐步普及。一方面,人机交流中的机器具有较大的可控性,人可以对交流进行各方面的控制,但这未必总能带来理想的交流效果。另一方面,人机交流中的机器也在对人进行着反射,或用自己的方式对人进行驯化。AICC为平民进一步赋权,艺术创作渗透进日常空间与生活,普通人有了“艺术化生存”的可能,但艺术的独特气质也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被不断消磨。AIGC 也会带来高度虚构化的视觉空间以及幻像化的人,如人的数字化身或各种虚拟人,现实与虚幻的界限进一步被模糊。文章中对费瑟斯通提出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进行了细致阐释,其中一个特点“日常生活符号和影像的泛滥”让我联想到我的毕业论文选题生活类短视频和与之相近的vlog这一视频类别的大热。在ai进入对日常生活空间的艺术化创作后,所谓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或许会逐渐变成不断的拼贴模仿,所谓艺术的独特气质也在“ins风”“网红模板”中消失。
6月20日
校级毕业典礼
6月21日
院级毕业典礼
6月22日
读Kidult-值得关注的成人孩童化现象。作者指出成人孩童化现象先后经过了由物质粉饰到内心追寻的演变,成为当前的流行文化现象之一。作者通过对18- 40岁青年群体的Kidult现象的调研,提出对20- 25岁的青年群体需要特别关注,由于青年本身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尚未定型,需要积极引导青少年正视成长的烦恼,改进现有主流文化的传播方式,注重主流文化意识的强化和教育引导。其中,作者引述了千石保在他的著作《“认真” 的崩溃一新日本人论》中的阐述,当一个社会从产业社会进入消费社会,物质富足已经满足了从前工作的目的一房子 、汽车和家电,年轻一代就不再能够忍受产业社会中规中矩的枯燥程序,转而需要享受工作本身带来的乐趣:时尚感以及表演情调。他把青年人的这种倾向表述为“即时满足”:从工作的手段中就要得到快乐,而不是通过“忍耐”手段的无聊达到物质目的。这是kidult的一个社会动因。作者并没有全盘否定kidult,也许向儿童文化的回归和学习会成为补充和创新成人文化的一剂良方。当然,回归不是简单地退回到儿童文化的现实状况中,而是要学习儿童文化的内在精神,以帮助成人找回在现代文明中失去的宝贵的东西。青年文化可以看作儿童文化向成人文化的过渡。
6月23日
读李彪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场
的话语空间与治理范式新转向。作者提出,随着社会关系茧房化和重归部落化,情感和立场优于事实的后真相时代来临。文章认为,后真相使得舆论场出现新转向:从“个体对事实的争论”转变为" 群氓为情感的困斗”,从“两个舆论场”到" 多元圈子区隔并存”,"从"广场式的众声喧哗”到“客厅式的窃窃私语”,从“技术-公权力两方角力”到“多元力量纠结对决",网民从“想象的共同体”到“ 偏见共同体”,”行为从“围观-较真"模式到“应激-遗忘”模式、舆情治理从“寻求达成意见共识”到“意见压制与竞争失序”,基于此,后真相时代需要对社会治理的范式进行转变,构建后共识和后秩序。而对于这种秩序构建,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用意见博弈的正和思维代替零和斗争思维,即不能盲目压制反对声音,运用增量思维,并在增量分配上对弱势群体有所倾斜。
6月24日
近日,黄子佼承认自己对女性有过骚扰之后,进一步曝出13位艺人的黑料,首当其冲的便是“大S、小S吸毒”人们纷纷涌上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以一种网络围观的形式实时关注爆料事件的进展,同时也不断地开辟“支线副本”,试图挖掘爆料背后的更多“内幕”。这场吃瓜风暴尤其贴合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巴赫金将“狂欢”现象理论化,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反抗霸权力量、建立普天同庆的自由民主的理想世界的文化策略。狂欢理论的前提是对两种世界、两种生活的划分,一面是现实结构中的官方世界,另一面是与之对立的“颠倒的世界”,是平民大众的狂欢世界。狂欢具有大众性、全民性,是对现实结构的颠覆,也是人们对官方世界中挤压情绪的宣泄。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指出,狂欢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突破一切道德规范和理性限制,释放出本能的情感和越轨行为,从而带来极大的愉悦感。社交媒体平台给人们的狂欢生活提供了一个恰如其分的“狂欢广场”,在这个平台,上,不同阶层、财产、门第、职业、等级、年龄、身份、性别的群体被平等地赋予了传播权力,将赛博世界塑造成了狂欢理论中“颠倒的世界”。在人们参与热点事件时,偶像、明星、高管等现实中有着较高社会地位的人走下神坛,其具有神秘感的身份被祛魅、被解构,人们就在这种解构权威身份、符号的狂欢中实现情绪宣泄。
6月25日
“第一章沉淀;第二章高考毁了我xxx梦....;第十章考研380可以去哪里调剂;第十一章一看领子就知道月薪3k;第十二章 永远怀念xxxxxx”这便是近来文科生们“沉淀文学”的一隅,记录着结构性困境之下的人们总是和梦想“差一点”、总是一步一步地对目标进行降级的令人挫败的现状,记录着文科生们从满怀热忱到接受现实的整个过程。在沉淀文学里,我们看到近乎被神化的学历也不再是什么金手指,211、985的粉领毕业生们依然困在升学、就业的现实问题里。一方面是张雪峰等旁观者用笃定的话语告诫新一批怀揣文科理想的人“不要选”,另一方面是“沉淀文学”中的文科过来人在感叹人文社科给予自己的理想与理想的破灭。
纵然经历各异,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沉淀文字”中看到共性的痛苦:教育缺陷、就业难题、阶层固化.....而这些共性的痛苦,源自共同的现实困境和结构性问题。社会结构性问题指的是由某些制度性、政策性的因素,或社会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引起的的社会问题,就业问题、贫困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皆为其表征。而又因这类问题深入社会结构,我们很难寻找到一个“药到病除”的良方,人们在这些问题面前总是感到十分无力:“这里有问题,但我不知道怎么办”。最后,为了疏解这种无力感,人们只能通过网络文化来适当宣泄这样的无奈与焦虑,之前用的是“二舅”,后来用“孔乙己”,现在用“沉淀”。
同时,“沉淀 文学”的出现也源于高考神话、学历神话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高考--拥有好学历--收获一份好工作”长期以来是普通人实现阶层跃升的重要渠道,因此“高考”总是被赋予超越了考试的符号意义--“改变命运”。在人们的普遍认知里,有了好学历就意味着好工作、好未来,所以会在学历晋升这条轨道上卯足了劲头,渴望搏出一番天地。但到了现在,学历神话已然被打破,优秀的学历证明不能带来理想中的好工作这样的认知和人们此前的固定认知形成了剧烈的反差,让人们不可避免地陷入费斯廷格口中的“认知失调”。人们只能通过自嘲来宽慰自己,从而平衡自己的认知,与自我达成和解,现代年轻人这样的心理失调成为了“沉淀文学”流行的又一原因。
9#
 楼主| 发表于 2023-7-3 13:45:07 | 只看该作者
6.27
阅读后人类的相关论文
实习:制作政务公众号传播内容和效果分析报告,阅读相关维护政务公众号的论文
实践记录:
发现几个搜索公众号数据的网站:新榜、清博智能、次幂指数,可以搜索到常见公众号的发文规律、具体数据等详细内容,在写论文或相关稿件需要数据分析时很有用。

6.28
听讲座《审视类人:人之彼岸的愿景与陷阱》
讲座记录:
表演原则2.0:主体性奉行由法兰克福思想家马尔库塞所称的“表演原则”(《欲望与文明》中提到的,是一本反资本主义异化的书,人需要执行现实律令,变成一个高产、寻求成功捷径、战胜内卷的状态,在AI的发展下,表演原则加剧,成为2.0版本)。个体要在经济竞争、生产力和增长的丛林中要保全自我,拼搏厮杀并胜出,就需要一个专注于实力、生产力和增长的工具理性,要排除了情感、梦想、懈怠、沮丧、衰老和死亡等人类特质。

6.29
阅读《过时的人》至第30页
梳理毕业论文一个小标题的思路
记录词汇:“人计算”和“无意的算法残酷”和“时间糨糊”——【16页,将来自由时间不会再是“本真”的生活,而会成为空洞的时间,成为不可控制的“时间糨糊”,成为毫无意义的虚度年华,这样的时间只会给人带来憎恨。】

6.30
阅读人机关系、后人类主题的相关论文,梳理一个小标题的思路
阅读论文时看到的书籍,加入阅读计划:纳斯鲍姆《寻求有尊严的生活——正义的能力理论》,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
论文记录:【现代技术从后果看具有“善恶对价法则”:一项技术造成善果的能力,也可以造成同等程度的恶果。其实,这个法则还有个补充原则,即技术能力的“善恶后果不对称法则”:在人类欲望的驱使下,技术的“为善利用”是没有止境的,因为人的快乐满足没有止境;但技术能力毁灭人类整体的门槛则有确定的“阈值”——无论核武器还是生化武器,到一定程度就足以毁灭整个人类和人居环境。】

7.1
阅读《过时的人》至第60页
梳理一个小标题的思路
阅读记录:
【49页,在工作中积压起来的破坏欲和愤怒无法在工作过程中得到宣泄,下班后则转移到了业余生活中去,这时他们不是向工厂里的机器宣泄,而是向那些原本为了娱乐和消遣装备的机器身上发泄,他们的怒火在原本无辜的替代机器上得到了冷却。】——当下,年轻人在休闲时间中报复性的使用手机?沉浸于短视频?是否也是一种情感宣泄。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7-10 19:24:37 | 只看该作者
7.3
读 李欢 徐偲啸 为了不忘却的纪念——数字时代网络用户的“被记忆权”研究。作者首先指出,理论界普遍认为, 媒介技术的革新大幅扩展了个体的记忆边界。在“记忆成为常态、遗忘成为例外”的背景下,立法需要引入“被遗忘权”(删除权)来矫正这种失衡。但是作者认为,主流理论往往忽视了媒介技术变革所引发的“记忆失控”现象。数字时代的记忆存在“媒介依赖”的特点,以各式平台为代表的数字媒介很大程度上获得了控制用户信息的能力,进而导致个体对相关记录的掌控力度不断降低。面临平台方主导的删帖、终止服务等情形时,用户也时常无法决定何种信息可以被保留,其数字记忆显得非常脆弱。除了删除之外,用户与之对应的、被记忆的诉求也应受到重视。因此,作者认为有必要在法律层面确立用户的“被记忆权”,并且这与“被遗忘权”所倡导的信息自决也是一体两面的。
7.4
读 胡泳 刘纯懿 现实之镜:饭圈文化背后的社会症候。媒介技术的变迁改变着文化的发展样态,作者认为同样的,一种文化的兴起、演变及其运行规则,也折射着媒介技术的特征和机制。饭圈文化是粉丝文化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和互联网产业模式的转变所衍生饭圈文化出的新样态,是粉丝群体以网络社交平台为主要空间、围绕偶像所展开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它有特定的圈层的定义传播模式和群体内部的运作机制。在此背景下,作者认为,数字媒介背景下的饭圈文化已然成为一种重要的症候性文化,它化身为一座时代“镜城”,媒介、技术、资本、主体、社会都在其中得以显影。文章梳理了有关中国当代饭圈文化的论文概要三种常见研究方向。与此同时,文章重点聚焦饭圈文化在中国的在地化经验、特色和所彰显的社会背景,最后对饭圈文化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以期饭圈文化在不断“破圈” 的同时,发挥更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整合作用。
7.5
在戴建勇被曝光曾多次性骚扰女性之后,其几年前拍摄的系列作品《朱凤娟》再次收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我们惊觉照片中立体的、富有生命力的,且以极强的情绪张力打动着观赏者的女性,实际上是身处在饱含着凝视、剥削的镜头与闪光灯下的。摄影机等带有屏幕的媒介工具为我们塑造了一种新的媒介距离:空有并不全面的视觉感知,其他感官上的感受是弱化甚至缺席的。这种单一的、仅仅延伸了视觉的人体延伸,让人进一步脱离了全感官感受的自然感知,也进一步推远了屏幕前后两个主体之间的距离。而当屏幕两面双方的权力不平等时,比如镜头之下,摄影者是观看者、被摄者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的观看,这种脱离了自然感知的状态使得拥有权力的人越来越容易将屏幕对面的事物视为他者、视作工具。
这其中还存在一个概念——凝视。“凝视”并非简单的注视,哲学家萨特认为“凝视”创造了一种主体性的权力差异,凝视与被凝视的这段关系中,被凝视者是被物化的,而不是作为“人”平等地出现的。在《朱凤娟》这一系列作品中,我们或许会感觉到一张张照片中散发出的“被凝视感”更加令人不适、甚至毛骨悚然,这是因为照片中体现的并非是单一的凝视与被凝视,还有来自凝视者的“凝视邀请”。作为拍摄工具的摄像机,在凝视之中成为了凝视者眼睛的延伸,如果日常中人们感受到的凝视来自无形的视线,而这种摄影过程中的凝视则来自具体的摄像机、来自拍摄中不断伸缩的镜头,以及拍摄时的闪光灯和突如其来的快门声。与此同时,摄像机将时空快速压缩,将凝视的整个场景定格下来,而在这些“作品”被收集成册,甚至被放置在一个实体空间进行策展时,“凝视”的瞬间被凝视者分享了出来,他邀请着其他人,穿过时间与空间的桎梏,一同站在权力高位注视着、赏鉴着镜头对面的被凝视者。
7.6
作为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延伸,算法以数据程序的形式实现对目标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如今,几乎所有的互联网社交平台都在利用算法技术对用户进行个性化推送,在这种运行机制下,“刷到这个我这号算是练成了”成为许多人对推送内容表达满意的反映。算法技术也由于这种广泛而频繁的应用由一个冷技术术语成为一个热文化的高频词,重塑了信息运行与信息传播的样态,成为智能社会急剧发展的源泉。但是,社交平台的算法推送机制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被用户所驯化的同时,人也在逐渐陷入被异化的窠臼。
费尔巴哈曾赋予异化一种哲学含义: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会反客为主,反转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从本质上讲,异化的过程也就是人的主体性逐渐丧失的过程。根据这种定义,算法异化可以理解为算法作为人类产生的对象物,反转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人类的一种现象。算法推荐的核心逻辑是通过操控用户依赖的信息流对用户进行画像,在用户终端完成因人而异的信息适配,在一次次迎合其喜好的内容推荐中建构了一幅绚丽的幻境。这种一次次的内容过滤让算法在完成降熵的同时,由同语境、同价值观、同主题汇聚而成的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流组建而成的信息茧房也将用户桎梏其中,凡与用户画像存在出入的信息都被排斥在茧房外,用户画像被算法绘制得越清晰,茧房内的信息环境越单一,用户自身既有的刻板成见与认知偏差就愈牢固。
7.7
读 张昱辰 重构“恋地情结”:城市徒步中的传播与文化政治。作者认为,城市徒步不仅是当代中国的重要休闲娱乐方式,也构成移动网络时代的城市传播实践。城市徒步不断传播与大众化旅游不同的理念,构成了对文化工业的反叛;城市徒步通过个性化路线选择与独特城市意象的塑造,构成了对主流城市叙事的反叛;城市徒步使得参与者以线上线下往返穿梭的方式交流与移动,建构起短暂的审美共同体,构成对城市“陌生人社会”的反叛。城市徒步在多层面演绎着复杂的文化政治,它让越来越多都市人通过“对家园的朝圣”来对抗“无地方性”,寻求重塑“恋地情结”的可能性。
本文作者认为,行走不仅仅构成身体移动,更是在实体空间中表达意义、塑造认同。线下地缘性活动的展开,有了更多的社交意义和自我价值,这一点可以在CityWalk、剧本杀、b站up主发起的城市捉迷藏活动中多有体现。同时,作者提到参与者无非是用身体在场的经验来验证和补充既有印象与想象。在任何活动开始前,参与者一定是会对接下来发生的场景、事件等有一个大致的想象,活动参与过程无非是对想象的修正和补充。
7.8
读 王琛 “内卷化”及其文化心理机制分析。作者指出“内卷化”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特殊形态,有其重要的社会历史形成机制。它是一个专制封闭社会不断自我复制的结果。不仅保守的小农经济可能存在农业“内卷化”问题,本性开放的市场经济也可能“内卷化”并形成“过密化”的市场空间。当今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内卷化"现象则需要反思我们深层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内卷化人格”具有的特点为,缺乏原创品质与激情,惯于模仿与跟风,缺乏主体性和主体意识,零和思维,悖论人格,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群体内部社会信任的崩溃。而克服“内卷化人格“,则需要真正尊重个体性和以人为本的文化与教育环境。”悖论是内卷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悖论的产生盖源于文化本身的有限性与时空(现实)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内卷化的社会无疑是一个熵增的社会。悖论现象,就是一种社会之“熵”,无序、耗散、低效或无效。
7.9
“直到今天,宛瑜的飞机才真正落地。”最近,有许多网友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长大后才真正理解了十年以前电视剧中林宛瑜的选择和结局——放弃爱情,转而追寻自由与梦想,同时也不让别人为了自己而改变其原有的人生规划,让自己和他人都忠于自己的前路。渴望独立、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不想让自己被束缚,也不想让别人为了自己而妥协。在宛瑜身上,人们看到的是作为人的主体性和价值。
自古希腊哲学以来,“认识你自己”成为古今中外思想家至今都在找寻答案的经典命题,“人的问题”居于哲学思考的中心位置。与此同时,“价值”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在马克思早期政治经济学作品中,“人的价值”范畴表现为基于个体视角下人的主体性觉醒;在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代表的成熟时期,“人的价值”是人与人之间社会经济关系视角下人的全面性本质的复归,是解释历史和社会的重要范畴。在黑格尔看来,人的主体性同绝对精神高度一致,实体本身具有能动性特征,“实体即主体”。静止而固化的主体不具有任何意义,如果仅仅将自己困住,而不获得更多与之相反的内容,主体本身就是僵死的。“也许这才是我喜欢的事业,它能让我找到自己新的价值”,“ 在我安定下来,找到一个适合的终生伴侣之前,我得先找到我自己”,宛瑜不止一次表达过对自身价值的追寻,她永远都处于自由的旅途中,不断寻求着自己的人生意义。如今许多人也已经意识到自己作为主体的存在,关注自己的人生选择与需求,这种主体性包含了对自身力量和能力的肯定和对自由的渴求,挖掘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