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每日人物》刊文被指有悖新闻伦理:多位资深媒体人力挺反击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3-24 21:08
标题: 《每日人物》刊文被指有悖新闻伦理:多位资深媒体人力挺反击
因刊发《MU5735航班上的人们》一文,新锐媒体《每日人物》遭到质疑,有观点认为,第一时间把家属推在幕前挖掘故事,太残忍了。
特别是某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肖一撰写的《“人物”报道笔下的侵扰悲痛问题》一文认为,该报道违背了新闻传播伦理,将带来悲伤告知和侵扰伤痛问题。
随后不久,《MU5735航班上的人们》一文被禁止分享,而就在刚刚,《每日人物》删除了这篇文章。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传媒特训营》,当事方压力巨大。
实际上,当《MU5735航班上的人们》被质疑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引发传媒界的不满,不少资深媒体人通过朋友圈或社交媒体公开怒怼,而多名资深媒体人在接受《传媒特训营》访问时也表达了对《每日人物》的声援。
资深媒体人 原南方周末高级记者褚朝新
对于新闻的扼杀,从来没有停止过;外行对于新闻专业的误解和无知,也从来没有消除或者说减轻过,所以经常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所以我们需要不断重复常识,让更多人知道常识接受常识。
如果新闻事件发生后,媒体都能根据专业判断去较为自由地采访写作,那就有同题操作的对比,业务水准高低马上可见。
当下的新闻大环境导致媒体的外部环境非常不好,也加剧了媒体和媒体从业者的自我审查,这种现状下,媒体首先需要争取的是自由报道新闻的基本权利,实现新闻发生后媒体从业者能到新闻现场采访的基本目标。这个目标若实现不了,其他的所谓讨论都是苛责,也就很难真正就新闻专业进行讨论。
资深媒体人中国经营报编委郝成
对灾难报道的行业共识是:要慎重,但当事人及周边人,绝对是非常重要的采访对象。不管是要呈现“发生了什么”,还是要调查“为什么会发生”,媒体采访几乎难以避开灾难当事人和周围人。
对成熟的新闻机构,“要慎重”体现为其采编平台的综合业务问题。比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前方记者会收到后方编辑平台很多提示: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可能是怎样的,以及一些基本的心理干预知识等,为的是避免二次伤害,同时确保记者沟通、采写的伦理规范。但实际上,后来很多同行回忆,很多遇难者家属、亲友都在主动讲述,心理研究上对此也有解释——巨大的灾难下,人们需要倾诉。那么此时记者要做的,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倾听者,给予一些恰当的安抚。同时,记者也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向倾诉者明示,这是一个记者在采写,采写内容会被刊发。当然,这个“恰当的方式”既考验前方记者的业务能力,也考验着后方的编辑平台,他们要有高超的能力去做素材选取、措辞修正等编辑工作。
实际上,过去重大灾难报道中,无论是汶川地震,马航失事,还是黄岛爆炸、天津爆炸这些,机构媒体都没有出现大的伦理问题。但近几年,在新媒体、自媒体迅速崛起后,机构媒体原有的这一套运行办法,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尤其在时效上,机构媒体还在走流程,但自媒体和新媒体已经发稿,这就导致这套确保新闻伦理、新闻真实的体系受到很大冲击。
另一方面,传播环境也在急剧变化。受众不再不仅仅是受众,他们越来越成为新闻传播的参与者,舆论的营造者。比如很多网友,他们认为一切对灾难当事人的采访都是打扰,并迅速抛出“人血馒头”论,对媒体进行攻击。这实际有点“不要真相,只要情绪,只要想象”了——这些网友简单想象了采访是伤害,却不去了解真相——记者的这个采写是否征得了受访者同意,甚至也完全不了解,有时灾难中的当事人是愿意讲述的,并不存在所谓的伤害。
这些网友应该是少数,可能他们的学识、经历中,缺乏对媒体运行机制、灾难中心理问题的基本了解,只是习惯于用激烈的攻击,去表达着自己认为的一种善良。而这种言论,往往又会形成一个短时的舆论潮——即对媒体采写的否定,这可能是一个短期无法改变的现状,毕竟,有统计显示网友中,差不多六成人的学历并未超过初中。
当然,复杂的传播环境,绝不是我们回避新闻伦理问题的借口。但离开了具体业务去谈新闻伦理,则容易被理解为空谈,甚至演化为对抗、争吵。所以,常见的现象是,实务中的采编人员,对某些飘在太空中的伦理之论,感到异常荒诞,仿佛一个饱经沧桑的爷爷,听闻刚学会走路的孙子,大谈特谈如何正确地跑步。那么,这个爷爷心情好的时候,会笑而不语,心情差的话,就会抡起棍子一顿揍:你先给爷跑一个,再说话好不好?
而当下的现实是,一线采编人员,大概率心情并不那么美好。
所以,这也是一个学界与实务界常见矛盾的放大版本,可能在当前新闻行业这种放大尤其严重一些。但理性的去看,新闻伦理,任何时候都可以谈,从业者任何时候也都应该欢迎大家去谈,但是,要谈到点上,谈到具体实务中去,才有意义。同时,不要轻易把新闻伦理作为一种攻击武器、上纲上线不合时宜地去使用。
资深媒体人张欧亚
真正的伤害,是沉冤的亡灵得不到正义的主张!
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一个个单元的个体组成的社会,让我们感受到温情和力量。
就像我曾经说过的,无数伟大的文学作品,正是因为表现具体人物的命运,才能深深震撼人心,因而才能“伟大”。
文学作品是这样,历史更是如此,也正是一个个人物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构成上下五千年栩栩如生的历史。脱离了具体的人物,历史就是一张苍白的纸。
这也正如当下对俄乌战争的关心,它不只是攻城掠地,而是在这过程中伴随着人员的巨大牺牲伤亡,战争中人民的苦难,他们的命运更是我们关心的核心主题。
灾难事件中,逝者的不幸,家属们失去亲人的痛,他们的眼泪与痛苦,和灾难过程,灾难原因等一样,本身就是灾难事件的组成部分。遇难者家属的悲伤,是命运的无常,也是我们作为人类的共同悲伤,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部分,更是追问事件原因与责任最具道义力量的拷问。
对逝者的关心与关注,是方式方法的问题,而绝不是能不能采访和报道的问题。对其命运的关心,悲他们所悲,痛他们所痛,是人类悲天悯人的自然的属性与情绪,也是一种抚慰,同时也是抵达真相的一种方式和努力。
也正像至今仍然失联中的马航,我们当然更关心的是这驾飞机乘客的命运,而不只是这驾飞行器。
伦理探讨意义在于,避免仿善的干扰,促使记者保持最大程度反思,如何保持善意。
关注事故、关注灾难,是社会也是记者的天职。告知读者事件的真相,是为了让公众从悲剧中吸取教训,是为了唤醒良知,使责任者受到惩处,使无辜者得到救助。
就像过去发生过的许多灾难一样,遭遇不幸的遇难者,不能只是几个冰冷的数字,正是有了关于人的命运的记忆,让我们震撼,从而令我们时刻敲响警钟,让社会永远引以为戒,避免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这也是追问事件原因与责任最具道义力量的拷问。
资深媒体人 前《华商报》记者江雪
媒体环境沦丧若此,没见到有对权力的质疑,反过来,指责媒体倒成了流行和时尚了?
中共十八大代表 中青报前深度调查部主任 刘万永
几年前,马航失联后,也有一波骂媒体二次伤害的,后来这些家属希望媒体采访时,已经没记者采访了——禁令来了。某些新传教授喜欢在无菌环境下解剖新闻报道。
来源:传媒特训营
编辑:张铭麟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idealisan.eu.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