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这次新京报评论部一下招募4位小伙伴! [打印本页]

作者: 郭荞璐    时间: 2016-4-25 19:14
标题: 这次新京报评论部一下招募4位小伙伴!

2016-04-25 新京报评论

我想说的是,这不仅仅是一次招聘,而是一次招募。

招聘说的难听一点,就是找个差不多的人,把空着的坑给填上;招募则是寻找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慕道友,一起去完成一个使命,或者开创一项新的事业。

我们这次招募所建立的三个原则就是:惺惺相惜、彼此信任和志向远大。我们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走到一起做事,不是去应付事。


4月15日,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第二季正式启动

在新京报评论部,你不用担心这些问题:

1、    待遇如何?我们不敢和那些创业公司比,但是,只要是在媒体圈内,我们会根据每个人的实力,提供最有竞争力的薪酬。

2、    传统媒体还有没有希望?别的传统媒体有没有希望,我们不清楚,我们只知道这对新京报不是问题。今年一季度经营部门的兄弟姐妹们超额完成业绩,据说,TA们领了不少奖金。而且,我们早就不把自己当作传统媒体,更确切地说是全媒体。


今年,新京报第一季度广告任务完成率同比去年逆势增长22.71%


3、    评论会不会因为被压缩?我们不但不会压缩评论版块,而且要继续扩充、强化,还要做很多新的尝试。这也是我们这次招募4名评论小伙伴的原因。

如果,您还有问题,可以加我微信,咱们慢慢私聊。

在过去一年,我看到,很多评论界朋友的离开。他们或者彻底离开媒体自谋职业,或者转型去了创业公司做公关,或者离开市场化媒体回归体制内。我尊重他们的选择,也理解他们的苦衷。

我们继续做评论,并不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我只知道,不管怎样,只要还是我们这帮人在一起做事,首先还是要有情怀。一个没有情怀的人做媒体、做评论,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与其彼此相害,不如不要秋波示爱。

另外,就是要有工匠精神,做一个文字工作的手艺人。我们永远都在追求文字和思想的精品,拒绝粗糙和似是而非的哗众取宠。有很多知识分子通过新媒体打开了民粹化的自嗨通道,但我们还是相当坚定地保守着这个行业的价值立场与质量标准。

这次我们招募3名时事评论员,1名财经评论编辑。文章牛X优先,有新媒体经验优先,有专业背景优先。

最后,我要说一下,我们的招募最终靠作品说话。你写的一手好文章,固然很好,如果还能言善辩,滔滔不绝,就更好了。

接下来,请扫描我的二维码,用简历和作品砸我吧。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idealisan.eu.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